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汇总20篇)

西餐现在很流行,我们在吃西餐有很多礼仪小知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浏览

7731

文章

1000

篇1:垃圾分类知识,奶茶属于什么垃圾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环境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问题,保护环境也是国家一直为之努力的,而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的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相关政策,以帮助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当下垃圾分类是比较火热的,那么奶茶属于什么垃圾呢?

奶茶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饮品,奶茶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奶茶杯、奶茶溶液,有些奶茶中还有着果珍、红豆等固体物,奶茶的口感香滑可口,同时口味也是非常多的,这也满足了不同人们的口味需求,让人们都可以品尝到一个美味的奶茶,而当下垃圾分类也让人们对奶茶分类产生了苦恼。

奶茶是干垃圾和湿垃圾的综合体,奶茶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在判断的时候需要先把奶茶进行分割,分成几部分,对于没有喝完的奶茶要先把剩余奶茶倒到下水道中,这个时候奶茶中还有奶茶杯和奶茶中的固体物质,奶茶杯为干垃圾,而奶茶中的固体物质则是属于湿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抗日战争感人的战争片段

全文共 4155 字

+ 加入清单

再看抗日战争的战役中,几乎每个片段都发生过很多感人的事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感人的战争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感人的战争片段篇1

萨师俊 中山舰长与舰偕亡血染长江

中日海军敌强我弱战力悬殊,长江决战中多艘中国军舰采取自沈浅江方式阻敌前进,极其悲壮;中山舰长不图偷生,力战不退抱舰长埋江底。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首都南京陷落,日军恃其装备精良、兵种齐全、闪电战术的优势,企图以长驱之势,直取长江中游,次年即爆发武汉保卫战。

当时日本海军总吨位120万吨,中国海军总吨位不到6万吨,中日海军实力之比为1:20。国民政府根据中日实力对比状况,决定中国海军不与日舰在外海作战,海军主要战略任务为防守内河。

萨师俊出生于福州望族,年少时期即舍弃优裕的生活,宁赴国难,考入烟台海军学校,毕业后加入海军实习任初级军官。萨师俊治军恩威并用,加上修长的个子、良好的风度气质,深得部下拥戴和长官赏识,加上他海军知识丰富、技术精湛,先后历任公胜、青天、顺势、威胜等舰舰长。

一九三五年时年四十岁的萨师俊调任中山舰舰长,中山舰原名永丰舰,国父孙中山蒙难时曾登上此舰脱险,具有光荣的历史。中日开战后,中国海军舰只上的主炮都卸到岸上的要塞和炮台上,中山舰也是如此,主炮已上了岸,只剩下舰首舰尾各高射炮一门,另有机关炮二门。这些残缺的装备本已老化,杀伤能力很有限,难以出海应战,活动受到限制,因此,舰上官兵常激愤放言“为什么不让我们驶出吴淞口,找日本鬼子拼一拼,纵使不敌也光荣战死,轰轰烈烈总胜于在封锁线上捱炸。”

一九三八年十月下旬,日军迫近武汉,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海军总司令部命令萨师俊率中山舰担负运输任务。由于实力悬殊,中国军舰无法与日本海军进行正面作战,大多是在日机的攻击下被动应战,萨师俊也很清楚,中山舰在这样的形势下作战,人舰都很难幸免于难,因此,他也作好了与舰共存亡的准备。

十月二十四日,中山舰停泊于距武汉二十六公里之金口,清晨就已出现一架日机在中山舰上空盘旋侦察,中午时九架日机分作两个小分队,呼啸着飞抵中山舰上空,但只高飞盘旋了五分钟,又一溜烟地飞去。中山舰官兵预感到一场恶战的来临,萨师俊随即进行了作战布署。

不可避免的战斗来临了。下午三点,六架敌机飞临中山舰上空,随即变为一字鱼贯式,呈轰炸队形,轮番在较高空域对中山山舰水平飞行,投弹轰炸,长江上升起了一个个的水柱,浪花四溅。萨师俊在驾驶台指挥作战,舰上火炮一齐动作,向敌机反击,中山舰为躲避轰炸,在浪波、水柱间穿行,进退周旋。

敌机久攻不果,乃改变战术,开始轮环急速俯冲,低空投掷炸弹。此时舰首高射炮和机关炮,在发射后不久发生故障,日机趁机从舰首前方空隙处,急速俯冲投弹,第一颗炸弹落于舰尾左舷水下爆炸,致船壳破裂进水,紧接第二、三、四、五颗炸弹命中舰体,进水急剧,军舰动力操纵已失灵,舰体开始左倾,日机此刻更无顾忌地来回俯冲,向中山舰疯狂地投弹扫射。

第五颗命中舰首驾驶台的炸弹,给舰上指挥系统破坏极大,人员伤亡也十分惨重,官兵血肉横飞,死伤枕藉,血淋淋的肉块和断肢在舱内飞溅,萨舰长右腿被炸断,左腿遭巨创,左臂亦受重伤,全身血肉模糊,但他仍忍着巨痛,奋不顾身地敦嘱官兵努力杀敌。副舰长迅速补位,并要求舰长撤离,萨师俊执意不肯离舰,却要受伤官兵尽快离舰,他本人誓与舰共存亡。

当官兵发现舰长血流不止,准备以舢舨将他载往岸上抢救,萨师俊说:“各人尽可离舰就医,唯我身任舰长,职资所在,应与舰共存亡,绝不离此一步。”

下午四时三十分,舰体逐渐向左倾斜至40度,随即轰然一声巨响,水柱冲天,一代英雄名舰……中山舰,终因负伤过重,长埋江底。

中山舰沉没后的第二天,日军占领汉口,武昌、汉阳均相继沦陷。然而,中山舰孤军迎敌,萨师俊等官兵殉难于金口水域,表现出中国海军忠勇不屈的军风,永远在史页上熠熠生辉。

抗日战争感人的战争片段篇2

马占山 鏖战于白山黑水间的东北义勇军

九一八以后,马占山组成东北义勇军,掀起了风起云涌的民间抗日怒潮。江桥一役,首次力挫日本关东军的兵锋。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军自毁沈阳附近铁路一段,诬指为中国军队破坏,立即展开军事活动,攻占东北,是为九一八事变。

事变发生后,东北各地的忠贞军人及爱国青年,纷纷组织义勇军起而抗日,其中尤以马占山等人的英勇奋战最为壮烈。

马占山是吉林省怀德县人,一八八五年出生。他七、八岁时,去为蒙族放牧,虽没有条件读书,却有机会骑马比赛,练就了精干骑术的好功夫。十二岁那年,母亲去世后,马占山另寻谋生出路,他到了蒙汉交界地方为蒙族有钱人家放牧,练就一身跃马打天下的本事。几年工夫,不管什么特性的烈马,只要给他抓住马鬃翻身跃马,任由马儿挣扎奔跑,最后还得乖乖地听他驱驱使。从此,他开始了草莽英雄的生活。

由于马占山精明强悍,又有一身善于骑射的好功夫,加上他为人豪爽仗义,不久便被推为首领。一九0四年初,日俄两国庶争夺东北利益发生了战争,帝国主义之间的互相残杀,受害仍然是中国百姓。绿林英雄马占山心怀爱国思想,因而天天在琢磨,这是中国人的土地,外国人为什么敢横行霸道,鱼肉乡里?

日俄占争结束后,战败的俄国撤出怀德一带,清政府为恢复对地方的统治,致力收编各地民团以及愿意归顺的绿林好汉,充当维持地方秩序的武装。马占山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时机已到,把弟兄们聚在一起,十分庄重地说:“洋鬼子火把点着了咱们的房子,咱们却不敢扎刺哼一声,咱们是中国人,不能让他们这样蹂躏中国人。”

马占山队伍接受了清政府收编为骑兵旅长,民国成立后先后成为中央骑兵旅长、黑河警备司令。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任命他为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兼驻黑龙江省军队总指挥。

日军开始进犯嫩江江桥,马占山率部防,同年十一月,马占山拒绝日军的最后通碟,次日敌军向江桥守军阵地发起了猛攻,马占山亲临前线指挥抗击,以一万多孤军独挡大敌,日本关东军多门师团三万之众多次进攻均被马部挫败,死伤惨重。

马部队血战江桥,给全国人民以极大振奋,马占山的名字,迅速传遍全国,东北人民家中纷纷挂上马占山的英勇肖像。

但由于日军不断增援,而马部却是孤军奋战,至十一月十八日,在消灭日伪军一千余人后,本身已伤亡逾半,不得不经齐齐哈尔退入俄国国境,再辗转返国。

十二月,国民政府任命他为黑龙江省主席。后来,在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的威逼利诱下,马占山被迫妥协求存,在一九三二年二月出任伪黑龙江省省长。三月中旬,张学良派人潜回齐齐哈尔与马占山取得联络,马占山立即秘密出走黑河,通电反正,重举抗日大旗,并向国际联盟调查团揭露日本扶植傀儡、制造伪满洲国的内幕。随即他集合旧部组成东北救国抗日联合军,在中国东北这块白山黑水的大地上,进行长期的游击作战。

江桥一役,马占山率领的东北义勇军,不仅力挫日本关东军的兵锋,取得自九一八屈辱以来第一次战场上的胜利,其自发性的抗敌英勇行动,更是打响了中国民族主义复兴的钟声。虽然东北义勇军风起云涌的各种抗日作战,最后还是暂时的失败了,但是,却已经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力量开始苏醒,不再象清朝末年那样,东北人民任由俄国与日本军队的铁蹄,在祖国的土地上,予取予求了。

抗日战争感人的战争片段篇3

戴安澜 远征军入缅将军战死异域

戴安澜带领中国远征军主力第二百师征战缅甸,协助盟军作战,解救受围英军,将军英勇作战,不幸在缅北中伏,浴血殉国。

一九四二年初,中、美两国政府协议,成立了包括中国大陆、印度支那、泰国和缅甸在内的中国战区,以蒋介石委员长为战区最高统帅。同时,为配合缅甸、印度地区的英、印军作战,中国应英方要求,派出十万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远征军成员以响应政府“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的热血青年为主干,官兵们征战一千五百余公里,历时半年,艰苦奋战,流血牺牲,受到了盟国的高度评价。一九四二年春夏,日军进攻并占领缅甸北部,盟军在缅甸战役中遭受挫折。远征军主力二百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一部在东瓜中伏,激战一夜壮烈殉国。

戴安澜一九0四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二十岁当年,他考进黄埔军校第三期,抗战爆发时担任第二十五师七十三旅旅长,在昆仑关战役立下彪炳战功。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偷袭珍珠港,迅速相继入侵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积极准备占领缅甸。国民政府为了确保中国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的安全,履行《中英共同防御滇路协定》,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戴安澜奉命率领主力二百师率军入缅,开至东瓜占领阵地,次年三月,日军进犯东瓜之南的优皮, 戴安澜派第五军摩托化骑兵团有自己之一部迎头痛击,掩护英军撤退。

不久,日军主力迫进东瓜,在大炮、战车和飞机的掩护下恢复攻城,戴安澜亲自领导在各交通要道修好坚固的堡垒,轻重武器械成交叉火力网,打退日军进攻。他和参谋、后勤官佐也拔出手枪,英勇地参加了战斗,他深知第二百师与军部联系已被切断,必须做好在敌重兵集团包围下独立作战的准备,为此定下破釜沉舟的决心。

五月上旬,于棠吉争夺战中,日军长驱直入,以百余辆装甲车,汽车组成的快速纵队攻入中国境内,戴部奉命向国境撤退,而原定沿八漠、密支那一线突围回国的计划又遭破坏,只得穿越渺茫人烟,不见天日的热带雨林,陷入极其悲壮和境地。时值缅甸雨季,终日大雨滂沱,蚂蟥蚊虫肆虐,瘟疫烟瘴蔓延,日军又欲置第二百师于死地,他们广播说:“要奠定东亚和平,非消灭第五军,尤其第二百师不可。”

戴安澜为了全师而退,率领全师官兵冲过日军设置的一道道封锁线,躲过敌人飞机的盘旋搜索,摆脱敌人的沿途伏击,在没有道路,没有粮食,没有水喝的艰苦环境中挣扎着前进,连日军也认为是一个奇迹。

五月十八日夜,戴部在通过郎科地区细摩公路时,与埋伏的日第五十六师团两个大队相遇。戴安澜指挥仓促应战,激战一夜,总算摆脱了埋伏的敌人,但在这次战斗中,伤亡惨重,戴安澜也胸、腹各中一弹,倒在草丛中,流血不止。

五月二十六日,第二百师行缅甸北部茅邦村,这里距离祖国只有三五日行程,全师生还的愿望眼看就要实现。可是,戴安澜却因为缺乏药物医治,伤口发炎溃烂而不治殉国,时年三十八岁,全师官兵闻讯,痛哭失声。

同年十月十六日,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一九四三年四月,国民政府在广西隆重举行追悼大会,由蒋介石委员长亲自主持,遗孀王荷馨夫人代表戴将军获得美国总统罗斯福颁授“国会勋章”,表扬指挥所属二百师据守缅甸东瓜要地十余日,掩护英美盟军撤退之英勇功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抗美援朝的战争简介_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全文共 1301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遗忘的一段历史,让我们一起缅怀英雄,然后更好地前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简介_抗美援朝精神内涵,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1、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2、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5、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简介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1、显示我国坚决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意志与决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

2、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4、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5、在抗美援朝期间,在中国国内开展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大批青年踊跃参加志愿军,全国人民掀起了增产节约运动和捐献运动,这不仅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

抗美援朝部队伤亡情况

据有关统计,中国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共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62.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的25亿美元)。

美国在朝鲜战争纪念墙上所刻的数字为死亡54246人,失踪8177人,被俘7140人,伤103284人,总计172847人。

美国国防部公布54246为战争期间全球的死亡,此外8177和被俘7140人有一部分是包含在36574名战区内死亡人数中的,官方公布在朝鲜战争中的作战减员共计142091人,其中当场阵亡33629人,战区内死亡36574人,负伤103284人,失踪或被俘5178人。

美国在战争中的战费支出是400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1953年8月14日公布,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歼敌(包括毙、伤、俘)109.3万余人。

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公布的“联合国军”伤亡总数是147万余人。美国与韩国官方公布各自作战减员数字总和为113万余人(不包括其他“联合国军”作战减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语文古诗词名言名句:战争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

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6.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于役》)

7.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

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8.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9.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

10.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1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1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父母没有知识不能教育好孩子 没有文化的父母如何做到的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父母知识文化水平可以为孩子提供有益的教育资源,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成功路径。提供了一些成功案例,强调了父母的信任、耐心、陪伴和情感联结同样是培养出优秀子女的重要因素。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的支持和理解远比知识水平更重要。无论文化水平如何,每个父母都有机会成功地教育好他们的孩子。

父母是否需要拥有高度的知识和文化水平才能教育好孩子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许多案例证明,即使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他们仍然能够成功地教育出杰出的子女。将探讨一些成功故事,以解释为什么父母的知识水平不是唯一的成功路径,而父母的信任、爱和耐心同样至关重要。

一、父母的信任与耐心

1.莫言的故事:莫言是一位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他的母亲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信任和耐心对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次,莫言不慎打碎了家里唯一的热水瓶,吓得躲在草垛里一整天。然而,母亲并没有责骂他,而是用一声惋惜来表达她的情感。这种理解和支持让莫言铭记终身,证明父母的信任和宽容胜过知识水平。

2.脑瘫儿子的母亲:在另一个案例中,一位单亲母亲生下了一个脑瘫儿子,医生断言孩子要么聪明要么瘫痪。尽管母亲没有高学历,但她没有放弃孩子。她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压力,最终将孩子培养成一名北大学生。母亲的坚韧和母子之间的信任是成功的关键。

二、父母陪伴与沟通

文化水平有限的单亲妈妈:有报道讲述了一位文化水平有限的单亲母亲,她的女儿成为中考状元。母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沟通起到了重要作用。母亲虽然没有高文化水平,但她每天陪在女儿身边,成为她的朋友,分享彼此的困难和快乐。这种亲子关系的建立为女儿的学习提供了动力,创造了良性循环。

三、父母的情感联结

在很多高学历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却变得疏远。父母抱怨孩子叛逆,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这可能是因为父母没有建立情感联结,缺乏亲子互信。在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父母能够与孩子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实现有效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晾晒枕头 一招搞定 几十年了还第一次看到这种妙招 涨知识啦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枕头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伴侣,陪伴我们度过充实的八小时睡眠。为了保持枕头的清洁与卫生,定期晾晒是必要的。然而,传统的晾晒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只能晒到枕头的一边或者需要时不时地翻转枕头。针对这些问题,分享一个全新的晾晒枕头的小妙招,它能够让您的枕头全方位360°晾晒,完全去除螨虫,让您的睡眠环境更加清洁健康。

1、准备两个衣架和一个夹子

传统的晾晒方法中,很多人试图将枕头塞入一个衣架中,但往往遇到塞不进去或者只能塞到一半的问题。另外,放在凳子上平放晾晒的方式也存在平衡不稳导致枕头掉落的风险。现在,您可以完全摆脱这些问题。这个新方法只需要两个衣架和一个夹子就能解决所有困扰!

2、使用夹子夹住两个衣架的下平衡中点

找到两个衣架的下平衡中点,然后使用一个夹子将它们夹住。要选择一个强力夹子,确保夹子牢固可靠,不易松动,推荐使用小票夹或强力夹。

3、将衣架变形为菱形

通常我们使用的衣架都是长形的,现在我们需要将衣架的下平衡中点往下拉,使衣架变成一个小菱形,两个衣架呈平行菱形的形状。

这样一来,衣架的下平衡中点就像两个蝴蝶的翅膀一样,美观又实用。两个挂钩可以直接挂在晒衣杆上。

4、将枕头放置在两个衣架之间进行晾晒

不论是抱枕、双人枕还是单人枕,大多数枕头的高度都大致相同。将枕头放置在两个衣架的中间,然后将两个衣架挂在晒衣杆或者周边的晒衣绳、树枝上。

当太阳照射时,不论是东边还是西边,这种晾晒方法都能实现360°无死角的晾晒。上午时太阳位于左边,下午时太阳位于右边,无需您亲自翻转枕头,每个角落都能被太阳晒到,从而彻底去除螨虫。

这种新方法能够实现枕头的全方位晾晒,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受到阳光的照射。枕头不易掉落,适用于各种形状的枕头。它简单轻巧,非常实用。

学会了这个晾晒枕头的新方法后,您可以与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分享,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清洁健康的睡眠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美英援助制胜论是什么?为何说苏德战争美英援助制胜论是阴谋?

全文共 692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二战苏德战争最终胜利的原因,很多人都会将功劳归功于美英对苏联的援助、苏联的人海战术以及恶劣天气等等,很少人会透过表象看到真理。其实,即便是没有美英的援助,苏联仍然是有能力战胜德国的,只不过付出的代价更昂贵一些罢了。那为什么“美英援助致胜论”颇有市场,甚至大行其道,充斥了网络和坊间呢?原因在于美英等国向全世界长时期灌输丑化苏联的阴谋论,将吃瓜群众熏陶的不明就里,以至对美英实力和贡献度的迷信根深蒂固。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永远耐不住深究;下面笔者将对“美英援助致胜论”进行外科手术,扒一扒阴谋论下的真相。一、二战中美英西方国家坐视苏德厮杀,欲图渔翁之利

苏德战争和珍珠港事件爆发后,英美和苏联不谋而合,双方开始走向联合。美英开始援助苏联战争物资,但是并没有派出兵力开辟新战场牵制德军。早在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就曾致信丘吉尔,要求英军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但是遭到了拒绝。1942年初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辉煌胜利,粉碎了德军的闪电战,但是战场的主动权仍在德军手中,红军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于5月和6月先后奔赴伦敦和华盛顿,就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与英美政府进行磋商。之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成立,开辟第二战场以支援苏联的呼声日渐高昂,美英政府便以国际协议的方式承诺在1942年内开辟第二战场,但两国对苏联的承诺却是阴奉阳违,德意在北非的主动进攻让英国找到了拒绝斯大林的口实,美英选择在北非与德意死磕,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就被抛诸脑后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困难期间,斯大林多次敦促英美尽快开辟新战场,从西线夹击德军,以减轻红军的压力,但是美英以准备不足为由再次拒绝斯大林。

美英虽担心德国击败苏联,但又不想耗费自己的实力去援助它。两国既想打败德国,也想削弱苏联,更想借德国之手消灭以苏联为载体的共产主义运动。丘吉尔曾经大放厥词道:“我希望看到战争的最好结局是德国人躺在坟墓里,俄国人在手术台上痛苦地呻吟。”而苏联对于英美的所作所为嫉恨在心,耿耿于怀,却又无可奈何。斯大林十分生气的对丘吉尔说道:“1944年五一以前,你要不开辟第二战场,红军就不帮你的忙了,我们要解放自己的领土,解放波兰,解放德国,解放法国,红旗插在英吉利海峡”。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苏德战场的攻守之势发生逆转,红军开始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中欧,向德国本土挺进。美英意识到让苏德二虎相争,两败俱伤,自己从中渔利的美梦落空了。他们深恐苏联挟胜利之势占领整个欧洲,饮马英吉利海峡,便匆匆的实施了反攻欧洲大陆军事行动。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时,红军已经逼近德国本土,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英美此时开辟第二战场虽有尽快打败纳粹德国的战略考量,但是却深深地打下了与苏联争夺欧洲和战争胜利果实的功利性烙印。二、美英对苏的物资援助主要在苏联扭转战局之后

美英开始援助苏联是在珍珠港事件后的1942年,重要的物资运抵苏联将近年底了,而正在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红军已经将德军包围,苏联的胜利已成定局。苏联之前已经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苏军以少胜多,歼敌五十万,一度扭转了局势。这充分说明苏军有单独战胜德军的能力。

“如果我们把这些武器和军事装备的运输换算成货币的话,那么这些武器和军事装备的价值就会降低。直到1941年底苏联最困难时期——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发送给苏联材料价值545000美元,相比运送到所有的国家价值7.41亿美元的物资。这意味着在这段异常艰难的时期,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不到0.1%。此外,1941年至1942年冬季,第一批租借物资很晚才到达苏联,尽管在这几个关键的月里,俄罗斯独自对德国侵略者发动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战斗,没有任何西方民主国家的援助。到1942年底,只有55%的预定物资到达苏联。”

——米哈伊尔·弗洛洛夫 [《卫国战争1941 - 1945年在德国史学》,圣彼得堡:1994]

“在1941年到1942年间,只有7%的战时货物从美国运往苏联。1944年至1945年,当战争的风向发生决定性转变时,大部分武器和其他物资才运抵苏联。”

——Evgeniy Spitsyn(东方评论)2019年4月2日

美国在战争爆发期前,尚未从大萧条中完全恢复,直到战争爆发国民经济步入战时轨道,美国的工业潜力开始被激活,大量工作岗位的释放解决了罗斯福新政没有彻底解决的失业问题,这也是1942年的事情,事实上美国在中途岛之前自身的军事物资都难以得到保障,更不要提援助其他国家了,因为他们相对日军还是处于劣势的。所以说“美英援助制胜论”不攻自破。三、美英援助苏联的物资仅占苏联自身产能的零头

1.武器的援助情况

苏联在二战期间苏联是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工业产能超过了德英法。苏德战争中,美英援助苏联约14000架飞机,7000多辆各型坦克,400多艘舰艇,15.2万件轻武器,42万多辆卡车和吉普车。而苏联在战争中生产了15万架飞机,10.8万辆坦克和83.4万门火炮,2910多万件轻武器,自产武器数量远远超过美英的援助数量。美英的援助只占苏联自产的4%,在苏德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

2.粮食的援助情况

战争爆发后德军侵占了苏联 40% 的人口居住区,84%的糖产区和38%的粮食生产区,也因此获得了这些地区大部分的粮食储存,也导致了苏联在1942年的粮食产量大减产。赫鲁晓夫曾说过说:“若无美国的罐头,我们撑不下去”,这句话被广泛用来证明没有美英的粮食援助,苏联会因食物供给困难导致战败。实际上这只是赫鲁晓夫对美国援助的溢美之词,不乏夸张成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客套话,当不得真。

虽然美英在战争期间给予苏联一定量的粮食援助,但是美英的援助从来不是雪中送炭,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1942年10月6日,苏联驻美国大使李维诺夫和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在进行反侵略战争中相互援助所适用原则的协定》,根据协定苏联要求进口粮食数量增加到苏联基本粮食产量的10%,但是从战争爆发到1942年7月,美英共向苏联提供了价值90万美元的39.2万吨粮食,而1942年苏联谷物总产量降至 2970 万吨,只有 1940 年的31.1%,美英一年的援助量只有苏联自身产量的1.3%。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这等数量的粮食援助简直是杯水车薪。即便是在1943年初,情况有所好转,但盟国提供给粮食援助也只相当于苏军粮食总消耗量的17%。从1941 年到 1945 年,美国、英国、加拿大通过租借援助共向苏联提供了4915818吨粮食,足够1000万人的军队吃 1688天,看似作用巨大,但苏联当时有两亿多人口,需要的粮食相比较美英的援助却是天文数字,如此大的缺口也只能依靠苏联自身的产量了。

实际上苏联在战争爆发后就做了充足的预案,在转入战时轨道阶段后,苏联大力扩大东部播种面积,挖掘东部地区的生产潜力。在战争期间,苏联实际粮食播种的面积相比较战前不减反增。以1942年为例,苏联东部粮食播种的面积比1940年增加了2.3亿公亩。苏联政府的超前预见性有效弥补了西部产粮区的沦陷给苏联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战争爆发后苏联宣布国家正式建立粮食卡片体系,也就是类似苏俄国内战争期间的“余粮征集制”和“战时共产主义”,实施粮食配给制度,限制消费。很明显苏联挺过了1942年的粮食产量谷底期,即便是没有美英的援助,苏联的粮食产量也没能在1943年恢复,苏联依然没有理由会倒下;因为二十多年前的内战,红军面临的形势要比苏德战争时期严峻得多,彼时苏俄丢失了百分之九十的国土,工农业远不如二五计划后的苏联,当时国内除了从四面八方扑来的白军,国外势力还组织了“十四国干涉军”,妄图扼杀苏维埃政权于摇篮。可是凭借着“余粮征集制”和“战时共产主义”的物资供给保障,红军坚持了三年之久,最终打败了所有敌人收复全部国土,巩固了政权。苏德战争红军也不过坚持了四年而已。

3.美英援助苏联的航空燃油、铝、机床情况

苏联的石油产量是德国二三十倍,但是高品质航空汽油的产量低下,完全自产的航空汽油标号最高只有89号,多数是70,74,78号的燃油,德国的主要航空燃油是87号。但是苏联并非没有高品质航油生产技术,1941年苏联就掌握了石油裂解和气相氧化制造高品质燃油的技术,并建设了生产工厂,只是尚未形成大规模产能。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西部工业区沦陷,仅存的工业设施紧急转移,所以苏联的高品质航空燃油一时间无法大规模量产。苏联的铝产量和英法意等国相差无几,但是远低于德国。

美英的主要援苏援物资于1943年上半年才开始到位,此时援助的航空燃油和铝,对于苏联空军的作战能力的维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苏德战争主要是双方陆军的高强度对抗,空军的战斗远不如陆军激烈,而苏联的车用汽油柴油能够完全自产,这点是德国难以望其项背的。苏联空军开始发力于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也只是配合苏军装甲部队的行动,空军在之前的战役中鲜有建树。战争史上除了科索沃战争,北约以极不对称的空军兵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外,还没有一场战争的胜败是由空军决定的。

如果没有美英援助的航空燃油和铝,苏联并非不能自产高品质航空燃油和保证飞机的产量。1943年战局扭转后苏联的高品质燃油产能开始恢复,达到了18万吨。最遭的结果是自产的低标号航空燃油和木质飞机也能凑合用,苏联武器向来不以精密先进著称,但却是产量最高,性价比最好的;拥有庞大数量的加持,苏联飞机会像T34坦克碾压“虎”式和“黑豹”式坦克那样碾压德国空军主力战斗机BF109,另外苏军的雅克3和米格3战斗机性能上也是不输BF109的。

有论调称如果没有英美援助的立式机床,那么183厂根本无法加工1600mm直径的炮塔座圈,该厂上万辆T-34/85的产量将永远无法实现。实际上T34坦克在三十年代就已经定型,1940年开始大规模量产,1942年总产量达12553辆,此时美英的机床援助根本没影。苏联在三十年代机器制造业开始飞速发展,年产量到1940年达到近6万台,总数量高达71万台,同期英国大概有70万台机床,远在大洋彼岸的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美国,也只不过有94万台机床。苏德战争期间,苏联自己又新制造了16万台机床,总量达八九十万台,从美英获得仅4万台机床,占自身产量的二十分之一以下。

4.美英对德军牵制的情况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前,英美对德国的军事行动寥寥可数,对德军的牵制也是微乎其微。盟军对德国的战斗主要集中在北非,意义最为重大的战役就是阿拉曼战役和西西里岛登陆,美英联军出动兵力和牵制的德军兵力与东线战场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即便是盟军登陆西欧后,德军东西线兵力比仍为9:1。

美英对德作战主要行动还有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但1944年6月以前的轰炸,对德国工业生产影响不大;同年下半年,由于轰炸造成巨大破坏,加上德军地面作战失败,占领区缩小,工业生产开始迅速下降,经济濒于崩溃。事实表明,战略轰炸与地面军队的作战行动相结合,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巨大影响(华人杰.《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Ⅱ》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1:第1173页)。1944年6月红军已经反攻至德国本土附近了,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在此时进入有效期,之前的轰炸对德国影响很小,且苏联早已转入大反攻,德国败局已定。所以综合说盟军在西线掣肘德军对苏德战争结果影响不大。四、对“天气和人海战术致胜”的反驳

普遍的观点是认为苏联取胜的重要原因是天气,这一观点被史学界和美英等国媒体广泛认同。“天气制胜论”最早出自古德里安的名言:“如果不是严寒的阻遏,我们11月份就在克里姆林宫里饮酒庆功了”。实际上这是古德里安等一批德军将领为自己指挥作战不力找的借口,借以掩盖自身的失误。交战双方是在同一天气下作战,老天爷对双方是公平的,德军受天气影响主要原因是后勤补给不力,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战争中的后勤补给也是非常考验指挥官的军事素养的。而德军主要将领缺乏预见性,对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临战之际受到后勤补给不足的掣肘时又怨天尤人,显然不是一个指挥官应有的品质。

有网友会说德国是深入苏联,补给线长,其实这也是不加考虑的臆断,德军战线的后方就是德军的控制区,做不到就地补给说明战果消化能力差,另外战线距离仆从国基地也没有那么远。战争后期苏军反攻深入德国境内为何就没有出现补给问题?而且二战苏联的工业基地基本转移到乌拉尔工业区,此时苏联的补给线要比德国深入苏联境内时期的长得多。天气最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补给能力,打仗打得就是后勤补给,德国的后勤补给不给力怨老天爷喽?德国的后勤补给不足,恰恰说明它的综合国力不如苏联,因为战争拼的就是国力!

事实上1941年11月4日莫斯科近郊的最低气温只有零下7度,而11月8日的最低温度是零度。虽然11月11至13日气温曾骤降至零下15度,但很快就回暖至零下3度,这样的天气很难被称之为“严寒”。真正严寒(零下40度)的降临是在1941年12月5日苏联红军转入反攻之际。也就是说,严冬气候只是在苏联军队转入反攻追击德军之时起到一定作用,而残酷的莫斯科城下阻击战却是在并不太冷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

有观点认为苏联天气比德国更加寒冷,所以苏联人比德国人更耐冻,受天气影响较小,实际上这也是地理知识匮乏的表现。拿柏林和莫斯科比较可知,两个城市纬度相差不大,柏林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莫斯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莫斯科冬天比柏林冷是事实,但是温度相差并不大。其实苏联最寒冷的地区属于西伯利亚,欧洲领土部分天气没有想象的严寒。另外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有很多高加索和中亚士兵,他们的家乡并不寒冷,比德国热得多,为什么威寒的他们却不受影响呢?

诋毁苏联依靠人海战术获得胜利的言论更是荒谬绝伦。苏德战争德军共计投入兵力九百多万,苏军总兵力一千多万,两者相差无几,苏军虽在绝大部分战役集结了比德军更多的兵力,但是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战役等诸多战役德军投入兵力远大于苏军,为何无人在这些战役中直言德军对苏采用了“人海战术”?如果算上德国的仆从军,苏德战争双方投入总兵力几乎相等,在战役层面苏联为何总能集结数倍于敌的兵力呢?实际上这是指挥官的战争指挥艺术和统筹全局的能力,也是指战员的综合军事素养的体现。不过美英史学家和德粉似乎极力回避这一点:打胜了就极力吹嘘德军的装备是如何的先进,失败了就违背最基本的哲学原则,诋毁苏联出动了数倍于己的兵力,将德军主观原因的致败因素归咎于苏联的“人海战术”,却只字不提自己的兵力并不比对手少多少。五、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是人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这也从哲学的角度佐证了苏联获胜的关键性因素在于自身国力的强大,以及军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这是最重要的内因;所谓的美英援助,恶劣天气等只是外因,外因只有在内因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即加快苏联取得胜利的步伐。

一战时期英法给予沙俄的援助比二战美英援助苏联的物资要及时而且更多,结果呢,沙俄第一个退出战争。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援助扶持南越攻打北越,甚至直接派兵介入越战,结果相持了十年灰头土脸的撤出,而北越最终灭亡南越。抗战期间美国同样援助国民党大量物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曙光来临之际,国民党却在豫湘桂战役失地千里。朝鲜战争新中国诞生不到一年,国内一穷二白,志愿军在苏联援助到位之前仍然取得第一次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苏联援助抵达后,志愿军如虎添翼,一度打到三七线,占领汉城,难道说没有苏联的援助志愿军就不能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吗?以上的对比更加说明,只有自身强大如(苏联,北越,志愿军)外援才会起作用;自身不够强大,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仅靠外援虽能逞一时之雄,但必不能长久,搞不好连盟友的援助都一起送给敌人当了嫁妆。

二战中美国和英国的士兵伤亡相差无几,都是四十多万,而且美英伤亡有相当一部分是日军造成的。德军及仆从国伤亡上千万,如果美英是二战胜利最大的贡献国,按照正常思维理解,两国至少要歼灭德军一半以上的数量方才合理,那么结论就是美英凭借仅仅不到八十万的伤亡能致使德军及仆从国五百万的伤亡。如此天文数字般的交换比,真不知是德军太无能,还是美英军队太强大,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苏联红军才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中流砥柱。

丑化和贬低苏联是美英等国愤世嫉俗的最高境界,本质是掩盖他们对苏联包藏的祸心。苏联的胜利和成就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格局,资本主义在与社会主义的抗衡中逐渐丧失向心力。为制止颓势,宣扬西方制度优势和那一套自我感觉良好的普世价值观,英美就独辟蹊径,开始抹黑丑化苏联,通过对敌大力抨击,于己大肆宣扬进而形成鲜明对比,达到凸显自我的目标。于是臭名昭著的“美英援助制胜论”便应运而生,并一直担任着抹杀苏联二战功绩的急先锋;就是这样的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却也被不少人奉为金科玉律,并言之凿凿,这恐怕是连任人打扮的“历史小姑娘”也不曾意料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朱古达战争是怎样的?罗马为何会输掉了这场战争?

全文共 123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尤其是对欧洲历史不太熟悉的国人来说,西方的古罗马在衰亡之前就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就算是对欧洲历史有些许熟悉的人,了解的也就是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尤其是迦太基名将汉尼拔以古罗马的悲剧对抗。但是在迦太基毁灭之后,罗马在非洲的这场战役,就不是很令人注目了,虽然说这场战争可以说预示着罗马共和国的衰亡。

这是怎么一场战争呢?话说罗马和迦太基作战的时候,罗马在非洲找到了盟友对抗迦太基,就是努米底亚王国,在击败汉尼拔的战争中,努米底亚就派兵支持罗马,而在罗马灭亡迦太基之后,努米底亚王国陷入了内乱,三个继承人相互攻击,其中一个占有优势,就是朱古达战争的主角朱古达。

本来嘛,这就是努米底亚的一场内战,根本轮不到罗马人出马,但是罗马人在灭亡迦太基之后建立的非洲行省受到了战争的波及,所以罗马觉得要管管小兄弟的家事了,于是罗马元老院命令朱古达到罗马来接受审判。

这怎么说呢?看上去是很霸权主义,罗马人好狠,另外一个主权国家的家事,你不单干涉,还可以审判,把自己驾凌于其他国家之上,当真是威风八面。

可是呢,之后的事变成了罗马的笑话,怎么回事呢?就是朱古达战争的主角朱古达跑到罗马去,一开始他很战战兢兢,所以拼命花钱结交罗马的贵族,元老院上下都认识这个有钱的王子,然后呢?在金钱攻势下,朱古达轻松脱罪了,也正是这次经历,让朱古达看清了罗马元老院的腐朽,做事也肆无忌惮起来。

朱古达走后,罗马元老院似乎脑子清醒了,(当然估计嫌朱古达的行贿太少),下令罗马对朱古达开战,介入努米底亚内战,不单如此,还再次下令朱古达到罗马来受审。

按理说呢,别人看到罗马这种态度,肯定远远跑开,不会去罗马,但是朱古达看穿了罗马元老院的内情,所以再度去罗马,结果不单再次安全离开,还在离开罗马前杀了躲在罗马的竞争对手,而且罗马全城都知道这事。可是呢,为朱古达收买的罗马贵族用所谓程序正义的话术再度让朱古达毫发无损的离开了罗马,也因此让罗马未来遭受了几万战士的损失。

话说朱古达回到非洲,但是罗马军队也来了,虽然朱古达也算的上精明能干,可是努米底亚的军队却不是罗马军队的对手,一开始努米底亚总是输,可是朱古达有其他办法。

什么办法?贿赂啊,我打不过你,可以买通你,罗马的元老都可以买通,何况这些将领,在朱古达的金钱攻势下,罗马人遭遇数次战败,甚至被迫求和,因为贿赂输了,这纯粹就是莫名其妙的输,这次战役加上对日耳曼蛮族的惨败,直接差点让罗马共和国险些灭亡。还好当时还有马略,他担任了罗马执政官之后远征非洲,扭转了战局,而后为了拯救罗马共和国在阿劳里奥战役后的困境回到罗马,由他的副将苏拉结束了战争。顺便一说,也是这两位的争斗让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为凯撒和屋大维的帝业打下了基础。

朱古达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他揭开了罗马共和国统治者元老院的腐朽真相,他在离开罗马前有一句名言,“罗马是一座等待着出卖的城市,只是需要找到一个买主。”确实,日后的凯撒和屋大维就是这个买主,被收买的元老院将共和国送给了屋大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旧址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旧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旧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

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旧址系乡绅张家的“怡和酒行”楼房及宅院,占地约6亩,是座当地著名的民宅建筑。

抗战初期,陈毅司令员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6月14日,一支队驻宝埝前隍村,陈毅与王必成等住“怡和酒行”楼房及宅院。当时,陈毅住西楼二楼西厢房,王必成住东厢房,其他领导住二楼正房。楼下两侧为警卫人员宿舍,楼下三间为会议室。前隍村是财贸银行、医务室、-修理所、无线电通讯机关等。在此居住先后两个月,至同年8月中旬日寇进攻时撤走.

陈毅在此期间积极开展统战工作,成功地争取了以茅麓公司老板纪振纲为首的一批当地上层人物,筹建联合抗日总会。1938年7月7日,陈毅和樊玉琳作为发起人,邀请镇江,丹阳,句容,金坛四县各界人士千余人在“怡和酒行”大院召开成立镇,丹,句,金四县抗敌自卫委员会(简称四县联合会)大会。陈毅在会上就四县总会的宗旨,任务和国内外形势作了报告,号召四县同胞团结一致,结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大会推选纪振纲为四县总会主任、樊玉琳为副主任,后因纪振纲没有到会参加工作,即由樊玉琳为主任。此后,四县总会积极配合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为开辟和巩固茅山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旧址是陈毅同志从事革命实践和领导江南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的重要场所,也是陈毅同志生活战斗过的重要革命遗址。此处原长期为乡政府机关所用。1992年机关已全部迁出,旧址将成为陈列收藏当年新四军抗日斗争文物史料、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宣传阵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油表亮灯还能跑多远,这些知识需要注意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油表灯亮后,由于驾驶习惯和汽车排量的不同,行驶的路程也不同,一般来说,在加油小黄灯亮起后,车辆还是可以跑上数十公里的,而越是省油的车则跑得越远。汽油油表灯亮了之后建议及时加油,避免在开车过程中因油料不足引发故障,开车之前也要对汽车油料进行检查,判断是否需要加油。

平常大家开车,要多留意油表,在油量不多时就应该及时加油。因为车辆在油量较少状态下,大幅度侧倾会影响到油泵工作,大家都知道,燃油除了为车辆提供动力外,还有冷却的作用,要是燃油泵运转又得不到冷却的话,就会存在烧坏的风险。另外,无论是92、95、98号燃油,内部都含有一定量杂质,经过长时间,就会沉积在油箱底部,当车辆快没油时,油泵就会使劲吸油,同时把部分杂质也吸入发动机,对发动机内部部件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战争向健康亮出黄牌

全文共 1273 字

+ 加入清单

从被污染的井里汲水解渴,呼吸着令人窒息的有毒烟雾……这就是伊拉克平民在炮火硝烟中的生活剪影。伊拉克战争无论孰胜孰负,都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战争将给伊拉克人民的健康,给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民的健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身体和心理的创伤,将令无数人终生难愈。

首先,战场上使用的武器将对人类健康造成长期影响。美国中央司令部28日承认,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了极具争议的贫铀弹。有证据表明,贫铀弹爆炸后产生的细微颗粒将长期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受污染地区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增加,并对人体带来多种伤害,如引起造血障碍、白内障、生育能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一位法国专家评论说,在尚未完全了解贫铀武器对人体危害的情况下,美国继续使用贫铀弹将酿成新的悲剧。

其次,战争肯定会破坏城市供水系统、大幅度降低空气质量。据国际红十字会的消息,由于美军的空袭破坏了伊南部城市巴士拉的电力等基础设施,致使该城的供水形势严峻,污水处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转。世界水理事会副主席威廉?科斯格罗夫指出,战争将使伊无辜平民无法获取未被污染的饮用水,他们的生命将随时受到威胁。一旦水资源遭到化学武器污染或污水处理设施被破坏,该地区将爆发大规模瘟疫,损失惨重。由于停电,巴士拉市最主要的“瓦法”水厂从21日中断供水。其他的水厂加在一起,也只能满足这座城市日常用水需求量的40%。国际红十字会大声疾呼:“局势已经非常紧急”。

与此同时,伊拉克人更尖锐地指出:“我们可以不喝水,但是不能没有空气”。巴格达市郊燃烧石油的大火正向大气中释放大量剧毒致癌化学物质。俄罗斯专家分析,如果战争导致伊拉克油井、输油管道大面积着火,造成的空气污染不仅在战争期间而且会在战后,将给当地造成各种健康问题,其影响甚至可能扩展至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国家。

第三,伊拉克战争给人们心灵蒙上的阴影可能在很长时间里挥之不去。“不会有人想过我们的生活!你可以躲避炮火,躲过烈日,但躲得过心理的恐惧吗?”这是一位正亲历炮火的伊拉克老人的肺腑之言,也是所有经历过战争苦难人的心声。死亡、鲜血、废墟、哀号、儿童的恸哭,无不在人们的心中埋下痛苦的种子。另据外电报道,此次伊拉克战争尚未打响,美军的一些官兵失眠、多梦、性急、情躁等现象已开始出现。

德国心理学家海科希尔指出,对那些曾有过痛苦战争经历的人而言,新的战争中血腥的画面和凄凉的呼号将让他们本来就难以愈合的“伤口”再次迸裂。这种影响不仅仅涉及平民,也包括参战士兵。这种心灵上的伤害将很可能伴随这些人的一生,使他们容易感到惊慌,随时承受恐惧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此外,那些对战争的间接经历也会让人承受痛苦,造成深深的心灵创伤。

第四,伊拉克战争让“海湾战争综合征”的阴影重现。参加过1991年海湾战争和在海湾地区驻扎的美军,一部分人回国后不久便感觉身体欠佳、四肢乏力、全身疼痛,严重者还出现脱发、呼吸困难和记忆力严重衰退等症状。人们给这种在医学典籍中无从查询,并使医学专家们一筹莫展的怪病起名为“海湾战争综合征”。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很可能使“海湾战争综合征”的患者人数激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战争史上死亡比例最高的战争是哪一次?30年战争死伤多少人?

全文共 3074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起欧洲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那无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所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整个欧洲大近亿人伤亡。不过虽说二战造成的伤亡数字奇高,但是由于当年欧洲的人口已经高达20多亿,所以说相对来说,死亡人口在其总人口中的比例不算很高,大约不到5%的样子。但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差不多300年,在欧洲进行的另一场战争,却导致了接近10%的欧洲人死亡,而这场战争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30年战争。30年战争的起因

可以说30年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典型的宗教战争之一,而这场战争却不是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宗教之间,而是发生在新教与天主教这两个基督教教派之间。如果追溯这场战争的起因,那么恐怕就不能不提在公元1517年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

公元14世纪欧洲发生的黑死病疫情极大地动摇了罗马教廷的统治,在欧洲不同地区,当地的世俗贵族实力显著增强,罗马教廷控制力大幅削弱。从公元14世纪末开始,在英格兰和捷克都先后出现了挑战罗马教廷权威的教派。到公元15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的教士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地区正式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而这个运动可以说正是当时德意志地区许多希望摆脱罗马教廷统领的世俗贵族所需要的,因此很快得到了黑森州一些诸侯的支持,新教在此后正式诞生。

但新教的诞生就意味着原本就是用天主教信仰统一起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立国之本出现了问题。所以在仅仅9年之后,德意志地区支持宗教改革的诸侯就结成了一个托尔高联盟,后来这个联盟又扩大成为了施马尔卡尔登联盟,而且很快与周边仍然信仰天主教的诸侯发生了战争。到公元154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击败了施马尔卡尔登联盟,三年之后颁布召令,禁止在其境内传播异端(指新教)。但查理五世在打击新教的同时也尝试进一步扩大皇权,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削弱了教廷的统治,所以又招致了教廷和忠于教廷的诸侯的反对,结果天主教和新教势力又联合起来将查理五世击败。最终各方在公元1555年签署了《奥格斯堡和约》,规定各诸侯可以自行决定其领地信仰什么教派,皇帝的权威被极大削弱,神罗的统一性也被极大削弱。

而此时与天主教达成和约的新教只是新教教派路德派,而在和约达成之后不久,新教的另一教派加尔文派崛起,但《奥格斯堡和约》对其地位并无规定,因此这个教派在德意志地区的传播很快给当地带来了新的矛盾。有些天主教原来的主教在改换教派之后拒绝放弃其原有的教区,等于就要强制带领其教区所有的信徒一同转归新教。而这种情况是在神罗影响非常大,而且仍然信奉天主教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没法容忍的。因此从公元16世纪从下半叶开始,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一系列小规模战争。而这些战争逐渐也将同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西班牙和已经改信新教的北欧各国卷入其中。

而30年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则是来自德意志地区之外。当时也是神罗一部分的捷克也是较早转信新教的地区之一。但在公元1617年,神罗皇帝马提亚斯派遣耶稣会传教士进入捷克传教,并任命信仰天主教的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地区的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二世上任之后,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新教的政策,结果导致当地新教徒在公元1618年5月23日发动暴动,正式拉开了30年战争的序幕。欧洲“世界大战”

波希米亚暴动之后,驱逐了斐迪南二世,迎立德意志地区的普尔法茨选侯腓特烈五世做自己的国王,因为他也是新教加尔文派贵族。此举顿时激怒了神罗南部的天主教诸侯,他们将这一举动视为新教叛乱,很快在巴伐利亚的带领下联合组建了天主教联盟,攻入波希米亚,要驱逐腓特烈五世。而此时的德意志境内的新教联盟却没有为波希米亚提供支持,公元1620年11月8日,天主教联军在波希米亚境内进行的白山战役中击败波希米亚和普尔法茨联军,处决了大量俘虏的新教贵族,腓特烈五世逃往荷兰。之后天主教军队还击败了新教势力的几次反攻,赢得了战争第一阶段的胜利。

但在当时,神罗周边的新教国家却不愿意看到神罗通过重夺波希米亚恢复元气,丹麦和瑞典都开始跃跃欲试希望介入其中。另外被神罗驱逐的腓特烈五世本人还是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婿,因此英国也对丹麦和瑞典提供了支持。而且从公元1621年开始,原本也是神罗一部分,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荷兰新教势力也发动了叛乱,此外,当时神罗最强的邻国法国虽然也信仰天主教,但因其在之前已经通过同样血腥残酷的法国宗教战争把其境内的新教徒清洗殆尽,因此法国已经不将新教视为威胁,相反却对哈布斯堡王朝控制的神罗重新崛起充满警惕,所以法国在此时也站到了新教势力一边,为其提供了支持。

公元1625年,丹麦在英法荷三国的支持下,和德意志地区的新教联盟一同向神罗发起进攻,30年战争第二阶段打响。在这一阶段初期新教军队节节胜利,但在公元1628年,神罗皇帝斐迪南二世花重金请来了从新教改信天主教的华伦斯坦雇佣军,在当年几次大败新教军队,扭转了战局,最终迫使丹麦向其屈服,还将神罗的领土延伸到了波罗的海区域。

但神罗进入波罗的海之后,又对瑞典在海上形成了直接威胁。因此瑞典在公元1630年7月在其它列强的支持下从波罗的海南岸的波美拉尼亚登陆,拉开了战争的第三阶段。此次出征的瑞典军队由其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亲自率领,进入神罗之后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等地的新教诸侯会师,在此后的一年间先后攻克美因茨、奥格斯堡和慕尼黑等地。神罗无奈只得再次起用之前已被贬谪的华伦斯坦。在公元1631年进行的吕岑会战中,瑞典虽然获胜,但其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却阵亡。之后神罗联合西班牙再次扭转局势,迫使瑞典撤军。但为神罗扭转了战局的华伦斯坦却在不久后被神罗皇帝派人刺杀。

而神罗的再次获胜使法国大为震惊。法国虽然是天主教,但因其国内新教势力已被肃清,所以此时并不将新教视为威胁,但神罗的统一与崛起则会对法国形成重大威胁。因此法国此时也无法再隔岸观火,在公元1635年开始直接参战。但法军的攻势在一开始非常不顺利,很快遭遇西班牙和神罗的反攻。公元1637年,西班牙军队甚至打到了法国首都巴黎附近。但在第二年,西班牙海军主力被荷兰海军全歼,而瑞典也很快实现反攻,在公元1645年在波希米亚大败神罗军队。公元1648年,法瑞联军在今天德国境内的楚斯马森豪森会战中再次大败神罗军队,神罗被迫与法国签署了和约,持续了30年的战争才宣告结束。战争后果与伤亡

30年战争的直接结果是使神圣罗马帝国走上了分裂的不归路,也使德意志民族完全按教派不同分裂成了两个阵营,错过了与其它欧洲列强同步进行海外扩张的时机,可以说间接地也造成了20世纪德国作为后来者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并最终战败的命运。同时30年战争也使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重建天主教统治乃至建立大一统帝国的企图彻底破产。此外,同样由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的西班牙在此战过后失去了世界强国的地位,几十年后其美洲殖民地相继独立。而在欧洲,荷兰和瑞士在此战后赢得独立,法国则成了欧洲霸主,瑞典获得了波美拉尼亚大片领土,还获得了插手日耳曼事务的权力,一路成为北欧强国。

而30年战争的残酷性可以说超出了欧洲历史上发生过的其它任何战争。目前主流观点认为,30年战争在欧洲总共造成了800万人死亡,其中主要的遇难者为神罗境内的平民。根据现代估计,在德国境内,有20%的人口因为30年战争死亡,而在战况最为激烈的波美拉尼亚到黑森地区,死亡率更是高达50%。今天德国境内的各邦国当时平均人口损失都达到25%到40%,符腾堡和勃兰登堡地区的人口死亡率都接近3/4。当时战争的伤亡如此惨重,神罗各地都曾出现过一些群葬坑,以至于在近年在一些考古研究中都会不时传出发现30年战争群葬坑的新闻,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也可见一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文玩核桃的冷知识 这些的确是需要提前了解

全文共 109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文玩核桃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传承有序的文玩品类,以其热度横贯古今而闻名。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盘捻的乐趣”外,这个门类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一起来揭开这些文玩核桃的冷知识

1

1.文玩核桃的价格

这个物件的价格一直以来都颇具神秘感,不同价位的文玩核桃几乎应有尽有。那么为什么文玩核桃的价格如此复杂呢?实际上,文玩核桃的高价并没有那么神奇。它们的天价主要是现代文玩热潮推波助澜的结果。当现代文玩达到巅峰时,玩家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导致文玩核桃的供不应求。供需关系被打破,使得文玩核桃在众多玩家中成为稀缺物件,价格也因此飞涨。文玩核桃的高价格并非源于其真正的价值,毕竟作为树籽属性,它并不是过于稀缺的物品。高价往往只是因为供不应求的局面,如今随着文玩核桃的嫁接技术提高,产量增加,价格也逐渐回归正常。实际上,文玩核桃的价格并不都是高昂的,只有少数几个品种会较为昂贵。

2

2.文玩核桃的故事

相比其他文玩品类,文玩核桃的故事相对较少。尽管文玩核桃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除了盘捻之外,其背后的文化元素相对匮乏。毕竟,在文玩核桃的发展初期,人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盘捻,要么榨油。显然,盘捻更加高雅,成为文玩核桃最关键、最核心的文化。尽管文玩核桃的品种众多,纹路复杂,皮质和密度各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为盘捻而设计的。因此,对于文玩核桃来说,创造故事是对商家天赋的考验。毕竟,这么简单的物件能够编织出故事并让人信以为真,实在是一种商业天赋。或许这就是那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真实写照!

3

3.文玩核桃界故事不多,噱头却很多

毕竟,“无套路不世界”,文玩核桃也不例外。文玩核桃看似单纯,主要是盘捻这个行为,但其实只有在买前才能制造出一些吸引眼球的元素。毕竟,文玩核桃不同于菩提子,不可能在后期加入配饰进行装饰。因此,在购买前的挣扎和迷茫中,各种引人注目的噱头应运而生。比如,一些商家会宣称他们的文玩核桃来自特定的树种,具有独特的功效或者带有神秘的能量。有些商家还会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使核桃表面呈现出奇特的纹路或者色彩,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些噱头往往让人感觉文玩核桃更为珍贵和神秘,但实际上它们对核桃本身的性能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4

4.文玩核桃的收藏价值

由于文玩核桃的热度和价格波动性,很多人将其作为一种收藏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玩核桃的收藏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尽管有些文玩核桃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会有较大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往往是受市场热度和流行趋势的影响。一旦市场风向转变,价格可能会迅速下跌。因此,如果你打算将文玩核桃作为收藏品,建议你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并理解的品种,而不仅仅是追逐市场热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代战争阵型有多大用?

全文共 1061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大阅兵之后,人们的兴奋还没有完全消失。正如我们以前讨论过的,古代举行大型阅兵是为了向邻国施加压力。阅兵期间,战场上也可以看到许多编队。喜欢听歌谣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军队充满了诡计。什么阵形,如长蛇阵形、二龙水阵形、天地三才阵形、四门驱底阵形、五虎驱羊阵形、六维六甲阵形、七星北斗阵形、八门金锁阵阵形、九子连环阵形、十面埋伏阵形等。那么,这些构造真的有用吗?

浪漫是作家对历史的解释。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充满了大脑漏洞,这是不正确的。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的真实形态要简单得多。早在茹毛饮血的原始时期,人们就用队形来战斗或狩猎。群体被分成不同的职责,如单一的,单一的,野生的和辅助的(事实上,他们应该是前线,侧翼骚扰,骨干等。)并排列成不同的形状以达到攻击和防御的目的。在孙膑的《孙子兵法》中,孙膑系统地将阵形分为八种类型:方形、圆形、圆锥形、雁形、钩形、玄象形、稀疏形、若干形、火形和水形,后两种仅用于特殊战术。在正常战争中,最常用的编队是前三种,其中圆锥阵主要用于攻击,圆形编队主要用于防御,方形编队既可用于攻击又可用于防御。其他构造的布置和使用是复杂的。

除此之外,还有鹅、蛇、轮子等。这些编队大多易于操作,受欢迎,不那么花哨。一些编队甚至影响了日本将军。战国时期,武田信玄利用中国的军队打败了杉山。在大多数编队中,各种武器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相当多的编队是由一个武器来安排的(虽然种类很少,但单个武器的编队在战斗阵的历史上并不低,而且其效果是明显的)。

大多数编队使用数字来相互挤压。戚继光与倭寇作战期间,戚家俊经常使用鸳鸯阵对付倭寇。日本海盗并不多,但刀法犀利,个人战斗能力强,所以戚继光想出了一个多赢少输的阵型。他用狼的剑和长枪从远处牵制住了敌人的山城。他用手持盾牌的短刀进行近距离攻击,然后用火器辅助,从而达到有效歼灭敌人的目的。

当然,也有少花钱多办事的团队。例如,刘利用步兵、战车和水军配合的紫月阵,利用河岸形成半圆形的战斗阵。所有武器密切配合,以2000名步兵为主力,30000名当地精锐骑兵被摧毁。然而,它的操作方法非常复杂,需要太多的地形,所以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许多华而不实的阵列。例如,在宋代,军队主要由文人领导。有些学者不懂得兵法,不按自己的爱好指挥,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发明了许多华丽而无用的阵法,但这些阵法给后来的作家带来了许多启示,写了许多生动活泼的小说。

火器部队出现后,编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现在,大多数编队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然而,飞机和坦克有时排列成简单的形状,以方便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养巨骨舌鱼犯法吗,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笨的鱼是巨骨舌鱼,是一种濒危物种,现在很多人想饲养巨骨舌鱼,可是不知道养巨骨舌鱼犯法吗?下面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养巨骨舌鱼不犯法,有人工饲养的巨骨舌鱼,只要不饲养纯正的巨骨舌鱼就不犯法。目前,许多国家也都在纷纷引进该鱼种,进行人工养殖,养殖的巨骨舌鱼寿命15-20岁。巨骨舌鱼民间也叫大笨鱼、大傻鱼,原因是:体型笨重,行动不方便,没有攻击力,在巴西当地居民用棒子,就能打晕它进行捕捞。巨骨舌鱼是南美大陆最大的淡水鱼,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河流中,栖息在天然的澙湖和亚马逊河流水流缓慢的河段里。其原生范围之外,巨骨舌鱼已被引入到亚洲地区河流和渔业,也人工饲养于各水族馆用于观赏。

养巨骨舌鱼不犯法,目前已经被引入到亚洲地区河流和渔业,一般只要不饲养纯正的巨骨舌鱼就不犯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邻水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邻水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为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邻水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邻水县古路乡盐河村13组,年代为1938年。

2019年3月21日,邻水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被公布为广安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纪念碑为中心,四周各外延10米。

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续延20米。

古路乡:邻水县辖乡。1953年置古路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0.8万。辖台子、盐河、黄园、双流、河丰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采煤、粮食加工、制砖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子。养殖业有生猪、耕牛、家禽。经济作物有松、杉、油桐、苎麻、烟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东岔抗日根据地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东岔抗日根据地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岔抗日根据地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 1981.4.20

地址:集安市清河镇

年代:1936-1938年

类别: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管理单位:集安市文物局

是否开放:否

东岔抗日根据地,距市区西北18-30千米。东有老岭山脉及小爷岭密林为天然屏障,西、南有崇山峻岭,层峦叠嶂阻断交通。奔流不息的蚂蚁河从东部小爷岭山麓流出,汇集大小川流注入浑江。这一带山深林密,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当年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曾在这里建立了东岔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长度约10千米,面积约125平方千米。

清河镇:基本概况清河镇南距集安市63公里,北距通化市40公里,有303国道贯穿全境,是连接集安与通化的交通枢纽。这里山青水秀,环境优雅,气候宜人,经济发达。是集安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商贸和交通中心。清河镇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茂密的森林孕育着丰富的人参、林蛙、中小药材,建有闻名东北的集安市人参交易市场,还有硼、铁、云母等十几种蕴藏量较大的矿藏资源,使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荒山抗日根据地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荒山抗日根据地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荒山抗日根据地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二批 1981.4.20

地址:珲春市英安乡大荒沟村

年代:1932-1943年

类别: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管理单位:珲春市文物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珲春县英安、密江两乡北部,包括中岗子、三安(下中沟)、上中沟、清水洞、荒沟、东沟、北沟、大槟榔沟、小槟榔沟、徐大马沟、杨木桥子等自然屯。主要遗址有:北一学校遗址、荒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十三烈士殉难地、头道岭军事筹备会议遗址、中共珲春县委遗址、北沟村苏维埃政府遗址、兵工厂遗址、被服厂和医院遗址等。1932年1月中共珲春县委派15名党团员到大荒沟头道岭建造密营,成立了珲春县第一个抗日武装别动队。同年9月,中共珲春县委把各地武装队伍统一编成岭南、岭北游击队,大荒沟别动队为岭北游击队,从而创建了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3年12月,日本侵略者推行“第二期治安肃正计划”,大荒沟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1934年4月,中共珲春县委为保存革命力量,撤离大荒沟根据地,转移到其北一百多华里的汪清县金仓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典舞的八大手位分别是什么,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1、单山膀:

小踏步,身体面向1点,目视8点双手叉腰准备。右手顺胯向下经体侧撩掌至头的前上方,然后盖掌或者切掌至胸前,微扣腕向右拉开,至上臂与肩同平为止,身体面向2点,头转向8点。

2、双手膀:

丁子步或小踏步,身体面向1点,目视8点双手叉腰准备。动作时眼随右手拉成单山膀,然后眼随左手拉成双山膀,眼亮相于2点上方。

3、顺风旗:

小踏步,左手拉山膀,同时右手直接向上撩至托掌位,眼随右手亮相于八点斜上方。

4、双托掌:

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双手经体侧撩至头上,盖掌于胸前交叉,向下分掌再撩掌至托掌位,眼随右手亮相于8点下方。

5、托按掌:

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右左手交替胸前晃手,成右托掌位,左按掌位,身体面向2点,眼亮相于8点斜上方。

6、山膀按掌:

动作同脱掌,只是最后姿态为右山膀左按掌。

7、斜托掌:

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双手经体前撩至顺风旗位手心向上,高臂为扬掌位。

8、冲掌:

丁字步,双手叉腰准备。双手由下向右双晃手一周右胯,右手端掌与左手掌掌心相对,然后右肘后提左掌向8点下方推出,眼随左手方向亮相。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朝鲜战争苏联在干嘛?苏朝鲜战争苏联做了些什么事?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20实际中页,美国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和国际地位,公开干涉朝鲜战争,对中国的边境安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和威胁。此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对于美国来说,武器是非常落后的,而且老百姓此时也有着非常强烈的厌战情绪。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挺身而出,对抗美国等国际联军。那么,在我们的志愿军去前线浴血奋战时,苏联做了什么?

当时苏联是可以跟美国对抗的超级大国,也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力。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苏联没有直接宣布参战,但是并没有对朝鲜战场不闻不问。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苏联当时的贡献非常大,远远超乎你的想象。接下来,我们简单分析一下,苏联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抗美援朝初期,美国的野心很大,不仅想要拿下朝鲜,而且还想借机大规模登陆,对中国发动进攻。战争爆发后,美国多次想要动用核武器对中国进行轰炸。美国高级将领麦克阿瑟为此申请许多次,美国政府甚至已经批准其计划,准备真正动用原子弹进行轰炸。

幸好苏联方面积极采取行动,对美国进行威慑,逼迫他们放弃动用核武器。此外,苏联还给中国提供大量的武器,比如喀秋莎火箭炮、坦克、炮弹等。为了帮中国赢得空中优势,苏联还秘密派遣大量飞行员,让他们伪装成中国空军,在空中与美军的飞行员对战。

若是苏联当时没有给中国提供这些物资,我们的志愿军肯定会出现更多人员伤亡。需要注意的是,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爆发时,美国还曾联合西方40个国家,对中国进行贸易限制,企图从经济领域进行封锁,让中国尽快妥协。苏联方面带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地跟中国进行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美国的封锁。

更令人感动的是,苏联当时还援助中国156个大型项目,以相对低的价格,给中国提供大量的机器和技术。其中有很多东西,都涉及核心机密,几乎没有办法从西方国家那里购买。也正是因为这些援助,我们才能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大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