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郑存礼故居(实用20篇)

浏览

311

文章

1000

篇1:蒋幼山故居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蒋幼山故居坐落在瑞安市塘下镇海安办事处海东村东门街27号,为清末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门台、前天井、正屋、后天井及两厢耳房组成,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

该建筑为中西混合式砖木结构,楼面结构虽经改建,但建筑格局清晰,一楼建筑结构基本完整保存,具有较典型的近代温瑞平原建筑风格,为瑞安市文物保护点。

蒋幼山故居原建筑为南北三条轴线,现存建筑为中轴线,原建筑在中轴线上正屋的四角分别各建有三开间中式木构二层楼房一幢,南北两幢楼房之间设天井(在正屋两侧的山墙外),故形成了左右另两条建筑轴线。现仅完整保存了西北角一幢中式木构架二层楼房。

蒋幼山(1885—1953),原名矫,字岩仁,改字幼山,以字行,瑞安海安所人。父柱,字馨山,清季贡生,以拳术知名乡里。幼山少受熏陶,12岁开始习拳,初从张洪波学南拳刚柔法,练打沙袋,举石锁,攀竹竿,及冠,能手提90斤重物跨越塘峡。后专程拜谒万春山道长徐霭卿(俗称阿吉),恳求指点,学得少林内功及达摩面壁法,历时3年,精擅抖弹之功。复从浑号“大辫”之陈楚材学小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张岳崧故居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张岳崧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岳崧故居位于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张岳崧,系海南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曾让嘉庆皇帝大赞神州大地“何地无才”。官至湖北布政使(从二品)。他主持编纂《琼州府志》,擅长书画,是清代知名的书画家,与丘浚、海瑞、王佐并誉为海南“四大才子”,是海南读绝、吟绝、写绝、忠绝“四绝”中的“写绝”。

张岳崧故居有两处,一处为出生之祖居,占地1500多平方米,今仅存有正屋1幢,为悬山式建筑。另一处故居,位于出生故居西南面,占地1200多平方米,四合院式结构,悬山式建筑,为张岳崧居官时所建,今仅存正屋1幢,后屋1幢,两侧横房2幢。故居西侧建有张氏宗祠,为张岳崧晚年亲自筹建,宗祠占地约1500多平方米,有完整的山门、前殿、正殿、廊庑。山门、前殿西厢及东廊庑圮损毁,其余尚存完好。故居1986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海南十大历史文化名村。村内民居依旧时模式而建,路巷全部用青石铺设,修旧如旧,古朴自然。张氏后人秉承先辈遗风,尚学重教,人文蔚起,代代人才辈出。

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又字翰山、澥山,号觉庵、指山。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海南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官至湖北布政使(从二品)。革除各种陋规,四次受到皇帝召见,倡导并协助林则徐严禁鸦片。主持编纂《琼州府志》,擅长书画,是清代知名的书画家,与丘浚、海瑞、王佐并誉为海南四大才子,是海南读绝(丘浚)、忠绝(海瑞)、吟绝(王佐)、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秦孝仪故居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秦孝仪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秦孝仪故居位于衡东县吴集镇老街。秦孝仪幼承家学,精通儒学经史,博览群书。1949年去台湾,曾担任国民党副秘书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主持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长达18年。秦孝仪是国民党政府一名典型的御用文人,在从政的同时,致力于学术研究,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进德录》、《儒学索微》、《我故乡》等。

秦孝仪(1921-) -民党中央委员、党史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湖南省衡山县(今衡东县)人,1921年2月生于一个书香之家。自幼继承家学,精通儒学经史,博览群书。上海法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深造,荣获该大学人文科学博士。1949年去台湾,先后担任"-"秘书、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宣组副组长、中央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杨天骥故居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杨天骥故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杨天骥故居位于红塔埭(东溪街107号)。

该宅建于清末,坐北面南,共有四进,建筑面积511.21平方米,形制似船,故名“船厅”。宅主杨天骥(1882~1958年),为同盟会会员和南社社员,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舅父。1903年,费孝通之姐、著名蚕桑专家费达生(1903~2005年)出生于此。2005年1月,杨天骥故居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杨天骥(1882~1958年)。孙中山秘书,字骏公,号千里,别署东方、天马、闻道,斋名茧庐。近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幼年随父往镇江任所,学习诗词书法,数年后返同里就读,继而任教。曾师从吴昌硕治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光绪二十八年壬寅科优贡。光绪三十年在上海澄衷学堂任国文教员。曾与金松岑等资助邹容出版发行《革命军》。《苏报》案发时,为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汉阴书院及三沈故居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汉阴书院及三沈故居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汉阴书院及三沈故居

时代:清

地点:汉阴县城关新街

保护范围:(1)书院(三沈纪念馆):东至政府围墙,南至学校教学楼、住宅楼北侧,西至新街街中,北至和平街街中地段。

(2)三沈故居:院落围墙内。

建设控制地带:书院A区四周外延10米。

2008年,汉阴书院及三沈故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城关镇:城关镇居县委、县0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24个行政村,3个街道居委会,面积为132.61平方公里,耕地32000 亩,总人口64100余人,是安康市第二人口大镇,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县之首。 近年来,镇党委、0立足镇情,提出了“鼓实劲、兴产业、扬优势、铸名牌”,努力建设市级绿色经济强镇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周里故居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周里故居为株洲市文物保护单位。

周里故居位于策源乡凉桥村,晚清建筑,土木结构。周里(1903-2000)原名周策海,曾用名周礼。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共酃县凉桥支部,周里任书记。1929年起,先后任中共酃县县委书记、酃遂中心县委书记、湘粤赣特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湖南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等职。

策源乡:炎陵县辖乡。1949年为镇定乡,1952年属第五区,1958年改策源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0.6万。乡政府驻瓷器窑。通公路。辖上洞、良桥、下坪、荣塘、平湖、竹园、长兴、倒坑、东岭、黄草、梨树洲11个村委会。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铁合金、家具、电站、竹木建材、清水笋罐头、竹凉席、食用菌等厂。农业主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张振英故居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张振英故居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振英故居位于休宁县鹤城乡,时代为民国。系典型的清代徽派古民居。

张振英故居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鹤城乡:休宁县辖乡。1952年设鹤棣乡,1958年改鹤城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并入流口镇,1994年自流口镇析出复置鹤城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6.7公里。面积130.8平方公里,人口0.8万。渔(亭)冯(村)公路过境。辖渔塘、棣甸、梅溪、鄣田、田畲、冯村、四门、左龙、右龙9个村委会。农业以林业、茶业生产为主,粮食作物以杂粮为主。有木材加工、制茶、砖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季步高烈士故居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季步高烈士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革命烈士季步高1906年出生于安仁镇季山头村,1925年赴广东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系“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曾任广州市委书记。1928年7月在香港被捕,同年冬就义于广州。其故居座落在安仁镇季山头村中心,1981年7月,季步高烈士故居被列入龙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龙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季山头村以季步高烈士故居为核心,加大红色旅游开发力度,在其周边辐射建设了季步高烈士石像、先烈亭、观光鱼塘、观光林、文化长廊、文化礼堂等,季步高烈士故居的参观价值进一步得到强化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季步高故居瞻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季山头村:季山头村简介 龙泉市安仁镇季山头村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天平山山脚,距县城39公里,距安仁镇12公里,海拔高度600米。全村有六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38户,总人口468人,全村地域面积3.6平方公里的,山林面积2696亩、耕地面积379亩。九百多年前,季姓小九公经林洋、翻越美丽的天平山,来到了天平山脚现如今的季山头村。这里宜人的气候、适宜开山种地的先天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林应亮故居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林应亮故居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林应亮故居

林应亮故居原为林春泽手建,嘉靖13年毁于大火。后林春泽长子林应亮在原址上重建。人称林应亮故居为“中衙”,是一座典型的明朝官家府第建筑。

南屿镇:南屿镇位于闽侯县南部,旗山东麓,大樟溪西畔,东隔樟溪与南通乡相望,东北与福州市南台岛相对,西南与永泰县葛岭塘前乡接壤,北连上街镇,面积170.5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000年计有16205户,56305人。镇政府驻地南旗村。 因锦溪横贯境内,南畔为南屿而得名,北岸为北屿(亦称水西)。宋时分属侯官县修仁乡海平里、灵凤里、绥平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黄华明故居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黄华明故居位于和平县大坝镇新田村。

黄华明,原名黄道冠,1920年1月出生。1939年9月,在和平参加抗日救国宣传工作,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9月后分别任中共大坝区委书记、县委副特派员、特派员、连和工委宣传部长、九连山区工委委员等职。1942年春至1944年夏,任中共大坝区委书记时,在岑岗中心小学任教,以教师职业为掩护,积极组织学校师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组织当地民众抗税抗捐,利用“工合”的合法地位,开办农民夜校,宣传党的主张。1946年6月调入东江纵队并参加北撤。参加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后随两广纵队南下解放广东。建国后,曾任中共遂溪县委书记、湛江农学分院副院长,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等职。1997年1月病逝广州。

该故居始建于1902年,土木砖瓦结构,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坐东朝西,依山傍水。门前有余坪,院前田园青翠、河水流淌,环境优美。

2012年1月,编入和平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

大坝镇:大坝镇 位于和平县城北8公里处,北与上陵镇接壤,东与优胜镇毗邻,南与阳明镇相连,西接热水镇。面积为16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3.8万人,其中95%为农业人口。2005年农业总产值9788万元,比2004年增长12%。人均收入从2004年的2423元增加到2725元,增幅为11.1%。境内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具有较高开采价值的矿藏有优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曹靖华故居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曹靖华故居始建于清朝末年,位于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路沟口,其建筑为我国北方农村极具代表性的土木结构组合式庭院。故居有两道门,整个庭院共计十四间房屋,其中正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二门外有东西耳房各两间。

五里川镇:五里川镇位于河南省西部,距三门峡市100余公里,209国道和省道西(峡)铁(索关)路穿经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卢氏县西南地区七乡镇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镇政府驻地距县城52公里,东与汤河、朱阳关接壤,西与双槐树、狮子坪两乡相邻,南与瓦窑沟乡毗连,北与横涧乡以熊耳山脊——老界岭为界,东西宽16公里,南北长16公里,总面积169.3平方公里。2000年先后分别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沈括故居梦溪园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沈括故居梦溪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沈括故居梦溪园位于市区梦溪园巷,是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晚年居住的地方。他在此写成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现代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誉《梦溪笔谈》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我国当代科学家钱伟长说:“这座坐标就屹立在镇江。”该书现已被英、法、德、美、日等国家翻译出版。

梦溪园原有面积约十亩左右,园里有岸老堂、萧萧堂、壳轩、深斋、远亭、苍峡亭等建筑,还有一条溪水流经园内。现在的梦溪园是原梦溪园的一部分,由市政府于1985年恢复,占地2亩,计2幢建筑。前幢为清代修建的硬山顶平瓦房,坐东朝西,当中设正门入园,门上方嵌有茅以升题写的“梦溪园”大理石横额。后幢为清式厅房,坐北朝南,内有沈括全身座像和文字图片、模型、实物,展现了沈括在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质、医学等方面的科研成就。室内两对抱柱上的对联是沈括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评价:“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川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纵横”。“数卷奇文物志无心匀翠墨;一钧初月南航北驾为苍生”。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梦溪园巷21号

类型:园林/花园

游玩时间:建议1-3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宋钱塘(今余杭)人。青少年时期先后学过儒学、佛学、道学和医学,博学多识。至和元年(1054),任海州沭阳县主簿,见境内主流沭水长期失修,泛滥成灾,就着手整治,拓宽挖深,疏通河道,筑成百渠九堰,使沿流7000余顷农田受到灌溉之利,成为良田。嘉祐六年(1061),任宣州宁国县令,受江南转运使张颗委派,有“以工代赈”办法,联合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胡元龙故居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胡元龙故居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胡元龙故居位于祁门县平里镇贵溪村文桥组,时代为清。

胡元龙故居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胡元龙(1835~1924),字仰儒,祁门南乡贵溪(今属平里镇)人。毕生从事茶、瓷二业,成绩卓著。清咸丰间(1851~1861 年),于贵溪村外李村坞垦山千余亩,兴植茶树,建培桂山房,自制干茶,年产50 余担。其时,绿茶滞销,乃考察红茶制造方法,于光绪元年(1875年)雇宁州(今江西修水)茶工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获得成功。是时,黟人余干臣从福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梁廷枏故居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梁廷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梁廷枏故居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常教居委藤花巷聚星里4号。清代民居。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两廊式布局。总面阔15米,总进深9.5米。正屋为硬山顶,素胎瓦当,青砖墙,墙上开窗,红砂岩石窗框,红砂岩石脚。街门为回字门。梁廷枏(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顺德伦教人。是清末岭南著名爱国学者,曾担任林则徐幕僚,著有《粤海关志》、《海国四说》等书。是我国近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之一,其故居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2006年10月25日,梁廷枏故居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顺德博物馆

常教社区:常教社区居委会是2001年8月21日由原伦教居委会、新民村委会、北海村委会等“两村一居”合并成立。常教位于伦教的城区中心,是伦教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辖区总面积7.76平方公里,现有户籍常住人口10000多户,31200多人,流动人口约50000人左右。居委会下设有社会工作办、建设管理办、农企工作办、计划生育服务队,以及城区、新民、北海等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浏阳李白烈士故居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浏阳李白烈士故居为浏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白故居位于长沙市浏阳市张坊镇板溪村。

李白(1910—1949),又名李朴、李侠、华初、静安,湖南浏阳人。李白自幼家庭贫苦,读完初小后辍学,到当地一家染坊当学徒。1926年,张坊建立农民协会和纸业工会,李白参加农民协会,白天写标语,晚上站岗放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参加红三军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受中央派遣,到沦陷区上海建立秘密电台,搜集日军情报。1942年9月,与妻子裘慧英同时被捕。1944年秋,李白与裘慧英一道离开上海往返于浙江、江西之间,通过电台,向延安传递日、伪、蒋的军事情报。1945年底,两人回到上海,继续从事秘密电台工作。

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上海特务到处侦察共产党地下活动,李白处境十分艰难。但他细心谨慎,加上妻子裘慧英的机智配合,经常向延安拍发军事和政治情报,三年未出事故。1948年12月在上海再次被捕。上海警备司令部第二稽查大队对李白进行严刑逼供。1949年5月7日,李白被秘密杀害于上海,时年39岁。

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李白的事迹,拍摄《永不消逝的电波》影片。影片的男主角就是以李白为原型。

李白故居始建于清朝雍正十二年,坐西南向东北,土木结构,小清瓦屋面。四合院形式。2010年在上海市虹口区李白亲属、张坊镇及家乡人民的关心支持下,按原貌恢复李白烈士故居,李白烈士故居共有大小房间16间,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成正方形的布局。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故居进行复原陈列并辟有李白烈士的生平事迹陈列展览室。同年,对外开放。

李白故居于2010年6月被浏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浏阳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9月被长沙市委宣传部公布为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坊镇:张坊镇位于浏阳市最东端--大围山东麓,毗邻江西省铜鼓、万载两县,距长沙130公里、浏阳64公里,省道1854线横贯全镇,交通、通讯便利,电力充足。全镇辖域320平方公里,3.1万人口,森林面积达40万亩,无任何工业污染。境内有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观光休闲的旅游胜地。 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镇党委、政府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梁嵩故居遗址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梁嵩故居遗址为平南县文物保护单位。

梁嵩故居遗址

级别:县级

时代:五代

地址:大鹏镇龙街

以故居遗址(包括土阁墩)为中心前后左右100米为保护范围,150米为控制地带。跑马坪中心为点前后左右80米为保护范围,100米为控制地带。以故居遗址(包括土阁墩)为中心前后左右150米为控制地带。跑马坪中心为点前后左右100米为控制地带。

1989.7.20

平南县人民政府(平政发[1989]136号)

梁嵩,龚州(今广西平南)人。字子高,又字仲邱。生卒年 不详。五代十国南汉白龙元年(925)状元。梁嵩自幼勤奋好学,善诗文。南汉刘龑帝效法唐制,开乙 酉进士科考于广州。梁嵩在殿试时作《赋荔枝诗》:“露湿胭脂 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 生。桔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金门若有栽培地,须 占人间第一名。”被皇帝赞赏,点其为状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王船山故居及墓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船山故居及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船山故居及墓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衡阳县曲兰乡,此为清初思想家王船山的纪念建筑。

故居为王船山自败叶庐、观生居之后自置的隐居处,命名为“湘西草堂”。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茅屋3间,中为堂屋,左为住房,右为书房。王船山在此居住17年,发愤著述,逝世后其子王敔改建为砖木结构瓦房。之后,草堂及田土典出,至乾隆六十年(1957)始由其后人赎回,嘉庆年间(1813—1815)改为“船山祠”。后由农民居住,1981年由政府收回并全面修葺,复制匾额、楹联,进行复原陈列,供人参观。

故居占地150平方米,呈横列式平房3间。门额题“湘西草堂”,门联曰:“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堂中悬船山自撰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走廊竖石碑两方,一刻清衡永郴桂道保护草堂文告,一刻新中国建立后衡阳县人民政府保护草堂的公告。大罗山有王船山墓。

王船山(1618—1692),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明代举人,明亡,清军南下,他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曾到南明行人司任职,后隐居石船山,闭门著书近40年。卒年74岁。著《船山遗书》320余卷。他对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均有研究,尤精于哲学、经济、史学、善诗文,工词曲。

故居及墓于1956年7月24日由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船山故居(船山祠)编号36,王船山墓编号35。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王世杰故居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王世杰故居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世杰故居

位于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建于清代。王世杰(1891~1981),崇阳人,1911年肄业于天津北洋大学采矿冶金科,后留学英、法,1917年获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士,192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并与胡适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后进入政界,历任国民党政府法制局局长、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教育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外交部长、-秘书长、行政院政务委员、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该故居坐南朝北,一进三重,共有大小房屋二十余间,侧墙有封火山墙,面积约500平方米。王世杰对近现代中国的教育、政治、外交、国共两党和海峡-等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故居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和教育价值,同时,对于研究我省传统民居也有较高价值。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吴振声故居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吴振声故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吴振声故居位于西百花巷,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吴振声(华镛),苏州人,民国时期苏州画家,工山水,原居桃花坞。其祖上因经营酒业和漆业而致巨富。旲振声行五,与其兄吴子深(华源)、吴秉彝(华德)、弟兄似兰(华馨)均为苏、沪一带有名气的画家,尤其是吴于深,与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齐名,并称“三吴一冯”。宅为吴氏兄弟自行设计,由香山帮匠人姚子琴之姚琴记营造厂建造,1931年完工。二层民国建筑,清水砖外墙,引飞檐中式屋顶,屋脊镂空设计,楼装饰精致,门窗、石栏、外墙多处饰以各式雕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董云阁烈士故居及其烈士墓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董云阁烈士故居及其烈士墓为石狮市文物保护单位。

董云阁,1908年6月出生于石狮市永宁镇后山村的一个菲律宾侨属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不久便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6年6月起,先后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组织部长、福建党团总行动委员会常委、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等职。1930年12月,出任中共闽南特委副书记,与书记陶铸等到漳州恢复党团活动,并深入漳属各县组建工农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31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遭敌人破坏后,回到厦门与蔡协民等组成临时省委,主动担负起指导全省革命斗争的重任,直到同年7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成立。1932年5月,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董云阁烈士故居建于1929年,为早期洋楼,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1998年被确定为石狮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董云阁烈士墓建于1987年,是董云阁的衣冠冢及其夫人高秀真的合葬墓。1993年被确定为石狮市学校德育基地,1998年2月被确定为石狮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惠安县委党史研究室

董云阁(1908~1932年),又名董光泰,曾用名董光华、董奕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晋江永宁后山村(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其父早年往菲律宾经商,生意兴隆,家境颇宽裕。云阁童年入家乡董氏开办的“四合成”药铺附设的私塾念书。民国9年(1920年)随父往菲律宾,在马尼拉继续就学。民国14年,跟三叔父回国,就读于厦门集美学校。云阁性格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