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米仓县旧址博物馆简介(九篇)

设立该主题日旨在号召世界各国关注博物馆和文化事业,促进世界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2015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Museums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现在,小来和大家说说关于米仓县旧址博物馆简介!

浏览

6381

文章

9

篇1: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青岛德国总督旧址博物馆(迎宾馆)是历史遗址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建筑面积4083平 方米。是德国威廉时代新罗马风与青年风格派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还融合了古典主义、洛可可、城堡式、中国式等多种建筑元素;在建筑艺术的包容性、协调性 与纪念性上堪称典范。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始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作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首批3A级旅游景区,先后接待过众多海内外知名人士,架起了中外文化关系沟通之桥梁,是青岛 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经典象征,成为海内外观众了解青岛近代历史沿革、了解东西方建筑艺术对话的一扇重要窗口,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河南省博物馆旧址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省博物馆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博物馆旧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是河南博物馆(现河南博物院)创建及在开封发展的所在。其所在地开封三圣庙街(今开封三胜街)31号原为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旧址。现存的前院过厅、后院展厅、办公用房等建筑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河南博物馆是中国近代较早创立的博物馆,藏品主要来自二十世纪初洛阳、三门峡、辉县、新郑、安阳等地的考古发掘,藏品数量丰富,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二十世纪前半期在开封期间,是亚洲乃至全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在海外也享有盛誉。

历史沿革

1927年,河南博物馆在此创建。

1928年,河南博物馆改名为“民族博物馆”。

1930年,“民族博物馆”复名为“河南博物馆”。

日伪时期,“河南博物馆”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

1940年,“河南省立博物馆”更名为“河南省博物馆”。

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迁往郑州。同年,在此成立开封市博物馆。

1987年,开封市博物馆迁往包公湖畔现址。

现在,原河南博物馆剩余建筑为开封市豫剧院所使用。

2019年10月7日,河南省博物馆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雅安明德中学旧址雅安西康博物馆

全文共 2408 字

+ 加入清单

雅安明德中学旧址(雅安西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德中学,全名为“雅安私立明德初级中学校”,位于雅安雨城区张家山上,是中华基督教浸礼会1917年建的教会学校。1950年雅安解放,明德中学与工职校、师范校、县中、雅安女中合并为西康省立雅安中学。

1917年,中华基督教浸礼会在雅安县城内正府街(今大南街)建成基督教礼拜堂,随后在张家山上选址置地筹办学校。经过五年建设,于1922年建成学校所需各项设施,包括教室、操场、宿舍等。随后,将之前在城内小北街等处的明德中学部、高小部迁到张家山上,组建为雅安私立明德初级中学。城内小北街仍保留私立明德女子小学,在中大街平安巷保留了明德男子初小。后来男子初小迁到小北街与女子小学合并为明德小学,平安巷就改设为明德幼儿园

明德中学的第一任校长是美国人施勉志,他投入全部精力主持建成了明德中学,深受师生的尊敬与爱戴。选址张家山建学校更带给明德学子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回忆,“站在校门前举目远眺,蔡山、蒙顶、老君山峰峦耸翠。俯首环视,周公河、濆江映带左右,陇西河缓缓南来,平羌江滚滚东去。校舍四周,古木围绕,校园之内,花草缤纷。不管山坳处林荫下,都是一片宁静深幽。”

明德中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西差会”,西差会是北美基督教组织派驻上海的财产机构,掌握着中国各地的基督教浸礼会的全部捐款,每年分配款项给包括四川在内各地浸礼会,再由四川基督教浸礼会分配给当时的成都、雅安、乐山、宜宾四个教区,作为办学的主要经费。另外还有一部分经费掌握在美籍教士手中,是由教会提供的非私人性捐赠“特款”,主要用于学校相关教会事务、补贴教师教友、学生等。明德中学教职工薪酬高,保障好。明德中学师资强,科目设置齐备。文科教师主要由前清有功名者担任,国学学养深厚。例如前清解元余良玉、前清吏部主事余良遂、举人贾固之,拔贡陈梓材、胡星九、鄢受之、陈士杰等。数理化及英语教师多毕业于华西大学,他们既有真才实学,又年富力强,热爱教育,乐育英才。

学生来源除雅安城厢镇外,还来源于天全、芦山、宝兴、汉源、石棉、荥经等县,由于当时各地都建立了浸礼会福音堂,许多教友子弟都来此读书。该校学生享有生活补贴和免费医疗,生病可到浸礼会仁德医院就医。学校还为毕业学生设有“贷费”,毕业考试前三名,家境确实贫寒者,只要参加教会成为教友,便有机会获得每年70块大洋的“贷费”,进入到成都华西大学附中——私立华西协和高中读书深造。之后,优秀者还会逐级获得“贷费”升送华西大学、教会大学的研究院或出国深造。按规定,学生工作后在工资中逐步扣除“贷费”,但事实上并没有让学生偿还过。教会学校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是其目的,因此不少学生得以升学甚至出国深造,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明德中学,学风淳朴。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感情亲如父母兄弟。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如晨操、春季七日远足、秋天短足旅游、野外采集植物昆虫标本、宗教讨论会、自由辩论会,既注重知识传授更崇尚实践锻炼。节庆时,学生还演出话剧,组织提灯-。学校的家长联谊会、学生管理图书室和老师同学们共同创办了《校刊》,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认同感。

1917年至1949年明德中学共招生35班,1000余人。毕业生中最著名的数抗日英雄“飞将军”乐以琴,还有“左联”作家周文、摩梭王妃肖淑明、原西康省文教厅长杨立之等,各行各业人才举不胜举。

明德中学的学生刻苦用功、积极上进,满怀报效国家社会之心,教学融合中西,在当时偏远落后的西康雅安地区,堪称教学质量一流。

昔日雅安私立明德初级中学,如今的西康博物馆。

百年遗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雅安私立明德初级中学校历经重建加固维修焕发新生,化身为“四川雅安西康博物馆”,并于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市民们多了一处长知识的好去处。

雅安私立明德初级中学校简称明德中学(四川雅安西康博物馆),位于雨城区张家山。占地面积为1300平方米,是一处中西合璧式近现代典型建筑,也是雅安目前存世不多的近现代典型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明德中学原是一所教会学校,由中华基督教浸礼会雅安教会创建于1917年,1922年全部完工。第一任校长为美国人施勉志。

曾经就读于该所学校的学生,此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不在少数。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抗战时期在一次空战中击落四架日机的“飞将军”乐以琴,如今,乐以琴铜像现屹立于博物馆正前方;解放后就任西康省文教厅厅长的杨立之先生;除此而外,在此就读打下坚实基础,此后成为医生、院长、专家、教授、中共地下党员、民主人士等数不胜数。而令明中学生充满崇敬之情的明中第一任校长施勉志,也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明中的教育事业中。

雨城区文物基础设施在芦山“4.20”强烈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在省、市、区党委政府,省、市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关心支持下,“雨城区文物抢救保护工程”、“雨城区博物馆”等文物抢救保护项目纳入了全省灾后重建总规。结合雨城区实际,按照雅安市、雨城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雨城区博物馆”选址在已完成加固维修工程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雅安私立明德初级中学校内实施陈列布展工作,并更名为四川雅安西康博物馆。

众所周知,我市曾是西康省省会。何为西康省?“西康”名称最早见于清末代理川滇编务大臣傅嵩炑的奏折——他写到“查边境乃古康地,其地在西,拟名曰‘西康’”;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西康曾经是一个行政省,从1939年正式建成到1955年撤销,西康省存在了17年。曾经的西康省地处川西平原到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连接祖国内地与西藏、云南等边防要地的重要通道,它的成立是针对清末以来帝国主义0中国的企图,稳康安藏,巩固国防,同时也作为大后方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如今的西康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西康省时期遗存,展登着难得一见的雅安老照片,此外还有市区范围内出土的各个朝代的珍贵文物。现代声音、影像技术的综合运用,让市民如同穿越回了曾经的时代,身临其境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重庆史迪威博物馆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重庆史迪威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旧址(又名重庆史迪威博物馆),位于渝中区嘉陵新路63号,博物馆成立于1991年,原占地面积不足500平方米。早期为宋子文行馆,1942年到1944年间,为史迪威将军故居。美博物馆是重庆重要的陪都遗迹。平均每年接待美国来客超过3万人。是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战、友好往来的象征和中国对外民间交往的一条重要渠道。2014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邸负一楼是当时随行人员居住和存放军械的地方。这里变成了几个展厅。2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展现了“史迪威与中国”、“征战印缅”、“飞虎空军”、“驼峰飞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友谊长存”等六方面内容,记录了史迪威将军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史迪威将军协助中国政府和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光辉事迹,还看到了他因主张平行援助国-队而与蒋介石发生矛盾,更看到了他对顾全大局、积极抗日的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赞赏。

所获荣誉

2013年3月被国务院列入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2月26日正式举行挂牌仪式。2014年06月26日,举行了纪念史迪威来渝七十周年的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东厅博物馆旧址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关东博物馆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东厅博物馆旧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列宁衔。现名为旅顺博物馆。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原是日本帝国主义在1905年侵占大连以后,于1916年在沙俄未建成的军官俱乐部基础上改造建成。建筑既有近代欧式风格,又有东方艺术装饰特色。该馆初名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1918年改称关东都督府博物馆。1919年改称关东厅博物馆。1934年改称旅顺博物馆。

保护范围:以建筑物正立面(北面)中心为基点,东51米,南55米,西125米,北44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123米,南222米,西40米,北81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长影旧址博物馆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长影旧址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长影旧址博物馆是长影集团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满映”建筑的基础上,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完成的,是记录长春电影制片厂发轫、进展、繁荣、变迁的艺术殿堂。长影旧址博物馆建筑面积46,137平方米,通过文物保存、艺术展览、电影互动等形式,呈现电影艺术、电影道具、电影特技、电影工艺、电影生产等多重主题。长影旧址博物馆包括长影电影艺术馆、长影摄影棚展区、长影洗印车间展区、长影电影院、长影音乐厅和配套的长影文化街区等。长影旧址博物馆建筑面积37,549平方米,包括原主办公楼、摄影棚、洗印车间等,通过文物保存、艺术展览、电影互动等形式,呈现电影艺术、电影道具、电影特技、电影工艺、电影生产等多重主题,打造长影洗印车间展区、艺术电影院、主题影音乐厅和配套的长影文化街区。博物馆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电影艺术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全面展现了长影几十年的历史文化成就。艺术馆向世人呈现了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长影那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和历史史料,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披露人民电影“七个第一”和部分未曾面世的珍贵视频资料、图片资料和历史实物,用厚重新颖的展陈形式全景展示长影的光辉历程和艺术成就。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1118区

电话:89236888

信息来源:长春市旅游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石岩上屋热线圈厂旧址劳务工博物馆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石岩上屋热线圈厂旧址劳务博物馆)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石岩上屋热线圈厂旧址: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上屋社区永和路6号。上屋热线圈厂旧址(3号楼)修建于1983年。坐东向西。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建成之后就由香港怡高发热线圈厂使用。1978年7月,香港怡高发热线圈厂与石岩公社上屋大队合作试办加工厂,办成了我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1978年12月18日,这一天是改变我国前途和命运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的日子,这一天也是该厂与上屋村正式签定创办“上屋香港怡高发热线圈厂”协议的日子。2008年4月28日,宝安区文化局利用该旧址改建成“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2010年9月宝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劳务工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是深圳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见证。博物馆前身是深圳市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保留三个不同年代生产线、劳务工宿舍及饭堂、放映厅,还设立展厅,展示劳务工30年的各种史料及文物。2011年被评为深圳市首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地址:宝安区石岩街道办上屋社区永和路6号

电话:0755-297329850755-29732986

网址:www.szlwg.org

石岩街道:1975年7月成立石岩公社,1985年7月改为石岩区,1986年10月撤区还镇改称石岩镇。1993年1月1日,宝安撤县改区,石岩镇归深圳市宝安区管辖。2004年7月1日,石岩撤镇改街道。2007年12月,街道设立9个社区工作站,下辖21个社区居委会。石岩街道位于深圳市西北部、宝安区中部,东与大浪街道接壤,西接西乡街道,南连南山区,北与光明新区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米仓县旧址博物馆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米仓县政府旧址位于三道桥镇杨家河畔,总占地面积2100平米,建筑面积708平米,整体建筑由正房、东西房、大门及倒座组成的四合院。2016年杭锦后旗投资800万元实施米仓县政府旧址恢复工程。历经一年多的工程建设,文物本体抢险加固和展陈布置初步完工,已具备开放条件。米仓县政府旧址博物馆主要展示杨家河开挖相关史料、米仓县政府部分办公场景和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博物馆共陈列文物、实物及图片1000多件,侧面反映了米仓县的历史沿革和风土人情。

2017年8月6日,杨家河开挖百年纪念暨米仓县旧址博物馆落成揭牌仪式在三道桥镇举行。

1917年开始,杨满仓、杨米仓先生祖孙三代带领穷苦百姓历时13年,克服了艰难困苦,修建了全长64公里、灌溉65万亩耕地的杨家河。百年来,杨家河哺育了杭锦后旗大地,挡住了太阳庙沙漠的东扩。杨家河的开挖是河套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是杭锦后旗人民最宝费的精神财富。

米仓县源于杨米仓先生的功劳而得名。从绥远省政府所在地搬迁至陕坝开始,米仓县及整个河套地区不仅担负了10万军队、2万匹骡马及绥远省政府的军粮给养,而且为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供应了大量军资民用,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杨家河开挖百年纪念暨米仓县旧址博物馆落成,对于缅怀历史,激励后人发扬先辈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干成干好的优良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关东司令部旧址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建于1903年,是一座保存完好的近代俄式建筑,建筑主题为二层半砖石木框结构,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

这座老建筑历经百年沧桑,数易其主。1906年该楼为关东都督府陆军部,1919年4月12日,改为关东军司令部,至1931年9月18日先后有九任关东军司令官在此办公。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等诸多重大事件都是在这里密谋策划的。

博物馆内共分3个展厅、4个复原室和1个音像室。主题展览《罪孽之师——关东军》通过300余幅具有史料价值的珍贵图片及大量的实物,见证了关东军从建立直至灭亡的历史进程,使人们在重温近代史的过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与启迪。

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太阳沟万乐街10号

乘车线路:在大连市内可乘1、5、6、12、19等路公交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