沪教版初三上学期化学

《爆炸与爆炸现象》考点精粹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可燃物的爆炸

(1)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如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以及面粉、煤粉等粉尘遇明火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

(2)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_{2}$
4.0%~74.2%
$CH_{4}$
5%~15%
$CO$
12.5%~74.2%

拓展:(1)爆炸有两种:物理性爆炸(如自行车内胎的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如CO不纯,遇明火后发生的爆炸),大多数化学性爆炸是燃烧的一种形式。

(2)氧化反应、自燃、燃烧与化学爆炸间的联系:

说明:在爆炸极限外,可燃性气体相对太少或氧气相对太少,即使燃烧,放出的热量有限,不足以引发爆炸。

(3)【实验7-2】探究粉尘爆炸

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胶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金属罐内发生爆炸,塑料盖被掀起。

实验解释:挤压气囊,鼓入空气,把面粉吹散到金属罐内,与空气充分接触,遇到明火发生燃烧,在有限空间内燃烧放热,使罐内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实验结论: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实验应用: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矿井等应通风并严禁烟火,防止这些地方的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到明火发生爆炸。

爆炸与爆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