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粉尘爆炸处理方法(五篇)

新课改提出了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家校合一等许多新的教育观念。其中,“家校合一”就充分体现了处理好老师与家长的关系的重要性。对此,小编总结了以下经验,供大家参考。

浏览

4031

文章

5

篇1:煤气罐爆炸处理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159 字

+ 加入清单

切记煤气泄漏着火时,不要在房间内打电话,不要开灯,不要有金属摩擦,也不要在这个时候去拉断电闸,煤气罐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呢?钢瓶超量充灌,这是钢瓶发生爆炸最主要的原因;钢瓶倒卧燃烧,是钢瓶发生爆炸的另一重要原因;钢瓶是压力容器,必须在“体格结实,没有毛病”的情况下工作,如果长期使用,缺乏检查,保养和维修,钢瓶就会出现锈蚀穿孔、裂纹,以致丧失耐压强度,稍遇高温,挤压或碰撞就容易发生爆炸;有的用户采用热水浇烫,火烤钢瓶等方法促使液化气火烧旺起来,这样也很危险!尤其是用火烧钢瓶,会使钢瓶失去应有的强度,很容易导致钢瓶爆炸,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煤气罐爆炸处理方法有哪些吧?

1、在爆炸发生时,首先看到的是光或者闪动,此时先别着急跑,近距离人员应立即卧倒,脚朝炸点方向。同时一手枕在额前,另一手盖住后脑,保护好头部。“趴下”——保持身体伏低,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炸所带来的伤害,而且可以防止吸入过多有毒烟雾。

2、在确保第二次爆炸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后,选择时机迅速离开现场。确定离你最近的安全出口,避开柱子、玻璃与墙壁,伏低身子迅速离开现场。逃生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周围环境,切忌逃生中产生混乱、拥挤堵塞逃生通道。

3、维护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秩序,引导人员疏散和快速撤离现场。要尽力先疏散老人、妇女、儿童,这是成年人的社会责任之一。一定要保证逃生通道的通畅,不要因拥挤造成逃生通道堵塞或发生踩踏事故。

4、在逃生时,要注意随时观察房屋是否会发生坍塌,在选择路线时尽量避开那些看起来“晃晃悠悠”的柱子和大块的玻璃,也不要太靠近墙壁。

5、因爆炸燃烧或高温辐射导致衣物着火,一时难以脱下时,应迅速滚动灭火,或用水、潮湿物品扑灭火焰。不可惊慌乱跑,以免风助火势。

6、爆炸造成的出血,特别是喷射状的动脉出血,千万别慌,别大喊大叫,必须迅速进行止血自救。一般应迅速采取指压止血,或用弹性较好的带子捆压住出血口的上方(近心端)进行止血。保护好伤口,观察周围环境,静待救援。

7、若密闭空间烟味太呛,可用矿泉水、饮料等润湿布块,捂住口鼻,防止因烟雾和毒气引起的窒息。

8、迅速呼救,拨打110、119、120向公安、消防及医疗机构求救。报警及求救时注意讲述内容:地点讲清;说明险情;留下姓名;有条件时,可提前到附近标识比较明显的地点,如路口或巷口,等候并指引救援人员。

9、有能力的人员应协助警方和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就地取材,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尽可能选用无菌敷料、三角巾、较清洁的布,以避免二次污染。搬动伤员时应注意使脊柱损伤病人保持水平位置,以防止移位而发生截瘫。注意呼吸道烧伤的患者,对呼吸道阻塞、窒息者,立即清理口咽,必要时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以抢救生命为首要目的,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的伤员,还要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瓦斯爆炸的紧急处理方法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瓦斯,又名沼气,化学名称叫甲烷。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果空气中瓦斯的浓度在5.5%上16%时,有明火的情况下就能发生爆炸。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

现场救护:

当听到或看到瓦斯爆炸时,应面背爆炸地点迅速卧倒,如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鼻口。距离爆炸中心较近的作业人员,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离现场,防止二次爆炸的发生。

瓦斯爆炸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马上恢复通风,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和残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所有生存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统一、镇定地撤离危险区。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区。如有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在安全处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不要延误抢救时机。

怎样预防井下瓦斯爆炸呢?

要加强井下通风,采用各种通风措施,保证井下瓦斯不超过规定含量,严格检查制度,低瓦斯井下每班至少检查2次,高瓦斯矿井中每班至少检查3次,发现有害气体超过规定,应及时采取封闭等必要措施。每个矿工应注意,在下井时,严禁携带烟蒂和点火物品,不要使用电炉和灯泡取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煤气爆炸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煤气爆炸是煤气的瞬时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的冲击波,从而造成强大的破坏力,这就叫做煤气爆炸。

1、煤气爆炸的预防

(1)送煤气前,对煤气设备及管道内的空气须用蒸汽或氮气赶净,燃后用煤气赶蒸汽中氮气,并逐段做爆发试验,合格后,方可送给用户。

(2)正在生产的煤气设备和不生产的煤气设备必须可靠断开,切断煤气来源时必须用盲板。

(3)对要点火的炉子需用严格的检查,如烧嘴开闭器是否关严,有否漏气,烟道伐门是否全部开启,确保炉膛内形成负压,方可点火。燃后稍开煤气待燃着后,再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如点着火又灭了,需再次点火时,应立即关闭烧嘴伐门,对炉膛内仍需作负压处理,待煤气吹扫干净后再点焱达煤气。

(4)在已可靠切断煤气来源的煤气设备及煤气管道上动火时,一定要经检查、化验合格后,方可动火。对长时间未使用的煤气设备动火,必须重新进行检测,鉴定合格方可能动火。

(5)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或管道上动火,应保煤气的正常压力,只准用电焊,不准用气焊。同时要有防护人员在场。

(6)凡停产的煤气设备,必须及时处理残余煤气,直到合格。

(7)煤气用户应装有煤气低压报警器和煤气低压自动切断装置,以防回火爆炸。

(8)检修后投产设备,送煤气前,除严格搂标准验收外,必须认真检查有无火源,有无静电入电的可能,然后才按第一条的规定送气。

(9)停、送煤气时,下风侧一定要管理好明火。

2、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

(1)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并迅速把煤气处理干净。

(2)对出事地点严加警戒,绝对禁止通行,以防更多人中毒。

(3)在爆炸地点40米之内禁止火源,以防止着火事故。

(4)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在未检明原因之前,不准送煤气。

(5)组织人员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6)煤气爆炸后,产生着火事故,按着火事故处理。产生煤气中毒事故,按煤气中毒事故处理。

3、产生煤气爆炸的原因:

(1)煤气来源中断,管道内压力降低,造成空气吸入,使空气与煤气混合物达到爆炸范围,遇火产生爆炸。

(2)煤气设备检修时,煤气未吹赶干净。又未做化验,急于动火造成爆炸。

(3)堵在设备上的盲板,由于年久腐蚀造成泄露,动火前又未做试验,造成爆炸。

(4)窑炉等设备正压点火。

(5)违章操作,先送煤气,后点火。

(6)强制供风的窑炉,如鼓风机突然停电,造成煤气倒流,也会发生爆炸。

(7)焦炉煤气管道胶设备虽然已吹扫,并检验合格,如果停留时间长,设备内的积存物受热挥发,特别是萘升华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范围,遇火同样发生爆炸。

(8)烧嘴不严,煤气泄露炉内,点火前未对炉膛进行通风处理。

(9)在停送煤气时,未按规章办事,或者停煤气时,没有把煤气彻底切断,又没有检查就动火。

(10)烧嘴点不着火,再点前对炉膛未作通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车间粉尘的处理方法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车间内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成分复杂,不但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致命的伤害,其中的可燃粉尘达到一定的程度还可能造成粉尘爆炸,这样的例子我们经常会通过电视及网络看到,因此车间内必须要降尘除尘,那么,车间粉尘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要从根本上消除粉尘污染,就要走综合治理的路线,从生产设备入手,选用先进合理的机械设备,辅以一定的防尘、除尘措施。但在当前条件下,最有效的措施还是选择除尘设备。除尘设备的选择要考虑操作现场所要求的净化程度和粉尘的性质等方面。采用有效的通风和生物纳膜抑尘技术等综合抑尘技术除尘措施,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在设备外壳设泄压活门或其他装置,采用爆炸遏制系统等。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必须严格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并单独设置通风、排尘系统。要经常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止粉尘飞扬和聚集。保证系统要有很好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

更多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化工厂爆炸的应急处理处理方法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化工业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2015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在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只重视速度,而忽视企业安全生产。企业若没有安全的生产环境、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人员安全意识,就无从谈发展。下面,小编为您分享关于化工厂爆炸的一些应急处置方法

一、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1、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冷却,防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小心扫起,转移到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以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用水润湿,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溶于丙酮后再焚烧,焚烧炉要有后燃烧室,焚烧炉排出的氧化通过碱洗涤器除去有害成分。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手防护:戴橡皮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就医。灭火方法:雾状水。禁止用砂土压盖。

二、化工厂突发情况下的自救常识

首先不要恐慌,在室外的人应迅速寻找掩蔽体掩护,趴在地面或手抱头部迅速蹲下,同时塞住耳朵、张开嘴平衡压力,以免耳膜被冲击波震破。

逃离爆炸现场时,避免接触任何化学物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绕开爆炸点向上风口撤离。

若不幸接触到化学物质,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伤部位,冲洗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然后及时就医。

对于留在室内的人们,应远离窗户玻璃门等危险区域,保持出口畅通,备好食品和饮水,拨打电话求助,等待通知安全的疏散地点后再撤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