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鲅鱼怎么去腥最好【汇集20篇】

闲暇时光,约上三五好友,或者拖家带口来到鲅鱼圈,吃海鲜、捡贝壳、洗海澡、泡温泉。不受旅行社的牵绊,来一次完全自己量身定制的说走就走的旅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下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鲅鱼圈自驾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浏览

3055

文章

84

篇1:大鲅鱼和小鲅鱼的区别是什么,应该怎么区分?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鲅鱼和小鲅鱼有一定的区别,它们的大小不同、口感不同、价格也不同,通过这几个方面就可以把大鲅鱼和小鲅鱼区别开来,其方法也是很简单的。

1、大小不同:

大鲅鱼比较大,大约5斤以上,小鲅鱼比较小,大约2斤左右。

2、口感不同:

大鲅鱼的肉刺多,但肉质嫩,口感好,而小鲅鱼虽然刺少,但肉质太嫩,没有鱼味,而且腥味太重,口感也不太好,所以,平常建议吃大鲅鱼。

3、价格不同:

大鲅鱼价格高一点,而小鲅鱼价格低一点。

鲅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适合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人群食用,但鲅鱼的脂肪含量较高,肥胖或者胆固醇高的人群还是尽量少吃,还有就是鲅鱼的腥味特别重,所以,在做鲅鱼的时候,一定要去除腥味,不然太影响口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秋刀鱼是不是鲅鱼?秋刀鱼和鲅鱼的区别

全文共 1399 字

+ 加入清单

秋刀鱼,很多人以为就是秋天的刀鱼,甚至把东北那边叫的鲅鱼混为一谈。那么,秋刀鱼是不是鲅鱼?秋刀鱼和鲅鱼的区别是什么?

秋刀鱼是不是鲅鱼

不是,两者不一样。

秋刀鱼是颌针鱼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的唯一一种,也是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其学名Cololabissaira取自日本纪伊半岛当地对此鱼种的名称,其中saira系俄语(сайра)。中文与日文的汉字都是‘秋刀鱼可能是源自于其体型修长如刀,同时生产季节在秋天的缘故。秋刀鱼在部分东亚地区的食物料理是种很常见的鱼种。体型细圆,棒状;背鳍后有5-6个小鳍,臀鳍后有6-7个游离小鳍;两颇多突起,但不呈长缘状,牙细弱;体背部深蓝色,腹部银白色,吻端与尾柄后部略带黄色。

秋刀鱼和鲅鱼的区别

科属区别

1、鲅鱼:鲅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马鲛鱼属暖性上层鱼类。

2、秋刀鱼:秋刀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颌针鱼目、颌针鱼亚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表层洄游性鱼类。

形态区别

1、鲅鱼:鲅鱼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点。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2、秋刀鱼:秋刀鱼体型细圆,棒状。背鳍后有5——6个小鳍,臀鳍后有6——7个游离小鳍。两颇多突起,但不呈长缘状,牙细弱。体背部深蓝色,腹部银白色,吻端与尾柄后部略带黄色。体背部及侧上方为暗灰青色,腹侧面银白色。体侧中央具一银蓝色纵带。体长可达35厘米。

产地区别

1、鲅鱼:鲅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每年的4——6月份为春汛,7——10月份为秋汛,5——6月份为旺季。

2、秋刀鱼:秋刀鱼分布于北太平洋区,包括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等海域。北纬67——18度,东经137——西经108度,喜欢的水温是摄氏15——18度,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海和山东东岸。

功效区别

1、鲅鱼: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会有一定辅助疗效。

2、秋刀鱼:秋刀鱼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属于高脂肪、高蛋白的海水鱼类……据分析,秋刀鱼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有抑制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的作用。

秋刀鱼怎么做最好吃

料理方式:沥干油以平底锅干煎或烤箱加热。

选用容器:580ml

保存方式:冷藏油渍1天后使用,于7天内尽早食用完毕。

材料

秋刀鱼2条

盐鱼块总重2%

迷迭香2支(约15cm)

干辣椒1根

大蒜1瓣(切片)

特级冷压初榨橄榄油适量(需盖过食材)

作法

1.秋刀鱼腹部及贴近骨头的血筋去除干净,清洗后去头去尾分切成4块。

2.鱼身抹盐静置15分钟,擦去多余水分。

3.取一只深锅将秋刀鱼及香料放入,倒入橄榄油。

4.以小火加热,橄榄油会冒出细小气泡,此时油温约摄氏100度,小火持续加热将鱼泡熟,约7——10分钟。

5.冷却后移入玻璃罐,冷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鲐鲅鱼有毒吗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是食用什么品种的食物,食用之前都是需要去了解这些食物是否可以食用,适宜与不适宜哪些人食用,会不会有毒等等一系列问题。那么,鲐鲅鱼有毒吗?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鲐鲅鱼有毒吗?

鲐鲅鱼体内血液、卵巢、内脏和头部等含有大量组氨酸,能引起中毒,危及生命。所以,如果食用鲐鲅鱼,一定要处理好上述部位以防中毒。

组胺中毒与人的过敏体质有关,中毒特点为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少有死亡。组胺中毒一般0.5-1小时后发病,短的只有5分钟。

中毒者的表现为皮肤潮红、结膜充血,似醉酒样;还有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胸闷和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荨麻疹,个别患者会出现哮喘,患者一般体温不高。组胺中毒者多于1-2日内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秋刀鱼和鲅鱼是同一种鱼吗,有哪些区别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秋刀鱼和鲅鱼不是同一种鱼,具体区别如下:

1、产地不同

秋刀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等海域,而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海和山东东岸。

而鲅鱼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和渤海,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

2、科属不同

秋刀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颌针鱼目、颌针鱼亚目、竹刀鱼科、秋刀鱼属表层洄游性鱼类。

而鲅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马鲛鱼属暖性上层鱼类。

3、外观不同

秋刀鱼体型细圆,形状是棒状的。背鳍后面有5-6个小鳍,臀鳍后面有6-7个游离小鳍。身体背部颜色是深蓝色的,腹部颜色是银白色的,吻端与尾柄后部略带有黄色。身体背部及侧上方为暗灰青色,腹部侧面是银白色的。身体侧中央具有一银蓝色纵带,体长可达35厘米。

而鲅鱼身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身体被细小圆鳞,侧面线条呈不规则的波浪状。身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点,背鳍有两个,第一个背鳍比较长,有19-20个鳍棘,而第二个背鳍比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鲅鱼和青鱼的区别有什么?二者如何区分?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鲅鱼青鱼是有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外形不同、分布区域不同、科属不同、鱼刺不同五个方面,具体如下:

1、外形不同

鲅鱼身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尾柄比较细,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最长可达1米;而青鱼的身体比较长,呈圆筒形,身体颜色是青黑色,背部颜色更深,鱼鳍是灰黑色的,体长可达145厘米。

2、分布区域不同

一般鲅鱼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我国分布在东海、黄海和渤海;而青鱼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

3、科属不同

鲅鱼是鲅科马鲛鱼属暖性上层鱼类;而青鱼是鲤科青鱼属淡水鱼类。

4、鱼刺不同

鲅鱼的鱼刺比较少;而青鱼的鱼刺比较多。

另外,青鱼和鲅鱼都有鱼腥味,但一般情况下,青鱼的腥味要比鲅鱼重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鲅鱼和沙丁鱼的区别 生活环境不同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不需要小编来解释,大家都知道鲅鱼沙丁鱼不是同一物种吧。鲅鱼和沙丁鱼都是属于海鲜,小编还是来简单的来介绍一下鲅鱼和沙丁鱼的区别吧。

鲅鱼和沙丁鱼的区别

1、鲅鱼:鲅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马鲛鱼属暖性上层鱼类。鲅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每年的4~6月份为春汛,7~10月份为秋汛,5~6月份为旺季。

2、沙丁鱼:沙丁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鲱形目、鲱科、沙丁鱼属和小沙丁鱼属及拟沙丁鱼属近海暖水性鱼类。沙丁鱼分布于南北纬度6~20度的等温带海洋区域中。我国沙丁鱼类主要为小沙丁鱼属约10余种,以金色小沙丁鱼和裘氏小沙丁鱼产量较高。

鲅鱼

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补气、平咳作用,对体弱咳喘有一定疗效,还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常食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会有一定辅助疗效。

沙丁鱼

沙丁鱼营养价值非常高,富含磷脂、蛋白质和钙,具有稀释血液、帮助扩张血管、防止潜在致命血凝团的形成、防止高血压以及脂肪量的提高、保护心脏跳动的不正常等食用功效,同时沙丁鱼中的磷脂对于胎儿的大脑发育具有促进的有利作用。

沙丁鱼怎么做

1、将买来的沙丁鱼去内脏洗净沥干,用半碗料酒腌制约30分钟,期间需翻面一到两次。

2、油锅入姜片炒香,将腌好的沙丁鱼逐条放入,用小火将两面煎至金黄色。

3、加入水,料酒(可以用刚才腌鱼剩下的),少量生抽,老抽,醋,用大火烧开转小火焖烧,记得焖烧时要将鱼翻几次面,以便入味。

4、待水烧的差不多的时候放入少量糖胡椒末蒜末调味收水出锅装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鲅鱼饺子是哪里的特产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鲅鱼饺子是山东省胶东地区的特产

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传统名菜之一就是鲅鱼饺子。饺子的重要发源地是在山东,在清朝的时候,胶东半岛上遍布各式各样的海鲜饺子店铺,尤其是以鲅鱼水饺和海螺水饺最为出名。郑板桥还封了鲅鱼饺子《馅儿孙》的雅号,由孙氏一家世代相传,流传至今。

饺子,是由馄饨演变而来,中国古代的角子是它的来源,饺子原名叫做“娇耳”,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叫法繁多,古代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的叫法。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是由张仲景首创的,后来人们仿着做娇耳的方法,做起了食物,而这种食物就是我们现在的饺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马鲛鱼和鲅鱼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马鲛鱼鲅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种类、外形、做法等方面。

1、种类不同:

马鲛鱼和鲅鱼不是同一种鱼。鲅[bà]鱼属鲈形目鲅科,学名为蓝点马鲛。它们分属不同的科目,所以不是同一种鱼类。

2、外形不同:

鲅鱼体长而侧扁,体色银亮,背具暗色条纹或黑蓝斑点,游泳迅速,性情凶猛,马鲛鱼体形狭长,头及体背部蓝黑色,刺少肉多,体多脂肪,可用盐腌制,是下饭佳肴。

3、做法不同:

鲅鱼可以做成鲅鱼饺子、鲅鱼包子、熏鲅鱼、鲅鱼丸子、鲅鱼烩饼子、红烧鲅鱼等,已成大连的名吃。马鲛可用盐腌制,是下饭佳肴。

鲅鱼也叫蓝点马鲛(学名),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斑点马鲛,康氏马鲛等。马鲛鱼上侧面有数列蓝黑色圆斑点,腹部龙白色,背鳍与臀鳍之后有角刺,在夏秋季常结群作远程洄游。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主要渔场有舟山、连云港外海及山东南部沿海。马鲛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鲐鲅鱼饵料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鲅鱼,也叫青占鱼,俗称花辉、青辉,经济型食用鱼。鲐鲅鱼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CM,体重150—400G。那么,鲐鲅鱼饵料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鲐鲅鱼饵料如下:

钓鲐鲅鱼用颗粒饵料,馒头,玉米面饼子,碎鱼肉,碎虾肉,各种碎肉,都可以。虾食性极杂,在野外钓的话很多饵料都可以,如果是养殖的虾池,最好是用他们养殖虾投喂的饵料,比如颗粒饲料或碎肉等。

作钓方式:

钓鲐鲅鱼的方式既可以岸钓也可以船钓,岸钓的优点是出钓方便,不受钓点、时间限制,可以随钓随走,缺点是相对于船钓鲐鲅鱼的个体偏小。船钓的优点是机动性强,不受钓点限制,海里相对岸边水更深,鲐鲅鱼的个体较大,缺点是距离远开船跑道浪费一定的时间,同船作钓只能同去同回。钓鲐鲅鱼上鱼手感极佳,中鱼后鱼在水中左突右撞、上蹿下跳,特别是一线中多条鱼的时候,那拉力、那手感更是让人难以忘却。收线的同时,随着鱼在水中挣扎,竿尖上下颤抖、左右摇摆,那种感觉真是爽翻了、美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鲅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鲅鱼海鱼

鲅鱼的学名为“蓝点马鲛”,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的日本诸岛海域、朝鲜半岛南端群山至釜山外海和中国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而在淡水区没有分布,因此它是海鱼。

鲅鱼的身体非常光滑,外形像梭子,一般体长为30厘米~50厘米,最长的有一米左右。它的背部是蓝黑色的,上面有许多蓝色的斑点,腹部多为银灰色。它喜欢紧贴在水面上游动,有时还会一跃而起,阳光照在它的鳞片上闪闪发光。鲅鱼有着锋利的牙齿,性情也非常凶猛,最喜欢吃鱼。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制作烧鲅鱼、手撕鲅鱼饼等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鲅鱼和青占鱼是一种吗 体型不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海洋里的生物有很多,种类繁多,多到数不过来,再就是每一种动植物经过多年的流传和各个地区的生活习惯,很多人给同一个物种取了很多别名,从而很多人都会以为鱼都是一样的鱼,只是名字不一样而已。

鲅鱼和青占鱼是一种吗

鲅鱼和青占鱼不是一种。青占鱼,又叫鲐鱼,或青砖鱼;而鲅鱼,又叫马鲛鱼,他们都是近海产物。青占鱼体型小,肉质粗硬,过去在沿海曾做为饲料使用;鲅鱼体型大些,肉质细嫩,价格比青占鱼高5倍左右。

鲅鱼

鲅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肉质坚实紧密,呈锥子状,大概与它游泳较快有关。除鲜食外,也可加工制作罐头和咸干品。青岛人喜欢做熏鱼,鲅鱼是最佳选择,风味独特的熏鲅鱼,是佐酒下饭的美味佳肴。

青占鱼

青占鱼为我国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之一。此种鱼类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鱼肉每百克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肉质坚实,除鲜食外还可晒制和做罐头,其肝可提炼鱼肝油。

青占鱼的营养价值

青占鱼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食用鱼。据测定,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钙20毫克,磷226毫克,铁2.0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29毫克,尼克酸9.7毫克。据有关资料介绍,鲐鱼体内还含有两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物质:一种叫二十碳五烯酸(EPA),另一种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两种物质在鲐鱼脂质中含量较高。据日本有关部门测试,EPA含量达到8%~10%,而DHA的含量较EPA为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鲅鱼是马鲛鱼吗?有什么特征?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鲅鱼也叫蓝点马鲛(学名),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华马鲛",斑点马鲛,康氏马鲛等,马鲛的俗称还有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狠一般长0.26-0.52米,最长可达1米,重20公斤,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均有,属暖性上层鱼。

鲅鱼的特征如下:

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点。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海阳鲅鱼最大的多大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鲅鱼小编相信大家都会知道,脑子里是不是想着怎样弄才好吃啊,但是大家是否听说海阳出现了罕见鲅鱼王,是否知道有多大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海阳最大鲅鱼

鲅鱼的学名是蓝点马鲛,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我们常见的有“中华马鲛”Scomberomorussinensis,斑点马鲛,康氏马鲛等,马鲛也有俗称叫作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它们的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狠。鲅鱼一般长0.26--0.52米,身体最长可达1米,重20公斤。

在烟台一酒店,长2.1米,重150斤的大鲅鱼引来不少人围观。酒店经理告诉记者,这条大鲅鱼是他从朋友手里买来的,捕到这条大鲅鱼的船停在海阳,具体在哪里捕到的他也不知道。这么大的鲅鱼,他是第二次看到,第一次是五年前在石岛码头看到过,但明显没有现在这条大,确实十分罕见。

鲅[bà]鱼体长而侧扁,体色银亮,背具暗色条纹或黑蓝斑点,口大,吻尖突,牙齿锋利,游泳迅速,性情凶猛。大连自然博物馆的“鲅鱼王”标本重260多斤,2.64米,20多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鲅鱼怎么保存 鲅鱼六大保存方法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就是要和水玩才够意思,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就喜欢出海、漂流、垂钓,有时候就会满载而归,运气好的可以钓到好多各种各样的鱼,鱼钓多了怎么办,小编教你六大保存秘籍,对任何鱼都适用。

鲅鱼怎么保存

1、除内脏盐水浸泡法。可在不水洗、不刮鳞的情况下,将鱼的内脏掏空,放在10%的食盐水中浸泡,可保存数日不变质。

2、芥末保鲜法。取芥末适量涂于鱼体表面和内腔部位(已开膛),或均匀的撒在盛鱼的容器周围,然后将鱼和芥末置于封闭容器内,可保存3天不变质。

3、热水处理法。把鲜鱼去除内脏后,放入将开未开的热水(80℃~90℃)中,稍停便捞出,此时,鲜鱼的外表已经变白,再放在冰上贮存,可比未经热水处理过的鲜鱼保存时间延长一倍。

4、蒸气处理法。把鲜鱼清洗干净,切成适宜烹饪的形状后,装入具有透气性的塑料袋内。将整袋鱼放在热蒸气中杀菌消毒后,可保鲜2~3天。

5、酒类处理法。把鲜鱼嘴撬开,将白酒滴入嘴中,放于阴凉通风处可防止腐败变质。在收拾好的鲜鱼鱼身上切几条刀花,然后,将适量啤酒倒入鱼肉中和鱼体内腔,可在烹饪前保质保鲜。

6、活鱼冷冻法。将鱼直接放入冰箱或冰柜冷冻。待食时取出解冻,鱼质似活鱼般新鲜。

鲅鱼能自己养吗

鲅鱼不能自己养,首先你要是钓鱼运气超好钓到了一条鲅鱼,那鲅鱼离开了深海也是活不久的,更不用说你要回家养的。专门也有人对鲅鱼进行人工养殖,但是成本高不说,鲅鱼的存活率也特别低。

鲅鱼放冰箱里八个月还能吃吗

这要取决于你放在冰箱的哪个间室了,如果具有速冻功能的冰箱的话,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营养;但是如果冷冻效果不强的冰箱的话,那估计是不可以吃了。

鲅鱼炖粉条的做法

原料:鲅鱼、粉条、料酒、生抽、老抽、五香粉。

【做法】

1、鲅鱼收拾干净切段,用料酒、生抽、老抽、五香粉淹渍1小时;

2、粉条提前用温水泡软。改刀成20CM左右的段;

3、锅内留底油,花椒大料干辣椒爆锅,葱姜蒜煸香后加入鲅鱼段,略煎后倒入淹渍鱼段后剩余的汤汁并加盐、鸡精调味后,再加适量水(粉条吸水,视粉条的量决定加水多少);

4、盖锅盖焖3-5分钟后加粉条,炖至汤汁收净即可出锅,撒葱花装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如何区分金枪鱼和鲅鱼,有哪些方法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金枪鱼鲅鱼有一定的区别,它们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外形不同、分布也不同、背鳍间距不同、还有它们的营养价值也不同,通过这几个方面就能把金枪鱼和鲅鱼区别开来,其方法也是很简单的。

1、大小不同:

金枪鱼的身体比较长,体重也很重;

而鲅鱼的身体比较短,体重比较轻。

2、颜色不同:

金枪鱼的背部呈蓝色,腹部呈银白色;

而鲅鱼的背部并有许多黑色圆形斑点,腹侧银灰色,腹部为灰白色,有暗色条纹或黑蓝斑点。

3、外形不同:

金枪鱼尾部长而细,而鲅鱼的尾柄比较细。

4、分布不同:

金枪鱼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域,而鲅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海域。

5、背鳍间距不同:

金枪鱼的背两个背鳍间距比较远一点,而鲅鱼两个背鳍是紧靠的。

6、营养价值不同:

金枪鱼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但没有脂肪,而鲅鱼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鲅鱼是什么样子的 鲅鱼身如锤形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不知道海鱼长什么样子,而作为十大海洋鱼类之一的鲅鱼,更是让人更好奇了。其实鲅鱼的形态是鱼体长而扁,它是凶猛型鱼类,以中上层小鱼为食。

鲅鱼是什么样子的

鲅鱼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最大个体长可达1米、重4.5千克以上。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点。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

鲅鱼的营养分析

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主要是钙)等营养元素。

鲅鱼鱼肉中水分含量约为73%-74%(直接干燥法105℃5小时恒重)灰分含量约为0.9%,总蛋白含量(凯氏定氮)约为22g/100g。

炖鲅鱼的做法

原料:鲅鱼600克、大料1个、花椒15粒、生抽酱油3大勺、醋2勺、料酒1勺、糖1勺、盐适量、鸡精适量、葱段、姜片、蒜片适量、干红辣椒2-3根、香菜末适量。

【做法】

1、鲅鱼收拾干净沥干水分,切5cm宽段,在干面粉里蘸一下,然后抖掉多余的面粉;

2、热锅倒油,油热后放入裹好面粉的鲅鱼,煎至两面硬实即可,将鱼盛出备用;

3、热锅温油,放大料、花椒炒出香味,不要炒糊,再放葱姜蒜、干红辣椒略炒;

4、将煎好的鲅鱼放入锅中,关小火,与锅中的调料一起略煎一下。然后倒入醋、料酒、生抽酱油、糖、少量盐,用小火稍微焖2-3分钟;

5、加入开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炖20分钟,中途最好给鱼翻翻身;

6、当汤汁快要收尽时加鸡精,再加一些蒜片,然后给鱼翻翻身让调料溶解,最后出锅撒香菜。

鲅鱼能给老人吃吗

鲅鱼能给老人吃。鲅鱼被称为“最有营养的十种海洋鱼类之一”,鱼肉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老人食用鲅鱼能够补充钙质,健壮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等老人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金枪鱼和鲅鱼有什么区别?具体有哪些?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鲅鱼金枪鱼的区别:

1、大小不同:金枪鱼的体长为441-1720mm,体重为2000-92000克;鲅鱼的体长为50-1000mm,体重为300-1000克。

2、体型不同:金枪鱼的体型稍侧扁,尾部较长而细;鲅鱼的体型长而侧扁,尾柄细。

3、颜色不同:金枪鱼的背部呈蓝色,腹部呈银白色;鲅鱼的背部有暗色条纹或黑蓝斑点。

4、分布不同:金枪鱼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域;鲅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海域。

5、科属不同:金枪鱼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形目、金枪鱼亚目、金枪鱼科、金枪鱼属大型远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鱼;鲅鱼是海鱼,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华马鲛、斑点马鲛、康氏马鲛等,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均有,属暖性上层鱼,为北方经济鱼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马鲛鱼和鲅鱼的区别 马鲛鱼和鲅鱼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马鲛鱼鲅鱼的区别。1、外表不同:马鲛鱼体形狭长,头部和背部为蓝黑色;鲅鱼体长侧扁,体色为银亮色。2、种群分布:马鲛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鲅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3、营养价值:马鲛鱼肉质细嫩洁白,糯软鲜爽,营养丰富;鲅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丰富蛋白质。

马鲛鱼生活在海洋中上层,它们的体背色深,多为蓝黑色、深蓝色或深青色,而腹部色淡,为银白色、白色或淡黄白色,这种颜色称为消灭色。由于鱼体背部在自然光下与海水的颜色相一致,所以在水里很难看出来。鲅鱼生活在上层,游速快、喜活食,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9克、脂肪2.5克。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做罐头或咸干品。

鲅鱼属于暖性上层鱼,主要食用中上层小鱼。鲅鱼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疗功能,对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青鱼和鲅鱼的区别有哪些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青鱼鲅鱼的主要区别如下:

1、科目不同:青鱼是鲤形目、鲤科、青鱼属淡水鱼类;鲅鱼是鲈形目、鲅科、马鲛鱼属暖性上层鱼类;

2、外形不同:青鱼鱼体较长,青鱼体长可达150cm左右,体型近似圆筒形,腹部圆润,尾部偏扁,无腹棱;鲅鱼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中央脊长而且最高;

3、腥味不同:青鱼的腥味比鲅鱼的腥味重很多;

4、鱼刺不同:青鱼的鱼刺多一点,鲅鱼的鱼刺少一点;

5、分布地区不同:青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 ;鲅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

青鱼是中国传统的四大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青鱼属肉食性鱼类,青鱼以水底层的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尤其喜食螺蛳肉,所以青鱼又被人们叫做螺蛳青,青鱼也吃蚬、蚌、虾、蜻蜓、幼虫、水虫等,在人工养鱼场中,青鱼自然以人工投放的颗粒性植物饵料为主,麸皮、糠粉、熟红薯、豆粉、米粒、青草也是青鱼的饵料。

鲅鱼是鱼类水产烹饪原料,种类较多,常见的有中华马鲛、康氏马鲛、蓝点马鲛和斑点马鲛等,鲅鱼具有洄游习性,行动敏捷,性凶猛,属于肉食性鱼类,经常捕食结群性小型鱼虾类和甲壳类,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制作罐头和干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鲅鱼冷冻一年还能吃吗?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鲅鱼冷冻一年后只要没有变质,仍然是可以吃的,但是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了。鱼类冷冻的最佳时间是三个月,三个月后肉质和营养就开始慢慢消失,冷冻一年后还是可以吃,但是口感不太好,也不新鲜,所以建议不要吃。

鲅鱼冷冻之前应先去掉内脏、鳞,腮等,洗净,沥干水分后,用保鲜袋或塑料食品袋包装好,以防干燥和腥味扩散,若短期保存可以直接放入冷藏室,若想长期保存则必须采取速冻。

海鲜食品如果放在冷冻箱内,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吃之前要辨别一下有没有发生变质,类似这种食物在放入冰箱储存之前,一定要先用保鲜膜或者保鲜袋包裹起来,防止食物自身水分过度流失,也可以避免食物相互之间串味,不管怎么处理,储存过的食物总是不如新鲜的美味,而且鲅鱼放的时间越久腥味也就越重,所以尽量吃新鲜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