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襄陵文庙大成殿(汇编20篇)

浏览

5120

文章

41

篇1:浮山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浮山文庙大成殿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第三批省保)

时代:元

地址:浮山县城东端

元至元二年(1274年)创建,大德年间重修。现存建筑为元代原构。大成殿筑于高台之上,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出双昂计心造,平面采用减柱和移柱法,设金柱四根,梁架为草栿,采用原木稍加砍伐。殿内施巨大内额。1989年由县城迁至尧山路东端。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漳州文庙大成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2号。

大殿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政和二年(1112),绍兴九年(1139)复回原址,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建,几经废兴。漳州府学亦设于此。现建筑由仪门、大成门、两庑、丹墀、祭台、大成殿等组成,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朱熹知漳州,曾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至此“视诸生讲小学为正义”。郑成功、黄道周等都曾到此祭祀孔子。

主体建筑大成殿,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23.2米),进深六间(23.7米),重檐歇山顶。花岗岩大石柱支撑着抬梁式木构架,下檐梁架皆为插入金柱的三步梁架,硬挑单挑出檐。金柱柱径达0.8米。上檐在额枋之上施弯拱叠枋偷心式斗拱一圈,除柱头及转角外,补间斗拱施一至二朵,斗拱外檐出檐部分为七铺作单抄三下昂单拱偷心,斗拱之上设井口天花。屋檐起翘显着,两山山尖升起较高,正脊弯起,山花挑出山柱之外,保留了早期闽南建筑特征,具有许多宋元木构手法。殿前六根蟠龙檐柱,形象生动,雕工精美,是闽南大型殿堂建筑的重要实例。庙内尚存元延祐、明洪武和正德、清康熙以及1924年和1936年立的重修碑碣。其中1924年的《重修漳州学宫碑》为康有为晚年所撰并书,笔力雄健。

2001年漳州府文庙大成殿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东明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东明文庙大成殿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明文庙大成殿系明代仿曲阜文庙营建,是历史上当地文人学士举行祭祀孔子活动、宣传儒家思想的场所。位于东明县城中山东街东明第一初级中学院内。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明文庙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清光绪十年(11884年)重修。1863年(清同治二年)被黄水淤没。1888年(光绪十四年)重修。大殿历经明天启、清顺治、康熙、光绪年间几次重修,现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解放初期,崇圣殿拆除。文革中,东、西庑和棂星门拆除,现仅存大成殿一座,占地380平方米,

文庙大成殿系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四个倾斜屋面(四角四榨),一条正脊,四条重脊,四条斜脊,一斗二升五斗拱,格扇门窗、殿顶为黄、绿色琉璃瓦,呈棱形花纹。室内立柱十二根,和墙内立柱相连接,形成坚固的木架结构,有墙倒屋不塌之说。殿基长12.6米,宽22.5米,高0.9米。大殿通高8.8米,进深11米,阔21米,建筑面积231平方米,现室内陈列有清代高浮雕组画和明清石碑、铁钟等附属文物。

大殿:大殿座北朝南,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其它建筑庑殿、后殿、棂星门等都已拆除),大殿外观为单檐歇山顶,正脊浮雕二龙戏珠图案装饰龙吻,垂脊有垂兽、戗脊有戗兽,并有仙人、龙、凤、海马、斗牛,两侧设博脊,置排水勾滴、檐口钉博风。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明代弘治年建。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间16.40米,其中明间阔4.40米,次间阔3.20×2米,稍间阔2.40×2米;进深三间9.60米,每间深各2.20米、5.20米、2.20米,明间、次间设隔扇门,共十二扇。稍间及四围为砖墙,殿内地面用40×40厘米青石板墁地,石灰勾缝,前沿台明高55厘米,大殿周围台明高67厘米,宽47厘米,前檐台明高65厘米,南北长8.60米,东西长16.8米,前檐台明上置现代石狮一对。

明柱与柱础:大殿共用明柱24根,其中上檐明柱4根,下檐明柱12根,置入墙体内,金柱8根,均作平形,柱头整齐,前金柱和后金柱4根,柱头直径45厘米,柱脚底直径55厘米,前、后金柱柱头至地5.52米,上檐柱柱头至地3.10米,直径50厘米,柱脚底直径55厘米,上檐柱面宽朝明间,次间柱有槽以安隔扇,稍间及下檐柱至地3.10米,全部包入墙体内。柱础为石质,高62厘米,浮雕莲花图案,后金柱东北角、西北角础高50厘米。

梁架:抬梁式,四架梁,九路檩,明间、次间为重梁起架,明间、次间大梁置前后金柱,上有瓜柱托起二梁,正中瓜脊柱托脊檩,大梁前后有抱头梁和二抱头梁,抱头梁往里插入金柱,后置扶墙柱栌斗出凤尾、龙尾昂抱头梁,中间瓜柱置栌斗承二抱头梁。抱头梁下扶墙枋往里插入金柱,往外插入扶墙柱、上檐当心间大梁下有二朵茶叶托,间距25厘米,下面随梁方装雕刻云朵两个,随梁枋下装倒板和小随梁两头安雀替;次间大梁下有随梁枋,中距25厘米装两朵荷叶托,稍间槽架梁往里插入金柱,往外置扶墙角柱,二抱头梁呈45度往里插入金柱,往外置栌头出凤尾、龙尾翘起。

斗拱:斗拱单材15.5×10厘米,足材21.5×10厘米。分外檐斗拱,襻间斗拱数种,外檐斗拱系四铺作单抄双平昂计心造。明间用补间铺作两朵,次间用补间铺作两朵,稍间一朵。

文庙大成殿黄瓦红垣,高柱矗立,雕梁画栋,飞檐翼张、朱槛红扉、雄伟壮观,体现出民间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更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柳州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殿,位于第二进院纵轴线上。

大成殿有三层丹墀,阔七间,进深五间,殿高31.8米、阔49.7米、进深47.5米。盝顶重檐,铜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40根金柱,柱高6米,直径0.8米,紫铜斗拱,雕饰云龙纹;殿脊装饰龙吻,盖黄铜瓦;四周有回廊,环廊宽4米,为雕花汉白玉栏杆,四周有台阶可上高台进入大殿;殿前有拜台,复道四通,是进香祀孔之所,陛下为双龙戏珠纹,殿内顶饰小篆《论语》名句。整个大成殿气势雄伟,结构整齐,具有显著的东方建筑特色。

头上“大成殿”的匾额是完全以曲阜文庙匾为范本的,字迹雄浑有力。故专家称誉“北有曲阜,南有柳州”。

柳州文庙大成殿设计匠心独具,建筑体量成国内之最。重檐盝顶仿唐建筑的大成殿,高30米,宽49.7米,纵深47.5米,矗立于5.8米高的台基之上,为整个文庙建筑群中的核心主体,也是柳州文庙祭孔大典的中心场所。此处浮光耀金,结构庄严,规模宏大,让人顿生肃穆之情。大成殿台基高5.85米,丹墀共三层,平步处采用福建田黄青石砌就。中间宽3.6米、长18米的御道上,饕餮纹环绕四围,19条高浮雕的飞龙神态各异,有九五至尊的王者之气,与金光宝气的大成殿金顶相互辉映。大成殿环廊的24根紫铜包装的莲花腾龙柱,柱高6米,直径0.8米,也是一大亮点,衬托出大成殿的威严与厚重。

端坐于殿中的孔子铸铜圆雕帖金座像,连基座高4.25米,像高3.5米,重1.2吨。座像身着十二章帝王服,头戴十二旒冠冕,威严中透着儒雅,睿智中显现仁爱,也彰显着古来孔子的精神领袖地位。这尊孔子坐像,材质之精、工艺之精湛、造型之美,在国内文庙中屈指可数。

柳州孔庙大成殿西侧配祀“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像,东侧配祀“复圣”颜渊、“述圣”子思坐像,这些弟子坐像均为生漆脱胎彩绘座像,通高3.8米,像高2.6米,着九章帝王服,头戴九旒冠冕,他们或讲学、或吟咏、或行礼,神情形态各异,亦堪称国内文庙塑像中的精品。

柳州文庙大成殿东侧配祀“复圣”颜渊、“述圣”子思。

大成殿中藻井设计,亦是柳州文庙的首创。藻井通透,可见天空,寓意孔子思想与天地相通共融。大成殿内的四周饰以66000多平方米的紫铜板,紫铜板上用蚀刻工艺雕刻《论语》名句,以此衬托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文庙大成殿和文星阁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文庙大成殿和文星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玉溪市东南隅玉溪军分区后院正中。始建的时间与费用为“肇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已丑七月十一日讫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癸己十一月十五日……用金凡四千七百三十两用夫一十五万八千六百九十七人”。①

当时文庙的建筑规模甚为雄伟,计有“启圣宫三间。大成殿五间。两庑东西各七间。大成殿门三间。敬一亭、神器库各三间。名宦,乡贤祠各三间。省牲、更衣亭三间。棂星门五间,頖池圜桥,甃之以石。德配天地坊一座,道冠古今坊一座。左书室三间,明论堂三间,魁星阁三间,大门三间。右文昌宫桂香殿五间,后寝殿三间、大门三间。环之以垣,广十二亩六分九②。

康熙癸已(公元1713年)云贵总督郭王栗所撰《重建新兴文庙碑记》论述了建文庙之必要:“新兴州旧有州学,以历岁既久,荒芜不治。州中管若梁先生名灏,与州守任君名中宜慨然念之,以为学校者人材所自出也。古者政治之盛衰视学校之兴废。学校兴,则化导之功作于上,而师懦之教行。学校废,则人才之心涣于下,而师懦之教熄。”建文庙的目的是“使天下谓滇土之人材与邹鲁不相上下,征特山川生色,桑梓与荣。”

玉溪文庙从始建至今已二百七十余年,历经沧桑,上述大规模古建筑群,仅存大成殿与文星阁。经一九八四年重新修葺彩绘,其现状是:

大成殿:座东朝西,前面有两层石砌月台,第一层月台高出地面1.15米,宽18.35米,进深6.20米,有七级台阶,两侧各有一条青石垂带,顶端各有一个直径48厘米的实心石鼓。第二层月台高出第一层50厘米,宽18.35米,进深6.15米。

大成殿主建筑系单檐歇山屋顶、筒瓦、板瓦覆盖。正脊、垂脊均为黄色琉璃瓦,正脊、垂脊上有走兽,顶端各有垂兽。大殿明间一门四窗,左右两次间各一门二窗,共通面阔21.70米,进深9.10米。门窗及内部装饰均已按现代厅堂改装,现作军分区礼堂前厅。原立孔子神位木牌坊早已不存。

文星阁:在军分区大院右侧。座东向西。为三层四角攒尖屋顶,高约30米。各层高度和四周均由下至上逐层收缩。每层四角均有四根红漆木柱,0四周均有12根红漆柱。每层飞檐下各有一只风铃,风吹叮当作响。

0底座为O.40米高的青条石砌成。正面三级台陛,边长12.50米,宽12.65米。0边长9.60米、宽9米。底楼:四面均为三层六扇花格木门。正面上悬木质花边木额“文星阁”。四角飞檐顶部有套兽,垂脊顶端有黄包陶制龙头。四周墙上镶嵌的石碑有:《重建新兴州文庙碑记》云贵总督郭王栗,云南巡抚吴存礼撰,康熙五十二年,《重建新兴州文庙碑记》新兴州知州任中宜撰,康熙五十二年;《新阁丈出余亩拔充公用碑记》乾隆四十八年;《新兴州学田碑记》康熙五十五年。

二楼:四面均为两层八扇木格窗。正面两侧各有一个圆形花格窗。四角飞檐顶部有套兽,垂脊各有垂兽。

三楼:四而均为两层八扇木格窗。飞檐顶部有套兽。垂脊有垂兽。0顶部为黄绿相间琉璃瓦覆盖,正中有葫芦形宝瓶并有四只陶制小兽围绕。0内部各层均有木制楼梯相通。

文星阁外已辟为花圃,四周铁制栏杆围绕,中间水泥道相连通,现为军分区俱乐部。注:

①见(康熙)《新兴州志·艺文志》中《重建新兴州文庙碑记》作者任中宜。

②见(康熙)《新兴州志·学校》卷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长子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长子文庙大成殿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第三批省保)

时代:元

地址:长子县城东大街北侧

始建于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除大成殿保留元代特征外,余皆明清遗构。

文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为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两侧有厢房、配殿等,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大成殿位居文庙中端,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元代特征显著。

2019年10月7日,长子文庙大成殿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漳浦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漳浦文庙大成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浦文庙大成殿位于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后沟巷。

漳浦文庙始建于宋,重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仅存大成殿,大成殿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占地4900平方米,南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为重檐歇山顶、斗拱抬梁式结构。大成殿内存有明、清的五方碑。面阔进深各五间,抬梁、穿斗混用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前檐下设廊,斗栱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假昂)。

现存的文庙大成殿木式结构尚保存有大量的明代的建造工艺,明代的实物构件,文庙大成殿单体建筑保护基本完整。大成殿规格高,意义重大。2006年漳浦文庙大成殿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徽县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徽县文庙大成殿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徽县文庙大成殿位于陇南市徽县城关镇,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后期历代均有补修、增建。现存大成殿与相关碑刻7通。大成殿建筑面积310.75平方米,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通长20.15米,进深3间,通宽14.5米,通高13米。2007年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大成殿基座四周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

城关镇:徽县城关镇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嘉陵江上游,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气候温和,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平均海拔900米。全镇辖9村,64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居委会,区域面积64平方公里,总人口31087人,其中农业人口12710人,耕地面积22440亩,人均耕地1.77亩。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精神,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深泽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深泽文庙大成殿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深泽文庙大成殿始位于泽县城内,为明代古建筑。建于宋代元佑三年,此后曾多次增修或重建。目前所存应为清代遗物。

据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深泽县志》载:当时庙制为大成殿五间,东西两房各七间,戟门三间,棂星门三间,泮池一区,左右学门各一间。大成殿北为崇圣祠三间,崇圣祠北为明伦堂三间,名宦祠、乡贤祠各三间在戟门外。现仅存文庙中心建筑--至圣大成殿,位于深泽城内东大街北侧(县卫生局北侧)。大成殿共五间,殿顶黄绿相间,所用均为琉璃瓦构件;殿嵴图案阳面为龙、阴面为凤,两山花图案东面为龙、西面为凤,后山亦有双龙圆形图案,建筑风格极为独特。

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乐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新乐文庙大成殿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乐文庙位于新乐市原承安镇镇中学校园内。始建于唐末,几经兴废现有建筑乃永乐丙申岁(公元1416年)重建之遗物。

新乐文庙是明、清新乐县(今河北省新乐市)的县学文庙,位于旧县治所在的承安镇,在镇中学校园内。文庙始建于唐代,现存大成殿及崇圣祠,均为明洪武年间所建。大成殿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前设月台,建筑有明代风格。殿后有崇圣祠三间,单檐悬山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汤阴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汤阴文庙大成殿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汤阴文庙始建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元代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年(1369年),县丞邢庸主持重建,成化五年(1469年)知县尚玑扩建,使该庙形成较大规模。民国时,曾于此设汤阴师范。1966年之后,庙内一些建筑被拆除和改建。于今仅存主体建筑大成殿。文庙大成殿位于汤阴县城内,今文化街中部,现存汤阴县实验中学校园内。2008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大成殿是儒学内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大成”二字出自《孟子》中“孔子之谓集大成”。大成殿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面阔五间19.60米,进深三间16.20米。单檐歇山式屋顶,绿、黄两色琉璃瓦剪边,斗拱型制为五踩重昂,减柱造建筑。大成殿的四边均有出檐,14根圆形外檐柱耸立于四周,檐柱为青石小八角形。殿内金柱为青石大八角形,周长2.15米,柱上原饰有明代彩画,图案为飞龙腾云,栩栩如生。1981年11月河南省古建筑专家杨焕成先生鉴定认为,此殿规模之大豫北仅见,殿内石柱之大中原独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临洮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临洮文庙大成殿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临洮文庙大成殿位于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东大街临洮农校院内,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坐北朝南,建在长、宽各15.3米的方形台基上,占地面积234.09平方米,建筑面积164.4平方米,歇山顶,面阔三间13.7米,进深二间9.85米,前出廊。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2015年被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大殿台明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米。

洮阳镇:洮阳镇为县城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289.91平方公里,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29个行政村,240个社,6个社区居委会,总户数23222户,总人口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976人,居民26336人,流动人口2万多人;有耕地面积63451.5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1亩。2003年全镇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5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定兴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定兴文庙大成殿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定兴文庙大成殿为清代古建筑,位于保定市定兴县定兴镇。 2008年10月20日定兴文庙大成殿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定兴镇:定兴镇共辖42个行政村,总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8.03万,年社会生产总值12.9亿元。九六年被保定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镇,经济发展已挤身保定十强,该镇地处城区,系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东临京保高速路、处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京广公路铁路纵贯全镇,境内有火车站、汽车站、邮电通讯大楼。交通便利、电力充足,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该镇属传统农业大镇,耕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汉阴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1540 字

+ 加入清单

汉阴文庙大成殿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汉阴县文庙

孔庙是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故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朝以后称文庙,我县沿用此称。

汉阴县文庙,在城内东大街,座北朝南,是县城最大庙宇之一。庙内正中有“大成殿”乃供奉孔子牌位之处。大成殿基高雄伟,四角有翘檐龙首,下吊铜钟,殿四周有两米宽的走廊,廊下有十二根盘龙大柱;殿内有二人合抱的四根大柱。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前有古柏苍松,巍然壮观。大成殿东西有两庑①,东庑左为“更衣亭”,西庑右为“尊经阁”前为戟门,名宦,乡贤祠,殿背后为“启贤伺”(即供奉孔子先辈之处)戟门右,有一三足铁鼎,高二尺许,容积约五斗,后缺两足一耳,遂作燎炉②用。进文庙二门内,有城内小八景的“三步两拱桥”,“爬柏灵雀树”,幽静俊逸。

汉阴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壬子年(1372年)至永乐年间又重修。逮③弘治,嘉靖,万历年,迭又重修,几经修建,规模宏伟至崇祯十年(1637年),毁于兵祸,仅存大殿、戟门。棂星门,崇祯十二年(1639年)知县张鹏翱,重建两庑及名宦、乡贤祠;清顺治初约(1645—1648)年间,知县马朱麟对正殿进行了改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时,添建补修,规模大备。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通判黄国钧,在原有基础上,巍然大规,直保存到民国。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秋,汉阴中学校址,始在文庙隔壁的马王庙。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多,校址遂移至文庙,大成殿作了学校大礼堂,其余房舍,几经拆除新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县上培育了大批栋梁之材。今文庙,仅存大成殿,为县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后人尊孔子为“万世师表”。历代沿袭祭孔之习。汉阴也不例外,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孔子生日),为县祭孔日,县上有功名、有学位者及乡贤名流,前一日云集山城,准备参加隆重的祭孔盛典。是日上午,由奉祀官主持,在大成殿前,摆设香案,献上浑猪、浑羊,由知县领衔主祭,其余官绅,学者陪祭。辛亥革命后,一般学生也要参加祭典,还要唱“大同歌”,歌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功……”祭祀毕,凡参加祭典的学生,每人发“胙肉”④半斤,以示尊师重教,弘扬孔孟之道。

相传清代以来,汉阴人在外地为官者,回乡省亲,先要到文庙更衣,然后经拱桥、踏石阶、入大成殿祭孔毕,方可回家。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政府,把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因日寇入侵,国难深重,来能推行。

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尊孔,笼络有识之士,以维护其统治,在神权统治时,给孔子也披上一层“神”的面纱。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修文庙时,碑文记有“尝闻天下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凡有知觉运动者,孰不知孔子之可敬又可尊也。”又云“所以尊孔子也,矧⑤祭神如神在,不享非礼,孔子之神,高明如天,博厚如地,悠久如日”。

在文庙东侧,清康熙四十二年(1073年),修黉宫(即学校)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黉宫,碑刻记有“起凤腾蛟,英才蔚秀”八个大字,意在办好学校。人文蔚起,英才倍出。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补修黉宫时,碑文记有“天下事有兴有废,而惟事之关矩典者,则有兴而无废。”意在别的事都可兴可废,惟兴学校,育英才,是事关法度,典章之大事,只可兴不可废,说明办教育,乃是一个县振兴之大政,不可等闲视之。这一点对我们今天,也是有启示的。

历代有识之士,视文庙为崇儒重道,兴贤育才之地。尊孔与兴学紧密相连,故在我县文庙左侧,建有黉宫,是清末汉阴的最高学府,文庙对门那条小巷,名为“黉学巷”(现名红学巷)是当时英杰学于,在黉学求学时,群居寄寓之地。黉学堪称我县教育之摇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巩昌府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巩昌府文庙大成殿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巩昌府文庙大成殿位于定西市陇西县巩昌镇南大街西侧166号(巩昌中学院内),清光绪五年(1879)重建,建筑面积345.45平方米。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通长21米,进深三间,通宽14.25米,通高12米,前后出廊。对于研究金元明清巩昌府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98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大殿台明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行唐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行唐文庙大成殿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行唐县文庙位于河北省行唐县,始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四十六年(1707年)、六十年(1721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均有重修。文庙是设馔祭孔的场所,每年春秋两季,县府的主要官员,都要到文庙行“释奠”礼。学童入学和年青知识分子考中秀才后,也要到文庙行“释菜”礼。

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由南至北有:照壁(万仞宫墙)、泮池(泮池左右分别立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石碑。在清-取秀才的称“入泮”),泮桥(又名状元桥)、棂星门(为三间四柱的木牌坊)、前殿、东庑、西庑、大成殿和后殿(明伦堂),以及宰牲房、神厨、神库等建筑。主次建筑,错落有致,浑然一体。文革期间遭破坏,现仅存大成殿,位于县城东南行唐中学院内,被作为图书馆使用。

主体建筑大成殿是文庙中奉祀孔子神位的主殿,建在 一米高的砖台上,殿前有正方形月台。大殿高9米,面积300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琉璃瓦歇山顶,用柱虽无侧角升起卷刹,但在柱头上朝前方的一面都削去了有四分之一的一块。檐下有斗拱,明间二朵,次间一朵,四角的一朵较其它为大,昂上有四个出头。大殿月台三面石制拦杆,左右侧及前面正中都有石刻斜面台阶,左右侧较小前面较大,前面台阶正中有方形云龙浮雕,形象生动。

保护

2001年2月,文庙大成殿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保护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宝丰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宝丰文庙大成殿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宝丰文庙大成殿,明代,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丰县城东大街县一中院内。

文庙大成殿始创于宋,坐北向南。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崇祯十年(1637年)扩建。现存大成殿5间,为挑檐歇山式建筑。屋顶覆盖青瓦,四角系风铎,檐下用斗拱38朵。殿内有明柱8根,柱础为石质莲花形,墙内柱16根,明间和次间为隔扇门,木棂窗。

文庙大成殿既是古建筑又是红色革命遗址。1948年7月28日,中原局、中原军区又在此召开县团级以上军政干部会议,-、陈毅、邓子恢在会上作重要报告,史称“宝丰会议”。1948年9月,中原大学校址迁入文庙,11月27日,在文庙举行中原大学第一批学员毕业典礼。12月10日,校址迁往开封,后又迁往武汉,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赵曲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赵曲文庙大成殿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赵曲文庙大成殿(第五批省保)

时代:元至清

地址: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赵曲村

据史料记载,赵曲文庙最早为夫子庙,明代时称礼殿,清时改称宣圣殿。赵曲文庙创建年代不详,明弘治十二年(1499)、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雍正十年(1732)、乾隆五十七年(1792)及咸丰二年(1852)多次予以维修,现仅存大殿一座,有元代建筑遗风。坐北面南,建于高约1米的台阶之上,四周回廊,面阔五间,通面阔16.23米,进深五间,通进深16.15米,重檐歇山顶建筑,灰陶筒瓦屋面,黄绿琉璃脊饰,绿色琉璃剪边。殿内使用井字梁加藻井,形成无梁殿。

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赵曲村:赵曲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平乡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1885 字

+ 加入清单

平乡文庙大成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乡文庙大成殿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平乡镇学前铺。该殿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据《平乡县志》学宫图可知,文庙建筑分为东西两路,大成殿位于西路中轴线的中心位置,东路为附属建筑,整个文庙建筑群的占地已不祥,但规模宏大,功大成殿建筑面积315平方米,为元代建筑风格,单檐歇山绿琉璃屋面,面阔五间(25.8米),进深三间(11.27米),殿高12米,四椽伏对乳伏用四柱,重昂五铺做斗拱置于平板枋之上。功能齐全,主次布局分明。目前文庙的其他建筑已毁,仅存大成殿。

大成殿自始建以来曾于宋徽宗大观元年、明洪武七年、明永乐三年、明英宗正统六年、明武宗正德十五年、明穆宗隆庆九年、清乾隆十六年先后七次进行过重修改建,为县学所在地,是历代全县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关。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轰炸平乡城,将大殿顶部西北角炸毁。六十年代初将木质屏风加固为砖式墙体,做粮库沿用30余年,1993年由县政府出面协调将粮库迁出。该殿因年久失修部分木结构已腐朽,殿顶琉璃瓦及四檐斗拱残破严重,但整体保存较完整,仍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将该殿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平乡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平乡县志》所记载的学宫图,准确记载了文庙的建筑布局、规模及功能分区。文庙(学宫)主题建筑位于西路,东路为附属建筑。西路由四套院落和门前广场组成。棂星门位于文庙的最南端,为文庙的第一道门,该门的正前方为“万仞宫墙”,西侧神厨,东为官厅,由东西便门进入门前广场。穿过棂星门进入文庙的第一套院落,东为考室,西为乡贤,正面即为文庙的第二道戟门,戟门两侧开便门。过戟门进入第三套院落,大成殿即位于该套院落的中轴线上,东侧为东庑,西侧为西庑,大成殿的左右开便门通向第三套院落。明伦堂位于该院中轴线上,东为存心斋,西为养心斋,明伦堂的后面即为尊经阁。整个西路均用围墙封闭,南北相通。

东路由六套相对独立的院落组成。忠义祠、文昌三代祠和文昌阁三座院落并排位于东路的南端。崇圣祠位于南端三套院的北侧,再往北为教谕宅和训导宅,占地面积较大。目前文庙大部分建筑已遭破坏,仅存巍峨大成殿。

另外保存下来的还有大观圣作之碑,刻立于大观二年(1108)。碑阳所刻内容为宋徽宗颁发的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的诏旨,实际上以至高无上的皇权颁布的封建教育方针和校规,由通直朗书学博士李时雍奉敕仿宋徽宗“瘦金体”摹写而成,笔法俊逸。碑刻工艺和刀法娴熟,有银钩铁画之感。共1021字,现残存729字。

北宋大观元年(1107),资正殿学士兼侍读郑居正奏乞以御笔八行诏旨摹刻于石,立于学宫,次及太学,辟雍天下郡邑。二年(1108)八月,奉御笔礼部尚书兼侍讲郑久中“令以所赐石刻”。碑通高5.14米,宽1.38米,厚0.38米,其中额高1.40米,宽1.50米,厚0.47米,浮雕七龙盘顶,碑额正面阴刻行楷书“大观圣作之碑”六个字,由权相蔡京题写,严谨规整,大气磅礴,不失为书法妙品。该碑现存于平乡县丰州镇平安公园内,2008年河北省政府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价值大殿自始建以来先后于宋徽宗大观元年、明洪武七年、明永乐三年、明英宗正统六年、明武宗正德十五年、明穆宗隆庆九年、清乾隆十六年七次进行过重修改建。其建筑风格主要保留了元、明特点,有个别梁架构件仍传承了宋代建筑风格,其建筑设计精湛美观,布局严谨,结构宏伟,它承载了宋、元、明、清四朝众多的人文信息、建筑学信息,对研究古代建筑学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大观圣作之碑对补充、校正历史文献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大成殿整体建筑造型及附着于本体之上的艺术构件具有较高的审美欣赏价值。

科学价值大成殿建筑设计构思及构造工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历史上经受了邢台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冲击,积累了重要的震害信息,对研究我国早期建筑震害分析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将该殿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乡镇:位于县境西南部,总面积52.7平方公里,人口3.58万人,辖42个行政村。有耕地5.4万亩,其中水浇地占92%,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辣椒等,粮食年产量2.13万吨,有果园10个,种植专业村5个、养殖专业村2个。工副业有建筑、建材、机械五金、塑料加工、辣椒制品、化工油漆等6个骨干企业,企业摊点2960多个,有三个工业小区、一个专业市场和一条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栾城文庙大成殿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栾城文庙大成殿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大成殿位于县城内,原县委机关大院内。该建筑为一层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古建筑,长20.05米,宽9.3米,台前有一大月台,台前有精致蟠龙丹陛踏步。

文庙建于元大德三年,明清均有修缮,建筑井然有序,古柏森然,令人心旷神怡。文庙大成殿,经市文物局批准于2000年11月落架重修,成为旅游新景。

文庙大成殿于1999年3月,被县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7月被石家庄市文物局批准为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待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