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台汉墓简介【通用20篇】

徐州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由人工开凿的两条墓道和十五间墓室组成,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罕见。尤其是至今尚未揭开的四大谜团,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人。

浏览

2081

文章

155

篇1:合浦汉墓群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合浦汉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浦汉墓群位于中国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境内,是一处包括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社会各阶层的墓葬群。

古汉墓

合浦汉墓群主要分布在禁山、康南、平旧、杨家山、中站、廉东、涌口、廉北、堂排等村所辖区内,总面积约69平方公里。墓群内包括墓葬近7000座,现已发掘400余座。墓葬形制有土坑墓和砖石墓两种。墓室除放置棺具的主室外,有的还有耳室或侧室。墓道多数为斜坡式,个别为阶梯式。墓群内还出土了铜器、铁器、金器、银器、陶器、玉器以及水晶、玻璃、玛瑙、琥珀等随葬品万余件,其中包括铜凤灯、铜屋、玻璃杯碟等罕见的珍品。

合浦汉墓群的发现,为研究汉代中国南部地区的丧葬制度提供了完备的实物资料。此外,墓葬0土的琉璃、玛瑙、琥珀等“舶来品”,对了解汉代中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国家文物局)

廉州镇:廉州镇地处北部湾畔,是合浦县人民0所在地,合浦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镇面积229平方公里,辖29个村(居)委会,耕地面积4047.3公顷,2001年末,全镇人口15万,是合浦县第一大镇。325、209国道、南北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过境,距北海国际机场仅16公里,离北海港30公里,钦北铁路在廉州南郊设站。海、陆、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环境资源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白集汉墓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白集汉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集汉代画像石墓,1965年经由南京博物院清理发掘,该墓为徐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东汉祠画像石墓。墓葬规模较大,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刻技法精湛、高超,对研究汉代的社会制度,特别是探讨徐州地区汉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墓采用了平地起坟的建造方法,上有较大的封土堆,墓葬整体结构由祠堂和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分为前、中、后室,中室附有左右耳室,后室呈长方形,并由石板隔开,为夫妻合葬放置器具的地方。整个墓室为叠涩式封顶。

该墓画像分别雕刻于祠堂及前、中、后室。画面内容十分丰富,其题材涉及社会生活、神话传说、仙境祥瑞、历史故事等诸多方面。如反映现实生活的车马出行、拜谒飨宴、博局对奕、舞乐百戏等;反映神话传说的玉兔捣药、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等;反映祥瑞题材的珍禽异兽、瑞木嘉禾等等,从中再现了汉代真实的社会生活及当时人们的宗教、哲学和审美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苌村汉墓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苌村汉墓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苌村汉墓 位于荥阳市王村镇苌村村西,为汉代壁画墓。墓冢高约10米,直径约60米。墓室坐南向北,为砖石结构,分别由甬道、前室、东侧室和三个后室组成,全为拱形顶。南北总长约17米,东西总长约20米,最高约5米。甬道前后各有一道石门,石门正、背两面均刻有高浮雕铺首衔环,正面还有浅地线刻图案和朱绘木纹。甬道两侧和前室四壁及顶部满绘彩色壁画,色彩鲜艳,总面积达300平方米,保存较好的尚有100平方米。其内容包括楼阙庭院、车马出行、神话故事、珍禽异兽、乐舞百戏等。

苌村汉墓壁画是研究汉代建筑、绘画、风俗、官府仪仗等方面的百科全书。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王村镇:荥阳市王村镇位于荥阳市西北部,南望巍巍伏山,北靠滚滚黄河,全镇91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81个村民组,56000口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能源充沛,交通运输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是有志之士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井坪南梁战国、秦汉墓群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井坪南梁战国、秦汉墓群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井坪南梁战国、秦汉墓群

井坪南梁战国、秦汉墓群(第四批省保)

时代:战国、秦、汉

地址:平鲁区井坪镇南山梁地带

墓群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公里,均被森林覆盖。1986年至1991年为配合露天煤矿工程建设,在墓群东部地段发掘战国墓200余座,秦汉墓170余座,出土文物近1000件,专家、学者对该墓葬非常关注,认为这批墓葬应为战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楼烦族”墓群。1994年以来配合小型工程建设发掘10余座战国、秦汉墓群,出土文物40余件。墓群地面现存两座封土冢,东西向排列,保存完好,西端封土堆高8米,周长80米;东端封土高6米,周长6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沙梁坡汉墓群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沙梁坡汉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梁坡汉墓群

沙梁坡汉墓群(第六批国保)

时代:汉

地址:天镇县南河堡乡季冯夭村东南

大同市天镇县沙梁坡汉墓群,位于天镇县城南5公里处的冯家夭村东南沙梁坡上,现存有封士的汉代将士墓43座。经测定,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为东汉时期戍边将士墓地。分布范围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封土堆一般高为5至8米,周长约为50 至90米。全部由黄土堆夯垒而成。大大小小的墓葬散落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土坡上,墓葬之间的距离近30多米,远的三五公里,错落有致,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墓群。

汉墓群为南北向分布,东西向排列。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5公里,现存地层表面可见的汉墓有41冢,高8——12米不等,周长50——90米,1978年洪水冲出汉墓一座,棺木经C14年代测定:(BP)2340±100年,并出土东汉草叶纹铜镜一件,91——92年发掘汉墓二座、小型汉墓44座,出土了一批汉代的陶器、铜器。

季冯夭村:季冯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谭家村汉墓群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家村汉墓群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谭家村汉墓群位于胶州市里岔镇谭家埠村,年代为汉代。

2011年6月21日,胶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胶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汉墓封土边缘为界,四周各外扩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里岔镇: 里岔镇位于青岛市西南部,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同三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复线在该镇设有出口,交通极为便利。 镇内各项资源丰富。境内有占地1200亩,蓄水80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两座,水质清澈无污染;建有供水站及35万伏变电站各一处,可满足镇工业和生活需求;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大批熟练的缝纫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河南汉墓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汉墓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河南汉墓位于淄博市高新区卫固镇大河南村。年代为汉。 2006年12月7日,大河南汉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河南村:大河南方位:乡政府以西建村年代:明村名由来及沿革:明永乐年间,军屯村邢才之孙邢文迁此立村,因村址位于沙河南岸,故名河南庄。明朝中叶,河南庄邢氏一支迁至沙河北岸立村,故名小河南。后村民嫌小字不雅,依方位改为北河南。河南岸的改名大河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魏家大堆汉墓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魏家大堆汉墓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魏家大堆汉墓

时代为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黄土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内,此为一大型汉墓。

墓为一隆起的大土堆,底径约50米,高约10米,因原地属魏姓所有,故称魏家大堆。长沙解放前曾有人在此盗掘出汉代文物。1952年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调查确认其为一座大型汉墓,随后即予以保护。现墓葬区域已被学校围作苗圃和绿化区,堆上树木葱茏,有两条小径可通其顶。

1974年,文物部门曾在大堆西侧发掘一座战国晚期的土坑木椁墓,葬具为一椁二棺,保存尚好,出土有陶瓷、铜器、漆木器等名贵文物20余件。

1956年7月24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2。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四妹冢汉墓群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四妹冢汉墓群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妹冢汉墓群

地址:胶州市铺集镇黔陬村北岭

时代:汉代

保护范围:东至岭下农田,南至岭下农田,西至最西侧封土边缘向西100米,北至最西侧封土边缘向北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铺集镇:" 铺集镇位于胶州市西南部,地处胶州、高密、诸城三市交界中心,距三市各70华里,素有""三七""铺之称。历史悠久,商贸繁荣发达,秦汉时为黔陬郡。铺集也因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而得名。建国初期曾是胶河县驻地。省道朱诸路、董张路横穿镇中,距离青岛国际机场70公里、青岛海港80公里、黄岛港口60公里、济青高速公路40公里、胶济铁路35公里。全镇共辖69个行政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双冢汉墓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双冢汉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双冢汉墓。位于今冀州镇双冢村东北、市政府驻地南5.2公里处。有2个冢,前后相距50米,冢高6米,冢底相连,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面积约6亩。两个古冢因连接在一起而得名双冢。

冢顶原有南北两座大殿,今尚有绳纹汉瓦碎片。民国初期,冢顶曾有塌方,在其西北角发现砖砌券门,后用土封好。

据《周书》载:“齐任城王湝、广宁王孝珩等据守信都,有众数万,高祖诏宪讨之。宪至信都,列阵于城南,宪登张耳墓以望之。”据此推论,当年所登张耳墓可能就是双冢。

此冢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城堡汉墓群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城堡汉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高县古城堡汉墓群位于阳高县城东南方60里之古城堡周围,包括南梨园沟河东岸汉墓25个。两岸汉墓15个、古城堡北汉墓8个、古城堡东汉墓10个。

古城堡汉墓群位于阳高县城南60里的古城镇,方圆面积为19平方公里范围内,以许家窑、靳家洼、单家窑、安家皂一带墓冢较为集中,现存58座,墓葬包括南犁园东岸25个,西岸15个,古城堡北8个,古城堡东10个,封土主约4至6米,封土周长30至50米。保存基本完整。1993年9月23日,划定保护范围时,发现其中五座有盗洞。1941年9月,日本人小野胜年、水野清一等,开始在古城堡汉墓群发掘,先后两次共清理了六座墓葬。1943年,发表了一个简单的报告,介绍了发掘其中三座墓的情况。三座汉墓,均为三椁墓。有墓道、天井、开井上面用方木垒框。随葬器物非常丰富,有铜器、陶器、漆器、铜镜、麻布、靴、砚、罗、缯、印章、小型车马器模型等。从墓葬形制以及随葬器物来看,阳高古城汉墓群应为西汉早期墓葬。1965年5月,阳高古城堡汉墓群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四至:北至下辛庄村南,下娘城村南,6西至靳家洼、单家窑村,南至赵家村北,东至安家皂村东、河北与山西省的分界线,面积约19平方公里。

古城镇:古城镇 位于中部丘陵南侧。距县城30公里。面积65.6平方公里。属黄土丘陵地形,丘陵占94%。是本县降雨量最低的地区,平均年降雨360毫米左右;加上日照长,蒸发量大,土壤板结,渗透差,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十年九旱,不少年份从种到收没有一场透雨。作物一生象缺奶的小孩,勉强维系生存,粮食产量一直很低,亩产1965年前只有30公斤左右。农业合作化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山汉墓群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老山汉墓群为宿迁市文物保护单位。

老山汉墓群,位于泗洪县梅花镇东北500多米处。2011年,为配合梅花镇木材厂建设,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古墓葬34座。出土汉代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200余件。其中发现的两套殓藏玉为国家一级文物。该墓葬群东边为郭嘴遗址,对研究淮河流域汉代的土墩墓形制具有重要意义。

梅花镇:梅花镇南距泗洪县城10公里,北距宿迁市区35公里,西邻安徽泗县刘圩、黑塔两大镇,地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9万亩,水域2.4万亩。全镇辖10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31500,其中农业人口27500人,城镇人口4000人。梅花有六千年的历史,因古时候九座梅花山上梅花繁茂而得名,梅花赵庄龟墩遗址经专家们认定该遗址为黄淮地区大型古人类生活部落遗址,是黄淮地区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杭埠岭汉墓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杭埠岭汉墓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杭埠岭汉墓

地址:胶州市里岔镇杭埠岭村东南

时代:汉代

保护范围:东、南以墓葬封土边缘为界各外扩30米,西至杭埠岭村,北至水库。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里岔镇: 里岔镇位于青岛市西南部,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同三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复线在该镇设有出口,交通极为便利。 镇内各项资源丰富。境内有占地1200亩,蓄水80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两座,水质清澈无污染;建有供水站及35万伏变电站各一处,可满足镇工业和生活需求;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大批熟练的缝纫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孙家洼汉墓群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孙家洼汉墓群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孙家洼汉墓群

地址:胶州市里岔镇孙家洼村东岭

时代:汉代

保护范围:东至小沟,南至小沟,西至孙家洼村,北至S328公路向南20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里岔镇: 里岔镇位于青岛市西南部,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同三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复线在该镇设有出口,交通极为便利。 镇内各项资源丰富。境内有占地1200亩,蓄水80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两座,水质清澈无污染;建有供水站及35万伏变电站各一处,可满足镇工业和生活需求;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大批熟练的缝纫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石清沟汉墓群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石清沟汉墓群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清沟汉墓群位于胶州市铺集镇石清沟村西北岭地上,年代为汉代。

2011年6月21日,胶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胶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石清沟村,南、西、北以封土边缘为界各外扩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铺集镇:" 铺集镇位于胶州市西南部,地处胶州、高密、诸城三市交界中心,距三市各70华里,素有""三七""铺之称。历史悠久,商贸繁荣发达,秦汉时为黔陬郡。铺集也因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而得名。建国初期曾是胶河县驻地。省道朱诸路、董张路横穿镇中,距离青岛国际机场70公里、青岛海港80公里、黄岛港口60公里、济青高速公路40公里、胶济铁路35公里。全镇共辖69个行政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寨子村汉墓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寨子汉墓为寿光文物保护单位。

寨子村汉墓位于纪台镇寨子村北,面积为平方米。

,寨子村汉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台镇:【概 况】 是周朝纪国古都,位于寿光南部,弥河东岸,济青高速11号路口处,与昌乐、青州两县市搭界,是寿光的南大门。总面积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辖72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人,1.3万户。2015年全镇完成科学投入17.6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1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9%和16.6%。【现代农业】 5年间,纪台镇以农业增效为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永固古域及八卦汉墓群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永固古域八卦汉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座落在童子坝河边的永固城,据说曾是月氏族的都城。汉初曾是匈奴单于王的避暑胜地,故又叫单于王城。那时这里地势辽阔,湖水荡漾,牧草异常丰美。就是今日,也依然湖光映着塔影。为了打通西域之路,霍去病率军横出扁都峡后,直奔永固,一举捣毁单于王老巢,拉开了河西战役的序幕,在辽阔的草原上放养军马,以备战用。自此以后,历朝各代把这里当作皇家马场看待。

据《甘州府志》记载,东晋永和年间,前凉张祚于其地始置汉阳县,隋为赤乌镇,唐为大斗城,宋时曾是甘州回鹊临时成都,清时康熙帝取永远巩固之意,刺名永固,定名永固城。

原城南北长1600米,东西宽1320米,近方形,面积2.1平方公里,城垣夯筑而咸,墙基厚8一10米,高达9米,墙外有深壕沟。城内偏北筑有东西向的土垣一道,把城分为南北两城,当地群众以其形状如算盘便称为“算盘城”。

如今,曾经高大宽广的永固城只剩下西北一隅的断壁残垣,昔日的辉煌已荡然无存。代之而成的是红屋顿、黄花地,是扩大了好凡倍的永固村,是远胜子昔日的新的辉煌。

环城东西两面就是著名的东西湖,湖内有清泉多眼,水自泉生,一年四季,清波荡漾,湛蓝如镜,湖畔田野相拥,绿草如茵,湖光与蓝天白云相映,令人遇思无限。在这里,你可以临湖垂钓,也可以嫉戏碧波,独享那一份超脱的野趣。

与永固城隔河相望的便是八卦营汉墓群,其规模之大,堪称河西之最。当年那些战功卓著的戍边将士,战死或病老而死后,变与妻妾同眠于此。登高远眺,但见古墓累累,坟草萎篓,一眼望不到头,先人们似在诉说着当年-的征战故事。而昔目牧草丰美的大草原,已被今日一望无垠的良田沃野所取代。今日之景象,正是先人们所期待的。

据发掘考证,这些汉墓多为二室墓或多室墓,墓壁上彩绘着动物或放牧、征战、狩猎、耕作及比月星辰等图案。这说明当时的戍边将领都携带家眷,也说明当时己将咸边与放牧尔屯田自给自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为促进边疆开发起了积极的作用。从壁画及出土的钱币、陶罐、木马、弓箭、努机、铜镜等文物来看,这一墓群葬芒幸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麻庄汉墓群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麻庄汉墓群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麻庄汉墓群(第一批省保)

时代:汉

地址:浑源县城西北8公里麻庄村

西汉时,麻庄汉墓群所在地为雁门郡崞县境,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频繁接触的地区之一。墓群位于麻庄村的古城洼周围,有封土堆20余座。

1973年发掘清理了两座汉墓群。两座墓群的形制均为斜坡墓道的长方形土坑竖穴木墓。一座有两具漆棺,木周围填有沙子和卵石。出土的随葬物有铜钉、铜熏炉、铜博山炉、铜绢、石砚等,推测此墓应是官吏夫妇合葬墓。另一座有棺具一付,骨架为男性,出土的随葬物品有素面铜釜、洗、筒形器、熏炉、刷把等。在尸骨下有很多碎铁片,推测死者身份可能为武职官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灵杰山汉墓群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灵杰汉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灵杰山汉墓群,位于宿迁市区幸福路以东、鱼市口路以南地块。2010年初,因苏豪银座工程建设,由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共发现109座墓葬和1条南北走向的明清古河道遗址。墓葬除一座为砖室墓外,其余均为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文物300余件。该墓地初步判断是西南方向2公里处的秦汉时期下相城居民的墓葬区,为研究汉代宿迁丧葬习俗和历史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危山汉墓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危山汉墓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危山汉墓位于章丘圣井街道办事处危山风景区内山顶西侧。墓的西南侧为元音塔,东侧为元音寺,墓旁原有祠、石碑,现俱已废毁。保护范围:危山风景区占地范围(有原平陵王墓、危山兵马俑坑、危山兵马俑窑址)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扩50米。

危山兵马俑坑为墓葬陪葬坑位于圣井危山风景区北山坡。2002年村民挖树坑时发现。俑坑呈南北方向,长9.7米,宽1.9米,深约70厘米,总面积为18.43平方米。兵马俑坑共发掘出172个兵俑、55匹马、四辆车,600余件盾牌,150余个车、马、俑的构件及建鼓,颦鼓等文物,均为汉代遗存。遗址西南500米处有窑址1处,出土了大量的陶俑、陶车、陶马的残件,应是烧制兵马俑坑的窑炉。自此处向南700米为危山顶平陵王墓、危山三碑等。

据传该墓主为西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所封的济南王刘辟光。封土为夯土,上面建有一凉亭。据历史记载,《太平寰宇》记云:“汉文帝十六年封齐悼惠王子为齐孝王,景帝三年孝王与吴、楚谋,-,葬此山巅,俗称为“铁墓顶”。

2015年6月23日,危山汉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圣井街道: 政区人口:圣井街道办事处位于章丘西部,是章丘融入济南的西大门,与济南零距离对接,是我市“一河两城”战略规划重点建设的新城区。街道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3.4万亩,下辖46个行政村,人口3.8万。 经济状况:2010年,农业增加值1.835亿元,粮食总产量2.8亿吨,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12.3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利税1. 3亿元。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