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需放冰箱的药品,没放冰箱【汇集三篇】

对急救药品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高效、科学的急救药品管理对策。下面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浏览

1423

文章

3

篇1:应进冰箱的药品有哪些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在炎炎的夏日里,家中保存的各种药品和食物一样有一部分是会变质失效的,人在误食了以后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可造成中毒,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们也请进冰箱。可不同药品的存放条件并不相同,有些应该放进冰箱,有些却又不能放或者不需要放,应该区别对待,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应进冰箱的药品有哪些。

应进冰箱的药品

针剂。

注射用针剂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都应放进冰箱保存。其中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是必须在冰箱中冷藏的,要避免受热、受日光照射或冰冻。如果患者外出,胰岛素可保存在室温25℃下,时间大约6周。搽剂。

搽剂中通常含有挥发性的溶剂,如酒精等。因此,使用后应拧紧瓶盖,放置于冰箱中冷藏,以获得较长的保存时间。外用药品。

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和漱口液等外用药品,在夏季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以获得较长的保存时间。混悬剂。

大部分抗生素类糖浆均属于需要冲泡的混悬液剂型。这些以粉末状盛装在容器内的药品,在未冲泡的状态下,室温下的保存期为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加水后,其保存期限已缩短,一般不超过15天,因此应该放置在冰箱中冷藏。栓剂。

栓剂在温度过高时会出现软化而不易使用。在夏天高温时,可放置在冰箱中,或使用前放人冰箱,等硬化后取出使用。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应进冰箱的药品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应该存放在冰箱的药品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炎热的夏季,存放的药品因气温高容易失效,有的药品失效变质后,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对身体有害。患者服用了这些失效或变质的药品,不但无助病情的缓解,甚至有中毒的可能。那么,夏季要如何保存药品呢?

首先,要注意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保存药品。大部分药品都要求在常温、阴凉处保存。不超过30℃的情况下,一般不需作特殊保存处理。如气温过高,一些药物,如栓塞类药品,一旦软化,不好使用,应放在冰箱冷藏室内保存;其次,存放药品最好保留原包装,这样便于识别,掌握用法、用量、有效期。没有原包装的药品,应选用干净的药瓶盛装,将药物的名称、服法、剂量、有效期等清楚地标明在胶布上,然后贴在瓶上,分瓶存放,不混装。用剩的药如不想保存,应及时清理,防止混淆误用。极易受潮的药物,如干酵母、复方甘草片等药物,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水解失效。此类药品应及时放在密闭的容器里,以免受潮。

应该存放在冰箱的药品2.搽剂

搽剂中通常含有挥发性的溶媒如酒精等,因此,使用后应拧紧瓶盖,放置于冰箱中冷藏,以获得较长的保存时间。

应该存放在冰箱的药品4.混悬剂

大部分抗生素类糖浆均属于需要冲泡的混悬液剂型,这些以粉末状盛装在容器内的药品,在未冲泡的状态下,室温下的保存期为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加水后,其保存期限已缩短,一般不超过15天,而且应该放置在冰箱中冷藏。

应该存放在冰箱的药品1.针剂

主要是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通常应放在冰箱中冷藏,要避免受热、日光照射或冰冻。如果患者外出,胰岛素可保存在室温25℃下,保存时间大约6周。

应该存放在冰箱的药品5.栓剂

栓剂因气温过高可出现软化而不易使用,在夏天高温时,栓剂可放置在冰箱中,或使用前放入冰箱,待硬化后取出使用。

不宜在冰箱内保存的药品

1.片剂和胶囊 开启包装后,不要将所附的干燥剂随意丢弃,服药后应将干燥剂置于原包装瓶内,糖衣片尤应如此,如果是散装药片或胶囊,可用避光玻璃瓶(如棕色)或塑料瓶盛放,最好内放干燥剂,注意不同药品一定要分开盛放。

2.散剂 主要指儿科中使用的药品,这些药品大多由防潮蜡纸经机器分包密封。由于散剂中很多改善口味的添加剂都可促使变质反应,因而散剂开封后最多只能存放3~5天。遇到潮湿的天气,还必须注意防潮。

3.液体制剂 一般指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解热镇痛溶液或感冒糖浆等,这些糖浆制剂开瓶后一般不需要放在冰箱内,只要在室温下保存即可。因为大部分液体制剂在过低的温度下,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糖浆中的糖分也容易析出结晶,导致药物浓度与原先标注的不符。

4.乳膏剂 外用的乳膏保存温度过低可引起基质分层,影响软膏的均匀性与药效。因此,软膏不宜放冰箱冷藏保存,室温中存放即可。

夏天保存药品,除了遵循以上原则外,患者在服用药物前还应关注有关注意事项如查看药品的有效期限,过期药不能再用。散装药品出现变色、有斑点,糖衣片失去光泽或表层粘连、破损,胶囊变软,片剂变色、开裂,液体制剂混浊、霉变等,均不宜服用。

应该存放在冰箱的药品3.外用药品

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和漱口液等外用药品,在夏季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以获得较长的保存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冰箱不是“保险箱” 药品储存有讲究

全文共 1314 字

+ 加入清单

夏日马上就要来临,天气越来越热,许多患者认为天气热了药品怕坏需要放在冰箱保存,这种说法对吗?近来,药师和用药咨询中心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是“这个滴眼剂需要放在冰箱里吗?”“孩子喝的感冒糖浆开封后是不是要放在冰箱里保存?”下面本网带你去了解一下。

*常温:10-30℃

*阴凉处:不超过20℃

*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2-10℃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0-7℃,这个温度能抑制大多数细菌繁殖,但并不会杀灭细菌。

门诊药房常用的适合冰箱储存的药品:

1、针剂:胰岛素。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在冰箱的冷藏室内(温度在2℃-10℃)储存,应注意不要放在冷冻室内(-20℃),因为胰岛素是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经冷冻后,其降糖作用将破坏。

已启用的胰岛素:可以放在室温条件下,在这种条件下储存时间不要超过30天。

旅行、出差时:在乘飞机或火车等长途旅行时,应随身携带,而不要放在旅行袋等行李中,更不能放在托运的行李中。

2、生物制剂:白蛋白、白介素、干扰素、活菌制剂、疫苗等,有些厂家因药品制备工艺不同储存条件也有所不同,建议上述药品遵照说明书储存条件存放。

3、外用制剂:滴眼剂、滴耳剂、滴鼻剂、栓剂等,夏季因温度过高室内温度有可能超过25℃或30℃,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上述外用制剂放入冰箱保存,但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说明书的储存温度具体选择存放地点。如鲑鱼降钙素喷鼻剂说明书写明在开封之前放冰箱2-8℃避光保存,开封使用后存放在室温(10-30℃)下,并且在1个月内用完。如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说明书注明在开封前2-8℃避光保存,开封后可在低于25℃室温保存,4周内用完。对于外用栓剂说明书一般注明室温或25℃以下储存,在炎热的夏季因栓剂易软化不易于使用,可将栓剂放置冰箱中或使用前放入冰箱,等硬化后取出使用。

4、干混悬剂:未冲泡的情况下一般为室温储存,一旦冲泡后,有效期缩短,建议冰箱保存并尽快服用。

不宜放入冰箱保存的药品:

1、除说明书要求需要特殊保存以外的片剂、胶囊剂:开启包装后,不要将所附的干燥剂随意丢弃,服药后应将干燥剂置于原包装瓶内,冰箱内湿度较大不易于药品的干燥保存。

2、液体制剂:如感冒糖浆、止咳糖浆、合剂等这些糖浆制剂开瓶后一般不需要放在冰箱内,单瓶装量2-3天就能服用完,只要在室温下保存即可。大部分液体制剂在过低的温度下,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糖浆中的糖分也容易析出结晶,导致药物浓度与原先标注的不符。

3、乳膏剂:温度过低的环境下易引起基质分层,影响均匀性与药效,室温中存放即可。

药师温馨提示:

一般要求冰箱保存药品都是放在冷藏室,避免冷冻。一旦药品结冰可严重影响药效而无法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混悬剂未冲泡的情况下一般为室温储存,一旦冲泡后,有效期缩短,建议冰箱保存并尽快服用。

部分药品开封前需要冰箱保存,一旦使用后可放置室温储存,并在1个月内使用完。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无特殊要求不需要冰箱保存。

口服溶液、止咳糖浆等开瓶后不建议冰箱保存,过低的温度反而会影响药效,尽快服用即可。

外用制剂--栓剂夏季高温天气可放在冰箱保存,滴眼剂、滴耳剂、滴鼻剂等应根据说明书要求存放,乳膏剂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会导致分层,不宜冰箱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