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达州市白衣古镇(通用20篇)

1984陈逸飞的一幅画,把周庄推到了世界面前,依依三十年,周庄走过静谧,走过辉煌,陷入迷茫,又走出困境,直到如今重新受到国际的肯定。下面小编为你献上周庄旅游攻略。

浏览

4509

文章

387

篇1:安昌古镇石雕馆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石雕馆展屋原是陈家台门,主人曾是官盐运使,清代建筑,分东西两路前后四进,建筑面积2500平米,屋70余间。

石雕馆展示了上始李唐、下迄近代的200余件珍贵石雕物件。有各个不同年代的石狮、石窗、石池、磨、桌、礅、臼等石件,有嵌镶在壁上的唐、宗、元、明、清代的13块墓志铭,有明嘉靖年间修绍兴府古小学的碑记,更有学界泰斗蔡元培题书的“宗君子修暨配陈孺人墓”碑等10多块。这些石件物品造型别致,形态各异、书法遒劲、巧夺天工。

大诗人陆游是越州山阴即现绍兴人,关于其先祖陆氏来自何方、后世支派又散于何处?在展馆一角有两块石碑,碑文详载了山阴陆氏源流、建祠经过、祠产情况,这是研究古代宗祠制度的第一手资料,也有助于对陆游的研究。

景点位置

浙江省绍兴市安昌古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崆峒古镇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崆峒古镇

为了延伸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景点,经过多方考察和反复论证,崆峒古镇·问道驿站项目于

2006年开工兴建。该工程距崆峒山6公里,距市区6公里,处在中心位置,东接广成山庄,南接平泾公路,北靠崆峒风情大道,总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1.5亿元,崆峒山管理局为实施主体。

古镇整体设计为仿明清建筑风格,均为一至二层别墅式组群,相互对应,各具特色。四面城门创意性恢复了古平凉城门,其间道路纵横交织,流水环绕,景点景观镶嵌其中,既展示出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体现了南方园林的秀丽优美,把传统的人文景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其中。古镇暖、通讯网络及电信宽带等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划分为五个功能区,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既有传统名优小吃和农家特色食品,又有中西特色的酒吧、咖啡屋;既有书法、绘画和文化娱乐演义厅,又有旅游产品展销和购物中心,具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可接待国内外的大型旅游团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朱砂古镇万山国家矿山公园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朱砂古镇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万山区朱砂古镇前身为国家4A级景区——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古镇位于万山区万山镇核心区,面积5平方公里,延伸区域面积达105平方公里。2015年7月,引进江西上饶吉阳集团,拟投资20亿元,按照5A级景区标准,与夜郎谷风景区整体连片开发,突出独有的丹砂文化和历史意义,变废为宝,对现有遗址和文物进行修缮性开发利用,计划用3至5年时间,着力打造全国工业文化的精品典范和矿业遗址的绝版,建设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形成朱砂古镇、梵净山、凤凰古城“金三角”旅游格局。该景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于2005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9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被省科协、省科技厅列为“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5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4月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列为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朱砂古镇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玻璃栈道、景区大门、广场、电影院、博物馆改建、洞内灯光、会议中心、健身房、咖啡厅、商场、宾馆、朱砂O2O线上线下展示销售中心等内容,现已正式投入营运;二期投资10亿元,建设怀旧小镇,朱砂大观园,云顶天台,悬崖泳池,玻璃索桥,滑索等内容;三期投资5亿元,重点开发峡谷谷底,以十八坑水库的水上娱乐项目为主,建设高端度假村酒店、薰衣草观赏园、赛马场等。古镇以发展朱砂工艺品、餐饮、酒店等景区服务项目为元素,加快带动原汞矿工人转型就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拉动乡村旅游,助推全域旅游。同时,设立一批公益0岗位,缓解原汞矿工人因技能单一造成的就业压力。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土坪社区

电话:0856-3463798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

朱砂古镇(万山国家矿山公园)成人票1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九峰古镇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九峰古镇是漳州市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王守仁于此置县,这里便成了潮汕文化和闽南文化的汇总处,自古称“弦歌地”、民间的音乐、舞蹈、戏曲、书画创作活动丰富多彩且相当普及,历代文人辈出。黄道周在《王文成祠墓记》中,称此间“弦送文物,着于郡治”,“人为诗书,家成邹鲁”。古镇的文化积淀深厚,俞大猷记事碑刻、上坪农民协会旧址等文物,威惠庙、东山寺、龙见楼等古迹无不浸透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古镇除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外,其所在地周边还有“闽南最高峰”大芹山、西岭暮霞、石潭秋月等丰富的自然景观。

九峰古镇还是个著名的茶埠,尤以所产的白芽奇兰茶,享誉海内外,“潇洒九乐岭,春山半是茶”。品一口沁人心脾的香茗,陶醉于碧绿的茶园间,喧嚣与烦恼便可荡然无存。

信息来源:平和县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望渔古镇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望渔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南35公里周公河的上游,分老街和新街,老街建于明末清初,因茶马古道在此设驿站而形成场镇,主要建筑坐落在突兀于山腰的一块巨石之上,因巨石如一只守望着周公河游鱼的猫而得名。老街为一条狭长的一字形长街,全长120米,一条青石板路纵贯全街面,街道两侧全部为木结构青瓦房和吊脚楼,因地形限制,整体形态呈狭长形,建筑由长街串连而成,老街以前有钱庄、客栈、衙门、当铺等,现在都成了民居,老街背后有一所中心小学,不过,为适应旅游,老街也有一家很小的旅社,在那里可凭栏眺望美丽的周公河,河里栖息着名贵的雅鱼。望鱼镇地处深山,规模较小,像其它古镇一样,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生活悠闲,与世无争,显得宁静而安祥,没有了当年茶马古道驿站的热闹更没有现代都市的喧器。这淳朴的民风和古朴的老街成为了望鱼古镇的一大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罗泉古镇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罗泉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它的闻名得于清朝中叶盐井的发现,那时罗泉镇商贾云集,热闹异常。而如今只留下一座保存尚且完好的盐神庙透着远古的苍凉。

走过古镇的古街古庙,在十弯九曲的青瓦木房间走入古镇人的悠闲。历经沧桑的罗泉人勤劳朴实、憨厚大方。女人们喜欢在亲密的聊天中忙碌自己手中的针线活,老人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戏,温暖的阳光照在他们满足的脸上。仅五里长的老街上茶馆就有十多家,生意颇为兴隆。走进桥边一家带有天井的茶馆,叫来一杯碗盖茶,听老人们讲述古镇辉煌的昨天。以产盐而闻名天下的罗泉,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时盐业开发已达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已有盐井1500余眼,所产的井盐于1925年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那时的罗泉商贾聚集,马嘶骡叫,热闹非,对岸的盐神庙是最好见证。盐神庙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盐神庙是古镇的曾经辉煌的重要标志。庙内供管仲为盐神,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整个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正殿屋顶的群龙嬉戏抢宝图,虽经百年风吹雨打仍栩栩如生。

如今盐神庙成了古镇人聚会的场所。人们坐在盐神庙大殿的石阶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进殿门钻过旧戏台,来到空旷的庙前广场,四周的耳楼、侧房、走廊经岁月的冲刷已失去昔日的色彩。拾阶登上大殿,透过天井能清晰看见蓝天上一朵白云飘过。十余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古庙,房檐上的野草,摇曳在风中像在述说着古镇久远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到溪口古镇欣赏民国第一镇

全文共 1610 字

+ 加入清单

溪口古镇欣赏民国第一镇

到溪口古镇欣赏民国第一镇

发源于四明山麓的“剡源九曲”曾是充满诗情画意之地,一个极其传神的地方。诗歌摇篮中的“剡源九曲”之水款款而来,澄碧如练,仿佛源于历史。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游迹于此,又留下多少韵味十足、活色生香的文字。自晋唐以来,王羲之、李白、孟郊、方干、皮日休、王安石、王阳明、李清照、戴表元等诸多名家畅游和隐居时曾抒写着剡川大地一卷卷动人的名句;千百年来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的传奇在这悠悠天地间诉说着人世的苍茫和美丽,穿越着千年雪窦寺的悠悠钟声,一如既往地演绎着古老的传承。正是依附于这片“人杰地灵”的剡源山水,它见证着“剡源文化”渊远,其美妙的音符伴随着古镇溪口成长。

那个曾经统治过旧中国22年的蒋家王朝的后花园和“民国第一镇”的溪口古镇,见证了太多的不平凡。但也恰恰是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遗迹,掩盖了剡川大地这部“剡源文化”昔日的荣耀和恒久。

剡界岭,是剡源之水的分水岭,也称剡源之源的“中川”,它曾属于西南四县交界的地方,这里有个大湖山,当地人又称“四面山”。沿着剡源源头旁的小路拾阶而下,放眼眺望,崇山峻岭,山脉连绵,茂林修竹掩映之下,清流激湍,昔日溪船夜棹的情景仿佛又在眼前。探幽于剡源的源头村,徜徉在这倚山而筑、依山傍水、狭窄幽深的小村古街上,满目流淌着岁月的痕迹。无论是听村民讲述剡源村的“黄道阊门”、“两张与辛亥革命同盟会”等风尘往事,还是领着你辨识古街门楣上尚剩的一处烙有“剡源”印记的旧门牌,都见证着曾同属于奉化与新昌的“中英街”式的旧街的悠悠岁月,也昭示着这座剡源边陲村落的兴衰史迹。

隔着清澈的溪流,到了“剡源九曲”之首———六诏。

六诏是奉化溪口名胜“剡源九曲”中的第一曲。元代陈沆《剡源九曲图记》曰:“水一曲为六诏,晋右将军王公逸少隐居其间,诏六下而不起,地由是名。后人为之立庙,有砚石存焉。”

剡源汇聚剡溪,书圣留恋剡川,自然使九曲之水不乏仙灵之气,并留下了一段段美丽的流传。毛翼虎先生的作品曾有描述:王羲之隐居六诏,曾选择各地的白鹅,精心培育,故“奉化白鹅”成为奉化之名产。又曰:王羲之爱大白鹅,也喜欢写“鹅”字。现在天台山国清寺有王羲之书写的独笔“鹅”字碑……

可惜的是右军庙已毁于1964年,并在一次洪水中又冲走了祠庙的石砚;但所幸的是“右军砚”在1988年8月的那次洪水之后,又在剡源九曲的溪水中惊现。有论者认为那一方高50厘米、宽深各70厘米的黄白色天然砚石上不是“书圣”的原作,而是出自清代(1760—1833)奉化的著名书法大家毛玉佩之作品,他是按古人记载重制“右军砚”;这方“右军砚”,现安然无恙地存放于溪口博物馆内。对此,我认为不论出自哪位名家之手,都是剡源文化的宝贵遗产。它的存在,不仅见证并保留着这一史实,还为后人怀念书圣王羲之增添了几许神秘和使命感。

历代文人雅士追慕先贤。自王羲之七百多年后,浪迹天涯的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为寻访王羲之遗踪,曾审居六诏,她与六诏亦有一段因缘,在奉化流传甚广。文人学士每到六诏,在凭吊“书圣”的同时,亦要纪念这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

踏着剡源古道悠悠的曲径,让我真正触摸到了“剡源九曲”的浓重风霜。元代,至正《四明续志》详列剡源九曲之胜,历代文人雅士到此揽奇探胜,吟咏不绝。成书于元正二年(1342年)的《四明续志》记载中详列了“剡源九曲”:始于“一曲六诏”,继而“二曲跸驻”、“三曲二湖”至“九曲公棠”。而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剡源九曲辞》曰:“溪流泻碧玉,蜿蜒出山麓。山溪雨濛濛,遗音在山谷。”生动逼真地记述了剡源九曲的秀美风貌。如今揽胜剡川,吟咏诗谣,其畅游之幽情,剡源久远的史迹,已在人们的心中深深地打上了烙印。

重新踏上诗歌摇篮中的“剡源九曲”,纵然剡川往昔的荣耀已经淡去,且渐行渐远,但对于既憧憬浓郁旅游文化,又向往田园式生活的文人志士来说,我想最应该去看看的还是溪口那远去的人文背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迤萨古镇

全文共 1692 字

+ 加入清单

在哀牢山中,红河南岸的一座山梁上,屹立着一个在上个世纪初便以繁华闻名于世,被人们誉为"江外小香港"的古镇——迤萨,迤萨镇是红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云南三大侨乡之一,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州府蒙自150公里。“迤萨”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仆拉”语,意为:干旱缺水的地方,县城内现还完整保留古民居建筑近百幢。早在清末,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迤萨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历时百年艰辛,打通了11条通往东南亚邻国的跨国商道“马帮之路”,开创了滇南边境贸易的新纪元。在这里,勤劳、智慧的人们打通了滇南第一条通往东南亚的马帮之路;在这里,走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并创造了独特的集中、西建筑文化,马帮文化为一体的古镇----迤萨。马帮贸易成就了红河商人的家业,由于当时东南亚邻国属于英法殖民地,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马帮人家把西方的建筑风格融入了当地的建筑中,在这样一个本身不生产建筑材料的地方,同样是马驮来了砖、瓦、木材在迤萨山城建起一栋栋中西合璧的城堡建筑,特色鲜明的青砖瓦四合院,迤萨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中西建筑风格的欧式古镇.不仅被称为“滇南侨乡”,他还有一个“江外建筑大观园”的美称。这两个美称的背后却有着一段辉煌而又心酸的历史。

清朝乾隆和道光年间,迤萨两年形成开采冶炼铜矿的热潮。铜矿的开采冶炼,吸引了内地汉族的迁入,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和商业管理经营技巧,促进了迤萨各行业的兴旺和繁荣。但由于长期砍伐木材和过度开采矿石,使迤萨变成了光山头,环境遭到破坏,干旱缺水现象更加严重。到清朝晚期,多种原因迫使铜矿纷纷倒闭,失业工人为寻找生路,相约组织起马帮队,到东南亚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经商,因为东南亚等国地势平缓,坝子越来越宽阔,所以迤萨人到这些国家做生意称为“下坝子”。而他们在国内外贩运转销鸦片烟,也称“走烟帮”。当然迤萨马帮并不是只做鸦烟,他们经营的还有黄金、白银、药材、食盐等。

越来越少的迤萨人生意越做越大,有的甚至长期侨居国外,与当地人和睦相处,相互通婚,成为侨民。有的回来建盖豪华私宅,建起了很多传统四合院和中西合璧楼房,因为越南、老挝等国当时是法国殖民地,所以建筑风格也呈现出法式风格。而且还吸收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并带回了留声机、雨伞、香皂、香烟等新式物品,当时这些东西在当地都还稀奇,但在迤萨却成为日益普及的消费品。当时三百余户的小城迤萨,就拥有从国外购进的缝纫机30多台,不亚于省会昆明,对内地一些邻近县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段历史造就了独特的马帮文化和马帮精神,也可以说,迤萨是马帮驼出的山城。因为有着悠久的马帮文化,受马帮文化影响这里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县城安邦村的房屋建筑,自清代、民国以来,不论中式的传统民宅四合院,还是庙宇楼阁的古代建筑,或是中西合璧的古堡楼房建筑,受马帮文化的影响,在江外颇有名气。建筑是地方文化,经济的象征,是时代文明的标志,反映出地域、民族的特色,记录着历史的轨迹。现存古民居26座,其中,100年以上的有5间,50年以上的有21间,1925年始办小学,多为侨眷。安邦村古今建筑文化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①明末茅屋和土房时期;②清代的瓦房和四合院;③民国花楼大院与中西合璧楼房时期;④现代高楼时期。安邦村的建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些古民居建筑群是最具侨乡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是安邦村建筑史和发展史的缩影,也是马帮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各民族与东南亚国家各民族交往的象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东门古建筑群位于县城东门街,于200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古建筑群主要由城楼、姚初居中西合璧民居和钱二官迷宫大院三部分组成,该建筑群是目前红河县保存最完整、美观雄壮的中西式、传统清式民居建筑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是红河县马帮历史文化的代表和缩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同时也是红河县马帮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白沙古镇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导游:

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县城以北约8公里,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

介绍:白沙古镇是丽江最古老的集镇之一,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重要发祥地。现存有明代建筑大宝积宫、琉璃殿、文昌宫等,著名的白沙壁画就在大宝积宫内。

交通:

从丽江县城打车前往,来回费用约40元。也可乘6路公交车,至白沙路口下车,车费2元,然后步行前往。

地址:丽江市古城区白沙乡

类型: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电话:0888-5142120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古镇免费开放,部分景点需要收费

交通

出租车:丽江县城打车前往,来回车费约40元

公交车/中巴车:乘6路公交车,至白沙路口下车,票价2元,然后步行前往,回来在白沙街停车处上车。看白沙壁画可在丽江新城的福慧街福慧市场门口坐6路中巴车,车费6元/人,在在白沙街下车

骑行:从大研古城骑自行车去白沙古镇,一路风景不错,车程约12公里

门票

免费,古镇内白沙壁画门票30元/人学生证15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桂林大圩古镇旅游攻略

全文共 1551 字

+ 加入清单

大圩古镇在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距桂林23公里水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桂林大圩古镇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桂林大圩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大圩镇生产下街,乾隆四十年(1775年),为便于宗教生活,穆斯林群众捐资募资初建该寺。后屡有修缮,光绪二十年(1904年)重建。原寺共有三部分,占地约2.7亩,因修桂海铁路拆除两部分。现大殿为木楼式建筑,礼拜殿在楼上,下层为大厅,厅后两侧为厨房、浴室,厅侧建有套间,为教长休息室。整个木楼占地127平方米,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全寺建筑总面积600余平方米。民国时期,李梅斌教长于1933年在寺内倡办儿童经文夜校,后改为回民小学,回汉兼收,成达师范南迁桂林后又改为成师二附小,成为完全小学,直至1958年合并于大圩小学。该寺在新中国成立前有寺产水田20亩,旱地6亩,房屋数间,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土地改革交公,仅靠日益会和清真屠宰场收人支付寺内及办学费用。1957年后宗教生活被迫停顿。1978年以来,在政府资助和桂林教亲援助下,对寺内建筑分期进行维修,面貌有所改观。成立了寺管会,虽未聘阿訇长期就任,每年三大节日、斋月特拉威哈拜均能正常进行。该寺坊教民近300户,2800余人,均属回族.

大圩码头

大圩古镇共有13个码头,比桂林市的码头还多5个,它们是寿隆寺码头、更鼓楼码头、清真寺码头、社公码头、石鸡码头、大码头、渡船码头、狮子码头、塘坊码头、五福码头、秦聚利码头、鼓楼码头、卖米码头。这13个码头分别与镇区垂直合而伸入江中,格外引人注目[1] 。

码头多用料石镶砌,亦有因礁而设者。它们长10余米,宽约3米,皆伸入江底,浮出水面,呈长方形平台状。比起桂北一般圩镇的码头来,它们显得稳重,大气;若与武汉的江岸码头,北海的深水码头相比,则显得小巧玲珑,古朴秀美。它们顺江排列,而两者之间却并不等距,具有一种错落感,富有美学价值。码头靠岸的一端,多连有一段平地,或古榕浓荫,或龙亭飞角,或丹桂飘香,或凤竹摇曳,兼有实用和观赏价值。码头与镇区均有巷道相通,依坡砌级,石板铺路,高墙夹拥,逼深邃,天光一线,给码头平添一种纵深感和活力。

古东瀑布

瀑布源头比漓江水面高出180米,是我国唯一一个由地下涌泉形成的多级串连瀑布;是一个因钙华沉积作用可逐渐长高而改变景致的瀑布。八级瀑布形态各异,有的如鸳鸯戏水,有的如蛟龙喷水,有的悬于长满青苔的岩壁上,瀑水如布,水纹清晰可鉴,呈白色透明状,犹如喷雾行云;有的水流集中下注跌入深潭溅起层层水雾浪花,犹如细雨蒙蒙,瀑布两岸林木葱郁,荫蔽幽静,水质清洌,凉爽甘甜。山脚亚热带雨林浓郁,藤蔓垂壁,丛林险径,三千多亩的枫树和马尾松,风吹林动,鸟语花香,令人有回归自然的亲切感。到了深秋时节的红枫更是别一番“霜林尽染,漫山红遍,红叶铺满山径”的美景。

大圩古墓

2001年建设桂林至磨盘山码头旅游公路时,在大圩镇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古墓群,7座古墓排列成天上的北斗七星状,而且各墓封土堆的大小与星星的亮度有关联,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古墓群位于大圩镇马山东麓(俗称七星坡)。当地老百姓流传,此墓群是靖江王的宗室——附近村屯中朱姓人的先祖坟墓。

虽然古墓与七星的关系至今还是一个谜,但从古墓中出土陶盒、陶罐、青铜剑、铁斧和石璧等随葬品看,关于此墓群是靖江王宗室之墓一说系谬传,它与1974年发掘的平乐银山岭战国至西汉墓有相似之处,应属同一时期的墓葬,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桂林大圩古镇旅游攻略:

门票:免费(免费游玩观赏,请爱护环境,切勿乱扔垃圾)

开放时间:全天

建议游玩时间:3小时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可

地址:广西桂林市漓江东岸

交通:桂林市区去大圩古镇只有15公里的路程,在桂林火车站旁边的桂林长途汽车总站坐开往冠岩的专线车,4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票价4.5元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开封古观音寺白衣阁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开封观音寺(白衣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观音寺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东大街,因阁内供白衣观音而得名白衣阁,在明代曾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香火院。寺始建于唐,盛于北宋,衰废于明清,现在的“古观音寺”是1994年重新修建的。

建国初期,白衣阁里面曾经是一个戏院,不少知名演员如张新芳,刘道德等都在这里挂牌唱过戏。

古观音寺现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天王殿、三圣殿、禅堂、大雄宝殿、圆通宝殿、大士店等;寺内重要文物有一尊南北朝时代白果木雕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僧墓塔一座,塔主为净严法师;寺内还珍藏清《龙藏》二部。

开封古观音寺位于主要大街干道财政厅东街上,座北面南,东西宽86米,南北长150多米,占地面积21亩,建筑面积5517平方米。始建于唐,盛于宋元,在明代曾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香火院,与古白衣阁相邻。古白衣阁始建于五代后周乾佑年间(948—950),至今有一千余年历史,古观音寺宗地包括古白衣阁在内。

1925年,净严法师受太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嘱托,来到河南开封弘扬佛法,在社会名流居士的护持下,利用古观音寺旧址兴办河南佛学社,邀请太虚、慈舟、印顺、道源等高僧来此讲经说法,影响深广。1978年古观音寺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该寺属佛教禅宗中的临济正宗,目前以弘扬净土宗为主,常住教职人员46人,曾于80年一度成为河南省佛教协会所在地,净严法师任会长。

古观音寺现有山门殿、圆通宝殿、大雄宝殿、卧佛殿、三圣殿、大士殿等仿清建筑。寺内有一尊南北朝时代白果木雕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系一级文物。

地址: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侯家胡同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熨斗古镇

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熨斗古镇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熨斗古镇

熨斗镇位于石泉县城汉江以南50公里,与汉阴县、西乡县、镇巴县相邻,被誉为“鸡鸣四县之地”,古时为川楚商道上的重要集镇。

熨斗镇名称历经多次变迁:据记载,清嘉庆23年前该镇名为永兴场;道光年间当地遍布60多架筒车,浇灌着两千多亩良田,该地由此更名为筒车坝;道光23年不幸遭遇洪水,大部分筒车被毁,筒车坝名不副实了,又改名熨斗镇。其由来是,当地有个构家坝,有水田百余亩,其地形酷似烫衣服的熨斗,故以此得名熨斗镇。

熨斗镇是石泉县历史上有名的古镇之一,四十分钟就可抵达西乡县的高川,大半天便可出陕入川。据祖居熨斗镇的老人们讲:解放前在镇下街头立有一个闸子门,门额-“川楚通道”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落款为道光二十年。明清时期每逢集日,熨斗街上川陕客商云集,商贸兴隆,古戏楼上演的汉剧韵味悠长。当年熨斗街上有十多家百年老字号,如:源茂盛,天成祥,天成福,天成和,义顺和,金盛堂,义顺鑫,德懋鸿,昆泰丰,长兴久,荣寿堂等。这些老字号大多是药铺和旅店,生意十分红火。据70多岁的吴明森老人讲,他家祖上是开旅店的,小时候他就记得每晚至少有十多个马帮在他家住宿,旅客中有四川客商也有汉中地区的客商。当时有一种民谣叫“白龙下川,黄龙入陕”。白龙指棉花,黄龙指黄表纸。也就是说通过熨斗镇将陕西的棉花运往四川,将四川的黄表纸和食盐运入陕西,由此可见熨斗镇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商旅要道。距熨斗镇15公里的喜河镇(现名称),因位于汉江边,交通便利,市场繁荣,早在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就在此设立魏宁县,古有“小汉口”之称。早年,川陕的客商赶着马帮将货物通过熨斗镇运到喜河码头,再装船走水路运抵汉口,同时马帮又将从船上卸下的货物运回四川以及汉中的西乡,镇巴,洋县等地。

解放后,随着公路交通的日益发展,繁华了千百年的川楚古道沉寂了下来。现在来到熨斗镇,千年古镇的风貌仍依稀可见:青石板街,木板门面,古戏楼,关帝庙,以及通往汉中、四川的古商道,这些都已成为见证熨斗古镇兴衰历史的文物古迹,弥足珍贵。随着燕子洞景区的对外开放,熨斗古镇也将向游客展现其古朴沧桑的风韵,让人们从中品味、追寻曾经的喧闹与繁华。

熨斗镇:一、自然社会情况熨斗镇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南部,距离县城50公里,全镇东西宽9.25公里,南北长约12.85公里,总面积81.6平方公里。全镇耕地总面积18682亩,水田2105亩,旱地16577亩,林地99219亩。全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最高峰木竹山1593.5米,最低点西沟口332米,相对高差1261.5米,全镇共有地质灾害点14处,其中先联村最多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山白衣寺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中山白衣寺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白衣寺又名白衣庵、观音庙、紫竹禅林,是中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山市石岐区天门村庵前山(原名金山),始建于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

白衣古寺,又名白衣庵、观音寺、紫竹禅林,位于石岐区莲员东路庵前正街1号。

观世音菩萨,梵名半拏啰缚悉宁(梵音Avalokites/vara),亦称观世自在,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者,观世人和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因观音常着白衣,也称为白衣观音。也因观音常处在白莲中,以其住处又名为白处观音。佛经有云:“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华部主也。”观音有许多形象化身,但是戴天发髻冠,身穿白衣,身处白莲花中的白衣观音被视为观音母,即各种变化观音之祖。

寺,一般指僧侣所居的佛门清净地。庵,一般指尼姑所修行的地方。白衣古寺初建时是僧侣参禅的寺院,其后一度由尼姑居住,所以亦称为白衣庵,后来再回复由僧侣住持。无论是僧侣或尼姑住持期间,白衣禅院皆香火鼎盛,因此白衣古寺和白衣庵同样声名远扬。在中国,亦寺亦庵的佛门福地并不多见,这也是白衣古寺的一大特色。现在寺院由弘如大师住持,也回复初名为“天门白衣古寺”。1990年12月,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白衣古寺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岐区街道: 石岐区位于市城区中心,总面积49.7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6.94万人,非户籍人口4.09万人,辖1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6年,贯彻落实“发展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工作人性化”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区域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取得新成绩。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6%;工农业总产值75.18亿元,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丹洲古镇在哪里?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丹洲古镇位于广西省柳州市三江县南端,西邻融水,南靠融安县城,是集古镇风光、农业生态田园体验、农家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古镇内拥有绿岛戏水、丹洲古城墙、丹洲天后宫、丹洲书院等景点。玩丹洲一年有三个黄金周,“五一”、“十一”和11月的丹洲柚子节。

丹州全镇总面积239.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8公顷,林业用地15604.8公顷,有林面积13395.8公顷,森林蓄积量110000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67.3%。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为16073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丹洲镇丹洲村。209国道从旁边穿过。是集古镇风光、农业生态田园体验、农家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类人文风景旅游区。它四面环水,是柳江河上一座椭圆型的岛屿,宽1.6平方千米,居住人口1058人。曾经是明清两朝时期的县城所在地,遗留下许多400年前的古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始于秦晋的千年古镇,华阳古镇在哪里

全文共 131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通常的交通工具都是马,但是毕竟他不是动物也需要吃饭喝水,所以在那时在官道史昂经常就有驿站,在中国著名景点中就有这么一处从秦晋时保留到现在的驿站,就是华阳古镇,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华阳古镇旅游景区位于秦岭南坡陕西洋县北部深山区的华阳镇,北纬33°东经107°,海拔在800—2200,平均海拔1100米。华阳古镇旅游景区南距洋县县城75公里,背依太白,西接城固、留坝,东连佛坪、周至县,总面积29906公顷,规划旅游区面积15500公顷。是洋县华阳镇辖区内集自然保护区与秦岭珍稀动植物观赏、生态人文观光、红色、科考修学、探险、宗教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秦岭南坡山岳型综合性生态旅游区。

华阳古镇始于秦晋,兴于汉、唐、宋,秦汉成集镇,唐宋设县治,至今已2000多年。因历史上有名的傥骆古道而兴,唐朝有两位皇帝南避汉中均曾在此驻仳,是古镇成有名的古道驿站、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1935年,红二十五军曾在此与国民党陕警备二旅作战大捷,建立了华阳苏区革命根据地,当年红军书写的9条标语至今犹存,1985年在华阳设立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在陕南秦巴山区众多的古镇中,华阳古镇是最富特色的。从宏观地文结构看,古镇北、东、西皆高而南低,古镇位于南端小盆地中。这种地文结构使华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为宜居之所。

二则其周边山地丰富的林特资源和众多溪流汇聚于此,具有富水之利,为乐居之所。形成山高不险而秀丽、水多无冲而清澈、林莽绵延而多彩,坝盆多丘利排水的大好地理格局。从微观地文结构看,华阳古镇镇区地形地貌为三山对峙,两河并流,青山为屏,盆地为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古街区象一叶小舟,系泊于青山秀水之间,这是风水观念中宅、村、城镇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是古人和现代人共同追求的居家繁衍,大福大贵的聚财宝地。

海拔800-3071米之间,蕴集秦岭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之精华,秦岭被誉为中国中央公园。区内最高海拔兴隆岭3071米,为我国东径107°以东最高山峰,是秦岭南坡著名的“九岭”之最。保护区内原始森林、冰川遗址、高山草旬等自然景观十分独特,以高、寒、奇、险、特为特色。小气候差异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真实写照。其生物多样性被誉为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和秦岭野生动物的乐园,脊椎动物有29目78科213属330种,其中兽类7目24科51属63种。鸟类13目36科123属202种。

两栖动物2目5科5属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0种,被誉为“秦岭四宝”的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同时在同一区域栖息繁衍,在全国罕见,特别是秦岭大熊猫在区内分布较为密集,据北京大学和长青保护区1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区内现有大熊猫80余只,占秦岭大熊猫总数的1/3,每平方公里有大熊猫69只,分布密度和野外偶见率为全国之最。

【结束语】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和森林生态环境,使他成为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库”。另外高耸牌楼,富丽堂皇,。有这么一句话说“有山高树茂,金猴群闹,水清鱼小,朱鹭双翔。国宝熊猫,羚牛稀见,世外桃源着意藏。嗟古道,换新开高速,游客匆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荡口古镇怎么预约?预约的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荡口古镇夜间预约入园的方法如下:

1、关注景区公众号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荡口古镇景区”公众号。

2、预约

点击下方导航栏中的“入园预约”选项,点击“立即购买”,填写出行日期、游客实名信息、联系人姓名、电话等进行预约。

3、入园

完成预约后生成二维码,预约时间当天下午17:00至21:30核销预约码入园。

荡口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荡口古镇位于无锡东南鹅湖镇境内,属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为了实践转型发展,荡口古镇于2021年9月19日起取消了大门票,白天在合理容量范围内可自由进出景区,达到容量限定时将暂停入园。如果有光影艺术节等活动需要晚上入园,则需要提前预约,没有预约不得入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昌古镇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古镇地处长江以北,大宁河中游、小三峡风景区。从巫溪县城出发,坐船沿大宁河下行两个多小时,新小三峡旅游的终点,依山傍水、绿荫掩映、青墙黛瓦的地方就是大昌古城。

大昌古镇古城藏在巫山山脉的一个平坝里,1700多年前,大昌的先民在此筑城,大宁河、洋溪河在平坝汇合,冲积了数千亩肥田沃土,盛产稻粮;滔滔的大宁河下连长江,上通陕西镇平、湖北竹溪,在水路交通一统天下、诸侯割据争雄的时代,大昌堪称“咽喉”要地。

下了渡船,登上青石阶,迎面就是南门。一棵古老的黄桷树生长在南门城墙里,躯干从石缝中冒出来,根虬暴露在外,盘旋着、扭曲着。

踏着古镇街道中央的青石板路,在狭窄的街上行走,脚下发出清晰的脚步声,使人不得不放慢放轻脚步,深怕破坏了古镇的宁静安详,也使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慢慢地欣赏古镇的一砖一瓦。有哪里的古民居会比这里的更舒展于山形地势,更得意于御风亲水?还有哪里的老房子能比这里的见证过更多沧海桑田,而后又将桑田沧海?

大古镇建在大宁河畔,占地约10公顷,现名为“解放街”的街道呈“T”字形,串通东、西、南3座城门,东西街长350米,南北街长200米。人们形容古城四面可通话,一灯照全城的袖珍古城。镇内建筑属砖木结构,大多为四合井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古朴幽雅,具有浓郁的江浙风格。

与1700多年的每一天一样,村民平静地在古镇生活,坐在门前干着手头的活计,打理着自家的营生。三峡工程蓄水已经改变了一切,还有7个月,大昌古城将被全部淹没,上方水深将达近30米,这里将变成一片汪洋。但这里没有给人丝毫异样的感觉,只有古城南门上那个若大的“拆”字提醒着人们,这里不久就会消失,2004年初古镇将全部拆除和部分复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度过千年古镇的最后一个夏天。

到大昌古城,温家大院是一定要去的。这座始建于清朝初年的建筑是古镇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温家第十代孙温光林和大院的女主人付少香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温家大院是他们曾经当过清朝巡抚的祖先修建的。它坐西向东,占地32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为穿斗式结构,大院由门厅、正厅、后厅三部分组成,均以椽木作为房梁屋顶,共有12柱37架梁。窗棂镂木雕花,工艺考究。雕花窗户像巨大的双喜字,刻有仙桃、蝙蝠、菊花、牡丹等祥瑞之物。天井里的水漏是排污水和雨水的地方,天井四周围合的房屋形成了走廊。正厅是家族长老会客的地方,摆放着两把椅子,上方“祖遗厚德世代昌隆”字迹刚劲、寓意颇丰。老人的大儿子已经移民外迁,回到了他的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广东,400多年的风风雨雨,大昌的居民大多是湖广填四川时的移民后裔,沧海桑田,他们又沿着先民的路线返回祖籍故乡。

据了解,由于三峡水库蓄水,大昌镇肩负着二、三期水位搬迁移民重任,目前大昌镇离135水位只有十余米距离,大昌镇共需要搬迁移民1.5万人,2001年开始大规模的移民,首批5000多名移民迁往安徽、广东,目前共外迁1.2万人。三峡工程完工后,美丽的大昌古镇和四周万亩良田将沉入湖底,古城内现有保存较好的、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门和三峡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文物部门计划将大昌古城原样整体搬将随镇政府一起迁至6公里外的新镇区。

信息来源: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作者:刘立群

大昌镇:大昌镇位于重庆市东部渝陕鄂三省市交汇处,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幅员面积188.8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46979人,辖3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是小三峡黄金旅游区和巫山北部旅游观光走廊的中心,也是三峡库区最大的三期移民重镇。大昌镇,位于重庆市东部渝陕鄂三省市交汇处,每年财政收入近300万元,财税返还可支配财力近10万元。特别是移民搬迁后,非公经济和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娜允古镇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娜允古镇位于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城,是中国至今还保存着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已被列为傣族历史文化名城。娜允古镇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娜允”即傣语“内城”的意思。娜允古镇的房屋是傣汉两个民族的不同风格合璧的建筑群,说明很早以前内地和边疆的交流就存在了。从古代至近代,孟连历代28任土司,统治达660年,随着土司统治的延续,娜允古城也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扩大,形成了宣抚司统治区(孟连、澜沧、西盟等)方圆数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娜允古镇在东南亚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因为历代傣族土司衙门——孟连宣抚司署就设在这里。娜允由“三城两镇”(上中下城和芒方岗、芒方冒)组成。土司时代,娜允古镇上城是土司及家奴居住的地方,娜允古镇中城是官员和家属的居住地,娜允古镇下城则是下级官员的住处,芒方岗和芒方冒是林业官和猎户居住的寨子,孟连宣抚司署位于上城的最高处,上、中城佛寺也巍然屹立在宣抚司署的附近。孟连宣抚司署,傣语称“贺罕”,意为金色的王宫,土司“召贺罕”,即为金殿之王。孟连宣抚司署曾在清代被焚毁,1878—1919年重建。

地址: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类型: 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进镇免费

交通

从普洱市五一客运站乘坐班车到孟连县车站下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青铜古镇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古镇坐落于黄河青铜峡大峡谷旅游区入口处,占地面积600亩,分两期建设2015年全部建成,概算投资为1.2亿元。一期工程已完工。建设仿古商业用房2.1万平方米。分为河源组团、渠城组团、水城组团三个组团设计,主要用于旅游纪念品展销、休闲娱乐、民族特色餐饮、商务宾馆等。此外,还将有记录水利发展史的水利工程博物馆。

该项目依托青铜峡市秦汉古渠高品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越的黄河水系生态环境资源,充分利用地处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入口区的地理区位优势进行规划建设。建成后的青铜古镇将以“青铜古镇,塞上水城”为品牌,集黄河文化体验、古渠古镇观光、特色休闲接待等为主导功能,将充分利用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借助悠久的黄河水利开发历史和厚重的农耕文化,着力打造成为沿黄乃至周边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小镇。

信息来源:宜川县政府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瓦丹、欣盖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镇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瓦丹欣盖提提希特和瓦拉塔古镇建造于十一和十二世纪,是贸易和宗教的中心,服务于经过撒哈拉沙漠的商队,发展成为伊斯兰文化的中心。人们出色地保存了十二到十六世纪所建的城镇,沿着狭窄的街道是拥挤的带有天井的房子,环绕着一个有正方形尖塔的清真寺,这展示了具有西撒哈拉游牧文化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每一个古镇被保存完好的城墙包围,在墙内是清真寺,是城市建筑物的中心点。街巷、死胡同、隐蔽的过道和难以逾越的城墙适合该地区防御的需要,仅仅在附近创建了通路。除了瓦拉塔以外,所有的古镇围墙外都有棕榈园和庄稼——它们支配着游牧民族的生活。清真寺、短粗的清真寺尖塔是每一个古镇文化和空间的中心点,逐渐掩映在城市风景中。粗灰泥石头运用在家庭建筑上,反映出阿拉伯穆斯林认同的文化、沙漠防护和气候极限的标准。

房屋用华丽石头装饰有花纹或者复杂的色彩式样,除了空气风口和箭孔外,房屋在街道层面上没有缝隙。水井在有牲畜的市场地区具备地区特色。

The Ancient Ksour of Ouadane Chinguetti, Tichitt and Oualata

必去理由:最色彩复杂的城镇

景点所在大洲: 非洲【Af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

景点所在省、州:东胡德省和阿德拉尔省 [Hodh Ech Chargui and Adrar Region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