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白喉矶鸫鸟【汇总20篇】

浏览

1950

文章

40

篇1:白喉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2227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咽、喉、鼻部粘膜充血、肿胀并有不易脱落的灰白色假膜形成。那么,白喉的原因是什么?白喉的预防是什么?白喉的治疗有哪些方法?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白喉的预防:

隔离治疗病人,在症状消失并停药后,每隔一天行咽拭子培养,连续2次阴性方能解除隔离。密切接触者应观察1周。如未行白喉类毒素全程免疫的接触者需肌注白喉抗毒素血清1000~2000U,保护期3周。

对白喉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及所有物品应予消毒。流行期间不携带婴幼儿外出,小学生暂停上课。

必须有计划地进行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我国实施的计划免疫程序:应用百白破混合制剂,生后3个月龄开始接种,4、5个月龄各接种一次,每次剂量为0. 5ml,皮下注射部位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1.5~2岁时,加强注射一次百白破制剂0. 5ml。成人不需接种。

白喉的治疗:

1.针对病原体治疗 需合用抗毒素及抗生素。

(1)抗毒素:治疗白喉的特效药物,尽早使用,因其能中和病变局部和血中游离的外毒素,但不能中和已进入细胞内和组织结合的外毒素。病后1~2天应用最好。用药剂量根据临床型(假膜部位)、中毒症状轻重、治疗早晚而定。普通型咽白喉患者3万~5万U,重型6万~10万U,一次须予足够量;治疗晚者使用剂量须加大;喉白喉通常予2万~3万U。注射抗毒素后须提防假膜脱落到气道致窒息。不同给药途径达到血峰时间不同,肌注为24小时,静注仅需30分钟,故对重症或治疗晚者,须经静脉给药。用药前必须做过敏试验,若过敏须采用脱敏注射治疗,不能不用抗毒素!。肌注前皮试,用量宜大,儿童与成人在用量上可无区别。

(2)脱敏注射法:将10倍稀释的抗毒素血清Iml皮下注射,10分钟后观察有无气促、发绀、脉快、血压变化,如无上述症状,将上述血清2ml、4ml递增注射,若仍无副作用,则将余量全部肌内注射。如有反应则于30分钟后重复原量注射。严重反应者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 5~1ml。避免过敏反应,在用抗毒素血清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Cephazolin,Cephradin),如青霉素过敏可予红霉素,疗程7~10天。应及早足量使用青霉素,以加速杀灭白喉杆菌,控制继发感染。

2.白喉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普通型2~4周,重症需4~6周,合并中毒性心肌炎者则须6周以上。另须保证营养,予大量的维生素B、C等。

3.白喉对症治疗 如出现中毒症状重或中毒并发症,须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烦躁者予镇静剂,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预防性气管切开。应用抗毒素后脱落的假膜堵塞气道者,应立即气管切开取膜,亦可用喉镜抽取假膜。

4.并发症治疗 针对心肌炎、神经麻痹、支气管肺炎予相应处理。

2.白喉的局部治疗

(1)吹药:用青吹口散(115)或锡类散(227)吹布于咽部。

(2)含漱:以漱口方(234)含漱或复方硼砂溶液含漱,亦可以明矾10g,溶于200ml冷开水中含漱。

(3)含服六神丸(30)、喉症丸(214)。

(4)外敷:生巴豆、朱砂各0.5g,研匀,置胶布上,贴于印堂穴处,8h后取出。贴后局部有热感及充血,出现小水泡,可用针挑破,涂以1%甲紫。

3.白喉的针灸治疗

取颊车、少商、中冲、关冲、少冲等穴,针刺挤出恶血,以泻疫毒。

中医认为白喉系感受时行疫毒,搏结于咽喉鼻部而成。病初起多属阴虚肺燥,治宜养阴清肺,解毒利咽,方药如养阴清肺汤(150)加土牛膝。如兼恶寒微热等表证者,多属风热白腐,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方药如除瘟化毒汤(152)加土牛膝。咽白喉中毒型者属热毒炽盛,治宜泻火解毒、利咽消肿,方药如龙虎二仙汤(46)加土牛膝。并发心肌炎者,为疫毒凌心,治宜益气养阴、养心复脉、解毒利咽,方药如三甲复脉汤。

白喉的原因是什么

1.传染源

许多年前,白喉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白喉在发达国家已很少见,主要是因为这种疾病的疫苗已经广泛应用。自1980年以来,美国只有不到5例的白喉发生,但白喉杆菌仍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如果没有广泛接种疫苗,会导致此病的暴发流行。近50年中,最大的一次暴发流行正发生在现在的俄罗斯,以及前苏联的其他国家。

2.传播途径

白喉杆菌通常是随咳出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此种病菌很少会因接触患者日用物品如衣服、玩具等而传染。通常,病菌在口腔及咽喉部粘膜的表面或附近部位繁殖,并引起这些部位感染。有些类型的白喉杆菌可释放毒力极强的毒素,而损伤脑和心脏。

3.人群易感性

不同年龄组对白喉杆菌的易感性差别较大。新生儿可通过胎盘及母乳从母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生后3个月显著下降.1岁时基本消失。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增强。感染本病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4.流行情况与流行特征

白喉在全世界各地都发病,高发区为温带。我国建国前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发病季节在秋冬季。实施计划免疫后发病年龄明显推迟。

白喉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学:

白喉杆菌侵袭力较弱,感染后在局部表层组织内繁殖,往往不侵入血流造成菌血症。感染部位局部血管充血、扩张,纤维蛋白渗出。细菌外毒素致局部粘膜细胞坏死,大量渗出的纤维蛋白与炎性细胞、坏死组织及细菌等凝结形成本病特有的假膜,覆盖在病变表面。假膜周围及其深部组织有明显水肿。咽部的假膜与基部组织粘连很紧,不易脱落。气管粘膜具有纤毛,毒素吸收少,但如假膜脱落可致窒息。外毒素通过血行和淋巴系统扩散到全身导致毒血症,以心肌和神经系统受累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预防白喉可采用联合疫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预防白喉采用联合疫苗?对白喉病人应采取严格隔离措施。与病人接触时应戴口罩、穿隔离衣,接触后要认真洗手。这样做不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防止间接传染其他孩子。病人不只是病情好转,必须待鼻和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两到三次,证实已无白喉杆菌存在,才能解除隔离。

预防白喉多采用联合疫苗,目前国际上已有多种联合疫苗,我国采用白喉、白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疫苗是用类毒素制成。类毒素为经处理后毒力减弱的外毒素。按免设程序规定,生后3个月时注射第一次三联疫苗,4个月、5个月时各注射一次,作为基础免疫。1岁半-2岁时加强一次。7岁时第二次加强。有的国家在加强免疫时,用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或为了减少注射次数,采用多联疫苗。疫苗注射并不能达到终身免疫。所以需定期加强,否则仍有可能再得病。

对于与白喉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孩子,如未接种过三联疫苗,塑料布进行药物。如有红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可换用罗红霉素、交沙霉素、希舒交泰力特等。疗程10天。如已经预防接种,为了加强免疫性,可注射一次白喉类毒素。对于幼儿,,没有预防接种者,为保证安全,可考虑注射一定量的抗菌素作被动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乌鸫鸟有什么寓意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乌鸫,常被人称为百舌、反舌、黑鸫和乌鸪,雄性乌鸫鸟浑身羽毛为乌黑色,雌性乌鸫鸟和乌鸫幼鸟的羽毛为灰色,因此它们的性别非常容易区分。那么,乌鸫鸟有什么寓意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乌鸫鸟有什么寓意?

在古希腊传说中,乌鸫象征着珀尔塞福涅,与因吃了哈德斯的石榴而堕入地狱的冥后一样,传说乌鸫吃了石榴就会死。此外,乌鸫也经常出现在许多的欧洲民间文学中,《六便士之歌》即其中之一。英语圣诞颂歌《圣诞节的十二天》中的歌词“fourcallingbirds”(四只唱歌的鸟)在18世纪时作“fourcollybirds”(四只黑色的鸟)即指乌鸫。与其他一些黑色的鸟(如乌鸦)不同,乌鸫在欧洲并不被认为是厄运的象征。在悲剧《马尔菲公爵夫人》中,它的叫声反而被当做对灾难的预警。乌鸫是瑞典的国鸟,曾被印在1970年20欧尔的邮票上。此外英国、爱尔兰也有发行印有乌鸫的邮票。据说塞尔维亚语中的科索沃一词也来自乌鸫(kos)科索沃波尔耶的意思就是“有乌鸫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生白喉如何鉴别诊断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轻型可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精神稍差、咽痛、头痛、恶心等表现,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重型时,精神萎靡,甚至神志不清,病情十分险恶,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如果学生感染了白喉岂不是很危险,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前鉴别诊断吗?下面为你寻找答案。

学生白喉如何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如下;

如果学生有异物吸入史,当异物吸入时有剧烈咳嗽,以后咳嗽呈阵发性。无假膜发现,胸透时常可见局限性肺气肿或肺不张。儿童期的急性喉梗阻大多由于急性喉炎、麻疹并发喉炎和喉白喉所引起。由于原发性喉炎患者的咽部无假膜,故出现喉梗阻时不易确认;麻疹并发喉炎者有麻疹史;急性喉炎起病急,突然呼吸困难。咽部有坏死性溃疡和假膜,常伴齿龈炎,易出血,口腔有恶臭。咽拭子涂片可找到梭形杆菌和螺旋体。如有白膜自气管切口处喷出,则应考虑白喉的诊断。

温馨提示:白喉流行季节可饮萝卜汁、青果汁、鲜芦根汤等,有预防作用。白喉发病期间,可细嚼酱茄子咽汁,饮丝瓜汁,化饮柿霜(3克)汁,均有治疗作用。

以上内容由调查分析,请大家参考如果各位还想了解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就请关注我们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小编会帮大家总结的,希望大家如期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白喉矶鸫的品种简介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 White-throated Rock Thrush,体型小(17厘米-19厘米)的矶鸫。两性异色。别名:白喉石鸫、虎皮翠、葫芦翠、蓝头矶鸫。属雀形目,鸫(亚)科。雄鸟限于头顶蓝色,与其他矶鸫的区别在喉块白色;雌鸟与其他雌性矶鸫的区别在上体具黑色粗鳞状斑纹;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偶见于日本。甚安静而温驯,常长时间静立不动。栖于混合林、针叶林或多草的多岩地区。冬季结群。

中文学名:白喉矶鸫

中文别名:白喉石鸫、臭皮翠、小碑鹊鸪等

英文名:White-throated Rock-thrush

二名法:Monticola gulari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鸟纲(Aves)

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

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鸫科

亚科:鸫亚科

分布: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偶见于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白喉巨蜥的食物要求

全文共 191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巨蜥

白喉巨蜥对于环境与实务的需求并不挑剔,但是玩家在饲养白喉巨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食量,虽然白喉巨蜥的食量很大,但如果不控制,加上运动量不足的话,是会导致白喉巨蜥的肥胖问题的。

白喉巨蜥以肉食为主,可以用老鼠做主食,肉片、鸡鸭、牛蛙、鸡蛋、大蜗牛、猫狗饲料等做食物,维生素钙粉的补充也可以降到最低。

需要注意的是,巨蜥都有一定的攻击性,所以在饲养白喉巨蜥的时候防护措施还是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白喉矶鸫喂什么饲料?白喉矶鸫吃什么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矶鸫叫声宛转悠扬,喜欢在黎明时鸣叫。歌声很有韵味,像笛箫发出的声音般悦耳。又有山地歌手的美称。很多人喜欢这种鸟儿,雄鸟比雌鸟艳丽。一般选择雄鸟或雌雄成对饲养,雌雄鸟容易辨别,雌鸟肋部的栗红色小而淡,略呈黄褐色。凭叫声也能听出,雄鸟的声音高而后音长。白喉矶鸫喂什么饲料?白喉矶鸫吃什么

白喉矶鸫喂什么饲料

白喉矶鸫喂什么饲料?一般可喂点颏粉拌肉沫,刚捕到的鸟的食料需加水呈粥状,表面放几条黄粉或其它昆虫幼虫,不给饮水,这样白喉矶鸫在饮水或啄食虫子时均可带上粉料。若鸟不吃不喝时需填喂牛、羊肉条(1.0×0.5厘米)。待鸟“认食”后逐渐加大软料的浓度,直至喂干的粉料。但每天仍要喂一次鲜肉沫拌粉料,吃完为度,并给几条昆虫。在饲养白喉矶鸫时,除粉料经常保持充足、新鲜外,每天一定喂一次软料,其中不但有肉沫、熟鸡蛋等蛋白质饲料,还应补充水果和菜沫,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多给一些昆虫幼虫及蛹。

白喉矶鸫喂什么饲料

饲养白喉矶鸫的食性要求:

鹟科鸟类大多为典型的食虫鸟类,根据对斑鸫的研究,夏季昆虫活跃的时候,本物种的食谱以各色昆虫为主,主要包括蝗虫、金龟子。

白喉矶鸫的饮食护理:

白喉矶鸫为中型食虫笼鸟,宜用画眉笼,也可用点颏笼。一般可喂点颏粉拌肉沫,刚捕到的鸟的食料需加水呈粥状,表面放几条黄粉或其他昆虫幼虫,不给饮水,这样白喉矶?在饮水或啄食虫子时均可带上粉料。若鸟不吃不喝时需填喂牛、羊肉条(1.0×0.5厘米)。待鸟“认食”后逐渐加大软料的浓度,直至喂干的粉料。但每天仍要喂一次鲜肉沫拌粉料,吃完为度,并给几条昆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白喉矶鸫的饲养管理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歌声悦耳,而且羽衣华丽,因此不但养鸟者喜爱,还为画家所青睐。雌雄异色,易于区分。雌鸟羽色暗淡,上体大都橄榄褐色,下体呈斑杂状,幼雄上体橄榄褐沾棕,头上有棕色斑,内侧次级飞羽显出棕白色斑;幼雌上体橄榄褐色、而黑色斑点显着,内侧次级飞羽上带锈棕色。营巢于大树根茎部洞穴或崖壁天然洞中。巢由松针、草根、草茎、草叶等编成,产卵6—8枚。卵肉色带清晰的棕色斑点或块斑,钝端较密。雌鸟孵卵,孵化期13—14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14—15天。白喉矶鸫数量稀少,十分难得,价格昂贵,养鸟者十分珍视。但目前所知,饲养寿命达五年者不多,说明较难饲养。

饲养管理白喉矶鸫方法与一般食虫笼鸟相同,除粉料经常保持充足、新鲜外,每天一定喂一次软料,其中不但有肉沫、熟鸡蛋等蛋白质饲料,还应补充水果和菜沫,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多给一些昆虫幼虫及蛹。北方饲养白喉矶鸫,秋、冬及早春都要注意室温变化,切忌忽冷忽热;室温低时绝不能水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幼儿园如何预防白喉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幼儿园小朋友很容易感染,因为小朋友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被传染病趁虚而入,所以幼儿园小朋友我们应当重点预防白喉病,下面教你幼儿园预防白喉方法,记得做笔记哦。

幼儿园如何预防白喉?小编认为白喉预防应该从婴儿就开始预防,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3、4、5月龄婴儿,每月接受百、白、破三联疫苗一针,共3针为初免。1岁半至2岁时再加强1针。7岁和15岁时各接种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一次,以加强对白喉的免疫持久性,保护大儿童和成年人不患白喉。

另外,幼儿园需要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患者至症状消失后2次鼻咽部培养阴性。如无培养条件,在充分治疗的情况下,可在病期2周时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者应做鼻咽部培养并观察7天。对未接受全程免疫的幼儿,最好给精制白喉类毒素和抗毒素同时注射。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应认真进行晨间检查。

最重要的就是幼儿园必须切断传播途径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及分泌排泄物,可用加倍体积的20%含氯石灰乳剂浸泡,或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小编提醒给位在白喉流行季节可饮萝卜汁、青果汁、鲜芦根汤等,有预防作用。白喉病禁忌刺激性和不消化、以及生硬的油炸食品。

以上是对幼儿园如何预防白喉做的调查和总结,现在大家都知道该如何预防了吧。小编很荣幸为大家讲解校园传染病知识,下期的讲座中小编为大家总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请大家如期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校园学生得白喉的原因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学校是各种传染病最容易光顾的场所,那么学校也可以引发白喉病吗?下面帮大家分析一下校园白喉产生原因,请各位认真阅读。

校园学生得白喉的原因有哪些?小编经过分析总结如下;

校园学生得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杆菌侵袭力弱,仅在局部黏膜或皮肤生长繁殖。白喉杆菌侵袭力较弱,但能产生强烈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大多由咽白喉扩散至喉部所致,亦可为原发性。多见于在校学生身上。白喉起病较缓,所以很多学生都不会太在意,直至白喉病导致发热,咳嗽呈“空空”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学生才会感觉不对劲。同时由于喉部有假膜、水肿和痉挛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症状,吸气时可有蝉鸣音,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喉镜检查可见喉部红肿和假膜。假膜有时可伸展至气管和支气管、细支气管。

以上是针对校园白喉产生原因做的总结,还望采纳。我们这里还有很多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等大家来学习,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依然有小编讲解,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编会更加努力的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生如何避免白喉的发生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每到秋末就进入流行时期,一直到第二年的春末夏初,才渐渐减少。白喉传染发生最多之处是喉、咽、鼻之粘膜,其次为中耳、眼睑结膜、阴道、有时也可侵犯到肺、脑膜、伤口等处。在白喉流行季节学生们该如何预防呢,下面为你解答。

学生如何避免白喉的发生?大家请看;

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与感染病人接触传播。临床特征为咽喉鼻等处灰白粗厚的假膜形成及外毒素引起的心肌、神经及其他脏器的损害,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初春较多,大多预后良好,重症病人有一定的死亡率。

如果学生想要预防白喉,在生活方面要注意:平时学生要注意摄入高热量饮食及维生素。饮食里多一些青果萝卜、马兰头。白喉流行季节可饮萝卜汁、青果汁、鲜芦根汤等,有预防作用。学生在白喉发病期间,可细嚼酱茄子咽汁,饮丝瓜汁,化饮柿霜(3克)汁,均有治疗作用。总而言之,学生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学生应该避免暴饮暴食,晚餐勿吃的过饱,保持大小便通畅,情绪稳定,对于病情的缓解会有所帮助的!

以上是针对学生如何避免白喉做的调查与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很高兴为大家讲解校园传染病知识,下期的讲座小编给大家总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请大家关注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白喉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1221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那么,大家知道白喉是怎么回事吗?下面小编告诉你。

白喉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和减少活动,一般不少于3周。要注意口腔和鼻部卫生。

2.抗生素治疗

常选用青霉素,需7~10天,用至症状消失和白喉杆菌培养阴转为止。对青霉素过敏者或应用青霉素1周后培养仍是阳性者,可改用红霉素,分四次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同上。

3.抗毒素治疗

抗毒素可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但不能中和已结合的毒素。在病程初期3日应用者效果较好,以后疗效即显著降低。剂量决定于假膜的范围、部位及治疗的早晚。

4.心肌炎的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烦躁者给以镇静剂。可用泼尼松口服,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严重患者可用三磷酸腺苷(ATP)和辅酶A50U治疗。

5.神经麻痹的治疗

吞咽困难者用鼻饲。

6.喉梗阻的治疗

对轻度喉梗阻者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随时准备做气管切开。呼吸困难较重,出现三凹征时,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并在切开处钳取假膜,或滴入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以溶解假膜。

7.白喉带菌者的处理

先做白喉杆菌毒力试验,阳性者隔离,并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不必用抗毒素。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顽固带菌者可考虑扁桃体摘除。白喉恢复期带菌者如需做扁桃体摘除,必须在痊愈后3个月,且心脏完全正常时进行。

白喉的临床表现

1.咽白喉

(1)轻型发热和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症状可自然消失。

(2)一般型逐渐起病,有乏力、胃纳差、恶心、呕吐、头痛、轻至中等度发热和咽痛等症状。扁桃体中度红肿,其上可见乳白色或灰白色大片假膜,但范围仍不超出扁桃体。假膜开始较薄,不易剥去,若用力拭去,可引起小量出血,并在24小时内又形成新的假膜。

(3)严重型扁桃体和咽部水肿、充血明显。假膜在12~24小时内蔓延成大片。除扁桃体外,还波及腭弓、上腭、悬雍垂、咽后壁和鼻咽部,甚至延及口腔黏膜。口腔有腐臭味,颈淋巴结肿大,颈部肿大如“牛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高热或体温不升、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呕吐、脉细速、血压下降,或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亦有出血等危重症状。

2.喉及气管支气管白喉

大多由咽白喉扩散至喉部所致,亦可为原发性。多见于1~5岁小儿。起病较缓,伴发热,咳嗽呈“空空”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同时由于喉部有假膜、水肿和痉挛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症状,吸气时可有蝉鸣音,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喉镜检查可见喉部红肿和假膜。假膜有时可伸展至气管和支气管、细支气管。

3.鼻白喉

少见。指前鼻部白喉而言。鼻白喉可单独存在,或与喉白喉、咽白喉同时存在。多见于婴幼儿。病变范围小,全身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浆液血性鼻涕,以后转为厚脓涕,有时可伴鼻衄,常为单侧性。鼻孔周围皮肤发红、糜烂及结痂,鼻前庭或中隔上可见白色假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乌鸫鸟怎么养喂什么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黑鸟怎么喂什么?

饲养者在饲养黑鸟之前需要准备一个鸟笼、八哥笼或画眉笼,并放置一些生活工具,如碗、水壶等。一般来说,喂黑鸟需要从小鸟开始,成年黑鸟野性更大,很难吃。

在食物方面,你可以选择豆制品,比如干豆腐或豆腐皮,放在碗里。如果黑鸟还很小,不能自己吃,饲养者可以用筷子和牙签把食物挑到鸟嘴里,诱导它吃。

喂黑鸟时,建议少吃多餐,每2小时喂一次,每次喂少吃,有助于黑鸟消化。此外,为了平衡黑鸟的营养,你可以在食物中添加一些微量元素添加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生之间会传染白喉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是一种乙类传染性疾病,主要分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那么小学生之间会传染白喉吗?白喉是怎么传染的,下面帮大家分析总结,请各位认真阅读。

小学生之间会传染白喉吗?小编的答案是会的。原因如下:

白喉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内科疾病,小学生白喉主要是通过患者唾沫进行空气传播,在进入校学生呼吸道系统。小学生白喉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手、玩具、文具、食具及手帕等进行间接传播,所以学校要做好预防工作,杜绝传染源,以免病情严重化。就连白喉患者所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都要经过严格的处理,否则会引起传染,进行大面积的传播。由此可见小学生白喉的传染性很强,一旦有小学生得了白喉,就要进行隔离。

温馨提示:在小学生白喉流行时期学生应该注意饮食,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过硬的油炸食品。患有白喉的小学生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格外的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注意营养的补充,注意休息和防寒保暖。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大家引荐。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依然有小编为大家效劳,请大家如期关注。同时如果各位还想知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就来寻找答案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校园白喉如何处理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是很多流行病的高发地区,一旦出现白喉病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导致这种疾病大面积传染,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很容易影响学习,虽然很多学校都在大力宣传校园传染病知识,但是依然有一些抵抗力和免疫力不足的学生,会出现白喉疾病,发病之后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校园白喉如何处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感染特征为咽、喉、鼻部等处粘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细菌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常合并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

如果在校园中发现有学生出现了白喉病的症状,应立即隔离,最好能够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做一下检查,这样也能够让疾病得到很好的治愈。学生在痊愈出院后,对其病室均应进行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对于学生白喉病需要一次足量给予白喉抗毒素。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杀灭病原菌,减少毒素的分泌。同时,还要注意采取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心肌炎的防治。对学生周围未发病的其他学生群体,应采取应急接种白喉类毒素。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在白喉疾病的高发季节,除了要做好积极预防工作之外,还要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病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乌鸫鸟价格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鸫鸟单从外表看它们全身的羽毛都是黑褐色的,但它们的叫声是非常优美的,因此受到很多爱鸟人士的青睐。那么,乌鸫鸟价格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乌鸫鸟多少钱一只?

乌鸫鸟在我国非常常见,而且它们一般巢穴比较低矮容易捕捉,所以价格也比较便宜。目前幼鸟大概四五十块钱一只,开口的成鸟一百元左右,品相好一点的都要500元以上。喜欢乌鸫鸟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购买。

乌鸫鸟的寿命是多少?

乌鸫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常栖于林区外围、小镇和乡村边缘、甚至瓜地、亦见于平野、园圃、乔木上以及有时在垃圾堆和厕所附近觅食。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

乌鸫的外形给人第一感觉就是非常的壮实,它的体型比一般的鸟要大,成年的乌鸫理想的体长应在26cm左右,理想的翼展长为34-38.5cm之间,理想的体重应在80-110g之间。寿命长达16年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生白喉有哪些传染途径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什么是白喉,白喉属于传染疾病吗?接下来帮大家普及校园传染病知识,请大家务必好好学习哦,在学习中你还知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请认真阅读哦。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白喉,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

那么小学生白喉有哪些传染途径呢,白喉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被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传播.偶然有通过污染的牛奶而引起流行的报道.亦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受感染.一起就餐都有可能传染的。

温馨提示:小学生应定期接受白喉计划免疫。白喉类毒素一般是与破伤风类毒素和百日咳菌苗混合,作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而使用。如果已经接种了白喉免疫的人与已受感染的人接触,应加强注射一次疫苗以增加保护性。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大家采纳。小编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小学生感染了白喉应该选择隔离治疗,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分泌物,必须煮沸或加倍量的10%漂白粉乳剂或5%石炭酸溶液浸泡1小时。

很高兴为大家服务,如果各位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遇到困扰和难题请来,我们会竭尽全力帮助大家的,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赢得更多人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白喉矶鸫的环境要求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分布于海拔800—1800米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平时栖于多岩山地的林间,常见它站在树顶或岩巅处。歌声徐缓而悠扬,太阳未出时多在低处鸣叫,随着太阳逐渐升起而向高处移动,歌声颇有韵味,似吹奏笛箫声。故人称“山地歌手”,甚安静而温驯,常长时间静立不动。栖于混合林、针叶林或多草的多岩地区。冬季结群。食物几乎完全为昆虫,主要为甲虫、蝼蛄、鳞翅目幼虫等。白喉矶鸫为中型食虫笼鸟,宜用画眉笼,也可用点颏笼。

白喉矶鸫数量稀少,十分难得,价格昂贵,养鸟者十分珍视。但目前所知,饲养寿命达五年者不多,说明较难饲养。饲养管理方法与一般食虫笼鸟相同,除粉料经常保持充足、新鲜外,每天一定喂一次软料,其中不但有肉沫、熟鸡蛋等蛋白质饲料,还应补充水果和菜沫,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多给一些昆虫幼虫及蛹。北方饲养白喉矶鸫,秋、冬及早春都要注意室温变化,切忌忽冷忽热;室温低时绝不能水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白喉这种病还常见吗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这种病还常见吗?白喉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预防接种后发病率明显减少。由于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发病者少。10个月后抗体基本消失,所以1-5岁发病较多。预防接种后,发病年龄后移,以少儿发病居多。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白喉病人及带有病菌而无症状的带菌者,是传染源。病菌存在于病人及带菌者的鼻咽部,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病菌随飞沫排出,经呼吸进入鼻咽部。病菌也可污染用具后,因接确用具而发病。病菌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病菌污染的食品,经口腔而感染。

病菌进入体内后,并不一定都得病。接种预防针的孩子多数不得病;身体结实,抵抗力强的孩子有时也可不得病。此外,也有得病轻,症状不明显的。打过预防针后,如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到起不到预防作用时,仍然可以再得病。少儿之所以得病多,有的孩子就属于这种情况。

白喉杆菌侵入上呼吸道后,在鼻、咽、喉的粘膜上此细胞中生长繁殖,并产生一种外毒素。一般讲白喉杆菌的侵袭力比较弱,很少能侵入深部组织及血液中,所以不发生菌血症。但是,患白喉时全身不少器官都发生病变,是什么东西引起病变的?可以肯定不是细菌的直接作用,而是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在上呼吸道病变部位产生的外毒素,被吸收到血液中,可发生毒血症。毒素与组织结合,引起组织发生坏死病变,尤其对心肌,周围神经和肾脏的影响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饲养白喉矶鸫的饲料要求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矶鸫

饲养白喉矶鸫,一般可喂点颏粉拌肉沫,刚捕到的鸟的食料需加水呈粥状,表面放几条黄粉或其它昆虫幼虫,不给饮水,这样白喉矶鸫在饮水或啄食虫子时均可带上粉料。若鸟不吃不喝时需填喂牛、羊肉条(1.0×0.5厘米)。待鸟“认食”后逐渐加大软料的浓度,直至喂干的粉料。但每天仍要喂一次鲜肉沫拌粉料,吃完为度,并给几条昆虫。在饲养白喉矶鸫时,除粉料经常保持充足、新鲜外,每天一定喂一次软料,其中不但有肉沫、熟鸡蛋等蛋白质饲料,还应补充水果和菜沫,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多给一些昆虫幼虫及蛹。

白喉矶鸫小巧玲珑、羽色漂亮、动作灵活,姿态优美,因此许多人喜欢笼养。一般选择雄鸟或雌雄成对饲养,雌雄鸟容易辨别,雌鸟肋部的栗红色小而淡,略呈黄褐色。凭平时的叫声也能听出,雄鸟的声音高而后音长。白喉矶鸫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