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重别周尚书是一首什么诗(最新20篇)

中国古代有许多的官职,如: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那么,古代的户部尚书等于现在的什么官?

浏览

6204

文章

36

篇1: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至清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瀛洲乡龙川村

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位于绩溪县瀛洲乡龙川村,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历代多次维修。

奕世尚书坊为仿木石构牌坊,三间四柱五楼,高10米,宽9米,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为纪念明代户部尚书胡富(1454~1522年)和兵部尚书胡宗宪(1512~1565年)而立。主体结构由四根主柱、四根定盘枋和七根额枋组成,南北两向各有抱鼓

石护之。坊楼为歇山式,用茶园石雕凿而成,斗縅承挑屋檐,正脊两端安置鳌鱼。主楼正中置恩荣匾,其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为明代文征明手书。整座牌坊保存完好,雕刻技艺精湛。

徽商胡炳衡宅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建于清。前后两进,前厅后室,砖木结构,硬山屋顶,四周封砌马头墙,是一座典型的徽州传统民居。步入大门为方形天井,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人字轩顶。穿过太师壁后面的过道为后室,系二层小楼,宅右有厨房、庭院、古井。整幢建筑保存完整,木构件、木门窗雕饰精美。

奕世尚书坊结构比例优美,建筑技艺精湛。胡炳衡宅具有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装饰纯朴、雅致。二者是龙川村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致,与胡氏宗祠共同构成了龙川胡氏亦儒亦商、诗礼传家、经世治国的实物例证。

(1)奕世尚书坊。

保护范围:坊基外,东、西各3米,南12米,北至龙川溪北侧。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300米。

(2)胡炳衡宅。

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山墙外,东、西、北各20米,南4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杨尚书第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尚书第为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杨尚书第位于海曙区石碶街道西杨村后岸自然村,以结构判断,为明代建筑,于民国时曾修缮。主体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10.57平方米,合院式,南北中轴线依次:门屋、照壁、正厅、后堂。

门屋为单檐硬山顶平房,面阔三间,为后来改建;庭中有单坡照壁,条石座,青砖墙;正厅为单檐硬山顶高平屋,面阔三间两弄,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前单步后双步。梁枋间饰云板、雀替,雕刻生动精美,次间用中柱,进深八柱九檩,穿斗结构,弄堂进深七柱九檩,穿斗结构;地面均为石质铺地,较规整;前廊两侧开月洞门。后堂为单檐硬山造平屋,现为清代建筑。东侧河边原有其母念佛堂,现废圯。

据《鄞县通志》记载,明代在这里曾出过杨尚书,所以命之。

该第历史悠久,格局完整,虽经多次整修,但仍保明代风格,具有时代特征。2010年9月被公布为鄞州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归至海曙区。

信息来源:海曙区文管所

石碶街道:鄞州区石碶街道地处中国沿海开放城市浙江省宁波市的南郊,紧邻宁波市新汽车南站,辖区内有宁波国际机场、宁波轻纺城市场,沪杭甬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214省道、鄞县大道、鄞州大道、机场专用公路穿境而过,是宁波市重要的“形象窗口”。街道区域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9.3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3个居民会、1个渔业社。2005年底,全街道共有常住人口4.9。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双池陈尚书宅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双池陈尚书宅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双池陈尚书宅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双池巷13号,类别为古建筑。

双池陈尚书宅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南至建筑外墙至照壁外侧,西至建筑外墙外延2.5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

镇海街道:镇海街道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东部,隶属荔城区,东与新度镇接壤,南与凤凰山街道交界,西与龙桥街道隔街相望,北与拱辰街道相邻。面积约7.5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多人。辖7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是荔城区的中心城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约7.5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多人。餐饮服务花遍开。 350304001:~001文献居委会 ~002长寿居委会 ~。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黄尚书府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尚书府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尚书府在潮州城区西平路北段,是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的府第,俗称“三达尊”。黄锦是饶平人,居住于潮州府城。黄尚书府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府第座北朝南,面宽50米,进深77.5米,占地4200平方米,是一座三进堂屋。东西各有侧巷,与后包连成一体,构成类似四合院中纵向连接式的布局,建筑结构严谨,为木、灰、沙、砖构筑。室内梁柱、门窗、屋瓦和各种装饰花纹图案都具有明代的工艺特点。正门朝东通西平路,后来又辟一门朝西,通打银街,称为“新门”。以前东面正门上建有“勅书楼”,是藏书的地方,后毁于火灾,今旧貌已改。东西两门间为广阔的天井,天井北面正中有中门,即府第主体建筑的大门。大门朝南,门前有一对石鼓。门对面原有一座牌坊,坊额北面有“累朝元老”四字,南面有“三达尊”三字(该府俗称即得名于此),为清朝政府赐建。现该坊已拆无遗。主体建筑历300多年风雨洗礼至今完整保存。

1987年列为潮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锦(1589-1671),字孚元,号絧庵。先祖自福建迁居饶平宣化都大埕(今饶平大埕镇上黄村)已历数代,至黄锦祖父黄允德时家境已颇饶富。嘉靖四十年(1562年)倭寇自海上袭扰东里(明时饶平柘林半岛一带统称东里),黄家颇受其害,黄允德遂入避大城所,率领乡众奋力抗倭寇。不敌,为寇所掳,不屈,自缢殉节。家财被洗劫一空。黄锦之父黄夙盛,带领家人重振家声家业,他自己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陈文龙尚书庙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陈文龙尚书庙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文龙尚书庙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后洲坞尾街。坐北向南,双坡顶,封火围墙。正门横额“敕封水部尚书”,左右小门额“覆忠”、“蹈义”墙基堵石刻“民国十年东西社捐造石基全座”。殿堂面阔五间,深七柱,高6.50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祠厅正面石廊柱有林则徐手书楹联:“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噬,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东西墙尚有嘉庆、道光年间捐资修庙碑刻。戏台藻井移自宁德会馆。

始建于明代,是纪念抗元忠烈陈文龙的祠堂。清道光年间“奉旨重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重修。

1949年后,尚书庙被政府接收占用

1986年达江路整体改造,尚书庙被改为大卖场。

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洲街道: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后洲街道 面积1.02平方千米 人口3.58万人(2004年) 代码350103002

2004年4月后洲街道与双杭街道合并后:东接五一南路、瀛洲河中心线;西由通太桥向南沿白马河至白马桥;南至闽江主航道中心线;北至南禅桥道、南祥桥。辖13个社区:~001_江滨社区、~004_安平社区、~006_达江社区、~011_大同社区、~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全文共 211 字

+ 加入清单

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通常称为天官、太宰。吏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人事部部长。也就是说全国所有官员,都要经过吏部尚书之手才能真正算是任职。所以吏部尚书经常被认为是六部尚书之首,位高权重 。

清朝著名的吏部尚书有崇绮、李鸿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尚书第台门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尚书第台门为乐清市文物保护单位。

尚书第台门位于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明成化十二年(1476),章纶辞官回乡,居此安度晚年,卒后追赠礼部尚书。第宅坐南朝北,原为三进合院式木构建筑,现存门厅、正屋及两厢楼。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顶三山式,明间上悬“尚书第”金字红匾。台门前后庭园地面以卵石铺成图案,对门设砖砌照壁。

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

南阁村:南阁,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为章氏聚居之地,是明代直臣章纶的故里,保存有牌楼群、尚书第、笃忠堂以及墓葬等等。二○○一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阁,地处雁荡山北部,因与北阁遥遥相对而得名。由南阁上街村、下街村、果木场三个行政村组成。西邻显胜门,南依凤凰山,北濒南阁溪,山峦迭翠,奇峰矗立,溪流壮阔。南阁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向为章氏聚居之地,是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红杏尚书是指谁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红杏尚书指宋代与欧阳修同时且身居高位的宋祁。因为他写的词《玉楼春春景》中有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此句有画龙点睛之妙,故同时代的词人张先称宋祁为红杏尚书。

有一位诗人一生写词无数,流传下来的只有七首,其中两首堪称经典,一首使他闻名天下,得到“红杏尚书”的雅称;另一首替他解决终身大事。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个“红杏尚书”。

详细内容

1

红杏尚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词人宋祁的雅称。他描写春天的词更是为人称羡,其《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尤为流传,“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使全词有画龙点睛之妙,故同时代的词人张先称宋祁为“红杏尚书”。宋祁(998~1062),字子京,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宋代史学家、文学家。他诗词俱佳。其诗内容多为书景状物,文字工丽,描写生动。

2

由于宋祁人生道路无大的坎坷,故其诗罕见送目伤秋之愁,也少有去国怀旧之思,观其《九日置酒》即可见一斑:“秋晚佳境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此诗,一反前人悲秋之感,不作愁语,气局一新。从艺术上看,全诗俊逸晓畅,属对工巧,尤其是末联,给全篇平添喜剧气氛,生活情趣极浓。

3

宋祁描写春天的词更是为人称羡,其《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尤为流传:“东城渐觉春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只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顿使全词有画龙点睛之妙,故同时代的词人张先称宋祁为“红杏尚书”。这首词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词中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春天行乐的情趣。上片写春日绚丽的景色,颇有精到之处,尤其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点染得极为生动。下片抒写寻乐的情趣。全词想象新颖,颇具特色。清人王国维在其著名的词论集《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沈雄在《古今词话》中也说:人谓“闹”字甚重,我觉全篇俱轻,所以成为“红杏尚书”。

4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此首随意落墨,风流闲雅。起两句,虚写春风春水泛舟之适。次两句,实写景物之丽。绿杨红杏,相映成趣。而“闹”字尤能摄出花繁之神,其擅名千古也。由于宋祁此词当时曾引起文坛轰动,加上欧阳修、张先等词坛大家的力举,宋祁在宋代词坛奠定了独特的地位,尤其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词成为千古吟诵的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王尚书墓园

全文共 2233 字

+ 加入清单

尚书墓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王尚书墓园有五百多年历史,是明朝兵部尚书邑人王竤的墓园。它是闻名西北的人文景观,也是临夏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1994年,被市政府公布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拨土地7亩,由其后裔及社会力量逐年复建,初具规模。1999年,定为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尚书名王竑,字公度,号休庵,明代河州人(生于1413年)。幼年聪颖好学,正统四年考中二甲进士,十一年授户部给事中,官至兵部尚书,明弘治元年(1488年)病故,享年75岁。追赠王竑太子少保衔,谥庄毅。

为褒扬王尚书的文诏武功,及对朝廷的突出贡献,同年,朝廷派新科进士蒋颙赴河州,在河州城北部督建王尚书。墓园,树立八通御制诰文碑和神道碑,碑上覆盖风雨亭,墓前序列华表、翁仲、虎、马、羊等石碑雕像五对,建“名臣坊”等牌坊,还建了厢房、厨房等。享受朝廷及民间祭拜。朝廷翰林院大学士邱濬奉谕撰写祭文,表彰王竑“功在国家,泽在生民,名在天下”,誉为“万州衡鉴,人之豪杰”。王尚书是封建时代临夏地区官阶最显赫的名宦重臣,加之政绩卓著,名震朝野,誉满天下。

近年来,各族群众和王竑后裔先后挖寻了十件石雕,王尚书墓园筹建委员会与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方考证,绘制了王尚书墓园重建规划图和单项设计图,墓园保留了时代的形式和风格,集墓区、古建筑和园林于一体,也注重了艺术观瞻性,筹建委员会计划逐年施工,分三期完成重建工程,现已完成第一期工程。

说起王尚书的高风亮节,我们就会想起在临夏广为流传的这样一首名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五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的作者就是王尚书。关于这首诗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时王竑在京城做尚书,河州老家的邻居修建房屋,多占了尚书家的一墙之地,尚书家人多次和邻居交涉未果,状告衙门也未得到回音,只好写书函告诉远在京城为官的尚书请他出面。尚书收到家书后毫不犹豫的写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奉劝诗。家里人收到回信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就按诗中之意退了墙基五尺,邻居也深受感动,感激尚书家没有仗势压人,也自觉地将墙基后退五尺,结果出现了一条宽一丈的巷道,人们俗称“一丈巷”。同时也为赞美王尚书博大的胸怀和仁义礼让的高尚美德,把这条巷又称为“仁义巷”。这块“仁义巷”石碑现立于临夏市南龙乡桥头王家村。

关于王尚书的故事还有“免皇粮”,“尚书柳”等许多。

附一:关于王尚书的生世,临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永乐十一年的一天,河州文武-,坐轿骑马,鸣锣开道,经过大夏河,到四家咀去迎接上级-。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们遂到附近一家水磨房内避雨。当时,王竑的母亲已先来一步,躲在磨房侧间内,众-进磨房不久,忽然听到婴儿呱呱坠地的哭声,大家都觉得有些蹊跷,经过查问才知道是躲在磨房中的一位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孩。于是,他们相互谈论起来:我们来迎接上级-,竟被大雨驱赶到这里来迎接这个孩子,这孩子一定命大,将来起码是位四品官。(当时河州州官是五品或从四品)。王竑母亲听了以后不知哪品官大,竟自言自语道:不必四品,一品就可以了。众官哗然,更觉诧异。后来王竑官至兵部尚书,位居一品,时人传为佳话。

附二:王竑身居高官,但始终不忘根本,心系百姓。明朝规定河州卫银粮须解往京师。那时交通极为不便,千里迢迢,跋涉艰难,况往返路费超过银粮多倍。王竑体察民情,深知其苦。一次,他暗暗叫河州地方-选派一些患有大嗉子(甲状腺肿大)的人往京城运粮。这些人到京城后,京城官民纷纷围观。皇帝得知后询问王竑,王竑回答道:这是臣家乡运粮来京的人,臣家乡因水土关系,吃了此地粮食个个便长出大嗉子。皇帝问道:那你为什么没有?他回答说:托皇上恩典,像臣这样的人,在臣家乡乃凤毛麟角。皇帝一想,这些人来京,不仅有碍观瞻,且吃了那里的粮食要得嗉子病,不如干脆就地完粮,不要再往京城送了。王竑为地方百姓办了一件莫大的好事。

附三:尚书柳的来历:相传尚书巡抚江淮时,梦见河州北塬党家庙的二郎神被发配江西的龙虎山。二郎神一见王尚书,就拉住手说:“我是您家乡的地方神,因一件小事触怒了上界总神,被充发到这里当苦役,请您祷告上苍开恩,让我回到河州佑护百姓”。二郎神连连求告,尚书猛然惊醒过来。他想:二朗神是保护家乡父老平安的,还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乡不能没有保护神呀。第二天一早,他就坐轿来到龙虎山下,摆下香案,给玉皇大帝发上了赦免文书。他的文书很快到达天庭,玉皇准了王尚书的请求,当即下令放还了二郎神。

王尚书从龙虎山回到住所的当天晚上,二郎神梦中告知被宽容之事,并感激尚书的搭救之恩,并问尚书想给家里带些什么东西?王尚书就把官邸院子里的一棵柳树和花园中的太湖石交给二郎神,让他带回河州,美化家乡。二郎神满口答应,带着柳树和奇石回河州了。他把柳树栽在河州城东南角,把奇石放置在城的西北角。柳树越长越大,这棵柳树的所在地就被称为大柳树巷。相传当时有一位银丝白发的老者,折了一支柳枝,口中喊道“太湖石,保平安”大步走到“九眼泉”在一座庙前停下来,把柳枝插在地上。此后多年柳树枝繁叶茂,此即“尚书柳”。而在度假村地下掘出的数块奇石被认为是传说中的太湖石,又因这些奇石犹如九条巨龙,因而又名“九龙石”。

附四:旧时民居建筑中的阴阳瓦(即平撒板瓦,其上扣筒瓦的盖瓦方式)只准北京城里的皇宫王室使用,因为王尚书为官刚正清廉,政绩卓著,名盖朝野,贡献甚巨,皇帝特准王尚书家乡可以盖阴阳瓦,这就是临夏民居四合院,虎坐门与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和规划设计相近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张鸣岗尚书石牌坊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张鸣岗尚书牌坊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鸣岗尚书石牌坊位于万安县窑头乡轸塘村东北路口,红米石结构,门楼式,44E3层,高5米,宽4米,两侧各立一抱鼓石。牌坊的上部两层两面嵌刻着浮雕图案,正面门楣上石质匾额阴刻:“奕世恩纶”4字,右刻“钦差巡抚,江西左副都御史夏良巡按江西监察御史吴达可为”,左刻“万历甲申敕封文林郎湖广襄阳府宜城县知县王寅诰赠中宪大夫大理寺左少卿张尚贤立,万历癸卯秋九月吉立”。牌坊背面门楣上阴刻“两京上卿”,右刻“钦差巡抚江西左副都御史夏良巡抚江西监察御史吴达可为”,左刻“南京太常寺卿张鸣岗立,万历癸卯秋九月吉旦”,下刻“万历癸卯进士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前任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鸣岗”等字。

牌坊系为明代南京刑部尚书张鸣岗及其父张尚贤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历经近400年,浮雕纹损害严重。

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樊家尚书坊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樊家尚书坊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尚书坊,明代建筑。坐落在浙江衢州常山县何家乡樊家村内,系为南京刑部尚书樊莹而立。

该坊系四柱三间五楼木结构牌坊,通高6.50米,通面宽6.25米,柱梭形,夹柱石高大,字牌木刻“尚书”及边款“大明嘉靖丙午(1546)重整”、“乾隆十六年(1751)重整”、“□□丙子科浙江第十名樊莹等”纪文,明间平身科饰两攒,作灵芝状,短柱插拱出三翘饰枫拱,柱脚雕饰仰莲,两次间下檐平身科、柱头科出三踩,拱瓣明显。

该坊时代特征明显,造型端庄古朴,是浙西地区唯一的明代木牌坊。

1986年8月11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县文物部门对该坊作了全面修缮。

2008年11月,常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再次对尚书坊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尚书坊历史原貌得以恢复。

2011年1月7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樊家村:樊家村风景秀美,景色怡人,总人口871人,耕地面积1684亩,共16个村民小组。著名的樊莹墓和尚书坊就是坐落在樊家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狮山林尚书家庙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山林尚书家庙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狮山林尚书家庙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狮山村,又名宫保祠,系明代南京兵部尚书林瀚建造的家族祠堂,为闽中望族林氏家族“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纪念物。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重修,1987年再次重修。庙为木结构,坐东北向西南,由门楼、厢房、戏台、回廊、大厅、天井组成,占地669平方米。门楼为牌楼式,檐下用如意斗拱出跳,重檐四坡顶。额匾书:“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门墙上嵌一碑石,上刻:“宫保祠,民国廿九年重修。”门楼内侧至天并设戏台,上覆以木构四角亭。大厅面阔五间,进深用七往,穿斗式木结构,两边设封火墙,门楼右墙嵌立一块高1.4米、宽1.2米的《林尚书家庙记》石碑,碑文记载:“南京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林文安公归且十稔,积有余禄,遂建祠堂于祖居之东。维正德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是为立春,乃迁主而告之。”庙前有石砌水池,“形如乌纱”。

1986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狮山村:狮山村是林浦四村之一,有“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之称,古迹众多,涵盖的历史跨度有一千多年,现有的林浦御赐石牌坊 、石拱桥、瑞迹寺的岩刻等现有户数618户,人口2560人,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89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哪个官大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吏部尚书的官大。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首次出现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吏部尚书掌管着官员资料以及人事任免权,影响着很多官员的仕途,因其重要性成为六部尚书之首。

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的其中之一,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相当于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明代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和后勤部长的总称,明清两代,因为兵部下辖4部门,当时各分管各地驻军的粮草,军队的调动以及军队官员的任命还有一个类似参谋部的衙门。

吏部尚书在三国的魏国司马师执政时,任命山涛为尚书吏部郎,西晋建立后,改任吏部尚书,主要负责低级官员的选拔。南北朝时期,吏部尚书的权力逐渐变大,至隋朝时,成为六部尚书之一,后世也开始沿袭这个制度。因朝代不同,品级大小在一品与三品之间浮动。

三国两晋时期,吏部尚书只负责整理官员资料,而且只能任命九品及以下官员。隋朝及以后,可以任免四品及以下官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户部尚书等于现在的什么官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据资料显示,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和国土资源部部长,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中国古代有许多的官职,如: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那么,古代的户部尚书等于现在的什么官?

详细内容

1

户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长。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四人,其中一人主财帛委输,即国家财政工作。曹魏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费统筹。

2

经隋朝稍加改变称民部尚书,至唐朝遂改称户部尚书,至后代仍为常职。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

3

官名。其职由《周礼》地官司徒演变而来。汉朝置尚书郎4人,其一人主财帛委输。魏文帝时,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国支计。

4

到隋朝改为民部。唐改称户部尚书。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改户部为度支;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书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为户部尚书。宋、元、明、清沿而未改。

5

户部尚书主管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侍郎掌稽核版籍、赋役实征等会计统计工作。其日常工作有为移民垦荒,招抚安置流民,以鱼鳞图册、黄册为根据,抑制豪民兼并;以限田裁异端之民;以树艺课农官;以草地养马放牧;以电种召佃尽地利;对多年积欠赔累可根据情况给予蠲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工部尚书宋礼墓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工部尚书宋礼墓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工部尚书宋礼墓

类别:古墓葬

时代:明

地址:洛宁县东宋乡马村村北

东宋镇:洛宁县辖乡。1958年设东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9.3公里,面积82.6平方公里,人口2.6万。通公路。辖东宋、贾窑、大宋、小宋、方里、西坞、马村、郭村、聂坟、柏原、磨沟、牛庄、祁家沟、西村、周村、丈庄、杨树凹、王庄、官南、官西、官东、陕庄、丁寨、罗凹、流峪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厂、粮棉油加工厂等。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红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尚书牌坊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尚书牌坊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尚书牌坊位于在常山县何家乡樊家村内,明嘉靖25年(1546)建,为纪念明弘治末年南京刑部尚书樊莹而立,系木质坊。柱上有“天顺甲申进士樊溢清简,大明嘉靖丙年重整”、“景泰丙子科浙江第十名樊莹,乾隆十六年重整”字样。

自2005年以来,常山县以樊莹的廉政事迹为依托,加强对与其相关的尚书牌坊、尚书坟、尚书厅、湖澄祖庙、樊氏宗祠等文物古迹的保护、修缮和管理,修复和展示樊莹故居、宗祠、牌坊等遗迹遗物,充分挖掘廉政底蕴,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叫响“廉吏之乡”美称。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辟电教播放室、反腐倡廉阅览室等,收集整理樊莹的勤政廉政事迹,编印成《清简樊莹》一书,发给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及村两委主职干部阅读学习,着力构筑廉政宣传教育平台。尚书牌坊于2006年被命名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廉政教育基地。

樊家村:樊家村风景秀美,景色怡人,总人口871人,耕地面积1684亩,共16个村民小组。著名的樊莹墓和尚书坊就是坐落在樊家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有六部,分别是兵部、刑部、礼部、户部、工部和吏部。隋唐的时候开设了兵部,之后兵部尚书成了六部尚书之首,负责全国的军政事务。从古至今,军事都非常关键,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非常重要。所以,古代兵部尚书的官位和作用都不容小看。兵部尚书从设立之后被历朝历代沿袭使用,延续了上千年的时间。

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担任过兵部尚书,例如李靖、郭子仪、欧阳修、苏氏、洪承畴、和珅、纪晓岚、李卫等人,这些兵部尚书中的很多人都在兵部尚书这个官位上做出了显赫的政绩。唐代的兵部尚书官阶为正三品,明朝时升为正二品,清朝的时候为从一品。明朝时兵部尚书又称为本兵,管理军政事务的同时还参与战略,可谓权势大,很威风。

按朝代来看,明代的兵部尚书,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和后勤部长的总称,其他朝代的兵部尚书则没那么高的地位,但也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兵部尚书都是个不小的官位,对国家很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螺洲尚书第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螺洲尚书第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螺洲尚书第

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江墘埕3号,悬“尚书第”横匾,是陈若霖故居建筑群的一部分。该建筑原为陈若霖三子、九江知府陈景曾的住宅,与赐书轩(江墘埕2号)之间有小门相通,庭院中有活动戏台。由陈景曾的后裔出资修复。

店前村:店前村行政辖区面积为0.7平方公里,总人口数1792人,居住总户数610户,2010年全社会总产值为281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19万元,工业产值2334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4541万元;村财收入5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5029元;作为福州市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示范村、市级卫生村及福建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这里风光秀丽,素有“百花仙洲”和“帝师之乡”的美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的兵部尚书应该和我们现代的国防部长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样,差距还是很大的。

清朝兵部尚书不掌握兵权。很多时候,他们是军事后勤的最高长官。他们通常在战争或正常行军训练中动员和补充食物和草。军队动员的路线、军队内部将领官职的升降、任免都由军队尚书掌握。

至于军队内部的行军作战,兵部尚书很少插上话。很多时候,兵部尚书的地位不如当地总督高。

兵部尚书是一品官员,清朝总督是二品官员。总督一般管辖1至3个省的军政权力,是真正的实权人物。与兵部尚书相比,他们的权力令人羡慕。

而且,很多时候,总督会因为荣誉被皇帝授予军事尚书虚称,享受军事尚书从一品的地位,但他不必像军事尚书那样做不太重要的工作。

在清朝的六部电影中,兵部尚书的位置只能算是中等。真正排在六部电影中的第一位是官方尚书。官方尚书负责朝廷和世界各地官员的任免和升降。即使兵部尚书想上任,也要经过官方尚书的同意才能上任。但是,一般清朝皇帝任命谁为官,官方尚书不敢违背。

因此,这是清朝军事部的尚书。很多时候,他们是负责后勤权力的国防部长,还是身边有人时刻监督奋斗的国防部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王尚书墓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尚书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位于临夏市东北郊。庄毅公王竑(1413~1488年),字公度,号戆庵,祖籍湖北江夏,其祖父王俊卿戌边,携眷落籍临夏市。为明朝宪宗年间的兵部尚书,明代即被誉为“世之伟人,国之重臣”、“千古人豪,百世衡鉴”。后人多以“王尚书”称之。其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爱国爱民,力推改革,因怀才不遇,5次-后获准辞官故里。

回河州后,朝廷多次请他出仕,均被婉言回绝,居家23年,经营田圃,教子读书,填词吟诗。王尚书诗作辑有《戆庵集》、《休庵集》等。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农历十二月初三日,王尚书病故,葬于临夏市东北郊。朝廷追赠为太子少保,立祠塑像,谥“壮毅”。至解放时尚残存“尚书墓”,文革中被毁。现已重建,由半球型墓室、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和望柱等组成。

甘肃临夏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