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美国七彩山鸡养殖技术(通用5篇)

美国当年打朝鲜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历史过去了,我们很多人依然对这个问题存在疑问,对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问学吧小编告诉大家美国当年打朝鲜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浏览

1779

文章

5

篇1:跑山鸡养殖技术有哪些

全文共 1998 字

+ 加入清单

山鸡,位于山青水秀的地方。是近年来人们创业致富的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跑山鸡养殖技术,欢迎阅读。

跑山鸡养殖成年期

10个月龄以上的山鸡为成年鸡。种用鸡可在管理上分为配种准备期,1~3月份;产蛋期,4~7月份;换毛越冬期,8~12月份。产蛋期,喂家鸡蛋用鸡全价饲料,需要营养水平最高;配种期和越冬期,营养水平一致。在产蛋期的日粮中加20%~25%的动物性饲料,以满足繁殖和产蛋时大体量消耗的需要。 成年山鸡日喂次数随季节而异,春、夏、秋每天喂3次,冬季每天喂2次。每天清洗水槽1次,供饮用水1次。成年鸡饲养在大网室内,每平方米1~2只。鸡群以100只为好。产蛋时,网室地面应垫上0.5厘米厚的细沙子,山雉鸡断喙一次,防止叨蛋。同时,产蛋期,要保持圈舍的安静,防止惊群影响产蛋,产下的蛋及时拣出,防止叨破。换毛越冬时,应按产蛋多少而分群留种,再断一次喙,保持适当的温度,安全越冬。 产蛋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钟完成。雌雄配比为4∶1或5∶1,于4月中旬合群,可以达到交配及时,产蛋率高,受配率也高。在雄鸡相斗中选强者为种雄,体大健壮者为"王子",并且想法使交尾次数增加。

鸡的生物特性

1.体温,在40.9度与41.9度之间,平均体温是41.5度。雏鸡,但养殖时,雏鸡舍温要求高,一般在三十四五度。

2.心跳,160到170次每分钟,就日龄而言,雏鸡高于成鸡。就性别而言,母鸡高于公鸡。

3.产蛋,一只母鸡年平均产蛋300枚左右,平均出雏率70%以上。

4.其它,料肉比,一般在1.50~2.00:1;料蛋比,一般在2.0-2.5:1.0

5.鸡的一般最长存活13年(饲养环境)

6.蛋鸡:一般在110天左右开产(工厂化养殖),到72周淘汰、淘汰时体重为2千克左右。

公母鉴别

公鸡:眼圆,采食快

母鸡:头小,眼椭圆,开食迟,采食慢同一般鸡,20.5天出的公鸡多,21天后出的母鸡多

采食高峰:自然光照下,采食高峰在日出后2-3小时,日落前2-3小时产蛋高峰:

光照开始后2-5小时

跑山鸡养殖青年期

42日龄至120日龄的称青年山鸡。此时期生长速度最快,日增重可达10~15克。如作为肉用商品,此阶段饲养期满即可上市。 山鸡系杂食性禽类,以植物种子(如大麦、玉米、杂草籽等)、嫩草、蔬菜等为主。为使山鸡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要求,最好根据山鸡不同时期,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提供均衡营养的配方饲料。 山鸡嗉囊较小,容纳食物量少,因此,饲喂食料要做到少量多次,每日每只需要标准配合料50~70克,并配以适量嫩青草或蔬菜。

跑山鸡养殖技术:适时分群

雏鸡群体不宜过大,随日龄增长而分群,一般1平方米,1~10日龄60~70只,11~20日龄40~50只,21~30日龄20~30只,25平方米的鸡舍育雏一般为400~500只左右。同时注意强弱分养,保持鸡群生长一致。

跑山鸡养殖技术:温度

适当通风和保温是育雏的关键。育雏室地面或育雏箱可垫上谷壳,并选用保温伞或红外线灯作热源。温度应掌握在:头三天以35℃为宜,以后每隔二天降一度,10天后视其情况灵活掌握。相对温度一般以65%为宜。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但要设挡风门,以防贼风进入。

鸡肉的功效与作用

鸡肉性平、温、味甘,入脾、胃经;可益气,补精,添髓;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乳少、消渴、水肿、小便数频、遗精、耳聋耳鸣等。

1、强身健体

鸡肉的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2、提高免疫力

现代社会中天天忙忙碌碌,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白领最好多吃一些,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几率。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用于治疗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乳少、消渴、水肿等症状。

3、补肾精

可缓解由于肾精不足所导致的小便频繁、耳聋、精少精冷等症状。

4、促进智力发育

具有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脑功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方面,更是有较好的作用。

跑山鸡养殖技术:及时开食

雏鸡出壳待羽毛干后,迅速移至育雏室或育雏箱,24小时后,应及时供水开食。开始时用0.01%高锰酸钾水喂,水温与室温相近。一周内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和喂。

以后饲喂雏鸡饲料,1~2周龄,每2~3小时饲喂1次,日喂8次;3~5周龄,每天喂5次,以后每天3次。

跑山鸡养殖技术:疫苗接种

7日龄传支H120饮水,14日龄用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饮水,30日龄再用一次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

跑山鸡”跑出致富新路

记者在蓬溪县黄泥乡杨家沟村杨小童的家庭农场看到。山坡上,成群的跑山鸡分散其间,正在林间悠闲地觅食。养殖场老板杨小童端出准备好的粮食,向鸡群洒去,漫山遍野的跑山鸡飞一般地向他围拢过来……

“这就是我养的跑山鸡,目前有700余只,年前就可以出栏了。”杨小童说,这些鸡吃的都是绿色无公害的玉米、谷子和山坡上的草籽、昆虫等食物,最大的能长到4斤左右,每斤能卖到25元。在杨小童的家庭农场记者了解到,除了跑山鸡,他还种植了核桃近500亩,小麦20余亩,明年还将进行生猪养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美国七彩山鸡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环颈雉的祖先是分布于黄河流域和山东北部的华东亚种野鸡,是被美国引入后经100多年的精心培育而形成的新品种。

产地:美国称美国七彩山鸡为中国环颈雉鸡。系由我国华东环颈雉与蒙古环颈雉杂交育成。

外貌特征:体型较大,饱满。其羽色基本与我国环颈雉相似,比我国华北雉要略浅一些,颈部白围,不封闭,也较细一些。公雉鸡头羽青铜褐色,眼睑上有白色眉纹,头顶两侧有青铜色的耳羽簇;脸部皮肤红色,并有红色毛状肉柱突起;颈部有白色颈环,胸部羽毛黄铜色;上背部黄褐色,羽毛边缘带黑色斑纹;下背部灰白色,羽毛边缘有白色条纹;背腰两侧及翅膀黄褐色,羽毛中间带有蓝黑色;尾羽黄褐色;喙灰白,脚胫、趾灰黄色。母雉腹部羽毛灰白色,颜色较浅。上体颜色较河北亚种野鸡鸡为浅。

品种性能:经过多年饲养选育,其体重与生产性能都比原种有较大提高。雄性成鸡全长72~87厘米,其中尾长42~50厘米,育成公雉体重可达1800~2200克,性成熟后降至1500~1800克。雌性成鸡全长49~57厘米,其中尾长22~26厘米,育成母雉平均体重1250克,产蛋前体重1300~1600克,开产日龄180天,年产蛋80~100枚。初产蛋重29克,中期38克,后期32克。蛋壳颜色多为橄榄黄色,少量蓝色。平均种蛋受精率8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6%。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七彩山鸡驯养技术

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合理饲喂:多采用地面平养,每天喂 4-5次或自由采食,一只中雏至少有 1.5厘米长的饮水位距和 4厘米长的采食位距,即每 100只中雏要设 2升容量的饮水器 4个和 2.5千克容量的料桶 4个。

及时转群:转群前将中雏舍清扫消毒,铺上垫草,然后用 3%来苏儿消毒。

确定密度:室内容纳 10-12只 /m2,运动场比室内面积大 2-3倍,9788。群体大小 200-300只。

防止撞死:剪掉一侧初级飞羽,网舍不宜过高。

加强运动:在运动场设置沙地。

野性驯化:转舍头一周把雏雉饲养在铺有垫草的房舍内,一周后白天把雏雉赶入运动场自由活动,晚上赶回房舍内休息, 1-2周后即可形成条件反射。

保持环境安静:即使转群也尽量选择在晚上进行。

5.2.1.2 大雏期

饲喂次数:初期每天 4次, 10-11月份每天 3次 12-翌年 2月每天 2次。

适时分群:选择 1.1-1.5千克公雉鸡组成公雉鸡群,选出体型大、胸宽深的母雉鸡组成母雉鸡群。

控制密度:每平方米 1-1.2只,一个群体以 100-200只。

防止过肥:减少喂量,加强运动。

5.2.2 商品鸡育成期饲养管理

DB4201/T316-2004

适当运动;及时修喙;适当催肥;每周喷雾消毒;定时清洗食槽、水槽;病、弱雏及时隔离。

5.3 种鸡饲养管理

5.3.1 环境要求

温度: 20-35℃。

湿度:不宜过大,夏季雨天及时排出舍内积水。

光绿壳蛋鸡苗照:弱光连续光照,如间断光照,每天光照时间 16-18小时。

卫生:每天清理食槽里的剩料,定期清洁用具,及时清粪。

安静:避免噪声干扰。

5.3.2 繁殖准备期管理

整顿鸡群:繁殖季节公、母鸡合群,公母比例 1: 5-6,群体大小 50-60只。

安放产蛋箱:产蛋箱设计为三层阶梯形,每层底部呈 50倾斜角。

避免应激:此时不宜断喙、投药、接种疫苗等。

5.3.3 繁殖期饲养管理

确立保护“王子鸡”:帮助确立“王子鸡”稳定鸡群,在室内每 100平方米横

放 4-5块石棉瓦,增加其他公雉鸡交配机会。

及时替换体弱或无绿壳蛋批发配种能力的种公鸡。

防暑降温

及时收集种蛋:每 1-2小时拣蛋一次,炎热天气可 0.5-1小时拣蛋一次。

合理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 16-18小时。

合理利用种公雉:种公雉一般只用一年,种母雉最长只用 2年。

防止啄蛋

种蛋保存: 孵化前贮放期不超过 7 天;贮藏温度 10-16 ℃ ,以 13 ℃最为理

想;贮藏湿度 70%左右;种

蛋的位置摆放应大头朝下。

5.3.4 静止期的管理

静止期可划分为换羽期( 8-9月份)和越冬期( 10月份 -翌年 1月)。

5.3.4.1 换羽期

DB4201/T316-2004

饲养要点:连续使用产蛋期日粮 15-20天,但要降低钙、磷水平,此后降低蛋

白水平但要保证含硫氨基绿壳蛋鸡苗酸含

量,可在饲料中加 1%生石膏粉。

管理措施:进行体况检查,公母分开,淘汰弱雉,鸡舍消毒,接种疫苗和驱虫。

5.3.4.2 越冬期

饲养要点:日粮高能量、低蛋白,每天饲喂 2次,上、下午各一次,保证充足饮

水。

管理措施: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修喙和新城疫Ⅰ系疫苗注射。

6 免疫程序

1 日龄:颈部皮下注射马立克疫苗 0.1ml。

5 日龄:法氏囊弱毒苗饮水。

7-10 日龄:禽流感疫苗肌肉注射。

10 日龄:新城疫Ⅱ系苗滴鼻。

25 日龄:法氏囊二次饮水。

35 日龄:新城疫Ⅱ系苗滴鼻。

60 日龄:新城疫Ⅳ系苗饮水。

7. 疾病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

及时注射疫苗,防止传染性疾病发生;

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感染;

治疗用药应符合 NY 5040-2001 无公害食品 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七彩獭兔养殖技术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獭兔又名力克斯兔、海狸王兔、天鹅绒兔。目前国内獭兔有黑、白、红、棕、蓝、咖啡、青紫蓝、八点黑、宝石花等十多种毛色。

獭兔绒毛丰盛平整,皮板柔软轻盈、绚烂多彩。皮革柔制后可做女式翻毛大衣、童装、披肩、帽子等。一张合格獭兔皮,国内市场现行收购价在20元至60元。獭兔肉营养丰富,蛋白含量高,脂肪低,胆固醇少。

欧美、日本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多称之为“益智美容肉”。冬春季节,国内市场白条带骨兔肉每公斤16元至20元,在闽、粤一带每公斤高达25元至30元,深圳现已达32元。苏、浙、黑、鲁、吉、京等省、市已把獭兔列入“星火计划”开发项目。其养殖方法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美国七彩山鸡饲养技术

全文共 2582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章养殖场舍的建造

山鸡养殖场应设在地势燥,平缓,向阳背风。比较安静的地方,饲养山鸡鸡舍与家鸡舍要求相仿,鸡舍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鸡舍可用旧房间。猪圈、牛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开放一面的外边应留一定的运动场,一般应比室内面积大一倍左右。山鸡运动场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地面要平整,最好做成水泥地面,以便于清扫,运动场的四周可砌1.8米左右的砖柱,顶上及四周加上拦网,拦网或用铁丝网,也可用尼龙网代替,安装拦网时,可有四周地南砌起30-100厘米高的矮墙基,再将拦网安装上去,这样既可延长拦网的使用年限,又使用权运动场整齐美观。运动场和鸡舍的总面积以30只以内为宜,每拦内以放成鸡,150只或青年鸡300只以100平方米以内为宜。若场地大,可多隔成几个圈舍。因种鸡在交配鸡前都要雌雄分离饲养,所以至少要建改两个鸡舍。同时,鸡舍内还应准备好食槽,饮水槽等。食槽可用木片订制,一般长1米,宽5厘米,高5厘米。槽上可用大眼铁网或小片木片订好,防止鸡进入食槽,水槽可用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代替。有条件的,可购买专用塔式钦水器。因为鸡很喜欢沙浴可在运动场内设沙地(河沙,石沙均可),也可用大塑料盆装沙置于运动场,应注意让沙保持清洁、干燥。

第二章山鸡的饲养技术

雉鸡饲养阶段的划分:0-6周龄为育雏阶段,7-12周龄为育成阶段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舍及设备:育雏舍在进鸡前要进行:(1)清洗。(2)刷洗墙壁、顶棚、地面。(3)用2%火碱喷洒。(4)甲醛、高锰酸钾熏,另外,设备和用具也要经过消毒。

2、制定育雏计划:根据本场具体条件制定育雏计划,确定批次及每批规模。

3、预热:在进雏前24小时,生火预温至需要温度,并检查育雏舍保温情况。

二、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1、开食: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入5%左右的葡萄糖或白糖。开食料要质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消化,最好先喂潮拌料3-5天。

2、开食的方法:用报纸或木板料槽将拌料撒在其上即可诱食。

3、饲料饲喂量及饲喂次数:根据我场饲养总结来看,每100只雉鸡0-42天,大约每天要1斤料,1-2周每天喂8次,3-5周每天喂5-6次,如用立体笼可喂干粉料,心须保证全天有料,全天有水,另外刚出壳的雏鸡,个体小,采食量少,加喂0.5-1个熟鸡蛋/100只连续2天即可。

4、2-3周龄要进行断喙,防止啄癖。

5、适宜的温度:我们建议:1-3天35-34摄氏度,4-7天33-32摄氏度,2周龄30-28摄氏度,3周龄27-24摄氏度,4周龄23-22摄氏度,5周龄以后保持常温。

6、湿度:1-10日龄相对湿度65-70%,10日龄以后55-60%。

7、密度:网床育雏60只/平方米。在网箱中可养到15-20日龄以后转人立体笼中,30-40只/平方米在立体笼中可养到6周龄,水槽和料槽,一个床上可放2个水塔,2-3个料槽(槽位一米左右)立体笼周围分别安装一个料槽,让雉鸡有充分的采食面积。

8、光照:雏鸡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进雏1-3天,24小时光照,4-7天22-20小时光照,以后根据雏鸡采食情况尽快转入自然光照,15-20天转入立体笼,在上笼的第一个晚上要24小时光照,以使鸡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光的强度以3瓦/平方米为宜,鸡适应环境以后,即可采用自然光照,对于商品鸡,光照强度不重要,只要能看到进食即可。

9、通风:雏鸡抗病能力较弱,如舍内容空气不流通,氨气浓度过大,可影响其生长发育诱发疾病。如:眼病的发生就与通风不好,舍内空气污浊有很大关系。

10、免疫接种:山鸡对新城疫虽不太敏感,但也能感染,仍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加强防疫消毒。每日清扫一次粪便,水、料槽等使用工具要经常刷洗、消毒,雏鸡舍每周带鸡消毒二次。

三、育成期管理要点

育成阶段指从立体笼转入舍内地面的阶段,该阶段要加强饲养管理,以防飞越。

1、育成期的饲养:

(1)转入地面前的准备工作:先将鸡舍按育雏舍要求,消毒,准备好水料槽及其他用具,铺好褥草或沙子,最后熏蒸。

(2)密度:6-10周龄8-10只/平方米。11-20周龄4-6只/平方米。

(3)光照:从立体笼转入地面的第一个晚上光照要24小时,让鸡熟悉环境,等熟悉后可采用自然光照。

(4)耗料:0-21周龄大约要耗配合饲料7.5-8公斤。

(5)饲养次数:如吃湿拌料,5-10周龄4次/日,11-21周龄2-3次/日,如喂干粉料2次/日,上下午各一次。

2、育成期的管理:

(1)大小、强弱及公母鸡要分群管理,这样大致均匀,便于各自发挥其生产潜能。

(2)做好选种留种工作:一般在10-11月做好第一次选种,单独饲养。

(3)搞好卫生、清毒:每日清扫圈舍、料槽、水槽,经常刷洗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4)经常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情况,粪便状况有无异常。

(5)留种种鸡在大雏期间要限制饲料质量,防止过肥。

第三章山鸡的疾病防治

1、曲霉茵病:山鸡尤其是雏山鸡1-15日龄最易感染、发病率较高,可造成大批死亡,一般发病鸡死亡率占10-30%,30-70日龄的鸡也常发病,但死亡较少,成年鸡不易感染,因山鸡在4-7月产蛋育雏,正是夏季梅雨季节,因饲料褥草被曲霉茵污染或因密度过大拥挤,通风不良,圈舍潮湿,滋生曲霉茵致病,防治办法:禁喂发霉饲料,禁用发霉褥草,注意通风换气,在夏季连绵阴雨天,最好使用火焰喷消毒。治疗:用制霉茵素或克霉唑100只鸡50万单位,混入饲料连喂5次,也可用0.1%硫酸铜液饮水。

2、葡萄球茵病,也是山鸡常风病:主要因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引起葡萄球茵感染,主要侵袭雏鸡和育成鸡,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型:最初症状,流泪,眼结膜红肿,有粘液性分泌物,眼脸肿胀,稍后发生头部肿大,精神不振,食欲明显减退,条件改善后,病鸡很快恢复正常,一般不引起死亡,但是有时也会全身感染而致死亡,雏鸡患曲霉茵眼炎,也可引起异发葡萄球茵病;种鸡舍由于有铁丝网,山鸡又善于飞行,撞伤头部,也可因伤感染而引起葡萄球茵感染。

防治办法:鸡群的密度要适当,注意舍内通风换气,经常检查网舍的钉钩,哺扫舍内的铁丝异物,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及时断喙,可以预防其感染,一旦感染,可用氯霉素、卡那、庆大霉素,磺胺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应先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山鸡的其它疾病防治请参照家鸡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