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三上学期化学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考点精粹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水资源概况

(1)世界水资源状况

①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其中海洋水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②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淡水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还不到总水量的1%。

③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2)我国水资源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只有2048m$^{3}$(数据取自2008年国家统计局公告),许多地区已出现因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

防治水体污染

防治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及危害

水体污染的概念
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不合理排放废水,污染水体
②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污染水体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水体
水体污染的危害
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工业上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农业上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生活上
不使用含磷洗涤剂;生活污水应先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拓展:(1)“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表现,海水中出现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赤潮”。

(2)形成“水华”“赤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和污水进入水体,使藻类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水质恶化。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节约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1)工业上,水的主要用途有:原料用水、产品处理用水、锅炉用水、冷却用水、洗涤用水等,工业上改变一些生产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可以节约大量的水。

(2)农业上,特别是干旱地区,需要用大量的水进行灌溉,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农业用水量远远超过工业用水量。因此,各国都在努力发展节水型农业,例如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分别可以节水40%和70%以上。

(3)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节约用水。如关紧身边的水龙头,更换滴、漏水水龙头,使用节水型器具,生活用水处理后二次利用等。

拓展:水是人类生存、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不可取代的物质基础。水的开发利用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珍惜每一滴水是任何一位公民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所示A为“节水徽记”,B为“国家节水标志”。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