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三上学期化学

《原子》考点精粹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
原子
不同点
本质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点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构成物质情况
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
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相同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都在不断地运动;③粒子间都存在间隔;④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联系

学法指导

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常见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①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硅、硫、磷等;②金属单质,如汞、铁、铜、银等;③稀有气体,如氦、氖等。

相对原子质量

1. 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这种碳原子叫做碳12,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的$\frac {1} {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 表达式

$相对原子质量 = \left. \begin{array} {l} {\text {一个某原子的质量}} \\ \hline \text {一个碳} 12 \text {原子的质量} \times \frac {1} {12} \end{array} \right.$

3. 近似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结构

2. 原子中存在的各种关系

(1)数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无关)。

(2)质量关系: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差不大,但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体积关系:原子核的体积<<原子的体积。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

原子

原子

(1)分子由原子构成。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大多数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2)化学反应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例如,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3)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核电荷数指的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除$^{1}_{1}H$之外),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核电荷数。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以氧原子为例)。氧原子是由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构成的,其中8个质子、8个中子构成了氧原子核,位于氧原子的中心,8个电子在氧原子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原子不显电性,是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所以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