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担保合同1


信用卡业务调研报告

按照3月9日晚部门紧急会议的通知要求,为提升支行对信用卡业务的重视程度,提高我们服务基层的质量和效率,扭转信用卡业务当前不力局面,我对本人包点的四个支行进行了走访,宣导信用卡开门红激励政策,广泛听取了他们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经调查,西门客户结构以对公机构客户和房贷客户为主,但与往年信用卡业务发展迅猛势头相比,近年来发展遇到瓶颈;东街因位于城乡结合部,客户结构以个人客户和个体户居多,对公客户较少,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强劲;立业路是这四个行中唯一的信贷功能行,客户结构以对公客户和房贷客户为主,信用卡业务发展中规中矩;红发类似东街,客户结构以个人客户为主,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也不错。

二、开展走访活动情况

按要求,我走访的四个支行,均与行里主要领导、负责分期业务的客户经理和信用卡专管员一一进行了交流,除了把其他行好的做法介绍给他们以及针对他们在发卡、分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外,还对该网点周围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向他们介绍了我行最新信用卡营销商机的工具,同时重点宣导了信用卡开门红旺季营销方案中的激励政策,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普遍反映信用卡开门红旺季营销激励政策很得力,接下来会加大对信用卡业务营销拓展,同时也反映和提出了一些问题,发表了一些意见。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主动营销、联动营销的少。通过走访了解到,因网点指标多,而人手又有限,基本都是靠客户主动来网点办理的,结合自身特色分析和主动出击营销的少,同时在产品联动营销方面也缺乏意识,想法不多。

二是网点员工年龄偏大。通过走访了解到,有几个行的领导反映网点员工大多都是老员工,年轻人少,因老员工对新事物、新业务的接受态度和消化能力都较年轻人慢,面对新时代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新要求,存在一些不适应,比如一些新的营销商机的工具不能很好的运用。

四、几点建议

一是培训宣导少。一方面今年产品培训少;另一方面是一些政策宣传不到位。要培训的知识和要宣导的政策,没有传达给特定需要的人,同时信息传导也存在不连续。比如在沟通交流中了解到,很多行长、客户经理都对钉钉不了解,对最新有哪些新的卡种,有什么特色,怎么去营销,年费是多少,多大额度刷多少次能免年费,那些卡种能办套卡都是知之甚少,其实这些都有现成的营销单页。

二是客户体验不好。在沟通交流中了解到,比如分期通客户,本是系统提示过来的,支行也将此商机分配给客户经理了,客户经理打电话好不容易说动客户过来网点办业务,最后却因多头授信被拒有没办成,造成了很不好的体验,他们建议系统针对这种明知会被拒的客户系统能不能不要提示!

三是营销贷后分离。在沟通交流中了解到,一些网点提出有些是系统预提示过来办卡的,经办人与他们也只是一面之缘,同时经办人也是按照规定的动作都做了,但最后出现逾期不良了,却需要他们来催收并负责,这样肯定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建议这种形式的进件能不能由分行催收团队来负责。

四是客户取号提示额度。在沟通交流中了解到,针对预提示过来办卡的客户,网点普遍反映客户如果去取号是能看到额度的,如果额度低了,客户可能马上就不办了,如果提示额度很高,但最后又没有办批到这么多,客户也会过来投诉,他们建议叫号机能不能不要提示额度。

五是信用卡活动少。如果说预提示是客户来信用卡办卡第一道关口,那么信用卡活动就是客户激活使用信用卡最后一道了,他们建议从多店面、多区域的多开展一些信用卡活动。


信用卡担保合同2


信用卡业务风险分析报告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授信总额不断攀升,银行资金投放力度不断加大,投放渠道不断拓宽,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问题值得关注。虽然信用卡的授信总额的增加,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收入,但是逾期未偿信贷总额以及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增加无疑也加大了信用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一、风险事项

目前过度重视信用卡发卡量的增加,采用跑马圈地式的经营模式,对客户的资信情况审查不严,导致信用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良客户,且不良金额以每月400万的速度递增。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客户准入质量不高。在竞争信用卡客户时,对申请人的个人情况审查过于放松,甚至都停留于表面,降低信用卡申办的门槛,放松对申请人的资信审查,从而更容易引发信用卡的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

2、客户逾期较多。持卡人在申请到信用卡后,由于持卡人的经济状况的改变或社会发生变化造成的持卡人不能还款所产生的信用风险,还有就是某些道德恶劣的蓄意透支而不还款的道德信用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事项,我行风险审批部严格把控资信审查程序,控制内部运作风险。在现有条件下,制定了有效的信用策略,做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相互制约,加强办卡前、后对客户的监管力度。

二、下一季度重要风险隐患预判

下一季度,重点风险事项还是以不良客户为主,主要原因在于客户在多家银行获得的总体授信额度往往会远超其保障能力的授信额度,成倍放大了客户叠加的透支额度,一旦客户大量透支超出还款能力,无力偿还本金和利息,将给银行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加剧了银行风险。

三、对策安排

1、审查从严,过滤风险隐患。授信审批部门要认真审查授信项目,依据规定的程序,在授权权限内独立审批。项目审批后,必须按照“先落实条件,后实施授信”的原则,认真审核各项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再进行放卡。

2、进一步做好售后跟踪,及时发现,防范风险。透过对以往信用卡不良透支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大量的风险暴露于客户的使用过程,为此,我们要加强售后服务,通过客户激活信用卡时网点临柜人员的核对信息和用卡指引、电话跟踪客户使用情况及加强透支催收,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3、源头把关,将风险消除在萌芽中。信用卡的营销调查是风险控制的重要节点,我行要加强信用卡营销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不仅了解自身业务,同时了解自身客户,在源头深度挖掘优质的潜在客户,堵截高风险客户,对客户用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一一阐明。


信用卡担保合同3


大家好:

为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和总行协同战略部署,系统推进邮银协同扎实落地,实现重点协同项目目标,更好的促进协同重点项目指标全面完成,经市分公司与市行研究决定开展本次邮银信用卡外拓活动,信用卡是当前邮银协同七项重点业务(七项重点业务有ETC、信面经验丰富的北京银智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来指导邮银双方开展此次外拓活动,前期各项准备已经就绪,期待明天活动的号角吹响。

下面对本次活动我对银行方面提出两点要求:用卡、退役军人金融服务、通信行业合作、代征社保、手机银行、公司存款)当中的重中之重,截止目前 **地区协同引荐信用卡发展全省排名靠后(全省第七位),其中新客户占比更是全省最后一位,介于目前的发展现状,由银行方面聘请在信用卡营销方

1、全力配合,各县行、各二级支行要统一听从老师指挥,所有网点在本次活动中停休,保证参与人员数量,后台各部门有进件资质的人员也要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参与外拓。

2、保证进件质量,保证新客户占比,严格执行“三亲一访”,保证发卡率,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信用卡担保合同4


审:本案是信用卡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各方不能发表与本案无关的言论。双方是否愿意庭前调解?

原代:同意庭前调解。

被:同意庭前调解。

审:现在开始调解,原告方有什么诉求,请陈述。

原代:我们银行的诉求与民事起诉状的内容一致。

审:被告有什么意见?

被告:办理信用卡确实我本人办理,但是我现在经济出现困难,无法一次性还清原告的贷款,希望原告允许我分期慢慢偿还。

审:被告,你有什么还款计划吗?

被告:以我目前的经济能力,每个月最多还1500元。

审:原告有什么意见?

原代:考虑到被告主动与我们银行调解,我们经过请示领导,决定接受被告的调解方案,但是要加一条,如果被告违反了其中任何一期,我们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被告全部的款项。同时,我们银行希望被告能够准时做到。

本案审理过程中,经本院主持调解,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被告储清正偿还原告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婺源支行借款本金14724.71元及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止的利息及费用5613.89元,合计20338.6元(2020年6月30日之后的利息、费用按照信用卡领用协议约定的费用和利息计算至清偿之日止),被告分期偿还,被告每个月偿还原告1500元,定在每个月的28号前偿还,第一期定于2020年10月28日前偿还原告1500元,第二期定于2020年11月28日前偿还原告1500元,第三期定于2020年12月28日前偿还原告1500元,第四期定于2021年1月28日前偿还原告1500元,第五期定于2021年2月28日前偿还原告1500元,以此类推,直至被告还清全部款项为止;

二、如果被告储清正违反了上述协议约定的任何一期时间或者金额偿还款项,则被告的行为视为违约,原告有权要求被告提前一次性偿还剩余的全部款项;

三、案件受理费308元,减半收取计154元,由被告储清正负担。

上述协议,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

本调解协议经各方当事人在笔录上签名,本院予以确认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民事调解书在本协议签字之后三日内领取,逾期领取,视为送达。外地当事人我们法院负责邮寄调解书。


信用卡担保合同5


瑞鑫社区支行信用卡营销分享

背景:

众所周知,目前的整个信用卡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据调查,目前全国有62家金融机构在发行信用卡,发卡总量已经达到了2亿多张。信用卡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而且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信用卡的持有日渐饱和,这样的趋势对的确给我们的发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及时转变了方式,抓住产品卖点,拓宽新的发卡渠道,创新营销思路。自今年下半年以来,瑞鑫社区支行的发卡量达到XX张。

经验分享:

一、分行重视、及早布局

首先,在今年的全年工作计划当中,分行就已经将信用卡及大宗分期业务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并且及时部署了各家经营机构发卡工作。因为这能带来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基础客户,还有实实在在的中收。因此,在屡次的分行工作会议当中,领导多次跟进发卡情况,并且指定卡中心业务骨干与支行形成“结对子”的形式,实时与支行联动帮扶,大大提升了全体员工对于信用卡业务的重视程度。

二、配套活动、产品增值

针对信用卡同质化的现象,分行及时做出反应,与多个商家进行联盟,通过增值服务树立起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吸引了大多数消费者的眼球。例如在漳州地区颇具口碑的“兴动星期7”、“碧湖一家亲”大型活动,近期刚推出的“刷卡有礼”活动,切实通过一系列加载的增值服务给客户带来了优惠和便利,从而提升了客户的办卡意愿。

三、批零兼营、精准营销、项目带动

在分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支行承办了周边万科城楼盘的一手住房按揭业务,对于日常到访签约按揭的客户,我们要求经办人员务必做好“一句话营销”,重点向客户推介我行信用卡,并且根据客户需求适时营销刚白卡及立享卡等。不仅如此,我们还进行了交叉营销,捆绑三方存管、代扣代缴、基金定投等产品,在提升核心客户数的同时也增加了户均产品持有数。在做好按揭业务的同时,我们也介入了该楼盘的车位分期业务,利用周末时间,全员进驻售楼部现场为客户办理信用卡及车位分期,从7月份到10月份,我们成功办理了338笔车位分期业务,分期金额4077.7万元,实现了信用卡与大宗分期的双丰收。

四、拓宽渠道、寻求转介

支行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联系代发工资单位,以信用卡产品为抓手,精准营销,达到批量发卡的效果。同时,向老客户尤其是行职业客户寻求转介,以此为突破口,经由客户带领直接进驻其所在单位办理,做到“由点及面”,有效降低了客户的排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