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台汉墓(精选20篇)

徐州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由人工开凿的两条墓道和十五间墓室组成,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罕见。尤其是至今尚未揭开的四大谜团,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人。

浏览

4760

文章

155

篇1:蛇山子汉墓群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蛇山子汉墓群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蛇山子汉代遗址位于辽宁省黑山县段家乡蛇山子村,包括生活遗址和墓葬遗址,生活遗址在蛇山子村北侧,墓葬遗址在村西北半里处。生活遗址地势为一高台,南北长200米,东西宽约150米。地下有大量布纹瓦片,可证明为汉代遗存。墓葬均在地下,过去耕作时,曾出土墓和瓮棺。1958年,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曾挖出一具石馆,内葬酋长,并有随葬品,被市博物馆运走。被列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保护范围:以标志碑为基点,东、西各250米,南、北各500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6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城阳汉墓群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城阳汉墓群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城阳汉墓群】为汉代墓葬。位于即墨市华侨村东500米处,现存南北两座墓葬。两墓相距约50米。北面的一座墓当地群众称之为“梁王坟”,高6米,面积约900平方米。南面的一座群众称之为“拜坟台”,高约4米,面积约200平方米。据《即墨县志》记载:“城阳古不其城古冢八,相传为伏湛八代子孙之墓”。原有墓葬十佘座,现仅剩两座。从被破坏的墓葬遗迹看,墓室用砖、石垒砌而成,墓室大小各异,石墓门上刻有画像,雕刻手法为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

信息来源:青岛市情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朱汉墓群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汉墓群为烟台市文物保护单位。

朱汉墓群位于莱州市驿道镇朱汉村东北约1.5公里丘陵高地上,面积约有30万平方米。地面可见大墓冢6个,周围散见花纹砖、瓦、陶片等遗物。发现墓葬数百个,共清理汉代墓葬280余座,俑坑9座;墓地东南发现商周遗址1处。出土文物近千件(套)。墓多中小型,多土坑竖穴墓和土坑砖椁墓两种。另有瓮棺。随葬品陶器有:鼎、盒、壶、罐、盘、钫、樽、匜、勺、耳杯、薰炉、灯仓、马、俑等。铜器有:镜、带钩、铃、钱币等。另有少量铁、石器。较典型器物有:陶鸮尊,曲颈龟座灯、马。俑坑出土数套成组合的车(木质已朽)、马(陶)、俑(陶)等,商周遗址发现有灰坑2座、房址8个,出土陶片以素面、红色为多,可见器形有:鬲、甑、簋、碗、罐等,石器有纺轮、磨石等。朱汉墓地是胶东地区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一个汉代墓地。

2004年4月,公布为烟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莱州市博物馆

朱汉村:朱汉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辉冢汉墓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辉冢汉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辉冢汉墓。位于今冀州镇辉冢村东北600米处,现封土高9米,南北长90米,东西宽70米,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墓顶封土有散落碎砖瓦。

据说该墓原为“龟形”,墓顶原来建有和尚庙,当地人俗称“大寺“,后拆除。传说,此冢是因为烧白灰而形成的,称谓“灰冢”,后演变为现在的辉冢。2001年2月,被确定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辉冢村:辉冢村位于冀州镇东南方向,距镇政府10公里,全村350户,980人,党员68人,6个小队,耕地共2735亩,全村收入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沙梁坡汉墓群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沙梁坡汉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梁坡汉墓群

沙梁坡汉墓群(第六批国保)

时代:汉

地址:天镇县南河堡乡季冯夭村东南

大同市天镇县沙梁坡汉墓群,位于天镇县城南5公里处的冯家夭村东南沙梁坡上,现存有封士的汉代将士墓43座。经测定,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为东汉时期戍边将士墓地。分布范围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封土堆一般高为5至8米,周长约为50 至90米。全部由黄土堆夯垒而成。大大小小的墓葬散落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土坡上,墓葬之间的距离近30多米,远的三五公里,错落有致,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墓群。

汉墓群为南北向分布,东西向排列。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5公里,现存地层表面可见的汉墓有41冢,高8——12米不等,周长50——90米,1978年洪水冲出汉墓一座,棺木经C14年代测定:(BP)2340±100年,并出土东汉草叶纹铜镜一件,91——92年发掘汉墓二座、小型汉墓44座,出土了一批汉代的陶器、铜器。

季冯夭村:季冯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陆庄汉墓群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陆庄汉墓群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陆庄汉墓群位于温县张羌街道陆庄村。年代为汉。2016年1月22日陆庄汉墓群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张羌街道:南张羌镇位于温县城东3公里,东临赵堡镇,西接温泉镇,北与北冷乡接壤,南到黄河,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11公里,全镇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万亩,滩区非耕地面积1.2万亩,辖15个行政村,10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7万,现有26个党支部,党员84 1人。素以铸造、制鞋业发达驰名,享有“铸造之乡”、 “鞋业之乡”美誉。 独具特色的工业经济 。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柿园壁画汉墓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柿园壁画汉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该墓位于保安山东边的山头,西偏北与梁孝王墓相距约300米,是梁孝王刘武的儿子梁共王刘买之墓。此墓中最为珍贵的当数主室前厅顶部的四神壁画,东西宽3.27米,南北长5.14米,面积16.8平方米,壁画由青龙、白虎、朱雀、灵兽、灵芝及云气纹组成。这幅绘画气势恢宏,篇幅巨大,内容紧凑,主题鲜明且无一处败笔,好似一气呵成。此画既出震惊了全国考古、历史、建筑、美术和艺术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此拍案叫绝,其艺术价值堪称稀世国宝,比敦煌壁画早630多年,被称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

景区地址:永城芒山镇柿园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重庆涂井汉墓群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涂井汉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简介 涂井汉墓群位于忠县城东北25千米处的涂井乡红赤村,由15座汉墓组成。墓内道口有一拖着大车的灰陶大马,由陶制马夫牵引着一匹红陶高马立于陶制的水井旁。墓室内各式用陶制成的俑、禽、兽、房、池、塘、田等,都配以各式银制、铜制、铁铸的器具和装饰品,形态逼真,琳琅满目。五号墓是三国时期留下的完整墓葬,其内部陈列整齐,墓内随葬品以陶俑、陶器为主,是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文物。

重庆忠县

涂井乡:涂井乡地处忠县东北部,长江北岸,位于东经108°03′49″至108°09′00″北纬30°21′51″至30°30′03″。东与石宝镇相邻,西邻汝溪镇、黄金镇、忠州镇,北与野鹤镇接壤。乡0驻地龙滩村,海拨高程259.8米,与世界八大奇特建筑之一的石宝寨相距仅15公里。涂井乡幅员辽阔,全乡幅员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35亩,人均耕地0.74亩。辖25。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北庄子汉墓石刻馆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庄子汉墓石刻馆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定州有一处碑林,又称定州石刻馆。还有一处汉墓,距今已有1700多年。汉墓就在碑林院内。或者说,围绕汉墓建起了一处碑林。走进碑林院子,几十株高大的柏树蔽日遮天。迎门一处三开间的小型展室,陈列的展品介绍了两汉中山国在定州建都的历史以及部分汉中山王陵出土的文物。1982年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前建有展室,可通地下墓道,展室前立有移来的两通石碑,一为“苏文忠公祠记碑”,另一为“题魏国韩公祠碑”。墓汉总长24米、宽10米的砖砌墓室并不宽大,却也设有前、中、后室和左、右耳室。墓室内展有少量随葬品。这座当初传为“靖王坟”或“慕容陵”的汉墓,经1995年的发掘确认墓主人是享有“侯”爵位的东汉晚期墓葬。据说,这座侯墓是我国第一座保存完好并对外开放的东汉砖室墓。

院内东北部有定州文物部门收集和征集流散于寺庙和民间的碑刻200多通,年代为北齐至明、清、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碑记、墓志、经幢、石造像等。其中有些价值很高的碑刻,如北齐“彭城寺碑”、唐王维的“阴阳竹碑”、宋韩魏公祠绘画记碑、清乾隆御碑、石竹碑、冯玉祥书的“王瑚木碑”等,均是碑中珍品及石刻艺术佳作,在考古和书法艺术上都具较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由“北庄子汉墓”出土的488块铭文石刻,移来镶在这里的墙壁上。标有石场地名、郡国名甚至工匠姓名的石刻,涉及到六州十几个郡。这些公元79—88年间的铭文石刻,成为研究由篆向隶演变的珍贵资料。走在满是绿苔的院子里,四周静静的。松柏苍翠、花木掩映的碑林,是游人吊古寻幽的一方佳地。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定州市古楼街

乘车线路:定州火车站乘1、2路公交车到大世界站下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匡家庄汉墓群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匡家庄汉墓群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匡家庄汉墓群位于胶州市洋河镇匡家庄,年代为汉代。

2011年6月21日,胶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胶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汉墓封土边缘为界,四周各外扩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洋河镇:" 洋河镇位于胶州市西部,人口5.8万,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 交通发达,区位优越。东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接胶州湾高新技术加工区,是进入青岛的咽喉要地。204国道、诸黄公路、同三高速横穿境内,同三高速公路在境内南北有两个出入口。距胶州火车站24公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40公里、青岛前湾港24公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出口2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冰沟汉墓群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冰沟汉墓群为宁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冰沟汉墓群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距市区约45公里,2004年元月前地属石嘴山市陶乐县,为石嘴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银川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冰沟汉墓群分布在黄河东岸,其东北部为大片沙漠地带,南侧为一条深约40米的洪水沟(俗称冰沟),地势西南较高,东北稍低。经调查,墓葬群现有墓葬百余座,分布范围约4平方公里,墓葬封土堆为圆锥形,大小不等,最大底径16米,残高3-4米,最小底径5-6米,残高2米。由于洪水冲击,有的墓葬现已塌陷,棺木外露,塌陷之墓,均为砖室墓,有单室墓、双室墓两种。墓群周围散布有汉代的残砖、碎瓦和陶片。冰沟汉墓群是宁夏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汉墓群。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月牙湖乡: 月牙湖乡位于银川市东北部68公里,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河交接处,因此处有一湖象月牙状而得名 。(传说在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和亲,行至黄河渡口处,望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水,心中不胜凄凉——渡过黄河,离长安便又远了一步。临行前,昭君下定决心,一路上绝不回头,可刚一渡过黄河,心中对远方父母的思念猛然涌上心头。于是,她情不自禁的回头望着家乡的方向痴痴发呆,不知不觉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合浦汉墓博物馆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合浦汉墓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合浦汉墓博物馆

合浦县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廉州镇中山路中山公园内。合浦县博物馆的陈列以《合浦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展》为主。展厅以木制展板分隔成四个展室,展览面积238平方米,展品250件,以青铜器、陶器和琉璃、琥珀、玛瑙、水晶和金银玉石等制品为主。其中,铜凤灯、铜屋、铜提梁壶、三足铜盘、铜魁等具有南方青铜器精巧细致的地方特色。带有干栏式结构特征的陶楼,显示出当地的气候环境和日常居住条件。展品中有一件东汉早期的铜提梁壶,内盛液体至今仍保存。

博物馆馆藏有文物3150件,以汉墓出土文物、清代书画和扇面为主。其中,以汉墓出土的完好的玻璃杯、玻璃碟、铜屋、铜井、铜灶、金带钩、玉壁和传世的铁斗、铜钟等更是珍贵。曾出版合《浦文物简介》、《合浦文物古迹》、《合浦汉墓出土文物讲解》。

合浦古墓群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城东郊,南起环城乡禁山村,北至清江村,东西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13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

目前在合浦古墓群清理、发觉的古墓1200多座,出土了珍贵文物超过万件。其中有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器、古钱币,以及舶来品香料、玻璃器皿、碧琉璃、水晶等饰物及工艺品和外国风格的黄金饰物。是国内外著名的大型汉墓群之一。1996年,合浦古墓群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出土的文物看,这里的古墓以汉墓为主,也有少数汉、晋、南北朝、宋、明、清各代的墓葬。1972年在此出土文物245件,其中铜凤灯、铜屋、铜匾、三足盘等文件等五件文被送往日本、加拿大、等7个国家展出。随后,又在堂排村等地发掘五座古墓、出土器物360多件,其中有陶器、铜器、琉璃、水晶、以及大量文五铢钱和料珠,还有北方民族常用的代钩。据考证,这种代钩在春秋时代传入中原。这说明合浦在两千年前与中原地区就有这密切的联系。

古墓群的出土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艺、南北方交流、以及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每周二至日开馆。

每天上午8:00-11:00-

下午14:30-17:00(6月-9月为15:00-17:30)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曲茔汉墓地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曲茔汉墓地为营口市文物保护单位。

曲茔汉墓地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九垄地村西北,占地面积达一百余万平方米。原为曲家墓地,故名。

曲茔汉墓地原为较高的土岗,后因取土夷为平地。当地群众使用汉墓砖砌院墙、套猪圈。1972年秋辽宁省博物馆考古队曾来此地发掘,出土陶耳杯、陶盆、五铢钱、铜带勾、银杯及大量文字砖。砖文为小篆或汉隶,多是一些祈祷及怀念之词,纹饰为太阳纹、羽毛纹等。此处墓群时代大约从西汉中后期至东汉。

两汉时期,受战争的影响,居于营口境内的汉族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往来奔波于关内外,随着中原汉人的迁徙到来,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营口地区经过战国时期长达二百余年的开发,丰富的物产,肥美的土地,吸引了西汉政权的高度重视,为了更有效地掌管治理,西汉时在我地区设置平郭、安市、文、房四县。全国范围内的设郡置县规划布局合理,是汉政权通盘考虑的结果。我地区县治设置同样错落有至,疏密适度,人口进一步增加,经济开始发展壮大,构成了汉代营口地区欣欣向荣的局面,随之而来墓群也大量存在。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埋葬习俗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各具特色。汉代的葬俗文化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受视死如视生的社会习俗所左右,墓穴通常选择风水宝地。汉墓已出现壁画,最具典型的代表还有画像石、画像砖,具有汉隶古拙质朴的文字砖开始出现,带有明确纪年的墓砖尤显珍贵,能为断代提供可靠依据。

1984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84]108号)公布曲茔汉墓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发[1990]38号)公布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墓葬群北起熊岳河南岸边,南到防护林带,东、西各50米为保护范围;在墓葬群保护范围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

信息来源:市文体新广局 供稿人:董文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双冢汉墓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双冢汉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双冢汉墓。位于今冀州镇双冢村东北、市政府驻地南5.2公里处。有2个冢,前后相距50米,冢高6米,冢底相连,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面积约6亩。两个古冢因连接在一起而得名双冢。

冢顶原有南北两座大殿,今尚有绳纹汉瓦碎片。民国初期,冢顶曾有塌方,在其西北角发现砖砌券门,后用土封好。

据《周书》载:“齐任城王湝、广宁王孝珩等据守信都,有众数万,高祖诏宪讨之。宪至信都,列阵于城南,宪登张耳墓以望之。”据此推论,当年所登张耳墓可能就是双冢。

此冢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登云山汉墓群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登云汉墓群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登云山汉墓群

地址:胶州市洋河镇河西李村南登云山上

时代:汉代

保护范围:以墓葬封土边缘为界,四周各外扩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洋河镇:" 洋河镇位于胶州市西部,人口5.8万,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 交通发达,区位优越。东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接胶州湾高新技术加工区,是进入青岛的咽喉要地。204国道、诸黄公路、同三高速横穿境内,同三高速公路在境内南北有两个出入口。距胶州火车站24公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40公里、青岛前湾港24公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出口2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四女汉墓群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四女汉墓群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女汉墓群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西蒋楼村桥东村西侧

四女汉墓群又名四女孤堆,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西蒋楼村桥东村西侧,是由4个深埋于地下的古墓组成,每个古墓的上方均有一个大土堆覆盖着,四周栽种着几百棵高大的松柏树。这些古墓是距今约有2000多年历史的汉墓。

保护范围:四女孤堆为中心点四至各7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00米。

城父镇:城父镇位于亳州市谯城区东南边陲,距城区约33公里,南依漳河,北偎涡水,紧靠大京九,西傍商阜高速公路,307省道穿镇而过,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城父镇古称“夷”,系春秋时期楚王“陪都”,春秋名将伍子胥,西汉军事谋略家张良均出于此,是千年历史文化名镇。全镇现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余处,原始社会部落群青凤岭、四女孤堆古墓群、伍员庄堌、章华台、黛台寺、望花台、铁营古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北洞山汉墓博物馆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北洞山汉墓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北洞山汉墓博物馆座落在铜山茅村镇洞山村,和徐州市区一河之隔,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北面紧靠茅村汉画像石墓,西邻九里区龟山汉墓,东靠津浦铁路和104国道,南侧京杭运河自西向东缓缓流过。

北洞山汉墓为横穴多室洞崖,坐北向南,依山凿石而建,墓穴由墓道、主体墓室、附属墓室等部分组成,全长达70米,最宽处20米,使用面积320平方米。墓道前中部分露天开凿填土夯筑,中部东西壁凿有安放彩绘陶涌的小龛,内有220件彩涌,进墓门的墓道用塞石封堵,主体墓室均凿于山岩中,由耳室、侧室、前堂、后室、库房、厕所等组成,墓室的四壁,墓道均用防腐防潮的朱砂粉涂刷。附属墓室先在山坡上凿出坚穴,顶由条石砌成人字形,其中最大的乐舞厅面积达465平方米。北洞山汉墓早年曾多次被盗,但仍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000余件,对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主要的价值。据推断墓主人是西汉第二代楚卫刘郢客,系高祖刘邦之侄、楚元王刘交之子,下葬年代应在公元前175年。北洞山汉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座按照阳间生活场景而建成的帝王冥宅。

北洞山汉墓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4年由徐州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发掘,88年建成北洞山汉墓陈列馆,次年初对游人开放。陈列馆主要由围墙、展厅、办公区、墓穴及封土几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6亩,四周围墙镶嵌36块仿汉画像石刻,展览面积500平方米,陈列文物40余件,封土堆上种植雪松、龙柏、古槐等树木,整个馆区环境优雅,但又不失庄严肃穆的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林家庄汉墓群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林家庄汉墓群为胶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林家庄汉墓群

地址:胶州市里岔镇林家庄村南

时代:汉代

保护范围:东、南、北以汉墓封土边缘为界各外扩50米,西至山沟。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外扩50米。

里岔镇: 里岔镇位于青岛市西南部,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距青岛前湾港35公里,距青岛同三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济青高速公路复线在该镇设有出口,交通极为便利。 镇内各项资源丰富。境内有占地1200亩,蓄水800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两座,水质清澈无污染;建有供水站及35万伏变电站各一处,可满足镇工业和生活需求;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大批熟练的缝纫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苏村汉墓群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苏村汉墓群为平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苏村汉墓群

级别:县级

时代:汉

地址:官成镇苏村

以苏村至旺村0.5公里,官成河至北面0.5公里为保护范围,官成河以北及其东西一公里为控制地带。官成河以北及其东西一公里为控制地带。

1989.7.20

平南县人民政府(平政发[1989]136号)

官成镇:官成镇位于平南县城的北部,距离县城15公里,东与平南县的安怀镇,南与平南镇、环城镇,西与同和镇、马练乡接壤。全镇面积203平方公里,宜林面积l2万亩,耕地面积5.5608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3568万亩,旱地面积1.204万多亩。全镇有17个村委会,88个自然村,511个村民小组。2002年底,全镇有l8881户,人口88865人,其中农业人口86587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白龙泉汉墓群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龙泉汉墓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泉汉墓群位于津市市区以南约5公里的新洲镇,石子岭东南麓,肖家湖以西,与雷家湾墓群隔湖相望,又与石子岭墓群绕山相接。该墓地于1986年在全省文物普查工作中调查发现。1992年配合湘北公路建设,在肖家湖西岸及山坡上清理两汉时期墓葬数十座,出土各类文物数百件。其中肖家湖17号西汉墓出土青铜礼器两套和精美的釉陶器数件。特别是该墓地东汉墓葬较密集,墓葬规格、形制较高。现沿石子岭南麓至山峪洼地还分布有三座较大封土堆。

该墓地是迄今为止澧水中下游流域发现的两汉墓葬分布最密集,规格最高的墓地。如此密集和规格的两汉墓地也印证了新洲古城在两汉时期曾一度作为澧阳县治所在。为研究澧水中下游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新洲镇:新洲镇、灵泉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新洲镇新洲东控洞庭,西扼九澧,北接荆沙平原,南承武陵余脉。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山上茂林修篁,异兽珍禽,山下芦苇蒿麻,莲藕鱼虾,靡所不有。自古以来,新洲就以其秀丽的风光,深厚的文化,丰富的物产,为世人所称道。 隋开皇九年至洪武九年(公元539-1376年),新洲一直是郡、州、路、道的治所,是澧水流域重要的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