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美国运动有哪些(汇集五篇)

浏览

1517

文章

5

篇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美国“大清洗”运动

全文共 4506 字

+ 加入清单

二战后的美国,战争的阴影还没有消失,冷战的恐怖气氛又接踵而至。美国一方面在国际上与苏联对抗,另一方面在国内清除所谓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打击进步势力。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祸起《美亚》案

1945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207票赞成、186票反对,将其臭名昭著的“非美委员会”改为常设机构。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指数急剧上升,在短短的一年中发生了3.47万次罢工,共有450多万工人走上街头。众院非美委员会借机指责工会“已被共产党渗透”,极力煽动公众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迫害进步人士。

1945年3月1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借口当年1月26日出版的《美亚》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与他们掌握的一份秘密材料在内容上相似,伙同战略情报局的特工人员一起闯进了《美亚》杂志编辑部,并声称“从办公室搜出1700多份机密级和其他密级的政府文件”。6月6日,联邦调查局再次查抄《美亚》杂志编辑部,声称“搜查出1069页政府文件,其中有504页是保密性质的”。同日,美国司法部以“偷窃政府绝密文件”的罪名逮捕了曾在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长期工作的国务院官员谢伟思等6人。

事后查明,《美亚》杂志所使用的文件是谢伟思私人保存的发自延安的报告的副本,并非什么“绝密文件”。这些报告中的观点,大部分是谢伟思等人在延安的近一年时间里,通过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交谈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的实地调查得出的真知灼见。如在1945年2月中旬,谢伟思在为即将回国的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魏德迈将军所写的备忘录中,建议美国政府对中国共产党奉行类似盟国对南斯拉夫的铁托游击队所奉行的政策—即像英国首相丘吉尔一样,根据一切党派在对德作战中的表现,而不是以它们的意识形态来判断提供援助与否;希望美国政府在制定其中国政策时从自身角度考虑,不要支持蒋介石政府打内战等。谢伟思被捕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将这一事件看作是“中美关系的分水岭”。

尽管联邦大陪审团在8月份宣布因证据不能成立,谢伟思无罪开释,但在《美亚》案的影响下,杜鲁门政府还是从1947年12月17日起开始对联邦政府、武装部队和国防订货承包商实行所谓“忠诚调查”。其调查对象的范围甚至扩大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在帕萨迪纳,有个3岁的小姑娘为商店当广告模特,她的母亲接到通知书,小姑娘必须签署忠诚宣誓书后才能领取报酬。据统计,在“忠诚调查”期间,总共有2000多万美国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在“忠诚调查”的影响下,美国的社会舆论也随之右转,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红色棒球队被迫更改了名称,甚至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都必须陈述她们对卡尔·马克思的看法。恰在此时,威斯康星州参议员麦卡锡的一篇演说,将这一运动推向顶点。

“麦卡锡主义”出笼

1908年11月14日,约瑟夫·麦卡锡生于威斯康星州北部一个爱尔兰裔小农场主家庭。1939年,麦卡锡虚报年龄参加威斯康星州第七区巡回法庭法官的竞选,成为该区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官”。从此,麦卡锡开始了充满欺骗与谎言的政治生涯。有人这样评价麦卡锡:“无比的大胆和某些方面的巧妙撒谎,使他的手法与一般的颠倒黑白有天壤之别。”

1946年,从军队中退役的麦卡锡参加参议员的竞选。从未上过战场的麦卡锡向公众宣称自己曾经数次“光荣负伤”,从腿上取出“10磅弹片”,凭借如簧之舌,于这年的11月当选威斯康星州参议员。在参议院任职的前四年中,由于行为不检点和进行大豆期货投机交易、赌博和酗酒,他的声望一落千丈。人们常说,“在麦卡锡参议员的公文包里经常装着一瓶威士忌酒”,他的“一大堆不同性质的事实和经不起验证的数字,把参议院和整个美国搞糊涂了”。尤其是1949年秋天,麦卡锡居然为屠杀美国士兵的纳粹党徒辩护,引起舆论哗然。因此,在这一年的民意测验中,麦卡锡被评为当年“最糟糕的参议员”。此时,他太需要有一根救命稻草来帮他保住在国会的位子了。

1950年2月9日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诞辰年纪念日,麦卡锡决定在这一天“把炮弹打向国务院”。在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安排下,他从华盛顿飞往西弗吉尼亚州的惠林市,在俄亥俄县的共和党妇女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国务院里的共产党”的演讲,声称在他手中,有“一份205人的名单”,“这些人全都是共产党和间谍网的成员”。“国务卿知道名单上这些人都是共产党员,但这些人至今仍在草拟和制定国务院的政策。”麦卡锡的演说有如晴天霹雳,令美国上下一片哗然。此前如履薄冰的麦卡锡则一夜之间成为声震全国的政治明星。

惠林演说之后,麦卡锡又相继飞往犹他州的盐湖城和内华达州的雷诺市,重复他在惠林的演讲。略有不同的是,此时的麦卡锡手中还挥舞着一张小纸片,这就是所谓的“间谍名单”。但是,按照他这时的说法,名单上的人数为57人。

2月11日,得意忘形的麦卡锡特地打电话给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要求他们对他的演讲公开表态。收到电报后的杜鲁门恼羞成怒,愤而提笔回信道:“我确信,威斯康星州人民极其遗憾,他们的代表竟是像你这样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但是,在写完信后,杜鲁门并未将其发出,而是将其列入“归档”,他另外责成国务卿帮办普里福依打电话给麦卡锡,希望他“把名单公布出来”。

喜形于色的麦卡锡没有理睬杜鲁门的询问,又在参议院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所谓“揭露和清查美国政府中的共产党活动的浪潮”。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卡锡更是借口杜鲁门政府中有人暗中“私通苏联”、“出卖了蒋介石集团”、“帮了共产主义的忙”,将民主党执政的20年称为“叛国20年”,并将锋芒直指杜鲁门政府。

1951年6月14日,麦卡锡借口杜鲁门撤换朝鲜战争中的美方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国务院发表了平生最长的一次演说,直接指责杜鲁门政府对外政策重要制定者,曾经担任驻华特使、国务卿和国防部长,被杜鲁门称作“现今最伟大的人物”的乔治·马歇尔将军。在这篇6万多字的演说中,他将“叛徒”甚至“谋杀者”的罪名安在马歇尔头上,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力反对在巴尔干开辟第二战场,使得苏联先于西方盟国到达东欧;在雅尔塔会议上蒙蔽罗斯福,使苏联在领土等方面获利;在担任杜鲁门总统派驻中国的特使调停国共两党冲突期间暗中支持共产党,“出卖国民党”;在国务院任职期间制定了对蒋介石集团不利的政策,“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等。后来,麦卡锡还让他的助手编印了《美国从胜利后退:乔治·马歇尔的故事》一书出版,并广为散发。同时受到麦卡锡无端指责的还有在战时和战后参与美国对华事务的欧文·拉铁摩尔、费正清、谢伟思、柯乐布以及时任国务卿的艾奇逊等人。1951年冬天,在麦卡锡的无端指责和谩骂中,马歇尔不得不主动辞职,回弗吉尼亚州里斯堡农场养老。

从1953年起,麦卡锡将魔掌逐渐伸向外交领域。是年4月,麦卡锡在两名年轻助手的协助下,开始对美国设在海外的大使馆藏书目录进行清查。在这次清查中,美国共产党领袖威廉·福斯特、左翼作家白劳德、史沫特莱等75位作家的书籍全被列为禁书,甚至连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史莱辛格和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也被列入“危险书籍”之列。据估计,被剔除的书籍总数有近200万册。在此影响下,美国国内一些城市和学校的图书馆也纷纷查禁甚至焚毁“任何可疑的书籍和杂志”。被贴上“可疑”标签的书籍包括关于雕塑、精神病、酒类、托幼和建筑的专著以及侦探小说,甚至还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连一本介绍苏联芭蕾舞的书也因为提到了“苏联”而被麦卡锡主义分子付之一炬。

在“麦卡锡主义”最猖獗的时期,美国国务院、国防部、重要的国防工厂、美国之音、美国政府印刷局等要害部门都未能逃脱麦卡锡非美活动调查小组委员会的清查。同时,美国的左翼力量也受到空前的打击。仅1953年一年,麦卡锡的委员会就举行了大小600多次“调查”活动,还举行了17次电视实况转播的公开听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卡锡的活动越来越激起公众的反对。在欧洲,人们更是将麦卡锡直接比作希特勒。国务卿杜勒斯更是向总统艾森豪威尔表达了这样的忧虑:“许多欧洲领导人似乎认为我们(美国)正在麦卡锡的领导下走向美国式的法西斯主义。”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甚至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在美国外交政策方面,究竟是艾森豪威尔的权力大,还是麦卡锡的权力大?在美国国内,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共和党已经是“一半属于麦卡锡,一半属于艾森豪威尔”了。

1953年7月,麦卡锡的助手马修斯在《美国信使》撰文,指责美国耶稣教会牧师中“受到了共产党的严重渗透”。教会立即将电话打到白宫,抗议马修斯的诽谤。艾森豪威尔立即回信,并通过电台向全国广播,谴责马修斯“不负责任的攻击”,并迫使麦卡锡解除马修斯的职务。这一行动被视为麦卡锡在1953年的“惟一引人注目的挫折”,同时,这也是艾森豪威尔准备向麦卡锡“摊牌”的标志。

1954年的“陆军—麦卡锡听证会”上,麦卡锡遭遇了他的“滑铁卢”。当陆军部公布了麦卡锡的种种越权和违法行为,揭开了麦卡锡调查活动的黑幕时,麦卡锡则施展东拉西扯和哗众取宠的惯用伎俩,并当着全国电视观众的面,滥用参议院的议事程序,刻意干扰听证调查。当麦卡锡竭尽胡搅蛮缠之能事,肆意攻击在场的陆军部律师约瑟夫·韦尔奇的一名年轻助手时,一向和蔼的韦尔奇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拍案而起,质问麦卡锡道:“参议员先生,你还有没有良知?难道你到最后连一点起码的良知也没有保留下来吗?”

1954年12月1日,在全国上下的一片声讨声中,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决议,对麦卡锡进行谴责。1957年5月2日,麦卡锡饮酒过量引发肝炎和神经炎,一命呜呼。

“麦卡锡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在“麦卡锡主义”最为猖獗的时期,中美关系正处于冷战寒冰的封冻之下。在“麦卡锡主义”的影响下,“反共”成了美国的惟一选择。麦卡锡在中国问题上的发难,导致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几届美国政府一直采取非常僵硬的东亚政策,谁也不敢主动提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接触。

在美国国内,成千上万的华裔和亚裔被怀疑为“间谍”。他们不仅被非法传讯,不准寄钱给中国的亲人,甚至被禁止公开谈论自己的家乡,还有不少人因被指责“同情共产党”而受监禁、被驱逐甚至遭暗杀。在美国工作的著名核物理学家钱学森也因被指责在战时参加了美国共产党的活动,受到了联邦调查局的传讯。此后,钱学森多次发现他的私人信件被拆,住宅电话被窃听,他的“国家安全许可证”也被吊销。这表明,他已经不能继续从事喷气推进研究,甚至不能留在实验室里工作了。直到1955年离开美国前,钱学森一直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的监视。由于受到美国政府的限制,钱学森回国时不仅没有带回任何研究资料,甚至连一些私人生活物品都未带回。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也因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不得不偕同夫人离开祖国,远走瑞士。1972年2月19日,斯诺客死日内瓦。斯诺去世后,家人在清理他的信件时发现他留下遗言:要把他的一部分骨灰留在中国,因为他热爱中国;把骨灰的另一半送回美国,安葬在故乡的哈得孙河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西进运动死了多少印第安人 揭秘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血腥灭绝史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这段世间欧美那些西方国家似乎一直都在对人指手画脚的,大谈什么人权,什么种族灭绝,什么自由云云的,尤其是美国,大谈这些简直就是可笑至极。没几年历史的美国,完全就忘了自己当年干出的那些破事儿。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美国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有目的性的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

印第安人是对生活在美洲大陆原住民的统称,仅在北美洲就有几百个印第安民族,从北面的爱斯基摩人到南面的科曼切人,都可以说是印第安人的一种。

在15世纪之前,北美洲大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他们过着平静而

原始的生活,但是欧洲殖民者登陆之后,这一切就都变了。

为了抢夺土地,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采取疯狂而血腥的种族灭绝。

1644年,美国前身的弗吉尼亚下令对印第安人进行无限制的屠杀。

自诩为文明国度的美国自1776年独立之日起,就开始西进对印第安人进行屠杀。

1779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将印第安人比作“废物”,并下令把印第安人“摧毁”。

1807年,提出“天赋人权”的托马斯·杰斐逊明言用“斧头”赶走印第安人,抢夺他们的土地。

1814年,“美国宪法之父” 詹姆斯·麦迪逊颁布奖赏法令,规定一张印第安人头皮可以换50—100美元。

1830年,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颁布《印第安人迁移法》,将印第安人驱逐到密西西比河以西。正是这部法案将屠杀印第安人的活动推向了高潮。

美国内战时期,印第安人站在南方一边,这让北方军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屠杀印第安人。林肯用计杀害大量的印第安人政治领袖,为了彻底灭绝印第安人,美国更是出台政策捕杀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野牛。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西奥多·罗斯福发出“只有死印第安人才是好印第安人”的言论。

1868年时,印第安人苏族部落与美国政府签订了《拉勒米堡条约》,印第安人的绝大部分的土地都丧失了。

1890年“伤膝河惨案”宣告历时300多年的“印第安战争”结束。

19世纪末期,北美的印第安人正剩下20多万。

20世纪之后,北美仅存的印第安人艰难的生活在美国人划定的“保留地”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美国运动大全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陶冶我们的情操,人们在运动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身着运动套装来进行,而人们选购运动套装往往会看准大品牌。驰名国际的运动品牌有很多,其中美国的品牌占去了不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美国运动品牌大全,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品牌吧!

美国运动品牌大全

1、Timberland

2、Converse

3、耐克

4、哥伦比亚

5、北坡

6、闪电

7、必确

8、科比

1、Timberland

天木蓝于1918年在美国波士顿创立,它以制作高品质休闲鞋而发迹,但是随着时代潮流的改变,天木蓝的产业重心正在逐渐靠拢运动鞋领域,近年来,天木蓝运动产品的上市款式越来越多,并且它们所受到的评价多以好评为主。

2、Converse

匡威品牌诞生于1908年,它是一个在美国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运动鞋品牌,匡威休闲运动鞋以其高品质、高性价比而闻名,匡威休闲运动鞋别具一格的采用了帆布材质,这与现今网面运动鞋格格不入,但是它以高超设计技术将帆布休闲运动鞋做出了一个新的高度。

3、耐克

耐克诞生于1972年,在美国国内众多百年运动品牌的环伺竞争下,耐克品牌以其“想做就做”的发展理念和成熟的的设计技术,开创了美国运动品牌的一片新天地。如今,耐克是美国运动品牌大全中排名第一的综合运动品牌,在中国,它的知名度超过其他所有的运动品牌。

4、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成立于1938年,它致力于高品质户外运动服装、鞋帽的设计与生产,在户外登山服装领域,哥伦比亚品牌的产品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哥伦比亚的户外登山服装在近年来一度成为登顶珠峰的登山者必备的。

5、北坡

北坡创立于1968年,它是一个户外运动、户外服装的知名品牌,北坡的产品设计常常打破常规,它将户外运动与休闲运动特点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户外运动产品。北坡近年来注重于户外运动背包的设计生产,相关产品的上市也在陆续进行。

6、闪电

闪电是美国运动品牌大全中名列前茅的自行车品牌,并且它已成功进军中国市场,闪电运动自行车以其高安全系数、高可靠性而闻名,闪电品牌的生产设计理念与时俱进,近年来它致力于人车一体化的智能运动自行车的研发与生产。

7、必确

必确诞生于美国西雅图,这个于1980年创立的品牌,在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后,已经俨然成为国际顶级的运动健身器材品牌。必确运动健身产品以其低冲击、顺畅自然的特点而闻名,它也是全球顶尖的运动健身器材服务供应商。

8、科比

我们所知的科比是著名球星,但在美国,科比这个词语还是一个顶级篮球装备的品牌名称,科比篮球装备正在引领着行业的发展,它是个性化篮球装备的代言人,科比篮球装备几乎每一件产品都有张扬个性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西进运动美国从哪些国家获得领土 揭秘美国西部大开发

全文共 2965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最早独立的时候,仅仅只有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之后通过了几十年的扩展,美国疆域延伸过了阿巴拉契亚山脉,穿过了密西西比河,最终延伸到了太平洋的沿岸。在伴随这领土不断扩大的同时,美国的移民也开始不断的涌入西部地区,为西部大开发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这场西进运动,不仅是一场领土扩张的运动,也是一场西部大开发的运动。一,美国的领土扩张

1775年,北美的波士顿爆发了反抗英国殖民政策的起义——莱克星顿的枪声,这件事成为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起点。北美移民之所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其原因就是英国的殖民政策阻碍了北美的资本主义发展。其中英国宣布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宣布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土地为王室独有,禁止北美十三州的人向西迁徙。这一项法令严重打击了北美移民和印第安人之间的贸易。

1783年,在法国和西班牙的支持下,北美人终于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这一年的9月,英美代表在法国签订了《巴黎和约》,美国承认了北美十三州的独立,并将密西西比河到阿巴拉契山的230万平方公里土地送给了美国。因此,美国独立战争也就是美国西进运动和领土扩张的开始。

1800年,法国拿破仑从西班牙手中夺去了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脉路易斯安那地区,两年后,法国将这块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经过建国初期的两次领土扩张,美国的疆域面积达到了570万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两次领土扩张都轻而易举,这大大刺激了美国的领土扩张野心。随后,美国积极向西班牙占据的佛罗里达扩张。1819年,美国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15万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1846年,美国以武力威胁为后盾,强迫并入了原本属于英国的俄勒冈地区,至此美国的领土扩张到了太平洋沿岸。

1821年,墨西哥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取得独立,美国的扩张势力开始主要集中于墨西哥。美国总统杰克逊曾出价500万美元购买德克萨斯,但该无理要求遭到了拒绝。1835年,德克萨斯独立,1845年,并入美国。此事引发了1846年的美墨战争,结果墨西哥惨败,被迫将1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1848年,美国又以1000万美元强制购买了美墨边境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墨美战争后,美国本土的领土扩张已经基本完成。二,西部的移民和农业开发

伴随着领土扩张的是美国移民纷纷涌入了西部地区,他们为了在广阔的西部地区寻找生业,开始了西部的拓荒活动。广阔的西部地区气候温暖,地形平坦,十分适合农业的开发。在美国取得了独立后,人们认为这块土地是人们用鲜血换来的,人们有权去开发。因而在独立之后,美国很快废除了向西移民的禁令。

1784年,杰斐逊起草了《关于弗吉尼亚让出的西部土地组建方案》,规定西部地区开发的一些原则,如西部土地归全体国民所有;将西西比河到阿巴拉契亚山的地区划分为16个州等。1785年,邦联政府又颁布了西部地区土地出售具体规定的《土地法令》,按照法令规定,西部地区的土地按照最低没英亩1美元的价格出售,每块土地至少640英亩。1862年,林肯政府又颁布了《宅地法》,规定年满 21 岁的公民只要付 10 美元的费用,就有权取得 160 英亩或 160 英亩以下的土地,耕种 5年后,土地就归个人所有。这些法令大大刺激了美国人的移民活动。到1820年,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00万,已经接近美国总人口的1/3,到1860年时已经达到了49%。

移民到来为美国西部的开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他们在西部地方建立了家庭农场和牧场,将这里开垦为了美国的粮仓。19世纪60年代,密西西比河上游已经成为了“小麦王国”,而密西西比河下游成为“棉花王国”。1850年,美国能够生产3200吨粮食,成为了农业大国。

在西部运动中,美国人的拓荒精神值得赞扬。他们吃苦耐劳、开辟荆棘、克服困难,成为了“马背上的英雄”。“西部牛仔”就是这个时代美国拓荒者的代表。但是也要注意到,美国移民也伴随着印第安人的屠杀活动。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是一位狂热的种族主义者,他曾经颁布许多屠杀印度安人的命令。他曾经说道“将废物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点附近,那么整个国家将不仅仅是泛滥成灾,而是被摧毁了。”而后的几届领导人都先后出台了鼓励屠杀印第安人的法令,这些屠杀活动到林肯时代达到了高峰,几乎每一个印地安人的村落都被毁灭。如今,美国只剩下80万的印第安人。三,西部的现代化建设

南北战争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开始兴起,美国开始了迅速的工业化进程。此时,西进运动也进入了第二个时期——工业开发时期。由于内战结束美国的蓄奴州,推广了资本主义制度,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制度的保障。

工业的发展需要交通网络的完善。南北战争后,美国政府开始加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如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运河和铁路的建设,并给与优惠措施的支持。当时在平原地区修建一英里铁路可以得到16000美元的补助,在山区可以达到48000美元。各州为了鼓励铁路的修建,甚至免除了许多税收。在这一列政策的吸引下,1900年美国的铁路里程从5.3万公里增加到了19万公里,占据了世界的一半。

于此同时,美国颁布许多优惠措施来吸引移民。为了吸引欧洲移民,美国设立了土地管理局和移民局,在世界范围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在移民政策的影响,兴起了向美国的“美国热”,到19世纪末,美国的外来移民达到了1300万多。这些移民大多数定居到了美国的中西部地区。

大规模的移民为西部地区的工业发达提供了劳动力,加之美国西部石油、煤炭和铁矿石等资源的发现,美国西部地区的钢铁工业、石油工业、汽车产业开始迅速崛起。随着工业的崛起,西部的城市化进程也加快。1900年,美国有10个人口超过20万的大城市,其中中西部有4个,分别是芝加哥、圣路易、克利夫兰和底特律。而中部则出现了丹佛、奥哈吗等中等城市,太平洋沿岸的旧金山也因为淘金热而兴起。虽然到19世纪末,西部地区的工业实力无法和东北地区竞争,但从整体上来说,美国的西部地区发展更快。从1850年到1890年,美国的工业中心向西移动了225英里。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他十分重视西部地区开发,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统一规划管理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工作。他在位期间,西部地区的军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崛起,使得美国的东西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二战后,美国政府持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得这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原子能技术和航天产业领先于全国,其中“硅谷”成功就是其代表。二战后的西部兴起了洛杉矶、休斯顿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城市。二战后,美国的东北部老工业基地不断衰落,而西部地区却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崛起,成为美国新的产业中心。结语:

美国历史上有著名的“西进运动”,而中国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也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美国西进运动中,美国政府采取的许多政策值得我们借鉴,也带来了许多深刻的教训。一个国家,只有每个地区的经济都已经发展起来了,才能说这个国家经济强大了。美国的西部曾经是不毛之地,通过100多年的开拓,这里成为了美国新的粮仓和产业中心。而中国的西部资源丰富、人口众多、面积广阔,也是一片希望之地。如何解决西部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民族问题和交通问题等,我们都需要吸收美国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美国最新研究发现成年人减肥最好运动是慢走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普遍认为,运动速度越快,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也就越利于减肥。据美联社今天报道,最新研究发现慢走反而比快走更有利于成年人减肥,慢走一英里(约等于1.6公里)比快走一英里消耗的热量更多。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慢走或散步一英里比快走一英里有助于肥胖成年人消耗掉更多的热量,而且慢走比快走更安全,得关节炎或使关节受伤的危险小。雷·布朗宁和他的同事研究了20名体重正常的男女和20名肥胖的男子,让他们在一定的距离内用不同的速度走路,结果发现,肥胖者用慢速走比快速走消耗的热量更多。这项研究也许会改变人们传统的建议,那就是每周进行5次快走,每次30分钟。

布朗宁说,剧烈程度高的锻炼能够减少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危险,但慢走则有助于人们在缓解关节压力的同时保持活力,肥胖的成年人更容易得膝盖关节炎,会引起疼痛僵硬。

以前是专业三项全能运动员的布朗宁说:“我们并不是提倡减少身体锻炼或者程度剧烈的活动,我们只是说慢走是消耗掉更多热量的一个方法。”布朗宁和他的研究小组认为,用从容不迫的步子走路会减少对人下身产生的压力。

以前的研究显示,一个体重正常的人试图效仿肥胖者走路,他在腿上绑上重物,结果发现他需要多用50%至100%的能量才能走路。而最近的研究发现,肥胖者只比体重较轻者多用10%的能量。

布朗宁说:“似乎肥胖者有一种方式让他们走路更省力。”布朗宁的研究小组猜测,肥胖者走路时把腿伸得更直一些,这样他们的骨骼会比肌肉支撑更多的体重,或者他们用更小更快的步幅走路,这一切让他们消耗的热量更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