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遇到泥石流自救方法(精选九篇)

现在很多人趁着春节长假外出旅游,但初到外地常会出现失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有的人甚至患上荨麻疹。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水土不服”。那么,春节出游水土不服怎么办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春节出游不舒服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572

文章

9

篇1:遇到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

全文共 2272 字

+ 加入清单

“防灾有预案,临灾不慌乱”,只有在平日里多积累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才能在灾难到来时有效防范。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遇到自然灾害自救方法,以供参考。

自然灾害介绍

1 、洪涝

洪涝是由屡降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在我国洪涝频发,强度大,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和华南地区尤为严重,每年 4 ~ 9 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 1991 年夏,江淮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0 亿元。

2 、台风

台风是一种源于热带洋面的低气压大气涡旋,按其中心附近风力大小分成四级:风力 6 ~ 7 级为热带低压, 8 ~ 9 级为热带风暴, 10 ~ 11 级为强热带风暴, 12 级及其以上为台风。在热带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 30 个台风生成(占全球 38 %), 7 ~ 8 月是台风活动盛期,在热带洋面生成后,便向西北方向移动,每年平均有 7 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

台风带来的是狂风、暴雨(我国近海 15 个省最高雨量记录中, 80 %是台风造成的)、巨浪和潮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很多洪涝灾害都是由于台风登陆,深人内陆移速减慢、停滞、低压维持不消带来特大暴雨而造成的。

3 、地震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引起地壳的现代活动而产生,一般分为构造地震(占 95 %)、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地震最严重的地区,与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部位,地壳现代活动剧烈有关。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各省都发生过 6 级以上地震。

1556 年 1 月 23 日 陕西华县 8 级地震,“是日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或裂泉涌,或城廊房屋陷人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二万……”(《嘉靖实录》)是我国历史上最大地震之一。 1976 年 7 月 28 日 唐山 7 . 8 地震,上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是本世纪全球 10 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之首。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预报尚属世界难题。我国在中、长期预测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但能作准确预报的还只占少数,对这个具高难度的临震预报还需做出艰苦的努力。

4 、火灾

俗话说: “ 贼偷一半,火烧全光 ” ,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2000多人,伤3000 — 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

5、海啸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 50千米 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催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海滩上一片狼藉。

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类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控制它们的发生。

特点

一是灾害分布点多面广,局部地区受灾严重。

二是南方春汛夏汛明显,北方洪涝异常偏重。

三是台风频繁密集登陆,影响范围跨度较大。

四是风雹灾害局地较重,干旱灾情明显偏轻。

五是西部地震频繁发生,低温雪灾连袭北方。

六是贫困地区灾频灾重,灾贫叠加效应显著

遇到自然灾害如何自救

地震逃生,把握黄金12秒

据新华网报道,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因此,如何迅速找到安全躲避的地方成为关键。如果发生地震时身处室内,寻找跨度小的地方十分重要,如衣柜墙脚旁、桌子下等。如果当时你在室外,则要跑向没有电线杆和大树的空旷地区,避开高大建筑物、高耸危险物、危险场所等。

遇上火灾,三步走科学逃生

火患猛于虎,一旦发生火灾,记住以下三步:

一要捂住口鼻。当你意识到出现火灾时,拿出可用的毛巾、口罩、衣服等,喷上足够的水,将口鼻捂严。

二要熄灭身上火源。如果逃生者不幸身上着了火,应当立即脱掉着火的衣服,或者通过在地上打滚的方式将火熄灭。

三要寻找逃生出口。专家接受今晚报记者采访时,给出正确的选择:沿烟气不浓、大火尚未烧及的楼梯、应急疏散通道、楼外附设敞开式楼梯等往下跑,一旦在向下跑的过程中受到烟火或人为封堵,应从水平方向选择其他通道,或临时退守到房间及避难层内,争取时间,进而采用其他方法逃生。

水灾爆发,记住高处与浮力

强降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最为频繁,当它酿成灾难时,不要惊慌,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转移,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大树等。如果附近无高地可以躲避,就要迅速找到有浮力的物品以方便逃生,如木盆、木板等。

台风来了,注意四要四不要

四不要:不要打开门窗;不要在建筑物、广告牌、大树等附近避风躲雨;不要在河边和桥上行走;不要在台风时期举办露天活动;

四要:开车时要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住在帐篷里要立即收起帐篷;在水面上要立即上岸;要注意用手保护头部和脖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儿童遇到泥石流时该如何自救逃生

全文共 2279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遇到泥石流时该如何自救逃生?泥石流是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一般在暴雨之后的上坡地带等容易发生泥石流。我们应该认识泥石流并及时的防范泥石流带来的危害。

一、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1、地形地貌条件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为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

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3、水源条件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二、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

1、季节性

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因集中降雨的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这两个月的泥石流灾害约占该地区全部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2、周期性

泥石流的发生受暴雨、洪水、地震的影响,而暴雨、洪水、地震总是周期性地出现。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地震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如云南省东川地区在1966年是近十几年的强震期,使东川泥石流的发展加剧。仅东川铁路在1970-1981年的11年中就发生泥石流灾害250余次。又如1981年,东川达德线泥石流,成昆铁路利子伊达泥石流、宝成铁路、宝天铁路的泥石流,都是在大周期暴雨的情况下发生的。3、泥石流的发生

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稍后。

三、泥石流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特别是在地形条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1、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与盆地之间的接触带;另一个是上述的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

2、在上述两个带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断裂、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这是我国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3、在各大型构造带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页岩、泥灰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4、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水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水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四、泥石流有哪些危害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对居民点的危害

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如1969年8月云南省大盈江流城弄璋区南拱泥石流,使新章金、老章金两村被毁,97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万元。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

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甘川公路394公里处对岸的石门沟,1978年7月暴发泥石流,堵塞自龙江,公路因此被淹l公里,白龙江改道使长约两公里的路基变成了主河道,公路、护岸及渡槽全部被毁。该段线路自1962年以来,由于受对岸泥石流的影响己3次被迫改线。建国以来,泥石流给我国铁路和公路造成了无法估计的巨大损失。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4、对矿山的危害

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五、儿童遇到泥石流时该如何自救逃生

1、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离山谷越远越好,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2、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3、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遇到泥石流如何自救?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其发生往往是突然性的,发生时让人措手不及,出现混乱的局面,盲目的逃生可能导致更大的伤亡。

当你不幸遭遇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一、迅速撤离

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

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二、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

遇到山体崩滑,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

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立刻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及时报告对减轻灾害损失非常重要。

野外活动如何躲避滑坡险情到滑坡:

1、多发地区旅游,要注意险情发生。

2、外出旅游时一定要远离滑坡多发区。

3、野营时避开陡峭的悬崖和沟壑。

4、野营时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

5、非常潮湿的山坡也是滑坡的可能发生地区。

三、山体滑坡发生后的科学自救

1、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2、及时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沟渠通畅。做好滑坡地区的排水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砍伐随时可能倾倒的危树和高大树木。

3、公路的陡坡应削坡,以防公路沿线崩塌滑坡。

如何救助被滑坡淹埋的人和物掌握正确的救助方法,才能迅速救出人和物。其要领是:

1、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开。

2、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

3、先救人,后救物。

欲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尽在本安全网站公共安全常识频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泥石流自救逃生方法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毁坏里的洪流灾害。在6-9月份由于经常降雨正式泥石流出现的频繁时期。当出现长时间的大雨和暴雨的时候,如果在沟谷或者山区地带居住的人们就要注意躲避泥石流带来的伤害。那泥石流自救逃生方法您知道多少呢?

专家提示

1.立刻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

2.跑得越快、爬得越高越好.

自救互救要领

1.立刻向河床两岸高处跑.

2.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爬.

3.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一定不要:

1.往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

2.顺着泥石流方向奔跑.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这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此外,泥石流有时也会淤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能引起水灾。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泥石流的一些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想了解遇泥石流如何自救和互救以及其他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急救方法 遇到暴雨天气如何自救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一场大雨带来的灾难似乎远超大家的想象,而生命的逝去更让人难过。暴雨天气会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又当如何应对及自救?在这里我们做一梳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对灾害天气及生命安全的认识。

如何避免户外雷击?

1、遇到突然的雷雨,可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2、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3.不要在水体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及山顶、楼顶上停留。

4、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及接打手机。

5、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用电器的接地线。

暴雨天气的急救方法

1、如何预防室内雷击: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稳妥科学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避雷器并做好接地。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2、如果不太会游泳:中医提醒: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3、如果在水中被困车内:解开安全带,解车门安全锁,立即完全打开车窗,安定情绪,进行深呼吸。车辆入水后,水会快速涌进车内,这时水压非常大,车内的人很难打开车门逃生。只有当车内充满了水,车门两侧压力相等时,才有可能打开门。如果没有及时开窗,可以通过破窗锤来击碎车窗玻璃,让水尽快进入车内,增加逃生机会。此外,注意猛踢、手握钥匙、用手机砸等方式无法有效的打破玻璃。打开车门后,尽快向旁边游开。

4、如果在逃生时抽筋:保健贴士:在水中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

所以如果遇见暴雨天气,千万不要换张,避开电线、高压线等可能导电的事物,远离水深去,最好手持木棍,扶着走过水区,如果遇到滑坡或者泥石流,最好尽快转移到高处,暴雨天气该如何自救,这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急救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遇到暴雨的自救方法

全文共 1351 字

+ 加入清单

1、其实,暴雨天气不宜进行户外活动,活动前查好天气预报。在7-8月份去山区旅行的话,应该提前做好功课,留意当地天气预报,如有暴雨,可以改变日程。

2、如果在户外活动中遇到暴雨,就要做好安全措施。暴雨天低洼地带积水较多,有的店铺或者违规拉接电的地方被水淹了,很容易出现漏电现象。大家在出行路上,经过有积水的地方时尽量绕行。

3、户外活动身边备好防止伤风感冒的药品,一旦发现有感冒症状马上吃药。

4、因雨天路滑,容易摔倒,在外宜慢行,切忌快速奔跑。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井或坑、洞中。

5、不要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匆忙跑过有积水的地方,特别是周边都没人经过的积水地带,以防因积水漏电而发生事故。

6、出门不要忘了带上雨具,如被大雨淋湿回到家,千万不要在淋湿的情况下吹空调,这样会导致感冒。

7、雨天驾车需特别留心路上的行人、自行车、摩托车。这些人在下雨天打伞、穿雨衣之后,视线、听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稍不留意便会发生意外。因此,遇到行人时,应提前减速慢行,多鸣笛,耐心避让。

8、在夜间雨中驾驶时,地面因积水会反射光线,适当地变换远近灯光,有助于及时发现前方障碍物。

9、在安营扎寨时,要选择河流上游、平坦的地方。不要扎在河旁边、下游或是山坡,因为下雨后,水位暴涨会很危险。

10、出发时遇到暴雨,则活动取消。

11、如果山中没有避雨的地方,就快接近营地了,还是走回营地扎营。

12、若行进中下暴雨,离营地还很远的话,可以先搭帐篷躲雨,等到雨小点再行路。

13、如果在山区旅游时遇到暴雨,应尽快下山,下山时要尽量避开山体容易滑落的地区,千万不要在沟道内避雨,以免遭山洪或泥石流的袭击而造成人身伤害。

14、为了预防山洪,团队做好防护措施:先把路绳固定在河道两边的岩石或是树木上,将扁带做成简易安全带绑身上,再用快挂把身体和主绳拉在一起。这样过河,队员就不会被湍急的流水冲走。

15、在躲避山洪或泥石流时,应选择到沟道两侧高处,沿着山体的沟槽向上行走,不能顺沟道向下游方向逃生。

16、在驾车行驶时突遇山洪,要迅速将车开到地势较高的位置,注意避开山体滑坡、滚石和泥石流。

17、被山洪困在山中,要选择高处平地或山洞等离行洪道远的地方休息,用通讯工具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无通讯工具的,可寻找一些树枝和其他可燃物点燃,同时在火堆旁放一些湿树枝或青草,使火堆升起大量浓烟,以引起搜救人的注意。

18、如果开车的话,不能听音乐,会影响判断泥石流。如果是徒步过山区,就不能戴任何帽子,因为会遮挡住视线。

19、如果滑坡发生时,正身处滑坡的山体上,在大岩石下蹲着较为安全。因为大岩石块会挡住从山上滚下的碎石,不至于被砸伤。躲避在树林密集的地方,碎石滚落遇树就会减速,这样伤害会减小,比贫瘠的地方要安全得多。

20、防止石头的砸伤,我们要第一时间保护好头部,可以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21、台风来临切忌往高处跑,因为越往上风越大,帮着挡风的植被也就越少。

22、强台风过后不久,一定要在房子里或原先的藏身处呆着不动。平静持续不到1个小时,风就会从相反的方向以雷霆万钧之势再度横扫过来,如果你是在户外躲避,那么此时就要转移到原来避风地的对侧。

23、如果突遇台风来不及跑,可以在较深的山洞里躲避,但不要站在山洞口,因为洞口较浅会形成穿堂风,存在安全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遇到地震的自救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629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作为自然界最严重的自然之一,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生产安全。因此如果发生了地震,我们没有立即作出正确的应急处置的话,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那么,你想知道遇到地震的自救方法有哪些吗?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地震的预防

1、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2、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臵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臵东西要多加考虑。

3、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4、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5、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6、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7、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8、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

遇到地震的自救方法有哪些

1、遇震时一定要镇静,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或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和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跨度小的厨房、厕所、墙角或桌子、床等家具下进行躲避。

2、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边和阳台上。绝对不可以使用打火机或蜡烛,因为空气中可能含有易燃易爆气体。

3、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立交桥、高烟囱、高门脸、女儿墙及桥梁、隧道、峭壁陡坡或海边等;避开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更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和楼梯上停留。

4、遇到山崩、滑坡,要横着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5、处于泥石流区域时,应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切记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要避开山脚、陡峭的山坡、山崖等。

6、实施平时设想好的各种避震方式方法,带上必要的救护药品及避震器物。

7、尽可能迅速逃离建筑物,转移到空旷场地。来不及逃出时,尽量躲在室内墙角或支撑结构较多的空间部位及器物之下。

8、迅速切断电源和煤气管道,迅速远离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源。

震后自救

1、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要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

2、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3、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但粉尘污染的防护需干燥的织物来捂住口鼻)。

4、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5、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可用不透水的东西接水以备所需,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外出旅游遇到泥石流的正确逃生方法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总是一不小心就在我们身边发生,所以我们为了安全,就应该多加了解这方面知识,掌握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对我们的生命多一层保障,那么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外出旅游遇到泥石流正确逃生方法

你不幸遭遇山体滑坡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1)迅速撤离到安全的避难场地

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更不要不知所措,随滑坡滚动。

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2)跑不出去时应躲在坚实的障碍物下

遇到山体崩滑,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

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立刻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及时报告对减轻灾害损失非常重要。

专家提示:野外活动如何躲避滑坡险情到滑坡:

1、多发地区旅游,要注意险情发生。

2、外出旅游时一定要远离滑坡多发区。

3、野营时避开陡峭的悬崖和沟壑。

4、野营时避开植被稀少的山坡。

5、非常潮湿的山坡也是滑坡的可能发生地区。

(3)山体滑坡发生后的科学自救方法

①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②及时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沟渠通畅。做好滑坡地区的排水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砍伐随时可能倾倒的危树和高大树木。

③公路的陡坡应削坡,以防公路沿线崩塌滑坡。

专家提示:如何救助被滑坡淹埋的人和物掌握正确的救助方法,才能迅速救出人和物。其要领是:

1、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开。

2、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

这些就是我们,为大家所提供的内容,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要想了解更多大家里内容别忘了关注与订阅她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遇到地震的自救方法

全文共 165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地震的发生,因此做好相应的地震知识学习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遇到地震有哪些自救方法呢?以下就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希望你喜欢。

地震时如何自救

1、在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地震最危险的伤害因素并非轰然塌下的屋顶,而是四处乱飞的家什和碎玻璃。“伏地、遮挡、手抓牢”(Drop,cover and hold on)的地震口诀正是针对这个

2、在地震中,人很难移动位置。移动的距离越远、时间越长,在这途中受到各种杂物袭击的危险性也会大大增加。人们跑来跑去找地方躲或者犹豫不决,确实会大大增加被飞在空中的东西打中的概率。

3、不可以乘电梯,更不可以跳楼。身在高楼勿近窗,结实支撑物下藏。地震到来时,如果正好在公共场所,千万不要紧张慌乱,到处乱跑。应用手或其他物品保护好头部,就近躲在结实的支撑物下。

4、抓住一线光芒带来无限生机。黑暗的埋压环境,让遇险人员看不到周围,自救无处下手,这时应该冷静下来,仔细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光的缝隙,只要是透亮的地方,哪怕再小,也很可能是压埋物体最薄弱的地方。

5、震带来的火灾而致死亡人数增至10倍以上。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因此,一旦发现稍有震动,首先要关掉液化气开关,消除火源。但经验告诉我们,当大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顾及火源。尽管如此,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由于强烈震动,煤气管有可能脱落。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室内其它配管破损情况。

6、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危险性很大,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首先要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停止机器运转。否则,还在运转的机器连同工作人员会成为火灾的牺牲品。

注意事项: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切忌不要恐慌,冷静找到可以遮挡的物体,首先在那些不可移动的,远离易碎品,易爆品。

地震自救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震后如何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