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长泰鼓鸣岩(合集15篇)

浏览

1427

文章

15

篇1:红军进长泰纪念亭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泰纪念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进长泰纪念亭位于长泰县武安镇武德园北侧。

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后进入长泰,国民党四十九师张贞所属叶文龙部的一个连闻风丧胆,向林墩方向逃窜而去,只留下戴大砖、李得茂两个便衣队共十多人出没长泰县城武安镇。国民党伪县长也携眷潜逃,住在县城附近的土豪劣绅相继逃匿他乡。广大群众受国民党“三光政策”、“共产共妻”等-宣传和-封建势力的造谣煽动,一时人心惶惶,商店时开时闭。24日凌晨,驻在浦南圩的4军13师37团(或38团)三连一百多个指战员奉令从浦南经浦泰公路进驻长泰。上午9时许,进抵县城北门,李得茂、戴大砖等落荒而逃。红军队伍穿越古街,直抵东门龙津江畔的泊岸凉亭和周围店铺走廊休息。军旗竖起系在护城河桥头的扶栏柱上,迎风飘扬。后队伍分驻东门、北门及城隍庙三个地方。24日下午,红军指战员书写标语,宣传发动,没收地霸不义之财。25日上午,红军在县城市场召开了群众大会,号召工农团结起来闹革命,会后,还把没收财物分发给贫苦群众。25日下午,红军又派出几个战斗小组,分头拘留地主恶霸。溪东村几个贫苦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26日凌晨,红军奉命撤回漳州,由南门经京元南庄过渡到官山,再由坂头经五里亭回漳州。为纪念红军进驻长泰活动的3天,许多知情群众就把东门龙津江畔的泊岸凉亭称为红军亭,作为红军入泰见证,供人凭吊红军入泰佳话。

1999年旧城改造时,红军进长泰纪念亭原址整体提升保护,凉亭内增设石椅,增添了武安古城景色。

信息来源: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武安镇:长泰县辖镇。县府驻地。1940年置武安镇,1958年建红星公社,1960年更名城关公社,1984年复置武安镇。位于龙津溪下游,面积1012平方公里,人口48万。鹰厦铁路、郊柏公路过境。辖十里、积山、欧山、鹤亭、溪东、宫山、珠坂、城关、京元、金里、珠浦11个村委会和城河、登科、中山、罗山4个居委会。主要企业有运输、建材、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甘蔗、水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长泰园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长泰园位于城区长春路与泰安路交会处东北侧,北临市气象局、地震监测站,东接泰安路绿色长廊西端。地势南高北低,地形略有起伏。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9万平方米,硬化面积7000平方米。2005年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

总体布局利用水系、道路、树木、假山等有形物,将园区分为健身活动区、儿童游乐区、沙生植物游览区、休憩游乐区等。有各类树木2.75万株,草坪2.17万平方米,花卉4500平方米。植被季节色彩分明,乔、灌、花、草配置合理。有林下旱喷小广场1处,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20多套,园路灯58728盏、草坪灯200多盏,铺设道路1124米,穴位按摩园路2389米,配置休闲桌凳65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长泰砂仁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长泰砂仁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长泰砂仁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长泰砂仁

砂仁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泰砂仁属阳春砂,在药物学上其功效显著,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吐、理气安胎、治喘咳等效。长泰栽培砂仁已有300多年历史,群众种植砂仁,经验丰富,种植出来的砂仁量高质优。长泰县砂仁种植面积3000亩,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一年总产量20-30万公斤,约占全省的70%,是全国砂仁生产的重点县。砂仁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也是食品工业中现代流行的“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的重要佐料。砂仁可开发出“砂仁风油精”、"砂仁中药"等系列药品,还可开发成"砂仁饮料"、"砂仁饼干"等系列保健食品。

长泰砂仁的栽培有悠久的历史。清康熙、乾隆的《长泰县志》均有长泰砂仁的记载。后来由于社会动荡,长泰砂仁流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1959年,福建省药用植物普查队在长泰发现砂仁资源。而后,又开始人工培植,长泰砂仁有了长足的发展。1985年,全县种植面积2400亩,约占全县砂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采收鲜果13485公斤,约占全省砂仁总产值的70%。当年5月,长泰砂仁经漳州市科委论证,定为山区综合开发项目之一。在砂仁栽培方面,引进新技术,组织科研攻关,从而提高砂仁的产量。陈镇祖地村三娘自然村,种植砂仁80亩,年产6250公斤。至今,在长泰县的一些山村农村,仍种植砂仁。除了销售砂仁鲜果、干果外,还进行盐腌加工,供应市场。

具科研部门测定,长泰砂仁果实含油量3.2%,与著名的阳春砂仁相当,药效与阳春砂仁相似。长泰砂仁还具有果实大、品质好、自然传粉率高,适应性广等特点。因此,长泰砂仁成为地方名产,产品畅销于市场。

地域范围

长泰砂仁地理保护范围位于长泰县东部山区,距县城14公里,距厦门口岸52公里,距漳州市区30公里,厦成高速、福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设有互通口,交通便捷。该区域生态环境优越,地形地貌独特,特别适宜砂仁的生长生育。主产地为长泰县陈巷镇新吴村、吴田村、祖地村、美彭村,坂里乡高层村、正达村以及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后坊村等8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8′-117°56′,北纬24°39′-24°47′之间。总保护面积1300公顷,现有生产面积300公顷,年产量450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长泰佛手瓜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长泰佛手瓜--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佛手瓜(学名:Sechiumedule),又名隼人瓜、安南瓜、寿瓜、丰收瓜、洋瓜、合手瓜、捧瓜等,是一种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15年传入中国,在中国江南一带都有种植,以云南、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最多。佛手瓜清脆,含有丰富营养。每千克鲜瓜中含蛋白质5克、脂肪1克、纤维素30克、碳水化合物77克,还含有维生素C220毫克,核黄素0.1毫克,含钙500毫克、磷320毫克、铁40毫克。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当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两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们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长泰手抓面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手抓面是闽南独有食谱之一,以其乡土特色而驰名。虽然它鲜少在殿堂宴席上出现,但由于口味独特、方便随意,在乡间亦颇为风行,很受群众喜爱。长泰的手抓面更是别具风味。

先说这称呼。手抓面,顾名思义,即用手抓着吃的面,以面份裹着油榨豆腐干或五香,抓在手掌里进食而得名。看来并不合卫生习惯,有一种“粗人”的味道,但也让人觉得透着一股亲切的平民味。

再说这面,黄澄澄金灿灿油亮亮,又软又韧,盐碱适量,其味温和,在闽南湿热的气候下也不容易变馊。手抓面的地道吃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上炸豆腐,裹着吃,所以手抓面也叫“豆干面”;一种是加上一条闽南的美食五香,再放上卤肉片、烤肉片之类,加上几许炒得脆脆的青菜或腌渍的凉拌黄瓜、凉拌萝卜等,加醋、砂糖拌成,最好再来点香油或辣椒,卷一卷,放手一抓,捏成纺锤形,蘸点酱,就着各色凉菜,送进嘴里。凉凉的面条,酸酸辣辣的酱,还有一丝丝凉菜,带着油香的肉以及豆腐渣儿,酸、甜、香、麻、辣,一应俱全,滑利爽口,令你齿颊留香,大快朵颐,吃得自在与畅意。在长泰农村还有一种特别的吃法,每逢榨花生油的季节,先洗手,倒上一点儿刚榨出的花生油,揉着面吃,满嘴原始而纯净的面香,就算这样干吃也不会觉得腻,而且越嚼越有味。

长泰的手抓面除了手抓着吃以外,还有其他的吃法。比如卤面,香菇、虾米、三层肉炒出香味,加水烧开,放金盏花,淋打透的鸡蛋,水淀粉勾淀制成卤汤,淋在面上即为卤面。也有不打卤,而以普通的汤代卤,称水面,还有炒着吃,称炒面。在长泰农村,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用这种面和三牲祭祀祖先,有重要的客人来了,亦炒面请客表示热情客气。

如果有机会看师傅手工制面,那简直是艺术享受了。先是点碱,多少比例要合适,因为面的质量取决于碱水的比例,老牌的手抓面厉害就在于点碱的功夫。二是和面,大缸里的面粉转眼间成为粘呼呼的一团,推拉拍击揉转之间变成光溜溜的面团,放到专用的条几上。三是揉面,师傅持一横木,一端插进对面的槽中,中段置面团上,人侧身骑坐横木末端,单腿弹跳,横木随人上下起伏、左移右动,是揉面,也是舞蹈。只有揉透了的面吃起来才会劲道。四是擀片,方法同和面相近,一层太厚了,撒粉,层叠再擀,直至符合要求。五是切面,用刀切成均匀的细条,直径2-3毫米。最后是氽面,面条在沸水锅里氽熟后捞出,盘成巴掌大小,一份一份,晾在竹匾上,手抓面就做成了。

手抓面的可爱之处,除了它是一种诱人的口舌享受外,更在于它是平民的吃食,引车卖浆辈的享受,虽不登大雅之堂,但味美、营养、方便。不必借用任何餐具,抓在手上即可大嚼特嚼;不必正襟危坐,孩子们是边玩边吃,乡下农民一边荷锄扛犁,一边咬着手抓面下田,犹如现今城里的“上班族”,为了赶时间,边咬馒头喝牛奶,边急急行走的情形;更没有主食与零食的区分,肚子饿了随时可以“抓”来享用,况且荤素结合,营养丰富,物美价廉,所以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也可见闽南人潇洒轻松、随意自在的个性。

——摘自《文昌长泰》叶小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无锡长泰寺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无锡长泰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座落在雪浪街道长泰山东麓的长泰禅寺,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元年(535),隋大业五年(609)一度荒废。唐上允二年(675)重建,后历经宋、元、明、清。鼎盛时,有寺院5048间之多。“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长泰寺,在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高僧云集,各遐江南,不仅建寺之早,规模之大,而且更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长泰八景”。

一千僧井,此井通山泉,大旱水不枯;二留笠阁,传仙人留笠而去,后用楠木建阁纪念之;三巨人迹,传僧伽罗汉在崖石上留下2尺有余足迹,大雨后时隐现罗汉侧影;四画猫壁,相传明代唐寅画猫于殿壁,爪牙生动,睛锐生畏,鼠雀望而逃逸;五碧照轩,精致建筑,在此仰视半山,大有“十里香风云雾过,松柏拱翠似碧波”的景观;六宋朝柏,宋人所植,古朴遒劲,建国后列省二级文物,保存到1966年才被毁;七古银杏,树龄500多年,四人合抱不及,虬枝参天,有近30米高,至今秋实累累,果大清香;八金刚经刻,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游长泰时应寺僧相邀,手书“金刚经”,刻成12块石碑,字体丰腴跌宕。“长泰八景”在千百年历史中,沧桑变幻。现古银杏树留原地;千僧井,2005年春在原址挖出十多米后已恢复原貌,井内壁为宋代古青砖、青石;苏东坡手书金刚经石刻十块半原寄藏在无锡梅园开原寺内,现已归回长泰寺。“长泰八景”已有其三。另有清雍正十三年“敕建长泰寺禅堂”竖牌一方,已从民间运归长泰寺。

1997年,经政府批准长泰寺在原址重修。现已建成山门、天王殿、放生池、大雄宝殿、观音殿、药师殿、钟楼、玉佛楼、斋堂、膳堂、寮房等。在重修过程中,得到无锡藉的港胞同乡的鼎力资助。他们还携眷纷纷来到长泰寺,在大殿敬香参拜,在古银杏树下合影观景,忆“长泰八景”,话历史沧桑。战火-使千年古刹夷为废墟,政通人和使长泰禅寺苏醒重修,给港胞同乡、海外游子筑起了一座重温故土根缘的心桥。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南泉镇寺前村

乘车线路:无锡市内乘塘前专线公交在塘曹村站下车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长泰广场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长泰广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长泰广场位于浦东新区张江板块,2号线地铁上盖,车行30分钟即可融入人民广场商圈、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长泰广场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未来它将主要服务张江、联洋、碧云、世博等板块,消费群体呈现出高学历、高收入、高购买力三大特征。数据显示,有近75万高端群体会成为长泰广场的主要消费者。

长泰广场的总平面布局分为高层办公区和多层商业区两部分。高层办公区由1-5号楼组成,沿基地北侧及哈雷路呈L型布局,其中2号及3号楼通过构架相连。商业区沿金科路、祖冲之路和哈雷路布置,通过庭院和连廊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及人流疏散角度考虑,入口广场分别设在金科路与祖冲之路交汇处、以及哈雷路和祖冲之路交汇处,而在祖冲之路中部及基地中部位置设下沉式广场,形成整个商业区的景观主轴,各个广场之间通过步行街相连。整个商业群内部通过建筑间围合以及柱廊、连廊等手段形成若干个性质不同的内庭院,并通过建筑之间若即若离的联系,创造了丰富的内部空间。基地内两层地下室为满堂布置,地下一层为商业广场、非机动车停车及设备用房,通过下沉式广场自然分区,并解决了采光、疏散等问题。地下二层为机动车停车及人防。

长泰广场的立面设计吸取了历史性建筑的特色,拱廊、街巷、庭院和景观广场相结合,创造出亲切的行人体验空间。商业建筑外立面采用西班牙风格,运用建筑的形体组合来塑造建筑形象,以艺术装饰风格为基调加以提炼,在强调体积感、挺拔沉着的基础上,强调时代感和创新性。整个建筑群高低错落,天际线变化有致,立面运用光与影来塑造建筑形象,充分利用材料的质感与肌理及虚实体量的变化来造型。办公建筑的外立面采用经典的ArtDeco(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外观既体现出当今的时代特征,又折射出昔日古典建筑的历史光辉。

一横一竖及环形景观主轴贯通了整个基地,并通过下沉广场形成了丰富的空间效果。各个广场及连接广场的步行道上以硬质铺装为主,辅以树木、花坛,通过雕塑、小品等装饰点缀,呈现出一个开放的、宜人的城市景观。而在建筑围合的大空间里,既创造出完整的景观中心,实现了景观价值的最大化,又丰富了行人的体验,婉约的散步道连接了一系列的庭院、平台、户外就餐区和水景,每一个空间都有独特的气氛和租户组合。

长泰广场位于浦东核心地段,占地面积8.3万多平方米,总可租建筑面积约319081平方米,规划设计单位为国际顶级的建筑师事务所,美国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THEJERDEPARTNERSHIP)。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大浦东”政策的消息落地,在原先的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四大国家级开发区之外,新浦东又拥有了洋山保税区、临港新城等国家重点产业集聚区;在“两大中心”等诸多重大目标聚焦下,大浦东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

地址:金科路2889弄

电话:60128888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长泰小黄山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这里松石野趣,独具特色,森林葱茏,香花秀草,巉岩丽景,深潭幽洞。身临其中山上的松树和奇石颇有“黄山一角”的俊秀与神奇,因而得“小黄山”之名。

游人在小黄山广场集合拍照、由哲门进山、过必经之道、穿仙人洞、登险峰“铁三角”、赏龟圣听涛、蛇王戏珠、官帽石、拜关爷圣王。感受“真美小黄山,善勤聚贤缘”之乐。飞渡空谷、从容溜索、铁道攀岩,体验空中飞人与蜘蛛侠那勇敢与豪迈!地处“临漳第一胜处”的国家森林公园天柱山西北山脉。

小黄山铁道攀岩

长泰漂流"攀领"小黄山铁道式攀登线路,由两条300米长的溜索、150米的峭壁攀爬、250米岩壁横移、70米"千福"隧洞、两条悬崖晃桥、一条断崖木桥、一条三索缅甸桥、80米活动预热区组成。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长泰酱油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长泰酱油生产历史悠久。“健将”牌黄豆酱油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名产,它采用纯正东北黄豆为原料,天然晒露酿造工艺进行生产。选用优质的大豆经过浸泡、蒸煮、接种、制曲、落缸酱醅发酵、淋油、高温瞬时杀菌、沉淀、过滤、分装等工序精制而成。酱油的色泽鲜艳,酱香及酯香浓郁醇正,无不良气味,滋味鲜美,醇厚柔长。咸甜适口,属上乘调味佳品。“健将”系列调味品,以冠王鼓油膏、百老抽酱油等等品种占据市场分额。冠王鼓油膏以精选优质黑豆(生仁黑)为原料,天然晒露发酵八个月以上,萃取原汁再经自然力(原光暴晒)提升品质二至三年,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添加剂,辅之科学配方配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为探亲访友的极佳礼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长泰状元蜜桔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长泰状元蜜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枋洋镇科山村是林震状元祖居地,去年下半年投资120多万元规划建设科山状元文化公园。当地盛产长泰蜜桔风味独特,被称为“状元蜜桔”。

品质超群,口感非凡的状元蜜桔生产于漳州府唯一状元林震故乡---长泰县枋洋镇境内,此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蜜桔也因状元而闻名遐迩。

状元蜜桔果形、色泽、味道均佳。其果实较小,单果重40-60克,果形扁圆,果皮薄,平均0.11厘米,橙黄色有光泽,油胞小而密,平生或微凸。囊瓣7-10片,近肾形,囊衣薄汁泡黄色,柔软多汁,风味浓甜,香气醇厚。其果汁含柠檬酸,多种维生素、糖份、氨基酸和磷、铁、钙等元素。桔皮健脾化痰,桔络通经活血,桔核理气散结。

状元蜜桔由于汲取状元宝地之灵气而具有独特清香,闻之提神醒酒,沁人心脾,含之唇齿留香,润甜爽口,堪称桔中状元,桔中珍品。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长泰状元蜜桔”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长泰龙须菜

全文共 197 字

+ 加入清单

龙须菜

佛手瓜幼嫩卷须,因其须长而卷取名龙须菜,取“龙须祈福”之意。佛手瓜又名合掌瓜,闽称番蒲,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富维生素C、高钾、低热、低钠,营养价值丰富。用开水氽烫后可凉拌、炒食或腌制,色泽碧绿,清脆爽口,风味独特;整个生育期无须喷药、施肥,是无污染纯绿色保健蔬菜。长泰县海拔较高的陈巷镇吴田、新吴、祖地等村是佛手瓜重要生产基地,特殊的地理条件、小环境气候,使其品质、产量都优于其他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长泰活动遗址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长泰活动遗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长泰活动遗址位于长泰县岩溪镇石铭村东寮、梁岗山三峒。

1944年初,闽西游击支队--中共地下党组织书记陈树连派地下党员张文才和张元方化装成挖青草药的医生到长泰县为发展游击队作准备,他们看到梁岗山一带的地形有利于游击队活动,就在上蔡洋山社落脚。吴三地思想先进,追求进步,被作为重点发展对象,1945年8月,吴三地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48年初,闽粤赣边区一纵队八支队正式委任吴三地为驻泰游击队总队长,同年2月其妻梁华英被捕入狱,国民党想以此逼吴三地投降,吴三地誓死不降,决定抗争到底,遭刚成立的长泰县建国戡乱委员会围剿。游击队节节抗击后,退守梁岗山石猴峒、博龙峒、山羊峒等峒穴,时常在梁岗东麓的村庄扰敌,国民党军无功而退,撤至岩溪伪-局及县城。1948年7月至8月,吴三地多次在东寮隆兴宫以求神拜佛为名秘密召开游击队会议,研究攻打岩溪-局、壮大游击队伍、筹集活动经费等事宜。会后,游击队秘密联系县民众自卫队副总队长林春风于8月8日一起攻打岩溪乡政府,由于叛徒出卖,林春风起义没有成功,惨遭杀害。游击队敌众我寡,退至上蔡洋山一带山区。县建国戡乱委员会带大批兵力穷追猛打到洋山,仍无法歼灭游击队。吴三地想策反县大队科长吴宗成起义,不料被吴宗成于9月28日晚设鸿门宴杀害,游击队被迫解散。解放后,吴宗成被我方镇压。

闽西支队、闽西南游击队长泰活动遗址梁岗山石猴峒、博龙峒、山羊峒等峒穴为天然石洞;隆兴宫因年久失修,正面木墙已经腐蚀,较为陈旧。

信息来源: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长泰漂流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长泰漂流,又被誉为“福建第一漂”,位于福建省长泰县,距厦门37公里,漳州26公里,泉州120公里。

长泰马洋溪漂流全程约8公里,途经70余个跌水、60余道弯,上下游落差62米。顺水漂流,波急浪涌、惊心动魂,涤尽风尘、荣辱皆忘,既有高歌击浆的豪放,又有搏浪飞舟的激越。这是有惊无险的航程,这是热情岁月的开始。溪流中千姿百态的奇石,两岸茂林修竹、参差错落,鸟鸣、山花又能带给您一种融入大自然的感受。有诗为证:“难得人生不糊涂,漂流胜读十年书,人生境遇皆若此,越过险滩是坦途。”无私心杂念,有的是对热情人生的向往,让您体验一次,回味一生……

全国皮划艇运动训练基地,“福建第一漂”与中国第一个国际皮划艇激流回旋赛场、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基地同一河道:是中国皮划艇的运动摇篮。先后被省体育总局、省旅游局确定为福建省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福建省漂流旅游定点单位。已先后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皮划艇激流邀请赛和首届全国皮划艇激流选拔赛等国际性大赛。

长泰漂流公司是一家为响应县委,县政府"旅游兴县"发展战略而创办的企业,在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厦广实业公司于1999年4月参与漂流公司,当时公司总投资150万元,后又由厦广公司单方将总投资扩大至1200多万元,不仅成为长泰县旅游的龙头企业,也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三星级标准酒店综合配套服务的激流漂流公司。

2000年省旅游局第一批授予长泰漂流为"福建省漂流旅游定点单位",省体育总局授予长泰漂流为"福建省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日前又被解放军水上运动大队确定为皮划艇激流训练基地,省委何少川副书记视察长泰漂流时留下"漂流健身"的题词。

长泰漂流公司创办以来,已接待游客和参观客人约10万人次,其中有美国,日本,印尼,比利时,泰国,法国,德国,巴西,英国,俄罗斯等国外来宾和台,港,澳同胞。公司还接待了国家体育总局邀请的第一支激流运动队---德国青年激流运动队,成功地承接了全国激流运动裁判员培训班。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厦漳漂流圣地 长泰漂流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漂流”是一项非常刺激且解压的户外运动,特别受现代年轻人的青睐。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漂流景点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跟随城市文化来看看中国十大漂流胜地有哪些吧!

长泰漂流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被誉为"福建第一漂",是继长江、黄河探险性漂流之后,在福建省率先开发出的旅游性漂流项目。长泰漂流是厦漳两地最受欢迎的漂流圣地。全程大约8公里,漂流时长大约2个小时左右。一路上,坐着皮筏,顺着溪水漂流而下,途中可遇到湍急浪涌,令人惊心动魄,但却是有惊无险。

夏天在马洋溪悠闲的漂流,既可以体验惊险刺激的水上乐趣,又能摆脱夏日的酷热,不得不说长泰漂流是个好去处。长泰漂流被誉为"福建第一漂",与中国第一个国际皮划艇激流回旋赛场、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运动基地同一河道,先后被省体育总局、省旅游局确定为福建省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福建省漂流旅游定点单位。

"福建第一漂"首期开发的"激情漂"航道全程约8公里,途经70余个跌水、60余道弯,上下游落差75米。顺水漂流,波急浪涌、惊心动魂,涤尽风尘、荣辱皆忘,既有高歌击浆的豪放,又有搏浪飞舟的激越。这是有惊无险的航程。溪流中千姿百态的奇石,两岸茂林修竹、参差错落,鸟鸣、山花又能带给您一种融入大自然的感受。专业水上安全员全程引导保护,可使全程漂流安全无虞。上流两座拦水坝的建成,使得航道冬季依然水流激荡,在中国率先实现了四季激流漂流。

漂流常识

1、险滩的舌部:当河床向下倾斜,平静的水面出现白色的浪花,激流通常是在中心部分河床最深流速最快的地方。在两岸靠边喧和稍浅的地方,河水受阻而降低流速,这样便形成了中间水流较快的现象。并且,中心较快的水流力量较大,进一步冲走了石块泥沙,清除了阻力和障碍,并形成一个"V"形的舌部,"V"字的顶端通常指向最少障碍最小阻力的通道。

2、倒卷浪:完全露出水面的礁石容易发现,但有些藏在水下的礁石就暗藏玄机。当水流过礁石的顶部,汇入礁石后面的憩流(止水)时。河水形成反向的流动(向上游方向流动)。这种现象称作倒卷浪,出现在半隐半现礁石的下游处。如要是较大的潜藏较深的礁石,在其下游会有较大的倒卷浪,通常叫做"洞"。这种"洞"往往力量很大,可以轻易地把船掀翻。有些"洞"象抽水马桶一样,一旦误入其中,好象被引力吸住,如陀螺般旋转,很长时间陷在里面。因此,要不遗余力地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长泰吴田蜜薯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长泰吴田蜜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选用良种

选用熟期早、单株结薯多、薯块大小均匀、薯形美观、表皮光滑、食味好的品种。如心香、金玉(浙1257)、浙6025、良缘等。

二、地块选择

宜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首选紫色土、黄泥沙土。

三、育苗管理。

1.选择无病种薯,种前用80%“402”2000倍液浸种5分钟。

2.选择避风向阳肥力较好、管理方便的地块做苗床,畦宽150厘米,畦高16~25厘米,用腐熟栏肥做基肥,平整床面,四周开好排水沟。

3.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育苗,也可适时早育。排种时,要求薯块斜放,顶部向上,尾部向下,相邻薯块间隔3~5厘米。排好后浇稀粪水再覆土3厘米,然后搭棚盖膜。

4.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床温28~30℃;出苗后,控制床温在25℃左右。如膜内温度超过35℃,要通风散热。种薯萌发后浇施人粪尿;苗高10~13厘米时,用人粪尿或复合肥加水第二次浇施;苗长15厘米以上,有5~7张大叶时,可以剪苗扦插。每剪一次苗,浇水施肥一次。

四、大田栽培及管理

1.整地

要求在晴天深耕整地。采用宽垄双行或窄垄单行栽培,宽垄距110~120厘米,窄垄距75~80厘米,垄高20~25厘米。作垄时,每亩用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条施于垄心,然后做直、做平垄面。

2.扦插

5月中旬开始,地膜覆盖的可适期提前。采用浅平插或斜插法,宽垄双行株距25~30厘米,窄垄单行株距20~25厘米,每亩扦插4000~4500株。扦插成活后立即查苗补苗。

3.中耕除草施肥

第一次在薯苗延藤时进行,以后每隔10~15天进行1次,共2~3次。扦插15~20天后,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30~40公斤;扦插30天后,亩施灰肥10~15公斤。在生长中后期,选晴天露水干后提蔓,次数和间隔时间以防止不定根发生为准。

4.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黑斑病、紫纹羽病,防治方法是:选择无病种薯,育苗排种前用80%的“402”药剂2000倍液浸5分钟,扦插苗可用25%多菌灵1500倍液或50%托布津2000倍液浸10分钟。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番薯叶甲。斜纹夜蛾,可在6月下旬亩用10%除尽1000倍液或5%抑太保800~1000倍液喷雾、48%乐斯本1000倍液喷雾。番薯叶甲,可在薯苗扦插30天后,用20%三唑磷乳油600倍液或2.5%敌杀死4000倍液喷雾。

5.收获

早中熟品种8月底9月初开始收获,迟熟品种10月中旬开始收获。最迟收获期在降霜之前。禁止雨天收获。收获时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薯皮和薯块碰伤。

五、收后贮存

贮存场所温度宜保持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0%。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做好防鼠、防毒工作。贮存时,应有保温措施,防止冻伤和挤压,并注意通风散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