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白喉矶鸫好养吗(实用20篇)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面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喉矶鸫好养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955

文章

31

篇1:白喉怎么回事

全文共 2505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经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那么白喉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白喉杆菌

1、形态染色

白喉杆菌细长稍弯,排列不规则,常呈L、V、X、T等字形或排成栅栏状。革兰氏染色阳性;用美兰液染色菌体着色不均匀,常呈着色深的颗粒;用奈瑟氏染色菌体染成黄褐色,一端或二端染成蓝色或深蓝色颗粒,称为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是本菌形态特征之一。

2、培养特性

白喉杆菌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8,在含血液、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灰白色、光滑、圆形凸起,在含有0.033%亚碲酸钾血清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能吸收碲盐,并还原为金属碲,使菌落呈黑色,为本属其他棒状杆菌共同特点。且亚碲酸钾能抑制标本中其他细菌的生长,故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可作为棒状选择培养基。根据在此培养基上白喉杆菌落的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白喉杆菌区分为重型(Gravis)、中间型(Intermedus)和轻型(Mitis)三型,三型白喉杆菌的分布有所不同,常随地区和年份有别,有流行病学意义。

3、抵抗力

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60℃经10分钟或煮沸迅速被杀死,1%石炭酸中经1分钟死亡,但对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其他无芽孢的细菌为强,在日常物品、食品及衣服上能生存多日,本菌对青霉素和常用抗生素比较敏感。

4、致病性

本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白喉毒素。白喉毒素是含有两个二硫键的多肽链,分子量为62,000。经蛋白酶水解后,可分为A和B两个片段,中间仍由二硫键联接。B片段,无酶活性,但能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并通过易位作用使A片段进入细胞。A片段具有酶活性,能将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NAD )水解为烟酰胺及腺嘌呤二磷酸核糖(ADPR)两部分,并催化延伸因子-2(Elongation factor-2,EF-2)与ADPR共价结合,使EF-2失去转位活性,从而中止肽-tRNA及mRNA在核糖体上由受位转移至供位,肽链不能延长,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细胞死亡,病变产生。仅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源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外毒素,因为白喉毒素就是β棒状杆菌噬体毒素基因(tox )编码的蛋白质。tox 基因的表达与菌体无机铁含量密切相关,铁含量适量时, tox 基因表达,否则不表达。

白喉杆菌尚产生一些侵袭性物质,如类似于结核杆菌的索状因子(Cord factor),能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膜,导致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受到抑制。

白喉的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 潜伏期1~7天,一般为2~4天。根据假膜所在部位及中毒症状轻重,分为下列类型:

1、咽白喉最常见

占发病人数的80%左右。

(1).无假膜的咽白喉

白喉流行时,部分患者仅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咽部只有轻度炎症。扁桃体可肿大,但无假膜形成,或仅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细菌培养阳性。此类患者易被误诊和漏诊。

(2).局限性咽白喉

假膜局限于腭弓、悬雍垂等处,症状较轻。

假膜局限于一侧或双侧扁桃体。起病徐缓,自觉症状轻和中度发热,全身不适,疲乏,食欲不振及轻度咽痛。扁桃体充血、稍肿胀,假膜初呈点状后融合成片。颌下淋巴结可肿大,微痛。

(3).中毒型咽白喉

主要由局限型及播散型转变而成。大多伴有混合感染。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

此型表现症状:假膜多因出血而呈黑色,扁桃体及咽部高度肿胀、阻塞咽门,或有坏死而形成溃疡,具特殊腐败臭气。颈淋巴肿大,周围软组织水肿,以致颈部增粗(牛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有高热、气促、唇紫绀、脉细而快、心律失常等。

(4).播散咽白喉

假膜由扁桃体扩展到悬雍垂、软腭、咽后壁、鼻咽部或喉头。假膜色灰白或黄白,边界清楚,周围组织红肿较重。双侧扁桃体肿大,甚至充塞咽门,导致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周围有水肿。

此型表现症状:全身中毒症状重,有高热、乏力、厌食、咽痛等;重症病例可引起循环衰竭。

2、鼻白喉

此型较为少见,多见于婴幼儿。全身症状轻微或无,有鼻塞、流浆液血性鼻涕,鼻孔周围可见表皮剥脱或浅溃汤,鼻前庭可见白色假膜。

3、喉白喉

喉白喉约占20%左右。少数为原发性,约3/4为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成。原发性喉白喉由于毒素吸收少,全身中毒症状并不严重。继发性喉白喉常发生在咽白喉基础上,伴有喉白喉的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但少数由于假膜延及气管、支气管,可造成程度不等的硬阻现象,症状表现为:粗糙的干咳,声音嘶哑、甚至失声,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紫绀,刀可因窒息而死亡。

4、其他部位的白喉白喉杆菌

可从侵入眼结合膜、耳、外阴部、新生儿脐带及皮肤损伤处,产生假膜及化脓性分泌物。眼、耳及外阴部白喉多为继发性。皮肤白喉在热带地区较多见,病程长,皮损往往经久不愈,愈合后可有黑色素沉着。

此型表现症状:全身中毒症状,但可发生末梢神经麻痹。

白喉的护理

严格隔离,不少于7天,卧床休息2~4周,有心肌损害时应延长至4~6周甚至更长。对患者用过的器皿煮沸15分钟消毒,或用2%来苏浸泡。烦躁不安者,可给镇静剂,如注射硫酸镁。给予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饮食与维生素B、C,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与已受感染的儿童密切接触者应接受检疫,其咽喉拭子应送到实验室检查和培养。如发现被观察者有本病的症状,应让其服用7天抗生素。与白喉患儿密切接触者,或5年内没有接受白喉免疫接种或加强疫苗接种者,应该接种白喉疫苗或注射加强剂量疫苗。咽喉拭子培养阴性并且最近接种了白喉疫苗的人不需要治疗,也不会对其他人产生危险。但是,没有症状的带菌者也会传播本病;因此,这类人也需使用抗生素,并反复多次地进行咽喉拭子培养以证实是否患有本病。

什么是白喉

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棒状杆菌经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外毒素是主要致病因素。其临床特征为咽、喉、鼻等处黏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由细菌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较多。我国广泛推行白喉类毒素接种,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降低。现仅在未进行免疫接种或免疫不完全的人群中偶然散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白喉矶鸫的饲养管理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歌声悦耳,而且羽衣华丽,因此不但养鸟者喜爱,还为画家所青睐。雌雄异色,易于区分。雌鸟羽色暗淡,上体大都橄榄褐色,下体呈斑杂状,幼雄上体橄榄褐沾棕,头上有棕色斑,内侧次级飞羽显出棕白色斑;幼雌上体橄榄褐色、而黑色斑点显着,内侧次级飞羽上带锈棕色。营巢于大树根茎部洞穴或崖壁天然洞中。巢由松针、草根、草茎、草叶等编成,产卵6—8枚。卵肉色带清晰的棕色斑点或块斑,钝端较密。雌鸟孵卵,孵化期13—14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14—15天。白喉矶鸫数量稀少,十分难得,价格昂贵,养鸟者十分珍视。但目前所知,饲养寿命达五年者不多,说明较难饲养。

饲养管理白喉矶鸫方法与一般食虫笼鸟相同,除粉料经常保持充足、新鲜外,每天一定喂一次软料,其中不但有肉沫、熟鸡蛋等蛋白质饲料,还应补充水果和菜沫,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多给一些昆虫幼虫及蛹。北方饲养白喉矶鸫,秋、冬及早春都要注意室温变化,切忌忽冷忽热;室温低时绝不能水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白喉的危害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知道什么是白喉病吗?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当秋末就进入白喉的流行期,白喉有什么症状呢,小学生白喉的危害有哪些?下面帮大家解答这些问题,请各位认真阅读。

小学生白喉的危害如下;

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果小学生感染了白喉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

小学生的白喉轻型可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精神稍差、咽痛、头痛、恶心等表现,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

小学生白喉重型时,伪膜的范围扩大,局部症状加重。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心音低钝,心功能不全,面色灰白,四肢发凉,肝增大,肺部出现啰音,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此外还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则明显增高。如处理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

小学生极重症时表现为精神萎靡,甚至神志不清。体温升高,脉细、速、弱、不规则,甚至摸不到。心音低钝、无力、肝增大明显,血压下降。颈部及颌下淋巴结极度肿大,周围组织也肿胀,出现“公牛颈”。病情十分险恶,随时引发生命危险。

由此可见白喉病不容忽视,小学生们要做好预防措施,在白喉流行期学生可以饮萝卜汁、青果汁、鲜芦根汤等,有预防作用。另外,小学生可以多吃润喉的食物。

非常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小编会在下期的讲座中为大家介绍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请大家如期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白喉矶鸫的品种简介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 White-throated Rock Thrush,体型小(17厘米-19厘米)的矶鸫。两性异色。别名:白喉石鸫、虎皮翠、葫芦翠、蓝头矶鸫。属雀形目,鸫(亚)科。雄鸟限于头顶蓝色,与其他矶鸫的区别在喉块白色;雌鸟与其他雌性矶鸫的区别在上体具黑色粗鳞状斑纹;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偶见于日本。甚安静而温驯,常长时间静立不动。栖于混合林、针叶林或多草的多岩地区。冬季结群。

中文学名:白喉矶鸫

中文别名:白喉石鸫、臭皮翠、小碑鹊鸪等

英文名:White-throated Rock-thrush

二名法:Monticola gulari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鸟纲(Aves)

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

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鸫科

亚科:鸫亚科

分布: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偶见于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校园学生得白喉的原因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学校是各种传染病最容易光顾的场所,那么学校也可以引发白喉病吗?下面帮大家分析一下校园白喉产生原因,请各位认真阅读。

校园学生得白喉的原因有哪些?小编经过分析总结如下;

校园学生得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杆菌侵袭力弱,仅在局部黏膜或皮肤生长繁殖。白喉杆菌侵袭力较弱,但能产生强烈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大多由咽白喉扩散至喉部所致,亦可为原发性。多见于在校学生身上。白喉起病较缓,所以很多学生都不会太在意,直至白喉病导致发热,咳嗽呈“空空”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学生才会感觉不对劲。同时由于喉部有假膜、水肿和痉挛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症状,吸气时可有蝉鸣音,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喉镜检查可见喉部红肿和假膜。假膜有时可伸展至气管和支气管、细支气管。

以上是针对校园白喉产生原因做的总结,还望采纳。我们这里还有很多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等大家来学习,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依然有小编讲解,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编会更加努力的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校园如何预防白喉病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知道什么是白喉吗?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校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孩子身上,如果白喉得不到有效的预防将会危害每个孩子,想知道校园白喉如何预防吗?下面就帮大家分析一下。

学校人口密集,白喉病很容易在学校爆发白喉,那么校园如何预防白喉病呢?预防校园白喉方法如下;

校园白喉预防方法一、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校园白喉预防方法二、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校园白喉预防方法三、教师、宿舍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校园白喉预防方法四、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生们要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身体抗病力下降;每天要保证足睡眠时间,合理饮食。

校园白喉预防方法五、当学生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到学校医务处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另外学生们要接种预防白喉疫苗。

温馨提示:白喉流行季节可饮萝卜汁、青果汁、鲜芦根汤等,有预防作用。

以上内容是小编经过详细调查总结出来的,希望大家参考。各位如果还想学习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就请关注我们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吧,小编很荣幸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白喉矶鸫怎么挑比较好的品种?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矶鸫声音动听,深受大家喜爱,然而能够饲养至五年以上的人却寥寥无几。要想养好一只白喉矶鸫,首先挑选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白喉矶鸫怎么挑选呢?

白喉矶鸫应该挑选歌声悦耳、羽衣华丽、身体健壮的鸟,这样鸟更容易饲养。白喉矶鸫其实只要像喂食普通吃虫的鸟儿一样,每天给它喂一些普通、新鲜的粉料,另外记得一天喂一次粉料、肉沫、水的糊状混合物就可以了,有条件的可以多补充一些熟鸡蛋、虫类、水果等。当鸟接受粉料混合肉沫的这种食物了,再慢慢提升食物的浓稠度,直到喂给它干的粉料它也可以适应为宜。不过此时也仍然需要每天给它喂一次肉沫、粉料的混合物,并且最好放几条甲虫、金龟子幼虫等虫类在上面补充营养。

白喉矶鸫应该挑选不仅要选羽毛漂亮的,而且还要选择身体健壮,歌声悦耳的,这样的鸟才会更容易饲养,而且还有观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白喉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2227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咽、喉、鼻部粘膜充血、肿胀并有不易脱落的灰白色假膜形成。那么,白喉的原因是什么?白喉的预防是什么?白喉的治疗有哪些方法?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白喉的预防:

隔离治疗病人,在症状消失并停药后,每隔一天行咽拭子培养,连续2次阴性方能解除隔离。密切接触者应观察1周。如未行白喉类毒素全程免疫的接触者需肌注白喉抗毒素血清1000~2000U,保护期3周。

对白喉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及所有物品应予消毒。流行期间不携带婴幼儿外出,小学生暂停上课。

必须有计划地进行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我国实施的计划免疫程序:应用百白破混合制剂,生后3个月龄开始接种,4、5个月龄各接种一次,每次剂量为0. 5ml,皮下注射部位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1.5~2岁时,加强注射一次百白破制剂0. 5ml。成人不需接种。

白喉的治疗:

1.针对病原体治疗 需合用抗毒素及抗生素。

(1)抗毒素:治疗白喉的特效药物,尽早使用,因其能中和病变局部和血中游离的外毒素,但不能中和已进入细胞内和组织结合的外毒素。病后1~2天应用最好。用药剂量根据临床型(假膜部位)、中毒症状轻重、治疗早晚而定。普通型咽白喉患者3万~5万U,重型6万~10万U,一次须予足够量;治疗晚者使用剂量须加大;喉白喉通常予2万~3万U。注射抗毒素后须提防假膜脱落到气道致窒息。不同给药途径达到血峰时间不同,肌注为24小时,静注仅需30分钟,故对重症或治疗晚者,须经静脉给药。用药前必须做过敏试验,若过敏须采用脱敏注射治疗,不能不用抗毒素!。肌注前皮试,用量宜大,儿童与成人在用量上可无区别。

(2)脱敏注射法:将10倍稀释的抗毒素血清Iml皮下注射,10分钟后观察有无气促、发绀、脉快、血压变化,如无上述症状,将上述血清2ml、4ml递增注射,若仍无副作用,则将余量全部肌内注射。如有反应则于30分钟后重复原量注射。严重反应者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 5~1ml。避免过敏反应,在用抗毒素血清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Cephazolin,Cephradin),如青霉素过敏可予红霉素,疗程7~10天。应及早足量使用青霉素,以加速杀灭白喉杆菌,控制继发感染。

2.白喉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普通型2~4周,重症需4~6周,合并中毒性心肌炎者则须6周以上。另须保证营养,予大量的维生素B、C等。

3.白喉对症治疗 如出现中毒症状重或中毒并发症,须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烦躁者予镇静剂,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预防性气管切开。应用抗毒素后脱落的假膜堵塞气道者,应立即气管切开取膜,亦可用喉镜抽取假膜。

4.并发症治疗 针对心肌炎、神经麻痹、支气管肺炎予相应处理。

2.白喉的局部治疗

(1)吹药:用青吹口散(115)或锡类散(227)吹布于咽部。

(2)含漱:以漱口方(234)含漱或复方硼砂溶液含漱,亦可以明矾10g,溶于200ml冷开水中含漱。

(3)含服六神丸(30)、喉症丸(214)。

(4)外敷:生巴豆、朱砂各0.5g,研匀,置胶布上,贴于印堂穴处,8h后取出。贴后局部有热感及充血,出现小水泡,可用针挑破,涂以1%甲紫。

3.白喉的针灸治疗

取颊车、少商、中冲、关冲、少冲等穴,针刺挤出恶血,以泻疫毒。

中医认为白喉系感受时行疫毒,搏结于咽喉鼻部而成。病初起多属阴虚肺燥,治宜养阴清肺,解毒利咽,方药如养阴清肺汤(150)加土牛膝。如兼恶寒微热等表证者,多属风热白腐,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方药如除瘟化毒汤(152)加土牛膝。咽白喉中毒型者属热毒炽盛,治宜泻火解毒、利咽消肿,方药如龙虎二仙汤(46)加土牛膝。并发心肌炎者,为疫毒凌心,治宜益气养阴、养心复脉、解毒利咽,方药如三甲复脉汤。

白喉的原因是什么

1.传染源

许多年前,白喉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白喉在发达国家已很少见,主要是因为这种疾病的疫苗已经广泛应用。自1980年以来,美国只有不到5例的白喉发生,但白喉杆菌仍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如果没有广泛接种疫苗,会导致此病的暴发流行。近50年中,最大的一次暴发流行正发生在现在的俄罗斯,以及前苏联的其他国家。

2.传播途径

白喉杆菌通常是随咳出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此种病菌很少会因接触患者日用物品如衣服、玩具等而传染。通常,病菌在口腔及咽喉部粘膜的表面或附近部位繁殖,并引起这些部位感染。有些类型的白喉杆菌可释放毒力极强的毒素,而损伤脑和心脏。

3.人群易感性

不同年龄组对白喉杆菌的易感性差别较大。新生儿可通过胎盘及母乳从母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生后3个月显著下降.1岁时基本消失。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增强。感染本病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4.流行情况与流行特征

白喉在全世界各地都发病,高发区为温带。我国建国前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发病季节在秋冬季。实施计划免疫后发病年龄明显推迟。

白喉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学:

白喉杆菌侵袭力较弱,感染后在局部表层组织内繁殖,往往不侵入血流造成菌血症。感染部位局部血管充血、扩张,纤维蛋白渗出。细菌外毒素致局部粘膜细胞坏死,大量渗出的纤维蛋白与炎性细胞、坏死组织及细菌等凝结形成本病特有的假膜,覆盖在病变表面。假膜周围及其深部组织有明显水肿。咽部的假膜与基部组织粘连很紧,不易脱落。气管粘膜具有纤毛,毒素吸收少,但如假膜脱落可致窒息。外毒素通过血行和淋巴系统扩散到全身导致毒血症,以心肌和神经系统受累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白喉矶鸫喂什么饲料?白喉矶鸫吃什么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矶鸫叫声宛转悠扬,喜欢在黎明时鸣叫。歌声很有韵味,像笛箫发出的声音般悦耳。又有山地歌手的美称。很多人喜欢这种鸟儿,雄鸟比雌鸟艳丽。一般选择雄鸟或雌雄成对饲养,雌雄鸟容易辨别,雌鸟肋部的栗红色小而淡,略呈黄褐色。凭叫声也能听出,雄鸟的声音高而后音长。白喉矶鸫喂什么饲料?白喉矶鸫吃什么

白喉矶鸫喂什么饲料

白喉矶鸫喂什么饲料?一般可喂点颏粉拌肉沫,刚捕到的鸟的食料需加水呈粥状,表面放几条黄粉或其它昆虫幼虫,不给饮水,这样白喉矶鸫在饮水或啄食虫子时均可带上粉料。若鸟不吃不喝时需填喂牛、羊肉条(1.0×0.5厘米)。待鸟“认食”后逐渐加大软料的浓度,直至喂干的粉料。但每天仍要喂一次鲜肉沫拌粉料,吃完为度,并给几条昆虫。在饲养白喉矶鸫时,除粉料经常保持充足、新鲜外,每天一定喂一次软料,其中不但有肉沫、熟鸡蛋等蛋白质饲料,还应补充水果和菜沫,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多给一些昆虫幼虫及蛹。

白喉矶鸫喂什么饲料

饲养白喉矶鸫的食性要求:

鹟科鸟类大多为典型的食虫鸟类,根据对斑鸫的研究,夏季昆虫活跃的时候,本物种的食谱以各色昆虫为主,主要包括蝗虫、金龟子。

白喉矶鸫的饮食护理:

白喉矶鸫为中型食虫笼鸟,宜用画眉笼,也可用点颏笼。一般可喂点颏粉拌肉沫,刚捕到的鸟的食料需加水呈粥状,表面放几条黄粉或其他昆虫幼虫,不给饮水,这样白喉矶?在饮水或啄食虫子时均可带上粉料。若鸟不吃不喝时需填喂牛、羊肉条(1.0×0.5厘米)。待鸟“认食”后逐渐加大软料的浓度,直至喂干的粉料。但每天仍要喂一次鲜肉沫拌粉料,吃完为度,并给几条昆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白喉巨蜥的食物要求

全文共 191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巨蜥

白喉巨蜥对于环境与实务的需求并不挑剔,但是玩家在饲养白喉巨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食量,虽然白喉巨蜥的食量很大,但如果不控制,加上运动量不足的话,是会导致白喉巨蜥的肥胖问题的。

白喉巨蜥以肉食为主,可以用老鼠做主食,肉片、鸡鸭、牛蛙、鸡蛋、大蜗牛、猫狗饲料等做食物,维生素钙粉的补充也可以降到最低。

需要注意的是,巨蜥都有一定的攻击性,所以在饲养白喉巨蜥的时候防护措施还是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白喉矶鸫的外形特点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身长17厘米-19厘米,两性异色。雄鸟:蓝色限于头顶、颈背及肩部的闪斑;头侧黑,下体多橙栗色。与其他矶鸫的区别在喉块白色,除蓝头矶鸫外与所有其他矶鸫的区别在于白色翼纹。雌鸟:与其他雌性矶鸫的区别在上体具黑色粗鳞状斑纹;与虎斑地鸫的区别在体型较小,喉白,眼先色浅,耳羽近黑。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黯橘黄。翅黑,而腹栗,各色相衬显着。幼鸟上体自额至尾上复羽均暗褐或黑褐色,而杂以棕色,头顶成点斑状,背部则形成横斑。叫声:告警时发出粗哑叫声,夜晚发出优美而伤感的鸣声。

白喉矶鸫繁殖于古北界的东北部,越冬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偶见于日本。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校园白喉如何处理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是很多流行病的高发地区,一旦出现白喉病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导致这种疾病大面积传染,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很容易影响学习,虽然很多学校都在大力宣传校园传染病知识,但是依然有一些抵抗力和免疫力不足的学生,会出现白喉疾病,发病之后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校园白喉如何处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感染特征为咽、喉、鼻部等处粘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细菌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常合并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

如果在校园中发现有学生出现了白喉病的症状,应立即隔离,最好能够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做一下检查,这样也能够让疾病得到很好的治愈。学生在痊愈出院后,对其病室均应进行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对于学生白喉病需要一次足量给予白喉抗毒素。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杀灭病原菌,减少毒素的分泌。同时,还要注意采取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心肌炎的防治。对学生周围未发病的其他学生群体,应采取应急接种白喉类毒素。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在白喉疾病的高发季节,除了要做好积极预防工作之外,还要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病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白喉治疗方法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喉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喉治疗方法: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和减少活动,一般不少于3周。要注意口腔和鼻部卫生。

白喉治疗方法:抗毒素治疗

抗毒素可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但不能中和已结合的毒素。在病程初3日应用者效果较好,以后疗效即显著降低,故应尽量早用。剂量决定于假膜的范围、部位及治疗的早晚。

白喉治疗方法:白喉带菌者的处理

先做白喉杆菌毒力试验,阳性者隔离,并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剂量同前,不必用抗毒素。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顽固带菌者可考虑扁桃体摘除。白喉恢复期带菌者如需做扁桃体摘除,必须在痊愈后3个月,心脏完全正常时进行。

白喉治疗方法:神经麻痹的治疗

吞咽困难者用鼻饲。

白喉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能抑制白喉杆菌生长从而阻止毒素的产生。常选用青霉素,约需7~10天,用至症状消失和白喉杆菌培养阴转为止。对青霉素过敏者或应用青霉素1周后培养仍是阳性者,可改用红霉素,分四次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同上。羟氨苄青霉素、利福平等也可能有效。

白喉治疗方法:喉梗阻的治疗

对轻度喉梗阻者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随时准备做气管切开。呼吸困难较重,出现三凹症时,应即进行气管切开,并在切开处钳取假膜,或滴入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以溶解假膜。

白喉治疗方法:心肌炎的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烦躁者给以镇静剂。可用泼尼松口服,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严重病人可用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50U,溶于5%~10%葡萄糖溶液50~100ml中做静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生白喉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叫做白喉,很多家长都不会注意到,导致学生白喉越来越严重,下面为大家分析小学生白喉的症状,请大家认真阅读。

小学生白喉的症状有哪些?小编经过调查总结如下;

白喉可分为四种类型,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

1.咽白喉;轻型发热和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症状可自然消失。严重型扁桃体和咽部水肿、充血明显。口腔有腐臭味,颈淋巴结肿大,颈部肿大如“牛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高热或体温不升、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呕吐、脉细速、血压下降,或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亦有出血等危重症状。

2.喉及气管支气管白喉;大多由咽白喉扩散至喉部所致,亦可为原发性。起病较缓,伴发热,咳嗽呈“空空”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同时由于喉部有假膜、水肿和痉挛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症状,吸气时可有蝉鸣音,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喉镜检查可见喉部红肿和假膜。假膜有时可伸展至气管和支气管、细支气管。

3.鼻白喉;病变范围小,全身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浆液血性鼻涕,以后转为厚脓涕,有时可伴鼻衄,常为单侧性。鼻孔周围皮肤发红、糜烂及结痂,鼻前庭或中隔上可见白色假膜。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很高兴为大家讲解校园传染病知识,下期的讲座中我们将会为大家介绍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白喉病发病原因

全文共 2057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这个疾病可能现在很少有人会听过这个疾病了,因为在小孩子的时候要接受疫苗,所以这个会感染呼吸道的疾病的发病率就降低了很多。那么白喉病发病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发病机制

白喉杆菌侵袭力弱,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后,仅在表层上皮细胞内繁殖,一般不引起菌血症。当局部黏膜有损伤时,如患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白喉杆菌的侵袭力增强。在白喉杆菌的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外毒素不但可引起局部病变,还可引起全身性中毒性病变,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此毒素有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两者通过二硫键连接,B亚单位无直接的毒性,但它有一个受体结合区和一个转位区。B亚单位可以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膜受体pro-hHB-EGF结合,结合后通过转位区的介导,可输送A亚单位进入宿主胞质内图1。

A亚单位有毒性,可使细胞内延伸因子-2elongation factor-2,EF-2灭活。EF-2是肽链合成转位反应所必需的酶,因其失活后使核糖体“受位”上正在合成的肽链不能转位至核糖体“给位”,使氨基酰-t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肽链延伸反应停止,靶细胞因不能合成蛋白质而死亡,因而白喉毒素对哺乳动物的细胞有直接致死作用。细菌造成局部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血管扩张,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及白细胞浸润。外毒素对细胞的强烈毒性作用更加重了局部的炎症、坏死,大量渗出的纤维蛋白与坏死细胞及白细胞、细菌等凝结在一起覆盖在破坏的黏膜表面形成本病的特殊病变,即假膜。假膜一般为灰白色,有混合感染时可呈黄色或污秽色,伴有出血时可呈黑色。开始薄,继之变厚,边缘较整齐,不易脱落,用力剥脱时可见出血点。假膜形成处及周围组织呈轻度充血肿胀。喉、气管和支气管被覆柱状上皮的部位形成的假膜与黏膜粘连不紧,易于脱落造成窒息。外毒素由局部吸收,引起全身毒血症症状。毒素吸收量可因假膜部位及范围不同而异。咽部毒素吸收量最大,扁桃体次之,喉和气管较少。假膜愈广泛,毒素吸收量也愈大,病情也愈重。毒素吸附于细胞表面时,尚可为抗毒素所中和,若已进人细胞内,则不能被抗毒素中和,故临床上强调早期足量应用抗毒素。外毒素与各组织细胞结合后可引起全身性病理变化。其中以心肌、末梢神经较著。心脏早期常扩大,心肌常有混浊肿胀及脂肪变性,以后可有多发性灶性玻璃样变,心肌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传导束也可被累及,最后可有结缔组织增生,偶见心内血栓形成。神经病变多见于周围神经,髓鞘常呈脂肪变性,神经轴亦断裂。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可受累,但主要为运动神经,第九和第十脑神经最易受累。受损神经很少坏死,因此白喉性麻痹几乎均可恢复。肾脏可呈混浊肿胀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肾上腺可有充血:退行性变或出血。肝细胞可脂肪变性,肝小叶可有中央坏死。

2发病原因

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简称白喉杆菌,革兰染色阳性菌,长约2~3μm,宽0.5~1μm。在涂片上,常呈V,X,Y字排列,一端或两端膨大,菌体内有浓染颗粒,称异染颗粒。用Neisser染色时,菌体呈黄褐色,异染颗粒为蓝黑色;用Albert染色时,菌体呈绿色,异染颗粒为蓝黑色;用Ponder染色时,菌体呈淡蓝色,异染颗粒为深蓝色。白喉杆菌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使碲盐还原,菌落变黑,按其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及生化反应,白喉杆菌可分轻型、中间型及重型。以往认为轻型多产生咽白喉,中间型和重型多为流行株,引起的病情重。目前则认为3型菌可产生相同的毒素,患者病情的轻重与分型无明确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均有轻型菌增多的报道。采用噬菌体裂解法、菌体DNA限制性内切酶法以及毒力试验等对分离到的白喉杆菌进行研究,有助于对本病进一步的了解。白喉杆菌侵袭力弱,仅在局部黏膜或皮肤生长繁殖。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外毒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多肽,有较强的毒性,人的致死量为130ng/kg体重,主要侵犯神经、心肌和肾上腺。白喉杆菌只有感染了携带产毒基因Tox的β噬菌体,才具有分泌外毒素的能力,并使人致病,若将无毒株与噬菌体处理后可变为有毒株,将有毒株置于含抗白喉杆菌噬菌体血清培养基中反复转种,可失去产毒能力变为无毒株。细菌的产毒能力由噬菌体基因控制,侵袭能力则由细菌基因控制。临床上用豚鼠或埃勒克Elek平板法进行毒力检测。近年来有些临床报道,从白喉患者的病变处分离出的白喉杆菌无毒力,无毒力菌株如何引起临床症状,尚不清楚,须进一步研究。白喉外毒素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高度的抗原性,可刺激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二是很不稳定,经贮存、日光照射、化学药品处理或加热到75℃,均可减少或完全丧失其毒性。因此,若以0.3%~0.5%的甲醛溶液处理,经过1个月,可使其毒性丧失,而抗原性仍保存,成为类毒素,可作为预防注射及制备抗毒血清之用。白喉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耐冷冻、干燥,在玩具、衣物上可存在数天,造成间接传播,对湿热和化学消毒剂敏感,0.1%升汞及5%苯酚溶液1min即可杀灭该菌,加热58℃ 10min即可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生白喉有哪些传染途径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什么是白喉,白喉属于传染疾病吗?接下来帮大家普及校园传染病知识,请大家务必好好学习哦,在学习中你还知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请认真阅读哦。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白喉,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

那么小学生白喉有哪些传染途径呢,白喉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被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传播.偶然有通过污染的牛奶而引起流行的报道.亦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受感染.一起就餐都有可能传染的。

温馨提示:小学生应定期接受白喉计划免疫。白喉类毒素一般是与破伤风类毒素和百日咳菌苗混合,作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而使用。如果已经接种了白喉免疫的人与已受感染的人接触,应加强注射一次疫苗以增加保护性。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大家采纳。小编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小学生感染了白喉应该选择隔离治疗,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分泌物,必须煮沸或加倍量的10%漂白粉乳剂或5%石炭酸溶液浸泡1小时。

很高兴为大家服务,如果各位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遇到困扰和难题请来,我们会竭尽全力帮助大家的,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赢得更多人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白喉这种病还常见吗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这种病还常见吗?白喉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预防接种后发病率明显减少。由于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发病者少。10个月后抗体基本消失,所以1-5岁发病较多。预防接种后,发病年龄后移,以少儿发病居多。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白喉病人及带有病菌而无症状的带菌者,是传染源。病菌存在于病人及带菌者的鼻咽部,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病菌随飞沫排出,经呼吸进入鼻咽部。病菌也可污染用具后,因接确用具而发病。病菌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病菌污染的食品,经口腔而感染。

病菌进入体内后,并不一定都得病。接种预防针的孩子多数不得病;身体结实,抵抗力强的孩子有时也可不得病。此外,也有得病轻,症状不明显的。打过预防针后,如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到起不到预防作用时,仍然可以再得病。少儿之所以得病多,有的孩子就属于这种情况。

白喉杆菌侵入上呼吸道后,在鼻、咽、喉的粘膜上此细胞中生长繁殖,并产生一种外毒素。一般讲白喉杆菌的侵袭力比较弱,很少能侵入深部组织及血液中,所以不发生菌血症。但是,患白喉时全身不少器官都发生病变,是什么东西引起病变的?可以肯定不是细菌的直接作用,而是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在上呼吸道病变部位产生的外毒素,被吸收到血液中,可发生毒血症。毒素与组织结合,引起组织发生坏死病变,尤其对心肌,周围神经和肾脏的影响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生白喉吃什么好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初春较多,在白喉流行季节我们该吃什么食物呢,有什么食物可以预防白喉病发生呢,下面告诉大家小学生白喉吃什么好,各位一定要好好收藏哦。

小学生白喉吃什么好?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以下食物;

白喉杆菌在衣服床单上可生存数天至数周。能耐寒冷和干燥,在干燥的假膜中可生存3个月。本疾病患者多是1-7岁儿童。需注意:禁鱼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宜进高热量、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并多食米汤、青菜、豆腐等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对患者的住处、衣服、用具,均须严格消毒;患者发热时,要绝对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病室空气要保持新鲜,但不能直接吹风。

温馨提示:如果小学生感染白喉需严格隔离,不少于7天,卧床休息2~4周,有心肌损害时应延长至4~6周甚至更长。对患者用过的器皿煮沸15分钟消毒,或用2%来苏浸泡。烦躁不安者,可给镇静剂,如注射硫酸镁。给予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饮食与维生素B、C,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非常高兴为大家讲解校园传染病知识,希望大家平时多注意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传染病入侵。下期的讲座依然有小编帮大家普及,我们在讲座中为大家总结了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请大家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饲养白喉巨蜥的环境要求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巨蜥

饲养白喉巨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白喉巨蜥是体型非常大的巨蜥,所以饲养时需要注意给予足够的活动空间,不然喂食量没有控制好,运动空间也不足的话,容易出现肥胖问题,导致白喉巨蜥会大幅缩短他们的寿命。

温度:32-35°C--照点(例如:太阳灯)25-30°C--日间(例如:日用蓝灯)22-26°C--夜间(例如:夜用红灯,红外线发热灯,陶瓷发热器)。饲养白喉巨蜥的饲养箱最好是简单和容易清洁的,尤其是用来饲养成年的。 要够大。 (例如:订制木柜,玻璃饲养箱)。垫底物 木屑,树皮 (例如:树皮,椰壳碎),砂砾,沙 (例如:爬虫沙,钙沙),人造纸屑 (例如:压缩纸粒)。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儿患白喉危害大吗?怎么办?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白喉为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外毒素致病的。此病流行多在秋、冬两季,以1-5岁儿童最为常见,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有先天免疫力,故很少得白喉病。那么小儿患白喉危害大吗?怎么办?

儿童得了白喉有哪些危险?

白喉有两个严重的并发症,一个是心肌炎,这是由于白喉杆菌产生的一种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全身性毒血症,作用于心脏,引起中毒性心肌炎,它是白喉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多发生在病程的第2~3周的重症病儿,部分病例可在病后2~3天发生,表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恶心呕吐,部分严重病儿因毒血症严重,心血管功能失常,可出现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周围循环衰竭现象,若抢救不及时,可以死亡。

另一并发症是周围神经麻痹,多发生在病后2~4周。常见的有吞咽神经麻痹,其表现为发音不清,说话带鼻音,喝水发呛或自鼻孔流出。面神经麻痹时病儿眼斜嘴歪或双眼不等大。肋间神经与膈神经麻痹,可出现音吸困难、青紫、窒息。呼心脏神经麻痹,可突然死亡。肢体也可见到麻痹,上下肢活动受限,动作不自如,此类麻痹经数周至数月,大多可以完全恢复。

白喉可继发的细菌感染性并发症有哪些?

①支气管肺炎。是由于假膜扩展到气管或支气管,造成这些部位的损伤,细菌感染而成。也可以在作气管切开以后感染了其它细菌。主要为呼吸困难症状和发烧等全身症状。

②其它细菌引起的感染。可引起急性化脓性咽喉炎、化脓性中耳炎、淋巴结炎甚至菌血症、败血症。

怎样治疗和护理白喉患儿?

①隔离患儿。

②用抗菌素或白喉抗菌血清治疗。

③卧床休息,轻者2周,重者6周。

④饮食宜用流质或半流质,给予足量的维生素B、C,症状消失后,改为普通饮食。

⑤室内空气要新鲜,温度适宜。

⑥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⑦症状消失后,连续两次咽拭培养阴性者,解除隔离。或于症状消失后30天解除隔离。

这样来看,对儿童的危害是很大的。对于家长来说若孩子得了白喉的话,一定要去医院及时的治疗,才不会让白喉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果你对哪些儿童容易患急性喉炎等有关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急性喉炎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