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频数分布表题目(精彩20篇)

在地球上除去各种水域和高山,人类就是这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动物。由于人类在一定地域长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又经长期隔离导致世界各地人种不同,并且有了明显的区别。今天小编和大家说说世界三大人种和他们的分布及特点!

浏览

3075

文章

458

篇1: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主要分布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

一、北美洲,全称为北亚美利加洲,位于西半球北部,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上有重要影响力。北美洲大部分面积属于发达国家,有着极高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通用英语,其次是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美洲原住民语言等。

二、南美洲是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南美洲是陆地面积第四大的大洲,陆地面积1784万平方千米。

安第斯山脉几乎纵贯整个南美洲西部,拥有美洲最高的山峰——阿空加瓜山。安第斯山脉东部就是面积广大的亚马孙河盆地,占地超过70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雨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泥石流时间分布特点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中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特别是在地形条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时间的分布也比较规律,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泥石流时间分布特点,供大家参考。

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具有如下两个规律:

季节性,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因集中降雨的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这两个月的泥石流灾害约占该地区全部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

周期性,泥石流的发生受暴雨、洪水、地震的影响,而暴雨、洪水、地震总是周期性地出现。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地震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高潮。如云南省东川地区在1966年是近十几年的强震期,使东川泥石流的发展加剧。仅东川铁路在1970-1981年的11年中就发生泥石流灾害250余次。

今天小编对泥石流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泥石流爆发前有哪些征兆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word如何设置表格的平均分布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使用word制作表格时,有的表格内容多,有的表格内容少,造成表格不能平均分布,表格看起来不美观,今天我们看看在word里如何设置表格的平均分布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步骤

打开word 2003,进入word 2003的工作界面,如图所示:

先制作一个表格,在操作界面上面找到表格菜单,如图所示:

在下面的菜单里找到插入选项,如图所示:

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该对话框里设置5行,5列的一个表格,如图所示:

点击确定后,表格就制作出来了,如图所示:

调整一个表格的间距,如图所示:

选择所有的表格,如图所示

在选择的区域点击鼠标右键,弹出一个对话框,在该对话框里找到平均分布各行选项,如图所示:

点击平均分布各行命令,可以看到我们的表格就平均分布了,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风蚀荒漠化的分布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荒漠化是全球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因为它一般发生在世界贫困地区,并严重影响贫困问题解决前景。那么风蚀荒漠化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风蚀的主要形态为吹扬、跳跃、滚动、磨蚀和擦蚀。全球遭受风蚀危害的地区分布范围非常广,囊括了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和9亿多人口。全球风蚀沙化造成的土壤风蚀面积达3600万平方千米,约等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综合,并且仍在不断扩展。

中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

土地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中国荒漠化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镶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中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型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87.6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有49.2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橙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的中一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连续大片分布。亚湿润干旱地区约23.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东部至内蒙右东部和东经106度。中国水蚀荒漠化总面积为20.5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辽河的中上游及大凌河的上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世界上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里,你了解清楚了吗?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火山是炽热地心的窗口,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爆发时能喷出多种物质。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即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成为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多发地区。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即板块边缘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红绿灯鱼是怎样的?红绿灯鱼的分布范围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红绿灯鱼是怎样的?红绿灯鱼的分布范围

红绿灯鱼是怎样的?

红绿灯鱼是水族箱中的常见品种,很多水族爱好者都会将红绿灯鱼养在水族箱中以点缀水族箱。这种漂亮的鱼原本是分布在秘鲁、亚马逊河支流、哥伦比亚、巴西等地。由于红绿灯鱼的外形非常漂亮,并且光彩夺目,所以深受水族爱好者们的喜爱。

红绿灯鱼体型娇小纤细,稍侧扁,长仅3~4厘米。头长小于体高。吻较短,其长小于眼径。口小,亚上位。眼大,位于头侧上部。背鳍位于身体中部,起点至吻端小于距尾鳍基的距离。有脂鳍,长在尾柄上方。臀鳍较长,延长至尾柄后方。胸鳍和腹鳍正常。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尾鳍深又形。

红绿灯鱼体色鲜艳华丽,背部橄榄绿。眼睛黑色,眼眶银蓝色镶有黑边,发出青绿色光彩。在侧线上方从眼睛起延伸到尾柄,有一条浅蓝色霓虹彩的纵带,鲜艳夺目。纵带上方直至背部由棕色转为黑色,纵带下方臀鳍前为银白色。体后中央延至尾柄有一条鲜红色条纹。身上那条明亮的彩带在不同角度的光线折射下,有时会显示绿色,有时则会显示蓝色,与身体上下部那条鲜红条纹配起来,红绿闪烁,加上臀鳍银白,颜色配合恰到好处,尤其是在灯光照耀的夜间水草造景水族箱中,几十尾红绿灯鱼,成群结队,顿使水草造景水族箱倍增光彩,如观焰火,魅力无穷,十分惹人喜爱。

红绿灯鱼的分布范围

红绿灯鱼原产于南美洲巴西和哥伦比亚接壤地带及秘鲁境内的亚马逊河上游各支流。1936年3月法国一个水族箱饲养鱼采集者A拉鲍特(A、Rabaut)穿过南美洲巴西和哥伦比亚两国接壤的亚马逊河上游莱蒂西亚(Leticia)和塔巴廷亚(Tabatinga)地区丛林地带时,在小溪流、沼泽里发现了这种美丽的小型鱼类。当获得红绿灯鱼的消息发表后,曾经在热带鱼爱好者的中引起了轰动。几个月后,一批活的红绿灯鱼运到法国,不久又运到美国和德国。据说第一批运抵美国绿灯鱼“身价”非常高,市场上的售价竟高达每对100美元。以前因人工繁殖法不高明,都依靠进口供应市场的需要,所以价格很高。后来,经过日本热带鱼研究所所长牧野信司的研究繁殖成功后,到处纷纷仿法繁殖,因此价格方变得大众化了。红绿灯鱼体小灵利,色泽鲜艳,如花似锦,很快流行各地,风靡全球,直到今天它仍是水族箱中最引人兴趣的鱼类之一,几乎每个热带观赏鱼爱好者都喜爱它,被誉为“水族箱中的一块宝石”,也有赞扬它为“观赏鱼中的皇后。

红绿灯鱼的特点

性情温和,易饲料,喜在水族箱的中下层成群不停地游动,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饲养水温22~24摄氏度,水质微酸性软水,水色要求清澈透明。饵料以小型活食为主。其喜在光线暗淡的水族箱中生活,禁止在强光下照射。日常饲养的水质以旧水为主,不宜过多地加入新水;否则易患白点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世界上最大的洋流分布在哪里?墨西哥湾暖流成因

全文共 1565 字

+ 加入清单

墨西哥湾暖流(WarmCurrentofMexicoGulf),简称湾流,是大西洋上重要的洋流世界大洋中最强大的暖流,也是最大的暖流。起源于墨西哥湾,经过佛罗里达海峡沿着美国的东部海域与加拿大纽芬兰省向北,最后跨越北大西洋通往北极海。在大约北纬40度西经30度左右的地方,墨西哥湾流分支成两股分支,北分支跨入欧洲的海域,成为北大西洋暖流,南分支经由西非重新回到赤道。这股来自热带的暖流将北美洲以及西欧等原本冰冷的地区变成温暖适合居住的地区,对北美东岸和西欧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墨西哥湾暖流的简介 世界大洋著名暖流。又称湾流(GulfStream)。北大西洋副热带总环流系统中的西部边界强流。由北赤道暖流及圭亚那暖流汇聚于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后,经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称佛罗里达暖流。它与东南来的安的列斯暖流汇合后称墨西哥湾暖流,沿北美大陆架北上,在美国东海岸的哈特勒斯角附近偏向东北方向流,在北纬45°的纽芬兰浅滩外缘,因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拆向东流,并在西经40°附近改称北大西洋暖流。广义的湾流系指从墨西哥湾开始,沿北美洲东岸北上,再向东横贯大西洋至欧洲西北沿岸,最后穿过挪威海进入北冰洋的暖流系统。海洋学中的湾流系统一般分为3部分,其中湾流仅指从哈特勒斯角至纽芬兰浅滩流势最盛的一段;此段以南称起始段,以东为延续段。湾流具有流速强、流量大、流幅狭窄、流路蜿蜒、流域广阔、高温、高盐、透明度大等特征。在哈特勒斯角附近,流幅达110~120公里,厚度700~800米,表层水温25~26℃,盐度36.2~36.4‰,流量8200万米3/秒。湾流表层水温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与季风强弱有密切关系,并对北美洲气候影响显著。 墨西哥湾暖流的规模 墨西哥湾暖流规模十分巨大,它宽100多千米,深700米,总流量每秒7400万到9300万立方米,流动速度最快时每小时9.5千米,200米深处流动速度约每小时4000米。总流量大约相当于所有河流径流量的40倍。湾流水温很高,特别是冬季,比周围的海水高出8℃。刚出海湾时,水温高达27~28℃,它散发的热量相当于北大西洋所获得的太阳光热的1/5。它像一条巨大的、永不停息“暖水管”,携带着巨大的热量,温暖了所有经过地区的空气,并在西风的吹送下,将热量传送到西欧和北欧沿海地区,使那里成为暖湿的海洋性气候。 墨西哥湾暖流的成因1、信风所引起的赤道海流在大西洋西侧积聚海水,使加勒比海、墨西哥湾水位抬高所致。 2、注入墨西哥湾的大河流(如密西西比河)将大量河水排入,引起水位抬高所致。 3、高纬度海域与低纬度海域的巨大水团的密度差引起。湾流系统包括佛罗里达洋流,湾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狭义湾流指从美国东岸哈特勒斯角向东北至纽芬兰浅滩的一段洋流,由佛罗里达暖流和安的列斯暖流汇合而成。湾流流量大,流速急、流幅窄,并有高温高盐、透明度大等特征。湾流长约3700公里,表层宽100~150公里,深800米,最大流速2.5米/秒,表水年均温和盐度分别为25~26℃,36.2~36.5‰,流量高达每秒8200万立方米,约等于世界河流流量总和的20倍。湾流在北纬45°纽芬兰的东洋面折向东流、为北大西洋暖流。 4、墨西哥暖流颇具传奇色彩。他起初是著名的北大西洋涡流,但那时只是一股漂流,而不是一股洋流,就像大西洋中部的一个旋转不停的巨大漩涡。漩涡里面有片办凝滞的水域,水域里挟裹着成千上万的条小鱼和浮游生物,所以被称为马尾藻海,在早期的航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世纪的水手坚信,航船一旦被信风吹进马尾藻海,就会迷失方向,你的船会被绵延几英里的马尾藻缠住,船上的人都会在饥渴和饥饿中慢慢死去,只留下阴森恐怖的残骸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下沉浮到永远,如同一块无言的警告牌,警告那些亵渎神灵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羌族是现在哪个民族 羌族分布在哪些省份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现在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东周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

羌族有着浓厚的文化习俗,在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都会举办宴会,但最有特色的当数羌历年、祭山会和领歌节。羌族饮食非常丰富,主食是玉米、洋芋、小麦、青稞,辅以荞麦、油麦和各种豆类,蔬菜品种多样。我国的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川羌族自治县、丹巴县、平武县、江口县和石阡县等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地瓜属于什么类?分布于什么地方?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地瓜属于蔬菜,而是属于五谷杂粮类。地瓜学名番薯,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山药、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地瓜、山答芋。地瓜热量低,且颇具饱腹感,无论是用作主食还是副食,都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减肥食物。

地瓜原产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可广泛栽培,中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培。地瓜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了作为主食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也是优良的饲料。

地瓜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于便秘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顺层滑坡的发育环境及分布特征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三峡库区基岩顺层滑坡分布特征:滑坡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根据殷跃平的研究,由于库岸所处地理、地质环境的差异,不同库岸的变形破坏强度也不相同,从干流库岸看,有如下特点:

(1)全部巨型滑坡和绝大部分大型与中型崩滑体集中在少数岸段,可将其划分为13个岸段,其中秭归的沙镇溪—范家坪、巴东头道沟—西壤坡、巫山龙门大桥—淀粉厂、奉节白帝城—李家大沟、云阳老县城—新县城以及万州主城区等地,不仅密度大,而且破坏规模也最大。

(2)岸坡结构直接控制了库区崩滑体的分布与发育程度。崩滑体发育强度由强至弱的顺序为:倾外层状岸坡、平缓(及软弱基座)层状岸坡、倾内层状岸坡、其他类型岸坡。顺向岸坡是大型滑坡的温床。

(3)三峡库区干流215个崩滑体中,基岩顺层滑坡为101个,所占数量百分比为62.0%,体积百分比为77.3%。

(4)三峡库区39个巨型、大型崩滑体中,有25个为基岩顺层滑坡,数量百分比为64.1%[19]。这些基岩顺层滑坡绝大部分发育在侏罗系砂泥岩层、三叠系巴东组泥岩、泥灰岩、粉砂岩互层的层状碎屑岩组中,其中侏罗系岩层中20个,占总数的51%;巴东组10个,占26%。

今天小编对顺层滑坡的发育环境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滑坡的常见类型有哪些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动车特等座座位如何分布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特等座的所占面积较大,配套设置相对齐全,因此运营成本较高。非人员流动高峰时段,同距离特等座票价超过飞机票价,随着铁路定价自主化,特等座定价可有铁路企业自主定价,下面来具体的看一下动车特等座座位如何分布吧?

部分动车组列车有6——18个特等座,动车两端各有6——8个,其距离高铁司机的驾驶室最近,由于空间相对独立、更加安静,一排3个人,因此其相当于客机中的头等舱。

特等座可以180度变换座位的位置。乘坐跨局G字头动车组列车的特等座可以享受小食品和全程送水,食品内容视各个客运段而定。特等座有耳机播放接口。

早期生产的CRH3C型(车号3001-3080),CRH380BG型(车号5546-5600,5626-5636)动车组列车只有每组车的两端各有8个特等座。

早期CRH380A型(车号2501-2537,2539,2540)动车组列车在1,3,8车各有6个特等座,其中3车的6个特等座是独立包间式面对面座椅,中间一张大桌子。

早期CRH380D型(车号1501-1510)只有每组车两端各有6个特等座。特等座座椅基本与一等座座椅规格一致。部分车型座椅无脚踏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影响滑坡空间分布的诱发因素及其规律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滑坡空间分布,主要与地质因素和气候等因素有关。通常、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断裂带中的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则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3)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

上述地带的叠加区域,就形成了滑坡的密集发育区。如我国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以及黑龙江省北部的冻土地区就是这种典型地区,滑坡发生密度极大,危害非常严重。

今天小编对影响滑坡空间分布的诱发因素及其规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滑坡来临前有哪些预兆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为什么剪力在焊缝中是均匀分布

全文共 1164 字

+ 加入清单

焊缝高度标准只是一个范围。 焊缝高度标准规定:焊缝高度一般不能小于薄板的厚度。对于板厚小于六毫米的钢板,焊角高度等于板厚;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为什么剪力在焊缝中是均匀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金曜石的真假

金曜石是属于黑曜石的一种,原名金沙黑曜石,是黑曜石中的极品,它的彩眼是金黄色的,看起来有一种富贵的感觉。鉴别金曜石真假的方法:

1、观察金曜石的外观。真正的金曜石本身不是特别黑,金点在金曜石上均匀分布,能看到很闪的光芒。

2、把金曜石放在强光下观察。如果在光下能看到金沙密布的一片金色光芒,就是真正的金曜石。

为什么剪力在焊缝中是均匀分布

剪力分配原理:一般指排架结构计算中,排架顶部的剪力根据各柱的抗侧移刚度分配,各柱剪力值之和等于排架的总剪力。无剪力分配法由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令希于1951年出版的《超静定结构学》中,根据结构力学中的弯矩分配法提出的调整分配法,后来被人称为“无剪力分配法”。

焊缝有几种

按焊缝本身截面形式不同,焊缝分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

1、对接焊缝: 按焊缝金属充满母材的程度分为焊透的对接焊缝和未焊透的对接焊缝,未焊透的对接焊缝受力很小,而且有严重的应力集中,焊透的对接焊缝简称对接焊缝;

2、角焊缝: 连接板件板边不必精加工,板件无缝隙,焊缝金属直接填充在两焊件形成的直角或斜角的区域内,直角焊缝中直角边的尺寸称为焊脚尺寸,为保证焊缝质量,宜选择合适的焊角尺寸,如果焊脚尺寸过小,则焊不牢,特别是焊件过厚,易产生裂纹;如果焊脚尺寸过大,特别是焊件过薄时,易烧伤穿透,另外当贴边焊时,易产生咬边现象。

分割器的工作原理

分割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轴上的共轭凸轮与输出轴上带有均匀分布滚针轴承的分度盘无间隙垂直啮合,凸轮轮廓面的曲线段驱使分度盘上的滚针轴承带动分度盘转位,直线段使分度盘静止,并定位自锁。

通常情况下,输入轴旋转一圈360度,输出轴便完成一动一停的一个分度过程,在一个分度过程中,输出轴有一个转位时间和停止时间之比叫动静比,动静比的大小与凸轮曲线段在整个凸轮圆周上所占的角度大小有关系,通常把这段曲线所占的角度叫驱动角,驱动角越大,比值越大,分割器运转越平稳;凸轮圆周上直线段所占的角度叫静止角,动程角与静止角之和为360度。

正态分布的特点

集中性、对称性、均匀变动性等特点。

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曲线以均百数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正态分布也叫常态分布,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自然界、人类社会、心理和教育中大量现象均按正态形式分布,例如能力的高低,学生成绩的好坏等都属于正态分布。

它随随机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的大小与单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布形态。标准正态分布是正态分布的一种,其平均数和标准差都是固定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人体毛发为何如此分布?或许是因为一种特殊蛋白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头有毛,但是我们的手掌和脚底非常光滑吗?根据科学家的说法,这一切都来自我们体内的一种特殊分子。

在我们皮肤的无毛区域隐藏着一种特殊的分子,它是一种叫做Dickkopf 2 (DKK2)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通常被称为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拦截负责刺激体毛生长的WNT信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认为,一些动物已经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进化出DKK2,这些身体部位的选择取决于它们是否能更好地帮助它们生存。

这项研究发表在《细胞通讯》杂志上。该研究的作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皮肤病学教授萨拉·米勒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无毛皮肤区域产生一种抑制WNT信号的物质。我们都知道WNT信号对毛囊的发育非常关键。阻断这一信号会导致头发无法生长,反之亦然,会促进更多的头发生长。”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与人类手腕位置相对应的老鼠皮肤。他们的研究表明,DKK2蛋白在哺乳动物的这一部分比在毛发生长的区域更突出。研究人员发现,除了老鼠和人类,兔子、北极熊和其他哺乳动物手腕上没有毛发。

米勒解释说:“WNT信号仍然存在于无毛地区,但是信号被截获了。”研究小组希望他们的发现将促进毛发生长的进一步研究。米勒说:“这项研究可能会给那些在特定区域无法长出毛发的人提供治疗,比如身体的烧伤部位。我们希望这些发现能够带来新的方法来改善伤口愈合和促进毛发生长,我们将继续探索这个目标。”

这项研究也是研究人员为解释人类头发为何如此分布而进行的最新研究。五月,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和国家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头发会变白,声称这是免疫系统的作用。黑色素是头发的颜色,由黑色素细胞组成。当我们的头发脱落时,干细胞为新的毛囊提供黑素细胞。但是当干细胞停止工作时,黑素细胞不再增加。

进行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表明,当身体受到攻击时,免疫系统的反应会影响帮助黑素细胞干细胞正常发挥功能的蛋白质,从而导致白发。这项研究的结果已经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英语专四分数分布

全文共 119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四分分布:总分为100分,其中听写占15分、听力理解占15分、完型填空占10分、语法与词汇占15分、阅读理解占20分、大作文占15分、小作文占10分,考试成绩分为三个等级:60-69分为合格、70-79分为良好、80分以上为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酸雨的分布区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下酸雨的地区(即酸雨量达到一定值的地区),称为酸雨区。那么你知道中国酸雨的分布区吗?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酸雨的分布区包括:

1、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降水污染严重区域。

2、华中酸雨区:目前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

3、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和西南酸雨区。

中国是个燃煤大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198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还不过6亿吨,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到1995年已达12.8亿吨,15年间增加了一倍还多。随着耗煤量的增加,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不断增长。20世纪80年代,中国酸雨主要还只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黔和两广地区,酸雨面积17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水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高达90%,基本上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中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

世界三大酸雨区包括:

1、北美酸雨区

2、西欧酸雨区

3、东亚酸雨区(中国)

世界最严重的三大酸雨区是西北欧、北美和中国。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最早发现酸雨,并引起注意的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西北欧的降水pH值曾降至4.0,还向海洋和东欧方面不断扩展,北美的东部降水pH已降至4.5,中国、日本、亚非区国家降水pH值也在下降。

20世纪以来,全世界的酸雨污染范围日益扩大。原只发生在北美和欧洲工业发达国家的酸雨,逐渐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扩展,如印度、东南亚、中国等。同时酸雨的酸度也在逐渐增加。据欧洲大气化学监测网近20年连续监测的结果表明,欧洲雨水的酸度增加了10%,瑞典、丹麦、波兰、德国、加拿大等国的酸雨pH多为4.0-4.5,美国酸雨pH值在4.8以下的波及到许多个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汶口文化分布是在哪条大河流域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一般分布在河南和皖北一代,在河南和皖北有大汶口文化的遗址。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本期的大汶口文化带你去了解大汶口文化分布是在哪条大河流域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古籍中记载的少昊氏文化地区。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

分布范围

大汶口文化的早期阶段基本上只分布在山东和苏北地区,其南界不过黄河,向北到达鲁北地区,西界在运河两侧,东至黄海。但胶东半岛地区早期遗存的文化性质,历来存在着不同意见。

大汶口文化中期阶段的分布范围南、北两界无大变化,但有迹象表明,当时可能已经开始了向西扩展的趋势。此时,学界对胶东半岛同时期的遗存性质的看法仍有分歧,但居主流的意见认为,在大汶口文化中期,胶东半岛的文化已“属于大汶口文化的不同类型”。

在皖北、豫东普遍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遗存,在淮阳平粮台、鹿邑栾台、蒙城尉迟寺等都发掘出明确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底层堆积。也就是说,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分布范围已经向西扩展到了淮阳一带。至于豫中地区和辽东半岛南部地区,虽然发现了不少包含有大汶口文化因素甚至是个别大汶口墓葬的遗存,但在整体上并未改变当地的文化性质,因此,这些地区不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区,只可以说是大汶口文化的影响所及地区。

你可能也喜欢:

中华文化的袖珍缩影,徽州文化的价值与地位

浅谈徽州文化的特点与成因由来

徽州文化的代表及各方面的领头文化

传统文化:春节民谣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05年中国五级以上地震分布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总人数的54%,超过1/2。下面带您了解一下2005年中国五级以上地震分布。

1)2005-11-26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

2)2005-09-27台湾台东沿岸发生5.3级地震;

3)2005-09-06台湾花莲以东海中发生6级地震;

4)2005-08-26新疆墨玉发生5.2级地震;

5)2005-08-25新疆阿瓦提与巴楚间发生5.1级地震;

6)2005-08-13云南文山发生5.3级地震;

7)2005-08-05云南会泽与四川会东交界发生5.3级地震;

8)2005-07-25黑龙江林甸县发生5.1级地震;

9)2005-07-20台湾宜兰以东海中发生5.3级地震;

10)2005-06-08台湾以东海中发生5.5级地震;

11)2005-06-02西藏墨脱发生5.9级地震;

12)2005-06-02台湾宜兰近海发生5.4级地震;

13)2005-04-30台湾花莲发生5.4级地震;

14)2005-04-08西藏仲巴发生5.2级地震;

15)2005-04-08西藏仲巴发生6.5级地震;

16)2005-04-06新疆乌什县发生5.1级地震;

17)2005-03-06台湾宜兰沿岸发生6.3级地震;

18)2005-02-19台湾台东以东海中发生5.6级地震;

19)2005-02-15新疆乌什发生5.1级地震;

20)2005-02-15新疆乌什发生6.2级地震;

21)2005-02-01台湾省宜兰、花莲间沿岸发生5级地震;

22)2005-01-26云南思茅发生5级地震。

今天小编对2005年中国五级以上地震分布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地震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泥石流堆积区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堆积物是泥石流快速侵蚀、搬运的产物,它包含着大量泥石流的形成、运动和堆积过程的信息。泥石流堆积物的粒度能充分反映搬运介质和运动方式的特点,通过研究泥石流的粒度组成,可以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泥石流堆积物颗粒级配范围广,颗粒的分布规律非常复杂,常用的粒度统计参数很难全面的描述泥石流堆积物的颗粒组成和粒度分布规律。粒度平均值只能反映一个样品颗粒的粗细程度。泥石流堆积物粒度分布具有多峰性的特征。不同泥石流的堆积物样品,不同尺寸的颗粒所占的比重不尽相同,大小颗粒之间的比值也不同。相对来讲,老干沟稀性泥石流和拖沓沟粘性泥石流堆积物大小颗粒之间的比值较大,粒度分布非常不均匀;而大白泥沟粘性泥石流和小海河粘性泥石流堆积物比较均匀;尖山沟粘性泥石流和深沟粘性泥石流则居中。

泥石流堆积物的粒度分布充分反映出泥石流这种特殊的搬运介质和方式的特点,所以泥石流堆积物的粒度分维与泥石流的粘性等性质有密切的联系。

今天小编对泥石流堆积区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泥石流爆发前有哪些征兆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