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西北和青藏地理知识点(精选20篇)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在不少技术领域赶上或超过了美国,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为什么一个效果会迅速崛起呢?下面问学吧给大家分析日本崛起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浏览

7666

文章

1000

篇1: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西北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

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气旋消散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在风眼结构形成的初期向其丢下大量冰块以吸收热带气旋放出的潜热,阻止潜热转化为动能。以巨大的冰块降低热带气旋所经过海面的海水温度。

消散原因

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热带风暴法兰克林。该风暴的强对流被强烈的垂直风切变切离。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台风珊珊,该风暴在移入高纬度后转变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气旋一般在以下情况减弱消散,或丧失热带气旋的特性,转化为副热带气旋或者温带气旋。

移入陆地后,台风因为失去维持能量的温暖海水,而迅速减弱消散。绝大部分的强烈热带气旋登陆后一至两天即剧烈减弱,变成结构松散的热带低压区。但是若果能够重新移到温暖的洋面上,它们可能会重新发展。移经山区的热带气旋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减弱。

如果台风在同一海面上滞留过久,翻起海平面30米以下较凉海水,使表面水温下降,热带气旋也会减弱。

移入水温低于26℃的海洋,这会使热带气旋失去其特性(中心附近的雷暴和暖心结构),减弱为热带低压。这是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消散的主因。

台风遇上强烈垂直风切变,对流组织也会受破坏。(如台风遇到冷锋时,将会迅速减弱)

与西风带的作用,例如与邻近的锋面融合,这使热带气旋转化为温带气旋,这个过程会持续一至三日。[33]但就算热带气旋完成转化,很多时候它们仍能维持热带风暴的风力和一定程度的降水。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由热带气旋转化而成的温带气旋有时风力会达到飓风的水平,严重影响美国西岸或欧洲。2006年的台风伊欧凯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弱的热带气旋被另一低压区影响,受破坏而成为非气旋性雷暴,或被另一个较强的热带气旋吸收。

总结:因为发现眼壁置换会在较强的热带气旋自然发生,此计划最终被放弃。因为被过度冷却的水份比例太少,以碘化银人工减弱热带气旋的成效不是十分的大。

编辑推荐:台风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台风灾害的预防措施地理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台风灾害是我国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经常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那么,你知道台风来临我们该怎么做吗?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台风灾害的预防措施,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台风形成的原因

台风的形成,是热带海面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蒸发成水汽升空,而周围的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终必使整个气流不断扩大而形成风。由于海面之广阔,气流循环不断加大直径乃至数百公里。由于地球由西向东高速自转,致使气流柱和地球表面产生摩擦,由于越接近赤道摩擦力越强,这就引导气流柱逆时针漩转,(南半球系顺时针漩转)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快而气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转的速度而形成感觉上的西行,这就形成我们现在说的台风和台风路径。台风的中心就在我们目前看到的风向成丁字形的位置,根据风向和风速就不难判断出台风中心的距离和走向了。根椐四十年观测台风耒临前的行云方向,判断台风是否从本地经过,基本上全部准确。准确性有好多次竟先予本地的预报。当近地面最大风速到达或超过每秒17.2米时,我们就称它为台风。

台风灾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台风来临前

(1)要弄清楚自己所处的区域是否是台风要袭击的危险区域。

(2)要了解安全撤离的路径;以及政府提供的避风场所。

(3)要准备充足且不易腐坏的食品和水、手电筒、药品、蜡烛、防裂胶带等。

2、台风到来时

(1)要经常收听电台、电视以了解最新的热带气旋动态。

(2)提醒家长保养好家用交通工具,加足燃料(以备紧急转移)。

(3)提醒家长检查并牢固活动房屋的固定物;检查并且准备关好门窗。

(4)如果你家居住在移动房、海岸线上、小山上、山坡上容易被洪水(或泥石流)冲的房屋里,你要时刻准备着撤离该地。

3、台风袭击时

(1)听从当地政府部门的安排。

(2)如需离开住所,尽快到避灾安置场所,并且尽量和朋友、家人在一起。

(3)无论如何都要离开移动房屋、危房、简易棚、铁皮屋;不能靠在围墙旁避风,以免围墙被台风刮倒引致人员伤亡。

(4)千万别为了赶时间而冒险趟过湍急的河沟。

4、台风信号解除后

(1)要坚持收听电台广播、收看电视,当撤离的地区被宣布安全时,你才可以返回该地区。

(2)如果你遇到路障或者是被洪水淹没的道路,要切记绕道而行!要避免走不坚固的桥;不要开车进入洪水爆发区域,留在地面坚固的地方。

(3)那些静止的水域很有可能因为地下电缆或者是垂下来的电线而具有导电性。

(4)要仔细检查煤气、水、以及电线线路的安全性。

什么是台风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涨知识:抢劫罪法院是如何判定的?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抢劫罪是行为犯,刑法对构成抢劫罪没有规定数额、情节方面的限制,只要行为人当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也不论实际抢到钱财的多少,原则上都应构成抢劫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构成抢劫罪,在不考虑减轻量刑情节的情况下,最低刑罚就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存在上述入户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等情节的,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护肤小知识,做完水疗以后需要洗脸吗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让皮肤变得水嫩,很多女生会选择去做水疗,可是做完后人们不知道需不需要洗脸,接下来给大家具体说一下。

做完水疗一般是需要洗脸的,做水疗不仅补水,还清除皮肤的垃圾,所以需要洗脸。

一般在外面做水疗,美容师都会帮助大家洗脸,如果是在家里做水疗,最好用刚煮过的纯棉、自然色的柔软毛巾蘸足够30摄氏度左右的纯净水轻轻擦拭,再涂抹爽肤水和清爽型乳液或者面霜就可以了,对皮肤起到保护的作用。其实水疗就是利用不同温度、压力和溶质含量的水,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人体以防病治病的方法。水疗的功效有很多,主要有:恒温冷却、肌肉放松、脑细胞再生复活、血液氧气的增加、促进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皮肤漂白、毛孔清洁、清除体臭、去除皮肤老化角质层等。

做完水疗一般是需要洗脸的,主要是做完水疗后,脸部会有很多的皮肤垃圾,所以要及时洗脸清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海陵岛在哪里 海陵岛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海陵岛隶属阳江市江城区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是广东第四大海岛,位于阳江市西南沿海。阳江海陵岛享有“南方北戴河”和“东方夏威夷”之美称,被誉为一块未经雕琢的翡翠。

海陵岛陆地总面积108.89平方公里,其中主岛面积105平方公里,区域岸线104公里,主岛岸线75.5公里、海域面积640平方公里。海陵岛地处南亚热带,四面环海,年平均气温22.3°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海水浴时间长达8个月。

海陵岛已发现有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品种达105种,可开发用于增养殖的品种有20多个。海陵岛拥有一大批海水养殖基地,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是海陵湾浅海桩架吊养牡蛎基地,闸坡旧澳湾网箱养殖基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东海海底地形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东海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是中国岛屿最多的海域。亦称东中国海,是指中国东部长江的长江口外的大片海域,南接台湾海峡,北临黄海(以长江口北侧与韩国济州岛的连线为界),东临太平洋。

东海的海底地形

总的说是西北高、东南低。海区平均水深349米,最大深度2717米。依海底地形趋势,可分为两个区域:西部大陆架浅水区和东部冲绳海槽深水区。

东海大陆架特别发育,最大宽度达640公里,是世界上最宽阔的陆架之一。大陆架面积约占整个海区的66%,北宽南窄。海底地势向东南缓倾,平均坡度1′17″。平均水深72米,大部分海域水深60~140米。陆架外缘在水深120~140米处。东海大陆架又可以50~60米水深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岛屿众多,水下地形复杂,坡度稍陡;东部开阔平缓,只在其东南边缘处有些水下高地,中国钓鱼岛等岛屿便位于其上。东海大陆架上延展着长江的沉溺河谷,它从长江口向东南方向延伸,穿过大陆坡,进入冲绳海槽。

沿东海大陆架外缘分布的大陆坡呈东北—西南向延伸,向东南方向成弧带状,约占东海总面积的33%。地形陡峻,坡度3~10°。陆坡主体为冲绳海槽,是一个深水槽,形似新月,向东南方向凸出。海槽南深北浅:北部水深600~800米,坡度较小;南部水深2000~2500米,坡度也大,最大深度2717米。海槽在剖面上呈“U”字形,谷底平缓,两侧斜坡陡峭,西坡约3°,东坡可达10°。冲绳海槽以东,为露出海面的琉球群岛、九州及各岛屿在水下的岛架。岛架宽度狭窄,九州处为30~50海里,琉球群岛附近为2~20海里。岛架地形复杂,沙滩、岩滩众多。琉球群岛是西太平洋边缘岛孤的一部分,为东海与太平洋的天然界线。

总结:东海的优良港湾很多,如上海港位于长江下游黄浦江口,航道深阔,水量充沛,江内风平浪静,宜于巨轮停泊。广东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是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

编辑推荐:海底地形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什么?科迪勒拉山系地理位置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绵延约15000公里。属中新生代褶皱带。构造复杂,由一系列褶皱断层组成,地壳活动至今仍在继续,多火山地震,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重要组成部分。山脉一般为南北或西北—东南走向。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山间高原和盆地组成。高大山系的崛起和屏障作用,对南美洲大陆气候、水文网分布、地理环境地域分异、人文景观和交通线布局等带来巨大影响。有铜、铅、锌、锡、金、银、石油、煤、硫磺、硝石等多种矿产资源。科迪勒拉山系的地理位置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绵延约1.5万千米。 科迪勒拉山系的地貌结构 科迪勒拉山系属中新生代褶皱带。其构造复杂,由一系列褶皱、断层组成。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下半期和第三纪,褶皱断层构造复杂,地壳活动至今仍在继续,多火山地震,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重要组成部分。山脉一般为南北或西北——东南走向。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山间高原和盆地组成。北美科迪勒拉山系宽度较大,海拔较低,约800~1600千米,海拔1500~3000米。地形结构包括东西两列山带和宽广的山间高原盆地带。自墨西哥向南,山系变窄,分为两支:一支向南经中美地峡伸入南美大陆,大部分为火山林立、地形崎岖的山地;另一支向东经大、小安的列斯群岛伸入南美大陆,各岛多为山地盘踞。南美科迪勒拉山系以安第斯山脉为主体,中段夹有荒漠高原和山间小盆地其宽度较窄(300~800千米),但海拔很高,多在3000米以上。尤其是介于南纬4°~28°的中段,山势雄伟,海拔平均在4500米以上,许多高峰达五六千米,西半球和南美最高峰汉科乌马山海拔7010米,为西半球第一高峰。 科迪勒拉山系的成因 科迪勒拉山系的成因,主要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版块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活动与大西洋的张开及南部冈瓦纳大陆的分离,特别是南美与非洲的分开,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新生代。中生代前半期,科迪勒拉地槽处于沉降和堆积阶段,侏罗纪末后,地槽处曾有多次造山运动,并伴有广泛的岩浆侵入。至白垩纪末拉拉米运动,掀起了大规模造山运动,其影响范围北起阿拉斯加向南至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在南美使安第斯地槽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造就了整个安第斯山的褶皱构造。至此,美洲大陆的面积向西扩展了一大步。这次运动一直延续到第三纪。新生代以后,科迪勒拉山系曾进入一个以侵蚀为主的时期,使山间盆地、山前拗陷及低地处都有大量的陆相沉积,及至上新世又掀起巨大的上升运动,并一直延续到第四纪及更后,这次运动使科迪勒拉山系重新抬升、褶皱、断裂并伴随岩浆侵入,熔岩喷发和火山活动。经过这次运动,科迪勒拉山系不仅具有年青的现代构造地貌的特征,而且通过中美地峡,使南北美沟通联系,并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山体。 第四纪初期对科迪勒拉山系有一定的影响,从时间上看北段(北美)早于南段(南美),冰川覆盖的范围则北段大于南段。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是科迪勒拉北段的冰川中心,南段主要是高山冰川。强烈的冰蚀作用,对科迪勒拉山系的面貌进行了再蚀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青藏高原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2166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很多人都好奇形成青藏高原的原因是什么。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青藏高原的相关知识。

形成青藏高原的原因

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现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现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亚次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现在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

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2.4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挤压,由此引起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的隆起。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青藏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一万年前其上升速度曾达到每年7厘米。

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风化为主,而边缘仍在不断上升。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

由于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高大的阻风屏,它有效地将北方大陆的寒冷空气阻挡住了,使它们不能进入南亚。同时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北进,是造成南亚雨季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地势高,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高于4,500公尺(14,764呎)的地方最热月平均温度不足10℃(50℉),无绝对无霜期,谷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牧畜以

耐高寒的犛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

4,200公尺(13,780呎)以下的河谷可以种植作物,以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圆根、油菜等耐寒种类为主。雅鲁藏布江河谷纬度低,

冬季无严寒,小麦可安全越冬。加以光照条件好,春夏温度偏低,延长了小麦生长期,拉萨冬小麦亩产有

1,638斤的纪录。高原上近年新建有不少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的周围有许多山脉,它们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他们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别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青藏高原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都发源于这里.

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源

矿产

矿产勘查累计探获资源量为:铜1100万吨、铅锌960万吨、铁矿石3.2亿吨、铬铁矿187万吨、金326吨、钼94万吨、煤13亿吨、钾盐2亿吨,以及可观的盐湖锂矿,形成了一批资源基地。同时,新发现矿产地65处,矿(化)点及矿化线索200多处。

山脉

昆仑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横断山脉、 冈底斯山 、念青唐古拉山 、喜马拉雅山脉。

冰川

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区的冰川主要集中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0%以上。喜马拉雅现代冰川、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 昆仑山现代冰川、 喀拉昆仑山现代冰川 、横断山现代冰川、 唐古拉山现代冰川、 冈底斯山现代冰川 、羌唐高原现代冰川 、祁连山现代冰川。

河流

有黄河、 长江(金沙江)、 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印度河、塔里木河(车尔臣河)

湖泊

有班公错、郭扎错、 鲁玛江冬错、 拉昂错 、玛旁雍错、昂拉仁错、 扎布耶茶错、塔若错、 扎日南木错 、当惹雍错、昂孜错、 格仁错 、错鄂、阿牙克库木湖、色林错 、乌兰乌拉湖、纳木错、普莫雍错、 羊卓雍错 阿其克库勤湖、鲸鱼湖。

青藏高原的主要河流

青藏高原是中国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南部与东部的边缘山区河网密集,较大的外流河有属于印度洋水系的雅鲁藏布江(大支流有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曲与帕隆藏布等)、怒江、朋曲及属于太平洋水系的长江、黄河与澜沧江等大河的上游段。

看了青藏高原形成的原因还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非地带性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地带性又称隐域性。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1.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3.局部环流和洋流:如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又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4.局部水分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

5.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

6.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7.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动都可以造成对地带性规律的改变等等。

总结:其形成和分布都不受生物气候地带的严格制约。同样,受局部地形或土壤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隐域植被,可分布在不同的植被地带内,夹杂在显域植被中间,不形成独立的植被地带。

编辑推荐:非地带性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西北地区自然条件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西北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的非季风区

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

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主要湖泊:罗布泊

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

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如何辨别玉的真假,几种鉴别方法让你涨知识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水滴鉴别

就是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则为伪劣货!

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一下有冰凉润滑之感。

视察法

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颜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

舌舔法

舌尖舔真玉有涩感,而假玉则无涩感.最后有条件的应该采用放大镜观看一下,主要是有没有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者次之,裂痕越多,价值越低。

择玉

标准

玉质

材料是玉饰收藏的首要前提,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饰至关重要,如玉质、玉色、光泽、致密度等都是玉材等级的要素,不应忽视。不同品种的玉材,其材质特点和评价的要素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如和田玉要求颜色纯白并且温润细腻为好,透明度高了反而不好,而翡翠则要求颜色艳丽纯正且种水俱佳为好,透明度越高越好。又如一般的玉料要求其颜色纯、无明显色带为好,而像孔雀石、玛瑙等玉石则视颜色分带后形成的图案和纹理为美。所以,判断玉质的好坏,必须要准确地判别玉石的品种,掌握其材质特点,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其价值的高低。

造型和纹饰

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也是决定玉饰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状决定的,其比例权衡要适当。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它的美丑容易被人们觉察和感受,一般来说它服从于器型的需要。造型和纹饰两者都取决于社会功能的需要。纹饰要看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的处理,凡结构章法有条不紊、统一和谐的就具有鉴赏价值。另外,造型和纹饰一般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玉器作品其造型和纹饰是不同的。所以,准确地判断玉器的价值,不仅要懂得从美学的角度品评其造型和纹饰的美,还要熟悉和掌握各历史时期的造型和纹饰特点,从而准确地判定它附加的历史价值。对于某些玉器而言,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占其总价值的绝大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北极地区南极地区

1、北级地区

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极地区图在世界地理(下册)P58)。

⑵、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

⑴、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部分(南极地区图见世界地理(下册)P59)。

⑵、极地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⑶、极地动物: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等。

⑷、中国在南极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用了半辈子才发现,人民币上有错别字!具体是哪个字?看完涨知识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在衣食住行中,我们最离不开的是什么?很多人应该都能想到人民币吧,常言道“有钱行万里路,没钱寸步难行”。这句话深刻体现了金钱在我们生活的各方面有多重要的地位,然而有人说,手里的钱有错别字?会花不出去?打开钱包一看,还真是,不管是几元的钞票,上面都写着“圆”,而不是“元”,这是怎么回事呢?别急,这可能不是印刷厂的失误,也不是假的人民币,而是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了解这个故事,还有怎么分辨真假钱的小窍门,让你在生活中避免吃亏。

原来,“圆”这个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早在明清时期,中国就开始跟外国做生意了,当时很多外国的银币进入了中国市场。因为这些银币都是圆形的,所以中国人就叫它们“银圆”。银圆的价值就是按照重量和成色来算的,在当时还是挺受老百姓的认可。

后来,因为鸦片战争的缘故,中国被迫开放了海港,更多的外国货币涌入了中国。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清政府就把银两改成了银元。虽然单位变成了元,但是对外还是叫圆,毕竟这是中国传统的货币名称,已经根深蒂固形成行为习惯。到了现代,国家发展了很多,银元也被回收了,改成了法币。但是人们还是习惯把钱叫圆。所以在印刷人民币的时候,就沿用了这个习惯。所以说,“圆”并不是错别字,而是一种文化传承,可以放心使用。

现在移动支付大量普及,很多老年人甚至也学会了流利地使用网络支付的方式消费,所以说现金确实是大大减少了使用量。不过现金在生活中的地位依旧还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哪怕习惯用手机支付也会带一些现金在身上应急,就怕会遇上手机没电或者信号不好的情况,陷入尴尬局面。那么使用现金的时候,尤其是大额现金,比如一百元,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就会收到假的钱,这对于个人利益来说,确实损失不小。

所以,我们怎么才能辨别真假人民币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以下三个方法就可以了:

1

第一个方法:摩擦领子

你看看钞票上的人像,他们都有一个衣服领子。如果是真钞的话,领子会比较粗糙,有一种颗粒感。因为真钞做工很精细,细节很多。如果你摸到的是滑滑的感觉,那就可能是假的纸钱了。

2

第二个方法:看耐水性

钞票是用特殊的纸制作的,它很耐水。有时候我们不小心把钱放进洗衣机里洗了,洗完后钱还是完好无损的。

所以我们可以用手沾一点水,在钞票上有颜色的地方擦一擦,看看会不会掉色或者破损。如果会的话,要警惕这是不是真钱了。

3

第三个方法:相机照年份

我们都知道钞票上都有生产年份,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年份下面还有一个小秘密。我们可以用手机打开相机功能,对着年份无限放大。

放大后你会发现,在年份下面还有印着“人民币”这几个字,而且不止一个,而是一排一排的。

如果你没看到,或许就是拿到了假的钱。通过以上三个方法,你就可以轻松地辨别真假人民币了。

4

当然,在现在这个网络支付时代,我们使用现金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很多人开始猜测也许有一天人民币会退出市场呢?你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河流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河流

95、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流经11个省,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丰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96、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九曲回肠”——荆江河段),因此,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而另一方面,由于其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黄金水道”。

97、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

水电:长江三峡工程和葛洲坝。

98、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9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99、黄河的综合治理: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地上河)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100、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内蒙古河口和河南旧孟津

编辑推荐:中国地理部分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伏尔加河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伏尔加河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中,在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

伏尔加河是俄国的历史摇篮。被称为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伏尔加盆地占俄罗斯欧洲部分的2/5,居民几乎占俄罗斯联邦全部人口的1/2。伏尔加河巨大的经济、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还有河流及其盆地的巨大面积——使其跻身于世界大河之列。

伏尔加河发源于俄罗斯特维尔州奥斯塔什科夫区、瓦尔代丘陵东南的湖泊间,源头海拔228米。自源头向东北流至雷宾斯克转向东南,至古比雪夫折向南,流至伏尔加格勒后,向东南注入里海。河流全长3688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约为800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2540亿立方米。伏尔加河干流总落差256米,平均坡降0.007。河流流速缓慢,河道弯曲,多沙洲和浅滩,两岸多牛轭湖和废河道。在伏尔加格勒以下,由于流经半荒漠和荒漠,水分被蒸发,没有支流汇入,流量降低。伏尔加河河源处海拔仅有228米,而河口处低于海平面28米。从距河源不远的尔热夫算起,往下3000多千米的河段内,总落差仅有190米,因此河水流速缓慢,沙洲、浅滩、牛轭湖、废河道广为分布,是一条典型的平原河流。三角洲面积1.9万平方千米。

伏尔加河在河口的三角洲,上分成80条汊河注入里海。干、支流通航里程3,256千米;货运量占全国河运总量的半数以上。主要货流以石油、木材、粮食、机械为大宗。结冰期11月末至次年4月。通航期7~9个月。重要河港还有特维尔、雅罗斯拉夫尔、喀山、萨马拉和阿斯特拉罕等。伏尔加河流经俄罗斯13个联邦主体,它们依次是特维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科斯特罗马州、伊万诺沃州、下诺夫哥罗德州、马里埃尔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伏尔加格勒州、阿斯特拉罕州。

总结:伏尔加河(VolgaRiver)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全长3500多千米,最后注入里海,流域面积达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俄罗斯内河航运干道.所以有“五海通航”的美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的水产业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水产业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注意]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水产业分布受自然条件(主要是水域面积)、人口、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①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

②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③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④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青藏高原海拔 青藏高原海拔是多少米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许多大河流发源地,如长江、黄河等。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

高原上湖泊众多,有纳木措、青海湖、班公湖等。高原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日温差较大。青藏高原分布着世界中低纬地区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多年冻土区。植被多为天然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高原上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的高原文化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海螺沟在哪里 海螺沟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泸定县磨西镇,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海螺沟的贡嘎山主峰脊线以东为陡峻的高山峡谷,地势起伏明显,大渡河咆哮奔流,谷窄水深,崖陡壁立。海螺沟还是亚洲最东低海拔现代冰川发现地,海拔2850米。

其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0.5米-1100米,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高大冰瀑布。海螺沟气温最冷为一月,最低温度可达-12度,日均气温为3.9度;最高气温8月,日均温度为13度左右,去海螺沟旅游不可错过的体验项目有观赏日照金山、冰川倾泻、原始森林,体验雪谷温泉、康巴藏族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交通运输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京广、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东西干线有京秦—京包—京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将使陇海——兰新线延长到我国最西部边疆城市喀什市,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我国已有100多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泊位。北方沿海线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的许多航线。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湾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4.主要航空线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来,民航可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线

全国县一级地区已全部通了汽车。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天津—唐沽线、广州一深圳线、沈阳一大连线、厦门一福州线、上海一南京线、成都一重庆线、济南一青岛线等。

6.主要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已建成和正建设中主要管道运输线有:大庆—大连、大连—秦皇岛—北京、任丘—北京、胜利油田—青岛等,全长400多千米。从陕北向北京和从新疆到上海输气的管道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2.人文旅游景观

(l)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革命纪念地: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3)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此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业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中国菜等,对中外游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