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萍乡易氏宗祠(经典20篇)

江西省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萍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浏览

4936

文章

671

篇1:中兴陈氏宗祠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中兴陈氏宗祠为永嘉县文物保护单位。

中兴陈氏宗祠位于南城街道中兴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2010年,中兴陈氏宗祠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兴村:中兴位于上塘县城的西面,东靠中塘洋,西与应山村相邻,北与中西村相接。交通方便,距县城1公里。中兴村是上塘县城的周边,全村467户共1675人,村民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水稻、特种水果、茶叶和生猪家禽养殖业,青年村民多为外出务工经商。外出劳动力占总人口42%,现有耕面积426.6亩。主要农产品有“中塘鸭”、“中塘蛋”、“大棚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东莞余氏宗祠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东莞余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余氏宗祠,建于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长53米,宽17.4米,总面积约922平方米。红石青砖构筑,分四进。正门横匾书“余氏宗祠”,第二进有一木匾,正面书“风采流芳”,背面书“两朝良弼”,为浦江阮尚忠题。

整个建筑物保存完好。有碑刻“余氏祠堂记”一块,为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所刻,是进士中宪大夫、户部尚书郎陈嘉言撰文并书篆的。该碑记述余氏家族从宋到明南迁东莞定居的过程。为研究东城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余屋始称侯山,为明朝进士余士奇故里。余士奇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曾任宁国知县。

余士奇,号嵩岳,清朝时广东东莞人,进士。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由南户部郎中擢任安徽宁国府知府,建府治,二百年仅构也,寻以此得疾卒。余公遗爱祠,祀在安徽祁门县五里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功武村廖氏宗祠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功武村廖氏宗祠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廖氏宗祠座落在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建于清末,平面为四进院落式布局,坐东南向西北。面宽19.6米、总进深52.3米。正门前面为广场,广场前砌长方形的照壁,照壁前有一口池塘。占地面积共1400平方米。

头门门额置“廖氏宗祠”字,楷书阳刻。两侧封火山墙,硬山顶,龙船式脊塑有人物花草、鳌鱼塑雕,还有檐口置绿色的瓷质狮子。门内正中设一木隔屏风。柱梁间刻有姜太公访功吉、八仙闹海、穆桂英挂帅以及花木浮雕,形神兼备,呼之欲出。地面铺设红色方砖(边长均为37厘米)。两侧设套间。

二进中间是一座四柱歇山顶香亭。亭内铺红色灰地面,用线界成方砖样,地面十分光滑。亭顶瓦脊塑麒麟、花鸟灰塑。亭旁种有花木,颇有意趣。左右为廊。

三进为正堂,面阔、进深各三间。沿两旁通道可步入四进,中为祖堂,左、右设房。通道有横门。三、四进均为硬山屋顶,瓦脊上置有狮子、鳌鱼。地铺红方砖。

功武村:功武村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为清代建筑。建筑群包括五宅、古码头、正街、廖氏宗祠等。现存古民居房屋上千间,院落10余座,其中五宅第和廖氏宗祠的梁架、木雕、灰塑水磨青砖墙体及正街店铺的曲尺柜台,都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2002年7 月17日被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五宅坐北向南,建筑占地面积约9200平方米,以进士第、碉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父子进士祠堂昂氏宗祠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父子进士祠堂(昂氏宗祠)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父子进士祠堂肥东县西山驿镇东昂集行政村

祠堂于清代乾隆辛丑四十六年(1781年)落成。共三进五开间,原有屏门隔扇108扇。前院两棵天竹分为两边,至今完好无损。祠堂大门有1对石狮看守,门外两边是八字门。据史书记载:解放前从桥头集到柘皋,昂集是必经之道,南来北往的官人经过此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尊敬。

昂绍善:字元长;安徽昂集人。清朝著名大臣。在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考中进士,官居内阁中书,位列台辅高位。其子昂天曾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亦中进士,官居山东德州平原县知县。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皇帝连下二道诰封,赠昂氏父子皆为文林郎;封昂绍善妻梁淑慎、昂天曾羽妻阎终温为孺人。同时,准入祀乡贤祠,人称"父子进士祠"。不仅如此,皇帝还赠御书匾额四块:"父子进士"、"昂氏宗祠"、"承先启后"等,分别高悬于祠堂大门及堂屋门楣上。可惜的是,除"父子进士"匾额仍清晰可见外,其余三块均在文革中被毁。

保护范围:祠堂整体及四周各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南35米,东、北、西各15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下河庙汪氏宗祠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下河庙汪氏宗祠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汪氏宗祠

位于郧西县马安镇下河庙村,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一进带厢房天井院式。通宽14.5米,总长18米,建筑面积261平方米。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梁架穿斗式,人字坡屋面,布小青瓦,屋嵴青瓦干摆,天井用青石板铺墁。前厅及后堂面阔均三间,天井两侧厢房面阔一间。前厅、后堂之间围墙正中各开有一个券顶小门。山墙均为人字封火山墙,用有“汪氏宗祠”铭文的薄砖清水斗砌。该宗祠是极具地方特色,也是我省现存祠堂类建筑不可多得的一个实例,是研究古代公共建筑形式的实物资料。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天柱宗祠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天柱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柱宗祠

天柱县苗族侗族明清宗祠全县有100多座;现在保存完好的有30多座(其中县级文物保护有19座,省级文物保护有2座)。这些宗祠于明末至清光绪年间陆续兴建,始建年代长的杨氏先祠至今已逾400年,其它宗祠建筑年代至少也有130多年。杨、吴、王、舒、刘五姓的0追逆至唐、宋朝代,宗祠依据姓氏堂号分为“清白堂”、“延陵堂”、“冰壶堂”、“三槐堂”;或以始祖居地命名,如三门塘王氏“太原祠”;或以始祖职位命名,如三门塘刘氏宗祠-“昭勇将军”。它们以物质实体反映了历史、地域、权位等概况。

宗祠的建筑结构为外环砖墙以牌楼为面;左右山墙为马头墙,石灰粉内墙壁;牌楼顶部重檐翘角,主、副牌楼连为一体呈五面状;主牌楼高于副牌楼,上嵌姓氏、堂号或郡望名;主、副牌楼泥塑浮雕人物花卉图,并有对联书于柱子上。内为中国传统式穿斗、抬梁、排扇木构建筑,设正殿(又称正厅,建0神龛)、中殿(中堂)、过厅、戏楼、厢房、耳房、天井。其建筑形式富丽堂皇而大雅端庄,或中西合壁且耐人寻思。祠的泥塑、浮雕、木雕、彩绘人物典故、花鸟龙鱼,栩栩如生,布局谐调,寓意深远。正殿的左右山墙或后山墙楷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大字。

宗祠的社会功能是:传承文明,怀念0,晒谱议事,教育族众,娱乐演出。天柱宗祠在接受荆楚文化和建筑技术中,吸收了封建伦理道德及家规族法,创新了文化模式和丰富了宗祠文化内涵。宗祠同姓族众每逢六月初六即“晒谱议事”,“晒谱”使本族谱牒不生虫霉坏,“议事”是重温家规祖训,缅怀0功德。现在族规内容为“遵纪守法、勤劳俭朴、尊老爱幼、团结和睦”等,注入了新的观念。

天柱宗祠文化,体现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历史文化的丰厚内涵和地域特色,蕴藏着大量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教育学、伦理学以及宗族制度的资料。它们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方村方氏宗祠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方村方氏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方村方氏宗祠位于孝顺镇方村。

2010年,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孝顺镇: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是个千年古镇。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署长山县,县治即孝顺。距今已有1380余年了。唐懿宗咸通年间称孝顺乡,北宋在此驻军, 名孝顺镇。元代建驿,又称孝顺驿。明万历时称孝顺市,清代又称孝顺街。孝顺历史悠久,为历代交通要道,商贸繁荣之地。 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2月设孝顺乡人民政府,隶属金华县孝顺区公所。1958年11月以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济阳曹氏宗祠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济阳曹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城关茶东。

该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光绪年间曾扩建修缮。整个祠堂由门楼、曲廊、享堂和寝楼组成。面阔22.6米,长65.5米,为五开间的砖木结构。门楼部分建筑面积141平方米,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别具一格。享堂和寝楼部分建筑面积1237.4平方米,中间设有天井,两侧设有庑廊,屋面下部为抬梁式结构,上部大部分是穿枋式结构。整个建筑制作工艺精湛,浑为一体,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该祠原坐落在陵阳乡济阳村月塘队,1995年青阳县将祠迁至今址,经维修后辟为“青阳县博物馆”。

保护范围:东至陈良台牌坊基脚外5米,西至后墙基脚外50米,南至山墙基脚外35米,北至山墙基脚外27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南25米,北3米,东、西同保护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祖武克绳门楼与张氏宗祠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祖武克绳门楼与张氏宗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祖武克绳门楼及张氏宗祠位于会昌县周田镇大坑村下新屋组。祖武克绳门楼于清嘉庆年间由张蕴典所建。该门楼坐北朝南,红色条石砌成,6柱5门5楼,通高7米,面阔6.4米,进深2.9米。门楼上石浮雕精美,门额阳刻有“祖武克绳”四个行楷大字。整个门楼保存完整,雕刻精美,是不可多得具有明确年代的清代门楼,可以作为这一时期的参照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厉害!会昌新增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你家乡吗?

张氏宗祠由张镇公祠和张铉公祠组成,两祠并排而建。张镇公祠于明嘉靖年间由张镇所建,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封火墙,青砖铺地。分上下两厅,中开天井,中厅悬挂毛伯温题赠的“诒谷堂”匾。石柱8根,木柱4根。张铉公祠由张镇的弟弟张铉所建,根据《张氏合修族谱》记载,张铉在壮年时私自创立祠宇,取名“诒经堂”,后世为纪念五世祖张铉取名“张铉公祠”。该祠堂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封火墙,青砖铺地。分上、中、下三厅,中开两天井,中厅上悬挂毛伯温(明嘉靖年间曾任兵部尚书)题赠的“诒经堂”匾,石柱、木柱各6根。两祠石柱均雕刻有对联。张氏宗祠历经多次整修,保存完好,建筑雕梁画栋,绘有人物,山水和花卉等图案,文化气息浓厚,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萍乡博物馆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萍乡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馆址设在萍乡孔庙内。

2010年10月新馆落成开放。新馆坐落在萍乡市滨河东路376号,上邻秋收起义广场与彩虹桥,面对金螺峰和虎形山,西靠萍水河,下接鹅湖公园,新馆主体建筑6层,高达28米,占地约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900平方米。内设有陈列展览区、民俗风情区、历史大讲堂、行政办公区、观众服务区等。

萍乡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专门机构,是集收藏、考古、研究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博物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和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

2018年,萍乡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萍乡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4501件/套(实际数量13755件),其中:一级21件/套(实际数量26件);二级74件/套(实际数量80件);三级917件/套(实际数量1360件)。

此外,有各类文物标本517件,自然遗存标本363件,包含248枚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化石和1件极具考古价值的自然标本“世界罕见、亚洲第一”的巨型灵芝,这些藏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我萍乡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文化风貌以及本土的自然遗产。

萍乡地区从2002年至2014年间先后在白垩纪红层中发现248枚恐龙蛋,2008年在同一地带的同一地质层发现恐龙骨架化石,这在全国都极为罕见。萍乡成为中国华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恐龙蛋化石产地之一。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滨河东路376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清新朱氏大宗祠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清新朱氏大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清新县三坑镇白米埔村,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门向东,迎紫气东来之瑞气。门檐高达5米,门上镶嵌石匾,上刻“朱氏大宗祠”五字,宗祠高达9米,青砖墙,琉璃瓦剪边,屋顶两侧为镬耳,虽经二百多年风雨,至今仍巍峨挺秀,是粤北地区现存最高大、保存最完好的宗祠之一。宗祠大门两侧沿巷的建筑物均为附祠。门口的照璧是一件历史悠久的木雕屏风,祠堂是五进结构,前座是仪门,中座为大堂,大堂中间为大厅,高悬牌匾,两侧大柱有楹联,后座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据介绍,从前祠堂两旁设有读书室,每进均设一间,前为天井,后通青云巷,十分宽敞,厅旁设有登0梯。宗祠坐西朝东,明亮通爽,静穆的祠堂,清秀的庭园,是朱家子弟读书的地方。

朱汝珍旗杆夹在祠堂门口,有一百多年历史,旗杆夹上两面刻有“光绪甲辰恩科联捷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钦点榜眼及第授职编修臣朱汝珍立”的字样,顶端是两只威武的石狮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临坊王氏宗祠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临坊王氏宗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临坊王氏宗祠是抚州市保存较完整的古宗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总占地面积580平方米。门前立有四柱三间五楼石质门楼,正中圣旨牌竖刻有“龙光”二字,下面横刻有“王氏宗祠”四字,立柱和额坊上有双龙戏珠、仙鹤以及各种花卉图案。牌门楼雕刻工艺精湛,书法浑厚有力。祠堂分前院、正屋两部分,前院西门上 书-“三槐名第”,东门书“临坊世家”。宗祠东侧建有古戏台一座,至今保存完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水南许氏宗祠群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水南许氏宗祠群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水南许氏自明代发族以后,在村中建成许氏十房、三房、五房、六房、二房、八房等宗祠共六座,另有一座莲舫公祠。

水南许氏宗祠群规模宏大,保存较完好,各房宗祠在选址、布局、用材、建筑上极为讲究,审美上浸染着“归隐林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011年1月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溪街道: 福溪街道位于天台县城区南面,北与赤城街道一水相隔,东与三合镇接壤,西与始丰街道、南屏乡毗邻,南与临海市交界,104国道穿境而过。街道现辖40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总人口将近42000人;位于街道西北面的水南村人口9000多人,是浙江省第二大自然村。街道总面积8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500多亩,山林面积77700多亩。街道工业园区集中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上车潘氏宗祠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上车潘氏宗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车潘氏宗祠位于寻乌县吉潭镇上车村,年代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寻乌吉潭镇上车村的潘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1993年第二次重修(第一次重修在乾隆年间),占地面积1233平方米。祠堂前一泓清澈的月池,既纳风水,又是消防水源。祠堂正中是3开间的砖混建筑,设有廊门和抱鼓石,阶前立有一对红石狮。进入宗祠,前后两进,这是赣南宗祠的常见格局。中间的宽大天井,成为孩子们的嬉乐场所。上厅祖龛中,放置着寻乌潘氏开基祖潘任的牌位。

维修的祠堂基本保持了旧制。外墙的石窗是通雕图案文字装饰,大梁童柱上端镶作栌斗来承托上面的界梁,承托桁的驼峰也雕成一只活灵活现的卧狮,狮背上驼着一朵盛开的荷莲,三界梁上的脊柱山雾云与四界梁上的驼峰相连,增加界梁的稳定性,成为赣南祠堂建筑的一处地方特色。潘氏宗祠正屋的两侧扩建有横屋,其间有长形天井,是反映赣南祠堂从民宅发展的阶段性典型建筑。

宗祠地处村子水口附近、一处风景优美的环境之中。这里旧有八景,它们是项山甑、黄金潭、鹧鸪岽、五指峰、片月池、莲花寨、金刚山、阳古岽,对八景也均有诗赞。

据《潘氏族谱》记载,寻乌吉潭潘氏一脉,开基于南宋末年。先祖潘任是文天祥部下的将军。当时,祖籍河南,迁居福建长汀的潘任在长汀招募义军抗元,被封为扶驾征讨大将军。后又投入文天祥的抗元队伍,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文天祥在于都大败元军,收复了于都、兴国等地后,潘任率军驻扎寻乌一带。祥兴二年,南宋灭亡,潘任闻讯后率军寻找皇室后裔无望,在寻乌解散了队伍。潘任与儿子便隐居寻乌项山,不久潘任忧离人世,葬于上车村乌石岗。一百年后,明太祖朱元璋为表彰潘任的抗元忠君,谥号他为“忠节”。

潘任开基寻乌700多年,30余万后裔分布于赣、粤、闽、桂、川、滇、湘、浙、皖、鲁、陕、港、台等地和旅居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尤以广东客家地区为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和顺刘氏宗祠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和顺刘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刘氏宗祠建于清咸丰五年,建筑临溪伴水、布局错落有致、风格精致典雅,宗祠两侧园中植以梅兰竹菊,环境清幽,存有“永免钱粮”、“保我子孙”乾隆时的古碑和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的三祖遗训碑;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家堂”(供奉祖先的神龛);宗祠内匾联、题词比比皆是,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内设和顺茶馆,这里可品到用当地龙潭水、栗炭火烹制的各色名茶,是品茗休闲、陶冶性情的首选之地。

地址:保山市腾冲县和顺古镇内

类型: 祠堂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和顺古镇80元门票内。

交通

【外部交通】

1、腾冲县城至和顺4公里,有面包车直达,票价3元/人

2、县城乘坐6路公交车可直达古镇,票价1元

3、乘坐出租车从腾冲县城到和顺古镇,车费15元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西垅刘氏宗祠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西垅刘氏宗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垅刘氏宗祠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龙城镇西垅村西垅刘家组。1986年4月,公布为彭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彭泽迄今发现保存下来的最大面积的清代祠堂。

西垅刘氏祠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自建成至今,一直是西垅村刘氏家族的祠堂,建筑面积大,布局结构分间多,它为清代村落、家族和祠堂的研究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实物资料。西垅刘氏宗祠总宽16.8米,深26米,建筑面积约430平方米,系三进两天井的砖木结构清代徽式建筑,左右厢房,门厅置0-,走廊后为正堂,大小十余间,且大部分门窗和梁柱装饰雕刻保存较好,石础、石门、石凳等雕刻精细、图案清晰,门前石旗鼓与左侧清代同期民居均保存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萍乡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萍乡革命烈士陵园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萍乡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西侧山坡;距萍乡市城区约5公里。陵园占地面积20余亩,大门宽20米,纪念碑高6.8米,为花岗岩三门牌坊,为中国传统的牌坊风格,4根立柱镌有毛泽东手迹条幅:“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内柱上端横梁阴刻有烈士陵园字样,两端横梁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两侧围墙装有漏孔式桃花、荷花、菊花、梅花图案,进门后为步阶吊唁场,可容纳500余人。烈士纪念碑高13米,碑座碑身为长方形,碑座正面为3个石雕花圈,背面为碑文。“萍乡革命烈土纪念碑”字样采用-手迹。碑头是由四组白水泥的群雕组成。墓室为园形,安葬着部分烈士的遗骸。

江西萍乡市

安源镇:安源镇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东郊,距萍乡市区5公里,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8公倾,下辖6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有驻镇单位11家和企、事业单位16家,有1所中学,6所小学,总人口3.6万元,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安源现有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98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经济开发示范镇。近几年来,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嵊州马氏宗祠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嵊州马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马氏宗祠位于浙江省嵊州市显潭乡举坑村。是一处晚清时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坐东朝西。合式,依次为门厅、戏台、正厅。戏台两侧有厢楼。正厅五开间,面宽21.60米。门厅、正厅、檐廊船篷轩,花篮式悬柱,檐枋、牛腿雕刻精致。戏台单檐歇山顶,藻井以24组斗拱分十层螺旋式收缩至顶,四周配以木雕图案。为嵊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代表着家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山下萧氏宗祠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山下萧氏宗祠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山下萧氏宗祠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书洋村山下自然村,年代为清。

简介:由书山祠和乾源祠组成,两祠毗邻,均坐东朝西。祠前辟半月池,树立三对石旗杆,祠后有化胎和风水林。书山祠始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重修,占地面积1960平方米,建筑面积798平方米;乾源祠始建于清中叶,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占地面积约840平方米,建筑面积422.8平方米。两祠均由前厅、主堂、内天井和廊房组成,呈两进带两厢布局,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悬山顶。梁架、斗拱及花板等木构多以雕刻、彩绘等装饰。该祠系漳州、台湾及海内外各地书山派萧氏族人的祖祠。

保护范围:泮池西岸向外延伸20米,两祠主堂后墙向外延伸20米,两祠南北厢房各向外延伸10米。

2018年,山下萧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书洋村:书洋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东莞林氏宗祠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东莞林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林氏宗祠位于石龙镇林屋村,约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近700多年历史,是记载林氏家族从福建蒲田迁移广东南雄再迁移东莞石龙的立村标志建筑,原名存著堂。林氏宗祠占地1230平方米,是传统的岭南祠堂建筑风格,砖瓦建筑,共有四栋,原有内外炮台两栋。第二栋“九牧流芳”牌坊是为纪念林氏祖先善乐公的九个儿子都是“九牧刺史”之职,牌坊下面有屏风门,平时不开,只作迎接京城、省城大-之用,两列马房,供京城或各地-的马匹休息之用。第二与第三栋之间是一方天井,两旁左右有两个锣鼓亭,凡有喜庆大事和迎接上级-都会鸣锣击鼓,第三栋是,存著重地,牌匾,中间大堂是族人喜庆(结婚、开灯)、开会议事之用,两侧设有两间书房,供林氏族人上京考试使用。据传大堂下面有七星伴月,很久以前有人挖开下面确有七个大沙缸空着。林氏宗祠因年久失修,并遭战乱、水灾等影响,多次重修,有记载的是在清朝乾隆年间重修过,最近一次重修是在1998年。

林屋村:石龙镇林屋村立村久远。自宋末元初,林氏家族从福建蒲田迁移广东南雄再迁移东莞石龙,至今已有近700多年历史。林屋村位于石龙镇旧城区东南部,与黄洲、西湖两区隔江相望,总面积约为0.6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640多人,外来人口1200多人。林屋村重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商业租赁和酒店餐饮业,积极招商引资,大大提高土地的商业价值。集体经济一直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