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襄阳祖师殿【20篇】

襄阳好吃的美食有:牛肉面、襄阳糊辣汤、襄阳缠蹄、孔明菜、夹沙肉、三镶盘、腊肉粑粑、酸浆面、酱爆黑猪肉、宜城盘鳝等等,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浏览

3373

文章

107

篇1:湖北襄阳特产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湖北襄阳特产有四井岗油桃、流水西瓜、襄阳大头菜、牛油面、襄阳麻油等。

四井岗油桃:四井冈在枣阳市平林镇,这里是鄂西北最大的油桃之乡,四井冈的油桃年产量可以达到2500万公斤,是这个地方的主要产业之一。

流水西瓜:襄阳市宜城市流水镇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西瓜基地,流水镇生产的西瓜外形圆润、味道香甜,口感很好,有着全国西瓜第一乡的美誉。

襄阳大头菜:襄阳生产的大头菜是我国四大腌菜之一,它吃起来脆嫩美味、酱香浓郁。

牛油面:牛油面是当地人最喜欢吃的早餐,是襄阳市最经典的面食之一,它和武汉热干面是不一样的,牛油面是汤面。

襄阳麻油:襄阳麻油是襄阳市的特产之一,获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达摩祖师洞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达摩祖师洞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很早以前就是香客络绎不绝的佛教圣地了。维西县塔城乡其宗村是一个藏族聚居的村子,其环境可谓山清水秀,田园村舍倚山临江,掩映于各种果木的浓荫之中。村子东面约6公里处的高山,人称阿海洛山,因达摩祖师洞,又称达摩山。此山树木葱郁,山顶有巨型岩崖,达摩祖师洞位于崖壁上。此洞本为天生岩洞,藏传佛教传入迪庆后,民间传说达摩祖师在此山洞中面壁十年而成佛,在洞壁上留下面壁影像、留下顿足成洼圣迹,此洞由此便得名达摩祖师洞。大约在清初,信仰佛教的人们沿崖壁叠木为基,依洞筑成禅房数间,达摩祖师洞就成为佛教徒们朝拜的圣地和-的场所。

清末,开始修建达摩祖师洞外的经堂和僧舍,其样式为沿悬崖叠木而成,据说修建过程历时三十年,足见其艰险之状和虔诚之心。这种在悬崖上建成的建筑,让人叹为观止。远远看去,仿佛悬挂于崖壁上的一种装饰,可谓巧夺天工。以达摩祖师洞及洞外经堂僧舍为中心,山下的来远寺和达摩寺恰好在其左右,形成三足鼎立、互为倚角之势。

达摩祖师洞在历史上几经毁坏而又重修,人们始终把此当作一个佛教朝拜圣地。香客们常进行转山活动,路线以洞口为起点绕山顶一周,路程约3公里。因转山活动历来已久,已形成转山的小径。相传每年农历四月初一是达摩祖师的成佛日,届时,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丽江的香客们汇聚而来,不惜长途跋涉甚至风餐露宿,以完成转山活动为己愿。

现今的达摩祖师洞,是1980年以后由省、州、县三级人民政府拨款、信徒们捐款而重建的。1984年8月,选址祖师洞左侧山顶重建的来远寺竣工,达摩祖师洞的香火又旺盛起来。祖师洞大经堂内供奉有释迦牟尼像、莲花生像、宗喀巴像以及止贡噶举派和噶玛噶举两派祖师的造像,还珍藏有达摩祖师“顿足成洼”的圣迹和达摩祖师遗物灵塔、达摩祖师弟子遗物灵塔。

地址: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225省道象鼻山以西‎

类型:洞穴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神垕祖师庙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神垕祖师庙为许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神垕祖师庙位于禹州市神垕镇北部乾明山主峰,年代为明、清。

二○○九年六月十九日,神垕祖师庙被公布为第三批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山门台明为起点,向东、南、西各延伸50米,向北延伸100米。

神垕镇:神垕镇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处,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是五千多年陶瓷文化积淀而成的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是禹州市、郏县、汝州市三县(市)交界处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镇总面积49.1平方公里,总人口42000人,其中镇区人口3.2万人,镇区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近年来,神垕镇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村100个小城镇经济开发试点镇”、“全国小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曹操是盗墓的祖师,他盗过谁的墓?

全文共 1909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曹操盗墓贼的鼻祖,“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等一些专有的职业,也是从曹操那里发展出来的。虽然说把曹操认定为盗墓的鼻祖还是有些不太靠谱,毕竟人为财死,不可能在曹操之前就一个盗墓的人也没有,但是曹操盗墓却也是真的。那么曹操究竟盗过谁的墓,能够养活他手下的军队长达三年时间呢?

看过《盗墓笔记》的人都知道,曹操是这行的祖师爷。他首创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职,专门为他盗掘古墓,以获得军资。

最早揭露曹操盗墓的人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他《在讨曹操檄》中说:“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这样看起来,曹操盗墓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陈琳和他是同时代的人,应该不会编造谎话来污蔑曹操,何况曹操读了这篇檄文后,非常吃惊,连头风病都好了,头也不疼了。

说明老曹是让人家揭了老底了。在中国人心目中,一向是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盗墓这种事,是不尊重祖先,是欺师灭祖的行为,挖人祖坟至今是一句骂人的话。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干?董卓进京后,曹操看到他为祸朝纲,准备刺杀他,结果献刀失败,只能逃离洛阳,去投靠陈留太守张邈,起兵勤王。

曹操散尽家财,在陈留招兵买马,首举义旗,史载他招得兵将五千人。其中包括后来的几位核心大将包括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等人。这五千人马是曹操的子弟兵,是他起家的资本。可是养兵练兵都要花钱,幸亏当地首富卫兹看好曹操,认为“平天下者,必此人也。”

于是散尽家财,对曹操进行风投。曹操非常感激雪中送炭的卫兹,可是就军费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我们知道,曹操信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这种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不择手段的。曹操为了逃命,能杀吕伯奢一家,他是不会被“妇人之仁”所拘泥的。为了养活他的部队,他把目光瞄准了地下的古陵墓。

盗墓这事,很早就有人干了。项羽早就干过。袁绍也干过。《三国志·崔琰传》记载:“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就是说袁绍手下常挖人家祖坟,将死人尸骨暴露荒野的事。曹操和一般人不同,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他成立了专业的盗墓队伍,给予编制和经费,让这些人四处寻找大墓。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确实让他们找到了一个大墓。这个墓的主人,就是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刘武是西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同胞弟弟。在平定七国之乱中,战功卓著,战后得到了汉景帝的重赏,死后谥号梁孝王,葬于睢阳东九十里的芒砀山。

梁王墓为了防止后人盗掘,用大量上千公斤重的塞石封死了墓道,普通的盗墓贼就算找到,也很难进入墓室。是时候显示专业部队的实力了。

曹操的那些摸金校尉们一锤锤地凿,一点点的挖,终于打通了墓道。曹操亲自指挥:“(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水经注疏》中说:“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

这次盗墓究竟得到多少好东西,已经无法考证了。我们只知道靠这些财物,曹操养活了手下的军队3年。

西汉盛行厚葬之风,王公将相们都多带些财宝到另一个世界,何况坐拥三百里江山、富可敌国的梁孝王?九十年代初,一伙盗墓贼炸开了夫子山上的汉梁王墓,盗走价值连城的玉璧等宝物数百件。

警方追回出土的汉代文物309件。这个故事后来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追踪309》。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对汉梁孝王墓群进行保护性发掘,在这个三国时代就被盗过的墓群中,仍发掘出了金缕玉衣、大型玉璧等珍贵文物2万余件,许多文物价值连城。

可以想象,这个巨大的宝藏,对当时缺衣少食的曹操军队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盗墓盗得多了,曹操就悟出了厚葬容易招来盗墓者这个道理。于是,曹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统治者。

公元218年,他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贫瘠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封土,不植树。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陪葬。

2009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就是曹操墓。随葬物品一共有8件,分别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是曹操的遗骨。

曹操绝对没有想到,自己薄葬,又搞了“七十二疑冢”,遗骨还是在千年后被挖了出来,莫非冥冥中真的有报应轮回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东顶祖师殿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东顶祖师殿位于邓州市构林镇贺营村,始建于宋代,明代达到极盛,后由于战乱破坏,建筑泯灭殆尽。1994年,经市政府批准,对东顶祖始殿进行了修复,现建筑有大门、老君殿、祖师殿、父母殿、转运殿、廊房等,占地面积50余亩,系一方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

贺营村:贺营村位于构林镇南2公里处,全村有10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15户,总人口4773人,总耕地面积9487亩。共有小学2所,共有教职工22人,在校学生527人。贺营村具有“岗多平原广”的地貌特点。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坡降在1/80——1/200。土质为黄老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季风转换影响,寒往暑来,四季更迭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襄阳麻油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襄阳麻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襄阳麻油是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的特产。襄阳麻油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麻油,俗称香油,是小磨香油和机制香油的统称,亦即具有浓郁或显著香味的芝麻油。在加工过程中,芝麻中的特有成分经高温炒料处理后,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物质,致使芝麻油具有独特的香味。

2013年,襄阳市襄州区油脂油料协会申报的“襄阳麻油”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600677。

襄阳麻油

襄阳市襄州区油脂油料协会

12600677

芝麻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襄阳码头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襄阳码头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的襄阳码头分布于襄城、樊城的汉水两岸,共有31座。其中襄城码头位于汉江南岸,分别为檀溪、罗家、夫人城、临汉门、官亭、铁桩、拱宸、长门、闸口;而樊城码头分布于汉江北岸,分别为火星观、米公祠、大码头、龙口、公馆门、林家巷、左家巷、邵家巷、望岘亭、余家巷、莫家巷、官码头、占吉庙、五显庙、回龙寺、汉阳书院、基峨巷、苏家巷、湖南馆、马道口、梯子口、迎旭门。

在漕运兴盛的年代,襄阳城内有21条小街巷可直通河岸码头,大小船行20多家。民国年间,襄阳因船运业发达,水路运输达到一个顶峰。据《襄樊交通志》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前后,根据把头势力划分,汉江5公里多的江边共分布有11个半码头,其中襄城3个,樊城8个半。襄城上自小北门,下至长门,依次有小北门、大北门、长门。樊城上自大码头,下至梯子口,依次有大码头、公馆门、晏公庙、官码头、占吉庙、回龙寺、基峨巷、马道口、梯子口(半个),两岸码头工人约有千人。

襄阳的这些码头鳞次栉比、形态各异、功能有别,有专门的人渡码头,有专供官员渡江的官码头,有主要用来运货的商用码头,还有主要用于军事防御的军事码头和便于架设浮桥的铁桩码头等。商用码头也有比较固定的用途,有的专属于某个大商号,有的则专门装运某一类货物。樊城的两千余家商号每年出入的商品丰富,囊括山杂货、食盐、芝麻、煤炭、木材、油和粮食等,价值在600万银元以上,相当于今天超过十亿元的物资。

背靠码头的中山前街和中山后街就是当年城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上世纪40年代的前街,一水儿青石板铺成,制皂厂、酱园、绸缎庄、银楼、药店、盐行鳞次栉比,货物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些货物,大都通过汉江运输而来。茶馆、饭庄及各类摊点遍布两岸,人声鼎沸,仿若街市。“日有千人撑篙,夜有万盏灯火。”可以遥想:满河船桅,纤夫盈堤,沿江纤夫起航的号子声动十里,小船划向大船,大船靠向码头。

据《襄阳府志》载,襄阳码头最早为陡坡式土码头,现存码头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在襄阳知府郑敦允的主持下,将原陡坡式土码头改为条石阶梯式码头,有些还在码头上建牌楼。由于历史的原因,码头上的建筑设施被先后拆除,唯码头尚存。

2008年,襄阳码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杨过为什么不守襄阳 其实只是郭靖、杨过分工不同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神雕侠侣》最后,郭靖带着武林群雄守护襄阳城,想要保卫前线边境,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人。当时杨过武功超群,他为什么不帮郭靖守护襄阳,而是选择和小龙女就此归隐呢?虽然杨过和郭家此前积攒了不少矛盾,但在国家安危面前,私人恩怨应该暂且放在一旁才对,杨过为何执意隐退?相信这是很多网友不理解的一件事。其实杨过并非逃避,而是他和郭靖的任务不同。当时南宋军队已经无力抵抗蒙古军的入侵,郭靖也是心知肚明,但他不愿就此放弃,最后随着襄阳城的失守,南宋走向覆灭,郭靖和黄蓉双双殉国。不过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复国的火种,就是倚天剑和屠龙刀,这两部兵器里藏有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谁能得到便有再次统领天下的机会。杨过为什么不守襄阳

杨过不是不守襄阳城,他和郭靖肯定早就商量过此事,如果郭靖让杨过留下来帮忙,相信杨过肯定不会拒绝。不过郭靖应该是希望杨过能够活着,他还年轻,而且有能力,杨过应该背负带领汉人光复江山的重任,而不是待在襄阳一起送死。倚天剑和屠龙刀是用杨过的玄铁重剑铸成,所以杨过肯定知晓其中的秘密,或许郭襄创立峨眉派都在他们的计划之内,目的就是为了积攒力量。

从黄衫女的身份可以得知,她和丐帮、峨眉派都有关系,而且史火龙竟然会找古墓后人帮忙,说明他们之间肯定有联系。黄衫女一直在暗中帮助张无忌,应该就是看中他身上有推翻蒙古政权的潜力,如果没有杨过的指导,黄衫女也不会有这份心思。郭靖当年想的比较长远,所以才不让杨过和他一起守护襄阳城,郭靖则是赌上了自己的一切。杨过的使命

杨过身上背负的使命更加重大,他虽然和小龙女一起归隐,但并不是说从此就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杨过不会辜负郭伯伯对他的期望,所以肯定会好好培养能有一番作为的后人。黄衫女年纪轻轻,功力却十分深厚,她几次出场都解决了武林中的大危机,能够揭露周芷若的阴谋黄衫女功不可没。对于张无忌来说,他也终于能够安心发展明教事务。

最后张无忌是把《武穆遗书》交给了徐达,徐达率领大军接连战胜蒙古军,最后将蒙古赶回塞外,汉人江山得以光复,也证明了当年郭靖、黄蓉夫妇的选择并没有错。张无忌本有机会当皇帝,但他把这个位置让给了朱元璋,其实正史上明朝开国皇帝就是朱元璋。虽然文中没有特别描述杨过所作出的贡献,但他肯定是完成郭靖遗志不可或缺的一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襄阳凉面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襄阳人有句名谚:"冬至包面夏至凉面"。"凉面"也叫"麻汁面",为襄阳人夏季最喜爱的主食,因其制作简便,吃起来清凉爽口,已成为襄阳的大众化食品。

据传,唐代民间即食凉面。杜甫有诗曰:"新面来近市……经齿冷于雪,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凉面的吃法,《清稗类钞》中记载:"率为白水所煮,将进面时,即有生疏数小蝶,陈于几,曰面马。意为前马之导也,而和以调料而加于面。"所谓"面马",也叫"菜马"。有麻汁、食醋、蒜泥、黄瓜丝、胡罗卜菜末、香椿菜末、盐水等。将煮好的面条用冷水淘凉后,盛于碗中,浇上菜马拌匀即成。可根据各人的口味自浇自拌,十分方便。因为襄阳人喜欢吃生蒜,故蒜泥必不可少,再加以食醋,不仅取其味,又可消毒杀菌,实为受大众欢迎的夏令佳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襄阳古城

全文共 3457 字

+ 加入清单

襄阳古城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襄阳古城在襄阳市区汉水南岸。南跨汉沔,北接京洛,地处要冲,水陆交通方便。春秋时为楚国之北津戍,东汉末为荆州牧刘表治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城郭建置历史悠久,元末城垣大部被毁,明洪武初,又于旧址重筑。城高8.5米,周长7.3公里,四面六门,其四角皆建子城,各为角楼。此后虽屡毁屡修,但仍存明初旧制。现全城轮廓尚存、尤以北城垣最完整,清代重修的临汉门城楼仍耸立城头,重檐九脊,古貌犹存。登楼远眺,北临汉水滔滔,碧波萦带;南望岘山,岗峦连绵,城郭街市,尽收眼底。西南楚山如屏,群峰列峙,一揽天然之胜。其西北角有子城,名“夫人城”,相传为晋朱序之母韩夫人所筑。

◆景区周边交通:襄阳古城面积比较大,经过的公交线路比较多,市内有1路、6路、14路、21路、24路、512路等公交车穿城而过。

襄阳护城河

◆游览提示:2001年6月25日,襄阳城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阳城,是座巍峨雄丽的古城。她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壮丽的山川河流而闻名遐迩,古往今来不知有过多少骚人墨客在此留步,写下了许多呤诵她的动人诗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泛舟汉江,怀着对襄阳的深厚感情,写下了富有感染力的诗篇《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公。”

湖北省襄阳城墙起初筑于汉初(具体年代无考),屡经整修(从城墙砖上有“邓城”,“太平兴国”、“岳”、“光绪”等字样可证),略呈正方形。其东南隅有仲宣楼(俗称会仙楼)、魁星楼,西南隅有狮子楼,西北隅有夫人城。明洪武初年,卫国公邓愈守襄阳,在整修旧城的同时,并将东北隅城垣扩展至江边,增辟二门(大北门、长门),连同原有四门(详见《县城集镇》部分),各建城楼一座(今仅小北门城楼岿然独存)。六个城门外各有瓮城,东、南、西三门的瓮城外另有子城,瓮城、子城外各设吊桥(后改石桥)。城垣周长7.6公里,平均高8米,宽10米左右,用土层层夯筑,外用大块青砖垒砌(今仅存小北门,大北门和襄阳公园附近各一段)。城北以汉水为池,东、南、西三面凿有城濠,濠宽130米至250米,深2至3米,终年水波潋滟,俨若平湖(今襄阳公园用以供游客泛舟),全国罕见。由于城高且固,濠宽且深,加之汉岘天设,山川环卫,是以号称“铁打的襄阳”。

夫人城位于巍峨雄壮的襄阳城西北角,是与襄阳城紧紧相联的一座城外城。城墙高6米有余,周长约100米。城墙朝北的一方正中嵌有大型石匾,“夫人城”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城墙下边有一碑刻。这城墙上的匾和下边的碑刻,系清代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襄阳人为缅怀东晋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夫人所筑。

当年襄阳激战,守将朱序的母亲见儿子忙于全面防务,便亲自登城巡视,察看地形。她看出城西北角地势险要,必先受敌,便带领家婢和城中妇女,夜以继日筑起一座新城。西北角果然最先被敌军攻破,守城将士移驻新城继续战斗,保住了襄阳城。后为纪念韩夫人筑城有功,就把此段城墙称为“夫人城”。如今夫人作为襄阳城的子城,供人观赏。

荆州古治遗址位于襄阳城荆州街,现仅存残垣断壁。东汉时,荆州刺史治所在武陵汉寿(今属湖南),襄阳只是荆州南郡的属县。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献帝以刘表为荆州刺史,自汉寿徙治所于襄阳,襄阳从第三级地方机构所在地,第一次一跃而成为统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及两广一部的荆州的首府,成为荆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变化,对襄樊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临汉门,是襄阳城六大城门之一,又称小北门。位于今天的湖北襄阳古城。“汉沔津梁”“北门锁钥”是对它作为战略要津的又一赞誉。小北门城楼建筑在拱券式城门洞上,城楼四柱三间,重檐歇山顶,七檩抬梁构架,砖木结构,为清代建筑。小北门城楼具有北方建筑的稳重、浑厚之风,又兼南方工艺的灵动、飞扬之气,而脊吻、饰件则多采用襄阳地方传统工艺。城台长13.75米、宽22.6米,外有垛墙,内有女儿墙,台西侧有蹬城马道。

襄阳小北门城楼饱经沧桑,味兼南北之风,至今完好如初,已成为古城的标志。现如今,小北门是襄阳古城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它东边是大北门(拱辰门),西邻夫人城,南接北街和昭明台,是襄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襄阳的仲宣楼在东南角城墙之上。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王粲为“建安七子”之一,在襄阳15年未被重用,郁郁不得志,一腔愤懑化为《登楼赋》这一千古绝唱。襄阳仲宣楼原建筑已毁,1993年于原址上恢复,双层重檐歇山顶,分城墙、城台和主体楼几部分。楼高17米,总面积650平方米。悬挂沈鹏等名家题写的“仲宣楼”等8幅匾联。楼内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

仲宣楼是为纪念“建安七子”之首王粲而修建的。据《襄阳府志》记载,此楼毁于民国初年,其模样无人知晓,更无图可查。在重建时,只好参考毁于抗日时期的邻近该楼的魁星楼建筑结构。现在的仲宣楼,就是1993年襄阳市政府依据魁星楼修建的。整个仲宣楼高17米,总面积650平方米,可分为城墙、城台和主体楼三大部分。

仲宣楼、黄鹤楼、晴川阁和岳阳楼,是“楚天四大名楼”。襄阳的仲宣楼在东南角城墙之上。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

襄阳护城河平均宽180多米,最宽处250米,是我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被称为“华夏第一城池”。整个护城河河面宽阔如湖泊,碧波荡漾,好似绿色的巨龙环护着古城,使得襄阳城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据考证,襄阳城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完善于宋朝,筑城的同时开凿了护城河。城池南北长约1.7公里,东西宽1.5公里,护城河宽180米、水面91万平方米,是全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有“华夏第一城池”之称。

位于古襄阳城中心的襄阳王府,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公元1436年。明崇祯十四年,张献忠破襄阳时,因不满皇帝的封建统治,放火焚烧其第五子襄宪王府宇,襄阳王府遭毁灭。1993年,襄樊市政府为恢复古城风貌,再次投资重建。重建的襄阳王府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吸引着中外游客。

襄王为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朱瞻善。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王府由长沙迁移襄阳城内东南隅,重新营建,占地约4万平方米,有正厅3间,后堂5间,大门、仪门各3间,左右榜房18间,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王府旧址上,现已新建王府大门、正殿,陈列着襄樊市及所属各县出土的文物。

绿影壁在襄阳市襄阳城东南隅。因全用青绿色石料刻砌而成,故名。明正统元年(1436年)襄王朱瞻墡,自长沙徙封是邑,营造宫室,此壁就是当年王府门前的照壁。崇祯十四年(1641年)王府全部被毁,唯照壁保存至今。高7.6米,宽26.2米,厚1.6米,系仿木结构,面阔3间,均以汉白玉镶边。中间刻有“二龙戏珠”,左右各刻巨龙飞舞于“海水流云”之间。四周边框精雕小龙64条,姿态各异。影壁造型庄重,雕刻华美,风格豪放,生动雄伟,是石刻中珍贵的艺术品之一。

壁用绿色砂岩块浮雕云龙海水,然后拼砌而成。合壁雄伟壮观,壁的主画面,以及壁座、壁顶、壁脊雕龙百条,大的5米有余,最小的只有十几厘米。雕龙生动自然,使人有脱壁而出之感。中堵的主画面雕巨龙两条凌空腾飞,争戏一颗直径达33厘米的玉珠,左、右两堵各雕一蛟龙飞向中堵,大有夺珠之势,整座壁面雾海茫茫,群龙争跃。绿影壁是中国现存四大影壁之一,属中国第二大影壁。也是独具特色的一座。

襄阳码头最早为陡坡式土码头,现存码头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在襄阳知府郑敦允的主持下,将原陡坡式土码头改为条石阶梯式码头,有些还在码头上建牌楼。由于历史的原因,码头上的建筑设施被先后拆除,唯码头尚存。 2008年,襄阳码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襄阳城墙夫人城台西侧墙体上的“弹坑”是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襄阳时,炮轰城内国民党守军时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现保留“弹坑”是为了让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1948年,刘邓主力由大别山转至中原,6月13日,刘邓下达解放襄樊的命令。7月5日,中原野战军和桐柏、陕面军区等部队向襄樊靠拢,6日完成对别合围,8日由王近山司令员下达作战命令,通过“刀劈三关、猛虎掏心”的战术,主攻琵琶山、真武山,占据城外制高点铁拂寺,集中火力,攻打襄阳城内残余。15日解放军从襄阳城西攻入城内,活捉襄阳国民党守将,解放襄阳。

地址:襄阳市襄城区冯家巷2号

类型:古迹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襄阳干炒仔鸡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特点:麻辣鲜香,味道极美,增进食欲。

主料鲜土仔鸡2只,约1500克。

配料鲜青椒500克,花生米150克,葱段、蒜末。

调料麻油250克,花椒50克,酱油12克,料酒6克,鸡精、姜片、八角、胡椒粉、丁香、沙仁、草果适量。

制法

1、花生米炸熟备用。

2、将仔鸡宰杀去毛除内脏洗净,剁成小块,麻油烧至6成热,放入花椒、姜片,加鸡块翻炒,再加料酒、酱油、精盐、鸡精、辣椒块、八角、胡椒、丁香、沙仁、草果,炒成金黄色,倒入花生米,倒入锅仔,加少许水,用小火焖10分钟左右上火锅。3、边吃边翻炒,以免糊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襄阳王府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古襄阳城中心的襄阳王府,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公元1436年。明崇祯十四年,张献忠破襄阳时,因不满皇帝的封建统治,放火焚烧其第五子襄宪王府宇,襄阳王府遭毁灭。1993年,襄樊市政府为恢复古城风貌,再次投资重建。重建的襄阳王府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吸引着中外游客。

襄王为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朱瞻善。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王府由长沙迁移襄阳城内东南隅,重新营建,占地约4万平方米,有正厅3间,后堂5间,大门、仪门各3间,左右榜房18间,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崇祯十四年(1641年)王府全部被毁,唯照壁保存至今。高7.6米,宽26.2米,厚1.6米,系仿木结构,面阔3间,均以汉白玉镶边。中间刻有“二龙戏珠”,左右各刻巨龙飞舞于“海水流云”之间。四周边框精雕小龙64条,姿态各异。影壁造型庄重,雕刻华美,风格豪放,生动雄伟,是石刻中珍贵的艺术品之一。

王府旧址上,现已新建王府大门、正殿,陈列着襄樊市及所属各县出土的文物。

绿影壁是明襄藩王府的前照壁,因壁石苍翠,故名“绿影壁”。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全壁分为三堵,三堵各用雕龙汉白玉块镶边,鲜明醒目。

绿影壁在襄阳市襄阳城东南隅。因全用青绿色石料刻砌而成,故名。明正统元年(1436年)襄王朱瞻墡,自长沙徙封是邑,营造宫室,此壁就是当年王府门前的照壁。崇祯十四年(1641年)王府全部被毁,唯照壁保存至今。高7.6米,宽26.2米,厚1.6米,系仿木结构,面阔3间,均以汉白玉镶边。中间刻有“二龙戏珠”,左右各刻巨龙飞舞于“海水流云”之间。四周边框精雕小龙64条,姿态各异。影壁造型庄重,雕刻华美,风格豪放,生动雄伟,是石刻中珍贵的艺术品之一。

壁用绿色砂岩块浮雕云龙海水,然后拼砌而成。合壁雄伟壮观,壁的主画面,以及壁座、壁顶、壁脊雕龙百条,大的5米有余,最小的只有十几厘米。雕龙生动自然,使人有脱壁而出之感。中堵的主画面雕巨龙两条凌空腾飞,争戏一颗直径达33厘米的玉珠,左、右两堵各雕一蛟龙飞向中堵,大有夺珠之势,整座壁面雾海茫茫,群龙争跃。绿影壁是中国现存四大影壁之一,属中国第二大影壁。也是独具特色的一座。

朱瞻墡(1406年4月4日-1478年2月18日),明仁宗第五子。明襄宪王,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庄警有令誉。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长沙。正统元年(1436年)徙襄阳(今湖北襄阳)。英宗北狩,诸王中,瞻墡最长且贤,众望颇属。太后命取襄国金符入宫,不果召。瞻墡上 书,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募勇智士迎车驾。书至,景帝立数日矣。英宗还京师,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襄阳引丹水利风景区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襄阳引丹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引丹水利风景区是灌区型省级水利风景区,位于襄阳市境内,景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3°C,降水丰沛,年均降水量845.6mm,光照充足,年日照数达1914.7h。引丹灌区水利风景区强调景区景观格局与当地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相融合,突出“一山”、“一水”、“一城”的风景园林式生态景观。为强调地域特征,引丹景区规划突出了植物景观设计这一主题,不同的景观节点有着不一样的主题植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源”的理念,创造一种自然、逸闲的烂漫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襄阳护城河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襄阳护城河平均宽180多米,最宽处250米,是我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被称为“华夏第一城池”。整个护城河河面宽阔如湖泊,碧波荡漾,好似绿色的巨龙环护着古城,使得襄阳城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据考证,襄阳城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完善于宋朝,筑城的同时开凿了护城河。城池南北长约1.7公里,东西宽1.5公里,护城河宽180米、水面91万平方米,是全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有“华夏第一城池”之称。

襄阳能走到今天,有两个功不可没的大功臣,它们就是护城河与古城墙。

护城河很宽,有三四十米。水是碧绿的,两旁种满了老柳树.老柳树有着粗壮的树干,翠绿的叶子和青绿的河水互相衬托着,真是美不胜收。也许是最近经常下大雨的缘故吧,护城河的水位上涨了许多。说到这里,使我不禁想起当年诸葛亮在护城河边的城楼上抚琴弹奏,使用空城计逼退魏家兵的情景。历尽沧桑的护城河水拍打着岸边,它的微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就象在演奏一首胜利的赞歌。

城墙守在河边,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已经下岗了,只能让后人赞叹它的一生。或许现在的它,只是一个妆点城市的点缀品,但它的一生是值得回味的。千百年来,它陪伴着战士们抵抗外敌、它坚守着襄阳古城、解放战争中它目睹了解放军攻破敌人防线,解放襄阳城......

今天的城墙和护城河,已不再是昔日对付敌人的城防工事,它的美丽的身影,妆点着城市的风景,也在无声的告诉后来的人们,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故事。

景点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护城河

开放时间8:00-17: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襄阳大耳黑猪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襄阳大耳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襄阳大耳黑猪

肉类产品

湖北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襄阳黑猪养殖专业技术协会

襄阳市所辖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老河口市、枣阳市、保康县共8个县(市、区)的10个乡镇(卧龙镇、牛首镇、龙王镇、石桥镇、薛坪镇、石花镇、庙滩镇、仙人渡镇、七方镇、马桥镇)12个村(红庙村、关山村、王坡村、汪营村、龚湾村、宏道村、薛家坪村、将军村、喻家湾村、高庄村、杜坡村、周湾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0′~112°13′,北纬31°50′~32°0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襄阳破城是导致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吗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襄阳丢了之后,南宋很快就灭亡

对于历史种的南宋灭亡,很多人存有疑问,明明之前还是南宋大元鼎立之势,可为何就是在襄阳这一座城池沦陷之后,三年南宋便走向灭亡呢。

其实襄阳并不是简单的代表一座城池,而是代表着整个南宋的防御体系,当时的南宋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将防线与天然地理优势相结合,蒙古军虽然拥有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但是在南宋防线面前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这一局势一直僵持了很多年,但在忽必烈建立大元,并且顺利即位之后,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且针对这个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南宋却还是原地踏步,以为凭借天然地理优势,蒙古军不能奈何他们。

这样便有了襄阳破城,襄阳破城就代表着南宋的整个的防御体系被元军瓦解,元军已经攻克了南宋的天然防线,但南宋却一直故步自封,不肯改进防线,最终导致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i襄阳如何查询狂犬疫苗接种点信息

全文共 10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i襄阳这个软件用户在使用的时候,特别的便利,很多业务都可以在软件当中办理。i襄阳如何查询狂犬疫苗接种信息?具体查看方法如下。

1

首先打开APP点击医疗。

2

点击狂犬疫苗接种点查询。

3

即可查看到狂犬疫苗接种点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保靖土司祖师殿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保靖土司祖师殿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土司祖师殿位于老司城太平南麓,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建于明代。正殿柱大数围,上架木枋处无斧凿痕迹,相传为鲁班显灵所建。此殿占地580多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长17.5米,宽13米,高20米,全木材结构,永34根大柱支撑屋顶。柱础用双曡圆鼓式,殿脊殿檐是图案精致的陶砖陶瓦。殿中金柱前,砌有神龛一座,上供“祖师”神象。殿宇斗拱雄伟古朴,梁架结构颇为特殊,是土家族地区颇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襄阳山陕会馆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襄阳山陕会馆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由--商人共同兴建的山陕会馆所在地,现正位于襄阳二中校园内。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因为会馆声势日渐衰败,这里就被有效利用起来,创办了"樊城第一中心国民小学",也开启了山陕会馆的另一重历史使命。从此,这会馆便一直与学堂和师生结下了跨越世纪的缘分。解放初,这里被改为"襄樊第一小学",继而创办"襄樊市中学",是襄阳市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公办普通中学"联中二部",五十年代改为"襄樊市二中"。校园内的山陕会馆正好见证了襄阳二中近百年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或许正是因为在历史长河里,山陕会馆一直被教书育人的校园生活所包围,较之城里其他会馆更为有幸地逃过了各种劫难,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保护。追溯过往,这座始建于康熙39年的襄阳山陕会馆浸润着岁月风霜,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气息与史料研究价值,在1983年被襄阳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湖比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在襄阳众多会馆中,规模宏伟浩大,设计精良考究,建筑级别居高。

襄阳山陕会馆原本位于樊城三条街巷的交汇处。其正对面的磁器街,左手的皮坊街,右边的邵家巷,现如今都随着襄阳"九街十八街"的城市改建工程,逐渐被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所替代。如果打汉江铁路大桥经过时,它古朴的身影一定会引人注目。因为山西是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琉璃的故乡,所以山陕会馆在屋顶、照壁上使用了大量的琉璃,那气象万千的建筑样式,即使被绿树掩映,被高楼环绕,仍难掩一种霸气侧漏,逆风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魔道祖师wifi是什么梗?看完才明白!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魔道祖师动漫受到了大家的喜欢,虽然说蓝忘机等了魏无羡十三年,魔道动漫甚至已经有不少的人经过的2刷甚至是更多,但是依旧有不少的梗让人有点不解,WiFi就是其中的一个,那么魔道祖师wifi什么梗呢?

在看到有人叫魏无羡是WiFi的时候,就会认为因为魏无羡的名字无线,后来才知道一切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的,网瘾少年蓝忘机,断网一断就是十三年,连上WiFi后,天天上线。虽然说这一切都是网友在开玩笑,可是并不是没有道理,就是普通人一天没网可能就已经干着急了,要是给你十三年没有网络可不是一定会天天上线了。何况蓝忘机十三年一直在努力问灵,目的就是要找到无羡,对于忘羡两人之间的感情,可谓是非常的经典了。魔道作为一部耽美动漫还能够受到大家的喜欢,虽然说依旧少不了不少人说难以接受,但是还是追得不亦乐乎。

魔道祖师wifi的梗是:WiFi的中文名就是无线,谐音无羡,所以是指魏无羡,蓝忘机和魏无羡后来分别13年,蓝忘机在这13年里一直在努力问灵,目的就是要找到无羡,对于忘羡两人之间的感情,可谓是非常的经典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