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蝎子的饲养环境和管理(实用四篇)

微信作为一种流行的自媒体,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运营自己的公众号,那么如何在手机上方便快捷的登录微信公众管理平台呢?以下为大家介绍两种方法。

浏览

4468

文章

4

篇1:布氏拟龟的饲养环境管理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布氏拟龟

布氏拟龟喜欢平静的水域。它们居住于底部松软、植被丰茂的池塘、沼泽、小溪,以及湖泊的浅水区。它们时一个半水栖种类,经常在陆地上被发现。在早春,布氏拟龟出没于浅滩和沼泽,它们在那寻找食物和配偶。

一、光照

人工饲养条件下,必须提供足够的光照,以防止龟感染病菌,同时还能预防佝偻病。室内饲养布氏拟龟时,应用UVB灯每天照射4~7小时,每星期用紫外线照射1~2次,每次以3小时较适宜。

二、温度

龟类动物是依赖外界热源来调节自身体温,布氏拟龟也不例外。所有的布氏拟龟几乎都适宜生活在25~32℃气温中。低于适宜温度时,龟出现运动缓慢、停食等现象,有些龟虽然仍能采食,但因温度低,食物转化差,引起消化不良;高于适宜温度时,则出现嗜睡、少食甚至停食现象。

日常饲养过程中,通常将灯泡、加热器等设备和温控仪连接在一起来控制气温。

三、水

布氏拟龟需要的水从饮水和空气中获取。所以,龟缸(窝)内应具有适宜的湿度,此外,每天提供清洁的饮水或泡澡都是饲养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多数龟泡澡时有排便习惯,故必须及时清理饮水盆。

四、铺垫物

室外的龟舍内,铺垫物以自然物为宜,沙土混合物、泥土、碎石子、石块和树叶等,并栽种一些低矮植物,供龟躲藏。室内龟缸的铺垫物建议先用沙土垫底,再铺盖一些枯树叶。也可直接用土铺垫,如果能饲养一些蚯蚓等小动物则更佳,使龟自己觅食。切忌将龟饲养在水泥池或没有铺垫物的玻璃缸内,以免损伤龟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饲养管理蝎子基本知识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一、母子蝎分离。

当2龄蝎离开母蝎背后,应及时进行大小分离。

这是因为:

第一,雌蝎在产期体力消耗很大,体液散失较多,身体虚弱,急待觅食补充,若不分离,雌蝎在缺水缺食情况下会攻击幼蝎;

第二,大小混养,成蝎活动时会踏伤幼蝎;

第三,幼蝎从母体内带来的卵黄已消耗殆尽,分离饲养有利于幼蝎进食补充营养;

第四,幼蝎和成蝎对饲料虫的要求不同,分开饲养便于管理

二、2~4龄蝎称为幼蝎。

此期的饲养要求如下:

第一,孕蝎进入产期就要为幼蝎备足适口的小饲料虫;

第二,幼蝎正处于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要做好饲养的搭配,主要以小黄粉虫和小土元轮换投喂,切忌饲料单一;

第三,幼蝎攀附能力强,行动敏捷,注意防止幼蝎逃跑;

第四,随着幼蝎的成长,体形逐渐长大,蝎池密度不知不觉中变高了,要注意分池饲养,以降低蝎池密度。

三、青年蝎的饲养。

5~6龄蝎为青年蝎。这个时间除供给充足的新鲜、洁净、高营养的食物外,要不失时机的进行种蝎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为搞好下一代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成年蝎的饲养。

成年蝎已经成熟,具有交配繁殖能力。

这个时期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增加投喂饲料虫的次数,坚持“多投少喂”的原则。特别是在夜晚8---11时蝎子进食高峰期,每小时应投为一次。

第二,合理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加强对种蝎的管理。优良成年蝎即可作为种蝎使用。

五、种蝎的管理。

种蝎的管理意义重大,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按时备足优良种蝎,雄蝎与雌蝎的比例为1:3,专池精心饲养

A、母子蝎分离。

当2龄蝎离开母蝎背后,应及时举行大小分离。这是因为:第一,雌蝎在产期体力消耗很大,体液流失较多,身体衰弱,急待觅食补充,若不分离,雌蝎在缺水缺食情况下会攻击幼蝎;第二,大小混养,成蝎活动时会踏伤幼蝎;第三,幼蝎从母体内带来的卵黄已消耗殆尽,分离饲养有利于幼蝎进食补充营养;第四,幼蝎和成蝎对饲料虫的要求不同,分开饲养便于管理。

B、幼蝎的饲养。

2--4龄蝎称为幼蝎,此期的饲养要求如下:第一,孕蝎进入产期就要为幼蝎备足适口的小饲料虫;第二,幼蝎正处于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要做好饲养的搭配,主要以小黄粉虫和小土元替换投喂,切忌饲料单一;第三,幼蝎攀附能力强,行动敏捷,注意防止幼蝎逃跑;第四,随着幼蝎的成长,体形逐渐长大,蝎池密度不知不觉中变高了,要注意分池饲养,以降低蝎池密度。

C、青年蝎的饲养。

5~6龄蝎为青年蝎。这个时间除供给充足的新鲜、洁净、高营养的食物外,要不失时机的举行种蝎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为搞好下一代繁衍打下良好的基础。

D、成年蝎的饲养。

成年蝎曾经成熟,具有交配繁衍能力。这个时期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增加投喂饲料虫的次数,坚持“多投少喂”的原则。特别是在夜晚8---11时蝎子进食高峰期,每小时应投为一次。第二,合理克制环境温度、湿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加强对种蝎的管理。优良成年蝎即可作为种蝎使用。

E、种蝎的管理。

种蝎的管理意义重大,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按时备足优良种蝎,雄蝎与雌蝎的比例为1:3,专池精心饲养;第二,创造适宜的变配条件,使每只雌蝎都能受孕;第三,在孕蝎临产前预备好合适的产房,并做好孕蝎临产前的预备工作;第四,幼蝎下地后,适时举行母子蝎分离饲养;第五,做好种蝎的育肥复壮工作。雌蝎的体质恢复后,就能够适时投入适量雄蝎举行交配,以便为下次繁衍奠定基础

效益分析

“龙丰9号”种蝎具有个体大、繁殖快、成活率高、抵抗力强、耐高温、耐寒、无冬眠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按公司种蝎销售及养殖经验,养殖户第一年养殖经济效益为〈按一组400只计算〉

1、雌雄比例按3:1只种蝎有300只母蝎,100只公蝎,每只全蝎每次可产40-60只幼蝎(按50只)按年产2胎、幼蝎成活率80%计算,400只全蝎年产数量为:300只×50只×2胎×80%=24000只

2、幼蝎经养殖后成为商品蝎(每公斤蝎子约为800只) 计算:(24000只÷800只)×880元/公斤=26400(元)

3、400只种蝎的养殖成本:

A、每组种蝎1100元;

B、养殖建设费用600元左右;

C、饲料费现以投喂我公司提供的黄粉虫计算,3公斤米糠养黄粉虫1公斤,米糠1.2元每公斤,3公斤计3.6 元(按总成本150元/月)×12月=1800元;

D、管理、消毒600元;E、场地费、水电费及其它费用500元。

利润:1组种蝎一年利润26400-1100-600-1800-600—500=22900

上述分析,比其它养殖、种殖业效益高出好多倍。当然,作为长期发展项目,养殖户不可能将成品全部售出,可择优繁殖,效益自然逐年倍增,养殖规模后劲十足。蝎子寿命可达10年以上,可连续产仔5年以上,此为一次投资长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伊拉兔的饲养环境 伊拉兔的经营管理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伊拉兔的饲养环境-伊拉兔的经营管理

伊拉兔的饲养环境

伊拉兔饲养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健康,不良的饲养环境还很有可能造成伊拉兔的死亡,所以在饲养伊拉兔之前,要知道如何建造一个合理的养殖环境。

养伊拉兔的经营管理有许多学问,其中改善环境条件直接关系到兔群健康繁殖与生长发育。兔舍要建在通风干燥处,也可以在地下建场养种公兔,冬暖夏凉,保证兔场四季均衡生产。建议采用“三改一防”兔养殖配套技术:

1、改传统砖木结构兔笼为水泥板组装兔笼,具有操作方便,造价低,建造工期短等优点;

2、改传统人工喂水为自动饮水:利用自动饮水器可以减少劳动强度,保证兔子自由饮水,降低兔子的发病率;

3、改传统分散,小规模饲养为区域化、规模化养殖,以便于技术指导与市场流通。

一防:是有计划地对兔群进行免疫和药物预防,对繁殖母兔配种前接种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杆菌多介苗,幼兔断奶前后在饲料中添加氯苯胍,磺胺类药物等防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并及时注射兔瘟、巴氏波氏杆菌疫苗,通过这些措施保证兔群的健康繁殖、生长。

该品种有巧克力色和蓝色两个品系。巧克力色伊拉兔,于是898年由一只荷兰母兔所生,以些突变种进行繁殖,并且曾用喜马拉雅血统的兔改进了它的体重和体型,逐渐形成了哈瓦那新品种,新品种很快推广到法、德、瑞士等国。由于它的毛色酷似哈瓦那雪茄,故称伊拉兔。该品种被毛浓密,全身一致呈巧克力色,并带有紫色光泽,毛基部为灰蓝色。它体躯较短,腰部宽阔,后躯发育好,耳短直立,两耳间相距甚近,眼大突出,色泽与毛色一致。蓝色变种是伊拉兔1916年输入美国后育成的。它被毛柔软,蓝色富有光泽,体躯丰满而结实,体重2.3--3.2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蝎子的饲养环境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蝎子

蝎子属于变温动物,自身是无法调节体温的,因此家庭饲养蝎子的时候,饲养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以及水分等等对它们的成长以及繁殖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蝎子对环境中的温度要求究竟是怎样的呢?蝎子都缺乏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而且身体的温度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蝎子的成长和发育直接受到环境温度的严格控制。蝎子的交配、繁殖、冬眠、饮食等等,都应该在合适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当环境温度下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蝎子就会失去活动能力,蝎子会停止饮食,也不会运动,逐渐的开始进入冬眠时期。蝎子冬眠期内最合适的温度范围为0-7摄氏度,若蝎子冬眠环境温度波动较大,就会使蝎子陷入动静不安状态,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影响其正常休眠而引起蝎子死亡。蝎子生长发育的最合适环境温度在20-39摄氏度之间。当环境温度在28-38摄氏度时,蝎子的活动最为活跃,生长发育最快,生命力最为旺盛。其交配、产仔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而当环境温度在32-38摄氏度时,初生仔蝎的吸收蜕变期和母蝎的产后息养期最短,如果低于25℃,吸收蜕变期和产后息养期都会相应延长,有时还可能引起母仔死亡。一般当环境温度在40-42摄氏度之间时,蝎子体内的水分就会大量的蒸发掉,如果不及时的给蝎子补充水分,蝎子就会出现因托水而死亡的结果。当环境温度超过43摄氏度时,蝎子就会出现瘫痪的症状,并在不久后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