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车厘子和智利车厘子的区别汇集20篇

浏览

1429

文章

42

篇1:智利大学生设计出“无法被盗窃”自行车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自行车似乎是常见的事情。智利的三名工科学生曾遭遇自行车盗窃。因此,他们新设计了一种防盗自行车——“段丽阳”,声称它不能被偷。

本发明的设计非常简单,自行车车架将成为锁紧装置,车座是可拆卸的,具有独特的铰链和锁紧装置,因此骑车人可以确保自行车不会在任何地方被盗。他们不需要准备笨拙的U型锁。

如果有人想偷自行车,他必须先损坏自行车车架,这意味着偷是没有意义的。除非小偷足够聪明,能熟练地打开这种特殊的锁定装置。

当设计师在网站上发布防盗自行车设计时,小偷可以偷轮胎和汽车座椅,但是这些便宜的配件很容易重新装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智利猴化石揭示人脑高速演化趋势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中美两国的科研团队分析了2000万年前的智利猴头骨化石,发现不同分支猿的大脑是“逐步”进化的,只有人类分支的大脑是跳跃进化的。

智利猴化石揭示人脑高速进化趋势

美国《科学进步》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增长不是进化过程中缓慢积累的结果,而是根据进化模型快速发展的结果,这种进化模型不同于700万年前从大型类人猿中分离出来的其他类人猿。

这项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与古人类学研究所和美国同行合作进行的。该研究所的研究员倪锡军告诉新华社:“在不同分支的猿类中,大脑的进化趋势是相同的,但人类分支大脑的进化趋势明显不同。开个小玩笑,如果自然是理性的,那么人类的大脑一定接近疯狂。”

四千万年前,宽鼻猴和窄鼻猴独立进化。因此,宽鼻猴是研究包括人类在内的窄鼻猴大脑进化的自然参照系,而曾经生活在南美洲的卡拉斯科智利猴是这一参照系中最关键的已知参照点。

研究证明,宽鼻猴和窄鼻猴的祖先有相对相似的大脑,但结构不同。在4000多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两组都有脑体积增大的趋势。除了人类分支,两者之间的增长比例非常相似,并且会聚演化出宏观特征,例如嗅球收缩和脑沟增大。

研究人员说,自从人类谱系与类人猿分开进化以来,大脑体积的增加与其他类人猿完全不同。相对于自身体重,人类的相对脑体积是猿的3倍以上,进化和积累的因素被去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九家智利货运公司获准开发联合区块链平台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智利国家经济检察官办公室(FNE)已批准9家国家海上货运公司建立合资企业,以开发区块平台,这是该地区首个此类平台。

据MundoMaritimo.cl称,该平台将被命名为全球运输业务网络,即GSBN。它旨在处理与海上货物有关的所有流程,例如文件签发和货物清关等。

预计该解决方案还将提供给行业中的其他公司,而不仅限于那些参与其开发的公司。根据FNE的决议,CMA CGM,中远航运,中远航运港口,SIPG,赫伯罗特,和记港口,OOCL,PSA和青岛港将负责GSBN的发展。尚未披露区块链平台开发的预算。

商业敏感信息预计不会通过GSBN区块链平台进行传输,Cointelegraph Spanish报告说,这意味着有可能排除对GSBN平台的使用可能促进船运成分之间“协调”的担忧。

该项目已提交给美国,韩国,波兰和乌克兰的竞争机构,但截至发稿时,尚无有关其对平台的意见的报告。

参与该项目的公司由Philippi Prietocarrizosa费雷罗DU&Uría(PPU)提供咨询,该组织由自由竞争合作伙伴IgnacioLarraín以及当地著名的参与者ÁlvaroEspinosa,Gabriel Budnik和MatíasPalma领导货运业。

最近,荷兰鹿特丹港与全球一些领先的船运公司合作开展了基于区块链的试验,以提高每年在该港口卸载的数百万个集装箱的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智利地震对日本有何影响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境内多火山,是地震多发国,地震活动平时比其它国家多。全世界平均每年记录到的9000次地震中,有21%发生在智利。历史上曾发生多次造成重大伤亡的大地震。智利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接处,两块板块的挤压形成火山,以及其不断地移动摩擦形成地震。由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会对日本产生影响。例如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产生了巨大的海啸。在不到1天的时间内,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公里的路程。到达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此时,海浪仍然十分汹涌,波高达6--8米,最大波高达8.1米。本州、北海道等地,停泊港湾的船只、沿岸的港湾和各种建筑设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那些船只不是被击碎,就是被击沉、击翻、船上的人员和物品被卷入大海,在海浪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临太平洋沿岸的城市、乡村和一些房屋以及一些还来不及逃离的人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波涛卷入大海。一时间,水漫金山,波涛汹涌,堤岸、房屋、树木、建筑物等不是被冲走,就是被毁坏,街道成了海水进退的通道。这次由智利海啸波及的灾难,造成了日本数百人死亡,冲毁房屋近4000所,沉没船只逾百艘,沿岸码头、港口及其设施多数被毁坏。

今天小编就智利地震对日本有何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智利圣地亚哥旅游攻略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圣地亚哥,全称为圣地亚哥·德·智利(西班牙语:Santiago de Chile),是智利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南美洲第五大城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智利圣地亚哥的旅游攻略,欢迎大家阅读!

智利圣地亚哥交通

阿图罗·梅里诺·贝尼特斯准将国际机场是圣地亚哥的国内与国际机场,距离圣地亚哥市中心大约15分钟车程,与市区有高速公路联结(Costanera Norte-Vespucio Norte)。

智利圣地亚哥旅游介绍:

圣地亚哥是智利首都,也是南美洲第五大城市。位于智利中部,前临马波乔河,东依安第斯山,西距瓦尔帕来索港约185公里。夏季干燥温和,冬季凉爽多雨雾。人口606万(2002年),始建于1541年。1818年迈普战役(智利争取独立战争中决定性战役)后成为首都。 十九世纪因发现银矿后迅速发展。其后,屡遭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历史性建筑荡然无存。今日的圣地亚哥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市容绮丽多姿。一年四季棕榈婆娑。圣地亚哥的市区在历史上是以圣卢西亚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今天的圣地亚哥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是智利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 心。 南加利福尼亚海岸原是美国印第安人的故乡。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海洋资源丰富,印第安人在此以耕种、捕鱼、打猎为生。十六、十七世纪欧洲探险者来到这里,打乱了印第安人的生活,开始了欧洲殖民统治时期。 1542年,葡萄牙探险者首先抵达圣迭戈港,在随之而来的“航海时代”里,欧洲和大西洋诸国也纷纷来到这个当时很偏远的地方。

中央邮局

始建初衷为圣地亚哥第一居所,即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罗·德·瓦尔蒂维亚的私人住所。殖民时期为历任总督官邸,自1810年智利独立至1846年,为总统官邸;1846年以后政府办公地点以及总统官邸迁至La Moneda宫,总统府。此后不久,建筑失火,然而有几面墙劫后余生,仍巍然屹立。1882年被建筑师Ricardo Brown改建成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中央邮局大楼的前身。1908年,为迎接智利独立百年庆典,建筑师Ramon Feherman为中央邮局增加了法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第三层,并增加了一个穹顶。现该楼用于中央邮局,在邮局二层设有邮政博物馆。

市政府

该建筑原为圣地亚哥建城期间的市政厅和监狱。18世纪下半叶改建成新古典主义风格,1891年毁于大火。1892年至1895年在原址重建,自此,首次成为圣地亚哥市政府所在地。圣地亚哥市政府主要机构均在该大楼办公,中央大厅经常举办展览等活动,对外开放,市民可进入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美国车厘子和智利车厘子的区别 澳洲车厘子和智利车厘子的区别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车厘子的产地有很多,但是都集中在国外。其中智利美国、澳大利亚是比较出名的产地。那么,澳洲车厘子和智利车厘子有什么区别?美国车厘子和智利车厘子有区别?

美国车厘子和智利车厘子的区别

智力车厘子:色泽黝黑光亮,外表特别圆润光滑,个头大而均匀,10-8g左右每颗。果实10分硬,口感脆度接近冬枣。枝青绿细长(车厘子枝越细长的品种和品质越好)。口感很细腻,肉质爽脆而细嫩。

美国车厘子:色泽黝黑光亮,外表光亮,个头大而均匀,10g左右每颗。果实结实,枝青绿。口感细腻,肉质爽脆。车厘子味道纯粹浓郁,甜度好(目前带酸味)。

美国车厘子划分标准

按果粒大小一般分为:

果粒直径28.6mm-30mm写作9ROW俗称9行

果粒直径27.3mm-28.6mm写作9.5ROW俗称9.5行

果粒直径26mm-27.3mm写作10ROW俗称10行

果粒直径24.6mm-26mm写作10.5ROW俗称10.5行

果粒直径23.3mm-24.6mm写作11ROW俗称11行

果粒直径22mm-23.3mm写作11.5ROW俗称11.5行

智利车厘子划分标准

按果粒大小一般分为:(不同公司所用标识不同,所以同一规格可能有多种字母表示)

春节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双勾车厘子原来就是从大小得出的。

果粒直径32mm以上写作XGSGXPSPXXXJXXSJ俗称4勾

果粒直径30mm-32mm写作GPXSJSXJXXJSSJ俗称3勾

果粒直径28mm-30mm写作XJSJJJ俗称双勾(最常见的大小)

果粒直径26mm-28mm写作J俗称单勾

果粒直径24mm-26mm写作XL俗称XL

果粒直径22mm-24mm写作L俗称L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智利地震的影响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智力地震会导致房屋倒塌,火山喷发,发生海啸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同时,智利是主要的铜矿出口国,还影响世界铜矿的价钱。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时,智利发生9.5级大地震。从这一天到5月30日,该国连续遭受数次地震袭击,地震期间,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5月21日的9.5级大地震造成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海啸。这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智利2万人死亡。几天之后,地震的能量穿过太平洋,在太平洋西岸掀起了海啸,又给日本和菲律宾的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与此同时,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智利沿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此外,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冲走,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地震激发的海啸也是罕见的,15小时后海啸的大潮波传到夏威夷群岛,22小时后传到日本东海岸,造成巨大损失。这次海啸在日本造成800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

2015年09月17日6时54分左右,智利中部海岸附近发生里氏8.3级地震。地震导致智利两大铜矿场暂时停产,两者合共年产量达60万吨,消息刺激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17日亚洲交易时段升至两个月高位。

今天小编就智利地震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智利大楼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对大多数游客来说,汉堡最吸引人的建筑不是市政厅,而是位于南部商业区的智利大楼。这是一座十层高的办公大楼,其最初是20世纪20年代的一座典型的砖建筑。之所以称为智利大楼,是因为盖大楼的股东与智利的商人做生意,此人靠从智利进口硝石发了大财,因而,这座大楼便有了这样的名字。

智利大楼建于1922年至1924年间,是建筑师弗里茨•霍格(Fritz Höger)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因为该建筑称得上是汉堡市史上贸易大楼的典范。大楼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共十层,大楼用接近500万块深色的奥尔登堡砖堆砌建成,建筑使用的红砖不单只代表德国的红砖建筑的再次兴旺,也体现出了设计师的良苦用心。

大楼外观整体为红褐色,参差交错的阳台,像船上的甲板;而曲线型的墙,恰与船首的形状相吻合。其建筑特色是锋利的三角形外墙设计,这样的设计令不少游客大为赞叹。不过,游客普遍最为喜欢的是在大楼的东面欣赏大楼,在这里可以看到该建筑最美的一面,到汉堡的游客一定不能错过此宏伟的建筑物。此外,智利大楼目前正试图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Chilehaus

必去理由:汉堡商业区最知名的建筑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德国[Germany]

景点所在省、州:汉堡州 [Hamburg]

景点所在城市:汉堡 [Hamburg]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智利复活节岛石像之谜 复活节岛石像的的简介

全文共 3690 字

+ 加入清单

复活节岛(EasterIsland)当地称“拉帕努伊岛”,意即“石像的故乡”。太平洋东南部岛屿。位于南纬27°10、西经109°31。由复活节岛和周围一些小岛组成,陆地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0,主要是波利尼西亚人。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火山岛,土壤肥沃。自1888年起归智利管辖,行政属智利瓦尔帕莱索省。产甘蔗、香蕉、玉米等,并产鱼、虾。经济主要是畜牧业和旅游业。岛上有巨大石像等文物古迹,被称作“神秘之岛”。首府杭加罗阿,在岛的西南部,附近有飞机场。建有美国卫星跟踪和气象观察站。 复活节岛石像的简介 中文名称:复活节岛石像 外文名称:EasterIslandstatue/Moai 地理位置:太平洋复活节岛 石像规模:包括那些被搬进博物馆的石雕数量进行了统计,一共是有887座,有3.5米-6米高,也有高达12米,重90吨。 发现者:雅可布·洛吉文 一提起复活节岛,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矗立在岛上的600多尊巨人石像。石像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着实令人赞叹。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的石像是什么人雕凿的?雕凿如此众多的石像的目的是什么?是供人瞻仰观赏,还是叫人顶礼膜拜?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曾登岛考察,企图弄个水落石出,结果虽提出种种解释,但也只能是猜测,不能令人信服。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一般高7-10米,重达30-90吨,有的石像一顶帽子就重达10吨之多。石像均由整块的暗红色火成岩雕凿而成。所有的石像都没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异。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它的眼睛是专门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上的,格外传神。个个额头狭长,鼻梁高挺,眼窝深凹,嘴巴噘翘,大耳垂肩,骼膊贴腹。所有石像都面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态威严。远远望去,就像一队准备出征的武士,蔚为壮观。面对这一尊尊构思奇巧的巨人石像,游客们自然会有一连串的疑问:石像雕于何时?如此高大的石像又用什么办法搬到海滨?一些尚未完工的石像,又是遇到什么问题而突然停了下来?为揭示这些谜,科学家们进行了长期调查研究,对于一些问题已有了初步的答案。 复活节岛石像的外观 这些巨大的石雕像大多在海边,有的竖立在草丛中,有的倒在地面上,有的竖在祭坛上。石像一般7-10米高,重约90吨。它们的头较长,眼窝深,鼻子高,下巴突出,耳朵较长。它们没有脚,双臂垂在身躯两旁,双手放在肚皮上。这些石雕像是用淡黄色火山石雕刻成的。有的还戴着帽子,帽子是用红色岩石雕成的,高几米,形状像个圆柱。有的石雕像身上还刻着符号,有点像纹身图案。除此之外,还发现了比这些巨大的石雕像还要大一倍的石雕像,但它们多是半成品。 石像建造的猜测石像用火山岩雕成,竖立在平台上。有些石像的头上有一块红石头,就像戴了一顶”帽子”。这些石像是由公元400年左右来到岛上的人雕成的。一些石像已被毁坏或被推倒,大约在公元1680年,岛上的两个部落之间发生过一场战争。每个部落可能都推倒自己的石像,再去雕凿更大、更好的石像。 考古学家推断,最少每天要动用30个劳工,工作8小时,约用1年时间才雕凿出1个石像。不过,这还未计算搬运石像到海边的工程,估计需要90人,于两个月时间内可将石像搬运出来。最后,还要3个月才能将石像耸立起来。可是考古学家怎样也想不到,原来还在人像头上的石帽子。石帽子是由西面的火山PunaPau取材的。因为PunaPau的火山岩石是砖红色的,非常特别。红帽子由此处雕好再运往海岸,怎样升起,放在足有10米高人像的头上呢? 历史上复活节岛上的文明与石像的渊源 要揭开这些环绕整座岛屿神秘石像的秘密很困难,虽有文字记载但目前仍没人能解读其中含义。不过从被推倒、摧毁的石像遗迹,考古学家解开了巨石像的秘密。在文明全盛时期,复活节岛巨石像一度有八百多座,但目前仅剩一百五十座。而这些石像消失的原因,记录拉帕努伊人对信仰神圣力量坚定执迷和走火入魔的过程。巨石像建造时间约于西元一千年前,当时的复活岛为一浓密棕榈森林覆盖的岛屿,岛上有三座死火山,火山岩质地软、重量轻,易于搬动雕刻,拉帕努伊人相信岩石可以象征他们神圣信仰的永恒不灭,因此利用火山岩在六百年间完成八百多座巨石像。 拉帕努伊人将这些石像视为守护神,以保佑作物丰收及好运,因此每个部落都拥有自己的石像。但随着人口增长,拉帕努伊人全盛时期曾高达七千人,巨石像的尺寸和数量也随着增加,有些石像体积甚至大到无法搬离采石场。不同于英国的巨石阵有无穷尽的森林木材足以移动巨石,复活节岛的棕榈林规模小,巨石像却庞大无比,最终树木被砍伐殆尽,生态系统完全摧毁,食物逐渐短缺,也无法建造船只离开,被困在岛上的拉帕努伊人,甚至相互残杀取食人肉,并将情绪发泄在巨石像,巨石像一一被推倒,成为今日残存的遗迹,徒留后人凭吊。 石像的搬运 石头巨人真的这样重吗?不见得,复活节岛的石像远没有人们所传说的那样重。我们知道,海洋中的火山岛都是由玄武岩构成的。玄武岩十分坚硬,很难加工,比重一般为3-3.2克/立方厘米。若按此计算,复活节岛上最大的石像高21.8米,肩宽2.5米,截面近5平方米,扣除砍掉的30-40立方米岩石,剩下来的石像重量就有50-80吨,甚至上百吨重了。听起来这很有道理,但是是如何呢?用来雕刻石像的材料不是玄武岩,而是凝灰岩和层凝灰岩,有的甚至是浮石,它们之中只有某些岩石的比重达到1.7克/立方厘米,而大部分岩石的比重都小于1.4克/厘米3。至于浮石,它的比重就更轻了,它干燥后,比水还要轻,会浮在水面上,所以才叫浮石。因此,最大、最重的帽子至多也不超过5吨。复活节岛的大部分雕像高度为3-5米,10-12米的雕像并不多,只有30-40尊,它们的重量至多也不过10多吨,大部分雕像的重量还不到5吨。想当初,水手们毫不费力地把一尊雕像装上小船,运到轮船上去,因为它根本就没那么重。不久前,人们对复活节岛上的雕像进行修整,15吨的吊车就把最重的雕像吊起来安放到阿胡上去了。可见雕像并非人们说的那么重。 不仅石像的重量被大大夸大了,普卡奥的重量也被夸大了。看上去直径达3米、高为2.5米的大帽子的确令人肃然起敬,重量似乎是惊人的。海尔达尔认为一个普卡奥足有5只大象那样重。但不要忘记,普卡奥是由普那帕奥火山的黑色凝灰岩,即浮石造成的。这种浮石晒干后就会浮在水中,只有里面吸足了水才会沉下去。拖运这种由比重比水还轻的岩石制成的大帽子用不了花费太大的力气,五个人就能搬动一顶直径为1米的普卡奥。而且,用来制造普卡奥的岩石也很容易加工,用普通带锯齿的刀就能把它切割下来,用锤子敲击它,岩石表面虽不致碎裂,但也会出现皱纹。很明显,复活节岛上的古代雕刻家非常了解浮石的这种特性,他们制好帽子后,不是搬着他到处跑,而是把它滚向阿胡,再放到石像的头上去。因为当普卡奥在地上滚动的时候,它并不破碎,而是棱角都没了,变成了圆形。况且,复活节岛上的雕像并不都是戴帽子的,戴帽子的雕像只不过是一种例外。迄今为止,人们只发现30座戴帽子的雕像,而且这些戴帽子的雕像又都站立在有浮石层的地方。毋庸置疑,帽子就是在石像附近造好的,然后再顺着用石块叠成的脚手架滚到雕像的头上,而不是抬上去的。许多人认为,复活节岛巨大的石像先是在拉诺洛拉克火山采石场里雕刻出来,然后再运到海边,并在那里为它们修建阿胡。雕像的帽子是在普那帕奥火山采石场立志成的,然后再运到海边。最后,人们把巨型雕像放到阿胡上,再给它们戴上帽子。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已经说明了普卡奥是怎样制成,又是怎样戴到石像头上去的。 石像之谜 有关石像之谜,众说纷纭。有说是外星人的太空船搬运石像;石像拥有神力,造好后会自己行去目的地。 岛上居民对于这些石雕丝毫没有历史记忆,,也不知石像是在刻谁,一点都不像当地的土著,是纪念什么人?或是神呢?还是有“人”曾经教导过他们一些我们不曾知道的知识,而令他们难忘,感恩之余,雕刻这些石像,以资纪念呢? 神秘的复活节岛 位于太平洋东南角,距智利海岸3900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居民2300多人。1722年荷兰航海家登岛那天恰逢复活节,故命名复活节岛。1888年归属智利,当地波利尼西亚语称"拉帕·努伊",意为"地球的肚脐",表示自己是地球的中心。因当年火山灰的覆盖,动植物贫乏。最具神秘色彩的是岛上的历史古迹,被称为"露天博物馆"。全岛发现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其中600尊整齐地排列在海边的石岛上。石像大小不等,高6-23米,重约30-90吨,它们形象诙谐,面对大海,若有所思。 据考察测定大约雕凿在公元前1680-前1100年间。这些巨大石像使人惊叹,这些雕像代表什么?是谁雕刻的?怎样雕刻的?怎样雕刻、运输、排列的?以上这些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岛上上万件古文物中,有25块上面刻着由人、兽、鱼、鸟等图形符号的木板,大的长2米,岛民称为之为"会说话的木板",至今无人能读懂它们。对于这些神秘古物,岛民也不知其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智利车厘子是樱桃吗?车厘子是不是樱桃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吃樱桃正当时,而智利的车厘子也在国内走俏。那么,智利车厘子是樱桃吗?车厘子是不是樱桃?

智利车厘子是樱桃吗

智利车厘子是樱桃,它又叫智利樱桃。

智力车厘子色泽黝黑光亮,外表特别圆润光滑,个头大而均匀,10-8g左右每颗。果实10分硬,口感脆度接近冬枣。枝青绿细长(车厘子枝越细长的品种和品质越好)。口感很细腻,肉质爽脆而细嫩。

车厘子是不是樱桃

车厘子一般指樱桃(蔷薇科落叶灌木果树)

樱桃(学名:Cerasuspseudocerasus),是某些李属类植物的统称,包括樱桃亚属、酸樱桃亚属、桂樱亚属等。乔木,高2-6米,树皮灰白色。小枝灰褐色,嫩枝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冬芽卵形,无毛。

樱桃是阿西罗拉樱桃的中文名称。原产于热带美洲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地区,因此又叫西印度樱桃。适合在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以富含维生素C而闻名于世,是世界公认的“天然VC之王”和“生命之果”。

果实可以作为水果食用,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

世界上樱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智利、澳洲、欧洲等地,中国主要产地有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河南、甘肃、陕西、四川等。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樱桃的含铁量特别高。

2、樱桃营养丰富,具有调中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

3、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风湿身痛等均有益处。

4、经常食用樱桃能养颜驻容,使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

5、消化不良者、瘫痪、风湿腰腿痛者、体质虚弱、面色无华者适宜食用。

6、有溃疡症状者、上火者、慎食;糖尿病者忌食。

7、野樱桃中的氰化酸存在于大量的种子与水果中。(所以此类水果不宜多吃)

8、热性病及虚热咳嗽、便秘者忌食,肾功能不全、少尿者慎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智利地震对铜价的影响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铜矿供应国,智利国家铜业公司是该国最大的铜业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英美资源集团等矿业巨头均在智利北部拥有铜矿。智利伊基克市是该国重要的矿产品出口海港,靠近智利铜矿产区阿塔卡马沙漠边缘。从历史上看,地震一般对铜价不会产生趋势性影响。例如,2007年11月14日,智利北部发生7.7级大地震,当天国际铜价飙升超过5%,但第二天就大幅回落。

2010年2月27日,一场8.8级强震袭击智利中南部并引发海啸,致500余人丧生,经济损失300亿美元。但由于智利铜矿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地震未对铜矿生产造成大的冲击。2010年全年智利的铜矿产量未降反增,增幅高达14.4%。

2012年3月24日,智利中部瓦尔帕莱索大区和圣地亚哥大区遭遇5.3级地震,但同样没有对铜矿生产和国际铜价造成影响。

2014年1月30日,智利中北部爆发6.7级地震,国际铜价同样未受影响。

因此,从历史经验来看,地震往往不会对智利铜矿生产以及国际铜价造成趋势性冲击。如果地震发生地位于北部矿区附近,震后道路交通阻塞、电力中断或将对矿产开采造成短期冲击。

今天小编就智利地震对铜价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强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智利樱桃和车厘子的区别有哪些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智利樱桃和车厘子区别主要包括:

1、颜色不同:智利樱桃的颜色主要是淡红色;而车厘子果皮颜色大多是暗红色的。

2、大小不同:智利车厘子的果实相对来说比较小;而智利樱桃的果实比较大。

3、甜度不同:智利樱桃吃起来甜中稍微带点酸;而车厘子吃起来非常地甜。

4、肉质不同:智利樱桃的果肉比较细腻;而车厘子的果肉吃起来比较厚实。

5、上市时间不同:智利樱桃于每年的5月份开始成熟上市,且仅有这一个月的上市时间;而车厘子的的上市的留市的时间较长,于每年的六月份上市直到八月份结束。

6、品种不同:智利樱桃主要产地在中国,比如在我国黑龙江、辽宁都有大面积的种植和出口;而车厘子多为进口产品。其产地多在国外,大部分的是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的。

车厘子以及樱桃都是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吃的水果,它们除了可以直接生吃之外,还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其他美食,比如我们可以将其榨成汁,然后做成饮料等。由于其营养价值比较高的缘故,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以及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00年世界杯预选赛战绩:智利 0-2 阿根廷竞猜赔率复盘分析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智利0-2阿根廷竞猜赔率复盘分析

2000年11月15日圣地亚哥当地时间20:40,阿根廷队与智利队展开对战,这场比赛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南美洲赛区资格赛的第10轮比赛。过90分钟的绝浊,最终阿根廷队以2:0战胜了智利队,根廷队的实力本身就高于智利队,在此前这两支球队进行对战的时候,阿根廷队是以4:1将智利队打败的。这场比赛结束之后,阿根廷队一共获得25个积分排名第一。而智利队获得了10个积分排名第7。

阿根廷国家男子足球队,在2000年10月份,国际足联所最新刷新的国家男子足球队的排行榜上,排名世界第3,这一名次比此前上升了很多,可见这支球队在最近这些年的表现相当的出色,其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智利国家男子足球队在国际足联的排行榜上排名是第19。这名次比之前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与阿根廷队相比,其能力和水平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这场比赛智利队想要获胜的机会并不大。

2002年的世界杯预选赛是智利国家男子足球队第14次参加预选赛,在此之前阿根廷队参加世界杯比赛的次数是12次。基本上每一次都能够在小组赛阶段获得出现的权利,还曾经获得过两次世界杯的冠军,两次世界杯的亚军。1994年世界杯,阿根廷队进入了16强,1998年世界杯阿根廷队打进的是8强。而智利国家男子足球队,此前也曾经8次参加过世界杯的比赛。但是在世界杯的赛场上,这支球队却没有取得过,像阿根廷队这样出色的成绩,最好的成绩是在1962年的时候获得季军,最近这些年所获得的最好成绩是在1998年的世界杯赛场上进入了16强。且这两支球队在前面的一场比赛中,智利队又是以1:4大比分败给了阿根廷队,这场比赛阿根廷队仍然会取得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智利将每周工作时间降至40小时 此举释放了什么信号?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举措释放了许多信号,包括对劳动者权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全球劳动力市场的信号。4月11日最新消息,在智利国会上通过了一项法案,致力决定将该国的工作时间从每周45小时减少到40小时,该法案被提上以后,就以127票的优势获得了通过,这一举措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全球范围内,劳动者的权益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智利这一举措表明,国家愿意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而采取积极的措施。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还有助于改善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释放了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信号。

虽然每周工作时间的降低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创造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提高劳动力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全球范围内,社会稳定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智利这一举措表明,国家愿意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而采取积极的措施。这不仅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还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智利愿意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劳动力采取积极的措施。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智利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助于推动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进步。智利政府的每周工作时间降至40小时的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还有助于改善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也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以及推动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智利是什么国家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智利在新闻自由、人类发展指数、民主发展等方面获得了很高的排名。它还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

智利是什么国家

智利全称是智利共和国,154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获自治,1818年2月12日独立为共和国。由于智利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智利是拉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但智经济结构单一、对外依存度高、能源短缺等问题较突出。1970年12月15日,智利同中国建交,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南美洲国家。智利著名的旅游地有首都圣地亚哥,神秘的复活节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智利火玫瑰有毒的吗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智利玫瑰,一种原生活在智利的红色蜘蛛,成体长约为14-15厘米,背甲红色。

世界上除了个别两种蜘蛛没有毒外其他都有毒,捕鸟蛛全都是有毒的,但是玫瑰的毒性很微小, 如果被咬了,只会有点红肿,稍有灼热感和疼痛,都是很微小的,对成年人来说被咬后吃点消炎药,用肥皂水清洗下就没事了。最好把毒液挤出来,用酒精做一下消毒再用龙爪芦荟的汁液涂在表面(有很好的解痒效果),没有的话也可以不用。火玫瑰蜘蛛有毒吗?毒性很微小,如果不是过敏体质的话,被咬下只会有点红肿,稍有灼热感和疼痛,都是很微小的,被咬后用肥皂水清洗下就没事了。与常见的越南捕鸟蛛相比,它的攻击性没这么强,但火玫瑰蜘蛛更善于踢毛,(新大陆的捕鸟蛛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用腹部转向敌害并且快速得用后腿摩擦它们的腹部,将蛰毛释放向它们的敌人。)会引起接触到蛰毛的皮肤过敏,如果蛰毛进入眼睛必须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去医院求助。

智利火玫瑰

智利火玫瑰物种介绍

智利火玫瑰与智利红玫瑰非常相似的一个种类,差别主要在于它们看上去更红,它们的背甲是红色而不是粉红色。不过相比智利红玫瑰,它们要更少见一些。曾经它们被认为是智利红玫瑰的红色变种,并且和智利红玫瑰共用一个拉丁学名“Grammostola rosea”,不过现在欧美爱好者们都使用“Grammostola porteri”来称呼智利红玫瑰,并且认可它们是作为两个独立的物种而存在。

它们的小幼体和智利红玫瑰的小幼体看上去一模一样,看不出任何差别。不过到6厘米以上显示出成年个体色彩时,就能发现它们明显更偏红色,而智利红玫瑰的毛发则更偏向灰白色。

用一只雄性智利火玫瑰交配一只雌性的智利红玫瑰,并成功繁殖出一些后代。从卵的高孵化率(几乎100%)也说明即使它们是两个物种,那么它们的亲缘关系也是非常非常近的。

不过目前大陆这个种类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及智利红玫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商家故意混淆这两种,将红玫瑰的幼体当成火玫瑰幼体出售,毕竟,从肉眼上是看不出任何差别的。

饲养

火玫瑰也属于地栖型蜘蛛、并且做地网。垫材选择椰砖加泥炭混合。一个水杯和一个躲避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饲养幼体就不用添加水杯或水杯里放棉花。以面小幼体掉入水中身亡。饲料以。蟋蟀、蟑螂、面包虫、大麦虫为主、如果很小的幼体。也可以喂猪肉。火玫瑰的成长不算快。所以从小幼体饲养到成体需要很漫长的时间。不过这样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智利火玫瑰物种资料

智利火玫瑰(3)中文名:智利火玫瑰

拉丁学名:Grammostola rosea

亚科:Theraphosinae

原产地:智利

栖息地类型:草原/雨林

成年体型:14-15厘米足展

最适宜温度:25-27℃

最适宜湿度:50%

建议使用底材:较为干燥的泥炭/椰砖

生活类型:地栖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智利火山爆发 电闪雷鸣火光冲天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据媒体报道,4月22日智利中南部地区的卡尔布科火山突然喷发,当地政府已开始紧急疏散周围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

智利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说,经过43年的沉寂,卡尔布科火山于当日下午喷发,很快形成了几千米高的火山灰柱,升腾的黑烟形成巨大的蘑菇云。智利内政与公共安全部长佩奈利略表示,卡尔布科火山所在的兰奇胡亚省和奥克塔伊港区已进入紧急状态,警方正在协助当地居民疏散到安全地带。

卡尔布科火山喷发

目前,尚未有火山喷发造成人员伤亡或殃及当地基础设施的报道。

周围居民紧急疏散

佰佰说:

火山爆发怎么逃生:

首先我们要了解,在火山爆发前,其活动会增加,常伴有隆隆声和蒸气与气体的溢出,硫磺味从当地河流中就可闻到。并且要注意,刺激性的酸雨、很大的隆隆声或从火山上冒出的缕绿蒸气是警告的信号。

火山爆发时,要注意:

1、应对火山灰危害。戴上护目镜、通气管面罩或滑雪镜能保护眼睛--但不是太阳镜。用一块湿布护住嘴和鼻子,或者如果可能,用工业防毒面具。到庇护所后,脱去衣服,彻底洗净暴露在外的皮肤,用干净水冲洗眼睛。

2、应对熔岩危害。在火山的各种危害中,熔岩流可能对生命的威胁最小,因为人们能跑出熔岩流的路线。

3、应对喷射物危害。如果从靠近火山喷发处逃离时,建筑工人使用的那种坚硬的头盔、摩托车手头盔或骑马者头盔将给予你一定的保护。在更广阔的区域,逃离也许没有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智利6.1级地震 地震急救5要点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时26分,在智利(南纬26.23度,西经70.31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60公里。

震中位于阿塔卡马区查尼亚拉尔省,震中距查尼亚拉尔省首府查尼亚拉尔市约34公里,距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约800公里。

地震急救5要点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世界上领土最狭长的国家在哪里?智利的地理特征

全文共 1571 字

+ 加入清单

智利共和国,面积756626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的地理特征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1960年5月21日凌晨,智利蒙特港附近海底,发生了罕见的9.5级强烈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波及到了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日本,2010年2月27日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地震。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海拔6885米,为全国最高点。全国有河流30余条,较重要的有比奥比奥河等。主要岛屿有火地岛、奇洛埃岛、惠灵顿岛等,按照柯本气候分类法,在智利国境内至少包括了七种主要的气候亚类型,包括有北部的沙漠到东部和东南部的高山苔原和冰川,复活节岛上的湿润亚热带性气候,智利南部的海洋性气候以及智利中部的地中海气候。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智利面积75662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56253平方公里,岛屿面积373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 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窄96.8公里、最宽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约占全境东西宽度的1/3;西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脉,大部分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海拔6885米,为全国最高点。全国有河流30余条,较重要的有比奥比奥河等。主要岛屿有火地岛、奇洛埃岛、惠灵顿岛等,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气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南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气候。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大致上智利可分三个区域: 北部多山,许多山峰在6000米以上。在安第斯山脉的两条山脊之间是阿他卡马沙漠。这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方,往往终年无雨。过去这里有硝酸矿被开发,现在主要是铜矿。这个地区较大的城市是安托法加斯塔(219,000居民)及伊基克。 中部气候类似地中海气候。这个区域土地非常肥沃,人口众多。首都圣地牙哥(约五百万居民)就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瓦尔帕莱索(港口,280,000居民)和康塞普西翁(工农业中心,350,000居民)是重要城市。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塔拉尔盐湖南部人烟稀少,降雨极丰富。海岸前有许多岛屿。大陆南方有火地岛,智利和阿根廷各占一半。火地岛前的一个岛上的合恩角是智利和南美洲的最南点。 从西向东首先是一条狭窄的海岸,然后是山脉,然后是比较宽的高原。在中部这个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场。智利和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边界线是安第斯山脉的东山脊。 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和复活节岛也属智利。 年平均降雨量在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为12.7毫米,在圣地牙哥为375毫米,在南部的火地岛为5800毫米。 智利的气候环境 由于国土横跨38个纬度,而且各地区地理条件不一,智利的气候复杂多样包括多种形态,使得很难用一句话总结智利全国的气候状况。按照柯本气候分类法,在智利国境内至少包括了七种主要的气候亚类型,包括有北部的沙漠到东部和东南部的高山苔原和冰川,复活节岛上的湿润亚热带性气候,智利南部的海洋性气候以及智利中部的地中海气候。全国大多数地区有四个季节:夏季(12月至2月),秋季(3月至5月),冬季(6月至8月)和春季(9月至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智利位于哪个地震带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因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黑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裴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智利发生的地震的频次以及强度都很高

1.智利中南部海岸地区从1960年5月21日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大地震。5月22日下午19点11分发生的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一次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震级达8.9级,后修订为9.5级。

2.2010年2月27日美国地质勘测局报告称,智利康塞普西翁省附近当地时间27日早上发生里氏8.3级强烈地震,后修改为里氏8.8级。

3.2014年4月2日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8.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后修正为8.2级。

今天小编对智利位于哪个地震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