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盖世太保有多少人最新6篇

浏览

6298

文章

6

篇1:盖世太保头目是谁?揭秘令人恐惧的盖世太保头子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在纳粹德国统治欧洲期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着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机构,一提起这个机构,心中就只会有恐惧和死亡,这便是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盖世太保最初是1933由希姆莱和海德里希组建,隶属于党卫队,39年帝国保安总局成立后成为总局下的第四处(局),名义上盖世太保的老大是希姆莱和海德里希,但它的直接负责人是海因里希.缪勒。

缪勒生于1900年,17岁就成为一名飞行员参加一战,德国战败后退伍进入慕尼黑警局成了一名警察,在此期间,他对gcd和纳粹党的各种社会活动可没有客气,经常大打出手加以镇压,同时他在情报方面也天赋异禀,建立了自己的私人情报网以搜集线索、协助破案,正是如此,他被海德里希纳入视线。

纳粹上台后,海德里希不计前嫌,把缪勒招入麾下,直接给了他党卫队二级突击大队长职务(少校)。变色龙缪勒摇身一变,穷凶极恶的开始了他为纳粹效劳的罪恶勾当,飞黄腾达官运亨通,直至党卫队总队长(中将)。

他不仅负责秘密监控、破获、逮捕国内的反纳粹人士,还负责情报系统及反间谍工作,同时负责“犹太人事物”,臭名昭著的刽子手阿道夫.艾希曼就是他的直接下级。在他的领导下,盖世太保成为整个德国甚至欧洲都令人毛骨悚然、谈虎色变的黑暗恐怖、象征死亡的机构,一提到盖世太保缪勒,更是令人背脊发麻,惶恐不安。

德国投降时,苏联及美英等国对掌握大量机密、犯下磊磊罪行的缪勒自然不会放过,但令人奇怪的是,他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盟国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搜索均无结果,他的下落成为不解之谜。

有小道消息传闻他本来就是苏联间谍,战后回到克格勃工作,也有说他被美国人秘密逮捕,为中情局服务,不过这类消息均无法证实。

有趣的是在苏联电影《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里,由于演员列昂尼德·布罗涅沃伊把缪勒的阴险狡诈、笑里藏刀扮演得太过出彩,让观众们都认为真实的缪勒就是那样,以至于后来缪勒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时,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真正的缪勒的样子,他们宁愿相信电影里那个胖胖的白发小老头才是真的缪勒。

这篇文章只做历史人物的介绍,绝非宣扬纳粹,请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希望大家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更加认识到战争的血腥和法西斯的罪恶,更加珍爱今天的和平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盖世太保到底是个什么组织?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盖世太保,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盖世太保德文的缩写是Gestapo,意思就是秘密警察。这里要注意的是,盖世太保并不是它的正式名称,而是对其职能性质的一种统称。盖世太保的正规名称是帝国保安总局第四处,处长是海因里希·缪勒。至于要说起盖世太保的来龙去脉的话,那就要从希姆莱开始说起了。

1933年纳粹上台,戈林担任普鲁士州的内政部长,他把警察机关的政治部门合并,成立了一个秘密警察处,这就是盖世太保的雏形。从一开始盖世太保就在党卫队的控制之下,34年希姆莱担任盖世太保首领,36年希姆莱取得全国警察总监职务,他趁此机会把盖世太保扩张到全德国,成为党卫队控制下一支特殊的警察力量,此时的盖世太保虽然是党卫队控制,但名义上它还是属于警察系统,尚未正式划归党卫队的行政体系。

与此同时,党卫队的另一个秘密情报机构-党卫队保安处,在海德里希的掌控下也在迅速膨胀,它的许多职能范围与盖世太保非常类似,1934年海德里希成为盖世太保的实际负责人,这或许也是后来盖世太保合并到保安总局的原因吧。

1939年9月27日,以党卫队控制的情报机构和秘密警察为基础,成立帝国保安总局,海德里希担任局长,盖世太保正式划归到党卫队旗下,成为保安总局的一个下属单位。总局下辖七个处(分局),第四处就是盖世太保-秘密警察处,处长是海因里希.缪勒,所以他也被称为“盖世太保缪勒”,他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干到德国战败,在德国投降的前几天神秘消失,下落不明。

这就是盖世太保的来历,至于它的职能范围和罪恶勾当,史书和网络有大量的文献记载,此处不再重复,只要知道盖世太保是一个凌驾于法律之上、毫无人性、血腥恐怖的吃人魔窟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纳粹盖世太保头子米尔德纳最后去哪里了?米尔德纳为何没有受到制裁?

全文共 2183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米尔德纳,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会非常的陌生了,事实上在二战纳粹党中,米尔德纳也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不过潘克每次搞得一些爆炸任务都是米尔德纳去执行的。虽说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米尔德纳绝对是履历复杂、经验丰富、结局异常神秘的盖世太保头目之一。正因为以这一点,与被称之为“里昂屠夫”巴比一样,他在战后受到了美国人的庇护,后来在南美洲消失的无隐无踪。

盖世太保官员的照片都很少,只找到米尔德纳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

鲁道夫·米尔德纳1907年7月出生于奥地利的西里西亚,从警官学校毕业后,他当了一名警察,同时还在上夜校继续深造,看来他此时还是一个勤奋好学头脑灵活的好青年。

米尔德纳在1931年加入纳粹,1934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获得了法学博士的学位。虽然身在奥地利,可米尔德纳却一直心向德国,1935年他来到纳粹执政的德国,一头扎进党卫队的阵营,“好青年”成为慕尼黑警察局一名让人害怕的安全警察,后来又成为了一个令人胆寒的秘密警察。(纳粹德国警察系统的分类请看我2019.1.9日文章)

从1938年开始,米尔德纳先后在林茨、萨尔斯堡、切姆尼茨等地担任盖世太保负责人,1941年3月他调任波兰,担任卡托维茨盖世太保头子,正是在这里,米尔德纳与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了直接的关系。

因为米尔德纳拥有法学博士的头衔,所以他又担任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政治部主任,坐在这个位置上,不知是这位“法学博士”想过过法官瘾,还是想掩耳盗铃的彰显“法律”的威严,他居然私设公堂,成立了一个以他为首的“高级法庭”,假模假样的对“危害帝国安全”的波兰人和犹太人进行三级审判,审判的结果不是送进奥斯维辛就是死刑,约有2000名波兰人被这个法庭判处了死刑。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在战后的审判中专门提到过米尔德纳和他的“法庭”,胡斯证实,他经常与米尔德纳在奥斯维辛见面,米尔德纳经常把被判刑的人送到奥斯维辛监禁或处决,他说“米尔德纳对奥斯维辛灭绝营充满兴趣”。实际上,尽管党卫队规定对集中营里从事劳役的囚徒不得私自处决,但在纳粹德国的集中营里,党卫队成员经常随心所欲的处决犹太人,根本无需经过所谓的审判,米尔德纳煞有介事的庭审,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闹剧罢了。

1943年9月,米尔德纳被调到丹麦,继续任盖世太保头子,他的直接上司就是那位酷爱炸弹的潘克。据米尔德纳战后交代,潘克几次三番的让自己去炸掉那些让潘克感觉不爽的目标,可身为博士的米尔德纳智商并不欠费,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以对潘克闹着玩一样的命令,他都以种种借口拒绝了。

潘克希望对丹麦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但不知何故,米尔德纳此时的表现与在奥斯维辛时大相径庭,总是和潘克唱反调,或许,这位法学博士认为,即便是大规模的屠杀,也必须按照“法律程序”来进行吧。某次,一名德国军官遇袭受伤,潘克要求米尔德纳随意枪杀几名丹麦人以示惩罚,米尔德纳却回复潘克:我不知道是谁袭击了德国军官,而且我们也不能在大街上随意杀人。最后盖世太保枪杀了三名被捕的共产党员,算是对此次事件的报复。

在丹麦民众的帮助下,丹麦犹太人大部分都逃亡到中立国瑞典,这让盖世太保头子米尔德纳颜面尽失,当然还必须承担责任。此事甚至惊动了希特勒,1943年底,包括希姆莱、卡尔藤布隆纳、贝斯特、潘克等人都被希特勒召见,商讨对丹麦加强控制的措施,当米尔德纳被潘克的副官叫到柏林时,他的上司缪勒只对他说了一句话:米尔德纳,你得小心点,希姆莱对你很生气!果然,他被调回德国黑森州,在卡塞尔的保安局坐了两个月的冷板凳。

盖世太保总头目缪勒。

1944年3月,米尔德纳调回帝国保安总局第四处(盖世太保),担任A科(帝国的敌人)及B科(宗教活动)的副科长。

1944年12月,米尔德纳再次外派,这次他来到了自己的故乡奥地利,担任维也纳安全警察、保安处及盖世太保首领。由于7.20事件及东西两线战局失利,纳粹德国内部也人心惶惶,反对希特勒的阵营活动频繁,维持纳粹统治、惩罚“叛徒及意志不坚定者”成了保安局的主要任务。在米尔德纳就职于维也纳期间,他又担任了“人民法庭”的法官,判处及处决了很多抵抗运动成员和国防军里反纳粹的军官。

被绞死的“叛徒”。

德国投降后,米尔德纳被美军逮捕,美军情报机关对这位盖世太保头子非常感兴趣,他们认为米尔德纳“多年的反Gong经验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所以想方设法把米尔德纳保护起来,即使在后来的纽伦堡审判中,血案在身的米尔德纳也被美国人当做证人出庭,成为指控卡尔藤布隆纳的证人之一。当然,米尔德纳没忘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无辜的执行者,把所有罪责全部推到了卡尔藤布隆纳头上,对丹麦犹太人的逃亡,他也把功劳算在自己头上,大言不惭的宣称这都是自己网开一面的结果。

由于与美国情报机构的密切合作,米尔德纳没有受到任何审判,1949年他被美国释放。

出于对正义审判的恐惧,米尔德纳决定来个人间蒸发,对于一个老牌的盖世太保来说,这一切似乎非常容易。于是,米尔德纳在被释放后不久就失踪了,究竟去了哪里?没有确切的结果,阿道夫·艾希曼被摩萨德绑架回以色列后曾供称,他1958年曾在阿根廷见过米尔德纳,但这个线索没有得到证实。

米尔德纳去了哪里?后来都干了什么?他最终死在哪里?他与美国情报机构做了些什么交易?没人知道,反正,就像盖世太保头子缪勒一样,米尔德纳从人海里神秘的消失了,他的结局至今仍是一个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盖世太保有多少人?盖世太保是什么组织?

全文共 1454 字

+ 加入清单

在近代历史中,特务所做的那些事情就像是我国古代明朝时期东厂和西厂做的那些事情差不多。监听百官,屠害无辜的人。在旧中国国民党的叫做军统,而希特勒手下的特务部队叫做“盖世太保”。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纳粹德国的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吧。

很多人都很奇怪,希特勒出身贫贱,没有政治背景,为啥能成为德国民选的国家元首?这与当时德国的历史现状有关系。一战结束后,德国由于战败了,需要支付巨大的战争赔款,经济完全完蛋了,老百姓过着暗无天日没有希望的生活。所以,那个时候的德国,需要一个能让他们看到光明,看到未来,领导他们走出困境的人。这个时候是一个富有理想的浪漫主义者希特勒出现了,他用的雄辩征服了德国大众,德国人认为他就是那个能让德国走出困境的人。

此外,希特勒能当上元首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有钱,他身后有英美的财阀支持他竞选,英美政府之所以支持他,是为了让德国日后成为抵抗当时崛起的红色政权苏联的最前线,英美好在后面坐山观虎斗。

种种原因,让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成为国家元首后,就需要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部队,建立情报特务组织,希特勒开始了谋划。

1933年,纳粹二号人物戈林接管警察局,把政治警察、谍报警察和刑事警察中政治特别部门合并,组成秘密警察处。为了提升秘密警察处的形象,德国邮局负责为秘密警察处设计邮票,提议把它叫做秘密国家警察。

秘密国家警察的写法是Geheime StaatsPolizei,但是这位邮局的设计师认为字数太多了,应该简写。如何简写呢?就在各个单词中,各自取了前两个字母,变成了Gestapo。后来,很多人就称呼秘密国家警察为Gestapo。我们念下这个单词----Gestapo,汉译后就变成了盖世太保。

于是,盖世太保就成了德国秘密国家警察的代称。1934年4月,戈林任命希姆莱为盖世太保首脑,希姆莱随即任命后来以“刽子手”外号闻名的党卫军保安处处长莱因哈德·海德里希为盖世太保副首领。1936年6月,希姆莱成为德国警察总监,盖世太保随之向全德国发展。同时,希姆莱改组全德警察指挥体系,盖世太保改为着便服的保安警察。

海德里希在德国遍布特务网,仅在30年代就雇有10万名兼职密探。此外,保安处还有3000人的专职密探和3万名兼职密探。

盖世太保做下了哪些恶行呢?纳粹统治的头1年,盖世太保就在德国建立了萨赫森豪森、达豪、布痕瓦尔德等50多个集中营。集中营设有禁闭、鞭笞、勒死等酷刑,并明文规定凡谈论政治、举行集会、发表“煽动言论”者“一律绞死”,不服从命令或袭击守卫者“当场格杀”。在纳粹上台后的几年中,成千上万的左派人士、知识分子、犹太人、工会运动者、过问政治的教士,都不经法律程序被投入集中营。白色恐怖下使人的心态曲扭。当时一位驻柏林的美国记者写道:"你的儿子、你的父亲、你的妻子、你的表亲、你的友好、你的上司、你的秘书,都可能是海德里希的组织的告密者。"

二战开始后后,德国开始疯狂占领其它国家,每年占领区中死于盖世太保手下至少有几十万人。 此外,盖世太保杀害的犹太人就要超过500万!

那么,希特勒失败后,盖世太保们都去哪了?盖世太保首领希姆莱在大战的最后几个月里,暴露了妄想取代元首希特勒的野心。希特勒免去希莱姆的全部职务,下令逮捕法办。希姆莱假扮成一名普通士兵企图逃窜,被盟军俘获后服毒自杀。此外,绝大多数的盖世太保在战后不久,就被盟军逮捕或处决。少数逃脱惩处的幸运者,绝大多数老死、病死。最后一名盖世太保(阿道夫·艾希曼)在1962年6月1日被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逮捕并被判处死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盖世太保高官胡贝尔战后为何没有受到制裁?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全文共 20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人,可以说他就像变色龙一样。期初他是打击纳粹的得力干将,后来又成为了保卫纳粹的盖世太保头子。二战结束后又将自己打扮成为了一位兢兢业业的好职员,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或制裁,一直安然度过余生。这位神通广大的家伙就是纳粹德国盖世太保高官’党卫队旅队长胡贝尔

弗朗茨·约瑟夫·胡贝尔1902年1月出生于慕尼黑,一战后期加入德国预备役,但没有上过战场。20岁那年他考进慕尼黑警察局成为一名警察,此后一直在警察局当差,至1928年时,已晋升为督察。

在魏玛时期慕尼黑警察局中,胡贝尔有几个禀性相投的好哥们,其中一个名叫约瑟夫·梅辛格,另一个是慕尼黑警察局的政治处处长,名叫海因里希·缪勒,这几个人在当时的慕尼黑警察局算得上是一个铁三角。

此时胡贝尔并非纳粹分子,主要工作也不是保护纳粹,因为那时纳粹还没有获得政权呢,相反,他们整天琢磨的是,该如何来收拾痛贬这些令人头痛的纳粹分子。

在二十年代后期,虽然纳粹还只是一个民间社团,但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拥有无数的拥趸,特别是巴伐利亚,本身就是纳粹起家的老窝,动辄人数众多的演讲聚会让治安防护成为首要问题,再加上政见不合,冲锋队经常与其他社团发生冲突,街头斗殴、寻衅滋事成为家常便饭,让警察们不堪其扰,所以,警察局对闹事的纳粹分子毫不手软,警棍手铐铁窗随时都在“招待”冲锋队,胡贝尔与缪勒(梅辛格例外,他本人就是纳粹支持者)就是这其中非常专业非常卖力的优秀警察。

然而,世事无常,1933年纳粹上台,戈林和希姆莱很快就控制了巴伐利亚的警察系统,希姆莱担任了慕尼黑警察局局长,海德里希任安全警察第四部的指挥官,昔日的老对手,如今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这让缪勒和胡贝尔等人背脊发冷头顶冒汗,他们不知道海德里希会用何种招数来报复自己,每日都生活在惶恐之中。

海德里希作为一个天才谍报人员,他非常清楚这些专业的警务人员在他业务范围中的利用价值,所以他压根就没想过要去惩治这些前魏玛警察,把他们全都留下来继续为自己效力。1934年4月海德里希成为盖世太保头子后,立即把他看好的缪勒、胡贝尔和梅辛格等人调到了柏林,成为自己的业务骨干,由此铁三角还获得一个“巴伐利亚旅”的绰号。

海德里希没有看错人,“巴伐利亚旅”在后来针对陆军总参谋长弗里契和国防部长勃洛姆堡的阴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人是陆军元老级人物,最初对希特勒持支持态度,后来认为希特勒的扩军备战计划太过疯狂,又持反对态度,这让元首感觉不爽,打算清除这两块绊脚石,这个任务交给了海德里希。胡贝尔与梅辛格很快就整出了勃洛姆堡的新婚妻子是妓女,弗里契是同性恋的大篇幅详细报告,最终把两位陆军元帅整下了课,然而后来证明,针对弗里契的控告完全是指鹿为马的诬告,但这不重要,海德里希成功的达到了他的目的,这一切胡贝尔等人功不可没。

1938年德国、奥地利合并后,胡贝尔调任奥地利,成为维也纳及上、下多瑙河地区保安处及盖世太保负责人,在这段时间,他与艾希曼密切配合,对奥地利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的逮捕迁移,整个二战时期大约有五万奥地利人被盖世太保酷刑审讯,胡贝尔对此负有直接责任。

1939年11月8日晚,慕尼黑贝格布劳凯勒啤酒馆发生了一起刺杀希特勒的案件,来自科隆的工人格奥尔格·埃尔塞将炸弹放在希特勒准备演讲的舞台后的柱子里,炸弹准时爆炸,然而希特勒已经提前十几分钟离开了。此事非同小可,惊动了纳粹自上而下所有大人物,全德国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埃尔塞在试图越境逃往瑞士时被捕,慕尼黑盖世太保对他进行了残酷的审讯,埃尔塞对案件供认不讳,但希姆莱不相信是埃尔塞一个人单独行动,他认为这背后可能有英国人在支持,于是下令盖世太保缪勒深入调查,缪勒把案子交给了好哥们胡贝尔负责。

此次事件又引发出另一件由舒伦堡亲自行动的国际事件,即文洛事件。希姆莱相信已经被盖世太保掌握的英国特工亨利.斯蒂文森少校和佩恩.贝斯特上尉参与了刺杀元首的阴谋,于是命令舒伦堡第二天在荷德边境的文洛镇将两名英国人绑架了回来。胡贝尔花大力气审问了个底儿朝天,最后证实英国人与刺杀希特勒的案件毫无关联。埃尔塞被关进了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直到德国战败前一个月,他被党卫队枪杀。

1944年底,胡贝尔晋升为奥地利党卫队保安处及安全警察指挥官,米尔德纳接替了他在维也纳的职务,当苏联红军逼近奥地利时,胡贝尔带着他的副手米尔德纳撤退到林茨,然后一路向西逃跑,最终向美军投降。

有理由认为,盖世太保的许多头目都与美国情报机构达成过某种协议,用他们所掌握的秘密情报换取美国人的庇护,例如巴比、米尔德纳均是如此。然而,胡贝尔到底与美国人做了什么交易,很遗憾我没有找到任何的资料,但他的结局与米尔德纳一样,1949年就被释放了,既没有人追究他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也没有法庭对他进行审判,胡贝尔就像一个纯洁的好市民一样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在慕尼黑一家办公用品公司找到一份会计的工作,一直干到退休,然后安享晚年,1975年1月30日在慕尼黑死亡,终年73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盖世太保有多大的管辖范围?盖世太保神秘在哪里?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朋友们肯定会知道德国一个非常可怕的组织,只要听到名字就能闻风丧胆,这个组织就是盖世太保。盖世太保真正的名字叫做“秘密国家警察”。在20世纪30-40年代期间,可以说没有人不害怕这个组织的。即便是晚上睡觉,也会被突然的一点响动惊醒,害怕是盖世太保破门而入将你带走,去处基本只有一个,就是集中营。

1933年时,戈林接管了普鲁士的警察系统,他将诸如谍报警察、政治警察以及普通警局中的政治人员合并,成立了一个部门。一位帮助他们设计邮票的一位小职员后来提议,说可以称这个部门为“秘密国家警察”,简称就是盖世太保。

戈林为盖世太保找了两个狠角色当首领,正职是希姆莱,副职是海德里希。随着1936年希姆莱上任国家警察总监,盖世太保才正式成为一个覆盖全国的机构。

他们最初会让每个家庭填写调查表和书写意见,然后他们会根据这些表格和意见反映出来的苗头进行调查。后来他们鼓励人们互相检举揭发,在他们的洗脑之下,也许告密的人就是你的至亲最爱。不过也有例外,很多人会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打击报复。

比如有一名叫弗劳霍夫夫人的女人,她揭发她的丈夫反对纳粹。说他在每个周五的晚上都会喝醉,然后就鬼喊鬼叫的,他会讽刺希特勒,笑话戈林,讥讽戈培尔,最后还会咒骂盖世太保。盖世太保一听,这还了得?于是过来调查,但变成了在调查一桩离婚案件。弗劳霍夫夫人称其丈夫其实是经常对她使用暴力,还差点把她踢死,而他丈夫其实对政治一窍不通,只是剪了报纸上一些领导人的照片贴在墙上。盖世太保最后弄明白了,女人诬告她的丈夫,只是因为希望能就此离婚。所以他们转身就走,他们对这事没兴趣。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盖世太保也搞不清嫌疑人是不是他们要找的人。

有一个案例说一个叫奥登堡的人,是一名65岁的退休推销员。他所在公寓的女邻居告发了他,原因是他躲在房间里听BBC广播,被女邻居听到。奥登堡完全否认指控,他还有两个证人,一个是他朋友,那天他们一起喝酒来着,另一个是清洁工。两名证人作证说他没有听英语广播,是女邻居听错了。盖世太保也搞不清状况,所以关了几天就让他走了,原因是他是一名德国人。

于是上面例子中的两个人成为少数的幸运者,而大多数人则没那么幸运。盖世太保之所以异常恐怖,是因为他们有“预防性逮捕权”。就是他觉得你要犯罪就能抓你,甚至不需要证据。而且如果他们愿意,他们确实也有能力让一个人快速地神秘消失,不管你是一名普通人还是纳粹的高层。战争部长勃洛姆堡元帅,因为新婚的妻子曾经做过妓女,被盖世太保得知后,希特勒直接将其罢免,而总司令弗利契上将因莫须有的“恋童癖”辞职。这些都是盖世太保干的。

在三十年代后期,盖世太保在总部有3万余名密探,在全国还有超过十万的兼职密探。他们共有四个行动队,一个行动队在一年内就杀死了超过9万人,4个行动队在战争期间杀死了近200万人。这些都是为了执行希特勒臭名昭著的“最后解决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