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种植合作协议1


峄城区开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概况简介

开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坛山街道中桥居,于2010年12月在工商局注册成立。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120余人,蔬菜种植核心面积200余亩。2011年开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优秀合作社,2012年该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所生产的“中科开元”牌西红柿、辣椒被认定为绿色食品,2011-2012年合作社生产的绿色食品辣椒被枣庄市人民政府评为名优产品,2016年该基地列为为峄城区田间课堂实训基地。2016年取得《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资格认定书》,获批在内部开展信用互助业务。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合作社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目前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面积260亩,建有蔬菜大棚150多座,设施面积200亩,其中建有高标准蔬菜大棚20座,合作社资产总额800余万元,合作社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芹菜等时令鲜蔬20余种,年产各类新鲜绿色蔬菜3000吨,销售额1200多万元,实现纯利润180余万元,合作社常年从事种植业人数120人,带动周边300余户(其中包含周边社居贫困农户40户)从事种植业,带动蔬菜种植面积500余亩.

为保障基地生产的蔬菜安全绿色,让市民能够吃上质优、价廉、绿色的蔬菜,合作社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高剧毒农药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合理的施用农家肥、生物有机肥,科学的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来防治蔬菜的病虫害,并利用质量安全检测仪器定期不定期的对基地内的蔬菜进行抽检,确保基地内的蔬菜绿色安全。

为了使生产出来的蔬菜更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实现长足发展,在销售形式上合作社采用统一采购,统一供种,统一采摘,统一销售的方式进行运行。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开元蔬菜基地与枣庄贵诚超市、微山百伦超市、杨宁超市建设的15个社区生活超市签订了蔬菜供销合同,实现了农超对接,提高了蔬菜附加值增加了居民收入。

2016年开元合作社在现有基础上投资150余万元,新建300㎡集办公、培训、检测一体的高标准办公用房一座,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6座,新建占地1000㎡的蔬菜销售市场一处,硬化田间生产道路2000㎡,整修日光温室20座,并完善了水、电、路等设施配套,并建立了中桥精准扶贫种植基地,实现了“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通过技术培训、创业孵化、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进行扶贫。合作社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利用蔬菜种植基地建立电商平台,并建立“农超对接”、“农企对接”销售网络;引导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建设自己的网站进行产品和形象宣传,创新实践“基地+企业+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平台发布蔬菜生产销售信息,拓宽产品销路。

为全面提高合作社社员及周边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自2012年以来合作社,合作社共组织开展了蔬菜病虫害防治、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共计15余次、培训700余人。并邀请区、市农业技术专家对社员和农户进行讲解,通过采取课堂讲座与田间实际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把学员充分调动起来、参与进来,使培训切实取得实效,为合作社蔬菜生产向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今后的发展中合作社逐步改善生产环境,把该基地建设成集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绿色蔬菜采摘园,开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建设成为全区乃至全市制度健全、生产规范、管理到位、产品优质、效益良好的典范。


有机蔬菜种植合作协议2


李子种植合作协议

甲方:

乙方:

为了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和经济价值,出于合作共赢的目的,经甲、乙双方协商约定以下合作事宜,其具体内容如下:

1、甲方自愿把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土桥村组自己名下的责任地、自留地共计亩,拿出用于和乙方合作种植李子,由乙方统一管理和经营,产品统一销售,统一核算平均成本和收益,由甲方代表监督。

2、甲方拿出的土地在两年后开始收益时,乙方以每亩每年人民币500元的合作成本计算补给甲方。

3、乙方在甲方提供的土地资源基础上,提供种苗、农资、人工等前期投入费用。

4、乙方前期投入的所有费用记录成册,待两年后土地开始收益时再合计总投入成本,由当年土地所产生的效益优先进行补给,如当年补给不足则后延一年以此类推直到补足为止,补足完乙方前期投入后再补足甲方前期土地成本。

5、甲、乙双方合作期间,在甲方所提供的土地未产生经济效益前,甲方不给乙方任何费用,同时乙方也不给甲方任何费用。甲方除了提供土地使用外,还需根据乙方指导提供必要的施肥、除草、采摘等劳动,如甲方失去劳动能力的,其500元/亩的土地费由乙方负责另请劳动管理的工资,乙方不再支付给甲方。

6、甲、乙双方合作期间在土地产生效益时需先扣除双方投入成本后再进行利润分配。甲方的成本为土地费每亩每年人民币500元,乙方的成本为当年所投入的人工、农资等费用。

7、甲、乙双方合作期间的利润分配为:由乙方统一销售后三个月以内核算亩平均收益及平均成本,然后再将甲、乙双方的成本扣除后按各自占50%的股份进行分配利润。如亩产品销售净利润额为4000元人民币,那么甲方分得2000元人民币;乙方分得2000元人民币,以此类推。

8、甲、乙双方合作期间如果甲方要求不再合作,那么则要补偿乙方每亩地人民币10000元的经济损失;如果乙方要求不再合作则要提前6个月通知甲方,并于当年利润分配后终止。

9、协议期间如果发生协议内容争议,双方应该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向本协议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10、本协议壹式贰份,双方签字按手印后生效,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后可另行签订协议或补充协议。

甲方:

乙方:

签订日期


有机蔬菜种植合作协议3


推广示范带动 助推精准扶贫

——牡丹江市西安区兴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典型案例

牡丹江市西安区兴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位于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大莫村,目前建有牡丹江和云南两个种植基地,种植总面积近7000余亩,种植棚室1300余栋。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模式,合作社管理牡丹江和云南两大种植基地,两大种植基地由相关产品种植户组成,两地共计超过1500人参与生产种植,年产出口级蔬菜3.3万吨,产值8000余万元,带动种植户平均增收超过3万元,两大基地均已辐射其周边30余个村屯。牡丹江种植基地现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和黑龙江重要对俄蔬菜出口生产基地。

合作社立足资源优势,大胆探索创新,以牡丹江对俄出口为主轴,以“大莫村蔬菜种植”为主要内容,以“龙莫绿蔬”品牌出口级蔬菜千亩标准化种植为主题模式,建设对俄蔬菜出口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出口蔬菜种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产业规模化发展模式,通过蔬菜出口产业有效助推了牡丹江市西安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为西安区闯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子。

一是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产业大发展。2013年合作社建设了1800亩对俄蔬菜出口标准化生产基地,到目前已经发展到2000亩。通过在基地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膜下滴灌技术、绿色标准防控技术、引进台湾微生物有机营养液土壤改良等技术,带动大莫村周边种植户100余户将蔬菜种植走向绿色标准化生产的设施农业发展之路;同时也带动了全区蔬菜绿色标准化设施农业的科学种植之路,推动了牡丹江对俄蔬菜出口产业的发展。合作社参与种植的农户平均增收超过3万元。

二是强化培训,促进先进技术推广。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严格要求种植户按照绿色食品种植标准和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种植。为向种植户提供技术帮助,合作社还组建了以台湾锦懋奈米应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琼城博士为首的台湾农业专家团队,由台湾农渔会联合咨询中心执行长徐嘉洪负责两岸专利技术等事物协调,由台湾互助国际有机农业学会秘书长陈静萍负责产品调研及两岸蔬菜产业规划。并常年聘请黑龙江农经学院的专家教授到基地指导农民生产种植。针对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合作社每年举行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10余场次,参训人员达到500余人次。通过培训,让种植户掌握更先进的种植生产技术,逐渐走入标准化、科学化种植生产道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延长服务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合作社引进台湾微生物益生菌有机营养液生产线,采用台湾专家团队研发的“奈米级培养基研磨”和“益生菌对数发酵”专利技术,有机营养液不仅能够解决土壤板结、酸化、重金属残留等农业污染问题,还能为土壤提供微生物益生菌,增加土壤活力,同时还可以以叶面肥的方式增加植物对营养的吸收能力。此产品在合作社种植基地内推广,一方面实行生产资料直供,降低农资价格,每亩可为农户节约生产成本2000元左右,另一方面随着蔬菜品质的提高,迎合市场产品供应需求,也同时增加了社员的收入。

四是实施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以来,合作社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的理念,带动贫困群众提升素质能力。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采取合作经营、政府资金入股、托管服务等多种形式,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合作社承担的发展模式,为贫困户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着力构建“产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农业产业扶贫新格局,扎实推进西安区贫困户稳定脱贫进程。

西安区共有贫困户11户,其中温春镇5户1贫困户目前已全部参与合作社合作经营。合作社通过政府匹配的扶贫资金入股经营,利用扶贫资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增加合作社生产种植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合作社和种植户的收入,并组建专人团队管理资金使用和收入分配。合作社种植收益实行一年一结算,财年结束后根据全年收入将相应利润分配给西安区温春镇5户贫困户,分配全程由政府监督。年收入户均增加3000余元。

合作社将依托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的产业优势,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继续探索对俄蔬菜出口产业规模经营发展模式,引领更多种植户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持续增收路子,带动更多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有机蔬菜种植合作协议4


图们市凉水有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总结

按照《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要求,开展第六批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并依照《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图们市凉水镇河西村诚农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省、州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园区上下认真落实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要求,持续加大新阶段开发力度,发展有一定潜力的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认真抓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于拓宽示范区项目实施。组织实施,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基本情况

园区共由观光园和采摘园两部分组成。观光园于2009年建成,园区总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观光大棚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种植巨型南瓜、樱桃番茄、黄秋葵、宝葫芦、彩椒、蛇瓜、紫苏、葡萄、草莓等50多种特色经济作物,具有很强的科技示范作用。采摘园于2007年开始建设,总体规划面积50公顷,现已建设15公顷,建设大棚94座,温室23个,总投资800万元,主要种植草莓、西瓜、香瓜以及黄瓜、西红柿、豆角、白菜等有机蔬菜,是图们市重点建设的有机生态园区项目。

二、项目实施地点和实施单位

园区内实施地点在河西村,耕地面积400公顷,旱地320公顷,林地面积600公顷。辖14个村民小组,本村总户数290户,总人口833人,常住人口144户,303人。其中农业人口833人,劳动适龄人口485人,常年在外劳动力420人,妇女350人,16岁以下留守儿童2人,60岁以上留守老人70人,朝鲜族522人,残疾人63人,低保户48户70人,贫困户30户42人,已脱贫28户38人。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和养殖业,2017年人均收入10492元,村集体30.845万元。项目由图们市凉水镇河西村诚农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

三、严格财务管理及使用

合作社自筹15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主要生产设备购置。当地政府金费投入50万元。向上级争取补助资金,按三年计划分年度下拨补助经费30万元,其中,2016年已拨付8万元,2017年已拨付7万元。资金使用依法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的情况;没有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情况,未发现超标准开支情况,财务管理合法有序,财务制度尚待健全并严格执行制度,会计核算基本规范。

四、健全组织,强化管理

工作伊始,就成立了以图们市政府副市长朴哲万为组长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负责单位和主要领导专抓此事,市农业和畜牧业局、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凉水镇人民政府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由专职工作人员3人,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并成立了技术工作小组,负责向群众传授技术,指导标准化工作,有明确分工。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便于实施控制,有工作总结,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方案还有待完善;部门分工明确,沟通协调机制健全,效果良好;激励制度很明确。有年度监管文件、工作计划和实施监管记录文件;建立了能够实施规模化服务的专门体系,形成“统、分”结合的服务机制,组织化程度高,统一服务率居然达到95%以上,但反应不快。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大,作用显著。有投入品较全的记录,但部分记录欠完备,票证齐全;有实施过程记录,记录欠完整,真实、清晰,能明显体现关键控制点;有检测计划与检测报告,产品质量定期检测并记录过程完整,并有相关检验报告;产品的购买、种植与销售去向记录都明了、清晰、完整。有系统的监管方案和措施,但关键控制监管记录部分不详细;监督与实施主体分离,监督主体资质具备,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相关制度;监管制度的操作性强,人员自律性高,被监管人员对监管的反映良好。

五、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菜农的素质

为确保项目的实施成功,保证菜农按要求规范化发展蔬菜生产,我们采取集中培训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以市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技术依托单位,每年定期于市、镇农业技术培训会议室举办蔬菜育苗栽育与管理技术培训例会,参加人员登记造册,不定期聘请延边大学农科院、标准化专家、技术指导等蔬菜专家、教授前来授课。先后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人次200多人次,印发宣传资料400多份。通过系统培训,为每个农户培养一名科技明白人,为辐射带动项目区培训一批技术骨干,提高项目区菜农的科技水平,实现了科技致富,为实施蔬菜育苗栽培国家科技项目提高了技术保障。

六、项目效益

1、预期经济效益: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00万元,年销售税金、附加10万元,增值税100万元,所得税120万元,年利润总额50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43%(税前),财务净现值1024.23万元(税前),总投资收益率111.86%,总投资利税率85.73%,资本金利润率80.38%。

2、预期社会效益:基地建成后可安排再就业135人,带动500户农民、农业产业人员,增加合作社人员收入2万/人.年,保护耕地资源,带动延边林下经济的发展。

3、预期生态效益:通过标准化基地建设,将科学的有机种植标准程序在全区域范围内推广,一是可以减少占用耕地的数量,二是提高瓜果蔬菜产品的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中农药残留,及其他有害物资,三是空气、水源的净化,促进了有机物再循环,控制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和生物资源,促进了可持续性发展。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也为示范区积累比较全面的技术推广经验。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示范区项目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计划做如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内容,根据计划进度落实好蔬菜标准化种植面积,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目标。

2、建立健全乡镇、村各级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网络,加大技术骨干、基础推广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技术推广队伍,为广大有机蔬菜种植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3、在建立完善标准化体系上下大力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棚菜的有机种植及相关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制定落实有关规章制度,用标准来全方位的指导棚菜产销的整个过程。

4、在做好技术投入的基础上,继续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经费投入,建立经费使用管理的机构以及制度,专款专用,保证资金运用的合理、规范。农业标准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承担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的部门,我们将按照“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凉水政府的职能优势,认真落实示范区项目建设的各项任务和目标,以此带动全镇、乃至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项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健康的发展。

图们市有机蔬菜种植标准化

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有机蔬菜种植合作协议5


xxx镇xxx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示范园项目简介

xxx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示范园位于xxx镇xxx村东北,属于村委会流转农业用地,项目总投资(财政产业扶贫资金)约93万元,占地面积13.5亩,建设4栋“土墙下挖式钢架结构日光温室”。

杨庄大棚蔬菜示范园,主要种植芹菜、香菜,四季种植,产量一般每亩1.8-2万斤,市场行情一般时1元/斤左右,好的年份2-3元/斤,每亩年收益2-6万元。

项目建成后,由冯杨庄村委会负责项目资产监督,由蔬菜种植大户及贫困户经营,并与村委会签订租赁协议。脱贫攻坚期内,每年村委会以不低于投资总额10%金额收取租金,并上交镇财政用于扶贫公益性岗位支出,同时该项目还可为贫困户提16个就业岗位。实施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示范园既可助力脱贫,也可防止返贫,同时还可带动全镇蔬菜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