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褐斑病如何防治(热门19篇)

浏览

944

文章

19

篇1:葡萄褐斑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的病原CerosporaipomoeoeaeWint.属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尾孢属,番薯尾孢。分生孢子梗多根束生,暗褐色,25-200微米。分生孢子针形,无色,基部平切,20-200毫米,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葡萄褐斑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1、因地制宜采用抗病品种。秋后结合深耕及时清扫落叶烧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生长中后期摘除下部黄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2、春季萌芽后可喷施下列药剂减少越冬菌源: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3、展叶后6月中旬,即发病初期,可用下列药剂:53.8%氢氧化铜悬浮剂1000—12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3000—5000倍液;5%己唑醇悬浮剂1000—12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加倍液;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5000—7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3000倍液;12.5%烯溴醇可湿性粉剂2500—4000倍液;24%腈苯唑悬浮剂2500—32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6000—7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500—100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剂2000—25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等,喷旅.间隔10—15天,连喷2—3次,防效显著。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葡萄褐斑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的内容,提前做好防治措施可以保证葡萄的质量,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什么农药能防治褐斑病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一般蔓生型品种或半蔓生型品种较直立型品种感病,晚熟品种往往,发病重;降雨及湿度是决定病害发生轻重的主导气象因素。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什么农药能防治褐斑病呢?

1、农业防治:

加强管理,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改善通风透光状况。清除落叶,消除侵染源。

2、药剂防治:

方案一:奥力克速净3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方案二:奥力克速净30ml+金贝4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3、发病前期:方案一:奥力克速净50ml+金贝40ml,兑水15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方案二:奥力克速净50ml+奥力克细截30ml,兑水15公斤,每5—7天用药1次;

方案三:奥力克速净50ml+奥力克霜贝尔30ml,兑水15公斤,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4、发病中后期:奥力克速净50ml+吡唑醚菌酯5g或福美双25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奥力克速净50ml+苯醚甲环唑10g或70%甲基托布津1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奥力克速净50ml+戊唑醇10—15g或克菌丹15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奥力克速净50ml+多菌灵15g或代森锰锌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什么农药能防治褐斑病的内容,当植物出现褐斑病可以用上面的药物来治理,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核桃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以器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引致幼苗子叶发病,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先侵染底部叶片,后进行重复侵染向上蔓延,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核桃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为害叶片、嫩梢和果实。先在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灰褐色,边缘暗黄绿色至紫褐色。病斑常常融合一起,形成大片焦枯死亡区,周围常带黄色至金黄色。病叶容易早期脱落。嫩梢发病,出现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黑褐色病斑,边缘淡褐色,病斑中间常有纵向裂纹。发病后期病部表面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果实上的病斑较叶片为小,凹陷,扩展后果实变成黑色而腐烂。

1、田间管理:春雨来临前,彻底清扫核桃园,及时清除病枝叶,深埋或烧毁。同时,加强核桃栽培的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特别要重视改良土壤,增施肥料,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药物预防:在核桃褐斑病发病前使用《奥力克-靓果安》按300倍液稀释喷洒,15天用药一次,搭配《沃丰素》按6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可以较为有效的预防核桃褐斑病的发生。

3、药物治疗:轻微发病时《奥力克-靓果安》按300倍液稀释喷洒,10~15天用药一次。病情严重时按200倍液稀释,7~10天喷施一次,如果病情严重需要《沃丰素》按6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同时,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力,雨后注意排水,降低果园湿度。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核桃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当核桃出现这种病害要及时治理,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黄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的病原为尾孢菌,分生孢子梗淡褐色,束生。分生孢子无色,鞭形,具3-7个隔膜。大小30-983.4-4微米。本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7-30℃,37℃以上或5℃以下停止发育,致死温度为45℃,10分钟,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6-31℃,最适相对湿度98%-100%,以水滴状最好,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黄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黄瓜褐斑病多从黄瓜盛瓜期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发展。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病斑多数直径8~15毫米,小的3~5毫米,大的20~25毫米。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生稀疏的淡灰褐色霉状物。有时病斑相融合,叶片枯黄。发病重时,茎蔓和叶柄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

1、种子消毒

黄瓜与南瓜嫁接时,要注意南瓜种子也要不带菌。用55℃温水浸泡黄瓜种子和嫁接用的黑籽南瓜种子30分钟。

2、农业措施

发病田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彻底清除田间病残株并随之深翻土壤,以减少田间初侵菌源。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硼肥。防止黄瓜植株早衰,浇水后注意放风排湿,发病初期摘除病叶。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1)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黄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白菜褐斑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也称黑斑病、叶斑病。这种病害对月季、荼花、杜鹃花、蔷薇、菊花等危害较多,叶片中间出现黑斑点,然后叶黄脱落,这种病害的发生原因,多数由于环境闷热不通风和潮湿所造成,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大白菜褐斑病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1、种子处理使用无病种子。种子带菌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农业措施重病地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收后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腐烂分解。高畦或高垄栽培,适期晚播,避开高温多雨季节,控制莲座期的水肥。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合理灌水,注意排除田间积水。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0%灭病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8%倍得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大白菜褐斑病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五角枫褐斑病病害防治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五角枫属于落叶乔木,高度可以达到20米,而且树皮呈现灰色或者是那种灰褐色,叶子方面是宽长的圆形,那么五角枫褐斑病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真菌性病害,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直径为5-10mm,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

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单株受害叶片、叶鞘、茎秆或根部,出现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成黑褐色,腐烂死亡。

五角枫褐斑病害多发生于6~8月的雨季,因此为了防治五角枫病害,在栽培中我们可在幼苗全部出土后的7~10d内,喷洒浓度为0.1%的敌克松或者是采用五氯硝基苯的混合剂,也就是五氯硝基苯3份、多菌灵和敌克松各1份,它们混合可杀死或抑制土壤中的多种病原菌。五角枫苗圃期的发病来势比较快,因此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可以在植株上喷布1∶2∶200倍的波尔多液或五氯硝基苯混合剂,从而达到五角枫苗圃期的病虫害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用什么药防治猕猴桃褐斑病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猕猴桃褐斑病在5-6月份为病菌侵染高峰期,病菌从叶背面入侵。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高温高湿易发此病,初期叶片边缘呈圆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遇水迅速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深褐色,病斑后期密生小黑点,受害叶片卷曲,破裂,干枯易脱落,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用什么药防治猕猴桃褐斑病呢?

1、冬剪后彻底清园,清除园内落叶、落果,清除病残体。

2、科学整形修剪:注意夏剪,改善果园内通风透光条件。夏季高温、高湿是病害的高发季节,注意控制灌水和排水工作,以降低湿度,减轻发病程度。

3、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重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合理负载,适量留果,维持健壮树势,提高树体抗病性。

4、早春萌芽前化学防治:全园仔细喷布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80%五氯酚钠粉剂150倍液。发病初期,即4月下旬至开花前后,用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该病害持续时间长,喷药次数可稍多些,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药,连喷3~5次,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用什么药防治猕猴桃褐斑病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什么药能防治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水稻秧苗褐斑病病菌在种子和病组织中越冬。从伤口侵入寄主,也可从水孔、气孔侵入。细菌在水中可存活20~30天,随水流传播,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什么药能防治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呢?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病原菌在种子上和病组织中越冬,成为次年侵染源。病原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机体,也可通过水孔、气孔侵入。病原菌可在水中存活20-30天,并可以随水流传播。台风暴雨常促成病害蔓延,低温可加重危害。土壤酸性、偏施氮肥都有利于发病。

1、加强检疫,防止病种子的调入和调出。

2、浅水灌溉,防止田水串流。采用配方施肥,忌偏施氮肥。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处理带菌稻草。

3、药剂防治参见水稻白叶枯病。

4、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栽培上注意清除田边杂草,严防病田水串流,要求浅水灌溉,合理施肥等。

5、药剂防治:老病区在台风暴雨来临前或过境后,对病田或感病品种立即全面喷药1次,特别是洪涝淹水的田块。用药次数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和气候条件决定,一般间隔7-10天喷1次,发病早的喷2次,发病迟的喷1次。每667平方米涌0%叶情双可湿性粉剂100克,70%叶枯净(又称杀枯净)胶悬剂100-150克,或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或50%代森铵100克000(抽穗后不能用),或25%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或15%消菌灵200克,以上药剂加水50升喷雾。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什么药能防治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辣椒褐斑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斑点,随之病斑逐渐扩大,连成大斑,病斑受叶脉的限制,大多呈现不规则形。外围有褪色的晕圈,边缘呈红褐色,中央灰白色,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辣椒褐斑病有哪些防治方法呢?

1、农业措施: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

2、种子消毒:辣椒播种前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后冲净催芽。直播时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

3、设施消毒:保护地栽培时,定植前用烟雾剂熏蒸棚室(此时棚室内无蔬菜),杀死棚内残留病菌。生产上常用硫磺熏蒸消毒,每100立方米空间用硫磺0.25千克、锯未0.5千克混合后分几堆点燃熏蒸1夜。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20%苯霜灵乳油35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50倍液,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辣椒褐斑病有哪些防治方法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玉米褐斑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玉米褐斑病一般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生病害,玉米12片叶以后一般不会再发生此病害。另外,据调查双亲中含有塘四平头成分玉米品种的易感病,如沈单16号,陕单911,豫玉26等,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玉米褐斑病有哪些防治方法呢?

1、农业措施。①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并深翻土壤;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一般应在玉米4~5叶期追施苗肥,追施尿素(或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亩,发现病害,应立即追肥,注意氮、磷、钾肥搭配;③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④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时追肥、中耕锄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⑤栽植密度适当稀植(大穗品种3500株/亩,耐密品种也不超过5000株/亩),提高田间通透性。

2、药剂防治。①提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每667平方米用25%的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戊唑醇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②及时防治。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25%的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茎叶或用防治真菌类药剂进行喷洒。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水溶液(原文的尿素和后面追施速效氮肥是矛盾的)、蓝色晶典多元微肥、壮汉液肥等,结合追施速效肥料,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且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根据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左右,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玉米褐斑病有哪些防治方法的内容,当玉米出现这种病害时一定要及时治疗,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怎样防治柑桔褐斑病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柑橘褐斑病病叶初生散落圆形褐色小点,周围有黄色晕环。随病斑扩大,边缘略隆起,深褐色,中部黄褐色至灰褐色,略下陷,外围仍有黄色晕环。病斑圆形或不正圆形,少数或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大小为3-17毫米,平均为5.18毫米。一叶上有3-5个病斑,多的达10余个,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怎样防治柑桔褐斑病呢?

一、基本方法

清洁果园,修剪病枝:在柑橘春梢萌芽前(即2月底前),结合冬、春季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并收集烧毁,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修剪后要求喷施一次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清理排水沟:针对隐蔽湿度大的果园,要求果农修整沟渠,降低水位,通过深沟排水措施来降低园区内湿度,改变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环境。

加强树体管理:褐斑病病原菌易感染柑橘幼嫩组织,偏施氮肥的果园由于氮肥促进幼嫩组织的生长而发病较重。因此,要求果农避免偏施氮肥,增施氮、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二、药剂防治

1、防病时间:在感病比较严重的果园,新梢刚展开1/4-1/2的时候就应该预防褐斑病保护春梢(病害发生特别重的可以在春梢接近完全展开后增加一次喷药),根据发病程度,全年喷药3~6次。即3月中上旬至5月上旬前2-3次喷药。5-7月上旬温暖多雨时节,连续2-3次喷施杀菌剂,每次相隔20天。8月根据病情再喷药1-2次,进入九月可不再喷药。

2、杀菌剂种类:杀菌剂的科学选择及合理混配使用非常重要。要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合理配合使用,并且可将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混配使用以提高杀菌效果,延长病害对杀菌剂产生抗性。发病之前可选择保护性杀菌剂:大生M-45,可杀得、喹啉铜;其他感病期间可选择内吸治疗性杀菌剂: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如速克灵、扑海因(异菌脲)退菌特、咪鲜胺等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污菌酯或吡唑醚菌酯等等。除树冠喷药外,还可以考虑地面撒施石灰,以减少侵染源。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怎样防治柑桔褐斑病的内容,一旦出现病害要及时治疗,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茄子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Cercosporaroseleri(Caff.)Sace.分生孢子梗较短,松散不集结成束,淡褐色。分生孢于长柱形,直或稍弯,有3~5个分隔,棕色,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茄子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茄子褐斑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下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遇有适宜的发病条件,分生孢子萌发经伤口或气孔侵入,潜育期7~8天,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致病害不断加重。该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温24~28℃,相对湿度高于85%或连阴雨、多露利其流行。

1、实行2年以上轮作。

2、覆盖地膜,可减少初侵染。

3、合理灌溉,适时适量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把植株下部老叶打去,增加通透性。

4、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每667m2施尿素70kg、重过磷酸钙37kg、硫酸钾25kg,影响茄子三因素依次为钾>氮>磷。每667m2单产1000kg,应施尿素55kg,重过磷酸钙23kg、硫酸钾22kg。此外也可喷施惠满丰多元素复合有机活性液肥,每667m2用量300毫升、稀释500倍,喷叶2~3次。

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采前7天停止使用百菌清,其余采前3天停止用药。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茄子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成黑褐色,腐烂死亡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央有一个浅灰色中心,四周黑褐色,严重时病叶变黄脱落。茎部也可染病,症状类似,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下面具体的来了解一下吧。

在高温高湿天气来临之前或其间,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保持一定量的磷、钾肥,避免串灌和漫灌,特别要避免傍晚灌水。在草坪出现枯斑时,应在早晨尽早去掉吐水(或露水),有助于减轻病情。夏季剪草不要过低(一般在5-6厘米),过密草坪要适当打孔、梳草,枯草和修剪后的残草要及时清除,应种植抗(耐)病品种,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使用无病种子。种子带菌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农业措施:重病地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收后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腐烂分解。高畦或高垄栽培,适期晚播,避开高温多雨季节,控制莲座期的水肥。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合理灌水,注意排除田间积水。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0%灭病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8%倍得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如何防治豌豆褐斑病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发病时,常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斑。条件适合时,病害发展很快,枯草斑直径可从几厘米扩展到一二米。由于病斑中心的病株可以恢复,结果使枯草斑多呈“蛙眼”状,即中央绿色,边缘为枯黄色环带,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如何防治豌豆褐斑病呢?

豌豆褐斑病主要为害叶、茎、荚。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斑上具针尖大小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茎染病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稍凹陷,向内扩展波及到种子,致种子带菌;种子病斑不明显,湿度大时呈污黄色或灰褐色。中国褐斑病是常发病害,生产上黑斑病、基腐病、褐斑病常混发。

1、重病田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

2、选留无病种子,或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5小时后,置入50℃温水中浸5分钟,再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

3、选择高燥地块,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抗病力。

4、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进行深翻,减少越冬菌源。

5、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绿叶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如何防治豌豆褐斑病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如何防治玉米褐斑病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在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枯草圈外缘(与枯草圈交界处)出现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的暗绿色至黑褐色的浸润圈,即“烟圈”(由病菌的菌丝形成)。这种现象只是在叶片很湿或空气湿度很高时才可能出现,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如何防治玉米褐斑病呢?

1、农业措施。①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并深翻土壤;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一般应在玉米4~5叶期追施苗肥,追施尿素(或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亩,发现病害,应立即追肥,注意氮、磷、钾肥搭配;③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④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时追肥、中耕锄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⑤栽植密度适当稀植(大穗品种3500株/亩,耐密品种也不超过5000株/亩),提高田间通透性。

2、药剂防治。①提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每667平方米用25%的粉锈宁1000倍液或25%戊唑醇1500倍液叶面喷雾,可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②及时防治。玉米初发病时立即用25%的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茎叶或用防治真菌类药剂进行喷洒。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水溶液(原文的尿素和后面追施速效氮肥是矛盾的)、蓝色晶典多元微肥、壮汉液肥等,结合追施速效肥料,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且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根据多雨的气候特点,喷杀菌药剂应2~3次,间隔7天左右,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如何防治玉米褐斑病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如何防治水稻秧苗细菌性褐斑病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单株受害叶片、叶鞘、茎秆或根部,出现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成黑褐色,腐烂死亡,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如何防治水稻秧苗细菌性褐斑病呢?

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病原菌在种子上和病组织中越冬,成为次年侵染源。病原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机体,也可通过水孔、气孔侵入。病原菌可在水中存活20-30天,并可以随水流传播。台风暴雨常促成病害蔓延,低温可加重危害。土壤酸性、偏施氮肥都有利于发病。

1、加强检疫,防止病种子的调入和调出。

2、浅水灌溉,防止田水串流。采用配方施肥,忌偏施氮肥。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处理带菌稻草。

3、药剂防治参见水稻白叶枯病。

4、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栽培上注意清除田边杂草,严防病田水串流,要求浅水灌溉,合理施肥等。

5、药剂防治:老病区在台风暴雨来临前或过境后,对病田或感病品种立即全面喷药1次,特别是洪涝淹水的田块。用药次数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和气候条件决定,一般间隔7-10天喷1次,发病早的喷2次,发病迟的喷1次。每667平方米涌0%叶情双可湿性粉剂100克,70%叶枯净(又称杀枯净)胶悬剂100-150克,或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或50%代森铵100克000(抽穗后不能用),或25%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或15%消菌灵200克,以上药剂加水50升喷雾。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如何防治水稻秧苗细菌性褐斑病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的病原为尾孢菌CercosporainsulanaSacc,分生孢子梗淡褐色,束生。分生孢子无色,鞭形,具3-7个隔膜。大小30-983.4-4微米,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1、标本兼治:

疑难病害的防治仅靠见症治症,特别是仅靠杀菌是不可行的,往往已经造成严重的损失,只有复壮树(株)体,增强抗逆性,解决病菌侵染途径,在生理健壮的基础上辅之以杀菌,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早防重治

菌源一旦入园难于根除,真菌病源能够远距离传播,生理性病害(枝干流胶及日灼)一旦形成在树势较弱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难以根除。所以要加强日常管理从极早杀菌和复壮树体入手,解决侵染菌源的数量和侵染条件(伤口、气孔)问题。在发病条件来临(具备)前、在症状初显时,采用得力的方案尽最大可能杀灭病菌解除病患,起到早防无病、病轻,重治是速效、省钱、省工的效果。

3、中西结合

中(草)药制剂靓果安具有多种成份复方而成、调理生长、提高作物免疫力、杀菌广谱、持效期长、由内而外防病治病的优势,单一成份的常规用药具有速效(抗药性较大)的特性,中西结合、复配使用有利于优势互补,在重症治疗时保障效果。

4、营养复壮

常规生产规程中所采用的化学药,大多具有抑制生长甚至伤害作物的特征,其作用机理只能通过杀菌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不具有营养复壮的作用。而中(草)药制剂是药食同源、药肥双效,营养复壮,有利于展叶,叶绿体创造的叶绿素多,创造的有机质多,树(株)体必然健壮。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苹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出现这种病害要及时治疗,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怎么防治大豆褐斑病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大豆真叶染病,初在叶正反面密生褐色小斑点,斑点周围褪绿,后扩大成不规则形或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的棕褐色病斑,直径1~5毫米不等,病斑具轮纹上散生小黑点,严重时病斑愈合成大斑块,致叶片变黄脱落。茎和叶柄染病,病斑暗褐色短条状,边缘不清晰。豆荚染病,荚面上生不规则棕褐色斑点,那褐斑病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怎么防治大豆褐斑病呢?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大豆壳针孢菌SeptoriaglycinesHemmi侵染引起。以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翌年,遇环境条件适宜,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先侵染底部叶片完成初侵染,后由病部产生的新生代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蔓延致上部叶片发病。播种带菌种子,遇条件适宜幼苗期即可致子叶发病,形成系统初侵染。

病菌侵染叶片的温度范围为16~32℃,发育最适温度24~28℃,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4~30℃,高于30℃则不萌发。发病潜育期10~12天。温暖多雨,夜间多雾,结露持续时间长发病重,连作地、排水不良、密植田块发病重。

防治要点:

1、选用抗病品种。

2、茬口轮作:与非豆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隔10天左右1次,连续1~2次。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等。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怎么防治大豆褐斑病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更好的了解植物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如何防治生菜褐斑病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褐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直径为5-10mm,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那褐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褐斑病是依靠分生孢子在植株或落叶上越冬的,因此入冬前应摘掉全部受病叶片烧毁,然后喷一次波美5度石硫合剂,再移入温室贮藏。发病以后切忌再向植株上喷水,否则蔓延更快。发病初期应立即喷布多菌灵1000倍液,连续两次可将病情控制住。多菌灵价格较贵,也可在生长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那么如何防治生菜褐斑病呢?

生菜褐斑病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丛在病残体上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及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植株生长势弱或偏施氮肥长势过旺,会加重发病。

注意田间卫生,结合采摘叶片收集病残体携出田外烧毁。在栽培田周围挖排水沟,避免田间积水,避免偏施氮肥,适时喷施植宝素等,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抵抗力。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如何防治生菜褐斑病的内容,一旦出现这种病害要及时治理,另外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褐斑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