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遇到海冰灾害如何应急处理(经典六篇)

浏览

857

文章

6

篇1:遇到海冰灾害如何应急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国家在提高海洋灾害预防和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海冰灾害现在是海洋频发灾害,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那么大家知道遇到海冰灾害如何应急呢?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其实发生海冰灾害直接的影响就是海边的渔民,他们将受到巨大的打击,并且渔业的收入也会萎缩,所以遇到海冰灾害按照以下方法应急:

1.加强监测,及时预警,以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业务运行系统为主体,对海洋灾害实行高频率、高密度的监视监测,及时掌握海洋灾害发生、发展动态,快速做出预测预警,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2.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密切协作,加强各有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建立海洋灾害信息实时互通与共享机制,调动各方资源,确保海洋灾害的及时预警和有效应对。

3.抓紧维修和重建因冰冻损失,利用增氧机或增氧剂等方法向水下充氧。保持鱼群的存活率,还要最大限度的对坏的电力设施、进排水渠道等设施进行维修。

4.海洋边人群的撤退,搭建好抗灾篷,保护人群的安全,物资的供给要做好有序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还有蝗虫灾害吗?中国遇到蝗虫灾害是怎么处理的?

全文共 176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中国的蝗灾其实治理的不错,其实中国也是被蝗灾困扰了很多很多年了,只不过凭借中国人的智慧,最后都解决罢了,那么现在的中国还有蝗虫灾害吗?中国遇到这个蝗虫灾害是怎么处理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

蝗虫灾害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有的,只不过分大小罢了,最近的东非蝗灾是大型的所以很严重,但是也有小型的,小型的破坏力不大,最后反而成了别人口子的蛋白质美食,所以啊,蝗虫也挺难的。

那么这个中国遇到蝗灾都是怎么解决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办法1:人工扑打法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的灭蝗方法。以《捕蝗要法》的记载,这种方法,主要是由乡民们用竹竿撑起八尺长的白布,以顺风的方向三面围追,把蝗虫驱赶到一处后,再集中力量扑打。属于自春秋战国年间起,农民们迎战蝗灾的“白刃战”。

这种方法虽说耗费体力,却工具简单方法简便,且适合大批乡民集体作战。因此两千年来,在中国农村十分普及。

办法2:壕堑掩埋法

人工扑打法虽说简单,但毕竟人力体力消耗太大。于是到了汉朝年间,累坏了的国人们,也脑筋灵光一现:何必要和蝗虫打白刃战?给蝗虫挖坑不就行了?于是“壕堑掩埋法”应运而生。

以东汉《论衡》等典籍介绍,这种方法,要先在蝗虫要经过的地区,挖出大量深宽二尺的大坑,然后在蝗虫到来后,以扑打等方法把蝗虫引入坑里,再集中力量进行填埋。这种办法的“歼敌”效果极好,通常一埋一大片。操作难度却也高:一旦土埋的太浅,蝗虫也能钻出来。

《晋书》里记载,河东地区当时发生蝗灾,人们采用“壕堑掩埋法”埋杀蝗虫,熟料埋进土里的蝗虫,转眼就飞出来,反而把庄稼啃了个光。

于是,一种更狠的办法,唐朝时就普及了:篝火诱杀法。

办法3:篝火诱杀法

其实,火烧蝗虫的愿望,在春秋战国年间,就是十分强烈。《诗经》里就有“秉被蟊贼,以付炎火”的呐喊。到了唐朝时,这种“火烧蝗虫”的操作,也终于成熟起来。

以《捕蝗图册》和《治蝗全法》里记载,要想“火烧蝗虫”,就要在天黑时点燃篝火,而且篝火之外,还要在蝗虫密集的地区分路设灯,用密切配合的灯光,把大批蝗虫吸引而来。然后被火烧到的蝗虫,就会失去飞行能力。大批百姓趁机捕杀。还可以以将被杀的蝗虫,在壕堑处集中掩埋。

唐朝开元年间,面对席卷中原的大蝗灾,唐朝宰相姚崇果断启用“篝火灭杀法”,短时间里成功将大灾扑灭!

而发展到农业科技更发达的宋代,大规模的灭蝗烧荒也被采用:将蝗虫的滋生地一把火烧光,不但断绝灾难隐患,更可在烧荒处开荒种地,可谓一举多得。

办法4:据虫除卵法

也同样是在农业科技井喷的宋代,防灾意识也深入人心:与其在大灾时累死累活灭蝗,不如提前斩草除根。趁着冬天的机会,把蝗虫的虫卵滋生地端掉。因此,就有了“据虫除卵法”。

以《宋史》的记载,宋代的农民们,就常在冬天寻找蝗虫滋生地。《治蝗全法》也总结了宋代以来“据虫除卵”的经验:凡是蝗虫虫卵滋生的地方,地上都常有无数像蜂巢一样的小孔,必须果断挖土铲除。明清年间,人们更开发出了原始“农药”,比如“百步草浓汁”和“陈醋混合液”,专用灭杀虫卵。

但这种找虫卵的办法,以北宋沈括等名臣的叫苦说,简直就是累断腿。有时累死累活刨虫卵,第二年蝗灾还是汹涌而来。到了明朝年间,人们更明白一个事实:种地其实比找虫卵更能杜绝隐患——垦荒除蝗法。

严格说来,垦荒除蝗法其实起于元代,以《农书》记载,元朝的农民们,就常垦荒种植芋桑等作物,用以抵抗蝗灾。发展到明朝时,更有了系统的操作:滋生蝗虫的地方,都是“涸泽”地区,必须要将其改造成为农田,在垦殖的过程里,通过各种方式杀灭掉虫卵,同时种植绿豆豌豆等蝗虫不吃的植物,用于蝗灾时的备荒口粮。

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里,这种“垦荒除蝗法”不但有了完整记录,更随着《农政全书》的享誉世界,流传于欧美各国。对西方近代的病虫害防治研究,也提供了重要影响。

但话说回来,上面这几个办法,虽说各个靠谱,可在古代的科技条件下,这些办法也只能做到缓解灾情,把粮食损失降到最低点。一直到现代社会,世界各国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够勉强控制蝗灾。叫这个可怕灾害,看似离现代生活比较远。某些“吃货拯救蝗灾”的调侃,更可以说是对病虫害灾难的严重无知。

可是,就是在科技条件有限的古代,坚强的中国人,依然世代更新着治蝗灭蝗的经验,勇敢面对着每一次灾难。这样的智慧与勇敢,恰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理应注意什么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灾害的现场紧急处置的主要内容包括: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组织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居民;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后果;组织协调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估计救灾需求的构成与数量规模,组织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组织灾害损失估工作。各级各类救援队伍要服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与协调。

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理注意的事项

1.应该注意现场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对震损建筑物能否进入、能否破拆进行危险评估;探测泄漏危险品的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泄漏的危害性,采取处置措施;监视余震、火灾、爆炸、放射性污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损毁高大构筑物继续坍塌的威胁和因破拆建筑物而诱发的坍塌危险,及时向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

2.民政部门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3.水利部、国防科工、建设、信息产业、民航部门对处在灾区的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4.中国地震局向震区派出地震现场工作队伍,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增强震区的监测能力。

今天小编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理应注意什么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过后怎么防止传染瘟疫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洪涝灾害后的应急处理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天灾我们无法抵抗。面对突如其来来的洪水。我们显得很是渺小,对洪灾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估计,面对这种灾害我们首先需要自己先处理,才能较好的在以后生活。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洪涝灾害后的应急处理措施有哪些?

洪水来了、我们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即使是忙于收拾钱物也不能把自己的生命给了洪水,洪水退后,我们要确保自家的房屋相对安全的,然后准备相应的工具结伴的进行清理。

首先需要将地面的泥浆用水冲洗,将杂物用铁锹清理走然后再用水冲洗,第一次冲洗可以使用用过的水,清理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当杂物清理的差不多时,我们需要对整个房屋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此时需要带好手套和口罩,将准备好的消毒液或者消毒片按照说明书的比例进行配置,浓度可以相对的提高,这之后可以进行喷洒消毒,喷洒要确保每个角落都被洒到。

第一遍消毒之后,我们可以将衣物,床上用品也用消毒液或消毒片按说明书的比例进行配置的水进行清洗。以防细菌的感染,第一遍消毒结束后的十二小时好还需要进行第二次消毒,消毒结束后,屋内的物品也归置好,杂物也清理干净了,我们可以进行对大件家具的消毒工作。

最后我们不能着急回到屋内居住,需要将经过一段时间的水分蒸发过程,不然对身体的影响会漫无声息的伤害。

更多的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尽在,下期我们会为大家介绍到预防水灾的措施有哪些,帮助大家了解怎样预防水灾,减轻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西瓜遇到冰雹灾害如何处理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雹灾有哪些危害是我们要了解的常识知识。中国是世界上雹灾比较严重的国家,其分布比较广泛,以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的一些地区最为严重。雹灾轻重主要取决于降雹强度、范围以及降雹季节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那么西瓜遇到冰雹灾害如何处理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西瓜遇到冰雹灾害如何处理

一、清理田园。为了减少疫病传播蔓延,要加强植株管理,尽快清除田园残败枝叶,并摘除病蔓、病株。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若遇上雨水,要及时清沟排水,扶正植株,喷施叶面肥并在其中加杀菌剂,增强植株抗性。

二、及时补救。受灾后建议用宇花灵1号一瓶,0.15公斤尿素兑水200公斤淋施,目的在于加快茎叶及根系生长,使植株恢复生长;受灾的植株若主蔓长1.2米以内不掐头,在主蔓上培养1-2条侧枝;当主蔓超过1.2米时,掐去主蔓蔓头,促发新蔓,在新发的侧蔓中靠近根部的选留粗壮蔓1个,摘除其余蔓枝。冰雹严重的地区,已三蔓整枝的,一般选留8-10片叶剪头,促发新侧蔓,在新枝中选留粗壮侧枝3-4条,剪除多余侧枝及老蔓,利用新枝进行结瓜。

三、喷药防治。西瓜遭受冰雹出现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入浸,加上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极易出现病害流行。因此要在植株上喷施1一2次药剂进行保护,药剂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大生、百菌清等。

四、管好肥水。及时增施磷、钾肥,尽快恢复作物生长势,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应及时喷施宇花灵3号+宇花灵1号,促进植株根系生长、提高抗病性,使西瓜叶面快速恢复!避免病原菌从伤口侵入,因为温度高了,要注意易发叶斑病。可以每半月喷一次杀菌剂、烂叶,整枝、施肥,注意防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时应该怎样处理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遇到滑坡灾害正在发生应该怎样处理呢?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区段。跑离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距是很危险的。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如1983年3月7日发生于甘肃省东乡县的著名的高速黄土滑坡—洒勒山滑坡中的幸存者就是在滑坡发生时,紧抱滑体上的一棵大树而得生。

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各县、市、地区及省政府,均设有“矿管办”。该机构应责无旁贷地担当此项责任。并立即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政府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或计划),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及可能的影响区。通知邻近的河谷、山沟中的人们做好撤离准备,密切注视灾情的曼延和转化。如滑坡常在暴雨、洪水中转化为泥石流灾害(即次生灾害)。注意因滑坡可能危害到的某些生命线工程(如水库、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发电厂、通讯设备、干线渠道等)。注意调查滑坡是否有间歇性活动特点,尽可能确定其再次活动的可能性和时间。如果必要的话(需经有关专家或科技人员论证),应迅速设立观测点(站)或观测网,密切注视其变化动态。“亡羊牢,犹未为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