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神秘的行星精选3篇

数十年来,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有关冥王星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在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之前,由天文学家提议重新确认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并将它的最大卫星“卡戎”和另外两个天体加入行星行列。这一提议引发了天文学家的激烈争论,但最终并未获得广泛的支持。下面是问学吧小编带来的关于神秘的行星的内容,欢迎阅读!

浏览

6427

文章

3

篇1:一颗神秘行星一小时内可爆发上万亿次闪电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众所周知的行星当属太阳系八大行星,他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长久以来,科学家就一直在宇宙中寻找新的行星,以揭开更多的星系未解之谜。日前,天文学家观测发现了一颗神秘行星一小时内可爆发上万亿次闪电

据《arxiv》杂志报道,英国天文学家埃尔发现了一颗神秘行星。这颗行星在一小时之内可以爆发出上万亿次闪电,这颗神秘的行星被命名为:kepler_10b,其表面有持续爆发的火山带,造成了该行星上的大气层上带有强电流,因此才会有闪电不间断发生。令人惊奇的是,这颗行星上的闪电居然还有几种不同的类型。这是我们以前闻所未闻的。为什么同一片天空下会产生如此奇怪的现象呢?

科学家们经过对行星的各方面反馈资料分析得出,这颗行星具有多颗系外行星的特点。一般科学家把系外行星大致分为六大类,它们分别是:和地球相似的行星、水行星、岩石行星、金星、气态行星和褐行星。每种行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而kepler_10b一颗行星却汇聚了几乎六大行星的类型,所以它才会产生不同类型的闪电。

在这行星上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时时刻刻都在爆发的火山,每分每秒都在闪电的天空等等,我们了解的只是凤毛麟角而已。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人类只是星海中的沙粒,我们应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去探索未知,去拓展我们的眼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神秘的第九行星,可能只是一堆石头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在太阳系的边缘,天体的轨道非常奇怪。因此,天文学家认为在海王星之外可能有一颗未被发现的巨大行星。然而,最新版本表明,所谓的“第九颗行星”可能不存在。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小组认为,这些天体不是由一颗巨大的行星牵引的,而是被你像碰碰车一样推着撞着,导致一些天体撞上新的轨道。

根据计算,“第九颗行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质量是地球的十倍,体积是地球的四倍,公转周期为1万至2万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看到它。这很正常,因为它离地球很远,而且行星本身不发光,所以即使望远镜指向正确的方向,也很难找到它。

当然,它可能根本不存在。天体物理学安-玛丽·马迪根等人提出,柯伊伯带中天体的数量可以解释轨道异常。柯伊伯带包含大量天体。只要考虑它们的组合引力,许多问题都可以解释。例如,塞德娜是一颗小行星,位于非常遥远的太阳系外,公转周期为11400年(冥王星为248年),轨道比我们预期的要圆。根据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这些小天体的轨道偶尔会相遇,就像时钟的指针一样。在它们的作用下,一些天体的轨道形状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圆。

既然这么简单,为什么以前没人提起过呢?研究人员称这是因为用计算机模拟这么多海王星外的物体需要很大的计算能力。

然而,根据目前的估计,柯伊伯带仅占地球质量的4-10%(但根据太阳系形成模型,数据要高得多)。这意味着柯伊伯带物体产生的重力可能不足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轨道异常。根据研究小组的计算,太阳系外一定有数千个未被发现的小天体。此外,“综合重力”假说不能解释所有轨道向同一个方向倾斜的现象——但是第九颗行星可以完美地解释这一点。

科学家们已经拍摄到了塞得娜的直接图像,它非常模糊。因此,如果第九颗行星确实存在,将很难被发现。我们可以继续思考这颗神秘的行星,它可能在太阳系的某个角落徘徊——未知且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研究了半天,神秘的“第九行星”可能并不存在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已经对太阳系中可能的第九颗行星提出了质疑。此前,科学家认为第九颗行星是一颗巨大的行星,并被认为潜伏在太阳系的边缘。

自从第九颗行星首次被提出以来,几项研究试图找到它存在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证据。目前,科学家根据四年调查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了八个绕海王星外轨道运行的大型天体,这可以帮助我们根据一种称为“聚集”的现象来识别附近的行星。

然而,调查没有发现任何“聚集”的证据。目前,科学家称“发现偏差”可能是早期数据偏向第九颗行星的罪魁祸首。从2013年到2017年为期四年的“外太阳系起源调查(OSSO)”调查了八个空间区域,发现有800多个海王星外物体,是以前数据的两倍。

天体物理学家伊森·西格尔解释说,像第九颗行星这样的巨大“超级地球”行星可能会严重影响其周围的天体,形成类似于扩展轨道的状态,并根据重力的影响以特殊的方式倾斜。

特别是,这是一个条件,即这些海王星外天体的轨道在空间聚集在一起,并可能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行星,这是第九个行星假说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随后的研究中,包括第一个提出第九行星假说的研究小组,观察到一些有“聚集”迹象的天体,但最新的研究没有发现任何“聚集”现象的证据。

所研究的8个天体被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进入轨道,这些角度在统计上是随机的,并不遵循先前探测到的模式。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天体的轨道并没有紧密聚集。参与调查的科学家指出,这些数据“极大地削弱了”神秘的第九颗行星的证据。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偏差可能在之前的观察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西格尔解释说,从本质上来说,如果你优先观察空间中两个预计会出现“聚集”的特殊区域,你会发现那里存在聚集天体的证据。然而,以前观察到的“集群”现象被认为是由季节气候因素造成的,当时使用陆基观测设备观测这些天体。

然而,调查结果不一定表明第九颗行星的存在,最新的研究结果也不支持太阳系中存在另一颗更大的行星。研究人员解释说,OSSO不能确认或排除第九颗行星的存在。此前,科学家推测第九颗行星是一颗矮行星,大小接近火星,这仍然是完全可能的。

此前,科学家推测太阳系中第九颗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10倍,它与太阳的距离超过500个天文单位(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来自外太阳系起源调查(OSSO)的观测结果和模拟数据极大地削弱了太阳系中一颗超大质量行星存在的必然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