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略阳灵岩寺简介(16篇)

浏览

2204

文章

16

篇1:略阳乌鸡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乌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略阳乌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略阳乌鸡原产地分布在秦岭南麓陕西略阳县境内黑河流域的黑河坝、鱼洞子、两河口、观音寺、仙台坝、硖口驿等乡镇。

特定品质

略阳乌鸡的体躯近于正方形,具有乌冠、乌喙、乌趾、乌舌、乌皮的“六端乌”的特点,所以又叫“六点乌”。公鸡体形高大,骨骼粗壮,腿粗长,肌肉发达,体躯宽而深,喙短而向下弯曲,一般为单冠6-7齿,肉髯大,冠及肉髯呈乌色或紫色,虹彩为栗色,颈高昂,龙骨稍突起,胸宽而深。两翅宽广,尾羽发达,瑶羽高耸。四趾,趾大张开。体形美观,富有雄形。羽色有黑、红、白三种,以黑为主。性成熟早。母鸡体形较小,喙较长,颈稍短不高昂,颈部毛蓬松,两翅贴于体侧,整个体躯粗壮结实,尾羽整齐上翘,或扇形或佛手形,毛色以黑为主。平均开产七、八月龄。

文化典故

略阳乌鸡,又叫略阳乌骨鸡、乌肉鸡,是陕南汉中地区略阳县的特产,是中国禽类中的珍禽之一。据出土文物《天鸡壶》考证,远在东晋年间就有这种乌鸡的养殖,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略阳乌鸡是人们长期选育和精心饲养下形成的地方优种。已载入《陕西省畜禽品种志》。1982年经农牧渔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考察鉴定和血型因子分析,确认略阳乌鸡是一个单独的乌鸡品种,在全国四大乌鸡中,略阳乌鸡体形最大、而且鸡肉细嫩、味醇香、营养丰富。

略阳乌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略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略阳乌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略政字〔2007〕1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略阳县现辖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略阳天麻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天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略阳县地处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临巴山,居川陕甘交通要冲,为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带。境内气侯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为生物资源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天麻生长需要特殊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略阳县天麻适生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位于秦岭深山的九中金、郭镇等地的天麻,品质高、形状好,天麻素含量高于中国药典的50%,在市场上倍受亲睐,驰名中外。

略阳县的中药材中,声名远播的首先是天麻。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离母、鬼督邮等,为名贵的传统中药,属兰科多年共生草本植物,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天麻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无叶无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靠同化浸入其体内的一些真菌获得生长营养,其生长、繁育的奥秘一直没有破译,因而千百年来药用天麻只能靠野生,数量极其有限。2009年,略阳天麻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略阳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略阳县现辖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略阳城墙遗址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城墙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略阳城墙遗址

时代:清

地址:略阳县兴州街道办东关文家坪

保护范围:遗址本体四周外扩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北为A区外扩50米,西为A区外扩30米。

2018年,略阳城墙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兴州街道:2015年11月15日在新一轮镇村综合机构改革中,原城关镇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更名为兴州街道办事处。兴州街道办事处地处略阳县城,北邻五龙洞镇、西接横现河街道办事处、南壤白雀寺镇、东临接官亭镇,总面积3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578亩,辖10个社区居委会,15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辖区内交通发达,“十天”高速、309省道、略徽路、宝成铁路穿境而过,15个村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略阳猪苓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猪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猪苓为我国常用的菌类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猪苓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早在《庄子》一书中名为"豕零";《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经集注》记有:“枫树苓,其皮去黑作块似猪屎,故以名之。肉白而实者佳,用之削去黑皮。”《本草衍义》载:“猪苓,行水之功灵,久服必损肾气,昏入目”。《本草求真》载:“猪苓,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性虽有类泽泻,同入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略阳猪苓个大呈柱形,类圆形或扁块状,体重、质硬、皮黑有光泽,断面白色或黄白色,猪苓多糖≥0.8%,总灰分≤9.0%;,酸不溶性灰分≤1.5%;水分≤12.0%。2009年,略阳猪苓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略阳猪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略阳县现辖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略阳南山生态园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南山生态园(公园)位于略阳县城南嘉陵江畔的南山(古称“翠屏山”)上,实际南山是民国或建国后民众对地处城南翠屏山的一个俗称。南山生态园内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多产灌木、乔木、苔藓,以野生植物为主,周围被茂密的树丛包围,终年鸟语花香,时常有松鼠、蛇及各种飞禽,云雀、画眉、红嘴雀等。

山梁上有南山古塔(俗称“风水塔”),共计七层,通高25米,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塔基坐南向北,平面呈六角形。向县城背靠山坡,塔距略灵公路垂直约500米。可俯瞰嘉陵江、八渡河、玉带河和略阳全城风貌。以特有的质地和造型而成,以补风水,点缀人们的生活环境,创造与大自然相吻合,更显得风景瑰丽、壮观。南山塔是山城略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现经重新修葺,并配以各种彩灯,夜晚南山塔就像一颗闪耀的明珠,成为一大景观。古塔旁还建有一个汉白玉的“郝明德烈士纪念亭”,郝明德是略阳解放初期县委通讯员,1950年6月2日,在金家河发生的--事件中为掩护-阻击中英勇献身。每年清明时节,烈士墓前,花束堆绣,人流不绝。

依据南山塔,先后修建了南山公园和集吃、住、娱乐为一体的南山苑休闲山庄,使南山更加秀美动人。是县城人民和外来游客休闲健身,特别是欣赏山城夜景的最佳旅游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略阳酸菜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山里农家厨房里,几乎都有一缸酸菜,这菜具有浓郁的酸味,相传与当地古羌族牧民食用肉食有关。

那么,这种菜是怎么做的呢?方法很简单:把鲜油菜、白菜或包儿菜叶、白萝卜叶切细,淘洗干净,并在开水锅里翻两过后,捞出沥干;把适量的酸浆水搅溶的玉米面糊,煮沸后倒人干净缸内,再倒人沥水后菜叶,盖住缸口,隔约六小时翻搅一次,菜味变酸后,方可食用。但须注意:切忌混入生水或带油腻的餐具,如铁勺、筷子等,以免变质。

酸菜食用范围广,炒食做汤都能用得上,尤其是酸浆水点的豆腐,鲜嫩味佳,最为可口。远方的客人都爱吃这里的酸菜面。过去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做饭时舀一瓢生酸菜放人锅里就行了。现在把滤过浆水的酸菜倒入油锅爆炒,加入熟肉丁、豆腐了和作料等。有的吃肉还要特意来一盘酸菜开胃哩!

略阳酸菜酸脆味美,消食开胃,解腻清火,利肠醒神。人们常吃酸菜,成了习惯,几天不吃就觉得不舒服,嘴里便念叨起家乡的酸菜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略阳罐罐茶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罐罐茶是陕西汉中市略阳县的传统茶点饮食,极富民族和地方特色。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种类,其中以面罐茶最为出名。民间曾这样说:“乡土风味罐罐茶,略阳城乡不离它;清早起来挂顶锅,柴棒树根火架大;水倒半罐放茶叶,面拌调合清油下;茴香、藿香、生姜加,边煮边调油盐茶;一人一碗放调料,腊肉、核桃,鸡蛋花;火烤干馍香又脆,肚饱心暖精神佳。”略阳古代为白马氐族的东境地,当地人食以牛、羊肉为主,经常过着游牧生活,罐罐携带方便,随时随地就可熬茶解渴充饥,有易消化耐饥作用,所以倍受青睐。现今通常是用白面加上藿香、茴香、葱头、茶叶、生姜等在面罐中用水熬成流体,倒入碗中再放上核桃仁、鸡蛋、肉丁、豆腐丁等佐料,配以酥脆的馍片食用,其味美爽口,回味悠长,且有健脾开胃,醒脑清窍的作用。

熬制罐罐茶首先要准备调料,女主人在火塘里搭上炒瓢,倒上油,炒鸡蛋、核桃仁、麻花,油炸黄豆、豆腐丁、洋芋丁、腊肉丁、锅巴、瘦肉丁等等,这些都是农家的土特产,用时十分方便。备好料后,烤上馍,煨起罐罐烧茶,一个罐罐熬上茶叶、生姜、霍香、茴香、葱根、大蒜。一个罐里煮上水,倒入糊状面汤,添上熬好的茶叶、姜、霍香水,微熬20多分钟倒入碗中,看上去酽酽的、浓浓的,不糊不清,均匀成红褐色。调上香脆的调料,透着浓浓的清香。肉丁沉在碗底是第一层,鸡蛋浮在第二层,豆腐、洋芋丁浮在第三层,核桃仁、锅巴浮在第四层,表面是麻花、黄豆等为第五层,堪称略阳五层楼罐罐茶。食用时,喝了一层又一层,回味无穷。这种调料在烹制中十分考究,就象领导处理问题一样要把握好火候。否则,调料要么炸的过干,浮在表面,要么炸的不够火候,沉在碗底,就喝不出“五层楼”的感觉。

喝着爽口的茶,嚼着香脆的调料,边喝边吃烤黄的馍块,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由于用料健胃、舒活神经、提神、增热,有一定保健作用,冬天,喝了罐罐茶一天都感觉浑身暖和。年长的山民饮茶成瘾,如有一天不喝茶,就感觉一天到晚无精打彩,恹恹欲睡,干活无力,象缺少了什么似的。姑娘小伙们饮茶后,脸上泛起红晕,青春旺盛。国务院督学专家来略阳验收九年义务教育工程时,喝了略阳罐罐茶,意犹未尽,即兴赋诗:“东西南北大鱼虾,不如略阳罐罐茶”。走出略阳的后生,常常忘不了浓浓的油茶情,当他们下了略阳的火车,第一件事就是去西街饮食摊喝久别的罐罐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略阳杜仲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杜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略阳杜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为中药材。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杜 图1 略阳杜仲干制品

.仲有:“味辛,平、无毒。治腰脊痛,补中、益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之药效,是传统名贵中药材。

陕西略阳是杜仲的原生地、适生区,是杜仲的中心产区,发展历史悠久,自1983年全国木本药材会议上国家把略阳确定为杜仲重点基地县以来,略阳利用长防长治、扶贫开发、拍卖四荒地、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政策给予,大力发展既能作药材又能保护环境的乔木树种。2008年全县地存杜仲58.6万亩(1.29亿株,人均4亩890株),占全国杜仲地存总量的1/8,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杜仲之乡”。. 2008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略阳县杜仲种植面积达3.6万公顷,存量1.29亿株,占全国杜仲产量的12.5%,是全国第一杜仲大县。

保护范围

略阳杜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略阳县城关镇、横现河镇、金家河镇、郭镇镇、西淮坝乡、接管亭镇、何家岩镇、硖口驿镇、黑河坝乡、两河口镇、仙台坝乡、观音寺乡、渔洞子乡、白石沟乡、九中金乡、徐家坪镇、马蹄湾乡、白水江镇、白雀寺乡、乐素河镇、史家院乡等21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略阳仙人洞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仙人洞(也称“八仙洞”)地处略阳县白水江镇长峰村,位于略阳县、徽县交界处,靠近嘉陵江、宝成铁路和309省道(略徽段),景点面对嘉陵江和古仙人关、古吴王城遗址,山河壮观,风光绮丽。洞内岩容地貌发育良好,保存完整,规模宏大,造型独特,且在三个大洞之内,大洞套小洞,洞中又有洞,相互连接,深入山体,神秘壮丽,五颜六色的石钟乳、石笋密布在曲折离奇的洞穴中,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历史上宋代名将吴玠、吴璘集兵附近镇守仙人关,抵御金人达40余年,至今留有古遗址。附近有前龙山,位于略阳县白水江镇北,东倚江镇八景之一药水疗疾,北靠白羊仙子之府邸洞天;自青岗峻岭委婉而下,形似巨龙入水,直奔嘉陵,其间松柏密布,花草丛生,空气怡人,景色清幽,宛若仙境;有“无此山而嘉陵不秀,无此山而江镇不美”之说。在长峰村北侧,与甘肃徽县交界处筑有营堡,后人称“吴王城”,此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交相辉映,十分具备旅游特色。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修建宝成铁路,所需器材及生活用品全靠江运,宝成铁路1956年元旦通车略阳,半年多世纪以来“夕发兴州城,一梦到长安”,坐在安适的火车上,已难感受到昔日在“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蚕丛云栈上跋涉的艰险,听不到远去的满江号子声了。现在的白水江镇交通更加便捷,十天高速白水江至略阳段去年已经开通,铁路也依然在运行中,到白水江镇可有更多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略阳黄精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黄精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略阳黄精是陕西汉中略阳县的特产。略阳县五龙洞镇黄精基地顺利通过国家GAP现场认证,成为该县继地理标志产品天麻的种植基地首家获得认证后的第二个通过国家GAP标准认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成为当地农民又一增收致富“金饭碗”。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在古代的药典里,黄精是一味神奇的延年益寿、药食两用之珍品。略阳县黄精基地是该县与陕西步长制药集团合作共建的规范化药源种植基地,目前规范化种植面积达1.5万亩,林下种植和野生扶育4.5万亩,年需求量1000多吨。该县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中积极扶持新兴产业中药材种植深加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兴州街道办事处、横现河街道办事处、金家河镇、接官亭镇、白水江镇、徐家坪镇、两河口镇、硖口驿镇、乐素河镇、郭镇、西淮坝镇、马蹄湾镇、五龙洞镇、仙台坝镇、观音寺镇、黑河镇、白雀寺镇共17个镇(街道办事处)145个行政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宝成铁路略阳段遗址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宝成铁路略阳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宝成铁路略阳段遗址

时代:现代

地址:汉中市略阳县徐家坪镇大地边村

保护范围:废弃段铁路本体及附属建筑物。

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100米。

2014年,宝成铁路略阳段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徐家坪镇:徐家坪镇地处东经106度,北纬33.6度;位于略阳县城西北18公里处,东与原白石沟乡接镶,西连郭镇木瓜院,南邻金家河、横现河镇,北临马蹄湾、西淮坝镇,平均海拔716米,总面积204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16257亩。全镇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72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总户数3472户,农业人口13087人。基本农田16327亩,退耕还林面积9119。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略阳响水沟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水沟位于略阳县城东南16.4公里的何家岩镇观音堂村,沟口距勉康公路(309省道)约300米,常年流水,因水冲石壁声响震天,回音悠远,故名响水沟。这里山岭青翠,层峦叠嶂,飞瀑流潭,风光宜人。沿沟溯源而上,沟长约4.5公里,有30余处石潭、瀑布、怪石,整条沟里的床皆由岩石构成,在水流的冲刷下,形成了不同形状的石沟石壑、石槽石盆、石盂石坑,形状各异,非常有趣。石坑由水流冲击形成,底圆壁陡,积水成潭,出水处有一开放形壑口,人可进入其内。有多处需攀爬岩壁而上,其难、其险不亚于华山之途。响水沟以“新奇、惊险、夏凉”为特色,沟深水急,潭多路曲,适合猎奇、探险,很刺激,很爽快,同时沟内有浩瀚的竹海、清朝末年的土寨、练兵的赛马场,还有珍惜的动植物,已列为省级生态建设示范项目。平均海拔1300米,年降雨量11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5℃,环境优美,被誉为“小九寨”。

响水沟所在村落观音堂,气候宜人,植被丰美,风景如画,系羌族先民聚居地,异族民风尤存,地域特征显著。这里风光秀丽,适合大众游览,休憩身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略阳浆粑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玉米延伸的食品很多,在原来以粗粮为主的年代,是人们的主食。浆粑是略阳农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将玉米改良衍生出的特有饭食,现在仍是人们改善口味的特色饮食之一。浆粑的做法是把嫩玉米打磨呈乳汁状,煮熟做成甜丝丝、酸溜溜的食品,叫人越吃越爱吃,吃浆粑时最好是搭些红薯或洋芋,先把红薯或洋芋放入水中煮软,再把浆粑放入开水中煮,锅里热气腾腾地股气泡,股股乳香扑鼻,令人流馋。也可以将浆粑上笼蒸成浆粑馍或是在油锅里炕成浆粑饼,又是另外一种风味。虽是时令时节的一道小吃,但偶尔吃一回,也是别致新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略阳灵岩寺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灵岩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灵岩寺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城灵岩路3.5公里处嘉陵江东岸的玉文山腰,自古以来享有"灵崖洞天"的美誉。它依托山崖两个天然溶洞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构成一处独有神韵的佛教灵示圣地而著称陕、甘、川三省,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灵岩寺又名"灵崖寺"、"药水岩"始建唐开元年,是陕南第一大佛洞,洞中流水潺潺,古称"药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灵岩寺内摩崖石刻多达130余通素有"小碑林"之称,尤以《甫阝阁颂》的八分汉隶享益书法金石学界,国际友人和书家学者每年都来目睹其书采书韵,叹为观止。据洞内摩崖刻石和《明·嘉略阳县志》所载:灵崖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它以两个天然的大洞穴著称,吸引着历代文人骚客。唐代大诗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拭都曾泛舟嘉陵江,一游灵崖。灵岩寺内的摩崖刻石,是研究书法和历史的一个天然实物宝库。著名的摩崖刻石有东汉摩崖刻石《南阁颂》,大唐开成题记,灵崖叙别记,宋哲宗御书"忠清粹德之碑",我国迄今最早的交通规则--"仪制令"古刻,杜甫诗刻,《白骨塔序》碑及灵崖宋代以胶石刻(25块)等。

灵崖寺前洞洞口高约25米,宽50多米,进深约l00米。洞口崖边拔地而建的望江楼,绚丽多彩。内洞有一尊大金佛像,佛身金光闪闪,据说这是陕南最大的一尊佛像。佛像身后还有一个更深的洞,便是金龟洞。洞内一片漆黑,让人感觉稍微把头抬起一点准会撞破额角,擦破鼻子。洞内有一个大的金龟,神态温和。

两洞之间有一泉,向西流入嘉陵江,据说泉水,能上清头目,中须肠胃,具有清心明目之功效,因此而叫"药水"。此洞之右即"药水崖",每逢春夏,鸟语花香,游人留连。

在后洞有一尊体态丰满的慈祥沉睡的钟乳天然大佛。这形象逼真的天然钟乳大佛,身披袈裟,慧眼紧闭,袒胸露腹,赤脚侧卧。在洞内暗淡、恬静、幽冥的气氛中,这尊千年睡佛身边,曾流传着:你哪里痛,就把睡佛哪里模一下,立即就好。至今,游人还是手抚睡佛,祈求祝愿。在后洞的睡佛旁边,是直立着的一根天然形成的钟乳石柱,仿佛支撑着整个天然洞穴。据说,模了"石柱",可以成为栋梁之材,游人纷纷扶柱相摸,久而久之,使这根天然的石柱日愈光亮,阳光射入,银光闪闪,故人称"玉柱"。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城东南3公里处灵岩路中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略阳鸡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略阳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肉用型品种。主产于陕西省略阳、勉县等地。在陕西省秦岭以南的宁强、城固、洋县、西乡等地的山区和丘陵区均有分布。该鸡种以体大、肉多、肉好和乌皮而著称,当地群众还惯用乌皮鸡与中草药炖食滋补身体。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出土的东汉至南宋时期的陪葬品中,有大量陶鸡器皿。其中有雏鸡、成年鸡和带雏母鸡,形态多样,彩陶公鸡羽毛绚丽,体格魁梧。此外,《重刻汉中府志》(1814年)中也有记载,说明略阳鸡已有1900多年历史。

外貌特征:体躯略偏长,胸部较宽,羽毛较松。冠型单冠,少数玫瑰冠,冠黑色、紫红色和红色,肉髯颜色与冠色一致。虹彩栗色、黑色。喙黑色,稍弯曲。公鸡羽色呈黑色、红色、白色;颈羽、鞍羽富有光泽,瑶羽发达,除白羽鸡外,均为黑色。母鸡羽毛颜色复杂,以黑色、麻花、白色为主。尾羽较短。皮肤白色或乌色。胫、趾乌色,少数鸡有胫毛。雏鸡绒羽有黑、麻、白、灰等色,麻花鸡背部绒毛有2-3条黑褐色线条。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39克;30日龄189克;60日龄公鸡617克,母鸡546克;90日龄公鸡1225克,母鸡1009克;120日龄公鸡1788克,母鸡1375克;150日龄公鸡2402克,母鸡1679克;成年公鸡2800克,母鸡2500克。120日龄公鸡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5.6%,母鸡82.3%;120日龄公鸡平均全净膛屠宰率80.4%,母鸡77.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鸡平均开产日龄240天。500日龄平均产蛋73枚,平均蛋重60克。平均蛋壳厚度0.36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34。蛋壳褐色,少数白色或青色。公鸡平均性成熟期120天。公母鸡配种比例1:(10-12) 。平均种蛋受精率79.3%,平均受精蛋孵化率77.7%。母鸡就巢性很强,每次平均就巢持续期23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故道略阳段遗址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故道略阳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故道略阳段遗址

时代:战国—清

地址:汉中市略阳县徐家坪镇朱儿坝村、大地边村

保护范围:(1)枣林坝段:南北150米,(2)白崖段:遗址本体。

建设控制地带:(1)枣林坝段:A区外延东以废弃铁路为界,西以嘉陵江江心为界,南至宝成铁路枣林坝新桥,北至栈道本体以外100米处。(2)白崖段:A区外延东以栈道及山崖为界,西至嘉陵江,南至栈道外100米处,北至朱儿坝。

2014年,故道略阳段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朱儿坝村:朱儿坝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