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118

文章

1000

篇1:语文名言名句:宋代名言

全文共 2264 字

+ 加入清单

宋代名言

林逋

27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柳永27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蝶恋花》

范仲淹

27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27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27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碧云天》晏殊27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27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27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欧阳修

27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27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28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28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28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

王安石

28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28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28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苏轼

28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28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28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289.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29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29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292.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29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黄庭坚

29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

李清照

29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296.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297.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298.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29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

岳飞

300.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

杨万里

30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水池》30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03.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竹枝歌》

陆游

30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合棺。《病起抒怀》30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30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0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30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309.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310.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31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31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朱熹

313.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庸集注》31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315.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316.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熟读精思》317.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之要》3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辛弃疾

31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320.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32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322.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鹧鸪天•代人赋》32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清平乐•村居》

文天祥

3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32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贺铸

32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杂家327.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32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32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33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绝句》33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33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33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33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335.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俞文豹《清夜录》33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33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33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33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340.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宋•苏洵《远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Y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一筹莫展(yīchóumòzhǎn):筹:计策。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舍本逐末(shěběnzhúmò):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含贬义。

一劳永逸(yīláoyǒngyì):逸:安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用费力了。

依然如故(yīránrúgù):故:旧。仍旧像以前那样。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成语大全解释任重道远等

全文共 199 字

+ 加入清单

融会贯通——融会:融合。贯通:全面透彻地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道理融合贯穿,从而获得对事物全面、透彻的理解和领悟

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且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莘莘学子——数量众多的学生

海市蜃楼——由于光线在大气层中的折射而产生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沙漠地区和海边,折射的光线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形成奇异的幻景。古人误认为是蜃(大蛤蜊)吐气而成。后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年初中语文名句默写练习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2)————,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白露未晞。(《诗经·秦风》)

(4)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6)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7)——————,可以为师矣。(《论语》)

(8)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9)今年3月,“代表南京的汉字”五强揭晓,“宁”位居首位。“宀”为“家”,“丁”为“成年男子”,意有“成年男子在家”才能安宁。“家”也就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情思: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中“家”字流露出诗人浓重家愁,杜甫《春望》中“————”中“家”字道出了诗人思家情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10分)

(1)江春入旧年

(2)小荷才露尖尖角

(3)蒹葭萋萋

(4)千树万树梨花开

(5)在乎山水之间也

(6)蜡炬成灰泪始干

(7)温故而知新

(8)不求闻达于诸侯

(9)浊酒一杯家万里家书抵万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真题讲解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4.(201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夏令营活动中,一些外国朋友对浙江馆情有独钟。被誉为“浙江之心”的金华,风景独好。活动结束时,请你用一段简明得体的话来介绍我们金华的名胜古迹,邀请外国朋友来观光旅游。(60字左右)

解析:说话要注意对象。因对象的身份、地位、环境的不同,说话的内容、语气、表情等也不尽相同。本题要求向外宾介绍金华的名胜古迹,邀请外宾来观光。因此首要的是对金华的名胜古迹有个大致了解,再者要向外宾发出邀请之意。

参考答案:示例:我们金华,素有“浙江之心”的美称。金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我们不仅有源远流长的婺江,还有被称为“人间奇景”的方岩;不仅有名闻天下的双龙洞,还有历史遗迹八咏楼。千年古刹传承民族文化,现代建筑折射社会繁荣。如果要细细品味我们金华的风采,还是请您到我们这里来走一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中的第一之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郭沫若《女神》

中国第一首信天游形式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中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包身工》

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

中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文学常识《陈太丘与友期》复习资料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一、注音:

尊君在不(fǒu)非人哉(zāi)

二、解释词语:

(1)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行,出行。)

(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4)至:到

(5)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

(6)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7)时年:这年(那时)。

(8)戏:玩耍,游戏。

(9)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

(11)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12)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3)信:诚信,讲信用。

(14)礼:礼貌。

(15)惭:感到惭愧。

(16)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17)顾:回头看。

三、翻译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年初中语文名句默写练习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⑴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⑶——————,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⑷——————,关山度若飞。(郭茂倩《乐府诗集·木兰诗》)

⑸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⑹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⑺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⑻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⑼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十则》)

⑽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2.(10分)

⑴归雁洛阳边

⑵自缘身在最高层

⑶感时花溅泪

⑷万里赴戎机

⑸留取丹心照汗青

⑹燕然未勒归无计

⑺门庭若市

⑻草色遥看近却无

⑼任重而道远

⑽江枫渔火对愁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中国文学之最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问号及其用法

A、选择疑问句: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

示例:你喜欢吃苹果,还是香蕉呢?

B连续问,各句后均用问号

你叫什么名字?你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C注意有疑而无问的的句子的句末标点不用问。

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

示例:我不知道她到底姓什么。

d、成分倒装的疑问句,语气词之后不用问号。主谓倒装句,问号应用在全句的末尾,句中表疑问的语气词后应用逗号。

示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名著之《三国演义》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

一、常识填空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的开篇词。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人。

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_____

4、《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_____,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_____等。

5、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战役)中“_____”的故事深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_____

6、“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_____故事。

二、歇后语

1、周瑜打黄盖——()

2、蒋干盗书——()

3、三个臭皮匠——()

4、张飞绣花——()

5、张飞吃豆芽——()

6、诸葛亮弹琴——()

7、关公照镜子——()

8、曹操吃鸡肋——()

9、董卓进京——()

10、黄忠射箭——()

11、诸葛亮吊孝——()

12、刘备借荆州——()

13、关公面前耍大刀——()

14、阿斗当皇帝——()

三、概述

1、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

2、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1)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

性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九年级语文古诗文解题指导

全文共 3064 字

+ 加入清单

年级语文诗文解题指导

近年来,各地中考对文言诗文加强了延伸拓展的考查,这些延伸拓展题的命题点多在阅读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情景、语句等处,需要应试者根据文章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能力点的提出,表明文言诗文阅读测试加强了创造性阅读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创新意识的理念。

延伸拓展题一般为问答题,它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类:1.结合文章内容,针对某句话、某件事、某种写作技巧等谈借鉴作用;2.根据文中观点按要求补充恰当的事例;3.以古代文段(或事例)论证现实观点;4.以课外文段印证选段观点。

九年级语文古诗文例题:

例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2008年河南省中考试题)

解析:此题为简答题,考查诗句的借鉴引用。它要求根据诗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得出原文没有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答案: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例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2008年山西太原市中考试题)

解析:这道题目其实就是以古代文段论证现实观点。回答此题,关键要抓住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主旨(题干中常常会明确提出),并应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启示。启示也许会有多方面,此时千万别面面俱到,抓住一点,谈深刻一些即可。

答案: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

答题方略

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纵观全篇,把握主旨。阅读时,须以着眼于全篇的目光,认真通读全文,从宏观上驾驭诗文,并从整体出发,抓住诗文中的基本要素,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明确作品所包含的人物、事件、景物和所抒发的感情,以及作者借以表达的对生活的见解和对笔下人物所持的态度。

2.锁定范围,准确摘取。答题时,必须确认题目涉及到的语句、段落或区间,揣摩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语句,选出最有用的信息。

3.调动积累,综合推理。这一类问题的答案,在原材料中没有明确出现,可以通过分析,推断出来。但是原材料中的语句可能是不够全面的,仅凭这些有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这就需要考生既要吃透原文,又要充分调动知识积淀,融会贯通,进行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4.综合分析,全面考察。要吃透题干要求,把握内容要点,看看是否有字数限制,是谈感悟还是描述画面或者补充事例,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3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后面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方略: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补充的是名言还是事例;第二,所补充的事例要与选文的论点相吻合;第三,补充事例时,要用概括的手法,千万不要展开来描写;第四,要选择那些熟悉的事例,确保它的准确性。当然,解答的关键是平时要注重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

答案: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2008年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能力演练

(一)阅读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完成后面题目。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你想到了哪句谚语?

2.本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它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作用呢?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桓南郡好猎①。每田狩②,车骑甚盛,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③。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指④,不避陵壑。或行陈不整⑤,麏⑥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⑦,颇敢直言。常自带绛绵绳著腰中,玄问:“用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⑧。”玄自此小差⑨。

(选自《世说新语·规箴》)

【注释】①桓南郡: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曾任江州刺史、荆州刺史等职。②田狩:打猎。③隰(xí):低而湿的地方。④双甄:作战时军队的左右两翼称双甄。打猎也像打仗,所以也称两翼为双甄。⑤行陈:即行阵,军队的行列。⑥麏(jūn):古同“麇”,指獐子。⑦贼曹参军:掌管捕盗贼的官。⑧不能堪芒:不能忍受粗绳上的芒刺。⑨小差:捆绑部下的事略好一些。差,同“瘥”,病愈。

【助读】桓南郡喜欢打猎,而且打猎的场面蔚为壮观。猎物跑了,他就要把部下捆绑起来。桓道恭大胆进言,最后让桓南郡有所醒悟。当然,桓道恭劝说的艺术也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1.你怎样看待桓道恭的言行?

2.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其实,劝说人不一定要“逆耳”,如果讲究方法能达到出人意料的结果。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另举一个例子。

延伸拓展答案

(一)1.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2.诗的前四句运用了夸张手法,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后四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求荐入仕的愿望。全诗理在事中,情在景中。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二)1.桓道恭故意自带绛绵绳,又故意说准备被捆,其目的是为了委婉地劝阻桓南郡的粗暴行为。2.示例: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同学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

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还要有信心。

【答案】D

【解析】

A褒贬失当、前后矛盾:苦心孤诣①指对某件事用心,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

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例句】: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

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风筝鲁迅)②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指一个人在某行业学业、

技能所达到的水平。诣:指达到的程度或境界。和后面"沉迷"矛盾。

B语义过重:大彻大悟,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用在这里,语义过重。

C前后矛盾: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能力

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多用于贬义。和后面的"自负"相矛盾。

D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使用正确,所以选D。

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

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

减轻判断的难度。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101.【2018浙江省金华、丽水市】

一、积累(1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歌声如飘风,如一(lǚ)▲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了。咿呀的桨声,夹着(jī)▲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一(lǚ)▲(jī)▲荡

(1)缕激

(2)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A.辨B.辩

(2)A

(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múB.mó

(3)B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33.【2018湖北省荆门市、荆州市】

3.(2分)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方法。梁启超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抄录或笔记,这种______________的办法笨是笨极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总也高不了;陈寅恪读书,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这种___________的方法使他成为“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_________的读书方法同时适用于科学与人文学科;朱自清则主张______________,特别推崇姚鼐的“放声疾读,久之自悟”。

A.博览质疑诵读精读

B.精读博览质疑诵读

C.诵读精读博览质疑

D.质疑诵读精读博览

【答案】B(“不动笔墨不读书,抄录或笔记”是精读,“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是博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质疑,“放声疾读,久之自悟”是诵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语文名言名句抒情类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反离别诗哀伤缠绵的格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以对偶句的形式,抒发了作者想要留住时光、留住美好事物,却又无可奈何的惜春伤时的情感。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俯视一切的心胸气魄。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常用来形容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雄浑沉郁、苍凉悲壮,抒发了守边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思乡的情怀。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和对人们的美好祝愿。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诗人想摆脱愁思而又无法摆脱的苦闷心情。

8.海日生残夜,江村入旧年。通过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道理,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用暗喻的手法形象的表现了愁丝之纷繁难解,突出了那种只有内心知道却难以向外人言说的苦恼。

1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展现了农家老夫妇的深厚感情和他们的舒畅心情,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

1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借用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体现了作者抑郁不平的心情。

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借具体景象,将诗人因朋友离别而产生的无限怅惘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14.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伤感的态度,表达出诗人对朋友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

1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借用比喻,巧妙的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愁闷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知识点名言警句:100句经典的读书名言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100句经典的读书名言

51、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52、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53、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54、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55、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6、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57、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58、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5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梳理《西游记》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一)《西游记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2、八戒为何取名叫“八戒”?

答:原因是:要他不吃五荤三戒。

3、写出《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所遇到的任意两难:火焰山受阻、车迟国斗法。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到人参果”的是:孙悟空。

5、《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先后经历了:81难,最后一难是:归途师徒落水。

6、《西游记》中尼最喜欢的人物和理由是:孙悟空(勇敢机智、有反抗精神、武艺高强)或沙僧(老实憨厚、忠心耿耿、吃苦耐劳)或白骨精(阴险狡诈)

7、最能表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大闹天宫。

8、孙悟空独自去学艺,那么他的师傅是谁?教了他什么本领?

答:师傅是:菩提师祖。本领是: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涸泽而渔等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发音hézééryú,fénlínérliè释义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出处《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黄钟大吕发音huángzhōngdàlǚ释义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出处《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郑玄注:“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7.《左传》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记叙了春秋时期前后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被称为“春秋三传”。

8.司马迁,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所著史籍人称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通史。由(12篇)、(10篇)、(8篇)、(30篇)和(70篇)五部分组成。本书传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深远影响,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班固,时期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它是我国第一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