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薯黑皮病防治【汇总4篇】

老年人的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大约在30%到50%之间,老年人应高度重视高脂血症的防治。那么首先就要从日常的饮食习惯开始。下面就由小编来介绍有关防治高血脂的方法吧!

浏览

7257

文章

4

篇1:怎么防治红薯软腐病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红薯软腐病发病适温15—25℃,相对湿度76%一86%,气温29—33℃,相对湿度高于95%不利于孢子形成及萌发,但利于薯块愈伤组织形成,因此发病轻,那软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适时早播,早移栽、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药剂预防可选用农用链霉素、氯霉素等抗杀细菌类的药,浓度不需要很高。链霉素1/2000浓度,氯霉素一瓶针剂(2ml/瓶)兑1000ml水。芽出土前浇一次。芽出土开口后,浇盆结合喷雾一次。芽长到一寸时再浇盆结合喷雾一次,那么怎么防治红薯软腐病呢?

1、适时收获

避免冻害,夏薯应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应在立冬前收完,收薯宜选晴天,小心从事,避免伤口。

2、入窖前精选健薯

汰除病薯,把水气晾干后适时入窖。提倡用新窖,旧窖要清理干净,或把窖内日土铲除露出新土,必要时用硫磺熏蒸,每m3用硫磺15g。

3、科学管理

对窖贮甘薯应据甘薯生理反应及气温和窖温变化进行三个阶段管理。一是贮藏初期,即甘薯发干期,甘薯入窖10一28天应打开窖门换气,待窖内薯堆温度降至12—14℃时可把窖门关上。二是贮藏中期,即12月至翌年2月低温期,应注意保温防冻,窖温保持在10—14℃,不要低于10℃。三是贮藏后期,即变温期,从3月份起要经常检查窖温,及时放风或关门,使窖温保持在10一14℃之间。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怎么防治红薯软腐病的内容,一旦发现感染这种病害要及时进行治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防治红薯软腐病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红薯软腐病是采收及贮藏期重要病害。薯块染病,初在薯块表面长出灰白色霉,后变暗色或黑色,病组织变为淡褐色水浸状,后在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灰黑色菌丝及孢子囊,黑色霉毛污染周围病薯,形成一大片霉毛,病情扩展迅速,约2—3天整个块根即呈软腐状,发出恶臭味,那软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适时早播,早移栽、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药剂预防可选用农用链霉素、氯霉素等抗杀细菌类的药,浓度不需要很高。链霉素1/2000浓度,氯霉素一瓶针剂(2ml/瓶)兑1000ml水。芽出土前浇一次。芽出土开口后,浇盆结合喷雾一次。芽长到一寸时再浇盆结合喷雾一次,那么如何防治红薯软腐病呢?

1、适时收获

避免冻害,夏薯应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应在立冬前收完,收薯宜选晴天,小心从事,避免伤口。

2、入窖前精选健薯

汰除病薯,把水气晾干后适时入窖。提倡用新窖,旧窖要清理干净,或把窖内日土铲除露出新土,必要时用硫磺熏蒸,每m3用硫磺15g。

3、科学管理

对窖贮甘薯应据甘薯生理反应及气温和窖温变化进行三个阶段管理。一是贮藏初期,即甘薯发干期,甘薯入窖10一28天应打开窖门换气,待窖内薯堆温度降至12—14℃时可把窖门关上。二是贮藏中期,即12月至翌年2月低温期,应注意保温防冻,窖温保持在10—14℃,不要低于10℃。三是贮藏后期,即变温期,从3月份起要经常检查窖温,及时放风或关门,使窖温保持在10一14℃之间。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如何防治红薯软腐病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以便让植物更好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怎么防治红薯黑斑病

全文共 1282 字

+ 加入清单

红薯黑斑病在苗期、生长期及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薯苗、薯块,不危害绿色部分。贮藏期薯块上的病斑多发生在伤口和根眼上,初为黑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膏药状病斑,稍凹陷,直径1~5厘米不等,轮廓清晰,那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清除残枝败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浸染源;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注意排水、降低湿度;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10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喷1次,根据情况确定喷药次数,一般2-3次,那么怎么防治红薯黑斑病呢?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薯、种苗。

2.选用无病种薯。可采用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得到无病种薯。

(1)无病留种田。要求秧苗、土壤、粪肥不带菌,并注意防止农事操作传入病菌。因此必须作到:①采用高剪苗,结合药剂浸苗,或在春薯蔓上剪蔓插植夏薯。②留种地要选3年未栽种甘薯的生地。③留种地收获的种薯,要单收、单运、单藏,收获运输工具及贮藏窖物应不带菌,必要时可用药剂消毒。④注意粪肥不要带菌。

(2)精选种薯。种薯出窖后,育苗前要严格剔除有病、有伤、受冻的薯块。

(3)安全贮藏。留种薯块应适时收获、严防冻伤,精选入窖,避免损伤。种红薯入窖后进行高温处理,35~37℃4昼夜,相对湿度保持90%,以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3.培育无病壮苗。

(1)种薯消毒。实行种红薯消毒,清除所带病原菌,方法有:①温汤浸种:薯块在40℃~50℃温水中预浸1~2分钟后,移入50℃~54℃温水中浸种10分钟,水温和处理时间要严格掌握,注意上下水温应一致,对新品种处理后应进行发芽试验。浸种后要立即上床排种,且苗床温度不能低于20℃。②药剂浸种:可用45%代森胺水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8%乙蒜素(402抗菌剂)等对种薯进行药剂处理。

(2)尽量用新苗床育苗。用旧苗床时应将旧土全部清除,并喷药消毒。施用无菌肥料。育苗初期,可用高温处理种薯,促进愈伤组织木栓化的形成,阻止病菌从伤口侵入。高温处理是在种薯上床育苗后,保持温床34℃~38℃,以后降至30℃左右,出芽后降至25℃~28℃。也可采用间歇高温(顿水顿火)育苗法,即种薯上床前,一次浇足水。种薯上床后,将温度迅速上升到34℃~38℃,保持4天,以后炕温保持28℃~30℃。拔苗前,降温至20℃~22℃。以后每拔一次苗浇足一次水,并将温度升到28℃~30℃。实行高剪苗,获得不带菌或带菌少的薯苗。苗床(炕)上的春薯苗,要求距地面3~6厘米处剪苗栽插。将剪取的苗再密植于水肥条件好的地方,加强肥水管理,然后再在距地面10~15厘米处高剪,栽插大田,此为二次高剪苗。有的地方从春薯田中剪取薯秧栽夏薯,也是一种高剪苗的防病措施。育苗过程中,可用药剂喷床法和药剂浸苗法防治黑斑病。药剂有:70%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浸苗时,要求药液浸至秧苗基部10厘米左右。

4.选用抗病红薯品种。

5.加强红薯栽培管理。实行轮作换茬,增施不带病残体的有机肥,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红薯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红薯常见病害主要有红薯黑斑病、红薯茎线虫病及红薯根腐病,红薯病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化治理原则,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那么红薯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1、红薯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红薯瘟,蔓割病,软腐病等。防病技术:

(1)水旱轮作;

(2)种苗消毒。用多菌灵或托布津300-600倍液浸泡种苗2个小时后再种;

(3)当薯苗出现上述病害时,用百菌清或托布津或多菌灵600倍液喷施防治。

2、红薯虫害主要有:红薯天蛾,卷叶螟,叶甲,小象甲,茎螟,金针虫,金龟子,蝼蛄,地老虎,斜纹夜蛾等。防虫技术:

(1)水旱轮作。早造种水稻秋种红薯,或晚造种水稻,冬种红薯。

(2)种苗消毒。用300倍敌百虫和300倍多菌灵一起浸种2个小时后捞起种植。

(3)种植时用辛硫磷粉剂撒在肥基肥面上,再拉垄种植。

(4)种植后每个月结合淋肥淋一次敌百虫,每亩用2瓶,特别是3月底4月初小象甲和叶甲繁殖高峰期,一定要淋施敌百虫,每亩用二瓶冲水30担淋施。

(5)收获后自食产品,可以撒谷虫净贮藏。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红薯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一旦红薯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进行治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