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血吸虫病因是(推荐17篇)

浏览

3695

文章

17

篇1:学生血吸虫病传染吗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在校园传染病知识里看到有一种血吸虫病。所以想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知识,这种病对我们学生的危害有多大?学生血吸虫病传染吗?下面我们在上一起了解一下。

1、血吸虫病的感染方式

血吸虫病的感染方式及途径取决于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在易感环境从事插秧、田间管理、割运湖草、抢收早熟作物、捕鱼捉虾等生产活动均可引起感染另外抗洪抢险时由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次数多、时间长也易引起感染甚至成批急性感染。从事洗衣、淘米洗菜、游泳、嬉水等生活活动同样可导致血吸虫感染。

2、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血吸虫。但每年的4-10月既适于感染性钉螺逸放尾蚴又有大批人群因生产、生活和娱乐接触疫水如下水从事生产、防汛、洗衣物、游泳戏水等活动极易造成人畜感染。因此4-10月是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

3、血吸虫病的易感地带

人畜常到、粪便污染水源严重、感染性钉螺密度高的地方水体中的尾蚴密度高是血吸虫感染的易感环境。水网地区的易感环境常在村庄附近群众生产、生活常到的地点或船户、渔民停泊处附近或灌溉沟渠内。湖沼地区多为地势低洼、地形复杂、积水不易排出及家畜放牧的地点。山丘地区常在居民区附近的沟渠、小溪、池塘、稻田及家畜放牧地方。

4、血吸虫病的易感人群

不同种族和性别的人对日本血吸虫均易感。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的农民、渔民、船民常是血吸虫病的高危人群。另外儿童往往喜欢游泳、嬉水亦为高危人群。非流行区的人群进入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活动较本地居民的急性感染发病率为高病情更重。

想要了解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大家一定要多加掌握,这方面知识才能避免传染病危害到我们的健康。别忘了熟读校园安全知识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学生如何避免血吸虫病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在校园里生活,要多方面了解校园安全知识,因为校园里是集体生活,流行传染病比较多,所以学生要了解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牢记校园传染病知识,这样才能避免那些疾病伤害到我们的身体。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下中学生如何避免血吸虫病?

1血吸虫病的预防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②劝告家长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洗衣、洗菜等。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

2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感染了血吸虫毛蚴的钉螺传染给人、畜的传染病。血吸虫卵在水里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长成尾蚴后又离开钉螺回到水中。尾蚴接触到人、畜的皮肤后便会迅速进入人、畜体内,使人、畜感染血吸虫病。人、畜感染后,再通过其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有螺地带水域,造成新的传染性。

3、血吸虫的种类:

血吸虫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4、血吸虫病的危害:

急性血吸虫病是人在大量感染尾蚴的情况下发生的,发病迅猛,可在短期内发展成为晚期或直接进入衰竭状态,导致死亡。慢性血吸虫病发展较慢,早期对体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入晚期后则出现腹水、巨脾、侏儒等症,患者劳动力丧失,甚至造成死亡.

所以只有我们大家牢记上面的知识多加预防,才不会让疾病伤害到我们.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大家请再上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幼儿园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在集体生活中就避免不了传染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多方面了解这方面知识。在校园里要掌握校园传染病知识以及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这样我们才能做好预防,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幼儿园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危害:

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重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感染血吸虫的途径:

人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洗手,就可能得血吸虫病。牛、羊、猪等家畜也能得血吸虫病。

预防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②劝告家长不要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洗衣、洗菜等。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

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吸虫病的疫情.

所以我们应该熟记校园安全知识,想了解更多有关这方面知识,大家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血吸虫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这些!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血吸虫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病症,刚被感染之后不会出现显著的症状,但是虫卵却在身体中悄然生长着,等到可以发现之时,已经难以进行救治,因此,对于生活在水源充足的地区的人,应当注意检查身体。具体来看一下,血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1、国外文献报道90%以上脑血吸虫病患者无症状,由尸检证实。而国内文献报道大多数患者都出现程度不同的临床症状,因为脑血吸虫病是虫卵在脑内的异位性损害,可引起神经系统一系列症状[4~6]。患者都有疫水接触史,好发于青壮年,男多于女,一般在感染后数周或数年内发病。

2、以首发癫痫为多见,唐荣华等[8]报告98例均有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其中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37例(37.76%),单纯部分发作34例(34.69%),复杂部分发作10例(10.20%),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17例(17.35%)。还可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伴有失语、肌力下降及偏瘫等。

3、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所经过的器官(特别是肺)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产生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当大量童虫在人体移行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4、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是宿主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免疫应答。一方面通过肉芽肿反应将虫卵破坏清除,并能隔离和清除虫卵释放的抗原,减少血液循环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和对机体的损害;另一方面,肉芽肿反应破坏了宿主正常组织,不断生成的虫卵肉芽肿形成相互连接的疤痕,导致干线型肝硬变及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

5、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在组织血管内形成,堵塞血管,破坏血管结构,导致组织纤维化,这类病变主要见于虫卵沉积较多的器官,如肝和结肠。在肝内,虫卵肉芽肿位于门脉分支终端,窦前静脉,故肝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重度感染患者,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肝切面上,围绕在门静脉周围长而白色的纤维束从不同角度插入肝内,称干线型纤维化,是晚期血吸虫病特征性病变。

综上所述,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体检,随时发现自己身体的异样,调整饮食保持健康。对于一些前发的症状,一定要提前关注,及早治疗,防止到后期严重疾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专家透露:中国今年夏天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增多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出席今天在此间召开的血吸虫病防治报告会的专家透露中国今年夏天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增多

截至八月底,全国实行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疫情周报告、零报告制度以来的一个月,七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份,除云南较去年同期血吸虫急性感染降低百分之三十三点三,四川保持原有水平外,湖区五省共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病例四百三十八例,较去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三点九。

湖区五省中湖北疫情首当其冲:一个月累计确诊急感病人一百四十二名,较去年同期增长六成九。其后依次为安徽,病人一百一十三名,增长百分之八点六;江西病人九十名,增长五分之一;湖南病人七十一名,增长百分之五十一点一;江苏病人二十名,增长百分之十七点六。

八月以来,七省合计共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四百九十二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一百零五例。

据介绍,今年血吸虫病的发生特点是:地区分布相对集中,湖南省急性血吸虫病例以岳阳市病例最多,占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三。湖北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急感病例发生在病情较重的未控制地区。江西省急感疫情主要集中在波阳、余干两县,占全省报告病例数的四分之三。学生和农民为发病重点人群,感染方式以学生暑期游泳戏水接触疫水为主。而成人发病九成以上为生产性接触疫水,如捕鱼、修船等为主要感染方式。

专家分析,导致急感疫情数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六、七月份,长江流域暴雨成灾、内涝严重,造成钉螺扩散,厕所漫溢,疫水横流。由于受非典等因素影响,许多疫区未能按计划完成春季查螺灭螺工作。进入七至八月,南方诸省出现百年罕见的持续高温,游泳纳凉人数激增,人畜接触疫水频繁。部分急感高发地区新的移民建镇点,安全用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没有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学生血吸虫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各种各类的传染病特别多,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一定要了解校园传染病知识以及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避免感染上传染病。下面我们来一起聊一聊学生血吸虫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尾蚴迅速吸附在人的皮肤上,约经10~20秒钟,尾蚴即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内,人于是就感染了血吸虫。

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水质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周身长有许多纤细的毛,可以运动,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

成熟尾蚴并不久留在钉螺体内,但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从螺体逸出,当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尾蚴便离开螺体进入水中,此时,如果人下水(如在湖区捕鱼、打湖草、抗洪、救灾等)或赤脚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就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血吸虫尾蚴主要经皮肤侵入人体。

但据调查,喝含有尾蚴的生水也可感染血吸虫,说明尾蚴可通过口腔粘膜进入人体。弄清了钉螺、尾蚴、水体与人几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就不难懂得血吸虫是怎样传播的以及人与人接触是不会染上血吸虫病的道理。

所以只有接触了含尾蚴的水体才会有可能感染血吸虫。若是在没有钉螺作为媒介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产生感染。

我们了解了这些就一定要多加预防。全方面掌握校园安全知识,这样才能给我们制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请大家关注,上面也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中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现在学高中学生的学习非常紧张,但是我们也要了解校园传染病知识。这样才能避免流行传染病对我们的危害。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高中学生血吸虫防治知识。

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进行游泳、戏水、打草、捕鱼、捞虾、洗衣、洗菜等接触疫水的活动。

②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预防感染血吸虫。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和早期治疗,查出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

④生活在疫区的群众要积极配合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查病和治病工作,以及对家畜的查病和治疗工作。

⑤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是预防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所以我们应该多加了解校园安全知识。想要了解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血吸虫病的症状早期表现有哪些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血吸虫病,相信大伙都会比较狐疑,这个到底是什么病呢,为什么名字会这么奇怪,听起来还这么让人惊悚。其实,血吸虫病还真的是一种很可怕的寄生虫疾病,当这种寄生虫进入人体的时候,就会慢慢地摧毁你,建国之初我国大面积存在着血吸虫病,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血吸虫病的症状早期表现有哪些吧?

第一,血吸虫刚刚进入人们身体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属于一个侵袭期,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是血吸虫进入人体繁殖的时间。患者往往会觉得胸部有疼痛的感觉,有时候还会出现咳嗽的现象,如果稍微严重一点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咯血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总是被人们认为是肺部的疾病,所以很容易误诊了。

第二,当血吸虫在人体内积聚一点时间之后,那么患者就会表现出一些全身的症状,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患者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发热主要是因为血吸虫在人体内造成一定的炎症,机体所出现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发热的程度跟患者体内血吸虫的繁殖程度是有关系的。同时患者的胃肠道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就是患者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如果严重的话,俺么就会出现便血的情况。

第三,血吸虫病在人们的肝脏以及脾脏繁殖的话,那么,就会造成患者的肝脾出现肿大的现象,这样的话有时候往往会被人们认为是肝脏以及脾脏的原发性疾病。

当人们的身体被血吸虫感染的时候,所表现出来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患者会觉得胸部很疼,会出现咳嗽的现象。另外患者的体温也会上升,有时候也会出现肝脾肿大的现象。血吸虫病如果不好好治疗的话,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校血吸虫病多发于什么时候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在校园里生活经常会有一些流行感冒什么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多加了解校园安全知识。掌握校园传染病知识,才能更好的预防这些疾病伤害到我们。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我们必须了解到,下面我们一起说一下,学校血吸虫病多发于什么时候

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3种。急性多发生于初次感染者,但少数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在感染后也可发生。接触疫水后1-2天内,有的人在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点状红色丘疹,奇痒。

潜伏期:平均40天,多数在3周-2个月。发热是急性血吸虫病的突出症状。起特点是,病人体温午后开始逐渐升高,傍晚时达到高峰,至午夜大汗热退,热退后病人自我感觉良好。各种抗生素对血吸虫病发热均无效,而经抗血吸虫治疗后,发热可迅速消退。

病人绝大多数有肝脏肿大,并伴有压痛。感染较重,或反复感染者可出现脾肿大,若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性水肿和腹水,而导致死亡。

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一是发病前数周有疫水接触史。急性血吸虫感染多发生于5-8月份,但在湖区,9、10月份因捕鱼捞虾而发生急性感染亦不少见。二是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畏寒、发热、多汗和肝脏肿大为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特征。常伴有肝区压痛、脾肿大、腹胀及腹泻等。重症病人可出现腹水和肝功能损害。三是粪便检查找到血吸虫卵,或血清学检查发现(血吸虫)抗体或(和)抗原,且滴度很高,这都是确诊的依据。

上面所说的只是一部分,我们要查询更多的请关注。只有多方面掌握,才能给我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学生血吸虫病的危害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在校园里是集体生活的地方,这样就避免不了传染病,所以我们应该多方面了解这方面知识,比如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和校园传染病知识必须要知道。只有多方面准备,才能做好预防。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血吸虫病的危害

【血吸虫病危害】

1、尾蚴性皮炎: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接触疫水后数小时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奇痒、无痛,数小时至2~3天消失。单尾、双尾尾蚴都可引起。(当尾蚴行经肺部时,亦可造成局部小血管出血和炎症,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2、急性血吸虫病:

一般是没有感染血吸虫的人接触疫水后或曾经少量感染的人再一次大量感染后一个月出现的相关症状和体征。主要是:

1、发热:这是最主要的症状,典型的是午后体温骤升,午夜大汗热退,体温温差可高达4℃。

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又一主要症状。主要是干咳、痰少,偶可痰中带血。

3、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拉肚子),大便3~5次/日,常带黏液和血液,伴有腹痛。

4、肝脾肿大。b超检查绝大多数都有。

5、其他征象:面色苍白、消瘦、乏力、头昏、肌肉关节酸痛、荨麻疹。

6、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

急性血吸虫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慢性血吸虫病:

急性治疗未愈或轻度的被自己忽略或一次少量感染的引起慢性血吸虫病。一般都无明显症状,与有症状的比例为20:1,主要的症状为:

1、慢性腹泻或慢性痢疾,呈间歇性出现(大便时干时稀),劳累或受凉后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或黏液血便;

2、肝脾轻度肿大

;3、嗜酸粒细胞增多及轻度贫血。

4、晚期血吸虫病:

一般都是未及时治疗,经过较长时间(5~15年)的病理发展,成为肝脏损害严重的晚期病例。主要有“三多三少”:老年人多、女性多、夹杂症多、儿童少、侏儒少、粪检阳性少。主要表现:

1、胃肠道症状:有不规则的腹痛、腹泻或下痢病史,上腹部饱胀,大便不规则;

2、劳动力减退,并有低热、消瘦、面色萎黄;

3、性功能减退,男性表现为性欲减退和阳痿,女性可有闭经和不育;

4、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综合症:肝脾肿大,脾肿大明显,超过腹中线或脐平面,肝硬化腹水,腹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的并发肝昏迷,贫血严重,血小板减少,白球比倒置,电解质紊乱。

5、儿童可有生长发育障碍。

在校园里的生活,我们就必须了解校园安全知识,这是对我们自身安全的保障。所以我们要多方面了解,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校园容易产生血吸虫病的原因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血吸虫又叫裂体吸虫,多半寄生于脊椎动物,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幼虫在宿主螺类体内发育。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为了使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血吸虫,对校园血吸虫病产生原因进行详细分析,请大家认真阅读。

校园容易产生血吸虫病的原因有哪些?

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异体,发育分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及童虫7个阶段。虫卵随血流进入肝脏,或随粪便排出。虫卵在水中数小时孵化成毛蚴。毛蚴在水中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子胞蚴,直至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入水中,遇到人和哺乳动物,即钻入皮肤变为童虫,以后进入静脉或淋巴管,移行至肠系膜静脉中,直至发育为成虫,再产卵。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

校园血吸虫病产生主要原因是血吸虫病多半流行于区中小学校,区学校师生缺乏必要的防治血吸虫病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又在暑假期间在有钉螺分布的水域游泳戏水而感染。由于学校师生没有认识到血吸虫的危害,即使感染了血吸虫也不懂的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所以校园血吸虫才会在学校爆发。

血吸虫感染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性感染。如在田间从事农活、育秧、栽秧、收割、放水灌田、防洪排涝、捕鱼、捉虾、割草等。二是生活性感染。如在有血吸虫的疫水中洗衣服、洗蔬菜、游泳、洗手、洗脚等。

小编提醒学生不要到淡水湖泊中游泳、不要饮用生水。学校要加强对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让学生对传染病多一点了解。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依然有小编为大家讲解,希望大家如期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学生血吸虫病是怎么引起的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在校园里没有听过的一些疾病。现在我们在校园传染病知识里头都能了解到一些。所以说我们学生一定要牢记校园安全知识多方面掌握,这样才能避免流行传染病伤害到我们,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血吸虫病是怎么引起的?

血吸虫病传播途径

1、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钉螺是血吸虫生活史中必不可少的中间宿主。即毛蚴入侵钉螺后在其体内生活一段时间进行无性繁殖发育成尾蚴。钉螺是很小的螺狮外形很像螺丝钉所以人们叫它钉螺。钉螺长度一般为1厘米左右宽度不超过4毫米有一个小盖封

闭着螺壳的口。钉螺有两种一种螺壳为褐色或灰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纵向条纹叫做肋这种有肋的钉螺叫肋壳钉螺一般分布在湖沼地区另一种比肋壳钉螺略小螺壳为暗褐色或

黄褐色其表面比较光滑这种没有肋的钉螺叫做光壳钉螺一般分布在山丘地区。

2、湖沼地区钉螺孳生环境

钉螺是水陆两栖的淡水螺类多孳生在冬陆夏水、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自然环境中。在江、洲、湖滩的杂草、芦苇、柳林地带等均适宜钉螺孳生。地势低且全年水淹8个月以上的地带以及地势高防汛水位淹不到的坡岸一般无钉螺孳生。

3、山丘地区钉螺孳生环境

山丘区钉螺孳生在沟渠、池塘、河溪和渗水山坡等处其环境特点是地面常年潮湿杂草丛生或有石块缝隙遮蔽如果孳生在河边其水位经常波动水流缓慢。山丘地区钉螺孳生地比较分散。

4、平原水网地区钉螺孳生环境

平原水网区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一带这里沟渠纵横、密如蛛网、水位波动、水流缓慢、地面潮湿、杂草丛生是钉螺孳生的适合场所。

5、钉螺的繁殖季节和寿命

春季钉螺在潮湿的泥土表面产卵湖区钉螺产卵从3月中旬开始4月份是高峰期。卵产出后包裹上一层泥皮像个很小的泥球约半粒芝麻大小。幼螺最早在4月下旬孵出5月份是高峰期。春季湖区第一次涨水时5、6月幼螺大批孵出。孵出的幼螺约经三个月可长成成螺即到7月中旬时已发育为成螺。钉螺的寿命多数只有1年到第二年7月份成螺大批死亡少数钉螺可活三年以上。炎热的夏天或严寒的冬天钉螺躲在草下或泥土裂缝中一般不活动。

如果我们想了解到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大家可以关注。在那里我们可以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生血吸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的传染病越来越多了,学生在校园里是一个大集体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多加了解校园传染病知识以及校园安全知识。这样才能避免疾病传染,更加要知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小学生吸血虫病症状有哪些?

1急性血吸虫病初次和疫水接触的病人,多数在一个月左右开始发病,起病急,发热,畏寒,多汗,咳嗽,肌肉关节酸痛,肝肿大,还伴有右上腹痛,腹泻,脾肿大等。血液白细胞数量增多。特别是嗜酸性细胞增多。

2慢性血吸虫病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居住的人,如有少量感染,平时可以没有自觉症状,有的可有乏力,头晕,痢疾样腹泻等症状,检查时,肝左叶肿大,脾脏也肿大,血液白细胞一般正常,嗜酸性细胞稍见增多。

3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出现肝硬化,出现腹水,腹壁静脉怒张,脾肿大,伴有脾功能亢进,有的可能患侏儒症,身体矮小,无第二性征发育,粪便检查不容易找到虫卵,血清环卵实验阳性。

注意事项:血吸虫病不是小病,后果严重,同时可造成人体器官的损害,或身体发育并不健全,应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大家请关注。了解更多的知识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血吸虫病的危害介绍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血吸虫病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对于这种病的症状,治疗方法根本是不知道,对于这种疾病也相当的陌生,但是这种疾病是来源于日本的血吸虫病,这种病对于人体的危害也是极大的,所以在生活中一旦发现了这种疾病一定要立即的去医院做详细的治疗,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血吸虫病的危害。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

具体的危害:

并发症多见于慢性和晚期病例,以阑尾炎较多见。

血吸虫病患者并发急性细菌性阑尾炎时易引起穿孔,阑尾炎脓肿,阑尾炎组织内虫卵沉积,阑尾穿孔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并发症。

血吸虫病患者的结肠病变严重时可产生结肠狭窄,引起排便困难以及其它肠梗阻症状。

在血吸虫病肠道增殖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癌变者并不少见,重流行区普查结肠癌的发病率较非流行区高,发病年龄以30~40岁最多,20~30岁者也不少,血吸虫病合并结肠癌多为分化性腺癌和粘液腺癌,临床表现主要是结肠梗阻,便血和腹部包块,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充盈缺损,乙状结肠镜检与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了血吸虫病的危害,相信大家对于这种疾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即使遇到了这种疾病也没有必要太过于惊慌失措,及时的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接受到正确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校园血吸虫病如何处理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血吸虫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一旦发病之后,很容易影响患者的健康,尤其是在学校这种学生比较密集的地方,发病之后危险性会更大,学校平时一定要多宣传一些校园传染病知识,让学生们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校园血吸虫病如何处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根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对有疾病症状的学生进行早期预防性治疗,防止急性血吸虫病发生。早期治疗的药物是用吡喹酮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学校应该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各种宣传形式,迅速开展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并积极配合和参与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血吸虫病。

在疾病的高发季节,学生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发病之后更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这些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血吸虫病治疗期间要定期的化验肝功能,这样才能够及时观察疾病的状态,一旦有加重趋势需要更进一步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学生患上血吸虫病怎么办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流行疾病越来越多了,我们一定要多方面掌握校园传染病知识,这样才能避免流行病对我们的危害,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如果学生患上吸血虫病怎么办?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血吸虫病的治疗

1、治疗血吸虫病药物

目前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是吡喹酮。这种药杀虫效果好、毒性低、疗程短、口服方便、对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及伴有夹杂症的血吸虫病患者都能进行病原治疗。口服吡喹酮不良反应较小一般出现在服药后几小时内或服药期间。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昏、头痛、乏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皮疹等。但是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以及神经疾病、各类精神病和癫痫患者使用吡喹酮治疗时应极其慎重。因此使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急性血吸虫病的治疗

急性血吸虫病确诊后应立即住院治疗。对急性血吸虫病的治疗除进行病原治疗外还应加强对症和支持疗法。病原治疗可采用口服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6日疗法对症和支持治疗主要是补充液体和能量加强营养口服维生素类药物等。

3、慢性血吸虫病的治疗

慢性血吸虫病人可以住院治疗采用口服吡喹酮2日疗法对一般轻、中度感染者的治愈率可达80以上对重度感染者约为70左右。对轻度感染病人也可以送药上门采取一次顿服疗法。

4、晚期血吸虫病的治疗

晚期血吸虫病病情复杂治疗目的主要是根治病原、改善症状、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治疗应采取中西医结合、内外科结合的办法改善全身情况后尽早予以病原治疗改善肝功能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或中止病理变化消除症状恢复患者的健康。腹水型病人应卧床休息限制食盐及水份摄入用中西药物护肝、利尿等。对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巨脾、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结肠增殖肥厚形成肠梗阻以及广泛多发息肉者应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如果我们想了解到更多的校园安全知识,大家可以关注在那里我们能学到很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学生血吸虫病吃什么好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孩子比较喜欢挑食,特别是一有病就什么都不想吃。这样对身体恢复也是不好的,所以我们想了解一下。学生血吸虫病吃什么好?

建议多吃蛋白质,少吃脂肪类饮食,患者粪便应单独处理,防止污染水源,造成流行。

1.急性期血吸虫病

南瓜子50克,去壳留仁,研碎,加开水、蜂蜜或糖调为糊状,空腹服下。本方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

2.急性期血吸虫病

属肝脾湿热者枣儿槟榔1500克,榧子肉100克,茜草根300克,红藤300克,制雄黄10克。除红藤外,其余四味共研细末,红藤浓煎取汁泛丸,如胡椒子大小,用蜂蜡为衣。每日20克,分2次服。本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

3.慢性血吸虫病

纳呆、腹泻者芡实米50克,山药30克,白扁豆。

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进行游泳、戏水、打草、捕鱼、捞虾、洗衣、洗菜等接触疫水的活动。

②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预防感染血吸虫。

③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和早期治疗,查出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

④生活在疫区的群众要积极配合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查病和治病工作,以及对家畜的查病和治疗工作。

⑤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是预防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所以我们学生应该多方面了解,了解校园传染病知识以及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只有了解了校园安全知识,我们才能对自身保护好。请大家关注,上面有很多这类知识供我们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