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知识词典汇总20篇

语文基础知识内容较多,知识点范围广泛,要了解语文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以下是由问学吧小编整理关于语文知识词典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1856

文章

1000

篇1:初中语文名言名句道德篇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1.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32.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列夫?托尔斯泰

33.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34.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马克?吐温

35.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华梅

35.嫉妒是心灵的肿瘤。——艾青

36.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心胸要宽广)

37.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9.按要求默写古诗文。(12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写自己归来人事全非、恍若隔世的悲痛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2)杜牧在《赤壁》中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有重大影响的句子是:,。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的句子是:,。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新奇的比喻写景,表现出化苦为乐的积极情杯的千古名句是:,。

(5)《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6)请写出古诗文中与“云”有关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课外均可)

【答案】9、(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示例:(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重点词:载)(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词:济)(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解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烂柯、周郎、汗青、苔痕、载,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答题技巧】

一、准确审题

首先,静下心来读题,读完题,切忌浮光掠影,切勿心浮气躁,未读完就做,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实为大忌,应严谨细心。

二、抓关键词

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

三、注意筛选联想,调动积累感悟运用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不要因为书写有误丢分。要注意那些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热点,应知其音,明其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另外,如果题干中要求“只做两小题”,就要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句中没有生僻难写字、易错字的两题作答,否则阅卷时只按答出的前两题计分,所以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填写要求。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词汇注音解释表漫不经心等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881.漫不经心mànbùjīngxīn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882.茅塞顿开máosèdùnkāi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883.毛遂自荐máosuìzìjiàn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884.门庭若市méntíngruòshì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885.明察秋毫míngcháqīuháo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真题考点--得体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二、【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

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3分)

隔壁王奶奶接到一个电话,声称:国家现在要将一笔密存海外的巨款发给那些有责任、有担当的爱国人士,只要缴纳50元手续费就可以分到数百万元。王奶奶信以为真,忙去交钱,你明知这是一个诈骗电话,该如何劝她不要上当受骗呢?(不超过60个字)

【答案】王奶奶,这样的电话明显是诈骗您的,五十元手续费就可以分到数百万元,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呢?千万不要被这些诈骗分子迷惑了。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

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

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劝说要点:

①这样的电话明显是诈骗您的;

②五十元手续费就可以分到数百万元,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呢?

③千万不要被这些诈骗分子迷惑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4)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推敲

(21)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创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会考难点词语解释融会贯通等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茕茕孑立qióngqióngjiélì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人杰地灵rénjiédìlíng“杰”是指有杰出才能的人;“灵”是特别美好的意思。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的地方因而出名。也指杰出的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融会贯通rónghuìguàntōng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贯穿起来,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如影相随

若即若离ruòjíruòlí即:凑近。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也形容含混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涸泽而渔等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发音hézééryú,fénlínérliè释义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出处《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黄钟大吕发音huángzhōngdàlǚ释义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出处《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郑玄注:“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重点词语解释常用一词多义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18.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X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鲜为人知(xiǎnwéirénzhī):鲜:少。很少有人知道。

闲情逸致(xiánqíngyìzhì):逸:安闲。致:兴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相得益彰:相得:互相投合。益:更加。彰:明显。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相辅相成(xiāngfǔxiāngchéng):辅:辅助。指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词汇注音解释表完璧归赵等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936.完璧归赵wánbìguīzhào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937.万籁俱寂:wànlàijùjì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938.亡羊补牢wángyángbǔláo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939.妄自菲薄:wàngzìfěibó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940.闻鸡起舞wénjīqǐwǔ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年初中语文名句默写练习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6.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田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2)树木丛生,————。(曹操《观沧海》)

(3)————,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4)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人不寐,————。(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8)——————,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世有伯乐,——————。(韩愈《马说》)

(10)-————,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6.(10分)

(1)五月人倍忙

(2)百草丰茂

(3)采菊东篱下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淡妆浓抹总相宜

(6)大漠孤烟直

(7)将军白发征夫泪

(8)商女不知亡国恨

(9)然后有千里马

(10)己所不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6)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从视觉、听觉、触觉的角度描写出洞庭湖雄浑博大气势的诗句是:,。

(7)一个人应不受环境影响,时刻保持崇高的个性节操。就像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说的,。

【答案】(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题平时要注意准确地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此题全为为记忆型默写,题目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年初中语文名句默写练习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5.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4)山回路转不见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斯是陋室,——————。(刘禹锡《陋室铭》)

(6)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7)——————,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8)——————,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9)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要施展雄才大略、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5.(10分)

(1)窈窕淑女

(2)采菊东篱下

(3)直挂云帆济沧海

(4)雪上空留马行处

(5)惟吾德馨

(6)蜡炬成灰泪始干

(7)春风又绿江南岸

(8)会挽雕弓如满月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15.【2018广西百色市】

18.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任何高明的犯罪分子在作案后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痕”。

B.迎新晚会上,祁敏同学大出风头,代表我们班演唱了一首《飞得更高》,赢得了阵阵掌声。

C.黄诊珍是个慷慨大方的人,这次为灾区募捐活动,她毫不犹豫地捐出了五万元。

D.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省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18.【B】(“出风头”是指出头露面显示自己,企图得到钦佩羡慕。含贬义,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常见病句类型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照应不周的毛病。遇上这样的病句,就要把不搭配的内容删去,把语序不当的调整。

例1: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面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例2:新一届的广州市中学生文联代表大会广泛采纳并征求了与会同学关于如何办文学社团的意见。

例3:新形势下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创造、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能力。

例4: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例5:在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L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理直气壮(lǐzhíqìzhuàng):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力挽狂澜(lìwǎnkuánglán):澜:波浪。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历历在目(lìlìzàimù):历历:一个一个清清楚楚。指远处的物体或某种景象清清楚楚出现在眼前。

两全其美(liǎngquánqíměi):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标点符号常见错误解析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某某说"后都一定要用冒号吗?

1、"丁丁,过来。"在厨房里的妈妈叫道:"前天考数学考了多少分?"

在一个人的话语间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说(道、讲、问、答)"后要用逗号,不能用冒号,所以上例"叫道"后面的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2、他问:"有事?""有事。"高敏回答,这两个字吐得很重,像两块石头,砸得霍永诚有些发蒙。

在所说的话语结束后,"说(道、讲、问、答)"之后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而要使用句号,即"高敏回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提示:"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年初中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填空题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19、辛弃疾,字幼安,号_______,与苏轼并称“_________”。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宋词中成就卓异者,继承并发展了_________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20、关汉卿(字),名一斋,号已斋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21、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主要作品为《震川文集》(有《___________》、《先妣事略》等)。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_________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文化常识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4.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24.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27.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解题技巧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

二.口语交际的解题技巧

初中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评价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能力主要是听说能力,具体要求是:①把握对方说话的要点,做出准确地判断或得体的回答。②说话时语言表达要简明、得体、连贯。口语交际是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来考查的,具体的交际情景的设置、呈现方式,目前更多的是文字材料,但也有图表材料、有声材料等。除了"听话""说话"能力的考查外,对所给材料中某些句子进行不同表达句式的变换也是需要注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