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鹦鹉栖息环境(热门20篇)

我们使用Zend Studio的时候,默认的语言环境是英文,那么如何将Zend Studio的语言环境修改为中文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

浏览

130

文章

1000

篇1:红色吸蜜鹦鹉的生活环境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吸蜜鹦鹉

由于红色吸蜜鹦鹉的嘴比较尖硬并且喜欢啃咬,导致一些新手饲养时拿它没辙,小编建议饲养该鹦鹉应选择金属笼或者耐咬的笼子。具体规格以及红色吸蜜鹦鹉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下面一一介绍。红色吸蜜鹦鹉的笼具大小为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50厘米。也可用金属栖架饲养,栖杠宜用硬木或金属杆制作,食水罐用瓷制品或金属制品为宜。要特别注意卫生,食罐、水罐每天要清洗,笼子的沙土每周更换1~2次,室内和笼具要经常消毒。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不低于16℃。夏季温度在30℃以上,应加强通风。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为宜,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忌廉兔的环境要求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忌廉兔(详情介绍)

饲养忌廉兔环境的好坏,会影响着忌廉兔的健康,比如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其中暑或感冒,那么对于忌廉兔来说,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小编就带您去了解一下。

一、忌廉兔适应的温度

忌廉兔是恒温动物,体温常年维持在38~39.5℃左右。它们会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调节自身产生的热量,平衡体内与外界的温差。气温越高,体内的热量越难向外散发。气温低于体温的时候,忌廉兔就会增加自身的产热,会消耗掉很多能量。

二、忌廉兔适应的湿度

湿度一般控制在60%~65%为宜,过低或过高的话很容易导致忌廉兔生病。北方的冬季比较干燥,加之室内有暖气,温度的增加使空气里的水分挥发得更快。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的湿度。

三、确保光照

由于紫外线有杀菌作用,一定的光照是必需的。但持续的强光照射会使忌廉兔患上皮肤癌的几率大大增加。成年的忌廉兔每天晒太阳不宜超过14小时,在夏季要避免直晒。出生不久的小兔皮肤比较脆弱,也应避免直晒。

四、避免噪音污染

我们都知道,忌廉兔是一种很敏感的东西,特别是对声音。突然出现的噪音会令忌廉兔受到惊吓,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黑头凯克鹦鹉形态特征概述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黑头凯克鹦鹉

从外形上来看,雌雄黑头凯克鹦鹉很相似,因此以外形来区分它们的性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黑头凯克鹦鹉最容易被人记住的一个特征就是它们的黑色头部,除了这个特征外,黑头凯克鹦鹉也有一些与其他鸟儿不同的外形特点,比如它们的脸颊、颈部等为橙黄色,翅膀和大腿则呈现为绿色,胸腹部为白色等。

黑头凯克鹦鹉有两个亚种,不同的亚种,其形态有所不同,比如黑头凯克鹦鹉安第斯山亚种腿部就不是上面所述的绿色,而是为黄色。此外,安第斯山亚种中的一些个体的胸腹部不呈白色,而呈浅黄色。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繁殖的黑头凯克鹦鹉与野生的黑头凯克鹦鹉也有形态差异——人工繁殖的鸟儿羽毛状态较好,这些鸟儿不太会像野生鸟儿一样出现腹部白色会混有其他一些颜色的情况;同时,人工繁殖的鸟儿体型也较野生鸟更大。

黑头凯克鹦鹉形态特征描述

体长:23cm。

体重:150g左右。

头部:黑色。

两颊:橙黄色。

颈部:橙黄色。

翅膀:绿色。

胸部:白色。

腹部:白色。

其他:黑头凯克鹦鹉为攀禽,观察它们的脚趾你会发现,它们两趾向前、两趾向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虎皮鹦鹉眼圈发红怎么回事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虎皮鹦鹉(详情介绍)

虎皮鹦鹉在国内很受欢迎,很多饲养者会误以为该鹦鹉就是我国的品种,事实上虎皮鹦鹉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这种鹦鹉喜欢成群结队的出行,喜食植物的种子。在饲养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说,虎皮鹦鹉的眼圈发红会是怎么回事呢?会是什么原因呢?

有些虎皮鹦鹉眼睛本来就是红色的,如果两只眼睛都是红色的,那就是品种问题了。但是红肿,或者是异样的状态。最好是先为宠物鸟诊断,找到病因,然后清洗消毒,为它擦药治疗。

当然,虎皮鹦鹉的眼圈如果异样的红,那一定是有原因的。例如,感染疥癣病;鸟笼的空间太狭小,或者是虎皮鹦鹉饲养的太密集;平时喂养的饲料缺乏一些氨基酸、食盐、矿物质、维生素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等等。这些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虎皮鹦鹉的眼圈发红。

在发现虎皮鹦鹉眼圈异常的发红时,一定要及早的为它诊断,然后帮助治疗。医用白凡士林,稍微涂抹些许与患处,每天一次。这些都是不错的治疗方法。【如果关于虎皮鹦鹉的饲养知识,治疗知识储备还不够,那就不要轻易给它用药,在治疗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哦,避免用药错误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哪些人不适合养鹦鹉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吸蜜鹦鹉

近年来,各地鹦鹉在我国成功繁殖的案例不少,很多人对鹦鹉的认识多数是来自于电影、书籍、动画中对鹦鹉的宣传,使得市面上掀起了一股饲养鹦鹉的热潮。更有的人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养价值万元以上的名贵鹦鹉。可小编要在这里提醒大家,鹦鹉这种宠物不同于狗猫,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养的。

大忙人不适合养鹦鹉。如果你经常加班,时常出差,家对你来说就像个旅馆的话,养宠物对你来说是件奢侈的行为,因为你根本没有时间去照料它们,更别提对主人依赖性很强的鹦鹉了。

懒人不适合养鹦鹉。想起来了喂喂食换换水,高兴了逗逗宠物,一周都不带打扫一次卫生的,就算你有再多的空闲时间,对于鹦鹉来说也是个噩梦。

病人不适合养鹦鹉。天生体质弱,容易过敏,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等等的人,鹦鹉的毛屑会让你的病情加重,还是先保重自己的身体重要。

所以说,我们不要单凭头脑一热,或者单纯觉得鹦鹉可爱就随意购买。饲养之前要做足功课,有关鹦鹉的常识可以在小编的文章中了解到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能说会道的鹦鹉有哪些特点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太平洋鹦鹉(详情介绍)

我们对鹦鹉的认识,大多是来自于电视剧上以及新闻上,对鹦鹉学语能力的好奇从而产生饲养的念头,那么在我们心中能说会道的鹦鹉还有哪些特点呢?

鸟是人类的朋友,鹦鹉指鹦形目众多艳丽、爱叫的鸟。它们以其美丽无比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这些属于鹦形目的飞禽,分布在温、亚热、热带的广大地域。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的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鹦鹉主要是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鹦形目有鹦鹉科与凤头鹦鹉科两科,种类非常繁多,有82属358种,是鸟类最大的科之一。

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的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鹦鹉主要是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身长可达100cm,分布在南美的玻利维亚和巴西。虽然在某些地区常见,但人们为盈利而大量诱捕,已使它们面临严重威胁。最小的是生活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一带的蓝冠短尾鹦鹉 ,身长仅有12cm,这些鹦鹉携带巢材的方式很特别,不是用那弯而有力的喙,而是将巢材塞进很短的尾羽中,同类的其他的情侣鹦鹉,也是用这种方式携材筑巢的。侏鹦鹉属有6种,全长都在10厘米以内。6种仅见于新几内亚和附近岛屿。这是鹦形目中最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橙翅亚马逊鹦鹉的外形特点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橙翅亚马逊鹦鹉(详情介绍)

橙翅亚马逊鹦鹉属于体型较小的亚马逊鹦鹉,由于其普及比较广,所以价位也没有别的亚马逊鹦鹉那么高。橙翅亚马逊鹦鹉有两个亚种,分别为橙翅青帽亚马逊鹦鹉和蓝额亚马逊鹦鹉,在外观上,这两种亚种会有点类似。

一、亚种区别

蓝额亚马逊鹦鹉头部蓝斑之後会紧接黄色羽毛 橙翅青帽亚马逊鹦鹉的黄色羽毛则多分布在蓝斑与眼睛下方 而且比起身长36公分左有的蓝帽 橙翅青帽显然在体型上小多了 所以一般也称做小蓝帽。

二、外形及习性

橙翅亚马逊鹦鹉体长32~34厘米,广布于南美洲北部,大多栖息在安地斯山脉以东的地区,包括巴西、圭亚那、苏利南、盖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秘鲁、玻利维亚等国。橙翅亚马逊鹦鹉在当地是常见的鸟类,但数量却有逐渐下降的情形,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当地常被猎捕作为食物,这个情形在法属圭亚那尤其严重。

橙翅亚马逊鹦鹉喜爱穿梭生活在各种近水源区的林地,包括热带雨林、稀树草原、沼泽区、农地等地区,比较不常发现于干燥的林地中,群集性强,常被发现成对、数百只甚至上千只一起活动,尤其是在晨昏时,但繁殖期时聚集数量会减少,飞行时十分吵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鹦鹉鱼变黑怎么办?鹦鹉鱼变黑的原因解析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鹦鹉鱼体色艳丽,全身通红。观赏价值很高,最近有家长反映自己家鹦鹉鱼体色变黑。鹦鹉鱼变黑怎么办?鹦鹉鱼变黑的原因解析

鹦鹉鱼变黑原因:疾病

通常能够导致鹦鹉鱼出现变黑情况的那就是黑斑病了,这种病症在初期的时候,是可以通过老三样进行调整治疗的!如果治疗不起效果,大家就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了!至于具体的药水添加量大家还需要自行进行调整才行!

鹦鹉鱼变黑原因:水质

水质环境是可以影响到鹦鹉鱼的体表颜色的,通常来说我们平常检测鹦鹉鱼水质的时候,需要从水的软硬度以及PH值上面进行入手!一般情况下让水质稍微软一些以及让PH值保持在6.5左右就可以保证鹦鹉鱼不会因为水质出现毛病了!

鹦鹉鱼变黑原因:基因

很多鹦鹉鱼并非纯种的,属于杂交的品种之一,所以在养殖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变色的情况,比如说体色部分变成黑色,但是鹦鹉鱼没有其他的不同,一切正常就是体色稍微变化,那么这就很可能是基因的问题了!至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在挑选的时候,注意观察鹦鹉鱼的眼睛是否变黑的明显,如果是就要稍微注意一下了!

鹦鹉鱼变黑原因:生存环境

在鹦鹉鱼的日常饲养过程中,我们最好不要给鹦鹉鱼造成惊吓,因为惊吓后的鹦鹉鱼就会出现变黑的情况!如果在给鹦鹉鱼准备混养鱼的时候,大家也要考虑混养的鱼种是否存在攻击性,如果鹦鹉鱼被攻击的话,也是会出现变黑的情况!

鹦鹉鱼变黑原因:人为原因

这个原因多半就是商家的捣鬼,一般商家为了让鹦鹉鱼的颜色更加美观特别,就会通过注射色素进行变色,这种变色只是暂时的,而且一般通过仔细观察都可以分辨出来,所以这就要求大家在购买鹦鹉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听商家的忽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虎皮鹦鹉的喂养方法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虎皮鹦鹉颜色鲜丽,养上一只会很有观赏价值。想要养好虎皮鹦鹉,对于经验少的人,可以有一定难度的。小编为大家支招吧!

虎皮鹦鹉

1.虎皮鹦鹉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宠饲养。

2.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

3.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

4.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黄领吸蜜鹦鹉的形态特征如何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黄领吸蜜鹦鹉

黄领吸蜜鹦鹉被人们喜爱的原因有很多,美丽的外形就是其中之一。它们的身体主要是红色,因为颜色鲜艳,所以很容易受到注意。除了红色外,我们还可以在黄领吸蜜鹦鹉身上找到很多其他的色彩,比如胸部上方的黄色、翅膀上的绿色、大腿部的深蓝色等等。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黄领吸蜜鹦鹉的喙比一般鹦鹉长,而且它们拥有刷状舌(我们将黄领吸蜜鹦鹉细长且有刷状毛的舌头成为刷状舌),这些与其他一些鹦鹉不同的构造让它们可以更好地获得它们喜欢的食物——花粉及花蜜等。

对于黄领吸蜜鹦鹉来说,它们并没有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出现外表相差很多的情况,不过幼鸟的外表倒是与成鸟有所差别,通常情况下,幼鸟胸部上方的黄色羽毛没有成鸟浓密、它们腹部的羽毛可能还会有其他的颜色出现等。

黄领吸蜜鹦鹉形态特征描述

体长:28cm。

体重:53-225g。

头顶:黑色。

额头:黑色。

喙:橘红色。

虹膜:橘红色。

颈部:黑色。

喉咙:两侧深蓝色。

胸部:上方有半圆形的黄色条状羽毛。

翅膀:绿色,内侧覆羽蓝色,弯曲的地方为浅蓝,内侧飞行羽带有一条很宽的粉红色条状羽毛。

尾巴:内侧深橄榄黄色,上方红色,尖端绿色。

大腿:深蓝色。

幼鸟:喉咙两侧无黑色羽毛;而与成鸟相比,它们胸部上方的黄色羽毛没那么浓密且显眼;此外幼鸟虹膜颜色深,不似成鸟般的橘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常见的鹦鹉肢体语言解读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鹦鹉不会说话,所以饲养鹦鹉的主人们想要和鹦鹉沟通的话,就需要通过观察它们的肢体语言来了解它们所想表达的东西。小编就为你整理了鹦鹉常见的肢体语言,想要和你的鹦鹉多做交流的话,不妨一起来学习一下,也能避免在沟通的时候看不懂鹦鹉是否生气了而发生意外的伤害。

红额金刚鹦鹉(详情介绍)

一、翅膀身体擅抖

擅抖的翅膀通常表示鸟儿正处於惊慌、紧张、不安或不信任的情绪。此时应停止进一步的接触,同时以柔和及令鸟儿放心的声线向牠说话以缓和鸟儿的情绪。

二、调节身体体温

鸟儿全身擅抖,特别是下腹部,你可以看到下腹的羽毛在震动,表示鸟儿正调较身体温度以适应环境中突如其来的气温转变。

三、拍动双翼运动

拍动双翅对鸟儿来说是很好的运动,鸟儿若是被关在笼中一段长时间,或是在早上首次被拿出笼外时,经常便会见到牠们拍翼。

四、要警告入侵者

一般都会站在笼面拍翼,有时力道强大得足以让牠们上升或起飞。有时鸟儿亦会藉着拍翼警告地盘入侵者,若入侵者不理会的话,必定会被鸟儿追着咬。

葵花凤头鹦鹉(详情介绍)

五、单脚站步休息

表示鸟儿觉得身处一个舒适及安全的环境。一只安心的鸟儿睡觉时会把一只脚缩起并藏於腹部,并拧转头部藏在背後的羽毛内。

六、采取蹲伏姿态

鸟儿若是蹲伏着,压低头部并向前伸,尾羽如扇状展开,身上羽毛竖起,以及瞳孔不断扩张缩小,表示鸟儿极为愤怒,这时候绝对不要接近鸟儿。

七、鹦鹉拼死反抗

若鸟儿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但却全无机会飞走或逃走,牠们会转身躺在地上,双爪及喙部张开预备噬咬。这行为表示「我跟你拼了!」,通常见於亚马逊鹦鹉。

八、上下摆动尾部

鸟儿上下摆动尾部并不一定代表生病,有些鸟儿在说话及唱歌时也会摆动尾部;但若鸟儿在吸气及呼气时尾部有上下摆动,这就可能是鸟儿生病的徵兆了。

九、尾部如扇张开

这行为是鸟儿想攻击的指标,表示鸟儿很不满、愤怒和烦厌,而且预备咬人。常见於鸟儿看到牠讨厌的人接近鸟笼,或是鸟儿对於不断重复的训练觉得烦厌。

葵花凤头鹦鹉(详情介绍)

十、左右摆动尾部

一般来说,大部份会出现此行为是鸟儿愉快的表示,例如看到喜欢的人(鸟主)或正进行牠喜欢的活动。鸟儿会呈现开心和雀跃的情绪。

十一、伸懒腰动一动

跟人类一样,鸟儿有时会伸伸懒腰以松一松,这对於牠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牠们一整天都是站着。鸟儿会同时伸展翼和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

十二、瞳孔不停扩大收缩

若鸟的瞳孔不断在扩大收缩, 可能代表有攻击的意图、或是处于兴奋、紧张或开心的状态。应细心留意其它行为以找出真正的原因。如鸟同时出现其它攻击性的反应, 例如展开尾羽, 即表示「退后!」。若你不理警告而继续尝试接触鸟儿, 你可能会被鸟大咬一口。鸟儿而亦可能会对附近它不喜欢的鸟、动物或人类展示相同的反应。

鹦鹉其实是很喜欢和人类互动的,但如果不了解鹦鹉的话,也很容易在沟通的时候误解了鹦鹉的本意。所以想要和鹦鹉有良好的互动的话,一定要多了解一些鹦鹉的肢体语言,这样才能让你和你的鹦鹉更加亲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红嘴蓝鹊的生活环境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红嘴蓝鹊

由于红嘴蓝鹊的尾羽比较细长,当在人工环境下饲养时,建议用大一点的鸟笼饲养展览为佳,不适宜在小型观赏竹笼内饲养。这种鸟比较易饲养,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高。有人以绳索系其颈项部,置于架上饲养,其饲养效果较好。人工饲料以鸡蛋大米为主,同时饲喂少量黄鹂混合粉料及生肉,以及水果,青菜等。隔日或每日喂给少量昆虫。红嘴蓝鹊性甚耐寒,它可以在冰雪环境中度过寒冬。在不结冰的季节里,每天供给足够的浴水洗浴,有利健康。在饲养环境中,红嘴蓝鹊常有藏贮食物的习惯,如将昆虫或肉块藏入笼舍内的缝隙间,以便来日再食。为防饲料变质,需及时清除。北京动物园1954-1956年,饲养在雉鸡笼内的红嘴蓝鹊,曾在5-6米高的松树上营巢,并产卵孵化成功,连续两年各育成3只幼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鹦鹉是怎么说话的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鹦鹉学舌需要方法及训练

不少人应该都会好奇为什么鹦鹉能够模仿人类说话,只是我们一般不会去深究而已。虽然鹦鹉能够学舌,但是也需要饲主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不同的鹦鹉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这需要饲主又足够的耐心。有的饲主因为心急可能采用一些偏门或者极端的方式,这是不可取的。还是应当掌握好的方法并且顺其自然。

人能够发声是因为人类在自身食道和气管的上部有喉咙的存在,可以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当然也会因为食物呛在食道而导致死亡。相似的,鸟类拥有鸣管。这是一种内凹的环状腔结构,其内部有一层薄膜(类似鼓皮),它位于鸟类的肺腔到气管的之间部位。因为这样的构造使得鸟类只能发出很少的声音。但是它们鸣管的特殊位置决定它们能发出我们人类不可能发出的声音来。鸟儿可以通过气管两侧的鸣肌来控制鸣膜的紧张度,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使得鸟儿们用一副鸣肌或者另外一副,可以鸣叫出双重奏的效果,即可以一边鸣叫升调,一边可以鸣叫降调,他们也可以一秒钟长处30种不同的调子来,甚至可以一边鸣叫一边正常呼吸。但是大多数鸟类不能像人类那样模仿别的声音。

那么鹦鹉又是怎么做到模仿我们以及其他东西的声响呢。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它们的大脑,还有他们吓人的混合型厚舌头。大多数鸟类对于同伴的召唤都是有反应的,但是它们的鸣叫声大多没有意义,即便它们不会遇到同种的鸟儿,也会鸣叫相同的曲子。而鹦鹉通过聆听来学习。它们的大脑很发达,并且鹦鹉会本能性地去听周围的环境,并且模仿重复这些声音来使自己的大脑比其他的鸟类更聪明。而别的鸟类,即大脑也如同鹦鹉般聪明,但是它们因为受到了短小细长的舌头限制使其根本不能发出人类的声音。鹦鹉所具有的厚舌让这种鸟儿能发出类似于l和g的声音来,即使他们的鸣管让所发出的声音带有很强的机器人风格。

虽然它们拥有这项能力,但是要让鹦鹉学会一段话还是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来完成。训练过程自然是由易到难,起初最好只是教它们一些简单易发音的单词。随着训练的推进,以及鹦鹉的熟练度我们再决定是否教给它们更长的语句。我们还可以在鹦鹉旁边放一个发音清晰的语音设备,让鹦鹉反复听到我们要教它的词,来加深它们的印象,这样更加有助于训练。

一只名叫Alex的非洲灰鹦鹉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它既能回答主人提出的问题还能把现有的词汇组成新的名字。它能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并且用嘴巴发出声音。这除了它本身的天赋外,与主人良好的教导也是分不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鳞胸吸蜜鹦鹉的品种简介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鳞胸吸蜜鹦鹉

鳞胸吸蜜鹦鹉(Scaly-breasted Lorikeet)是来自于澳洲的美丽鹦鹉,由于生性好玩且相当友善,受到了很多爱鸟人士的喜爱,虽然在国内还不算十分常见,但是野外的鳞胸吸蜜鹦鹉是很普遍的吸蜜鹦鹉,全世界的数量超过10万只,在澳洲和新西兰是最便宜的吸蜜鹦鹉种类之一。鳞胸吸蜜鹦鹉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栖息地多样性,包括海岸区的桉树林、公园、沼泽区、都市、农作区等。分布于澳大利亚。中文学名: 鳞胸吸蜜鹦鹉中文别名: 翡翠鹦鹉、鳞胸鹦鹉英文名: Scaly-breasted Lorikeet二名法: Trichoglossus chlorolepidotus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纲: 鸟纲亚纲: 今鸟亚纲目: 鹦形目科: 鹦鹉科亚科: 吸蜜鹦鹉亚科属: Trichoglossus分布: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洲东部沿岸地区,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北从约克角半岛,经昆士兰南至新南威尔斯,族群集中于东岸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亚历山大鹦鹉的优缺点分析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亚历山大鹦鹉

亚历山大鹦鹉是一种非常抢手的宠物鹦鹉,饲养率非常高,主要原因是因为以下几点:第一:亚历山大鹦鹉相对比较安静,没有像虎皮鹦鹉和牡丹鹦鹉那样吵。第二:亚历山大鹦鹉比较好饲养,不容易养死,这点让人很放心。第三:亚历山大鹦鹉十分活跃,喜欢玩耍,不怕人,可以和人类一起玩耍。第四:亚历山大鹦鹉有语言的模仿能力,而且模仿能力很强,只要有耐心一般都让其开口说话。亚历山大鹦鹉的性别单纯的用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一般在两周岁后,成熟的雄鸟脖子附近有红色条纹,用这个来区分性别。或者可以尝试摸肛分辨。实在无法分辨可以找专业人士帮助分辨其性别。亚历山大鹦鹉的繁殖难度不高,家庭饲养只要照顾好 一般是可以成功繁殖的。南方的繁殖成功率要比北方好很多。亚历山大鹦鹉也有两个缺点:第一:价格偏高,分地区价格不同,一般都要300以上一只,400或者600都是正常的。第二:即使舍得花钱,很多城市的鸟市也没有这种鸟的出售,有钱也未必花的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秋翠锦鲤的饲养环境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秋翠锦鲤

秋翠锦鲤和锦鲤的习性一样,都是变温动物,但是也不能接受水温突变,PH值建议在7-7.4。秋翠锦鲤在饲养过程中只要注意水质环境的稳定,就能够让秋翠锦鲤健康成长。

要根据家庭条件选择不同规格的水族箱,但由于秋翠锦鲤和金鱼的生活习性不同,这体型大活动量亦较强,所以选择的水族箱不应太小,一般容水量最好不小于60千克。饲养较大体型的秋翠锦鲤,水族箱还要适当加大,容水量应不小于200千克。由于秋翠锦鲤的活动量大,耗氧量强,所以水族箱要配置滤水器和增氧泵,以保证水中有充分的氧气和水质的清洁。

大型水族箱或饲养秋翠锦鲤数量较多的水族箱可以采用空气压缩机或大功率、输出量大的气泵供气,中小型水族箱或饲养秋翠锦鲤数量不多者,可采用专门的电动微型空气压缩泵送气。另外水族箱中还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饲养秋翠锦鲤的目的,主要是供人们观赏,因此,水族箱内必须有一定的照明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珍达锥尾鹦鹉的饲养知识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珍达锥尾鹦鹉

珍达锥尾鹦鹉的繁殖方式为卵生,通常在每年的10月至1月繁殖,一次大概产3颗蛋。珍达锥尾鹦鹉是标准的杂食性鸟儿,家养的话,你会常常见到他嘴巴不停的在啄食,非常可爱。在野外珍达锥尾鹦鹉吃天然食物如:种子、水果、浆果等。鸟舍内与笼养的珍达锥尾鹦鹉十分吵杂,特别是在早上与傍晚,在受惊吓或有人在旁时也会十分聒噪,本身很韧命活跃,很快就会适应新天气及环境,喜爱洗澡,饲养照顾上并不困难,可提供树枝、玩具等供啃咬,可提供各类种子、蔬菜、水果、坚果、榖类、煮熟的蛋、全麦面包等食物,也可适量地在食物或饮用水中添加维他命。珍达锥尾鹦鹉的孵化期为23至26天,需50天羽毛长成,幼鸟离巢后可能还会让亲鸟喂食一阵子,之后则能独立活动。它与太阳锥尾鹦鹉(详情介绍)的差异主要是背部及翅膀都是绿色,太阳锥尾鹦鹉成鸟仅翅膀末端有绿色羽毛,珍达锥尾鹦鹉的腹部颜色也比太阳锥尾鹦鹉较深,呈深橘红色;主要生活在被雨林环绕的开阔地区、森林边缘地带、落叶性森林,通常约12只上下成群活动觅食,但有时成对或单只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环境问题的原因

全文共 2709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环境问题,就是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所消耗掉的资源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而导致的问题。那么中国为什么出现环境问题呢?以下就是小编做的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中国环境问题,陈吉宁谈论怎么办:

一是修订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包括统一预警分级标准,整个京津冀要统一预警标准,规定预警之后要采取不是同样的行动,是要采取各自更有针对性的行动,但是到这个级别之后采取行动达到的效果应该是一致的,不然同样的红色预警,各地采取的措施不一样,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要统一这些标准。

二是抓好重点城市的污染控制。刚才讲到华北地区有两个重要的通道,还有高架源,我们要对这个进行重点解决。大家注意到,去年年底我们启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在通道上的电厂要优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三是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包括研究可不可以实行错峰生产,可不可以实行季节性、差异化的排污收费。有些企业不一定非要冬季才生产,可以安排在夏季多生产一些,冬季可不可以多收一些污染排放费,用经济手段来减少冬季等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污染排放。

四是解决燃煤的问题,包括控制煤的质量,解决散煤、大量劣质煤,本来散煤排放量就高,煤的质量又不好的问题,我们在推动这项工作,包括加快集中供暖,这是一个长远的办法,最终是要通过用电替代煤的直接使用和气替代煤,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加强基础工作。要求“2+4”的城市两年之内在主城区不烧散煤,这也是很明确的控制目标。

五是要加强面源的污染控制,包括烟花爆竹禁放的方案。今年大家可能会感觉到很多城市烟花爆竹的排放量在减少。以及大量施工工地扬尘的控制。

六是加大投入,保障这些措施资金能够到位。这是从长远看。

针对北京的工作,我们也跟北京市政府一起梳理了一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我们提出了细化30项具体的任务,环境保护部牵头负责的我们将其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北京市负责的也分解到各个区县。

这里包括五项工作。

一是解决北京散煤的问题。今年年底北京要完成400个村的煤改清洁能源的任务,要淘汰所有的燃煤电厂。2017年城八区要实现无煤化。2020年要完成全部平原地区的散煤治理任务。

二是强化机动车管控,特别是重型柴油车,所以上半年北京在讨论研究,对针对重污染天气重型柴油车强化限行措施,2018年底前基本淘汰国二及以下的新型客车,2020年前基本淘汰国三的柴油车。今年还要修订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道路可以实时监测方法。

三是解决北京工业大院问题和面源污染问题,2017年南部四区小企业密集群的整治任务要完成,2018年前完成全市整治工作。

四是强化重污染天气的应急管理,这是要求京津冀区域统一行动的。

五是强化联防联控,包括联控的协作机制问题,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问题等等。

另外,我们还要做好责任的落实,包括地方政府责任的落实问题,也包括企业责任落实的问题。我们也在跟北京市政府协商,进一步加大重污染天气的污染治理力度。

环境污染原因相关

中国环境问题的原因:

第一,中国的人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多。在中国这片有限的土地上,如此多的人口是一切环境问题的根源。中国人口真正超过一亿,是在清朝初叶;到1900年的时候,是4.5亿;到1958年,也只有6亿。但是从1960年到今天这40多年来,中国的人口一下子从6亿窜到了13亿!人口学家说,中国这块土地最高的承载能力是16亿人口,如果超过16亿,将成为“不可逆转的灾难”。

第二,人口分布不均匀。中国的国土说是960万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在这块国土上的分布非常不平均。在整个国土里,真正能够养活中国人的土地也就是五分之二多一点。剩下的一大片,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发的西部。为什么中国有那么一大片的地方,基本没人住呢?不是人不愿意住,而是它不养人!所以中国人大都集中在中东部,13亿人都在这个地方找吃找喝,有多少资源能供消费?而且,污染物和所有工业垃圾、污水、废气都排在这里,这个地方能够承受多久?

第三,人均资源非常少。有一种资源,叫做“生存资源”:土地和水,以及相应的森林和草原。这些基本生存资源,是人类生活最不可缺少的因素。中国现在的耕地,人均只剩下了一亩多一点,而联合国所定的人均耕地最低标准是3亩。中国缺水,根据1999年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均淡水占有量排在世界第98位。中国北方地区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全国的六分之一,而中国全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全世界的四分之一。

第四,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基本国情不协调。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非常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20年,中国的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在发展。这当然是好事,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但是经济发展越快就意味着资源支出越大,污染排放越多。GDP的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意味着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加。经济究竟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和速度是我们的资源和环境所能允许的?这一点好像现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是,至少可以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并非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就越好、规模越大就越好。这不是说我们不想让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一点、规模更大一点,而是说我们的资源、环境只能允许一定规模的经济,不可能无限度地去发展。

第五,飞速发展的科技所产生的负面作用。科技的发展虽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是科技发展的后果未必都造福人类。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改造自然、谋取物质生产成果的力量大大增强。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人类谋福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害自己。科技要发展,但是它的后果究竟如何,不是科技本身所能决定的,需要人类更高的智慧、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比如说基因工程,技术上可以做到,但能不能推广?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是造福人类,还是给人类带来现在还难以想像的灾难?所以,单纯地迷信科技是不行的。并不是人类的一切问题都能靠科技解决。人类科技的发展以至于把老天爷捅了个“窟窿”——臭氧层空洞。在科技没有发展以前,你能想像出人类能把臭氧层捅个洞吗?这不是故意去做的,但是人类的活动最后造成了这个结果,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个窟窿不是那么容易补起来的。可见科学技术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如果我们现在手头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使用不当,那么很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福利而是灾难。

第六,物质享受的欲望太强。人人都想发财,人人都想“超值享受”,我们这国土承受得起吗?每个人都向往住豪宅、坐豪车、豪饮豪宴,像报纸上说的“一顿年夜饭八万八”,如果人人都如此,我们这个国家支撑得起吗?我们国民现在物质享受的欲望太强,花钱的欲望太强,因此就造成对有限资源的无序争夺。如果人人都急于发财致富,不考虑后果,不择手段,我们这块土地还可以支撑多久?如果利益原则成为我们社会生活惟一的指导思想,我们这个社会还可以支撑多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哈瓦那兔的饲养环境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哈瓦那兔(详情介绍)

哈瓦那兔饲养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健康,不良的饲养环境还很有可能造成哈瓦那兔的死亡,所以在饲养哈瓦那兔之前,要知道如何建造一个合理的养殖环境。

养哈瓦那兔的经营管理有许多学问,其中改善环境条件直接关系到兔群健康繁殖与生长发育。兔舍要建在通风干燥处,也可以在地下建场养种公兔,冬暖夏凉,保证兔场四季均衡生产。建议采用“三改一防”兔养殖配套技术:

1.改传统砖木结构兔笼为水泥板组装兔笼,具有操作方便,造价低,建造工期短等优点;

2.改传统人工喂水为自动饮水:利用自动饮水器可以减少劳动强度,保证兔子自由饮水,降低兔子的发病率;

3.改传统分散,小规模饲养为区域化、规模化养殖,以便于技术指导与市场流通。

一防:是有计划地对兔群进行免疫和药物预防,对繁殖母兔配种前接种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杆菌多介苗,幼兔断奶前后在饲料中添加氯苯胍,磺胺类药物等防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并及时注射兔瘟、巴氏波氏杆菌疫苗,通过这些措施保证兔群的健康繁殖、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啄羊鹦鹉吃什么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啄羊鹦鹉

如果以为啄羊鹦鹉就是以羊肉为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生活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所以只要有能果腹的东西,它们都不会错过。由于啄羊鹦鹉一般都在地面上活动,所以它们的很多食物都能在地表找到,比如树叶、嫩芽、昆虫、甚至包括腐肉和一些人类残留的垃圾等。

其实在觅食这件事上,啄羊鹦鹉从来没有含糊过,除了地表上可以发现的食物外,它们还会在石块间、雪底、灌木丛中寻找它们可以吃的东西。当然,光有毅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发现有可以捕食的动物,它们就立刻变得机敏起来,务求又快又准地获得食物。为了找到更多的食物,啄羊鹦鹉都有一颗很重的好奇心,一旦发现新的东西,它们都要上前确认这对它们是否有用,比如啄羊鹦鹉就发现滑雪区人类的垃圾中有能填饱自己肚子的东西,所以它们也不讨厌人类光顾它们的栖息地。

啄羊鹦鹉会袭击羊群,所以有些人对它们们可谓深恶痛绝,他们甚至会直接猎杀啄羊鹦鹉,这导致啄羊鹦鹉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啄羊鹦鹉以被列为易危物种的行列中。

如果要进行人工饲养,饲主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它们单一的食物,否则有可能造成啄羊鹦鹉营养不良。此外,啄羊鹦鹉的啃咬力惊人,因此饲主还要为它们准备一些树枝让它们啃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