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西塔塔恩科神庙【汇总20篇】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祭海的场所,坐落在广州黄埔区庙头村,是中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物,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的一处重要史迹。它创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浏览

437

文章

90

篇1:悉隆敏罗神庙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悉隆敏罗神庙也被称为“狄罗明洛佛塔”,坐落于曼德勒省的蒲甘,建造于狄罗明洛王(Htilominlo)统治的1211年,为蒲甘最后建造的大寺庙之一,是蒲甘最后一座缅甸风格的塔寺。

关于悉隆敏罗神庙的建造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修建这座塔寺的蒲甘王因为在这里从五个兄弟中被立为太子,因此把他的塔寺建在这里。在距离佛塔很远的地方就可看见耸立在田野中的悉隆敏罗神庙,神庙高46米,由红砖建成的精美外表虽然历经风雨,但是依然风采犹存。虽然塔寺在1975年地震中损毁,但是得到了良好的重修,原来的壁画还残存了不少,仍可供游客观赏。神庙分为三层,在一层和顶层还可以看到四尊朝向不同方向的佛像。

在悉隆敏罗神庙的外部还可以欣赏到石膏雕模和砂岩装饰,精美无比,墙壁上依稀可见当年为了保护神庙免受损坏而绘画的天宫图。

Htilominlo Temple

必去理由:蒲甘最知名的佛塔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缅甸[Myanmar]

景点所在省、州:曼德勒省 [Mandalay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蒲甘 [Bagan]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庆余年苦荷在神庙拿了什么?苦荷结局怎么死的?

全文共 1458 字

+ 加入清单

苦荷是四大宗师之一,他当年和肖恩一起从神庙把叶轻眉救走,据说苦荷还从神庙拿走了一样东西,很有可能是一个高科技产品。苦荷将是北齐篇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不想让肖恩回到北齐,可能会在范闲前往北齐的路上有所动作,所以范闲需要时刻警惕苦荷的出现。苦荷作为一名宗师,范闲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只能交给他的五竹叔了,据说当年苦荷晋升为宗师,就是在和五竹交手以后。苦荷在神庙拿了什么?

电视剧《庆余年》中,继庆帝之后,又一位大宗师出场,他就是苦荷。当初,叶轻眉出现在神庙,苦荷是她最先遇见的人之一。网上一直有一个话题叫“苦荷在神庙拿了什么”。另外,苦荷给范闲的第二本册子是什么,大家同样想知道。接下来,一起看一看苦荷的故事!

据悉,苦荷去过神庙,他在神庙拿走什么东西,网上暂无答案。目前,大家只知道,叶轻眉是他从神庙带走的,和他一起做这件事的还有肖恩。另外一个问题,苦荷给范闲的第二本册子是西方的修行法术。据说,是用意大利文写的。

《庆余年》第33集中,范闲出使北齐,顺便送肖恩回去。老师费介提醒他,一定要注意北齐大宗师苦荷、圣女海棠朵朵、锦衣卫指挥使沈重、上杉虎这四个人。范闲觉得,苦荷不赞成肖恩回国,只会针对肖恩,不会针对自己。上杉虎是肖恩的义子,更不会因为自己送肖恩回去,就针对自己。

使团行至一片密林,范闲命令手下看住车队,独自去见五竹。五竹告诉范闲,他刚收到消息,苦荷可能会找范闲的麻烦。因此,他要去北齐找苦荷打架,让他顾不上纠缠范闲。听到这番话,范闲大吃一惊。他难以相信,五竹说找苦荷打架,语气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轻松,特意提醒五竹苦荷是大宗师。结果,五竹淡定表示,他打的就是大宗师。低于大宗师级别,他不会动手。范闲对五竹充满崇敬之情。

第34集,五竹进入一个外面悬挂瀑布的山洞,和山洞里的苦荷大战一场。苦荷的徒弟海棠朵朵远远看见这一幕,大声替苦荷助威。

其实,多年前,就是因为和五竹打了一架,苦荷才成为大宗师。苦荷结局怎么死的?

在电视剧《庆余年》中,“四大宗师”经常被人提起,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剧中只公开了三位宗师的身份,他们分别是苦荷、四顾剑、叶流云,但是另一位宗师的身份很少有人知道,只听说这位宗师隐藏在深宫中,其实这位最厉害的宗师正是庆帝。在四位宗师当中,苦荷、四顾剑二人与庆帝的关系不是很好,最终双双惨死,很多人都好奇苦荷是怎么死的?苦荷是庆帝杀死的吗?

在《庆余年》中,苦荷最后死在了庆帝的手里。剧中经常提到的四大宗师,其中有一位隐藏在宫中,外界一直盛传宫中的那位宗师很有可能是洪四海。其实洪四海只是九品高手,还没有达到宗师的境界,真正的宗师是庆帝。

庆帝向来做事心狠手辣,不管对谁都不讲究情面,他虽然每天住在宫中,但外界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真的是非常厉害了。后来庆帝得知苦荷和四顾剑对自己有敌意,他决定设计铲除这两个人。庆帝故意设局让叶流云做卧底,然后再引苦荷和四顾剑出来一起来刺杀他。

苦荷、四顾剑、叶流云三人根本不是庆帝的对手,因为庆帝是四大宗师当中武功最强的,所以他们刺杀庆帝的计划必定会失败。苦荷、四顾剑与庆帝打斗的过程中,两人身受重伤最终惨死,这也是庆帝想要的结果。不过庆帝虽然厉害,但他终究抵挡不了一发子弹,而能与他抗衡的人只有五竹。

五竹是一个机器人,他一直蒙着眼睛并不是看不到,而是他不想让自己的镭射眼伤害到无辜之人。在原著中,庆帝十分好奇五竹眼睛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趁着五竹不注意的时候摘下了五竹眼睛上的黑布,当五竹睁开眼的那一刻双眼射出一道光,而庆帝瞬间被射到了远处的建筑上,建筑被白光摧毁庆帝也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庆余年肖恩是谁?肖恩和神庙什么关系?

全文共 1496 字

+ 加入清单

《庆余年》的剧情当中,有一个还没有出现的人物名为肖恩,饰演肖恩的人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很眼熟,他就是在新版《三国》里面饰演关羽的于荣光。不过肖恩似乎和神庙有很大的关系,究竟肖恩和神庙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很多人已经知道了范闲并不是穿越过去而是来到了未来,那么肖恩是否也是神庙当中保管着的一个像五竹一样的机器人?1.肖恩是谁

肖恩这个人是北齐的老人,专门负责的是情报工作。当初陈萍萍还捉拿过他,还因此弄伤了双腿,导致他现在只能坐轮椅了。所以说这么肖恩,真的是一个狠角色了,在他登场之后,范闲简直又发现了一个绝世高人。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虽然人物众多,但是角色塑造的非常成功,不仅仅是主角,每个角色都有他独特的特点,性格鲜明~是非常有看点的一部电视剧,而且这部电视剧是将现代科技和古代的元素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看点的~

肖恩就是其中塑造的比较成功的一个角色,肖恩是北魏和北齐的老人,秘密情报负责人。所有的情报都会集中在他这里,所以他知道很多的秘密。很多网友都想知道肖恩究竟知道什么秘密。

有一个叫神庙的存在地,对此就有不少网友表示十分好奇,神庙到底是什么?

据了解剧中神庙是庆余年的世界中,史前人类文明的武器博物馆,其中收藏了史前人类的几乎所有的武器,神庙是一个军事博物馆。之前说的是很久以后的地球,当时的世界因为战争毁灭了。

这个军事博物馆因为种种原因保存了下来,一开始神庙仅仅只是一个传说,后来范闲出使北齐的时候,肖恩讲了他与苦荷的故事,神庙就成了真实的存在。据说在结局中,范闲刺杀庆帝没有成功后就跑去了神庙,还见到了自己的母亲,这是真的吗?2.肖恩扮演者

于荣光,1958年8月30日生于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鸣魁之子,中国演员。11岁考入北京市风雷京剧团任演员学习武生,自幼学习京剧十年。1982年,于荣光首次出演影片《木棉袈裟》。2009年,主演电视剧《三国》,在剧中饰演关羽。2013年,于荣光首次执导电影,拍摄了青春公益电影《校车》,肩负导演、主演双重身份出演。2014年,于荣光导演并主演电视剧《舞乐传奇》。2019年11月26日,《庆余年》开播,于荣光饰演肖恩。

于荣光在大量的武侠电影中饰演的多是反派角色,且多以表现动作为主,不需要太多的演技。他塑造的总是一些硬朗形象,私底下的他有着可爱的另一面。于荣光与整个剧组都相处的非常和谐融洽,在自己的表演上尽善尽美,而对年轻演员的指导也不遗余力。

于荣光这位北京京剧院的武生,他已出演了80多部电影和40多部电视剧,被誉为“开了内地硬派小生之先河”。在香港银幕上,于荣光常扮演黑社会老大;但在内地,他一直是银幕上秉直、刚毅的象征。他总是用他那张硬朗、冷峻,几乎永远在思索的脸面对观众。3.叶轻眉和神庙有什么关系

《庆余年》叶轻眉出现在神庙是因为灵魂穿越到神庙某个少女身上,叶轻眉附身的少女正巧在神庙,所以叶轻眉苏醒后发现自己在神庙中,但叶轻眉不愿被神庙拘束,在肖恩和苦荷的帮助下逃离了神庙。

叶轻眉是现代人,灵魂阴差阳错穿越到神庙,而所谓神庙实际上是个军事博物馆兼避难所,科技发达,叶轻眉出现在神庙是命中注定的结果。

神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叶轻眉很大“帮助”,叶轻眉的重狙击枪和生化机器人五竹都是从神庙带出来的,为叶轻眉打下事业做了夯实基础。

但叶轻眉猜到神庙作用和阴谋后很抵触神庙,不愿听从神庙安排,由于叶轻眉有重狙击枪和五竹的保护,神庙也拿叶轻眉没办法,叶轻眉这才有机会在大陆上四处游走。

叶轻眉没有揭露神庙的丑恶嘴脸,神庙也放任叶轻眉带着五竹和重狙击枪参与到南庆国的国家建设,这是双方默认的结果,但叶轻眉离世后,神庙一直想收回重狙击枪和机器人五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庆余年神庙到底是什么?神庙为什么要杀范闲?

全文共 1223 字

+ 加入清单

神庙在《庆余年》中可以说是最神秘的场所。关于神庙的来历无人知晓,不过从里面存放的物品来看,应该是由一个比庆国文明高出数倍的国度创造的。只有穿越者才能进入神庙,所以叶轻眉和范闲都在神庙中获得了不少的帮助,不过神庙对于范闲还起了杀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讲讲神庙中隐藏的秘密,对于后续剧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神庙到底是什么?

电视剧《庆余年》中,有一个地方叫神庙。范闲第一次见到林婉儿,就是在那里。事实上,神庙之所以叫神庙,是因为它是一处绝对秘密的存在。范闲能进入神庙,全靠庆帝在背后放水。《庆余年》神庙有什么秘密,林婉儿为什么出现在那里,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据悉,神庙的秘密是,它是一所史前文明博物馆,里面收藏大量史前人类使用的武器。

《庆余年》第二集中,范闲乘坐的马车停在在一座神庙前,车夫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范闲从马车上下来,想进入神庙一探究竟。刚靠近门口,一名冷面侍卫就拦住他。范闲担心惹事,转身准备离开,冷面侍卫突然打开门,一改刚才的态度,称自己的主人允许范闲进入神庙。其实,所谓的主人就是庆帝。

然后,在第三集,范闲一边逛神庙,一边和冷面侍卫聊天。得知范闲根本不知道神庙是什么,冷面侍卫十分吃惊。两人分别后,范闲走进神庙的偏殿,一边吃供桌上的水果,一边自言自语,要是真的有神明,就让神明派个使者来。就在这个时候,供桌动了一下,范闲掀开桌布,一眼看见拿着鸡腿的林婉儿。

范闲被林婉儿的美貌惊呆,怀疑她真的是神明派下来的小仙女。看着范闲呆呆的模样,林婉儿认定他不是坏人,从供桌下钻出来。发现林婉儿是真人,范闲过于激动,居然吐了血。林婉儿担心他的身体情况,上前查看。范闲开玩笑说,吐着吐着就习惯了,将林婉儿逗乐。

其实,林婉儿身体不好,家里不准她随便外出,这一次她是偷跑出来。没有想到,躲在神庙的时候,她遇见了范闲。神庙为什么要杀范闲?

范闲父亲是庆帝,母亲是叶轻眉,庆帝为独掌大权暗害叶轻眉和范闲,范闲阴差阳错被叶轻眉暗恋者范建救下,成了范建的私生子。叶轻眉是穿越者,没在小说正文中出现过,却是小说中影响最大的人。庆帝作为生父,不仅没给范闲半点关怀,还在杀了范闲生母叶轻眉和师父陈萍萍后,想要害死儿子范闲,不少人因范闲而死,范闲一再退让换来了庆帝得寸进尺,范闲看清了庆帝的真面目,最后范闲带着五竹、影子、海棠等人刺杀庆帝为叶轻眉报仇。

范闲一开始只是想通过种种手段让自己掌握足够的力量,和皇帝可以讨价还价,能够让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但四顾剑,苦荷,却早早看出了皇权和权臣之间,即使是父子,也最终会爆发冲突。

所以最后神庙会杀范闲也是必然情况,不过最后计划没有实现,范闲也没有死。

叶轻眉是现代人,灵魂阴差阳错穿越到神庙,而所谓神庙实际上是个军事博物馆兼避难所,科技发达,叶轻眉出现在神庙是命中注定的结果。

神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叶轻眉很大“帮助”,叶轻眉的重狙击枪和生化机器人五竹都是从神庙带出来的,为叶轻眉打下事业做了夯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迦梨女神庙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迦梨女神庙位于印度加尔各答市郊胡格利河(Hooghly River)东部河畔,由印度著名慈善家和迦梨女神信徒拉尼•拉什莫尼(Rani Rashmoni)建于1855年。神庙整体采用孟加拉式建筑风格,建造优雅,宏伟大方,犹如一幅图画。庙内有9座尖塔,在尖塔附近还围绕着一座庭院,院内苍松翠柏,鲜花盛开,环境优美,是加尔各答最著名的神庙之一。

迦梨女神庙是一个印度教神庙,庙内供奉着迦梨女神。迦梨女神为印度教的一个重要女神,传统上她被认为是湿婆之妻雪山神女的化身之一,是威力强大的降魔相。由于湿婆的称号迦罗(Kāla)有时间的含义,迦梨一词也可解释为时间,故中文翻译为时母。在后期的信仰体系中,时母被认为与时间和变化有关,象征着强大和新生。迦梨女神的造型通常是有四只手臂的凶恶女性,全身黑色,身穿兽皮(上身往往-),舌头则伸出口外。她的脖子上挂着一串人头,腰间又系着一圈人手,四只手中有的持武器,有的提着被砍下的头颅;另外,迦梨女神的脚下常常踩着她的丈夫湿婆。

Dakshineswar Kali Temple

必去理由:加尔各答最著名神庙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印度[India]

景点所在省、州:西孟加拉邦 [West Bengal]

景点所在城市:加尔各答 [Kolkata]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沈鹿宿火神庙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沈鹿宿火神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鹿宿火神庙位于新区阳庙镇沈鹿宿村中,坐北朝南,现有山门、拜殿、大殿、东西厢房及东西跨院等古建筑,占地约有五亩之大,整座庙宇宏伟气派。山门为三间,前后有廊,中有大门,两侧有掖门,东掖门为南方门,西掖门为火德门。山门前后分别有两根四面八棱石柱,柱约有3米高,上面刻有楹联;后两根石柱上的楹联已模糊难辨,前两根石柱上的楹联为:“位正离宫炎炎帝德光南极,堂居坎地赫赫神威璨北□。”

山门前后廊墙上共砌有10通古石碑。一通为“重修桥梁碑记”,立碑时间是乾隆三年三月,据碑文记载,火神庙前有一座桥梁,因“风雨损坏,桥已倾颓”,村民便集资重修了桥梁,使“桥焕然复新”。据年近七旬、原村党支部书记沈克让介绍,庙前桥梁一直保存到“文革”前,桥下有渠,引秦河水灌溉农田,后毁于“文革”。又一通为“初建戏楼碑记”,立碑时间是乾隆二年十一月;据沈克让介绍,庙前原有戏楼一座,每年正月初八,附近十里八村都来这里“耍故事”,舞龙灯、踩高跷、跑旱船等各种表演都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前来观看,使火神庙闻名遐迩,戏楼毁于“文革”。说到火神庙的名气时,沈克让又给笔者补充了一个真实故事。1968年,一支部队拉练来到沈鹿宿村时,一位解放军-拿着-在村子里找火神庙。-对他说,地图上标有火神庙,他们的集合地就是火神庙。

火神庙内现保存的10余通石碑均为清朝遗物,记载的都是增修火神庙的相关信息,现今的火神庙是一座清代建筑。

大殿正中塑有火神圣像,殿梁上均施有彩绘,有些已剥落。火神庙历经朝代更迭,战火兵燹,解放后又经历了“文革”,还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在焦作古寺庙中实属难得,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古建筑价值。

在革命战争年代,火神庙也为革命出了一分力。据沈克让介绍,博爱县鹿村人郭守业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组建了博爱县第一个党支部,即鹿村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第二年7月领导和组织了博爱县第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近万群众聚集在火神庙前,声讨斗争当时的几个-肥私的反动区长。这次农民运动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大长了农民的革命志气,扩大传播了党的影响。在-的笼罩下,火神庙前却点燃了一束红色火焰,使古老的寺庙又赋予了革命的使命。

沈鹿宿村:沈鹿宿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风神庙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神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风神庙是一座位于台南市中西区的三级古迹,也是全台湾唯一一间主祀风神的庙宇,位列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中。它是由台湾道巡道鄂善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建立的,就设在台湾府大西门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侧、安澜桥的旁边。风神庙最初是一栋四进的建筑,其第一进是大门,第二进是官厅,第三进便是风神殿,而第四进是大士殿,其中第四进是在把原设在赤崁街大井头的接官亭移到此处后而兴建的,用以保佑往来舟楫的行旅安全。

日治时期的大正七年(1918年)进行市区改正计划,风神庙原有的殿社都遭到拆毁;大正十三年(1924年)时,当地的士绅集资在原第一进的官厅地点上对风神庙重建,将原本供奉在风神殿的神像移到其中供奉,后来又历经了几次修整而形成今日风神庙的容貌。现在的风神庙仅为一间三合院的格局,正殿宽三开间,并附有拜亭。庙里主祀风神,在其左边原陪祀著知府蒋元枢,但神像已失窃;右边则陪祀著佛祖。此外,庙里还祭祀着雷公与电母,终年香客不断。

Fengshen Temple

必去理由:台湾最著名的古庙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卡纳克神庙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卡纳克神庙(Karnak Temple Complex)是底比斯(Thebes)最为古老的庙宇,经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由砖墙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占地约有30公顷,也是献给太阳神阿蒙的(Amon Temple in Karnak);左侧的是献给Montu神的,占地2.5公顷;另一个是献给阿蒙神的妻子——形为秃鹫的Mut女神,现在尚未发掘。

在卡纳克神庙的周围有孔斯神庙和其他小神庙,每个宗教季节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到卢克索神庙结束。二者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石板大道,两侧密排着圣羊像,路面夹杂着一些包着金箔或银箔的石板,闪闪发光。

卡纳克神殿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约5000多平方米,厅内树有134棵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3.57米,可容纳100个人在上面站立,柱头为开放的纸莎草花,这些石雕彩绘的大柱已经在这里站立了几十个世纪。

卡纳克神殿内石柱犹如原始森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侧窗采光,被横梁和柱头分去一半后,光线渐次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这些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这也就是卡纳克神庙艺术构思的基点。

Karnak Temple Complex

必去理由: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

景点所在大洲: 非洲【Af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埃及[Egypt]

景点所在省、州:卢克索省 [Luxor Governorate]

景点所在城市:卢克索 [Luxor]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赤山石洞口宣王傩神庙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山石洞口宣王傩神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石洞口傩文化的起源,据当地杜氏家谱中“傩自周始”的记载来推断,石洞口的傩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石洞口现存的傩庙综合杜氏家谱中所述: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29年)由时任萍乡知县杜谷珍之子杜传芳倡头集资兴建,至今有622年历史,期间进行过几次重修。

傩面具是傩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符号。随着历史的进程,它的内涵愈来愈丰富,覆盖面愈来愈宽,从原始的驱逐疫鬼,发展到驱恶、逐疫、祛灾、避难、镇邪、占卜、治病、求子、求财、祈禄、纳吉等等。随着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传入和人类思维能力的逐渐提高,傩面具的形象也慢慢丰富起来,道、教两教神话中的人物、神诋、历史英雄人物、民间故事、传说人物,充实了傩面具形象队伍。逐渐朝着宗教化、世俗化、人性化、写实化的方向发展。据石洞口从事傩祭活动的老道士遗存下来的道书中所列举的明清时期傩神面人物有600多个,其中有天神、地神、冥神,历史人物、征战英雄。这些傩神除在庙中的神殿上挤得满满的外,凡居住在石洞口的百姓家都在家中设了神案,供奉着一两只或三四只傩神面具。真可谓家家设神案,户户有傩神。

石洞口的傩舞(旧时叫仰傩神、踩傩神或跳傩神)历史上就誉满萍城,并逐渐从娱神演化成人的文化活动。清乾隆年间有一位就任萍乡知县的胥绳武,写过一首咏傩《竹枝词》:“五隅年例扮迎春,忙煞城里城外人,所幸太平有个事,顽随衡去跳傩神。”石洞口傩舞,音乐古朴,舞姿粗犷,色彩神秘,且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痕迹,不仅有着深奥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观赏价值,给现代艺术以借鉴和启迪,还为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人类学乃至东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活教材。

石洞口傩文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重新“出土”以来,先后被选入首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展览会、“中华百绝”博览会、南戴河“万博文化城”展览会、香港国际傩面具展览会、第五届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展览、展演,为提高萍乡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前些年应邀赴宝岛台湾参加客家文化活动月,傩舞“土地赐福”、“钟馗驱邪”和“和尚道士观风水”轰动了全台,十四家新闻媒体对石洞口的傩舞表演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石洞口傩舞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当了排头兵。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先后有法国、西班牙、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多批傩学专家学者前来石洞口考察探秘。国内亦有不少傩学专家学者前来专访。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石洞口真可谓是傩文化的宝库,“三宝”(傩庙、傩面具、傩舞)圣地。

石洞口地理位置优越,距萍乡市区只有五公里,与秋收起义广场和安源纪念馆遥相呼应,形成了品字型的旅游框架。

目前,萍乡傩文化已成为国家AAAAA级古色文化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伊斯那神庙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伊斯神庙是供奉库努姆神(Khnum)的神庙,也称作库努姆神殿(Temple of Khnum)。库努姆是古埃及的创造之神,传说他用尼罗河的泥浆在他陶工轮子上塑造了人类及所有的生物。这位长着羊头,头上有硕大弯曲的双角的男子又被看作是洪水之神,因为他来自于阿斯旺(Aswan)的Elefantine岛,守卫那里的第一大瀑布。

神庙建于公元前1500年(第十八朝代),由于古代尼罗河泛滥使地面变高,整个地层下陷9公尺,神庙如今就处在一个巨大的坑中,由上往下腑视,可以看到神庙屋顶,是一种很特别的感受,参观时需走下阶梯。墙上的浮雕、铭文,以及其内的壁画、雕塑都值得参观,雕塑和文字不但记载了人类生命的起源,还有很多关于库努姆的故事。 由于修建阿斯旺水库,这里的地下水位猛涨,地下水威胁着这座城市和神庙。

埃及伊斯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邢台火神庙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邢台神庙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邢台火神庙,又叫火神真君庙,位于邢台市桥东区府前南街南端路东96号。它的始建年代为明代天顺四年,即公元1460年。清末民国时期又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扩建,现有占地面积1771平方米,存有建筑6座,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火神庙不象中国古代建筑群中有主轴线的那一类。它的建筑布局具有结构紧凑,巧用地形的特点,这与它处于瓮城内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瓮城内狭小的面积不允许展开中轴线,并在中轴线两侧布置多座建筑。

进入火神庙正门,北侧为二道门,里面坐北朝南就是火神庙的主体建筑--真君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105平方米。内塑火神真君像,开路神方弼及显路神方相分站左右。

火神庙的主体建筑真君宝殿两侧有东西两座配殿:东配殿为药王殿,供奉药王孙思邈;西配殿为瘟神殿,供奉瘟神吕岳。在城墙北侧还建有财神殿,周武王灭商以后,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广为封神,财帛星君被封为北斗星君,后又被太上老君封为文财神,专门帮助勤劳善良的人发财致富,武财神又有赵公明,关羽等人的传说。

在火神庙东侧院落中,主殿为奶奶殿,供奉火神真君的后宫娘娘,也就是火神真君的夫人,她也是一位神医,擅长治疗外科,以治疗各种疙瘩为特长,所以民间又俗称疙瘩奶奶。在奶奶殿东侧,为坐东朝西的送子殿,供奉送子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河口烈士陵村财神庙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河口烈士陵村财神庙为如东县文物保护单位。

河口烈士陵村财神庙位于河口镇烈士陵村。

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外墙外延2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本体建筑外墙南侧外延10米以内,东侧外延10米以内,西侧外延10米以内,北侧外延10米以内。

烈士陵村:河口镇烈士陵村东与本镇双港村交界,南与本镇立新桥居委会接壤,总面积9.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146亩,总人口4213人,外来人口37人。全村共有30个村民小组,定编村干8名;共有党员122名,下设12个党小组,村支部委员会由7人组成,党支部书记戴晓斌同志负责支部全面工作,副书记三名,委员三名。本支部122名党员中党员干部致富能手23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海神庙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神庙(TanahLot)是巴厘岛最重要的海边庙宇之一,始建于16世纪。该庙坐落在海边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每逢潮涨之时,岩石被海水包围,整座寺庙与陆地隔绝,孤零零地矗立在海水中;只在落潮时才与陆地相连。

庙前道路两侧有许多商店,出售各种纪念品,你可以买一套风景明信片带回去作个纪念。此外还有许多小吃摊,有烤海鲜、麻糕之类出售。庙对岸陆地上有一小亭,站在亭中可远眺日落景致,这是巴厘岛胜景之一。

庙中是什么样子的我不知道,因为一般来说不能进去。

海神庙的门口有一股泉水,据说是设计海神庙的那个祭师作法,感应到这个地点,然后把这个地点上的岩石凿开,一股清泉就用上来了。即使在大海上,泉水还是甜的而不是咸的。据说泉水已经流淌了100多年没有断流了。

在泉水前面可以拜神明。具体做法我记得按顺序是:洗左手,洗右手,捧起水洗脸,左手捧水喝一口,右手捧水喝一口,向泉水拜三下,然后站在旁边的祭师会在你的头上洒一些奇怪的水,在你的额头上粘几粒生糯米,然后就放下捐赠的钱,向外面走21步不要回头。

传说额头上粘的几粒生糯米如果两小时不掉下来的话,把糯米放到钱包里就能发财。

巴厘岛巴厘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巴特农神庙的资料简介 巴特农神殿的建筑风格

全文共 1198 字

+ 加入清单

在希腊首都雅典卫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峨的长方形建筑物,神庙矗立在卫城的最高点,这就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著名的帕特农神庙。这座神庙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庙顶已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雕剥蚀严重,但从巍然屹立的柱廊中,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姿。巴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帕特农神庙之名出于雅典娜的别号Parthenon,即希腊文∏αρθενωσ的转写,意为“处女”。帕台农神庙也译为“帕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巴特农神殿的简介,巴特农神殿的建筑风格

巴特农神殿的简介

巴特农神殿位于雅典老城区卫城中心,建于公元前447~438年,由名建筑师与雕刻师菲迪亚斯承担神庙设计。巴特农神庙是多立克式建筑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有“希腊国宝”之称。

神庙外部呈长方形,长228英尺,宽101英尺,有46根多立克式环列圆柱构成柱廊。其额枋、檐口、屋檐多处饰有镀金青铜盾牌、各种文饰和珍禽异卉等装饰性雕塑;由92块白色大理石饰板装饰而成的中楣饰带,有描述希腊神话内容的连环浮雕;东西庙顶的人字墙上,有雕刻着乘4马金车在天空奔驰的太阳神赫利俄斯、侧身躺卧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和驾银车遨游太空的月神塞勒涅的浮雕以及描写万神之王宙斯请火神赫淮斯托斯劈开他的脑袋,雅典娜全身披甲从中跃出的一组浮雕。神庙主体建筑为两个大厅,两旁各倚一座有6根多立克圆柱的门厅,东边门厅通向内殿,殿内供奉着巨大的雅典娜女神,神像设计灵巧,可搬动转移隐蔽。

巴特农神殿可谓历经沧桑,几经磨难。公元1687年威尼斯军队炮轰城堡,庙内内殿、殿墙等建筑夷为瓦砾。18世纪下半叶开始了欧洲列强来此盗运、抢夺文物,现有不少原属神庙的古物都散失。

巴特农神庙,巴特农神殿的简介,巴特农神殿的建筑风格

巴特农神殿的历史作用

帕特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那正是雅典的黄金时代。政治家伯里克利开创的公民民主成为后世西方人倍加赞赏的体制;此前,雅典人刚刚率领希腊众城邦击败了波斯军队,爱琴海沿岸近200个城邦每年争相为雅典献上金银财宝——这也成为修建帕特农神庙的重要资金来源。

帕特农神庙完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显示雅典人对其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尊崇。希腊神话中,海神波赛冬和智慧女神雅典娜争夺雅典城,主神宙斯裁定:谁能给予雅典人一样有用的东西,城便归谁。波赛冬用他的三叉戟敲击岩石,一匹战马奔腾而出,象征战争;雅典娜用其长矛敲击岩石,岩石上长出一棵油橄榄树,这是和平的象征。雅典人选择了雅典娜,这座神庙便用来供奉城邦的守护神。

神庙不仅仅意味着对神的尊崇,还体现了雅典民主制的萌芽。在神庙内有一幅巨型壁画描述雅典人庆祝节日的盛况,其含义是“所有雅典人的节日”,表明修建神庙的决定来源于城邦所有公民的直接投票。另外,工程的预算和开支都被刻在石头上,供城邦公民监督。本文分页导航第1页:巴特农神殿简介及历史作用第2页:巴特农神殿建筑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广州南海神庙自驾游

全文共 1319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祭海的场所,坐落在广州黄埔区庙头村,是中国古代东南西北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建筑遗物,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的一处重要史迹。它创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壮观,装饰精微,构思巧妙,散发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时间

开放时间为3月1- 7日的8:3 0 - 18:0 0.庙会期间,美食广场营业时间为9:00-21:00.

交通指南

南海庙会

2012年第八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3月1-7日在广州黄埔区南海神庙举行。今年一大亮点是,首届岭南民俗文化节主会场也落户黄埔,依托“波罗诞”同步举行。除了保留千年祭海、五子朝王等传统节目,20支全省各地的文艺表演队伍将连演7天“民俗文化精品秀”。

南海神庙由庙前码头、海不扬波牌坊、头门、仪门及东西复廊、中庭天阶、东西廊庑、拜亭、大殿、后宫及关帝庙组成。庙的西南侧有章丘冈,冈顶有浴日亭。南海神庙留下皇帝祭祀御碑很多,文化名人在庙活动也多,留下的诗碑、赋碣不少,被称为南方碑林。

据史料记载,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和世界海上贸易往来中,中外海舶出入广州,第一站都要到南海神庙拜祭以祈求海神保佑出入平安,一帆风顺。可以说,南海神庙承载着世界海上丝路的千年繁盛。隋唐时期,由南海神庙起航的“广州通海夷道”长达1.4万公里,当年满载中国丝绸、陶瓷、茶叶和香料的浩浩船队从这里驶向西亚、东非,最远抵达欧洲,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至1784年,美国第一艘商船驶达广州黄埔,从此开通中国至北美洲的航线。

1732年3月7日,瑞典东印度公司派往广州的第一艘商船从歌德堡启航,直抵广州黄埔,此后东印度公司商船的132次亚洲航行中,只有三次到印度,其余都以广州黄埔为目的地。其中代表性的“歌德堡号”于1739年1月至1745年9月间先后三次来访黄埔。广州黄埔与歌德堡作为中瑞两国的重要口岸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两个城市间的密切关系源远流长,因此可以说,南海神庙是中瑞贸易往来和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乘坐“和平之舟”到达广州后,第一站就参观考察了南海神庙,并确认这里是中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今天的南海神庙已经历代重修,既保留了原有风格,又挖掘出土了大批宝贵的文物史迹,是世界海上贸易的重要见证。庙内现存文物众多,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庙中举行祭典,留下不少珍贵的碑刻,有“南方碑林”之称。广州市古树名木的第1至第8号均在神庙内,位于庙西的一棵皂荚树已有390年历史,其它几株木棉、海红豆等树龄均在200年以上。庙西章丘冈上有“浴日亭”,宋元时羊城八景之一“扶胥浴日”即指此处,亭内立有苏东坡诗碑。

地铁一族

乘地铁五号线到文冲站A出口,在文冲市场站乘B 29、B30、B31到南海神庙站下,沿电厂西路步行约300米到南海神庙(西门)。

公交一族

乘B1、B1快、B26、B 28、B 29、B30、B31、夜41公交车到南海神庙站下车,沿电厂西路步行约300米到南海神庙(西门)。民俗文化节期间增加2条临时公交线路(南海神庙至南岗总站和南海神庙至文冲地铁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天女神庙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天女神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女神庙位于库伦旗库伦镇中心河南岸,库伦一中东侧。据记载,吉祥天女神庙为锡勒图库伦旗三任扎萨克达-班禅达诺门汗西布扎衮如克于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监工督建。当时,西布扎-奉五世0-和四世班禅之命,离开西藏东渡东蒙古时,五世0-便把自己供奉的吉祥天女画像赐给西布扎-,此后西布扎-做为其护身佛一直供奉在身边,直到晚年,监造天女神庙,将天女神像供奉于庙中,并立下举办各种法会和供奉的礼规。从此,吉祥天女神便成了锡勒图库伦的主神,备受人们的信崇。

吉祥天女,亦称吉祥天母,俗称天女神。吉祥天女庙住持达-,拜见锡勒图库伦政教首领扎萨克达-时,扎萨克达-还需起身还礼,并让座赏茶。吉祥天女庙除在本旗几个自然村有哈力亚图(属民)外,在辽宁省清河门地区还有高、马、刘、李、罗等姓庄头,每年定期缴纳贡品。吉祥天女庙,现有正殿3间,东西配殿各3间,均为硬山式建筑(诵经殿,白塔和山门殿均在文革中被毁),占地297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平方米,1997年被库伦旗人民政府确定为旗级文物保护单位。

库伦镇:库伦镇是库伦旗的城关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通辽西南147公里处。东南、南分别与辽宁省彰武县四堡子乡、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乡隔厚很河为邻,西南、西、北、东分别与白音花镇、六家子镇、额勒顺镇、科左后旗相连。总土地面积196.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2.6万亩,草牧场面积23.3万亩,林地61.8万亩。辖53个嘎查村,2个生产性居委会,149个村民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科尔多瓦罗马神庙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科尔多瓦罗马神庙于20世纪60年代在扩建市政厅时被发现,并不是科尔多瓦唯一的神庙,但却是最重要的一大神庙,也是唯一一个经过考古发掘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考古意义。

据考古学家考究这个罗马神庙修建于1世纪下半叶,始建于皇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间(41-54年),四十年后结束,即皇帝图密善在位期间,可能是由于祭祀而建造的。在2世纪的时候,寺庙稍微有了一些改变。神庙长32米,宽16米,前面有6根科林斯柱子,两侧各有10根。整个神庙所使用的材料几乎完全是大理石,从柱子至厚厚的墙面,从屋顶至檐部,目前留给世人的只有地基、台阶、祭坛和矗立的圆柱。

虽然科尔多瓦罗马神庙的完整形态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从遗留的古迹中依然可以发现这个古庙的悠久历史和曾经完美的造型。也许正是由于它的不完美,才造就了它神秘的过去和历史。

Roman Temple of Córdoba

必去理由:科尔多瓦最重要的罗马神庙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西班牙[Spain]

景点所在省、州:安达卢西亚自治区 [Andalusia Autonomous Community]

景点所在城市:科尔多瓦 [Córdob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盐神庙

全文共 3159 字

+ 加入清单

神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人类盐业发展史上,盐业生产经营者纷纷就地营造各种庙宇或会馆,以炫耀郡邑,显示财富。世界因盐业而建的庙宇和会馆一万余处,但其名均以地名、历史人物或主建者姓名命名。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盐业会馆首推原自贡西秦会馆,它主要由当时陕西商贾集资所建。内供关羽神位,故称陕西庙或关帝庙。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的庙宇之林,唯有罗泉镇建有盐神庙,她座落在子来桥东头的河东街,被誉为世界奇庙。

早在秦朝时期,罗泉镇山涧岭底就井架林立,盐灶罗列,成为天府之国生产食盐的重要基地之一,其产盐历史,较盐都自贡尚早五百多年。罗泉井的盐业开发,历汉、三国、南北朝、经唐、宋、元、明、清,在岁月更替中不断发展,至清朝时,罗泉镇的盐业开发发展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井已有盐井1515口。所产井盐于公元1925年获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

随着制盐业的蓬勃发展,罗泉井镇商贾聚集,马嘶驼鸣,逐步成为了今资中、威远、仁寿、井研和资阳等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特别是盐商们,更是离不开盐业生产基地---罗泉井这块宝地,将食盐用船、骡马等运至成都、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和新疆等地销售;广大盐业生产经营者为了寻求精神寄托,祈祷神灵保佑,共槎盐业生产、经营、技术,筹资修建了盐神庙。正如盐神庙石刻记:“资州罗泉井,古厂也。创于秦,沿西汉、晋、唐、宋、元、明至清同治时,井数已达一千二百余眼,盐区面积方圆二百零九方里;镇上人烟稠密,商业繁荣,清代(雍正七年)在罗泉设资州分署,管理盐政。盐商们为祈祷保佑盐业发达,方便-,在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筹资修建盐神庙。

在中国众多的盐神庙宇或会馆之林,几乎都以供关羽、火神李冰等神像为荣,但罗泉镇的盐神庙不但以盐神二字为庙宇署名,而且一反世间常规,主要供管仲为盐神,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不但神像位置居后,而且塑像小,明显作为管仲的陪衬神像站在正殿两侧。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医药家等死后被人们尊为神,屡见不鲜。罗泉盐商们奉管仲为神,也具有悠久的盐业历史渊源。春秋时期,颖上(颖水之滨)人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叫管敬仲,由具有生死之交的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父”。管仲在齐国大胆改革,任用贤才,发展经济,特别是利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使齐国逐步繁荣壮大,为日后齐国在战国时位居七雄(即齐、楚、燕、韩、赵、魏、秦国)之首奠定了基础。

盐业是管仲在齐国力主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他制定了《正盐荚》,成为了中国盐政的首部0。“三代之时,盐虽入贡,与民共之,未尝有禁法。自管仲相桓公。始兴盐笑,以夺民利,自此后盐禁分开”(见《续文通考》)。管仲《正盐荚》创设了计口授盐法、专卖制和禁私法。在此后两千余年中,各朝各代统治者对盐业的管理基本上直接或间接取法于《正盐荚》,利用管仲之术,政府专控食盐产销,即实行盐业专买专卖制度。

清王朝与历代君王一样,十分重视盐业和盐税。曾在罗泉分州设盐官,专事管理盐业生产经营和盐税的课收。管仲不但是发展盐业的先驱者,而且在他的《正盐荚》中首次提出课收盐税的方法及标准,成为管理盐业的祖师爷。因此,盐神庙奉管仲为主神,既受统治者的青睐,又获盐商们的拥护,真是当之无愧。奇妙的是,盐神庙在管仲神像侧只有上联:壮志酬齐桓,首创盐荚历古今。虽然历代墨客骚人都欲一试手笔,但下联的位置却是一片空白,尚待文坛高手以应下联。

管仲左侧身后的关羽神像,一是为宣扬关羽的忠君思想,有意迎合当时的政治需要;二是敬重和尊崇关羽情谊重于泰山,以供朝拜者效仿。恰如关羽神像两侧的对联云:匹马释黄忠,仁义公心垂宇宙;单刀惊鲁肃,英雄浩气壮山河。

管仲右侧身后的火神神像,其寓意为盐井下取出的卤水,只有在火神的保佑下,烈火熊熊燃烧,经过长时间的煎熬,使水汽化,盐结晶,才能得到井盐。正如火神神像两侧的对联云:火燃似电惊天地,炮响如雷镇乾坤。

火神的楹联,高度概括了火在制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羽的楹联,寓意在盐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以仁义为重,当从礼信为本。因此,关羽和火神,陪管仲同为盐神,享受人间烟火,是理所当然的事。

盐神庙由罗泉镇盐业主钟氏出面筹资18000两白银,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修造于子来桥东隅,占地1964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罗泉井盐荣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后,明国政府拨白银200两,官制走铜金粉字“盐神庙”大匾一块;全国解放后盐神庙的神像被毁,庙产几易其主,庙体受损严重。今罗泉政府、县文物管理所重新投资修复,专供游客鉴赏。

盐神庙沿袭我古代建筑的传统方式布局建造,采用沿轴线南北方向纵深发展,在长达52米的地基中轴线上,对称布置主要殿宇、厅堂、环廓、楼阁,庙门临街,其余三面或与邻近街房相接,或同居民宿舍相连,形成与古街浑然一体,院落错综别致的独特群体。显示出盐神庙的威严庄重,两侧各有一个150平方米的临街店铺,左铺是盐商现货交易处,右铺是盐商品茶谈天之地。

盐神庙是一个四合大院,周围除正殿外,几乎都是一楼一底的竹木建筑物;中间是宽敞的露天坝,面积305平方米。门内楼顶是戏楼,共132平方米,由八根浑圆硕大的木柱托起楼顶;两侧店铺的木楼各有五间小屋,专供演员休息之用。由露天坝东西两侧扶环廊,经店铺的木楼回廊可至戏楼。戏楼主要是供戏班唱戏,罗泉人特别是罗泉盐商们坐在露天坝,或环廊上,或露天坝后面的石阶上观摩戏剧。露天坝后面是13级石阶,缓缓而上,可直登正殿。

正殿座落在盐神庙最高处,均布着四根金龙缠绕的大木柱,管仲、关羽和火神的神像就巧妙的供奉在四根龙柱的正中央;天花板用100个方格的优质白木镶嵌而就,每个方格内或雕塑名山悠景,或雕塑戏曲故事,或雕塑民间传说,或雕塑乡土风俗,美妙之极,令人心旷神怡。正殿两侧,均可通过一道小门,分别来到一个小天井,天井四周,各有一间小屋,以供盐神庙管事及贵宾下榻。正殿的两面山墙上,分别有一幅石膏雕像和宝剑图案,盐神庙的总体布局、结构设计、内部设置、排放水位置、大小门的方位等均隐藏于此两幅图案之中,不是内行,极难识破图中玄妙。

整个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或双龙戏珠、或金凰嬉凤,均雕就画成;庙堂或木楼花窗,或梁架纵横,皆鬼斧神工。庙顶琉璃黄瓦与长桶绿瓦相间成趣,每当晴日,阳光普照,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正殿屋顶是全庙的精华处,具有“画龙点睛”之妙。正殿屋顶主脊长42米,中点有个直径为8分米的琉璃陶瓷宝葫芦,主脊上缠绕着4条各10米长的彩色巨龙,居中两条彩龙昂首伸须,双眼圆睁,张口如盆窜向宝葫芦;居后的两条彩龙,龙头分别伸向南北方,并分别与抢宝葫芦的二龙相互缠绕,粗壮鼓实的龙体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副栩栩如生的群龙嬉戏“抢宝”图。主脊的正面,翘角点点密布,每个翘角上挂有一个响铃铛,一夜风吹,铃声悠扬,宛如一首悦耳动人的乐曲,吸引着屋脊上众多形态各异的龙、凤、虎、豹等飞禽走兽驻足倾听,整个庙顶好似善兽益鸟的乐园,犹如群鸟众兽闹春的天堂。

雄奇瑰丽,世界稀少的盐神庙,历经了100多年的风吹雨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她作为艺术欣赏、社会发展和盐业兴衰的产物,对于研究清代的政治、社会、经济、井盐技术、艺术文化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盐神庙,其世界独特的艺术风格处处缭人眼目,动人情怀,其世界独特的社会历史价值,时时引人暇思,催人奋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必将闪耀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保护范围:东至正殿后20米小路,南至塔水桥河边15米,西至子来桥石刻,北至相连公房最后一排外墙。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外墙墙基外延56米至公路边沿,南至外墙墙基外延18米至河边,西至大门墙基外延18米至河边,北至风火墙墙基外延97米至梯子堡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王坊三神庙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王坊三神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坊三神庙(第五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长治市长治县荫城镇王坊村

王坊三神庙院落基本保持原有形制,四合院布局,主要建筑3座,保存建筑有大殿,东西厢房等。

大殿现在用钢架棚保护,面宽五间,进深二间,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压后乳栿用三柱,斗栱为五铺作。大殿梁架组合规整,斗栱制作规范,明间梁架脊檩处两侧出现了垂莲柱以及若干形如翼形栱的构件,是典型的明代风格。

荫城镇:长治县辖镇。1962年设萌城镇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3万。长陵、南荫公路交会于此。辖荫城、河下、横河、行马、霍村、大峪、墓坡、郭良、北峪、长春、鸡山、西陕、内王、北头、琚寨、安宅上、树家头、锦家庄、荆圪倒、北漳沟、石碳峪、桑梓一、桑梓二2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桑梓的丈八寺塔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庆余年神庙是什么?神庙有什么秘密?

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在《庆余年》里面,有一些非常神秘的组织,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五竹是来自于一个叫做神庙的地方,是叶轻眉带出来的,而五竹又是一个机器人。叶轻眉是穿越而来,但是神庙为什么会有机器人?神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它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神庙在剧中究竟是做什么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1.神庙是什么

《庆余年》中的神庙是庆余年的世界中,史前人类文明的武器博物馆,其中收藏了史前人类的几乎所有的武器。范闲最后没有成为大宗师。

《庆余年》当中,范闲其实并不是范建的儿子,而是他的养子,范闲真正的父亲,是当朝皇帝庆帝,但是当年庆帝却要杀掉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叶轻眉,也就是范闲的母亲,如果不是范建一直爱慕叶轻眉将他们救下来,恐怕他们早已经死了。

叶轻眉作为穿越者给庆国带去了很多高科技产品和理念,当时叶轻眉和还是皇子的庆帝相互爱慕,为了让庆帝配得上自己,叶轻眉帮庆帝杀了前面两个皇子,辅佐庆帝登上皇位。庆帝杀叶轻眉是想要一个人独掌庆国大权,受不了自己的一切都是叶轻眉给的这个事实。

庆帝作为生父,不仅没给范闲半点关怀,还在杀了范闲生母叶轻眉和师父陈萍萍后,想要害死儿子范闲,不少人因范闲而死,范闲一再退让换来了庆帝得寸进尺,范闲看清了庆帝的真面目,最后范闲带着五竹、影子、海棠等人刺杀庆帝为叶轻眉报仇。2.叶轻眉为什么会在神庙

《庆余年》叶轻眉出现在神庙是因为灵魂穿越到神庙某个少女身上,叶轻眉附身的少女正巧在神庙,所以叶轻眉苏醒后发现自己在神庙中,但叶轻眉不愿被神庙拘束,在肖恩和苦荷的帮助下逃离了神庙。

叶轻眉是现代人,灵魂阴差阳错穿越到神庙,而所谓神庙实际上是个军事博物馆兼避难所,科技发达,叶轻眉出现在神庙是命中注定的结果。

神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叶轻眉很大“帮助”,叶轻眉的重狙击枪和生化机器人五竹都是从神庙带出来的,为叶轻眉打下事业做了夯实基础。

但叶轻眉猜到神庙作用和阴谋后很抵触神庙,不愿听从神庙安排,由于叶轻眉有重狙击枪和五竹的保护,神庙也拿叶轻眉没办法,叶轻眉这才有机会在大陆上四处游走。

叶轻眉没有揭露神庙的丑恶嘴脸,神庙也放任叶轻眉带着五竹和重狙击枪参与到南庆国的国家建设,这是双方默认的结果,但叶轻眉离世后,神庙一直想收回重狙击枪和机器人五竹。3.叶轻眉身份是什么

《庆余年》叶轻眉是灵魂穿越的人,叶轻眉灵魂来自未来,阴差阳错穿越到神殿一个女人身上。

小说中叶轻眉没有正式出场,小说开篇时叶轻眉就已经死了很多年了,叶轻眉这个角色是小说的线索之一,串联起小说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没有正式介绍,但十分重要。

从其他人物口中可以得知,叶轻眉是现代人,灵魂穿越到神殿,拥有重狙击枪、机器人五竹和神秘的箱子,叶轻眉思想先进,想要把现代技术运用到古代的庆国。

叶轻眉离开神殿后遇到了庆国三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庆帝,二人擦出火花,叶轻眉用重狙刺杀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利用先进理念辅佐三皇子登基。

叶轻眉喜欢庆帝,可庆帝更喜欢权利,叶轻眉身份神秘,先进的理念的确给叶家和庆帝带去无数财富,但也给庆帝带来了很大隐患,庆帝出于利益考虑杀了叶轻眉。

叶轻眉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一个先进的现代人竟然会被古代人害死,而且凶手还是自己儿子的父亲。叶轻眉死后,庆帝抹去了关于叶轻眉的消息,知晓这件事的人很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