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

《16. 表里的生物》阅读训练

1阅读解答

课外阅读。 一张纸条 上小学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我很惭愧,取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成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风平浪静”在短文中指     

A
没有风浪,平静无事。
B
父母似乎没发现“我”拿钱的事。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判断对错。
“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

不让父母知道,私自打开抽屉,拿父母的钱买书。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2阅读解答

课内阅读。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

“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这一句与课文第1自然段末句形成呼应。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

“吓了一跳”写出了“我”的意外和困惑,因为“我”实在想象不出,神秘美丽的表的世界里,会有一个小蝎子。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

我并没有把父亲说的表里面有个小蝎子当真。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

“我”是一个对自然现象充满了好奇,喜欢不断探索的孩子。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为什么“我”不说了?

A
因为这样的话说了很多遍,让“我”觉得很厌烦。
B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更加全面,明白了以前自己的猜测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不再说了。
C
因为父亲和母亲教育了“我”,所以“我”不再说了。
D
因为这件事情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不再说了。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3阅读解答

课外阅读。 李时珍解剖穿山甲 我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谨,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 有一次,他看到古代著名药学家陶弘景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叫穿山甲的动物,它最喜欢吃蚂蚁。便想:蚂蚁那么小,穿山甲是怎样吃它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来到小河边,找到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既能张开又能合拢。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都张开,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钻。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里,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全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观察后他还不放心,为了进一步证实穿山甲的确爱吃蚂蚁,他特地又到河边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子切开观察,果然装了一升多的蚂蚁。 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由于他亲自观察实践 ,修正补充了大量材料,才写出了完善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短文是按照     的方法安排材料的。

A
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
B
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最后总结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李时珍为什么要解剖穿山甲?

A
他觉得穿山甲很有意思
B
为了进一步证实穿山甲的确爱吃蚂蚁。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从文中可以看出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A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严谨认真
B
有好奇心,好认死理,目标明确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16. 表里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