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和对策(精选15篇)

韭菜入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专家提醒,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浏览

5620

文章

15

篇1:大学生受挫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都会产生一些不适应感,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也会产生一定的受挫心理,大学生在学习阶段以及步入社会的过程当中,都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能够引导大学生进入正轨。那么大学生受挫心理产生的原因对策方法又包括哪些呢?今天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大学生在生活当中一定要自己学会自我评价,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环境的变化,从中学小圈子到大学大环境的变化,从依赖父母到独立生活,从填鸭式的课堂模式到自学,从成绩的佼佼者到同学中的普通一员,这需要较长时间的慢慢改变和适应。如果自我调节不好,适应不了便会产生学业受挫、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挫折心理体验。再加上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流传“毕业即失业”的口号,而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就读时忧心重重,倍感前迷惘,不知所措,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方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读大学的费用是一份沉重的负担。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不得不放弃应有的娱乐活动,不得不为筹措学费而四处奔波,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些学生就容易产生压抑、无奈、自卑、痛苦的心理挫折。

如何调整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呢!当学生面临各种竞争压力和挫折磨炼时,能够悦纳自我,设计自我,调适自我,开发和发展自我,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和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学校可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以心理咨询门诊、心理信箱等形式对学生提供帮助,教给学生遇挫后自我调节和宣泄的方式,提高他们转化挫折的能力。

经过实践证明:心理咨询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当中,一种新型的手法和手段,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能够实现人生面对挫折,更加具有承受的能力和战术挫折的能力,在促进教育工作事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起到科学化的教育意义。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挫折,面对现实生活,从做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幼儿产生焦虑的原因及对策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从家庭,幼儿园对幼儿成长重视程度上来看,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并且对幼儿心理健康也进行细心的辅导,可是就是这样有些幼儿还是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比如焦虑,焦虑是指因遭受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下面就来帮大家解析幼儿产生焦虑的原因对策,同时还希望大家了解如何做好幼儿入园准备,以防幼儿焦虑的发生。

幼儿产生焦虑的原因及对策

幼儿产生教育原因;

一亲自依恋及分离焦虑的产生,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交给老师后,他们的情绪波动很大,但是家长往往忽视孩子情绪上的波动,从而导致焦虑产生。

二安全需要的暂时缺失,幼儿由于无力应付环境中的不安因素的威胁,从早到晚面对的是陌生的教师,小朋友和周围环境,在加上活动的相对不自由和一系列集体生活规则的约束,幼儿的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

三依赖向自理的过渡,在家里有父母照顾,去了幼儿园后要独自面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如果孩子不具备自理能力就会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受挫,不愿上幼儿园。

以上这些都是幼儿园产生焦虑的原因。各位家长及老师可以根据以上原因对孩子进行辅导,家园互动,帮助幼儿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家长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幼儿园营造家庭式的环境氛围,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建立和睦良好的师幼及同伴关系。

以上是对幼儿产生焦虑的原因及对策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校园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空巢老人产生原因有哪些?空巢老人是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那么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内容呢?带着这个问题让的小编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

1、家庭因素

调查得出随着计划生育的不断深入,现代每个家庭有只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义务让他们感到压力极大,不得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这就导致与老人聚少离多。

由于老人与子女的思想观念的不同,为了避免与子女发生代沟问题的冲突,老人选择独自生活,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

老人深知子女的工作不易,宁愿选择自己生活来减轻子女负担。

2、个人因素

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代际分局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对于那些经济能够独立、身体较好的老人会选择与子女分开住。另一方面,因为老人与现在居住环境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不舍离开。这就促使空巢老人的逐渐增多。

3、社会因素

到了老年时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子女在身边,安享晚年。但是,在当今经济快速繁荣发展的社会中,为了寻求更好的机会,子女选择在外就业、出国留学不断提升自己。空巢老人也由此产生。

这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的解答,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老人心理健康小知识及空巢老人心理问题怎么解决请您多多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住院老人走失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文共 182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世界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住院患者日益增多,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工作节奏之快压力之大,再加上独生子女较多,许多家属自愿陪伴老年者较少,往往依靠医院护理人员,但另一方面患者家属对护理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这对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加上老年人常常有不服老的观念,护理人员编制的相对不足,走失发生率越来越高,给医院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何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走失后迷路及意外发生,成了我们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对外出的患者,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预防对策。现就将一年来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走失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2008年12月—2010年2月来我院住院期间发生老年住院患者走失的病例共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均在65-80岁之间,平均年龄74.4岁。1例走失后与人发生争执被推倒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送回医院经抢救后稳定出院,1例在回家路上突发心脏不适由路人送回医院治疗后康复出院,1例由家属找到后办理自动出院,其他12例均由护理人员找回后医院继续治疗。

2.评估方法

评估客观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意识状态(是否清醒)、精神状态(兴奋、情绪激动、情绪低落、易激怒),生理病理因素是,否患有精神病症状。

二.结果

15例老年住院患者中,明确诊断为老年痴呆者3例,CT显示老年性脑改变者5例,其他7例为无精神障碍,意识清晰。好发时间在早上6:00~8:005例,11:00~16:001例,18:00~21:00(外出散步,私自回家)9例。

三.结论

1.走失是指住院患者在完成住院手续后到病房至完成出院手续前,在住院期间未经主管医生的同意,因各种原因发生的走出,失踪事件。走失的危害是严重的,对患者而言,因为离开医院造成延误治疗致使病情加重。在走失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跌倒,车祸,撞伤)危及生命。对家属而言,影响正常工作而花大量的时间寻找,造成老年伴侣或家属因焦虑突发疾病。对医院而言打乱了正常的医务秩序,加重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承担赔偿责任,造成医疗费用的损失。对护理人员而言加重了工作量,加重了心理负担,干扰了正常工作,还有可能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造成了护理人员的大量流失。

2.护理对策

走失的护理重在预防,不是等到发生走失后才想对策。护理评估尤为重要。必须对每位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危险评估,针对患者个体存在的高危因素(是否有外走习惯,外走的形式和程度)制定护理计划,从而使护理人员处于主动地位,对进一步实施有积极意义。

1)入院时的护理

(1)护士正确评估患者是否有走失的危险性,根据年龄,疾病及生活习惯进行正确评估。

(2)由医生下医嘱并向家属及陪伴详细交代其危险性,要求24小时陪护,不配合者予以签字。

(3)评估后根据要求即刻戴上红色腕带,标明医院科室、姓名、床号、住院号、科室联系电话,不愿佩戴者可以在患者衣服口袋里放一张随身卡片,写明姓名、医院科室、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一旦患者走失,有助于警方或他人送患者回医院,及时的与患者家人取得联系。

2)针对性护理

(1)脑功能障碍患者:如老年痴呆患者预防迷路走失要求家属24小时或请专人陪护,不能让患者独自离开病房。护士重点交接班,加强巡视。尤其是中夜班人员较少的时段,密切观察,及时报告,严格执行病房巡视制度,一般30~60min巡视一次并做好记录。

(2)老年男性患者情绪较大易激怒者给予更多的关心,经常与之交谈了解住院后的需求,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以便缓解不安情绪,鼓励患者家属多来探视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护士多与家属沟通,让其了解患者在院的情况。

(3)晨6:00~8:00,晚18:00~21:00是走失发生的高危时间段,护理上应加强巡视,对喜外走的患者应严加防范,清除不安全因素,其活动最好控制在护理人员的视线范围内,班班交班。巡视时发现患者四处徘徊时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生走失,要冷静,及时报告,通知家属,组织医护人员和医院保卫部门相关部门共同寻找,减少危险性。对于找回的患者不能一味的怪罪,做好心理护理,了解外走的原因和经过,以便护理人员进一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强化安全意识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找出不安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强化护士管理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和预防性。护士向患者及家人进行安全教育,使之掌握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走失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全文共 6515 字

+ 加入清单

产能过剩会带来物价水平下降,形成通货紧缩压力、形成大量产品积压、扭曲投资与消费预期、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不利影响,那么,产能过剩产生原因是什么?产能过剩产生的对策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吧!

产能过剩产生的对策

1.要充分估计若干行业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一是有些行业效益下降。水泥,2005年前10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0.6%。规模以上水泥企业亏损面超过40%。电解铝,2005年上半年,占总能力80%的86家独立电解铝企业,盈利同比下降72.6%;亏损企业亏损额5亿多,亏损面63%。铁合金行业平均开工率只有40%左右,亏损面50%。钢材全行业实现利润已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2005年11月下降47%。

二是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水泥行业140万人,43%的亏损面,意味着几十万人的工作岗位和收入出现问题。

三是增加金融风险。电厂、钢厂等行业的资金有相当部分来自银行。一旦这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就会增加银行的呆坏账。从历史上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看,爆发危机的导火索往往是一些重要行业资金链断裂造成金融信用崩溃。

四是影响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钢铁和汽车是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电力和煤炭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如果这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五是加剧资源紧张。资源紧张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一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必然是对资源紧张的雪上加霜。目前我国铜产能超过300万吨,但原料69%需要进口。钢铁工业所用的铁矿石50%来自进口,全球新增铁矿石量的90%以上用于我国的消费,钢铁工业耗能2亿吨标准煤,耗用新水近40亿吨。再比如铜,2004年全国铜加工消费精铜320万吨,但国内铜矿资源仅能供给100万吨,进口依存度69%。铝土资源,按目前氧化铝产能估算,现已探明储量仅能用10年。

六是造成环境污染。电石、焦炭、铁合金等都是高污染行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电石,95%的生产装置为内燃式或敞开式炉型,每生产1吨电石平均排放8000~9000标准立方米烟气。

2.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对若干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要理性分析,既要充分估计其严重性和危害性,也不宜估计过重,贸然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在方法论上,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绝对平衡的观念,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出现供大于求的现实。要接受买方市场,习惯买方市场,利用买方市场。要树立新理念:适度的供大于求,有利于竞争,充分竞争有利于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产业升级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纺织、家电等行业,也曾出现过产能过剩。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强制性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从家电来看,经过激烈的竞争,打造出不少有竞争力的品牌,发展势头很好。从纺织来看,近5年来,纺织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8%,纤维加工量2416吨,占全球36%,纺织品贸易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3%。行业的运行质量改善,效益提高。2004年利润比2000年增长94%,劳动生产率每人一年44600元,比2000年提高30%。2005年1~9月利润同比增长32%。当然,目前棉纺行业投资增长57%,也应注意风险。

在价格和效益评估上,不仅要看某个行业,而且要看全社会,要看总水平。就利润而言,第一,有些行业利润下降是理性回归。第二,利润总是在各行业之间转移的。第三,目前工业利润总体情况是好的,同比增长20%左右,且是在上年同期增长近40%高增长基础上的攀升。就价格而言,价格波动是供求关系的反映;有人认为,出现产能过剩,表明存在“通缩”。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目前并无通缩,经济增长率高,总体效益好,物价总水平稳定,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

在预测发展前景上,要树立可以解决问题的信心。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是存在的,而且不能低估,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总体是好的。从发展趋势看,我国还在加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需求潜力巨大。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有信心在发展中得到妥善解决。

从有利条件分析,政府有相当强的调控能力,包括财力连年大幅度增加和宏观管理经验不断丰富;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企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3.变挑战为机遇加快实现科学发展

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暴露出来的问题,充分证明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为契机,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是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产能过剩是挑战,也是机遇。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发挥市场产品供过于求和产品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两个“倒逼”机制的作用,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些过剩的行业,大都属于市场调节领域,应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二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可以促进发展循环经济。以焦炭为例:目前国内焦炭实际消费量2亿吨,而生产能力近3亿吨,扣除淘汰落后能力外,每年仍有1000多万吨的在建和拟建能力,产能过剩明显。价格,2004年4月,国内焦炭价格涨到每吨1500~1600元,出口价格400美元。2005年以来,价格下跌,10月下旬,国内市场价格跌到1000元,出口130美元。目前发达国家的焦炭主要用于钢铁冶炼,其中95%的焦炭生产能力作为钢铁企业的配套设施进行布局。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余热、焦油等能够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我国钢铁企业用焦量占焦炭产量的80%左右,但只有33%的生产能力布局在钢铁联合企业内,67%的焦炭生产能力为独立焦化生产企业,除少数作为城市煤气供应的市政配套设施外,大部分集中在煤炭产区,远离产品用户,难以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要积极探索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三是提高产业集中度。例如钢铁工业,应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资产资源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促进钢铁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巩固 鞍钢和本钢重组的成果,结合 首钢搬迁改造,促进与河北省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总结宝钢与上海冶金企业重组的经验,推动其它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

四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在产能过剩的行业,新投资的项目往往是竞争力强的。比如水泥,原有生产能力中,70%是立窑等落后产能;而新上项目,90%为新型干法水泥,且以大型生产线为主。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2005年比2003年翻了一番,达到40%以上。

4.政府要不断改善宏观经济管理

一是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表明,需要调整“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种观点是不能赞成的。显而易见,如果放弃“双稳健”政策,转为刺激性、宽松性宏观经济政策,后果将助长投资规模出现新的膨胀。有人认为,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会导致投资下降,并造成全社会“投资萎缩”。实际情况是,目前在建规模很大,新开工项目大幅度增加。2005年前三季度在建规模22.4万亿元,前10个月,新开工项目14.7万个,计划投资总规模增长28.5%。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需求很大,且经济增长处于上升期,需要投资支撑。投资膨胀的机制依然存在,而且社会资金积累规模很大,银行大量存差,有继续扩大投资的条件。实践表明,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低水平品种有得以继续生存的空间。只有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比较充分的竞争,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好地进行结构调整。

二是区别对待,适度微调,有保有压。主要政策目标是防止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恶化,特别是要防止出现过于集中同时出现,防止重要行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在宏观调控政策上,应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包括完善行业规划,以增强银行贷款、供地、环评的科学性;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标准,包括环保、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以促使新上项目提高质量和水平。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是宏观调控成功与否的关键。“压”要有力,“保”要坚决。“压”,包括:原则上不批新上钢厂项目;每年淘汰立窑水泥产能5000万吨;淘汰敞开式和产能低于1万吨的小电石炉,3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和20吨以下炼铁转炉、电炉;淘汰达不到规模和安全标准、不具备整合改造条件的小煤矿;淘汰5000千伏以下矿热炉、100立方米以下铁合金高炉;逐步关停小油机和5万千瓦以下凝气式燃煤小机组。“保”包括: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加强研发体系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大型钢铁集团的重大技改和新产品项目,加快开发冷轧钢片技术,提升汽车板生产水平,推进大型冷热连轧机组本土化;支持高产高效煤炭矿井建设和提高煤矿安全整体水平的技术改造等。

三是研究建立对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破产企业实施救助的办法和机制。包括对下岗职工进行培训,给予信息引导。帮助解决银行贷款呆坏账问题.

产能过剩的评价标准

我国还没有建立对产能过剩定性、定量的科学评价标准。欧美等国家一般用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评价指标。设备利用率的正常值在79%~83%之间,超过90%则认为产能不够,有超设备能力发挥现象。若设备开工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

正是因为当前我国并没有一个准确判断产能过剩的标准,所以不少研究者对产能过剩的提法提出质疑。有学者提出了合理的产能过剩概念,但什么是合理的产能过剩标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有学者提出,行业产能过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价格相对下滑;二是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亏损企业增加;三是行业供给超过了行业需求。也有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所谓的三个标准与产能过剩有关系,但绝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产业利润下降绝不是产能过剩这一个因素造成的,价格竞争、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上涨都会造成行业利润下降,而且比产能过剩对利润下降的影响来得更直接。导致行业整体效益下降有诸多因素,在产能过剩程度还没有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产业利润下降是市场经济分配资源的结果。

因此,产能过剩并不是构成企业效益下降的最主要因素。行业供给超过行业需求是企业适应竞争的需要,在市场增长率回落的时候,企业会进行产能储备以应对市场可能再次出现的"井喷 "。

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对判定行业严重过剩给出了六项指标:

一是产品库存持续急剧上升,销售呈现停滞状态;

二是产销率大幅下降,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三是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长期处于成本线以下;

四是行业出现大面积的企业亏损,企业被迫举债经营;

五是一批企业相继倒闭或破产;

六是进口严重受阻,出口不计成本,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他认为,如果以上六项指标在相对较长时间同时存在,就说明产品已经出现严重过剩。与前一种判断所不同的是,戚向东所指的是严重过剩时的状况,因此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

产能过剩的经济影响

微观影响

一是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大跌,效益大幅滑坡。年中以来,由于产能过剩及需求增长的放慢,钢铁价格大幅下跌,与3月份的高点相比,至10月末钢铁价格跌幅超过了30%。与此同时,许多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效益明显滑波,前10个月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2%,比上年同期回落52.2个百分点;前10个月水泥和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60.6%和36.7%;另外,石油加工、化纤制造、建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利润均为负增长。

二是产销率下降,库存增加,成本上升。3月份以来,工业产品销售率有5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其中8-10月出现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与此同时,企业库存量明显增加,1-9月份,39个工业行业中有16个行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钢铁、石油化工和化纤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超过 30%。

三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前三季度,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31.7亿元,同比增长57.6%,其中钢铁、石油加工、化纤等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接近或超过1倍。1-10月累计,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22.37%,比上年同期扩大0.41个百分点。

四是开工不足,资源闲置浪费。已经出现明显过剩的行业如铁合金、电石行业企业开工率已降至不到一半;钢铁行业的能力利用率在逐步下降。总体来讲,当前经济运行开始出现“宏观喜、微观忧”的现象。

宏观影响

首先,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将导致物价总水平明显下降,形成很强的通货紧缩压力,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其次,产能过剩的发展将会使企业的投资预期和居民的消费预期下降,由此使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明显的下调压力。

三是产能过剩的发展将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明显增加,金融风险增大。

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

1.买方市场的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消费品一直保持着供大于求的格局。进入新世纪以来,供大于求的行业也在逐渐向更多的领域延伸。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场通过价格竞争实现利润,以利润的增加吸引生产要素转移,生产要素过多集中于某一行业,一旦过于超过市场需求,就产生了产能过剩。比如水泥和电解铝,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推进,需求急剧增加,价格成倍上涨,投资迅速膨胀。2001~2003年水泥行业投资连续三年增长1倍以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高达425亿元。2004年国内水泥市场需求不到10亿吨,而生产能力为12.5亿吨。2004年增幅回落,2005年1~9月,同比下降10.8%,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仍有276亿元。

电解铝的情况也是如此。前几年电解铝价格大幅上涨,电解铝项目大量上马,到2005年底产能超过1000万吨。目前在建电解铝能力112万吨,拟建能力140万吨。如果这些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十一五”后期可达1300万吨。而电解铝的国内消费量,2004年刚超过600万吨,2005年也就700多万吨。

2.产业国际转移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化,世界性产业重组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利用掌握先进技术和既有发展基础的优势,把 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附加价值低的产品大量转移到国外,而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附加价值高的产业。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集中新上了许多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附加价值低的产品。比如铁合金,我国是世界铁合金的生产、消费、出口大国,三者分别占世界的40%、30%、30%。目前,我国共有铁合金生产能力2200多万吨,在建能力161万吨,拟建项目123万吨。这些项目建成后,总能力将达2497万吨。2004年国内表观消费量688万吨。2010年需求量1200万吨。2004年铁合金产量867万吨,同比增长35.95%;出口219万吨,增长20.3%。但是,这种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

电石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电石生产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在国际上电石法渐被取代。但是,我国2004年底国内电石生产能力1600万吨,是当年实际产量(802万吨)的2倍。而目前在建和拟建的项目仍然不少,到2010年产能将超过2000万吨。届时国内电石需求量只有1370万吨。

3.体制机制等深层次原因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新上项目时,对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市场供求情况掌握得不好,急功近利,盲目攀比,把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作为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有的甚至违反客观规律、不顾未来效果地干预企业活动,跟风投资,盲目扩张。财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致使一些地方政府强化了增加投资的内在冲动。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成为真正的金融企业和市场竞争主体,对风险的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的问责制,潜存着信贷风险。资本、土地、淡水、能源等重要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到位,价格杠杆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不能抵制反而助长了盲目投资。国有企业产权不清,责任意识不强。一些重要行业市场准入标准不健全。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致使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大打折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3岁宝宝尿频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天下当妈的都担忧这担忧那的,例如发现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尿频的情况,忧心如焚,吃饭不香。那么,孩子出现尿频的原因是什么呢?

1岁宝宝尿频的对策

1.多喝水,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

2.适当使用偏方的确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偏方是食疗的一种,从中医角度来说,宝宝尿频是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家长可以通过饮食帮助宝宝调理,可适当多吃糯米、山药、桂圆等温补的食物,避免冬瓜、白菜、通心菜、丝瓜、节瓜、白菜干及其汤品,以及雪梨、香蕉等果品。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缓解孩子的压力。

家长可以多陪宝宝玩耍,分散宝宝的精力减少宝宝对排尿的注意,缓解宝宝精神紧张,家长要学会引导宝宝,缓解宝宝尿频,使他自觉克服。

4.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如果孩子尿频和饮食以及心理都没有关系,那么一定是孩子身体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爸妈们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孩子的身体机能还不够完善,如果孩子尿频一直治疗不好会对孩子的身体构成严重伤害,所以发现孩子出现尿频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治疗,并且要给孩子进行心理上的辅导。

家长的陪伴和开导尤为重要,孩子是天使,需要和谐的环境,去好好成长。

2岁宝宝尿频产生的原因:

1.疾病

另外出现尿频的现象,也有可能是因为疾病的关系。所以,当尿频长时间持续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2.个人心理作怪

有时候孩子们并不是因为真的想上厕所,而是心理的原因。人一紧张时,膀胱就会受到影响,导致想上小便。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担心自己会尿裤子,所以只要有一点尿,他们就要去上厕所。这些都是心理的因素。

3.饮食不合理

孩子们时不时的要上厕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饮食的关系。有很多食物是利尿的,如果孩子吃多了,那么就很容易上厕所。比如冬瓜、西瓜、苦瓜、海带、海藻等。如果孩子们偏爱这些利尿的食物,而且平时喝水量又过多,那么自然就产生尿频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1442 字

+ 加入清单

空巢老人是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究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空巢老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空巢老人产生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空巢老人面临的难题

1、经济问题

生活保障,主要是经济方面,尤其是农村地区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任务,目前的新农保水平还太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空巢老人”将不再是贬义词,而是意味着有房、有独立经济能力、有单独的生活空间、生活质量更高,这部分人的经济保障不是问题。因此在这方面,人们更应该关注广大农村的“空巢老人”。

2、生活问题

日常照料服务,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服务,是当前应对老龄化的核心问题。目前的老年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既缺乏专业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专业的护理员。如养老护理员,全国只有两万多人,而实际需求接近千万。

3、精神问题

精神慰藉,目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靠家政服务员,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较少。在不少专家看来,受到冲击最为严重的正是作为养老最基础的家庭层面。

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1、家庭因素

随着计划生育的不断深入,现代每个家庭有只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义务让他们感到压力极大,不得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这就导致与老人聚少离多。

由于老人与子女的思想观念的不同,为了避免与子女发生代沟问题的冲突,老人选择独自生活,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

老人深知子女的工作不易,宁愿选择自己生活来减轻子女负担。

2、个人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代际分局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对于那些经济能够独立、身体较好的老人会选择与子女分开住。另一方面,因为老人与现在居住环境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不舍离开。这就促使空巢老人的逐渐增多。

3、社会因素

到了老年时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子女在身边,安享晚年。但是,在当今经济快速繁荣发展的社会中,为了寻求更好的机会,子女选择在外就业、出国留学不断提升自己。空巢老人也由此产生。

如何关爱空巢老人

1、树立敬老爱老安老之风尚,为老年人营造幸福环境。社会在变迁,人类在发展,但亘古不变的是血亲孝、仁道孝的传统理念。现今社会,实现“老有所养”的关键就是在全民族树立尊老、敬老、安老为核心的文化取向,发扬光大孝道文化。子女应该承担起对父母的照顾责任,“父母在,不远游”,就是要提倡与父母保持一个相对近的居住距离,已尽人子女之责。

2、构建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工服务为载体,城乡一体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基础服务;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院,政府提供财政支持,使得空巢老人老有所居;通过社区的服务、社工的悉心照料,志愿者的关爱行动,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3、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建设,使老人晚年空巢不空心。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对老年人而言,完善老人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老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说到如何关爱空巢老人,最重要的还是子女,对于家里的老人,离家不远的,我们要定期回去探望,细心了解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以及家中有什么老人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做为子女,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经常给老人精神上的关心。在家时,多聊聊家常,可以亲手给父母做几个自己特长的小菜。这些都是让老人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当我们不在家时,有空的时候可以给老人多打些电话,聊聊你在异地的生活情况。让老人的心能够得到慰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人自卑心理产生原因

全文共 123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中老年人都会有一些自卑心理,主要是因为随着年纪的在增大,身体逐步衰老引起的生活能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的下降,中老年人要谨防心理自卑,出现自卑心理之后,应当及时做好保健,并且及时的去就医,这样可以减少危害的产生,如何帮助老人远离黄昏心理呢?老人最怕的就是孤单,没人陪。但当今社会年轻人都在外边打拼,很少有时间陪陪父母,这时老人应该走出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结交一些自己的朋友,找几个能说心里话儿的人,远离孤单,乐观向上的情绪会让老人受益匪浅;老年人也能像年轻人那样热忠于上网、旅游,那么老人就会身心愉悦,减少疾病的发生,下面来看看老人自卑心理产生原因有哪些吧?

1、机体老化

机体老化引起的生活能力下降,觉得很简单的生活小事都料理不好,从而引起自卑心理。

2、疾病

有些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如脑动脉硬化会使脑组织供血不足,造成脑功能减退,晚期甚至会发生老年性痴呆等。再如脑梗塞等慢性疾病,常可使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产生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

3、退休

在离退休后,出现角色转换障碍,多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身上最常见。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4、家庭

因为家庭矛盾或者是家庭经济窘迫,觉得在街坊邻居面前没有颜面,生活没有愉悦感,因此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

5、产生不安全感

有些老年人因对外界反感、偏见而封闭自己,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

6、接受新鲜事物较少

大脑缺少应有的刺激,因而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敏感力和反应力明显减退,脑细胞缺乏活力,大脑退化速度加快,思维能力下降,逐渐形成记忆力锐减及老年痴呆等一系列症状;

7、老年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多种关系欠融洽,甚至处于脱节和紧张状态,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在实际生活中“不受欢迎的人”

8、虚荣心和自尊心

老年人因其虚荣心和自尊心的驱使,很自然地与社会疏远了,离群索居,难免产生一种寂寞感、孤独感和失落感;

9、家庭不和睦

与家庭不和,与老伴分离,与后辈形成“代沟”,因而关系紧张,感情淡薄,得不到家庭成员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10、心理障碍

由于病态心理障碍,往往把家庭中发生的微小事情看得过重,长期挂在心头,得不到及时排遣消除,内心郁闷烦躁,缺少生活乐趣,这些因素都是精神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病诱因。

1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都有所减退表现出一定的老化现象,如脑细胞会逐渐发生萎缩并减少,导致精神活动减弱,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尤其在近期记忆方面。视力及听力也逐渐减退。皮肤会出现老年斑、毛发变白并减少。由于骨骼和肌肉系统功能减退,运动能力也随之降低。

12、社会地位的变化

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可使一些老年人发生种种心理上的变化,如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抑郁、烦躁、消极等。这些心理因素均会加速身体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人产生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高血压已经成了现在困扰人们的3大心脑血管病之一,高血压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许许多多患者的生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但是很多人仍然不重视高血压的发病因,尤其是老年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人产生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1,首先会造成高血压的因素之一就是性格。很多人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性格表现的急躁、易怒。当人处于激动时期,心跳会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出现血压升高。

2,食盐过多。如果长期食盐过多,会加大肾的工作量,最大限度的排盐。如果无法正常排出,则会滞留体内,导致高血压。所以说盐的摄取过多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

3,一个人如果长期都处于一种精神紧张或者敏感的的状态下,其精神很容易受到刺激,这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4,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高血压患者中有将近1/3的体重都超标,属于超重肥胖。

这是由于肥胖者体内的血容量增多,心排血量高导致的。这些高血压的病因都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细节,只要我们能够足够的重视,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那么高血压是很容易预防的。

高血压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我们人人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绝大数的患者都靠药物治疗来维持病情,很少有人知道非药物治疗来的更健康,更有效。

1,情绪平稳:要慢慢培养有一个平和、宽容、大度、乐观的心态,避免大喜、大怒、大悲、大惊等情绪的剧烈波动,可避免血压大幅上升。减肥:一是运动,而是不能大吃大喝,暴饮暴食,忌饱餐,尤其是晚餐要控制。因为夜晚睡觉后,饮食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消耗就会沉积在体内造成肥胖,血脂、血糖升高。运动锻炼:可选择散步、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方式。通过运动可提高机体自身的内在降压物质产生起到降压作用,还可减肥、减轻血脂、血糖的升高等好处。

2,清淡饮食:口味要清淡,油炸食品、肥肉、蛋黄等高脂肪食品尽量减少,但是优质蛋白如蛋清、瘦肉可适量进食。多吃水果、蔬菜如木耳、芹菜、西红柿、洋葱等,但过甜的的食品、水果不能太多,要适度。作息规律:比如要有充足的睡眠,对你血压很有好处。不能熬夜过多。戒烟、限酒。长期烟酒都会使血压升高、血管硬化加速。戒烟酒后,血压会有所降低。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老年人产生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了吧。在享受天伦,颐养天年的老人朋友更应该防范高血压的发生,加强意识。每天保持愉悦的心情,别让自己的情绪起伏太大,进行健康的饮食,特别注意饮食的规律性。让老年朋友的每一个份幸福更精彩,让每一个笑容更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生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及对策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都会发现小学生心理变化会非常的多,而且上课不能够集中注意力,经常的开小差。感觉到书越来越难教,而且小学生也越来越浮躁。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多,那么小学生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又是什么呢?为大家详细的去解决学生健康知识方面的问题,下面随小编一同的详细了解一下。

小学生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和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社会不断的变化当中,不少的家长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危害,所以总是会出现患得患失,表现为心神不安,自身就会出现浮躁的心态,这种心理也会直接的影响自己的子女,有些父母在给孩子灌输知识的同时,却让子女失去了意志力,缺乏一定的恒心。

为了消除小学生这些浮躁的心理,教育孩子一定要让孩子树立良好的志向,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父母首先就应该重视起孩子的行为习惯,要多去磨练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最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一个目标,然后积极的去进行完成,志向不用太多,只要一个就可以了。

孩子做事最好是脚踏实地,父母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最好吃多带孩子到户外进行运动,能够多带孩子到不同的环境去进行锻炼,让孩子能够磨练一定的意志,做事情也不能够太过于急躁,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孩子能够戒掉这些浮躁的毛病。

以上是为大家详细介绍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内容,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根据子女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要因为自己孩子出现的急躁的心理而过多的去责骂,最好父母以身作则,能够心去消除自己心里的变化,如果自己不会出现浮躁,那么子女也就不会受到影响。要让子女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及安度晚年七个妙招

全文共 1546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子女的工作繁忙导致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关心空巢老人,让老人们安度晚年生活。那么空巢老人产生原因有哪些?如何帮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接下来将一一为大家介绍,供大家参考。那么,你对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及安度晚年七个妙招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家庭因素

随着计划生育的不断深入,现代每个家庭有只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义务让他们感到压力极大,不得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这就导致与老人聚少离多。

由于老人与子女的思想观念的不同,为了避免与子女发生代沟问题的冲突,老人选择独自生活,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

老人深知子女的工作不易,宁愿选择自己生活来减轻子女负担。

2、个人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代际分局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对于那些经济能够独立、身体较好的老人会选择与子女分开住。另一方面,因为老人与现在居住环境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不舍离开。这就促使空巢老人的逐渐增多。

3、社会因素

到了老年时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子女在身边,安享晚年。但是,在当今经济快速繁荣发展的社会中,为了寻求更好的机会,子女选择在外就业、出国留学不断提升自己。空巢老人也由此产生。

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

1、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人越上年纪越怕孤单,更希望身边有家人的陪伴。在工作之余多抽出些时间,让全家老少能其乐融融地围坐在桌旁,一起吃饭、聊天、娱乐……在精神上给予老人更多慰藉,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尽享天伦之乐。

2、提供清静便捷的居住环境。

老人为生活劳苦奔波大半生,到晚年大都向往过些平静舒适的日子。选择既远离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又能保证日常生活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老人的心境自然开旷平和,精神也会健旺矍铄。

3、保证稳定的生活经济来源。

牢固的经济基础是幸福生活的物质保证,退休后的养老金能使多数老人在晚年不必为生计担忧,而对于晚年没有养老金的老人,家人应负担其生活的全部开销,无子女的孤寡老人则可求助于社区,向国家机关申领困难补助。

4、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工作。

干净整洁的家居环境和老人自身的卫生清洁,能让每位老人生活得更加轻松愉悦。时常打扫房间、清洗衣物,按时协助老人洗澡、完成口腔检查……确保老人相关的日常基本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5、时常组织家庭集体外出旅游。

老人日常的活动范围有限,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简单重复的乏味。不时地带上全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陪老人散心的同时还能加深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断丰富老人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对精彩老年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6、定期为老人安排健康体检。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机能会逐渐衰退,多数老人容易患上各种“老年病”,而免疫力的降低更会增加老人得大病的风险,让其晚年生活备受疾病痛苦的折磨。于是,定期带老人去医院做全面检查,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意识,延续老人晚年的幸福时光。

7、进行膳食营养的平衡搭配。

老年人身体的新陈代谢随年龄增加愈发减慢,过多摄入营养元素不但无法正常吸收,还会转变为大量毒素堆积在体内,而当日常营养摄入不足时,则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患病机率。因此,膳食中减少油脂、糖分和盐的摄入,增加粗粮和蔬菜水果纤维的吸收,以及肉、蛋、奶的合理搭配,才是晚年对老人身体健康的真正维护。

以上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出现空巢老人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要想老人安度晚年,就要注意定期为老人安排健康体检,保障老人的生活环境,注意老人的饮食等等。

如果你对空巢老人心理问题怎么解决?独居老人莫独“心”?关爱独居老人不能后知后觉?怎样预防空巢老人心理危机?独居老年人家中的必备急救护理用品有哪些?独居老人九件必备品?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空巢老人心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人消极心理产生原因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生理机能衰退,抵御体内外致病因子能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常见的疾病有高血压、心脏病、溃疡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等。由于老年人患病的多,健康情况不佳,甚至受到死神的威胁,因而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悲观厌世,以致破坏身心协调能力,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力下降,进而使病情恶化或加重,那消极心理会影响老人健康吗?当然了,老年人中绝大多数都是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夫妻,共同的生活习惯、生活经历,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老年丧偶,会对未亡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冲击。他们会产生强烈的不稳定感;当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时,死亡就会迅速逼近。因此,对过去的追忆和怀恋绝对不应成为自己勇敢生活的障碍,,下面来看看老人消极心理产生原因有哪些吧?

1、机体老化

机体老化引起的生活能力下降,觉得很简单的生活小事都料理不好,从而引起自卑心理。

2、疾病

有些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如脑动脉硬化会使脑组织供血不足,造成脑功能减退,晚期甚至会发生老年性痴呆等。再如脑梗塞等慢性疾病,常可使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产生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

3、退休

在离退休后,出现角色转换障碍,多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身上最常见。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4、家庭

因为家庭矛盾或者是家庭经济窘迫,觉得在街坊邻居面前没有颜面,生活没有愉悦感,因此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

5、产生不安全感

有些老年人因对外界反感、偏见而封闭自己,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

6、接受新鲜事物较少

大脑缺少应有的刺激,因而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敏感力和反应力明显减退,脑细胞缺乏活力,大脑退化速度加快,思维能力下降,逐渐形成记忆力锐减及老年痴呆等一系列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人容易产生贫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是什么

全文共 1194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血液总量占体重的6%~7.5%。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贫血是由于某种原因,致使血液中的血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及其所含的血红蛋白生成减少或丢失过多,或复合性的原因,引起血细胞降低到正常值的低限以下,造成病人头昏眼花,头晕目眩,耳鸣,心慌,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症状群,下面来了解一下老人容易产生贫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是什么吧?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铁吸收利用率降低:膳食中的铁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它们在肠道是通过不同机制被吸收的血红素铁可被肠粘膜上皮细胞直接吸收,其吸收率高达20%以上,而非血红素铁在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分离,转化成亚铁后才能被吸收,很大程度上受到食物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吸收率常仅为1-5%。动物性食品中的铁的有将近一半是血红素铁,另一半是非血红素铁。植物性食品中的铁全部都是非血红素形式。老年人的膳食一般摄入的肉、鱼、禽类食物较少,植物性食物摄入较多,而植物性食品中的植酸、草酸、磷酸和膳食纤维等均能降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利用率。另外,还与维生素B12、B6及叶酸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饮茶过浓等因素有关。

(2)铁摄入量减少:随着年龄的增加,食物摄入总量减少,铁的摄入量亦有减少的趋势。我国老年人每日铁的膳食推荐量为12毫克。由于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咀嚼消化功能衰退,每日进食的数量和品种大大受到限制同样也影响了铁的摄入量。

(3)蛋白质摄入不足: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血红素和珠蛋白,仅有铁而没有足够的氨基酸,仍然不能合成血红蛋白。老年人往往限制饮食摄入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不高,亦会引起贫血。

(4)胃酸缺乏:非血红素铁主要以Fe(OH)3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在胃酸作用下,可还原成亚铁离子,再与肠内容物中的维生素C,某些糖及氨基酸形成络合物,有利于吸收。许多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或服用抗酸剂,不利于非血红素铁的释出,也阻碍铁的吸收。

老年人在预防上应注意:

(1)保证足够的营养,特别是铁元素的摄入量,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猪肉、牛肉、兔肉、鸡肉、动物肝脏、豆类、绿色蔬菜等。

(2)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食欲,不要过分节制饮食,及时纠正偏食。保证足够的睡眠。

(3)当出现四肢乏力、疲劳、嗜睡、失眠、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治原发病,如痔疮、慢性胃炎等。在医生帮助下,口服补铁药物,一般二价铁疗效好易吸收。常用的为硫酸亚铁合剂。服用铁剂时要忌服茶叶,因为茶叶中含有鞣酸,可使铁盐沉淀,妨碍铁的吸收。口服铁剂一般需要1-2个月,此时贫血才得到纠正。当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后,应继续服小量铁剂6-8周,以增加铁的贮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精心辅以饮食治疗,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治疗不如预防”。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人容易产生贫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路怒症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有驾驶经历的人,几乎都出现过或碰到过路怒症的情况,在开车的时候都会有这种不良的情绪,不但会影响自己的好心情,甚至会影响驾驶安全。路怒症产生原因对策有哪些?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共同分享我们该如何应对路怒症?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路怒症。

路怒症产生的原因

1.主观方面:一是复杂的路况导致驾驶人心理压力过大。随着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公路硬件设施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私家车的增加速度,路况越来越差导致驾驶人在开车时心理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高度紧张状态下的人也就更容易“愤怒”起来。

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在作祟。很多驾驶人一上车就有了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可以无所顾忌的横冲直撞,遇到问题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总认为是别人的错,当其他车辆或行人没有按照自己的设想行动时,就会激动起来。

2.客观方面:部分驾驶人确实素质较低,不遵守交通规则。“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上路开车的驾驶人也是各种各种,难免会有一些驾驶人会不顾个人和他人的安危,不遵守交通规则,做出随意闯红灯、强行超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同时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加,新手上路的越来越多,新手往往驾驶技术较低,遇到紧急状况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在所难免。

路怒症的对策

驾驶人合理自我调整心理,排解“路怒”不良情绪。“路怒族”的心理行为主要是由于自身调控情绪不当引起的,除非专门驾驶人,大部分人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调解缓解消除路怒。提前做好心理暗示,堵车时坦然面对。

完善立法,加大交通违法惩治力度。将以驾驶交通工具为手段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或妨害交通公共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列入《刑法》定罪量刑,增加“路怒”成本。“路怒族”的故意撞车引发交通事故的行为可以说完全符合危害公共安全罪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若以刑法定罪量刑,“路怒族”的嚣张气焰定会收敛。

交通管理部门宜尽快成立“道路心理问题研究解决中心”,探索机动车及驾驶人监管新模式。积极联系并依托媒体平台,尤其是电台无线广播平台,广泛宣传“路怒”症状,合理疏导“路怒”情绪。

温馨提醒:

广大驾驶员朋友开车上路的时候后一定要多了解安全驾驶知识,同时,还要尽量抑制自己不良情绪,避免出现路怒症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人情感问题产生原因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当下,由于我国各地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出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和空巢老人多的特点,社会和家庭的养老面临较大的压力。有效缓解压力,或许就应多提供养老机构,尤其是对空巢老人。但从目前养老服务供给机构建设看,情况不容乐观,老人如何面对情感问题呢?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愿天下的老年人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珍惜自己不老的爱情,就是珍惜生命与健康;老年人再婚一方面可以减轻双方子女的负担,两个人互相扶持,互相照顾,双方子女不用过于分心、惦记。另一方面,老年人再婚,老有依靠,在经济上互相扶持,在生活上互相照料,在精神上互相慰藉,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下面来看看老人情感问题产生原因有哪些吧?

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都有所减退表现出一定的老化现象,如脑细胞会逐渐发生萎缩并减少,导致精神活动减弱,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尤其在近期记忆方面。视力及听力也逐渐减退。皮肤会出现老年斑、毛发变白并减少。由于骨骼和肌肉系统功能减退,运动能力也随之降低。

2、社会地位的变化。

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可使一些老年人发生种种心理上的变化,如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抑郁、烦躁、消极等。这些心理因素均会加速身体的变化。

3、家庭人际关系。

退休后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由工作岗位转为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对老年人就会有很大影响。如子女对老人的态度,“代沟”产生的矛盾等,对老年人的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体力或脑力过劳。

老年人体力及脑力过劳均会使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乏力、思想不易集中,甚至产生错觉、幻觉等异常心理。

5、疾病。

有些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如脑动脉硬化会使脑组织供血不足,造成脑功能减退,晚期甚至会发生老年性痴呆等。再如脑梗塞等慢性疾病,常可使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产生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