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

《 识字2.传统节日》阅读训练

1阅读解答

课外阅读。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听说佛(fó)教有正月十五日僧(sēnɡ)人点灯敬佛的做法,就下令在这一天夜晚,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民间群众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在汉文帝时,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祭(jì)祀(sì)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热闹非凡,非常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qiāo)、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和扭秧歌等活动。

A
汉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汉就有。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元宵节的活动是三天。

A
汉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元宵节的活动是十天。

A
汉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赏灯的习俗始于西汉时期。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元宵节的活动是五天。

A
汉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清代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元宵节的活动只有一天。

A
汉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题目答案

答案解析

识字2.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