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清硬盘播放器哪个品牌好(热门20篇)

硬盘损坏原因有很多,操作不当和不注意保养都会造成磁盘坏道,导致硬盘无法使用,硬盘损坏原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下面就由问学吧小编告诉大家吧!

浏览

7665

文章

1000

篇1:如何检查硬盘是否完好 检查硬盘是否完好方法介绍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检查硬盘是否完好?

硬盘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平时我们都会把资料什么的储存在硬盘里,如果硬盘出现问题我们会很苦恼。所以我们要及时了解硬盘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硬盘故障排除方法

1、windows自带的也可以进行检查,但是个人感觉不够直观,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很难理解。这里以鲁大师为例。下载安装鲁大师。

2、安装完成后打开程序。单击上面菜单栏中的性能测试的选项。

3、在性能优化功能的子菜单中,有一个磁盘检测工具。单击磁盘检测工具就会看到一个网格,这个就是显示我们磁盘信息的直观图。

4、注意右侧的图示说明。

5、选择磁盘,即选择一个你要检测的磁盘,如C盘。单击开始检测即可。

6、检测的时间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需要我们耐心等待,一般在你不使用电脑的时候进行磁盘的检测。

7、检测之后你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你电脑硬盘目前的状态了。如果有问题就要及时的修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硬盘温度过高怎么办 硬盘温度过高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温度过高怎么办?

硬盘有固态硬盘、机械硬盘、混合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平常我们经常会遇到硬盘温度高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硬盘高温原因及解决方法。

某个程序频繁读写硬盘

1、在任务栏空白处鼠标右键,打开的右键菜单单击“任务管理器”或直接按“Ctrl+Alt+Del”组合键调用出任务管理器。

2、切换到“进程”标签,观察一下哪个程序占用CPU最大,鼠标右键结束该进程。注:通常防病毒软件是导致硬盘频繁读写的罪魁祸首。

随系统同时登录的程序

1、系统启动时附带过多的启动程序,当系统进入桌面,这些程序也会随之被启动,那么过多的启动程序就会导致频繁读写硬盘,这样也会引发硬盘温度过高

2、单击“开始”菜单,单击“运行”命令,在“打开”框中键入“msconfig”命令,单击“确定”按钮。

3、打开“系统配置实用程序”窗口,切换到“启动”标签,将下面不需要的启动项目去掉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360安全卫士帮助降温

1、运行360安全卫士程序,切换到“功能大全”标签,单击“添加工具”按钮。

2、弹出“添加小工具”的窗口,找到360硬件大师,单击“添加”按钮。

3、此时在我的小工具就会出现360硬件大师的图标,点击一下就会加载应用。

4、打开的“360硬件大师”界面切换到“节能降温”标签,选择“智能降温”选项。

5、如果想查看各个硬件的温度情况,请切换到“温度监测”标签,可进行“温度压力测试”。

病毒木马

在360安全卫士的主界面切换到“木马查杀”标签,单击“全面扫描”选项,另外如果感觉此病毒木马非同一般,请使用“360强力查杀模式”。

注:建议使用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有效的根除病毒木马,推荐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防病毒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硬盘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硬盘是什么意思吗?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促使了许多新名词的出现,如果不了解岂不是太落伍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硬盘是什么意思吧。

硬盘是什么意思

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简称HDD 全名 温彻斯特式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磁头复位节能技术:通过在闲时对磁头的复位来节能。

多磁头技术:通过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个磁头同时的读或写来为硬盘提速,或同时在多碟片同时利用磁头来读或写来为磁盘提速,多用于服务器和数据库中心。

硬盘是什么意思?硬盘出现故障前表现方面

1、出现S.M.A.R.T故障提示。这是硬盘厂家本身内置在硬盘里的自动检测功能在起作用,出现这种提示说明您的硬盘有潜在的物理故障,很快就会出现不定期地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

2、在Windows初始化时死机。这种情况较复杂,首先应该排除其他部件出问题的可能性,比如内存质量不好、风扇停转导致系统过热,或者是病毒破坏等,最后如果确定是硬盘故障的话,再另行处理。

3、能进入Windows系统,但是运行程序出错,同时运行磁盘扫描也不能通过,经常在扫描时候缓慢停滞甚至死机。这种现象可能是硬盘的问题,也可能是Windows天长日久的软故障,如果排除了软件方面设置问题的可能性后,就可以肯定是硬盘有物理故障了。

4、能进入Windows,运行磁盘扫描程序直接发现错误甚至是坏道,这不用我多说了,Windows的检查程序会详细地报告情况。

5、在BIOS里突然根本无法识别硬盘,或是即使能识别,也无法用操作系统找到硬盘,这是最严重的故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对移动硬盘加密 移动硬盘加密方法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对移动硬盘进行加密是件非常必要的事情。那么,移动硬盘怎么加密呢?首先将移动硬盘或者U盘插入电脑的USB接口。然后打开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器,即打开我的电脑。在你的移动硬盘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启用bitlocker。今天小编就详细为您介绍移动硬盘加密方法,希能够帮助到您。

【移动硬盘加密】 移动硬盘怎么加密 保障数据安全不得不知的加密方法

我们用 移动硬盘 ,是为了更方便的传输文件与存储文件。移动硬盘自然是要经常随身携带的,难免有时会丢失,一旦丢失,里面的数据将变得不再安全,如果里面有重要的信息,还将严重威胁到你的信息安全。所以,对移动硬盘进行加密是非常必要的。在windows7系统中针对移动存储的安全问题,已经有了安全的解决方案。

方法/步骤

1、首先将移动硬盘或者 U盘 插入电脑的USB接口。然后打开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器,即打开我的电脑。在你的移动硬盘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启用bitlocker。

2、此时系统会自动调用bitlocker功能。你要选择一种加密的方式,一般情况我们用到最多的是第一种加密方式,即密码加密方式。点选这个复选框,然后在下面的两个输入框中输入再次一样的你所设定的密码,然后点击下一步。

3、在此步骤中你要选择保存密码的方式,这里提供了两种方式,一种是保存到文件,另一种是将密码打印出来,然后保存,一般采用第一种方式,即将密码保存到文件。

4、点击之后,会出现一个保存密码的页面。将你的密码保存到一个安全的位置,点击保存后进入下一步骤。

5、接下来会有一个加密确认页,选择启动加密按钮,开始磁盘的加密。

6、此时会跳出一个驱动器加密的进度显示页,在此框中显示了加密的详细信息,包括进度等信息。此时你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直到加密完成。

7、加密完成之后会有提示,此时你就可以安心地用移动硬盘来存储数据了,即使不小心丢了,别人没有密码也是无法看到里面的数据的。

注意事项

这种加密方法安全性非常高,但不要因此就忽视了重要数据的保存工作,最重要的还是平常的时候要保护好重要的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移动硬盘的存储介质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移动硬盘存储介质存储介制是指移动硬盘内部所采用硬盘介制的类型。目前移动硬盘内所采用的硬盘类型主要有三种:3.5寸台式机硬盘;2.5寸笔记本硬盘;1.8寸微型硬盘。其中3.5寸台式机硬盘,就是DIY市场内最为广泛的硬盘产品,专门应用于台式机系统,是三种硬盘中尺寸最大、重量最大的一个。而且因为是设计给台式机使用,对于防震方面并没有特殊的设计,此类产品应用于移动硬盘内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的安全性,而且携带也不大方便,不过在价格和容量方面还具备一定的优势。2.5寸笔记本硬盘则是专门为笔记本设计的,在防震方面也有专门的设计,抗震性能不错,尺寸、重量都较小,在目前移动硬盘中应用最多。1.8英寸微型硬盘,也是针对笔记本设计的,抗震方面不成什么问题,而且尺寸、重量也是三者中最小的,但其价格还处于较高的层次,普及还比较困难,更适合特殊需要的用户,而且容量也比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什么操作会损害硬盘

全文共 1977 字

+ 加入清单

容易损害硬盘的六项操作

1.频繁地整理磁盘碎片,磁盘碎片整理和系统还原本来是Windows提供的正常功能,不过如果你频繁地做这些操作,对硬盘是有害无利的。磁盘整理要对硬盘进行底层分析,判断哪些数据可以移动、哪些数据不可以移动,再对文件进行分类排序。在正式安排好硬盘数据结构前,不断随机读取写入数据到其他簇,排好顺序后再把数据移回适当位置,这些操作都会占用大量的CPU和磁盘资源。

其实,对现在的大硬盘而言,文档和邮件占用的空间比例非常小,多数人买大硬盘是用来装电影和音乐的,这些分区根本无需频繁整理——因为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效果和磁盘结构根本没有关系,播放速度是由显卡和CPU决定的。

2.WindowsXP的自动重启,WindowsXP的自动重启功能可以自动关闭无响应的进程,自动退出非法操作的程序,从而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不过,这个功能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会在自动重新启动前关闭硬盘电源,在重新启动机器的时候再打开硬盘电源!这样一来,硬盘在不到10秒的时间间隔内,受到电流两次冲击,很可能会发生突然"死亡"的故障。为了节省一些能源设置成让系统自动关闭硬盘,对硬盘来说也是弊大于利的。

3.编码错误的DVDRip,现在网上由DVD转录压缩的DVDRip格式的影片相当受欢迎。这种格式的影片清晰度和DVD相差无几,但下载一部影片只有700MB~1.3GB大小,因此很多用户喜欢将DVDRip格式的影片下载到硬盘上慢慢欣赏。不过,播放这种格式的影片对系统有较高的要求:除了CPU、显卡要求足够强劲以保证播放流畅外,硬盘负荷也非常大——因为播放DVDRip就是一个不断解码解压缩,再输送到显示系统的过程。

在遇到有编码错误的DVDRip文件时,Windows会出现磁盘占用率非常高的现象:系统不断想要把编码转换为视频信号,但编码错误的文件索引和相应的信号段是不匹配的——此时,硬盘灯会不断地闪烁,整个系统对用户的操作响应极慢,用户点击菜单但几乎没有反应。如果编码错误较多,系统有时候甚至会死机。很多用户在此时非常不耐烦,直接按下机箱上的RESET键甚至是直接关闭计算机电源,在硬盘磁头没有正常复位的情况下,这种操作相当危险。

提示:WindowsXP的用户需要特别注意,在WindowsXP中自动预览一些体积较大的ASF、WMV等文件时,虽然没有进行正式播放,但也会出现计算机速度突然变慢、硬盘灯不断闪烁等现象,其罪魁祸首仍然是视频文件错误编码。

4.Bittorrent下载,Bittorrent下载是宽带时代新兴的P2P交换文件模式,各用户之间共享资源,互相当种子和中继站,俗称BT下载。由于每个用户的下载和上传几乎是同时进行,因此下载的速度非常快。不过,会将下载的数据直接写进硬盘(不像FlashGet等下载工具可以调整缓存,到指定的数据量后才写入硬盘),因此对硬盘的占用率比FTP下载要大得多。

此外,BT下载事先要申请硬盘空间,在下载较大的文件的时候,一般会有2~3分钟时间整个系统优先权全部被申请空间的任务占用,其他任务反应极慢。有些人为了充分利用带宽,还会同时进行几个BT下载任务,此时就非常容易出现由于磁盘占用率过高而导致的死机故障。因此,除非电脑硬件配置相当高(尤其是内存,至少要在256MB以上),否则在BT下载作出改进以前,如果要进行长时间、多任务的下载应用,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FTP软件。

5.PQMAGIC转换的危险,PQMAGIC是大名鼎鼎的分区魔术师,能在不破坏数据的情况下自由调整分区大小及格式。不过,PQMAGIC刚刚推出的时候,一般用户的硬盘也就2GB左右,而现在60~80GB的硬盘已是随处可见,PQMAGIC早就力不从心了:调整带数据的、5GB以上的分区,通常都需要1小时以上。

除了容量因素影响外,PQMAGIC调整硬盘分区时,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校验数据和检测硬盘上,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无损分区"是很难保证的:由于转换的速度很慢,耗时过长,转换调整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计算机断电、死机等因素造成数据丢失。在52硬件上经常有网友出了这类问题,其实这种损失通常是一个或数个分区丢失,或是容量变得异常,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硬盘的数据无法读取。

6.硬盘保护软件造成的异常,容易造成硬盘异常的,还有硬盘保护软件。比如"还原精灵",由于很多人不注意在重装系统或是重新分区前正常卸载,往往会发生系统无法完全安装等情况。此时再想安装并卸载"还原精灵",却又提示软件已经安装,无法继续,陷入死循环中。这种故障是由于"还原精灵"接管了INT13中断,在操作系统之前就控制了硬盘的引导,用FDISK/MBR指令也无法解决。

本来这只是软件的故障,但很多人经验不足,出了问题会找各种分区工具"试验",甚至轻易地低级格式化,在这样的折腾之下,硬盘很可能提前夭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硬盘如何确定是否短路 确定硬盘是否短路方法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问题分析与处理步骤下面仅简要介绍问题的分析与一般的处理步骤:短路的检查。

①首先检查 CMOS SETUP是否遗失了硬盘配测量主板上 COMS RAM 电路是否为电池有元器件(如 二极管 、 三极管 、电阻、电容能原因而 CMOS 中的硬盘配置参数出错。

② 通 过 加 电 自 测 , 若 屏 幕 显 示 错 误 信 息 Disk Error” ,说明硬盘确实有问题或插好。

③ 关机,拆开机盖,测 +5V、 +12V 电源是电源盒风机是否转动。以此来判断是否电。

④ 检查信号电缆线,插头是否插好,有无触不良。可尝试交换一些电缆插头试一下 ⑤ 采用 “ 替代法 ” 来确定问题部件。找一与该硬盘比较,判断是主板还是硬盘驱动问题。

以上几个步骤,用户需要仔细检查、测验找出坏的元器件进行修理。

经以上的处理后,只要不是硬盘盘体本身,仅是一般性的接插件的接触不良或外电多数能够迅速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固态硬盘有哪些接口 固态硬盘接口介绍

全文共 3151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接口等标准上,根据大小尺寸不同,接口种类也可以说非常繁多复杂,那么,你知道固态硬盘接口有哪些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史上最全的SSD接口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最全固态硬盘接口知识介绍

本文可能会出现很多小白都没有见过或者听过的名词。但是,对科技的探索,就是在不断学习新事物的过程嘛。

逻辑标准篇

首先,小编先给出几个名词:

SATA、PCI-E和AHCI、NVMe

是不是很熟悉,但是解释起来,SATA好像是一种接口,但是好像又听过SATA标准的M.2 SSD?PCI-E好像是显卡插槽,怎么可以插想intel 750这样的SSD呢,而且插在PCI-E的750怎么也写着支持NVMe,NVMe不是插M.2接口的SSD吗?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懵了?(小编也是懵了好久才绕出这个圈的T_T)

首先,先给这四个词分一下类, SATA、PCI-E是总线标准,AHCI和NVMe是协议标准。 这两个标准是属于从属关系,即总线标准是在协议标准之上,在讨论接口标准的时候,绝对不能把四者混为一谈。(在这里,我们讨论标准的时候,就不要和物理接口混为一谈,下文我们会逐一介绍各种不一样类型SSD接口。) 总线标准 一般是指系统与其组成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个标准界面,现在最常见的SATA3.0总线理论上最高的速度只有6Gbps,PCI-E 3.0 x4的总线速度却高达32Gbps,这就是不一样总线标准的上限差距。而 协议标准 而是可以说针对系统中模块定制的规范,在SSD中我们常见的AHCI标准,就是SATA硬盘对应的协议标准。而NVMe标准则是专门针对PCI-E接口总线定制的一种SSD协议。而且需要注意的是,PCI-E总线一般是可以兼容AHCI标准的SSD( 以厂商规划说明为准 ),而SATA总线却不支持NVMe标准的SSD。简单的来说,就是,ACHI协议是SATA总线的一个优化驱动,PCI-E也可以用这个驱动,而NVMe协议是PCI-E总线专门给自己量身定做的一个SSD驱动,只能给自己用,别人都用不了。

说到这里,是不是有些明白了,但是在M.2接口好像还是搞不懂,有些主板上写着M.2接口支持SATA标准的SSD,有些主板则写着兼容NVMe标准和SATA标准的SSD?接下来我们就逐一介绍现在市面上可见的不一样SSD接口。

物理接口篇

SATA接口

(最常见的SATA接口)

SATA接口应该是我们最常见的接口了,不过是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大部分都是运用SATA接口来与主板连接。SATA接口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第三代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ATA3.0,现在也很少见到SATA2.0或者1.0的接口,就算是见到了也不用担心,因为SATA是向前兼容的,就算是SATA3.0的硬盘,插在SATA2.0的接口上也是可以用的,就算理论速度会降低一半。而现在SATA3.0理论速度最高支持6Gb/s,差不多也是机械硬盘传输的天花板了,而对于当红的固态硬盘,这个速度倒是成为了瓶颈,所以后续才会出现更多的接口。

(一块家用sata接口的SSD)

SATA Express接口

(华硕主板的SATA Express接口)

根据图片来看,无非就是把连个SATA接口并在一起,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SATA Express接口是由连个SATA接口和一个辅助接口组成,理论上速度就是6Gb/s+6Gb/s=12Gb/s,实际上由于损耗可能也就10Gb/s左右的速度,但是这个接口很多人事听都没有听过的,因为它只出现了再两代主板上,就泯然众人已了。原因就是有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M.2接口的出现,让一个刚面世的接口马上就接受了淘汰的命运。

SAS接口

(用于服务器的SAS连接线和SAS固态硬盘)

看起来也和SATA接口差不多,就是在中间多了几个金手指。实际上SAS接口也是在SATA接口上加多了SCSI技术,这个技术主要用来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SAS接口相对于SATA接口,数据传输的电缆可以更长,稳定性和耐用性也越强,因此一般都是用于企业服务器这种需要长时间不间断读写的设备运用,在民用市场基本很少见,而且因为成本的原因,也很少有个人消费者去购买。SAS的理论速度现在最大可以达到12Gb/s。也是比较适合服务器主机这类对速度要求比较高的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SAS接口是可以兼容普通的SATA硬盘,但是反过来SAS硬盘是不能插在SATA接口上的。SAS的理论速度现在最大可以达到12Gb/s。

U.2接口

(U.2连接线)

看起来好像和SAS接口简直一模一样,对的,就是一模一样,U.2接口和SAS接口确实是一样的,唯一的分别就是上述我们说的逻辑标准的分别,SAS实际上还在走的SATA总线,而U.2接口则是走PCI-E总线,两则在外观上虽然一样,但是本质上却是两套完全不一样的标准协议在工作。U.2接口的问世也是为了搞定企业级SSD固态的速度瓶颈,提升服务器速度。因此U.2接口的速度在理论上也是和NVMe一样的可以达到的32Gb/s。

mSATA接口

(mSATA插槽)

mSATA接口的全称叫mini-SATA接口,这个接口当时是为了给笔记本这类内部空间比较狭小的设备提供SSD设备而制定的。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缩小版的SATA接口,在总线标准和协议标准还是传输速度上,都是和SATA3.0接口一样的。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MSATAssd的尺寸有两种,一种是全高尺寸(30mm*50mm)和半高尺寸(30mm*25mm)的。

(全高的mSATA固态硬盘)

M.2接口

(两种不一样的M.2插槽)

M.2接口一开始是叫NGFF接口的,后来才改叫为M.2的。至于改名的原因,就是M.2出现了支持NVMe标准的接口。所以我们就根据改名前后,把M.2接口分为B-key和M-key接口两种类型。 B-key接口 可以支持SATA总线和最高PCI-E x2的总线标准(这里说的支持PCI-E x2,但是是不支持NVMe协议),而 M-key接口 是支持NVMe高速协议的标准,理论上也是向下兼容B-key接口的SSD( 同样要以厂商的规划说明为准 )。简单来说就是B-key接口的SSD可以插在M-key接口的插槽上,但是反过来是不可以的。在尺寸上,M.2接口也是有五种长度尺寸的,分别是2230、2242、2260、2280和22110,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常见的2280。

(不一样协议的M.2硬盘)

PCI-E接口

(主板上PCI-E插槽)

PCI-E接口其实一开始是不是为SSD定制的接口,毕竟定制PCI-E接口协议的时候,SSD还没有出生。后来厂商发现了主板上的PCI-E插槽反正也插不完,SATA接口的速度又太慢,就干脆规划出了插在PCI-E插槽上的SSD。一般插PCI-E接口的SSD是走PCI-E总线的,虽然SATA标准的SSD也可以通过转接卡插在PCI-E接口上,但是速度也不会有提神。在尺寸类型上,PCI-E接口的SSD还分为PCI-E 2.0 x2、x4、x8还有PCI-E 3.0 x2和x4的版本,现在最常用的也应该是PCI-E 3.0 x4的SSD了。

(文章开头的第一章图,就是PCI-E插槽的SSD)

写到,差不多市面所能见的SSD接口都已经介绍完毕(可能有人会问小编没有介绍mini-PCI-E接口,因为mini-PCI-E接口规划初衷就不是为了给SSD服务的,同样插槽的mSATA接口比它更快,mini-PCI-E接口就没有必要讨论了),看完这么多不一样协议不一样标准的接口,很多人估计都看晕了。所以,在最后小编就做了一张图,来结束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接口类型。

看过本文小编的介绍,是不是很详细呢?你还知道固态硬盘接口有哪些?欢迎在帖子下方留言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固态硬盘怎么保养 固态硬盘保养技巧

全文共 201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电脑要想开机快,就得再装个固态!但是以“快”走红的固态硬盘也会变慢,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固态硬盘也是需要保养的,不信你来看看下面这些 固态硬盘保养技巧吧!

原因一:4K未对齐

如果你发现运用了固态,还是系统运行卡慢,电脑迟缓,首先要检查的就是4K是否对齐。

4K对齐与否对于固态硬盘的性能来说至关重要,如果4K扇区和4K簇没有对齐的话就会损失的读写速度,意味着硬盘会有不必要的写入次数,而对齐与不对齐的速度差距能够达到100MB/s-200MB/s。所以如果当你的固态硬盘速度很慢的话那么有可能需要做一下4K对齐的操作了。

具体操作方式:

1.Win7/10系统程序就能搞定,运用Win7/10安装程序分区后自动为4K对齐状态

2.借助专用的分区软件(如DiskGenius)重新分区。联想商用服务小编提示:很多分区软件没有默认勾选“对齐分区到此扇区数的整数倍”,需要咱们手动点选,并选择对应的对齐值(2048扇区以上均可)

4K对齐后,你就能享受到丝般顺滑操作,这才是固态硬盘该有的态度&速度啊~

原因二:SATA接口用错

主板的SATA接口一般分为2.0和3.0,SATA 3.0属于SATA 2.0的升级版,跟USB3.0和USB2.0关系一样,兼容性是没问题的,但理论上,SATA 3.0接口的传输速率是2.0的2倍,所以,要想发挥固态硬盘最大的优势,当然要接到3.0的接口。

具体操作方式:

既然是接口用错,那就只需要将固态硬盘从SATA2.0接口换到SATA3.0接口上就可以了。

单从外观来看,主板上的SATA 3和SATA 2接口基本完全相同,所以很多主板上为了让用户区分开SATA2和SATA3,一般都会标注不一样颜色。大多数SATA 2接口为黑色/红色/蓝色,而SATA 3接口颜色一般是白色,还是比较好辨别的~

原因三:磁盘模式

现在主流主板都已经采用了AHCI模式,但是仍有不少主板的BIOS保留了IDE模式。虽然IDE的兼容性更好,但并不能满足固态硬盘的特点和需要,还会有严重的性能衰减。反观AHCI磁盘则是为SATA串行接口而生,模式全名为“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高级主机控制器接口”。它能够充分发挥SATA接口的独有NCQ技术,挖掘SATA硬盘性能。

具体操作方式:

在开机界面进入到BIOS(开机界面会显示进入bios所需要按的按键)。进入BIOS界面后,选择config选项-Serial ATA (SATA)-回车,进入后将硬盘的模式改为AHCI然后回车确认,最后按下F10进行保存重新启动就好辣~

原因四:Trim指令

之前S姐跟大家分享过固态硬盘数据清理的原理,就是在开启Trim指令后,他告诉SSD主控哪些数据占据的地址是“无效”的,并将无效数据删除,减少写入操作。如果没有Trim的支持,那么固态硬盘也会跟机械硬盘一样,越用越慢。

具体操作方式:

在搜索栏中找到“命令提示符”并以管理员身份运行,然后执行命令:

fsutil behavior query disabledeletenotify

如果返回值是fsutil behavior set disabledeletenotify 0,证明TRIM已经开启;

如果返回值是fsutil behavior set disabledeletenotify 1,则说明当前电脑的SSD尚未开启TRIM,只要输入fsutil behavior set disabledeletenotify 0就能开启啦~

Ps:Trim指令只适用于Win 7以上的系统,同时也需要固态硬盘本身的固件支持噢。

原因五:固件升级

SSD中的固件就像手机操作系统一样,新固件会修复之前版本中的漏洞,让硬件运行起来更稳定,也会升级相应的算法,提升产品的整体性能。所以,如果固态硬盘越用越慢,可以看下SSD得固件是否需要升级。

具体操作方式:

到对应固态硬盘品牌的官网,下载安装相应的刷新固件工具,选择“固件升级”,如果有新的固件,程序会检测到,只要确认更新,然后根据提示操作就好。

当然辣,除了小编提到的以上5个原因和对应搞定办法,还有一个大杀器:安全擦除数据(跟恢复出厂设置一样),让老SSD恢复到新生状态,但是安全擦除,是以牺牲固态硬盘的运用寿命为代价的,所以一定要慎重运用,不能无节制的擦除。

联想商用服务 科普时间:

固态硬盘所有的数据信息和储存信息都写入在闪存颗粒上,而安全擦除的原理就是进行全盘的闪存颗粒擦除和写入,换句话说就是进行一次P/E,闪存颗粒P/E是有极限的,一旦到达极限数值,整个闪存颗粒就会报废了。所以,擦除大法虽然好,也要有节制的操作啊~

最后但依然重要的小Tips:

1. 分区内多预留一些空间,能更好的保养固态硬盘

2. 固态硬盘不需要进行磁盘清理哒~

3. 下载、办公等时候产生的文件不要存放在桌面、缺省文件夹的位置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干货的所有内容,如果你觉得有用就给小编一个评论点赞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串口硬盘是什么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使用SATA(Serial ATA)接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新型硬盘接口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

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

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米MINI路由器的硬盘的详细教程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

迅雷赚钱宝需要使用TF卡、U盘或者USB移动硬盘来作为缓存媒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雷友们的负担。其实很多朋友都有可以挂载移动硬盘的智能路由器,如何在多个赚钱宝之间来共享路由器的硬盘变成很多雷友的共同愿望。在此文中,以小米Mini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让多个赚钱宝共享小米MINI的外接硬盘。

1、先在电脑上给移动硬盘分区。 本人使用320G移动硬盘,分成4个分区,每个80G。第一个分区给小米MINI使用,毕竟本人还是需要下载点视频来看看的么。其余的3个分区各自共享给3个赚钱宝使用。

2、确保赚钱宝中已经插入TF卡或者U盘,容量不限 。本人使用的是1G的TF卡。网络共享挂载成功后,缓存会存在网络硬盘上。这里的TF卡只是为了骗过赚钱宝,不然的话赚钱宝会提示异常。运行工具软件putty.exe,telnet赚钱宝,用超级用户账号登录赚钱宝。如果还未取得超级用户权限,立即停止,自己百度如何添加超级用户账号

3、运行命令: df -h

查看目前存储介质的挂载点。在本例中,我的挂载点是 :/media/mmcblk0p1

每个人看到的挂载点名称都会不一样,U盘和TF卡也会不一样。先记下这个名称备用。

4、先要卸载刚才记下的挂载点。 由于此时赚钱宝正在运行中,所以我们必须先

运行命令

ps

来找出正在运行的进程

/thunder/bin/dcdn_client 0

并且记录下它的进程号。在本例中,进程号是 527 。

运行命令

kill 527

来中断赚钱宝的运行。

接下来运行命令

umount /media/mmcblk0p1

来解除现有的缓存挂载点。

5、在手机上的虾米路由器APP里,要为赚钱宝打开“路由器全盘访问”。 不然以后的挂载会由于访问权限的问题而失败。

6、本例中路由器的地址是:192.168.1.1。 在Window下可以看到4个共享分区。我们会挂载XiaoMi-usb1去我们的赚钱宝。

运行命令

mount -t cifs // 192.168.1.1 /xiaomi-usb1 /media/ mmcblk0p1 -o username=,password=,rw

注意,这里你需要使用你的路由器的地址,以及在第3步里记录下来的挂载点的名称。

然后运行命令

df -h

来确保挂载可以成功。

7、最后,把挂载命令加进开机自动启动中。

运行命令

vi /etc/init.d/rcS

在此文件的最后一行加入你自己的挂载命令。记得要受用你自己的IP地和挂载点哦。

mount -t cifs //192.168.1.1/xiaomi-usb1 /media/mmcblk0p1 -o username=,password=,rw

然后按 Esc :wq 保存。(不懂vi命令使用方法的自己去百度)

最后运行命令

reboot

来重启赚钱宝。

8、至此,大功告成。我们可以来检查一下赚钱宝是否在正常运行。一开始赚钱宝还不能马上检测到网络硬盘的实际大小,所以在APP中会显示“可用空间:不限制”。稍等几分钟后再次重启,就会一切正常了。我们此时再用电脑来看下这个网络硬盘,可以看到赚钱宝的缓存文件啦,至此,大功告成!

最后再次提醒, 已经插在赚钱宝里的TF卡或者U盘千万不可拔出,不然赚钱宝会异常,提示找不到存储媒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硬盘无法识别原因 硬盘无法识别解决方法

全文共 2189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做为电脑中的重要存储设备,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硬盘中存放着大量的数据,一旦出现故障,损失是很严重的。 硬盘无法识别的故障,相信有不少用户都遇到过。那么遇到这这种问题怎么解决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 硬盘无法识别 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硬盘故障的原因很多,排除硬盘出现坏道、电路板烧毁等本身硬件损坏外,因主板或系统设置不正确而无法找到硬盘的现象也是时时发生的。譬如在更换计算机主板、电源后,或多或少的因为设置不正确而使系统无法正确识别硬盘。

硬盘无法识别 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硬盘故障导致 硬盘无法识别

在系统无法正确的识别到硬盘后,首先要排除硬盘自身故障,确定硬盘是完好并能正常使用的,还是硬盘出现了严重的毁坏。我们可以通过听取硬盘转动时所发生的声音来判断硬盘的机械部分是否出现问题。硬盘只要一加电,就是在不停的运转着,在出现故障后通过听取硬盘转动的声音来判断机械故障。

正常情况下,在机器开机自检时,硬盘一般会发出“哒…哒…哒……”的声音,然后就恢复了平静,如果听到这种声音就有比较大的把握判断硬盘大概没有问题;

如果声音是“哒…哒…哒……”,然后又是连续几次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很大的可能是硬盘出问题了。

最坏的情况 是自检时硬盘出现“达、达、达”之类的周期性噪音,则表明硬盘的机械控制部分或传动臂有问题,或者盘片有严重损伤。

拆下硬盘,接在其他的电脑上,进入到CMOS中进行检测,如果也是检测不到,可以断定是硬盘问题。

2、有些情况硬盘电路板部分烧毁,系统就根本无法自检到硬盘,不过这种情况出现的机率一般比较小,但也不能够完全排除。可以找到相同型号的电路板更换,若无法修复,盘上数据又确实宝贵,可以找专业人士将硬盘内的数据恢复。

3、主板bios设置出错导致 硬盘无法识别 。

1.BIOS里硬盘参数设置不对,自检不通过,硬盘无法正常使用。一般是由于更换主板或是重新安装系统后引起的。

目前的大部分主板一般都提供两个IDE接口和两个SATA接口,对于865PE芯片组的主板,一般情况下BIOS设置中是将SATA接口给关闭的,如果此时使用SATA硬盘则系统无法正确识别。而对于大部分NF4和9×5系统芯片组的主板,一般默认情况下SATA与IDE接口都是打开的,有的个别主板在设置上的不同,可以视情况的不同,将主板的IDE与SATA端口打开与关闭,一般情况下打开即可。

2.BIOS中电源设置也会影响到硬盘的使用。

比如:有时电脑会出现硬盘忽然停转,然后又立即启动,可以明显听到硬马达起动的声音。如果硬盘没有别的问题的话,那应该是BIOS设置的问题,检查BIOS设置中,“power management”中的“HDD PowerDown”项,并将其打开。在BIOS中Power Manager Setup 选项中曾改过东西,进入CMOS中发现 Power Management Setup 中的Power Management被设置成MAX Saving(硬盘在1分钟内无数据读写就进入Power Down供电停止状态),这表示有时当读写命令传输时,有时硬盘已处于停止状态,需要重新“启动”进入工作状态,所以硬盘表现为时快时慢。

4、硬盘出现问题,当然 硬盘无法识别 ,可以根据系统的提示来判断硬盘的故障。

开机后系统自检失败并出现:“primary masterharddiskfail”提示,而有时能检测通过正常启动。

检测失败后有时在BIOS中能用AUTO DETECT重新设置,有时AUTO DETECT又找不到硬盘。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是数据线和主板接口的问题,首先我们换条好的数据线,检查数据线连接是否正常,如果不是数据线的问题,那么将硬盘取出放在别的机器上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都可能检查到问题。

另外电源供电也会出现此类的提示,如果将硬盘换到机器上能用的话,就应该怀疑是电源的问题,如果不能用,则是硬盘本身出现了问题。

5、如果主板检测到了硬盘,先确认一下检测到的硬盘的容量和其他的参数是否和实际的硬盘参数是相同的。若检测到的硬盘容量和实际的不同,说明系统一定出现故障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硬盘、主板、甚至是硬盘数据线,可以用替换法加以确认。

6、目前硬盘都采取了多项容错技术,应用最普遍的是S.M.A.R.T技术。如果屏幕显示“SMART Failure Predicted on Primary Master:ST310210A”,然后是警告:“Immediately back-up your date and replase your hard disk drive. A failure mauy be immnent.”此时,须按F1才能继续,这是S.M.A.R.T技术诊测到硬盘可能出现了故障或不稳定情况,警告需要立即备份数据并更换硬盘。出现这种提示后,只能更换新盘了。

7、硬盘在超频后也可能出现“硬盘读写失败”,很多硬盘在高外频下工作会有一些问题,轻则无法启动,重则数据丢失。硬盘超频后对系统的整体提升并不算大,而且稳定性极差,因此极不推荐对硬盘进行超频。

以上是电脑 硬盘无法识别 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的详细介绍,建议大家在使用电脑时,养成良好的操作和数据备份的好习惯,即使硬盘真的发生故障时,有备份的数据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希望通过本文能帮助到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什么是硬盘 硬盘物理特征介绍

全文共 1184 字

+ 加入清单

一、硬盘物理特征

先从硬盘的外观看看它长啥样

在从硬盘的物理结构可以看到它由以下部分: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份。

所有的盘片(一般硬盘里有多个盘片,盘片之间平行)都固定在一个主轴上。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都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很小(所以剧烈震动容易损坏),磁头连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统一控制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沿盘片的半径方向动作,而盘片则按照指定方向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可以到达盘片上的任意位置了。

硬盘基本的物理结构就是这样子的。

二、硬盘的数据组织(所谓软件、固件逻辑部分)

那么硬盘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至于硬盘是如何进行读写的,必须要知道硬盘是如何管理使用磁盘的,所谓硬盘的数据组织。硬盘将扇区划分在磁盘盘片上,然后将这些扇区编号,统一管理。按照软件(含固件)指令移动磁头按照磁道轨迹在盘片上来回运动,定位扇区,进而读、写。下面是一下枯燥的术语,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扇区:

整个硬盘上一般有很多的盘片组成,每个盘片如同切西瓜一样被“切”成一块一块的扇面,同时沿着半径的方向被划分成了很多同心圆,就是传说中的磁道,每条磁道被扇面切成很多的扇形区域叫做扇区(扇区是从磁盘读出和写入信息的最小单位,通常大小为512字节),不同盘片上的同半径磁道组成了柱面,这些都是磁盘物理上的概念,知道便可。

磁盘的容量:

磁头数 × 磁道(柱面)数 × 每道扇区数 × 每扇区字节数

磁头(head)数:

每个盘片一般有上下两面,分别对应1个磁头,共2个磁头;

磁道(track)数:

磁道是从盘片外圈往内圈编号0磁道,1磁道...,靠近主轴的同心圆用于停靠磁头,不存储数据;

柱面(cylinder)数:

同磁道数量;

扇区(sector)数:

每个磁道都别切分成很多扇形区域,每道的扇区数量相同;

圆盘(platter)数:

就是盘片的数量。

寻址模式:

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在LBA地址中,地址不再表示实际硬盘的实际物理地址(柱面、磁头和扇区)。LBA编址方式将CHS这种三维寻址方式转变为一维的线性寻址,它把硬盘所有的物理扇区的C/H/S编号通过一定的规则转变为一线性的编号,系统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避免了烦琐的磁头/柱面/扇区的寻址方式。在访问硬盘时,由硬盘控制器再将这种逻辑地址转换为实际硬盘的物理地址。

LBA下的编号,扇区编号是从0开始。

逻辑扇区号LBA的公式:

LBA(逻辑扇区号)=磁头数 × 每磁道扇区数 × 当前所在柱面号 + 每磁道扇区数 × 当前所在磁头号 + 当前所在扇区号 – 1

例如:CHS=0/0/1,则根据公式LBA=255 × 63 × 0 + 63 × 0 + 1 – 1= 0

也就是说物理0柱面0磁头1扇区,是逻辑0扇区。

其实硬盘“很简单”,你知道扇区在哪,然后把字节读出或写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清播放机和高清播放器的区别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高清播放机和高清播放器的区别

爱视达高清播放机市场上有的叫高清播放器有的叫高清播放机,其实应该是指的一个东西,主要看解码的能力。 我推荐碧维视搞清播放器BV8028,HDMI1.3口支持108Op,是绝对真正的高清! 主要播放功能: 通过USB口播放外接硬盘 通过IP网口播放局域网内流媒体 通过USB口外接电视棒可接受DMBT地面数字高清信号 具有DVD导航功能,可播放高清文件盘,以及向下兼容DVD,VCD和CD盘 支持光驱(外置),自动识别miniBD并播放,支持miniBD字幕显示及相关功能 通过HDMI直通功放,可以正确识别DTS/DTS HD/Dolby trueHD并播放(需设置"HDMI直通"选项) 支持DTS/DTS HD本机解码, 支持Dolby trueHD本机解码, 无需功放一样享受高清影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移动硬盘怎么选购 选购移动硬盘注意事项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因为工作的需求,U盘容量已不能满足,这时就需要一台移动硬盘,那么移动硬盘怎么选购?,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点选购移动硬盘须知事项,一起来了解下。

容量:

容量是我们选购移动硬盘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但很多人只关注表面,不够理性。其实容量的大小直接关乎使用者的存储需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产品的性价比来决定。而另一方面,厂家的研发实力也是应该参考的因素。目前主流的大容量硬盘有500g,1tb两款都是比较适用的。

速率:

移动硬盘的大容量,决定了我们在选购时,应该特别注意该产品的数据传输速率。传输速率可以说是移动硬盘领域的高端技术之一。传输速率的快慢主要是要看该产品的接口方式。现在市场上有USB1.0、USB2.0、SATA、IEEE1394、USB3.0几种。国内外的几大知名厂家基本上都采用了USB3.0的接口,传输速率可以高达100Mbps。

抗震:

抗震性能的好坏可以说是衡量一款移动硬盘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产品的抗震性能,品牌产品大多都采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自动滚轴平衡系统以及加装防护网等措施,这样就很好起到了对硬盘的保护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硬盘数据存储过程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123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分享的内容估计好多童鞋看着会头疼,但是在硬盘数据存储过程中必须要涉及到这些知识,下面我们还是硬着头皮瞅瞅,看看能不能接收这些知识。

1、盘面

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硬盘的盘片一般用铝合金材料做基片,高速硬盘也可能用玻璃做基片。硬盘的每一个盘片都有两个盘面 , 即上、下盘面,一般每个盘面都会利用,都可以存储数据,成为有效盘片,也有极个别的硬盘盘面数为单数。每一个这样的有效盘面都有一个盘面号,按顺序从上至下从“0”开始依次编号。在硬盘系统中,盘面号又叫磁头号,因为每一个有效盘面都有一个对应的读写磁头。如果对此有疑问,可以查看之前的分享内容。

2、磁道

磁盘在格式化时被划分成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轨迹叫做磁道。磁道从外向内从0开始顺序编号。硬盘的每一个盘面有300~1 024个磁道,新式大容量硬盘每面的磁道数更多。信息以脉冲串的形式记录在这些轨迹中,这些同心圆不是连续记录数据,而是被划分成一段段的圆弧,这些圆弧的角速度一样。由于径向长度不一样导致线速度也不一样,外圈的线速度较内圈的线速度大,即同样的转速下,外圈在同样时间段里,划过的圆弧长度要比内圈 划过的圆弧长度大。每段圆弧叫做一个扇区,扇区从“1”开始编号,每个扇区中的数据作为一个单元同时读出或写入。一个标准的3.5寸硬盘盘面通常有几百到几千条磁道。磁道是“看”不见的,只是盘面上以特殊形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在磁盘格式化时就已规划完毕。

3、柱面

所有盘面上的同一磁道构成一个圆柱,通常称做柱面,每个圆柱上的磁头由上而下从“0”开始编号。数据的读/写按柱面进行,即磁头读/写数据时首先在同一柱面内从“0”磁头开始进行操作,依次向下在同一柱面的不同盘面即磁头上进行操作,只在同一柱面所有的磁头全部读/写完毕后磁头 才转移到下一柱面(同心圆的再往里的柱面),因为选取磁头只需通过电子切换即可,而选取柱面则必须通过机械切换。电子切换相当快比在机械上磁头向邻近磁道移动快得多,所以 数据的读/写按柱面进行,而不按盘面进行 。一个磁道写满数据后,就在同一柱面的下一个盘面来写, 一个柱面写满后,才移到下一个扇区开始写数据 。读数据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这样就提高了硬盘的读/写效率。

4、扇区

我们使用的操作系统以扇区形式将信息存储在硬盘上,每扇区包括512个字节的数据和一些其他信息。一个扇区有两个主要部分:存储数据地点的标识符和存储数据的数据段。

标识符就是扇区头标,包括组成扇区三维地址的三个数字:1、盘面号:扇区所在的磁头(或盘面);2、柱面号:磁道,确定磁头的径向方向。3、扇区号:在磁道上的位置,用来确定数据在盘片圆圈上的位置。

存储数据的数据段可分为数据和保护数据的纠错码(ECC)。在初始准备期间,计算机用512个虚拟信息字节(实际数据的存放地)和与这些虚拟信息字节相应的ECC数字填入这个部分。

今天的分享就先介绍这几个概念,其他的内容在之后的分享中进行,不知道大家对于这几个概念有一点理解没,有问题可以与小编进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iPod如何当做移动硬盘来用?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iPod如何当做移动硬盘来用?

ipod相信大家都不莫生,它不仅可以用来观看MP4和欣赏音乐,还可以用来当移动硬盘使用(前提是要在iTunes中对ipod设备设置好作为硬盘存储的相关设置)。 ipod买回来后其硬盘的文件系统是FAT32格式,这种格式在WINDOWS和MacOSX系统间都有良好的支持,随机配送一条USB线,不仅可以用于充电,还可以用于作为移劝硬盘的文件存储。在MacOSX系统下连接后,在系统的桌面上会出现一个ipod硬盘的图标,进入后就可以存储文件到iPod上了,想断开连接就选中该盘图标,按苹果键+E就断开了它与系统的连接,在WINDOWS系统下存储文件的方式和使用其它移动硬盘的方式相同,另外,如果我们选择可以查看隐藏属性文件的选项,我们连接iPod后会发现里面有一些隐藏文件和文件夹,这些便是ipod设备的程序及同步进去的视频和音乐了,一定注意,不要误删除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MD播放器播放时间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MD播放器播放时间

播放时间指的是MD产品使用产品标准配置的电池或者是标准配置的可充电池充足电之后,可以播放多长的时间。

MD机早期产品都只有不到10小时的播放时间,给电池充电所花费的时间要比播放所使用时间还要多许多,使用非常的不便,因此播放时间的长短也就成为了衡量MD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在这两年中,随着MD芯片技术的提高,促进了省电技术的发展,并且提高的幅度非常的快。目前MD机的主流播放时间已经达到了40~50个小时,不少产品甚至超过了100个小时。如世界上首台支持NetMD标准的MD ——SONY MZ-N1的播放时间最长就可以达到100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移动硬盘不被系统识别怎么办

全文共 1707 字

+ 加入清单

移动硬盘不被系统识别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与系统有关的设置安装问题

1.不要以为只要主板有USB接口就可以使用移动硬盘,还要看系统是否支持。Windows2000、WindowsXP及以上版本的系统是可以直接支持移动硬盘的,无须安装驱动程序即可使用,而在Windows98下使用移动硬盘用就必须装驱动程序,否则系统就会将移动硬盘识别为“未知的USB设备”。

2.对于一些Windows98用户来说,在安装好移动硬盘的驱动程序之后,可以从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到移动硬盘图标,但是在资源管理器中却没有相应的盘符标志,这就是系统设置不当所致。在设备管理器中双击移动硬盘图标,并且点击弹出窗口中的“属性”按钮,此时可以看见“断开”、“可删除”、“同步数据传输”和“INT 13单元”四个选项,其中“可删除”一项前系统默认是没有打钩的,勾选这个选项之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看见新增的移动硬盘盘符了。

方法二:主板的USB接口问题

由于主板的USB接口有问题引发移动硬盘不能正常使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USB接口未开启:在一些老机器上(包括一些品牌机)虽然有外置的USB接口,但在BIOS中却是默认关闭的,这样即使系统支持也不行,因此应检查一下BIOS设置中USB接口选项是否开启:在启动电脑时按住Del键,进入BIOS设置,在“Chipset Features Setup”或“Integrated Peripherals”中将“OnChip USB”设置为“Enabled”,保存并重启电脑即可。

2.系统不支持USB接口:这种情况也主要出现在一些老电脑上。如主板是旗舰的VISTA710V2,主板芯片组用的是VIA Apollo MVP3,外接USB接口卡后系统竟然不认(装的是Windows Me和Windows 2000双系统),在“设备管理器”中找不到“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上网一查,原来是主板芯片组有问题,赶紧从网上下载最新的主板BIOS进行刷新,又下载了VIA专为该芯片组提供的USB驱动补丁,终于在我的电脑上认出了“移动存储设备”。

3.USB接口供电不足:绝大多数移动硬盘正常工作所需的5V电压、0.5A电流可以直接通过主板的USB接口供给,但有的主板USB接口的供电达不到这一数值,从而导致移动硬盘无法被系统识别。好在移动硬盘盒的专用USB连接线上大都分出了一个PS/2接头,只要将该接头插在主板的PS/2接口上即可。

方法三:操作不当导致移动硬盘不能被使用

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移动硬盘不能正常使用,主要是指插拔移动硬盘的时机没有掌握好。

1.在插接移动硬盘之前最好关闭正在运行的各种应用程序,也不要在系统启动过程中插接。

2.移动硬盘刚接上时会有一个系统认盘、读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前最好不要进行任何操作(建议给移动硬盘少分一些区,分的区越多,系统认盘的时间越长),要等到移动硬盘的工作指示灯稳定下来才开始操作。

3.使用移动硬盘时也会出现以前能用,偶尔一次又不能用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先将“系统设备”中的“未知的USB设备”删除,再拔下移动硬盘,然后重启系统,再将移动硬盘接上,故障一般就能解决。

方法四:移动硬盘本身的问题

如果排除了以上故障原因,移动硬盘仍不能使用,那很可能就是移动硬盘自身有问题了。移动硬盘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硬盘盒和笔记本电脑硬盘组成,硬盘盒一般不易坏,出现问题多半是笔记本电脑硬盘引起的。为了避免移动硬盘自身硬件损坏,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移动硬盘使用时应放在平稳的地方,不要在它正在读写时移动使之受到震动。

2.在拔下移动硬盘时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等硬盘不读盘时,双击任务栏右下角的“拔出或弹出硬件”图标,在出现的窗口中先“停止”设备的使用,再从系统中删除设备选项,最后再从主机上拔下移动硬盘(切记不可在硬盘读写时拔下,否则极易损坏笔记本电脑硬盘)。

3.即使在非工作状态,震动也是移动硬盘的最大杀手,这就要求用户在携带移动硬盘外出时要采取有效的减震措施(一些品牌的移动硬盘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设备本身已经采取了防震措施),最好把它放在四周有塑料泡沫的盒子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固态硬盘怎么挑选 电脑固态硬盘挑选技巧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SSD硬盘的运用现在越来越普遍,其强大的性能可以帮助计算机提升系统和软件运行的速度,那么如何挑选固态硬盘才好呢?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首先就是确定你的电脑是什么型号,什么样的固态硬盘适合自己的笔记本。确定自己电脑型号后,看下自己电脑硬盘是什么尺寸什么接口。

第二点:明确自己的电脑型号,接下来购买合适固态硬盘。一般情况下固态分三种接口:SATA2 、SATA3、m.2(NGFF)。如果笔记本的话尺寸一般都是7mm,具体看你的电脑硬盘参数,电脑说明书上都是有的,如果没有可以百度自己电脑型号查看。

第三点:接下来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硬盘。合适才是最好的,提示一下。想要买硬盘,自己可以百度一下看看那些是现在性价比是好的。

第四点:买到硬盘拆出电脑后盖的硬盘就可以换上了,换下的螺丝最好放好,不然后面会很麻烦。拆出来的机械硬盘你可以当做U盘用,这样一举两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