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野兔的生活环境及特点【实用十篇】

浏览

830

文章

10

篇1:大孔雀蝶的特点是什么,它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孔雀蝶的生活环境:大孔雀蝶是欧洲最大的蝴蝶,是鸟类最爱吃的一种美味食物,它们经常先一动不动地伪装,然后把带有眼状斑纹的翅膀突然展开,把捕食鸟吓退。

大孔雀蝶特点:大孔雀蝶全身是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一个白色的领结,翅膀上间杂着灰色和褐色的斑点,它们的身体以黄色为底色,上面嵌着蓝色的珠子。

《昆虫记》大孔雀蝶赏析:《昆虫记》大孔雀蝶篇,其艺术特色概括起来可以说是: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亦诗情画意的散文笔调,同时兼具人文精神,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其准确无误地记录了观察得到的事实,没有任何增添,也没有什么忽略。

大孔雀蝶翅膀上洒着灰色和褐色的小点儿。横贯中间的是一条淡淡的锯齿形的线,翅膀周围有一圈灰白色的边,中央有一个大眼睛,有黑得发亮的瞳孔和许多色彩镶成的眼帘,包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的弧形线条。这种蛾是由一种长得极为漂亮的毛虫变来的,它们的身体以黄色为底色,上面嵌着蓝色的珠子。它们靠吃杏叶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蜈蚣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蜈蚣生活环境特点: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

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蜈蚣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红头蜈蚣体型大,产量高,性情温顺,适应性强,生长快,在夏天较为常见。

蜈蚣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岩石和土地的缝隙大多能通过或栖息。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多时,可引起互相厮杀而死亡。

驱赶蜈蚣的方法:

1、万金油的方法,使用灭虫剂用来对付蜈蚣也是能达到效果的,不过一般要多加点量。2、蜈蚣是最怕鸡的。

3、保持清洁干燥能够预防蜈蚣,建议在房间角落等地方撒上樟脑丸或者活性炭,吸收湿气。

4、烧艾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蝎子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蝎子生活环境:多生活于片状岩杂以泥土的山坡、不干不湿、植被稀疏,有些草和灌木的地方,还有些生活在热带雨林与沙漠。在树木成林、杂草丛生、过于潮湿、以及蚂蚁多的地方。蝎子的特点:蝎子与蜘蛛是亲戚,也是节肢动物。蝎子周身披着几丁质的铠甲,在不分节的头胸部,有单眼和复眼以及六对行动灵活的附肢。

蝎子完全为肉食性,极个别种类会少量摄取植物性饲料,取食无脊椎动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种昆虫的幼虫和若虫甚至是小型壁虎。它靠触肢上的听毛或跗节毛和缝感觉器发现猎物的位置。沙漠蝎能够确定穴居50厘米深的蜚蠊。蝎取食时,用触肢将捕获物夹住,后腹部举起,弯向身体前方,用毒针螫刺。

由六节组成,是梯形,背面复有头晌甲,其上密布颗粒状突起,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缩,毒液即自毒针的开孔流出。大蝎用螯肢把食物慢慢撕开,先吸食捕获物的体液,再吐出消化液,将其组织于体外消化后再吸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蛇的生活环境和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蛇的生活环境特点

1、生活环境:不同种类的蛇的生活环境不同。有的蛇生活在树上,例如金花蛇、绿瘦蛇以及林蛇属等;有的蛇生活在洞穴里面,例如一些比较原始并且较为低等的中小型蛇;有的蛇生活在淡水里,例如铅色水蛇、中国水蛇等;有的蛇生活在地面上,大部分蛇都生活在地面上,例如眼镜蛇科、紫沙蛇、蝰蛇等;有的蛇生活在海水里,例如海蛇科。

2、特点:

(1)外观特点:蛇的全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头部、躯干和尾巴,头部和躯干的界限不明显,没有四肢,全身都是鳞片。蛇的头部形状多样,鼻孔在蛇的两侧,眼球外面有透明的皮肤,瞳孔的形状呈圆形、垂直椭圆形或者水平椭圆形,且没有眼睑。

(2)食物特点:蛇是一种肉食性的动物,它们吃的动物种类非常的多,例如蚯蚓、蜘蛛、鱼、青蛙、蟾蜍、蜥蜴、鸟类等。它们吃的动物必须是活的,死的动物它们是不会吃的。

(3)捕食特点:蛇依靠嗅觉或者视觉寻找食物。树栖的蛇和陆栖的蛇寻找食物主要依靠的是视觉,而洞穴的蛇、半水栖或者水栖的蛇主要靠的是嗅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蚂蚁的生活环境以及特点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蚂蚁生活环境:蚂蚁会在地下筑巢,规模比较大,有着良好的排水以及通风措施。一般出口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类似于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巢穴中的每个房间都有明确的分类。

特点:蚂蚁的外部形态可分为胸、头、腹三部分,体型较小,体长约为2.8毫米,体色较多,有黄、黑、红等,体壁具有弹性,较为光滑,口器咀嚼式;上颚较为发达,腹部呈结状,前足的距离较大,呈梳状。

蚁巢一般是由蚁室,蚁道构成,出口有数个也有单个,有些种类的蚂蚁出口处会堆有细砂、土粒、树叶等,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也能显示出自己群落的强大;蚁后的位置是比较靠内的。在巢室内不仅可以储藏食物,还可以哺育后代,温湿度较为稳定。

在野外,蚂蚁自己建巢时,它们会把栖息活动的地方和储藏种子的储藏室分开,储藏室的位置是要比栖息活动的地方稍微高一点,一般保持储藏室内干燥的环境,这样种子就不会很容易发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蚕的生活环境和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1、蚕的生活环境

不同的蚕的生活环境不同,家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的温度是7-40摄氏度,饲养温度为20-25摄氏度;柞蚕的发育温度为8~30℃,发育适温为11~25℃,适宜的温度为22~24℃。主要分布在中国。在朝鲜、韩国、俄罗斯等国也有少量分布;蓖麻蚕原产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幼虫的时候可以在24℃左右饲养;蛹期的保护温度以25℃左右为宜,相对湿度为75%~90%。

2、蚕的特点

蚕的幼虫的身体比较柔软,呈环节状,长着8对脚。主要以桑叶为食,蚕会不断吃桑叶,长时间吃桑叶会使身体变成白色,在过上一段时间,蚕就会开始脱皮,其持续时间大约有一天,它们就像睡了一样,不吃东西也不活动,蚕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成了二龄幼虫,它们是脱一次皮就会增加一岁,幼虫一共要脱四次皮,四次皮脱完之后就会成为五龄幼虫,然后再吃8天的桑叶就会进一步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蚕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家蚕的英文名为丝虫是因为它用丝织茧。茧是由一根300到900米长的丝织成的。现如今我国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已成为可以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大国。

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到40℃,饲育适温为20到30℃。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五十多天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海鸥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海鸥在繁殖期间主要栖息在荒漠、北极苔原、森林苔原、草地的河流、水塘、沼泽、河流中;等到了冬天的时候,会栖息在河口、海岸以及港湾。该鸟经常成对或者是成群活动或者在空中飞翔。特点:海鸥一般生活在海边,叫声高亢且优美,身体轻盈,羽毛白色与灰色混杂,脚部呈肉色。

海鸥是鸥科、鸥属下的一种海鸟,中等体型,体长为451-510毫米,体重为394-586克。初级飞羽羽尖呈白色,具有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部和颈部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带点黑色,虹膜呈黄色,脚、趾以及嘴呈浅绿黄色。

在海港和海边,能经常看到成群的海鸥漂浮在水面上,游泳以及觅食,一般以昆虫、软体动物、海滨小鱼、甲壳类以及耕地里的蛴螬和蠕虫为食。该鸟一般是在北亚、北欧以及北美西北部繁殖,除了冰岛、北部与波罗的海附近的种群,以及加拿大沿海的部分海鸥外,大多数海鸥都会向南方迁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鲈鱼生活环境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鲈鱼是冷温性海淡水洄游鱼类,它们的生活环境是在浅海河口,然后会溯河而上到咸淡水交汇的河口生活,而且还会进入淡水水域里面觅食生长,成鱼大多数都在咸淡水里面。鲈鱼存活的温度是在2-20摄氏度,如果水温降至临界7℃的时候,鲈鱼会比较容易死亡。

鲈鱼在淡水里面生长育肥,而且比较喜欢栖息在清澈流水的底层,白天就潜伏着,然后夜晚出来活动,对虾类和小鱼进行捕食。

鲈鱼的动作很迅速,喜换捕捉各种小海鱼和海虾。如果靠近海湾水域的话,就比较适合垂钓鲈鱼,每年5-10月是海钓鲈鱼的一个好季节。春季天气变暖了以后,鲈鱼就会离开深水海域,到河口海湾觅食,立夏之后,鲈鱼喜欢在河口附近海域进行产卵、觅食、育肥,而秋季就是钓鲈鱼的黄金季节。

鲈鱼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在东海、渤海的较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熊猫生活环境特点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海豚的生活环境和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海豚生活环境特点如下:

1、生活环境:海豚主要生活在温暖的海域里面,但是也有一些海豚生活在寒冷的水域中,例如露脊海豚。海豚通常生活在海水里面的浅水区域或者停留在浅水区域。在世界上的各个大洋之中或者内海以及江海入海口能看见它们的身影。

2、特点:

(1)外形特点:海豚的整个身体呈纺锤形,皮肤非常地光滑并且没有毛。海豚的身体非常的灵活,特别擅长跳跃和潜泳,是在水中行动最迅速的哺乳动物。

(2)游泳特点:海豚不会像其它鲸类动物一样浅水很长时间。“豚泳”是它们独有的游泳方式,整个身体会以小角度跃离水面再以小角度入水。海豚特别迅捷,通常最快游动速度在每小时30~40千米左右。

(3)繁殖特点:雌豚约经5年时间才开始性成熟,并出现排卵现象,但需再过几年才真正具有生育能力。幼豚出生的时候是以尾部先出,雌豚一般要怀胎十一个月,才会诞下小海豚。幼豚从母豚生殖孔两侧的乳头中吸取乳汁。

海豚是海豚科的一类水生哺乳动物的统称,海豚是一种小型或者中型的齿鲸,海豚广泛生活于世界各个大洋之中,在内海及江河入海口的附近的咸淡水中也会有分布,个别种类的海豚也会生活在内陆河流之中。

海豚科大约从1000万年前的中新世分化而来,现存17属,近40种,是鲸类中最大的一科,领航鲸、虎鲸等黑鲸类亦属此科,本质上是大型海豚。海豚科的现代近亲为鼠海豚科与独角鲸科,三科共同构成海豚总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