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病句类型句式杂糅之举例子(汇编20篇)

浏览

2109

文章

52

篇1:语文病句类型之两面偷变成一面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病句类型

病句类型及例句:

两面偷变成一面,一面偷变成两面:一个句子某部分说的情况包含两个方面,而另一个部分只说到两个方面的其中一点,这样前后就不一致了.注意"能否,是否,成败,优劣,好坏,高低"等词.

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2,能否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3,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病句常见类型表意不明之歧义句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病句类型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表意不明

歧义

例如: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这是因为“几个”这个词的语序不对。数量性的词语应该在领属性的词语后边,改为:他请营的几个干部参加座谈会)

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事实上是有的总重增加了5公斤,应把"逐日"改为"都有,即:"我们的体重都有增加)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就勘测完毕了;如果全渠不只是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④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这本书是一种介绍菲律宾的权威著作的书",也可以解释为"这本书的内容是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的"。这属于语义不明。)

⑤县里的通知说,让找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道。(这个歧义句是结构性的,若将句子断为“本月15日前,去报到”,那报道的日期是在15日以前;若断为“本月15日,前去报到”,那么,报道的日期是15日)

⑥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哪。(这也是一个结构性的歧义句。“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可以断为: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也可以断为: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一种情况是奶奶高兴,一种情况是我俩高兴。)

⑦最有名的结构性的歧义句的例子是古代的那份教书合同,财主断句为:无肉鱼也可,无鸡鸭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一文工钱不要。教师断句为:无肉,鱼也可;无鸡,鸭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一文工钱不要。

⑧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两种断法: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病句类型搭配不当之举例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病句类型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搭配不当

(一)举例:

5、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一支”和中心词“歌声”不能搭配。应将“歌声”改为“乐曲”或“交响乐”。

6、《法门寺》塑造了明朝大太监——“九千岁”刘瑾。此人在戏里有许多生动、深刻、性格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病因: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生动、深刻、性格鲜明”不能修饰“行动”。可将“行动”删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病句类型重复赘余之举例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病句类型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重复赘余。(在一个句子里,用不同的词语来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或用了一些可有可无的词语,显得很罗嗦。

(一)举例: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这才是世界上最最精妙绝伦的一句话。

病因:程度副词“最”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用一个就足够了;“绝伦”表示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用了“最”再用“绝伦”,语意重复。“精妙”一词也不准确。

4、那个青年猎人没有一点收获,垂头丧气,连精神也没有。

病因:“垂头丧气”和“连精神也没有”意思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病句常见类型不合逻辑之主客倒置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病句类型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不合逻辑

在中国古代名家一派中有个叫公孙龙的,写了本书叫《公孙龙子》,其中有篇文章叫《白马非马》,他的著名的论断就是: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从语法结构上说,没什么毛病,但从逻辑上讲就不正确了。

下面是一些逻辑上的有问题的类型。

主客倒置

例如: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

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③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来体衰,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酷暑和严寒不可能在他每次借书事都同时来到,这样说显然不合逻辑)

④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去信心更可贵。(更可贵,是因为与可贵的事物相比,而这句的缺点是不可贵的,应改为:这比对生活失去信心要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病句之介绍几种特殊的病句类型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几种特殊病句类型

1、减少不能用倍数。

①今年增产50%,成本降低近两倍。

②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2.“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语意重复

①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②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

3.“约……左右”“近……左右”“余……左右”“达……多(以上)”“超过……以上”表意矛盾

①近一半左右的年青人不相信这个。

②载重量达十吨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病句类型成分残缺之练习试试看

全文共 189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病句类型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一、成分残缺(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练习试试看

1、从小王明确了参军目的以后,就主动地苦练杀敌本领。

2、看了电影《陈毅市长》,使我受到深刻教育。

3、老师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进行辅导,有不明白的问题就问,学习成绩进步可快了。

4、眼看着敌人的暴行,仇恨的怒火在我们的胸中闪烁

5、我的家乡虽然不是南昌,但是很熟悉。

6、他的普通话很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病句复习之病句类型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修改病句一直是许多同学的难题,很多同学一看到修改病句的题目就皱眉头。其实修改病句并不像想像中那么难,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了。要做好这种题目,首先要先了解病句的类型

不符事理

例:他异口同声地说:“终于下课了!

1、明天晚上你不来。明天晚上我们照样去演出。1.即使明天晚上你不来,明天晚上我们也照样去演出。

2、这次期末考试先考语文。这次期末考试先考数学。2、这次期末考试不是先考语文就是先考数学。

3、我晚睡一会儿。我要把今天的作业写完。3、我之所以晚睡一会儿,是因为我要把今天的作业写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病句常见类型成分残缺之缺宾语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病句类型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成分残缺或赘余

宾语

例如:①虽然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时间",是个固定的动宾短语,在口语中有时省略“时间”一词,在这里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是动词,要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改为: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病句类型搭配不当之举例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病句类型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搭配不当

(一)举例:

3、《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病因:动词“塑造”和宾语不能搭配。可以说“塑造”什么“形象”,不能说“塑造”什么“事迹”。

4、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病因:动词“注视”和宾语不能搭配。这个句子的谓语有两个动词,其中“倾听”可以和宾语“报告”搭配,“注视”的对象只能是看得见的东西,而“报告”能听见,不能看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病句常见类型语序不当之动词修饰语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病句类型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语序不当

动词修饰语

看下面的例子:

①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应是先时间后处所,"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改为: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②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应是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改为:我们再也不是被列强任意欺侮的国家)

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对兰花"是表对象的介词结构,应放在位于中心词"进行"之前,改为:科学家急于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对兰花进行研究)

④在美国有15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这个介词结构修饰的对象应该是"平等",“与白人平等”这个偏正短语作“地位”的定语,它不能做全局谓语“享有”的状语,改为:在美国有15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享有与白人平等的地位)

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是状语,不应放在定语的位置,它应该修饰"交换",改为:大家就工资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改为:就陆续有人交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病句常见类型结构混乱之中途易辙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病句类型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结构混乱

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①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这句中,“写《闲话皇帝》的”和“认为冒犯了日本天皇的”不是一个人,应该改为"因为杜重远写了《闲话天皇》这篇文章,就认为他是冒犯了日本皇帝"。原句会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句式杂糅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句式杂糅:

1、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2、哈达小区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3、扬州获得2006年"联合国人居"奖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4、从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起点,小沈阳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

5、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走进--天地""翻开--的一页"杂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病句复习之病句类型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修改病句一直是许多同学的难题,很多同学一看到修改病句的题目就皱眉头。其实修改病句并不像想像中那么难,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了。要做好这种题目,首先要先了解病句的类型

修改病句

(1)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2)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3)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

做完了。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4)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5)不合逻辑。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6)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7)形容不当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病句类型不合事理之练习试试看

全文共 186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病句类型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不合事理。(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意义的表达上不合理,前后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这就是不合事理。

练习试试看

1、重建黄鹤楼的工程已经开始二十个月了。

2、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3、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4、船桨忽上忽下地拍打着水面,发出紊乱的节奏声。

5、他噤若寒蝉地告诉记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病句常见类型语序不当之关联词语的位置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病句类型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语序不当

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因为前后句的主语不一致)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因为前后句的主语是一致的,否则,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病句复习之病句类型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修改病句一直是许多同学的难题,很多同学一看到修改病句的题目就皱眉头。其实修改病句并不像想像中那么难,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了。要做好这种题目,首先要先了解病句的类型

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

例:正在吃饭。(缺少主语)

二、用词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

1、用错了近义词。

例:他的房间布置得非常简朴。(把“简朴”改成“简单”)

2、用错了关联词。

例:虽然他很努力,但是他成功了。(把“虽然……但是……”改成“因?为……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病句类型搭配不当之举例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病句类型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搭配不当

(一)举例:

1、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干是“一生代表了品质”,可以把“代表”改为“表现”。

2、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病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包含关两项意思,其中“音容笑貌”可以和谓语搭配,而“教导”只能听见,不能看见。应作如下修改:

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他那循循善诱的教导又在我耳边回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病句类型不合事理之举例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病句类型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不合事理。(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意义的表达上不合理,前后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这就是不合事理。

(一)举例:

1、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病因:这句话前头说的是两篇“短篇小说”,后边却说“这部影片”,前后不一致。这个句子可以改为:这一期杂志还刊登了台湾当代著名作家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山路》、《搭错车》和根据后一部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曲——《酒干淌卖无》。

2、过了一会,汽车忽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病因:“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随时间缓慢地增减,“忽然”表示事情发生得急促而且出人意外,同时用这两个词来作“放慢”的状语,是自相矛盾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病句类型不合事理之举例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病句类型

第一部分:单句中的病句类型举例

不合事理。(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意义的表达上不合理,前后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这就是不合事理。

(一)举例:

3、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这句说得尽管严厉了一些,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病因:评价鲁迅的话,前面说“尽管严厉了一些”,后面再用“恰如其分”,语意就不大一致了。可以改为“这话有人听了可能觉得过分了,但我认为是恰如其分的。”

4、通过上述事实,我懂得了课上与课下的关系——时间要安排得适当,课上充分思考,课下充分学习,这就叫科学地利用时间。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不是很多吗?

病因:前一句讲的是课上和课下时间的合理安排,后一句却说到“世界上伟人珍惜时间的例子”,意思不连贯。后一句的意思也没有再发挥。应当删掉后一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