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郑智勇故居(精品20篇)

丘逢甲的故居名为培远堂,位于蕉岭县城北面15公里处的文福镇淡定村,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客家围屋,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智勇故居,供大家参考!

浏览

1793

文章

1000

篇1:胡适故居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胡适故居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胡适故居在上庄村内。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建。是胡适先生父亲胡铁花所造的两进一楼通转式结构。正屋南向,砖木结构,二进三间两厢,“回”形通转楼。占地208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门面二柱单门一楼式,上嵌砖雕等。

前庭有天井,两旁有厢房,楼上为“通转楼”,楼下是堂屋。后进为内庭,栏板隔扇,精雕细刻,梁托上一对荷花仙子栩栩如生,门窗上饰以兰花雕板,出自胡开文墨庄制模高师胡国宾之,返映出胡适“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浓浓乡土之情和立出风格。辟为庵堂。

大门前和正厅上各悬着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亲题的“胡适故居”直,横两块黑底金字牌匾。厅内摆设如旧。门前黑底金字“胡适故居”横额,下挂胡适中年画像,两旁对联:“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东西分列茶几、靠背椅,壁间挂胡适直系亲属图表。

胡适先生当年结婚用的房间里,西部是胡适与江冬秀结婚房间,房内有木床、桌、椅、橱、凳等。特别的是一张“月宫床”朱漆描金,富丽典雅,镂徽派雕刻各种戏文及花鸟。床额上方装有刻着’诰命“二字的小红漆箱。是胡适父亲胡铁花的遗物。床右侧还悬挂一把胡铁花当年佩用七星宝剑。

前厢房是胡适童年读书处。东部房间连厢房为胡觉(胡适二兄)使用。正厅正厢房展出胡适家长手稿和部分著作、胡氏宗谱、海内外名士所赠字画、诗词和胡适“全家福”照片。后堂进深较浅,堂前挂胡适父亲铁花画像,东侧有胡适生母冯顺娣照片。上悬朱底金字巨匾,“持节宣威”4字为邑人程东屏书,款落“绩溪县长朱亚云赠,民国三十一年”。故居内12扇落地隔扇门阴刻兰花,4块窗棂板刻花草题字,为墨模高手胡国宾作。

故居还陈列胡适各时期照片,胡适手书范缜《神灭论》立轴,张之洞赠胡铁花帽筒,胡铁花七星剑、诰命箱及从台湾带回的海螺。两厢陈列胡适家书,还有许多现代社会名流题赠的字画。

转过正厅就是后堂,中间隔一小天井,小厅上悬一块红底金字大匾,-”持节宣威“四字。是当年胡适出任美国大使时,国民政府所赠。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刘尔崧、刘琴西故居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刘尔崧、刘琴西故居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尔崧、刘琴西故居位于紫金县紫城镇安民居委会北河街45号。

刘尔崧、刘琴西是同胞兄弟。刘尔崧(1899~1927年),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中央委员、中共两广区委工委书记、广州工代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等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广东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事变中,刘尔崧不幸被捕,4月被杀害于珠江白鹅潭。刘琴西(1896~1933年),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领导紫金“四二六”暴-动-,1928年率部配合红二师攻克南岭,1930年任中共闽粤赣西北分委书记,1931年调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32年在香港被港英当局逮捕,1933年被押回广州杀害。故居始建于清,坐北向南。1927年“四二六”武装暴-动-后被国民党当局烧拆,夷为平地。1978年刘琴西的儿子刘乃超在原址重新建起一幢二层水泥房,面阔6米,进深9米,一厅二居室,2011年重建。故居内现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1952年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和刘尔崧、刘琴西生平史料。

2011年1月,被紫金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民社区:安民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罗国杰故居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罗国杰故居为广宁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罗国杰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宾亨镇带洞村。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廊,面阔10米,总进深9.45米,建筑占地面积94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龙船脊,青砖墙。罗国杰(1896年—1929年),宾亨镇带洞村人。“五四”运动时,就读于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积极参加--。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秋和1923年夏,两次回广宁开展工人运动,是西江地区开展工人运动第一人。1924年10月,任广宁县农民协会执委兼秘书长。1925年5月,被选为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及审查委员会委员。1926年6月,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兼广东省农协西江办事处任书记(秘书)。1928年2月25日,任广宁县苏维埃政府主席。8月,任中共广宁县委书记。10月,任中共北江特委秘书。1929年3月,在广州被国民党逮捕秘密杀害,英勇牺牲,时年33岁。

罗国杰故居整体保存较好,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2011年被公布为广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罗国杰(1896-1929),字洞时,乳名杵勋,广宁县带洞乡蕉坑村人,1896 年出生于一个富有家庭。父亲罗昌帮,是本地一家纸厂的老板,母亲吴氏,是个农村妇女,性情温顺。罗国杰 7 岁入私塾读书, 16 岁到广宁“元恺学堂”读高小。1918 年,罗国杰考入广东省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在本校阮啸仙、刘尔崧、周其鉴、张善铭等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陶成章故居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陶成章故居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陶成章故居位于绍兴县陶堰镇陶堰村西上塘自然村。年代为清、民国。

系清末建筑。故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间二进,占地407平方米。第一进门厅单檐硬山顶;第二进座楼,系以陶成章抚恤金翻建。两进中间以天井分隔,东厢有平屋四间。厢房南首第一间曾作陶氏书房。

为绍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清末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二进三开间,中隔天井,东有侧厢,占地面积407平方米。第二进座楼曾毁于火灾,1916年陶成章父亲陶正用政府发给抚恤金重建。九十年代末全面整修并对外开放。

第一进平屋,明间台门斗上悬挂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题的“陶成章故居”楷书横匾。仪门上挂有陶成章半身像,两侧挽联为“皖变是先驱,九死完成光复志;越贤为杰出,万流凭吊广慈魂。”总结了陶成章革命的一生。东次间为灶间和杂物间。东厢房平屋四间,南首第一间为陶成章生前书房。

第二进座楼。楼下辟为陶成章生平事迹陈列,通过翔实的图片、实物介绍了陶成章革命实干家的一生。楼上按原状布置,供人们瞻仰。中间为烈士婚后卧室,东次间为陶成章父母寝室,西次间为陶成章遗物陈设,包括陶成章联络会党、奔走革命时用过的小皮箱及与友人之间的来往书信等。

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陶成章(1878~1912),字焕卿,曾用名汉思、起东、志革、巽言,匋耳山人、会稽山人等,绍兴会稽陶堰西上塘人。生于光绪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历为1878年1月24日)。幼时家境贫寒。6岁入本村陶氏义塾读书,十五岁为塾师。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少年时就接触新学,阅读爱国思想书藉,渐萌革命思想,欲改革封建-。父陶品三惧祸,多次告诫,其志不变。中日甲午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胡晋接故居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胡晋故居为绩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胡晋接故居

坐落在华阳镇城区良安路10号,为民国初期的砖木结构建筑,1917年建成。整个房子中西结合,由门房、庭院、正厅、厨房、书房、菜园几部分组成。主体结构正厅为前后两进三开间二层通转楼。楼前建有走廊,用木柱支撑。天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为简易封闭式天井。整栋建筑基本保持原貌,结构简朴大方,是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存比较完整、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民居。

胡晋接是清代“礼学三胡”后代。是民国时期教育家,是徽州现代教育先驱,是安徽省现代中等师范教育开拓者之一。生前死后受到当时名流梁启超、黄炎培、章士钊、胡适等人的好评与赞誉,更受到他的学生和后学的敬仰和怀念。房屋产权属胡晋接子胡翼谋、胡广范、胡广度等所有,历经百年,是研究其人及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

胡晋接,字子承,号梅轩,晚号止澄,安徽绩溪人,是近代徽州有较大影响的学者与教育家。1874年即从父在东山书院读书,1883年应光绪甲申科试,考入府学,旋食廪饩,援例入贡,熟读经史,成为饱学之士。1891年,在绩 溪城南汪氏家塾任教,后在浙-溪教私塾,其间屡欲创立新制小学,展其抱负,惜无资创办。1903年,绩溪巨商程序东、程松堂创办“仁里私立思诚两等小学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周培源故居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周培源故居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周培源故居位于宜兴市芳桥镇后村,周培源故居坐北朝南,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年,现有建筑三进,占地750多平方米。1987年周培源将故居捐献给宜兴市政府。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第一进面阔四间14米,进深六架8米,前后有卷棚。第二进四间二层楼,面阔14.3米,进深七架7.5米,南侧有走廊一架。其楼下原为故居的厅堂,楼上为周培源和家人的卧室。二、三进之间有天井,天井内有水井一口,东西两侧为二层厢房,西侧厢为楼梯间,可通达二、三进的二楼。第三进为转楼,正面四间二层,进深六架6.4米,东西侧各为三间二层楼,与主楼连成凹字形院落布局,院顶原用玻璃筒瓦覆盖,冬天非常温暖。后散失,1986年维修时改用平面玻璃。

进入大门便是门庭,东侧是厨房间,西侧是杂物间,门庭屏风上悬挂了一幅足有一米五高的周培源先生满头银发的彩色半身像,两侧墙壁上挂了六幅周培源先生各个年龄段放大了的黑白照片。使人一进门就感到非常庄重和亲切。穿过屏风便是一个不大的天井,天井里青石铺地,翠竹掩映。第二进房屋是二层小楼,底层宽心三间厅房按江南农村耕读人家风格布置。厅堂正面一张条几,一张八仙桌,两张太师椅,两侧面对面摆放着六套靠背椅和茶几。正面墙上挂一幅苍松图和对联,对联内容是:献身科学事业,培育后续新人。两边墙壁上挂的是名人字画。

第三进房屋两侧带有厢房,为周培源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厢房走廊上挂着费孝通、吴阶平、朱光亚、周光召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写的纪念性条幅。周培源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内容丰富,从周培源先生儿童时期、清华读书、出洋留学、回国任教、从事科教工作、担任领导职务、以及外事活动、家庭生活等等非常全面。

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宜兴市芳桥镇后村154号

乘车线路:宜兴市内乘开往芳桥镇的班车,在芳桥客运站下车沿芳扶路北行至后村可达。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周培源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张岳龄故居

全文共 197 字

+ 加入清单

张岳龄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岳龄故居位于湖南省平江县瓮江镇英集村,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藏经楼、慎思堂、听雨楼、澹园等单体建筑组成。其间回廊连接,由东向西横向排列。整个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至今保存完整。

张岳龄故居为平江地区典型的清末地主庄园式建筑,是研究清代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下,地主阶级作为封建国家统治基础的历史见证。

英集村:英集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荣宗敬故居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荣宗敬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陕西北路靠近南京西路的地方,有一排雕花的石砌矮墙。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这儿常年大门紧闭,近几年,紧闭的大门豁然洞开,这栋豪宅露出了真容:门楣和窗沿上刻着精美的雕花;窗户一律是彩色的拼花玻璃;红色的楼角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南部是一方干净而平整的草坪.毫无疑问,这是上海滩为数不多的顶级豪宅之一,也是上海滩保存最完好的大花园洋房之一。

这是一座带花园的独立式三层西式住宅,系荣氏早期沪寓所在,人称荣氏老宅。该产业基地面积6.26亩,建筑面积2182平方米,花园面积2475平方米。荣氏老宅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陈椿江设计。建筑立面整体以水平线条划分,具有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底层有宽敞的门廊和高大的爱奥尼式廊柱。在建筑技术、房屋结构及住宅设备上较多地汲取了西式风格,而在平面布置、内外装修、庭院绿化方面则更过地保留这中国传统的习俗及爱好。

荣氏家族由于子孙繁衍和所经营事业的发展,先后离开老宅而另置住房安家,老宅房屋空关数年。上海解放后,由受托管理该产业的代理人荣孝范代表荣家出租与中国经济研究所使用。

2002年,荣氏老宅被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看中并租下,租约为10年,成为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旗下各大子公司在上海的驻地。

乘车线路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186号

交通指南:公交01、20、24、37、48、49、71、127、304、311、330、925路等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曹汝霖故居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曹汝霖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曹汝霖故居坐落在和平区山西路108号。占地两亩,是由意大利留学生沈理源建筑师设计的三层砖木结构红砖小洋楼。其带地下室,罗马式雕刻雕塑很多。楼道及楼内各屋顶均有石膏雕饰、护墙板,门窗均有精细的木雕装饰。进得主楼,楼道的左侧有一个梳妆台,中间是玻璃砖的镜子,其两侧是衣架。楼道的正前方摆设一大座钟,还有一个一尺多高手持花灯的披大衣铜人像。一楼是餐厅、会客厅和小舞厅。二、三楼是卧室、书房等私人空间。曹宅有前后院,前院有传达室、佛堂、车库、厨房等,为平房。1919年曹汝霖被免职后,居住在此。该故居现为居民住宅,被列为天津市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曹汝霖(1877—1966),祖籍浙江。民国初年高级官员,新交通系首领。1877年生于上海。幼年入私塾,后去汉阳铁路学堂读书。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五四运动时期,住宅惨遭烧毁。抗日战争时期,曹汝霖不与日本人合作,拒绝担任伪政府总理大臣一职,后被动挂上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等虚衔,但并未给日本人出力,算是保持了晚节。19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孙立人故居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孙立人故居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孙立人故居”位于三河古南街八扇巷,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进门迎面立着孙立人将军身着戎装的蜡像,墙上挂有各种印刷品,主要是孙立人生平事迹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尽展列了将军一生重要经历。

孙立人(1900年至1990年),字仲伦,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人。1900年12月8日,在三河八扇巷降生。1932年,孙立人父亲逝世时,孙立人曾两次回乡,自此之后,就未曾回过三河。

在相距三河不到20公里的庐江县金牛镇也有一“孙立人故居”。故居坐落在金牛镇旁金牛山半山腰处,坐北朝南。初建时有百余间房屋,解放后逐渐拆除,现为金牛镇中学校址,留下房屋一幢11间,约250平方米,是孙立人24岁时结婚时住处,木架结构,青砖小瓦,走廊及房内雕梁画栋,为明显的晚清民居建筑风格。

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现两个“孙立人故居”,也不知孰是孰非。

“这座故居建造的依据是一副对联‘龙舒绵世泽,鹊渚振家声’,这是在孙立人家谱里找到的”。“龙舒”便是舒城县,而“鹊渚”便是三河的古称,“正是因为这副对联,才确定孙立人将军曾在三河居住。”

孙立人将军祖辈自1688年起的170年间就-于三河,因1858年太平天国的“三河大捷”房屋被烧毁,-逃往庐江居住,孙立人便在庐江出生,但由于一直在三河做生意,在三河八大街南大巷买了房子,孙立人一至八岁都在三河度过。晚年的孙立人在台湾定居,但时常回忆童年在三河居住的日子,多次为想回籍祭祖难以成行而扼腕叹息。

三河“孙立人故居”确实为纪念馆,但是历史上孙立人确实在此处有故居,现在是依旧修旧,房屋的样式和结构都是根据孙立人曾经的左邻右舍回忆而建的。

保护范围:以故居为中心,四周50米。

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

孙立人(1899~1990),字仲伦,出生于庐江县金牛乡山南村的一个世代书香家庭。民国元年(1912 年)随父母旅居北平就学。民国7 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民国13年官费赴美留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工程系。孙立人留学期间,目睹欧美各国在军事上竞相坚甲利兵,争夺霸权,而中国备受列强蹂躏的情形,深感报国之道在于强兵,遂放弃学习土木工程,考入著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王换于故居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王换于故居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换于故居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类别为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王换于故居是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牧池乡:沂南县马牧池乡是沂蒙红嫂明德英的故乡,位于沂南县西北部,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91.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3、3万人口。汶河自东向西贯穿全境,336省道、高界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东距日照港110公里,距胶新铁路沂南站30公里,西距-公路出入口10公里,南距临沂火车站、飞机场55公里。 马牧池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质地优良,主要有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蒋梦麟故居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蒋梦麟故居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蒋梦麟故居

位于黄家埠镇华家村老蒋自然村。清光绪十二年(1886),民国时期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教育部长等职务的著名教育家蒋梦麟就出生于此宅,并度过了少儿时代。故居原有三进,现仅存后进五开间平房,为清晚期建筑。2010年4月26日,蒋梦麟故居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余姚市文保所

黄家埠镇:黄家埠镇回龙村北靠329国道,南临余夫公路,与牟山道口约5公里。在册总户数1078户、3306人,党员150名,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018元,村集体可用收入82万元。是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民主法制示范村、余姚市先进党组织、余姚市文明村,2005年被评为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陈丕显故居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陈丕显故居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丕显故居位于上杭县南阳镇官余村,又名“位三堂”,始建于1892年,2007年重修,坐西朝东,外大门坐南朝北,由雨坪、下厅、上厅、横屋、左右厢房等组成,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梁架,悬山顶。陈丕显(1916—1995),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官余村:官余村地处南阳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现有342户,1502人,党员34名,其中女党员5名,60岁以上党员8名,36岁以上党员20名,35岁以下党员6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2名。耕地面积802亩,林地面积8300多亩。该村村民勤劳朴素,民风淳朴,许多村民外出承接工程而致富,也有一些外出领导干部,是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陈伯忠故居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陈伯忠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伯忠故居位于黄田镇江头上寨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间两廊,面阔11.6米,长10.4米,建筑占地面积121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灰塑龙舟脊,镬耳封火山墙,素胎瓦当,青砖墙,花岗岩墙脚。檐板雕花,雕刻精美。外墙楣灰塑,塑花鸟吉祥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陈伯忠故居整体保存较好,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陈伯忠(1900年—1926年),黄田镇江头村委上寨村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广宁县农民协会副委员长、中共四会支部书记,曾在江头乡成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组织领导江头乡农-动。1926年10月,在迳口龙撞口被暗杀,后被追认为烈士。

2008年,陈伯忠故居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伯忠(1901~1926年),男,又名新启,广宁县十二区黄田江头村(今属四会市黄田镇)人,出生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10岁读私塾,15岁转元恺小学。1921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1923年冬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筹建“广东新学生社”。1924年,根据党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当选为国民党广州市十七区党部执行委员。同年7月参加广州农-动讲习所第一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郭凤韶烈士故居纪念馆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郭凤韶烈士(故居)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郭凤韶故居即郭凤韶烈士纪念馆,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古城街道诸天巷14号。

郭凤韶(1911-1930),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古城。她自幼受父母影响,有反封建、反对旧礼教思想,参加“风俗改良会”活动。1925年参加五卅反帝--,1926年参加乙丑读书社,同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四一二--政变时,她利用年幼不易引人注意的有利条件,参加营救同志工作,后转到南京晓庄师范读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小组长、交通员、南京反帝大同盟女工委员等职。1930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同年10月25日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19岁。2005年5月,临海市政府将其故居修复并开辟为烈士纪念馆。

郭凤韶烈士(故居)>纪念馆于2010年7月被浙江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古城街道: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古城街道临海市古城街道办事临海市古城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1年2月9日,地域面积81平方公里,下辖12个社区居委会,23个行政村,1个蔬菜公司(蔬菜村改制)。常住人口13.2万(其中居民10.5万),流动人口4.5万。是原临海市城关镇人民0划出部分城郊后而建立的一个市属派出机构。

古城街道辖区有二千多年设郡置镇的文明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丁贵堂故居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丁贵堂住宅在今汾阳路45号。该洋房建于1932年,为3层砖木结构,由邬达克洋行设计,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6平方米。原系海关税务司官邸,后来由海关副总税务司丁贵堂居住,因此又称丁贵堂住宅。它是一幢十分华贵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

此宅将主楼布置在中北部,辅楼布置在主楼西北侧并与之相连接。主楼前有1500平方米大草坪为主的大花园,后有大雪松遮荫着大院子的汽车道。

沿着主楼底层北立面台阶进入门厅,门厅的两侧是衣帽间和卫生间。统长的衣帽间穿通,另一头连着楼梯间,主人走过衣帽间即可上楼。大厅设在建筑平面的中央,朝南是宽敞的外廊,东面设会客室和书房,西面设餐厅和备餐室。餐厅外还有个方正的大阳台,既可以作为用餐间休息、散步的地方,又可以作为餐厅的单独出入门厅。大厅与餐厅间设平坦的大踏步台阶,使平面的标高起变化,显示了一种高贵的气派,尤其是与大厅连通的楼梯间宽阔的台阶和平台,主人下楼迎接大厅里的宾客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

二层中央是会客室,接待亲属用,两侧各有一套卧室、起居室和卫生间。东面卧室朝北还有一间主人子女卧室和卫生间。走廊北边设3个楼梯,除主楼梯外,东边楼梯通向三层,西边为佣人楼梯。三层是0层,有3间卧室和大小卫生间,还有1间缝纫室。

建筑立面以正中大厅为轴线,两侧立面基本对称。底层围以连续拱券的外廊,正中用4根立柱支撑的3个连续半圆拱形门廊,前面为统长宽阔的平台,二层统长的大阳台,明显地将住宅的主入口突出。住宅房间窗框处并列的双柱用扭纹加券拱式样,即螺旋形西班牙柱式作装饰,显得十分华贵。各式窗台很低,加大了透光面积,显示出浓郁的欧洲南部建筑风情。楼上阳台的围栏,都用铸铁栏杆制作,上面花纹显示出地中海南岸的地域风情与现代风格(注重实用功能)相结合的特色。主楼立面为水泥拉毛白粉墙面,屋面盖红色筒瓦,四坡顶,屋檐下有连续拱券装饰带,将西班牙建筑的特点充分展现,在上海众多的西班牙住宅建筑中,此楼最为漂亮。

纵观此楼,平面设计合理又大气,充分考虑主人、客人和佣人活动的线路和主从的关系,在建筑立面构图和细部处理上西班牙特点鲜明,是上海近代西班牙住宅建筑的典范。远远望去,这幢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的花园洋房,仿佛是一幅欧洲的风景画。

该住宅建国后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办公楼,自2000年该校搬迁至浦东新校区上课,建筑属上海海关管辖。1989年列为市级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丁贵堂,字荣阶,清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11月18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县。童年帮助父兄务农,10岁入私塾读书,继在本县小学堂就读。宣统二年即1910年于奉天高等学堂毕业后,在奉天东关小学堂教书。1912年春,考入奉天政法学堂,后转考北京税务专门学校,于1916年3月毕业。同年7月,被派往安东海关任见习生,次年8月升任帮办。1917年秋,调北京总税务司署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叔同故居位于河北区粮店街62号。这座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由四套四合院组成,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间,占地1400平方米。整个建筑沿街而建,坐西朝东。大门为“虎座”门楼,门楣上有极为精细的“百兽图”镂刻砖雕,墙壁磨砖对缝。迎面为刻砖影壁,门楼右侧为厅房,前四合院有两个砖砌垂花门,有南北房各3间,东西房各5间,前脸均为雕有“渔樵耕读”的木结构装饰。在大四合院右侧,原有一个小院名“意园”,建有藤萝架,四周用竹篱围起。意园有一间西屋,是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改建的,称“洋房”。东屋称“中书房”,藏有线装古版书5000余册。院内建有游廊和小花园,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李叔同在1912年去上海之前,大部分时间是在这座宅院里度过的。该故居现已拆除,拟重建,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纪念这位生长在天津的中国近代文化大师,1990年10月23日李叔同书法碑林河北区宙纬路揭幕。碑林系古典园林式建筑,镌刻着大师中晚期书法80多件,一座1.2米高的大师铜塑像巍然矗立其间。碑林还刻有众多著名书法家的咏怀之作。

李叔同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也是名扬中外的佛学大师,因此故居的四壁上还嵌有大师及名人题词。

李叔同故居于2012年正式开馆,为一座呈田字形的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年历史。

精致清幽的四合院里,有桐达钱庄、佛堂、起居室、洋书房、中书房、意园等。

故居内的青瓦灰墙,朱红色的门框镂窗,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传统人文气息。

纪念馆还会不定期举办专题展览。

用时参考

30分钟-1小时

交通

乘15、154、172、461、600外环、633、653、675、681、804、856、863、903、907空调、908、954、西芦专线等路公交车在望海楼站下车步行约330米即到。

门票

目前门票免费,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登记入馆

开放时间

9:00-17:00(16:30后禁入,周一闭馆)

景点位置

天津市河北区粮店后街60号院内(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

地址: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

电话:24458572

梁履绳(1748—1793),梁同书次子,字处素,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通声韵、精《左传》,综览诸家,旁采众籍,作《左通补释》三十卷以广杜氏所未备。通《说文》,诗清新。 浙江钱塘人。著有《选学胶言》二十卷、《选藻》八卷、《四寸学》六卷及其他多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浦在廷先生故居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浦在廷先生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浦在廷先生故居是地方民族工业家浦在廷先生故居,座落在榕城镇城西下街27号。浦在廷先生曾为宣威地方民族工业的发展和中国革命作出过贡献。为了缅怀浦在廷先生,激励今人,教育后人,市人民政府1993年对其故居进行维修,1994年6月6日竣工开放,维修后的故居,红柱黄窗,色彩鲜艳,窗棂精雕细缕,古朴曲雅,是一楼一底的回廊式庭院。庭院中心立有浦在廷先生铜像,北面房沿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戳力同心”的匾牌。陈列室里,除有浦在廷先生的生平介绍外,还陈列着孙中山先生等人的题辞及邓小平与夫人卓琳(浦在廷的三女儿)在不同时期的珍贵照片,对研究早期革命斗争及地方民族工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

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浦在廷是邓小平夫人卓琳的父亲。电视剧《商贾将军》原型。浦在廷不仅是云南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更是一个抱着“实业救国”理想,积极拥护、支持、参加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热血志士。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浦在廷是邓小平夫人卓琳的父亲。电视剧《商贾将军》原型。浦在廷不仅是云南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丁英懋故居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丁英懋故居坐落在和平区成都道106号。建筑面积为732平方米,前部为平房作诊所,后部为二层楼房作私宅,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阎子亨设计。建筑物均为仿中式硬山作法,出檐,彩绘,垂脊饰立兽。

丁懋英(1891~1969),女,上海人。上海著名的孟河中医丁甘仁之女。民国初年来天津,入严氏女学读书,为严修所爱重,得严氏之助,赴英国留学习医。学成归国,1923年入严氏任董事长的天津公立女医院(水阁医院),任院长。1935年在英租界伦敦路(今成都道)创立天津女医院,自行开业行医。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联合国救济总署、国民政府行政院救济总署华北国际救济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张振英故居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张振英故居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振英故居位于休宁县鹤城乡,时代为民国。系典型的清代徽派古民居。

张振英故居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鹤城乡:休宁县辖乡。1952年设鹤棣乡,1958年改鹤城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并入流口镇,1994年自流口镇析出复置鹤城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6.7公里。面积130.8平方公里,人口0.8万。渔(亭)冯(村)公路过境。辖渔塘、棣甸、梅溪、鄣田、田畲、冯村、四门、左龙、右龙9个村委会。农业以林业、茶业生产为主,粮食作物以杂粮为主。有木材加工、制茶、砖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