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突发卫生事件中1级响应代表什么含义(精选11篇)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下面就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浏览

6462

文章

11

篇1:突发事件如何应急响应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及时做好应急预案,才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最好方法。突发事件如何应急响应?本期生活安全知识讲座,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1.积极响应

这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原则,是能否有效应对的前提条件。积极响应的原则要求在接到启动应急预案、要求按应急预案的响应级别响应的第一时间快速作出反应:启动部门应急预案、相关领导到达指定指挥位置、应急分队到达事件现场。

2.分工负责

根据不同的响应等级和事发状态的需要,按照应急预案中的分工,独立负责地实施紧急应对。所有的情况有人应对、所有的现场有人到达、所有的事态有人控制、所有的保障有人供给。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忙而不乱、有条不紊,避免有事无人做、有人无事做,应对挤堆和应对盲区的现象出现。

3.部门配合

突发事件的应对是非常态下进行的,部门间的配合尤显重要。在应对的过程中,部门间原有的职能分工有可能被打破,原有的工作职责可能需要重新组合。许多时候,事件的现场只有需要应对的事态一方和作为应对事态队伍的另一方。因而面对需要应对的事态,参与应对的所有部门应该配合成为一个整体,避免因部门间的已职与彼职之争或推卸,影响应对突发事件的大局。

4.综合协调

突发事件的突如其来和事态发展的瞬息万变,许多时候应急预案无法预料、应急预案中的方案无法满足应对,更多的需要临场综合协调。综合协调需要协调者审时度势,在分工负责和多部门配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应对资源适时进行协调。

综合协调是多层次和多层面的,即需要应急指挥中心根据整个事态的变化进行全面协调,也需要相关人员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局部协调。这种协调是适应应对错综复杂突发事件的需要不断变化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秩序。

5.依法处置

这是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处置所有问题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要求所有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部门依据各自的法定职责开展工作,要求所有参与应对的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履行职责,要求所有的数据经法定技术机构检验鉴定才可以发布。

依法处置并不否定思想、道德层面所要做的工作,综合协调赋予的临时性任务,强调的是对突发事件发生原因的调查分析、结论的得出、责任的追究须依法进行。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应急响应是否及时,对事态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大家可以在上找到更满意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分几级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那么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分几级呢?且看下文介绍。

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公共事件由高到低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四级。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给予财政支持。

每一起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如果在其演变过程中加以化解矛盾才是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突发事件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在源头上下大力气。作为公共管理政府部门必须: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避免因决策不当或失误侵害群众利益;二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建立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对突发事件预警,对突发事件处置也应建立应急预案,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如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大家都掌握了吗?希望大家能常来做客,因为小编要送给大家丰富的生活安全知识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全文共 1405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和教师综合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加强健康[本文来自www.glzy8.com]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2、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教育系统内各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4、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2、重视信息的收集。与镇医院建立联系,收集学校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障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什么意思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其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的危害,在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规范地进行应急处理,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及有关法规规定,结合南开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四)统一指挥、属地负责

在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卫生局及有关部门要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发生突发事件的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配合政府、街道办事处、卫生局及有关部门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

1.发生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暴发;

2.发生动物间鼠疫,发生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

3.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者多例死亡;

4.发生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病例;

5.发生罕见或者已消灭的传染病;

6.出现新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病例;

7.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

8.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重大疫情。

(二)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者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2.短期内发生10人及以上急性职业病或者职业中毒事件;

3.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4.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

5.医源性感染暴发;

6.免疫接种、药物预防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者死亡事件;

7.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和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泄漏等事件;

8.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9.发生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危害公众健康的恐怖袭击事件;

10.放射性污染、丢失放射源和人员受超剂量照射等事件;

11.自然灾害引发的疫情或者中毒事件;

12.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3、突发事件及其界定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影响公众健康的自然灾害、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影响公共安全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放射性危害事件、各种危害健康的恐怖袭击事件、群体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健康的事件等等。辖区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高全社会防范突发事件发生的意识,按照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建立并实行对可能引发各类突发事件因素的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五)快速有效、减少损失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要不失时机地做出快速反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6、组织指挥体系

(七)卫生局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卫生局局长担任,负责领导、指挥全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办公室由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科室、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

(八)成立评估和技术指导组织。分设突发事件评估组、医疗救护技术指导组、预防控制技术指导组和检测技术指导组。各组由相应的专家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世卫组织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意味着什么?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代表了全球在应对疫情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但是仍需保持警惕,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全球公共卫生的安全。5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作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谭德塞总干事在发布会上说:“过去3个月的报告病例比前3个月减少了近90%。”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进展,证明了全球在应对这一传染病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他也强调了猴痘疫情与新冠疫情的相似性,即便是为了猴痘疫情解除了紧急状态,也不能掉以轻心。尽管猴痘疫情不再被视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并不代表疫情已经得到全面的解决。猴痘如果继续的话会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挑战,这就需要积极主动和可持续的应对,进一步强有力推动措施,虽然除了少数地区外,全球猴痘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这项决定提醒,必须保持警觉和行动起来,以应对世界上不断出现的新传染病。在过去几年中,已经目睹了许多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的影响,包括非典、新冠、H1N1流感等。这些事件告诉表明,当面对未知的疾病时,只有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才能保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集中全球资源,建立协调合作的机制,以便能够快速响应控制可能出现的疫情,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能力。这需要各国、国际组织、民间社会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以确保能够更好地预测、应对和控制未来可能出现的病毒。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健康与生活方式。从长远来看,只有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意识,才能使免疫力更强,预防更多的传染病和慢性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什么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忘记发生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这种疾病传染范围之广、伤害性之大,也是史无前例的。什么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类似这样的波及面积十分大的疫情,就可以称为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下面小编就将具体定义告诉大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该定义不仅仅指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也属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范畴。

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也不专指甲类传染病,乙类与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与原有疾病特征明显异常的疾病、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等均包含其中。

温馨提醒:

有很多疾病出现之后,由于人们的警惕性不高,或者传播速度特别快,就很容易由小及大,由普通的卫生突发事件,而发展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除了需要个人多掌握一些生活安全知识之外,政府的救灾行为预案才是关键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几级 什么叫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可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广泛性、复杂性等特点。

公共卫生事件不但影响我们的健康,还影响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许多公共卫生事件与自然灾害有关,例如地震、水灾、火灾等。另外,还有动物疫情、致病微生物、药品危险、食物中毒、职业危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为何世卫称今年有望不再将新冠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各国疫情防控措施的加强,新冠疫情的传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全球疫情形势正在逐渐好转,因此有望不再将新冠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篇题为《新冠疫情: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的未来》的文章,称今年有望不再将新冠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简单来说,它是指一种或多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对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当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某种疾病符合这一标准时,就会宣布该疾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宣布将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应对措施,以遏制疾病的传播和控制疫情。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宣布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应对措施,包括各国政府的封锁措施、疫苗研发和生产等。全球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全球已经有超过大多数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已经完成了接种。这些疫苗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科学验证,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和传播。各国也在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加强检测、隔离和追踪等,以遏制疫情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新冠疫情已经成为了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需要长期的防控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重大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什么意思 什么是重大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重大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指的是各个地方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形势,依据本地区应急预案,所启动的一种应急响应等级,在一级响应下个人和政府都需要做好防护。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有关部门接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后,应迅速组织力量开展现场处置工作,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 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街道办事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的应急预案

全文共 1388 字

+ 加入清单

**街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

应 急 预 案

1、社区应急处理日常管理机构

各社区、单位应有相应的部门承担本单位的应急处理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的调查和隐患排查;组织技术培训;监督检查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做好学校、建筑工地等高危场所防控措施的落实工作;组织应急物资准备工作。

2、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乡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卫办应急发[XX]215号)文件精神,规范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结合辖区实际,制定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3、社区卫生应急技术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技术机构负责本单位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协助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监督、检查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协助上级医疗机构开展病人的初诊、转诊和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4、工作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街道办事处在上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基层卫生组织、社区居委会、驻辖区单位、企业等共同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时发现各类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控制措施;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居民自救、互救、逃生技能,提高各类组织和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3)快速反应,依法处置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建设;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及时正确处理;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执法监督,保证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措施依法得到严格执行。

(4)群专结合,科学防控

应明确社区组织与专业防控机构的职责分工,发挥社区优势,广泛动员社区各种力量,培育志愿者队伍,积极配合,协助专业防控机构,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强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地管理的原则,实现条块间的有机结合。

5、领导小组

成立**街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副组长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副调研员**同志担任。成员包括街办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以及社区居委会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

6、社区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街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指挥、组织和协调;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单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履行职责情况。

办公室下设4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由党政办、综治办负责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理和控制过程中的有关工作;协调做好社会稳定和安全保卫工作;负责社区内外联络及日常事务,及时汇报防治工作的动态。

2、应对防控组:由社会事务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助卫生部门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救治,信息的收集、分析及上报等工作;组织和动员居委会力量,开展自救和互救,参与群防群治。

3、宣传动员组:由党政办、社会事务办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的社会宣传、新闻报道、普及防病知识。

4、后勤保障组:由会计核算中心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做好物资供应、经费筹集和后勤保障等项工作;并做好物资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