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石门洞灵佑寺推荐14篇

浏览

5564

文章

14

篇1:山门洞摩崖石刻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摩崖石刻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洞摩崖石刻位于安徽宁国市港口镇山门村文脊山下。

汇集山、石、泉、潭、瀑、洞,寺等景观于一体。保护区域面积23.06公顷。山门洞古名石门,别称灵岩。在山门镇山门村境内。石灰岩形成的奇峰、怪石、岩洞,千姿百态,独具一格。著名岩洞有朝阳、紫云、涟漪、枇杷、龙潭、灵岩六洞。其中灵岩洞(今名山门洞)最深,民国(宁国县志)称其:“石翌峭立,划然中开,俨若城。”宽约17米,高10米,游人过此,顿觉豁然开朗,别有天地。第一个开发山门的是东晋时期的瞿硎。瞿硎隐居紫云洞,死后葬此,后人更此洞名为“瞿硎石室”,并立“晋隐者瞿硎先生之位”石碑。唐贞元间,于灵岩洞旁建寺(已圮),此后四方僧人云集,香火盛兴,文人雅士接踵而至。北宋科学家沈括知宣州时常游此,并写诗“溪水激激山攒攒,苍岩腹封壁四环。一门中辟伏惊澜,造物为此良有源”赞其美。流传下来的历代歌颂山门的名人诗作不下百首,以“天下之奇山门有,山门之奇天下无”之名为后人传诵。1986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区。

保护范围:摩崖石刻本体及周边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2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牛门洞遗址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牛门洞遗址位于会宁县头寨子乡牛门洞村。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半山、马厂三种类型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有墓葬、灰坑等。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陶片为泥质、夹砂红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彩陶纹样有橙、黄、五彩纹、鱼纹、鸟纹、圆圈纹、漩涡纹,器形有盆、碗、罐等;半山类型的陶片为夹砂红、灰陶,多饰附加堆纹,彩陶纹样有锯齿纹、水波纹、葫芦纹,器形有罐、钵、盆、瓮等;马厂类型的陶片为夹砂红、灰陶,饰粗条附加堆纹,彩陶纹样有圆圈纹、螺旋纹、波折纹、编织纹,器形有瓮、壶、单把筒形杯、石臼、石祖等。遗址保存较好,内涵丰富,不仅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区域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是研究马家窑文化内涵的重要遗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石门洞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导游:这里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数级特色各异的飞瀑,最下一级从1125米悬崖倾泻而下,形若垂练,溅如跳珠,散似银雾。整个景区由洞天飞瀑、太子胜景、仙桃、师姑湖四个景区组成,集山林苍翠之优、文物荟萃之胜、飞瀑壮观之美、气候宜人之适,是一处具有清、幽、灵、古、奇、险、野、趣之特色的“洞天仙境”。摩崖碑刻石门洞摩崖碑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有着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这里有南朝以来谢灵运、阮元、沈括、郭沫若等历史名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碑刻117处。:石门洞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县城西北31公里的瓯江南岸,隔江为330国道,交通便捷。石门洞1963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列为省级森林公园。

交通

汽车:丽水汽车东站乘坐前往青田县的汽车,发车时间从6:30-18:00每20分钟一班,票价24元,路过石门洞售票处下车。

自驾车:杭州(出发)——杭金衢高速转金丽温高速金丽段(约3个小时)——丽水(市区)——330国道(1个小时)——青田(至景区)

门票

联票90元(包含去第二个景点伯温古村来回车费,环山上去要十来分钟)。单独售票石门洞60元,伯温古村30元,交通费10元;学生证半价;陈诚故居:30元/人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丽水市青田县临江东路32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石门洞:青山长河相依偎的美景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何年霹震惊,云散苍崖裂。直上泻银河,万古流不竭。”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献给这个美丽的石门洞的诗篇,石门洞地处于浙江省地区,在金华与温州之间。本期小编就带你去丽水文化了解一下美轮美奂的石门洞吧!

石门洞位于浙江青田县城西北30千米的瓯江北岸。在330国道南岸。临江旗、鼓两峰劈立,对峙如门,故称“石门”。石门洞1963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列为省级森林公园。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整个景区由洞天飞瀑、太子胜景、仙桃、师姑湖四个景区组成,集山林苍翠之优、文物荟萃之胜、飞瀑壮观之美、气候宜人之适,是一处具有清、幽、灵、古、奇、险、野、趣之特色的“洞天仙境”。传说这里曾经是明朝国师刘伯温长期修学、修身、修养、修炼、休整的重要场所。

进“石门”四周群峰环拱,树木葱茏。有“谢客堂”、“灵佑寺”、“刘基读书处”、“刘文成公祠”、“观音阁”、“木鱼岩”、“石柱”、“青云梯”、“月洞”、“国师床”、“飞瀑”、“泻银桥”、“观瀑亭”、“观瀑台”、“白猿洞”、“透气洞”、“日影岩”、“藏书石”、“弄月池”、“轩猿丘”等20余处胜迹,并有 100余处摩崖碑刻,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葱郁,洞宇清幽。洞内气势磅礴的垂天飞瀑是浙南着名的山水奇观。明代李谦赞石门风光为“高可眺,清可濯,邃可隐,幽可适,芳可采,奇可咏。”

在唐代,石门洞成为中国道教名山的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二洞天,这里有历史悠久,高密度分布的摩崖题刻;有谢灵运、刘基、陈诚等人留下的众多典故,传说和遗迹;有纯朴山村、深幽古寺、高远道观等古老文化沉积。

更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飞瀑群,层层叠叠的起伏山峦,弯弯曲曲的瓯江及支流秀水,宽广茂盛的森林植被,江南罕见的高山草甸,变化多样的山地气候,奇险幽深的峰崖洞壑,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新近开发的太子胜境景区,有“太子顶”、道士观、牛鼻洞、透天洞、圣水洞、神鹰洞、南海二童子、无字天碑、九龙抢珠、圣水潭等20多处高质量的地貌景观和水景,使石门洞游览范围扩大,景观内容更加丰富。

你可能也喜欢:

领略丽水独特的饮食文化

难度五颗星的丽水方言文化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牛门洞新石器遗址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新石器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门洞新石器遗址

牛门洞新石器遗址位于县城西北头寨子镇牛门洞村,面积约16平方公里。牛门洞周围的大地梁、庆条湾、清明湾、中湾顶、华岔阴山等山梁的阴面,多为墓葬区。1920年当地秦安移民垦荒时首次出土彩陶罐。70年代农田基本建设中,发现在上述山梁深1米处,每间隔1米,即有墓穴,内有大量壶、瓮、罐、钵盆等彩陶及骨球、石器、刮削器、纺轮等随葬品;并在生活区出土大量陶器,制罐工具、生活用具、石祖、石、权杖头等。文化层厚1—2米,鉴定属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类型。198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双门洞摩崖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摩崖为温岭市文物保护单位。

双门洞摩崖位于长屿硐天风景区之双门洞外洞四壁上,总面积约50平方米。共有摩崖四处:“云月往来”摩崖,行书,阴刻,正文“云月往来”竖列一行,右款为“民国十有五年岁在丙寅孟秋”,左款为“慕虞闻韶题”。“酷暑绝迹”摩崖,行书,阴刻,城关张燮敖书。“亦一洞天”摩崖,篆书,阴刻,正文“亦一洞天”,横列一行,左款为“中华民国十有四年八月建瓯李瑞年题时黄岩许耀庚金华吴嘉宾温岭闻韶同游”。“削壁重扉”摩崖,楷书,阴刻,正文“削壁重扉”,横列一行,左款为“李伯迪题”。双门洞摩崖多而集中,具有一定的历史人物与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石门洞摩崖碑刻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摩崖碑刻是一座历史文物宝库,是浙江省内年代跨度时间最长(公元423—1964年),刻勒密度最高的摩崖碑刻群。从公元423年至1964年,时间跨度长达1500多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公元423年南北朝谢灵运的诗刻《石门新营》及《石门最高顶》开始,至时间最迟的是现代杰出诗人郭沫若1964年游石门洞时题:“横过石门渡,刘基尚有祠,垂天飞瀑布,凉意喜催诗”,形象描写了石门飞瀑雄伟壮观的气势和意境。

摩崖碑刻汇集历代文人墨客之佳作,共有摩崖碑刻105处,其中摩崖题刻共有80处,碑刻共有25通。摩崖题刻主要分布在石门洞旗鼓两山有16处;瀑布龙潭左边的“月洞”64处,碑刻25方。

摩崖碑刻形式有题名、诗题、题记,以正、隶、魏、行、草、篆各种书体兼备,摩崖碑刻内容主要以赞美石门飞瀑的壮观与石门洞天的幽奇。尤其是112.5米垂天飞瀑著称于世,“高可眺、清可濯、邃可隐、幽可适、芳可采、奇可咏”是石门风光的绝妙写照。

景点位置

丽水市青田县临江东路32号(石门洞森林公园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石门洞风景区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又称龙王洞。在宜昌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筐覆山。因洞口原有两石如门,故名。

石洞中一水潭,约有14平方米,水清如镜,不盈不涸,冬温夏凉,有“龙潭仙揪”之称。昔日洞内有佑圣宫、卧云楼、观音寺、龙王殿等建筑,被誉为“桃源仙灵之窟宅”。历代骚客至此作诗题词铭之于石颇多。现古建筑颓废,尚有清代学者王柏心所写《游石门洞记》、书法家邓石如所书《列岫丛青》以及同治年间(1862-1874)《重建石门洞灵济殿并各殿启》等一批碑刻,立于潭侧。其中《列岫丛青》碑,字迹遒劲沉雄,尤为游人赞赏。

洞外,山石褶皱,显苍-,古色盎然,颇富异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山门洞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位于宁国市城北15公里文脊山中,一名石门,又称灵岩。文脊山系石灰岩形成,怪石林立,洞府众多。据载有“大小七十二洞”,最著名的龙潭、紫云、枇杷、涟漪、灵岩、朝阳等六洞,各洞相距仅里许,尤以灵岩(山门洞)为最奇。

山门洞为一天然洞窟,高10米,宽17米,石壁削立,豁然中开,俨若城门,可通车马。门内有狮子峰,如吼狮昂首。渐进为朝阳洞、澡锅洞。门外有银杏树9株,参天蔽日,衬托出古朴苍郁的山门。洞旁有水洞、天洞、莲花洞,清幽有致,石笋、石乳,各具天姿。

东晋太和年间邑人翟硎先生隐居紫云洞,始开发山门。后人称灵岩洞为“翟硎石室”,并刻石铭记。至唐贞元年间始于洞旁建寺,宋治平年间赐号“灵岩寺”。此后,寺之香火旺盛,经久不衰,文人墨客也接踵而至,吟咏较多,诗人周有“天下之奇山有门,山门之奇天下无”诗句,为后人所传颂。至今石壁上“仙岩壁”、“佛座灵岩”等镌刻,仍依稀可辨。

历史上因麻溪山门洞水流湍急、河道弯曲许多贩木竹放排运茶人牺牲在这里。故在五十年代被爆破炸毁,今峡谷内存两个石柱,与峡壁形成三个门,因此又叫三门洞。邑人贺制作咏洞市山门洞云:“危岩寒古峡,峭壁锁长滩。岸合杉千树,峰回水一湾。”

麻溪山门洞风景区水碧、山奇、石怪,古朴而神奇的景观比比皆是,沿溪两岸松杉竹林郁郁葱葱,多奇珍异草,美禽美兽,是探险,户外远足,烧烤,篝火,游泳,漂流,骑马,宿营,休闲的好处去.尤其在夏天麻溪清澈的溪水麻溪清澈的溪水,幽幽的小潭,是戏水抓鱼游泳的理想场所。

站在红岩山或黑岩山端俯瞰:麻溪河宛如一条生命的飘带,轻盈而飘逸地镶嵌在青山峡谷间,把大山生命的节奏舒展得苍劲而有情趣。麻溪河顺水漂流而下还有“鹰嘴岩”、“门槛岩”、“山门洞松千树”、“山门洞杉千树”、“山门洞竹万丛”、“山门锁溪石”、“山门洞碧水湾”、“山门洞跳水石台”“乌龟岩”、“吊索桥”、“庙山塘”、“挂傍山”“飙水溪”“山门洞河卵石沙滩”等多处景观,游人漂流其中忽而浪花飞溅,忽而峰回水转,其乐无穷。漂流之余还可鹰嘴岩乌龟岩攀岩揽胜.运动之余逛洞市老街,贺家宗祠,夜宿山庄,喝罗府家酒,品麻溪河鱼潭鱼,尝梅山土菜,欣赏梅山傩舞,去麻溪河天然游泳场畅游,别有一番风味.洞市古老的筒车、石碾可惜已经毁坏,不然在畅游的同时也能发千古之悠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龙门洞森林公园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洞森林公园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是宝鸡市北线旅游的重点景区,是独具特色的融道教名胜、原始森林、喀斯特岩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龙门洞古称灵仙岩,因元代丘处机在此修行七载,创立道教龙门派而誉满神州,为我国五大悬

空道观之一,也被誉为“关中山水奇观”。

龙门洞风景区位于宝鸡陇县西北陕甘交界处的景福山麓,距陇县县城22公里,古名灵仙岩,龙门洞是六盘山南段景福山的一部分。景福山主峰海拔1924米,龙门洞在景福山主峰西北面约1公里处的山腰上,海拔1800米。龙门洞景色优美,山势险峻,峭壁上悬空建有殿、台、亭、阁等多处,有飞索吊桥栈道,游客可攀援而上。

龙门洞是陕甘地区闻名的风景胜地,共有36洞及众多的古建筑名胜。龙门洞无限风光,为关中山水奇观,是历代贤人隐土修养之地。周大夫尹喜,西汉娄景先生,大唐孙思邈等曾隐居于此。公元1180年元代道士丘处机栖居龙门洞后。这里成为道教的宏大教场。历经元、明、清三代,洞殿亭阁云梯栈道不断兴建完善。近几年来,经过修葺的龙门洞,已成为一个新型的风景名胜游览区。

门票价格:旺季:40淡季:20咨询电话:0917-4507038

邮编:721200景区地址:陇县新集川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石门洞摩崖题刻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摩崖题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洞摩崖题刻,位于浙江省青田县高市乡石门洞风景区内月洞旗鼓山处。石门洞旗鼓两峰壁立,对峙如门。洞域群山环抱,林木葱郁,古迹纷陈,尤以垂天飞瀑著称于世。“高可眺,清可濯,邃可隐,幽可适,芳可采,奇可咏”是石门风光的绝妙写照。唐代列为我国道教第十二洞天。摩崖布勒于旗鼓山16处,月洞64处,碑刻25通。其中南朝宋2处、唐4处、宋31处、元6处、明22处、清16处、民国4处、当代1处,另17处待考。内容有题名、题记与诗刻。正、隶、魏、行、草、篆书各体皆备。题刻者有谢灵运、郭密之、沈括、阮元、陆毅、王崇铭、郭沫若等。大部分保存完好。

高市乡: 一、地理人口 高市乡地处青田县西北部,距县城32公里、丽水市区39公里。洞宫山脉北支的三处分支形成这里独特的地形地貌,乡所在地高市村三面环山,隔江坐南,高市源穿村而过。全乡总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1600亩,林地66400亩,森林覆盖率82.9﹪,下辖9个行政村,7600多人。二、文化渊源 高市乡人杰地灵,名人荟萃,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桐门洞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位于大竹县神合乡境内,集休闲农业风光观光于一体,景区面积1600余亩。桐门洞分为“桐门洞”“老龙洞”“金盆池”三个景点,是天然形成的自然溶洞,分为四层,洞洞相通,这样的溶洞大约有160多个。溶洞水无污染,四季不枯,十分神奇。桐门洞还是生态农业种植基地,这里核桃树极多,还有壮观美艳的樱花树和桂花树。春天缤纷奇美的“樱花长廊”给人无限的想象,秋日桂花暗自芬芳,游人们可以在这里赏花摘果观天然溶洞,体验田园之趣。

神合乡:大竹县辖乡。1953年置神合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铜锣山东麓,距县城30公里。面积30.1平方公里,人口1.1万。文(星)神(合)公路过境。辖海港、坛水、白腊、方园、红五月、张堂、龙头寨、大柏树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煤、建材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子。养殖业以生猪、家禽、淡水鱼、羊、蚕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天门洞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

天门洞是天门山景区精华之所在。天门山的奇特景观,被称为天下奇观的便是天门洞。洞底海拔1264米,距顶高131.5米,洞宽37米,深30米,作为穿山溶洞,其规模在国内外虽不为罕见,但其相对海拔高度和飞嵌绝壁的险要位置,在世界上实属一绝。99世界特技飞行大赛便在这里举行。

在天门洞上面还有一处天漕,上面有塘无水。天门洞顶,又有水无塘,只见一眼水出,长流不绝,游人从洞中经过,仰视洞顶,便只见水从眼出,初如柱,旋排散如花,形似梅花,故民间称为“梅花水”,并说:“谁人接得四十八滴梅花水,便可升官发财中状元”。于是游人到此,都张口去接这象征吉祥的“梅花水”。这股天水,越遇天旱,流水则越大,且呈红色。如流水变成黑色,则社会上必有天翻地覆的大事出现。如1949年和0后1976年,城里许多有名有姓而今仍健在的人,在这两个年代里,他们都亲眼看见天门洞的水变成黑色。

用时参考

1-2小时

交通

张家界市区内乘4、6、10路公交车,均可到达天门山索道下站。景区内可乘索道到天门洞,费用包含在景区门票内。索道中站每天17:30分关闭,如果想去天门洞的游客,必须在此时间前到达中站。

门票

无需门票

包含在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门票内。旺季(3月1日-11月30日)258元;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225元。门票均包含往返索道和环保车。不包含山顶森林观光缆车。

开放时间

随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开放时间。

旺季(3月1日-11月30日)8:00-18:00(16:30停止售票)

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28日)8:30-18:00(16:00停止售票)

景点位置

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天门山主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石门洞石刻

全文共 199 字

+ 加入清单

门洞石刻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洞石刻

石门洞位于宜昌市点军区联棚乡干溪村,又名龙王洞,为宜昌八景之“灵洞仙湫”,明初被太祖朱元璋“敕赐灵济”。洞口朝南,宽76米,高22米,深75米,因自然力作用而形成三级阶梯状。洞内现存明、清、民国时期碑刻40余通。其中以“列岫丛青”碑、“游石门洞记”碑和“重建灵济殿记”碑等最为著名。该洞是明清时期鄂西重要的道教文化活动场所。(第五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