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电磁波防鼠器(最新20篇)

浏览

6669

文章

32

篇1:SEM电磁波辐射防护卡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SEM电磁辐射防护卡已获得国家材料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号:ZL97108989.2;ZL200720118691.0。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SEM电磁辐射防护卡的功效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SEM电磁波辐射防护卡的消费群体

SEM电磁辐射防护卡适用于所有视屏作业场所的人员、电脑操作人员等。(电脑、视屏等产生的电磁波的频段为400-3000(MHZ))

特别需要注意防电磁辐射危害的工作群体:1、电子、信息、雷达等发射机房的工作人员;2、采用高频或微波设备生产的工作人员;3、使用电子设备、计议器生产的工作人员;4、电脑操作、使用人员;5、工作、生活在强辐射区的儿童、老人免疫力低下的人群;6、未婚青年男女及孕妇;7、处于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人群;

SEM电磁波辐射防护卡的功效和作用

消除电磁辐射危害,保护电脑操作者、视屏作业人员的健康。

SEM电磁波辐射防护卡的使用寿命

深圳先声科技的电磁辐射防护卡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测试,其结论:

经按GB2423-1995、Q/SX2001001-1998进行寿命老化试验,SEM003电磁辐射防护卡电磁波吸收性能无明显变化。

经破坏试验,材料有明显老化现象,柔韧性明显降低。

经本次检测验证、加速寿命试验表明,在常温常压下,SEM003电磁辐射防护卡有效使用期不小于6年。

SEM电磁波辐射防护卡的使用方法

面对电子视屏设备(电脑、电视、学习机等)时,将卡佩带在胸前位置或放在胸前口袋里 面,也可以把电磁辐射防护卡放在辐射源与人体之间。

切勿折断或在水中浸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怎么修改路由器的电磁波波长增强路由器穿墙能力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换了个无线路由后,发现信号很弱,上网速度越来越慢。

因为隔了一堵墙,信号弱的惊人。想到电磁波波长越短,穿墙能力就越强。所以到路由器的设置界面把无线信号的频率调到最大。果然,信号一下就上来。再也不用担心穿墙信号弱了。下面的截图是FWR310路由器设置界面的方法,其他的路由器也是大同小异。知道原理就很简单了。

按框里的图就能找到设置的地方。

这里是把频段带宽设置成40MHZ,这个路由器最大就是40MHZ。越大穿墙能力越强。原来是自动,所以很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睡觉手表电磁波会影响睡眠吗 电磁波是什么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手表会释放电磁波,对神经系统造成干扰,睡觉手表电磁波会影响睡眠。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传播形式。生活的周围有许多电磁波的来源,如手机、电视、微波炉等。手表也是一种电子设备,会通过电磁波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手表释放的电磁波辐射强度相对较低,远远低于一些高功率设备,如手机和微波炉。手表释放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是否显著,仍存在争议。一些研究指出,手表电磁波辐射量太小,不足以对神经系统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另一些研究则指出,手表电磁波可能会对睡眠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不同人对电磁波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一些人可能对电磁波非常敏感,即使是低强度的辐射也会引起不适。而其他人可能对电磁波比较耐受,对其影响较小。手表电磁波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否显著,可能与个体差异有关。

使用手表的时间和频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每天都长时间佩戴手表,并且经常接触到辐射,那么电磁波对神经系统的潜在影响可能更大。然而,如果只是偶尔佩戴手表,或者仅在需要时使用它,那么电磁波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是否佩戴手表以及使用频率。

还需要考虑到睡眠时佩戴手表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佩戴手表可能会对睡眠产生干扰,无论是因为手表本身所释放的电磁波,还是由于戴着手表导致的不适感。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手表的震动或噪音会干扰人们的入眠和睡眠质量。在睡觉时最好摘下手表,以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

尽管如此,为了保证自己的健康和良好的睡眠,可以考虑摘下手表或减少佩戴手表的时间和频率。科学界仍在对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也应该关注相关的最新发现和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电磁波和超声波的区别

全文共 2721 字

+ 加入清单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波,声波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电磁波是由电磁感应产生的能量波。常作为信息载体,如手机信号。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超声波

我们知道,当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音。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16~20,000赫兹。因此,当物体的振动超过一定的频率,即高于人耳听阈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出来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5兆赫。

虽然说人类听不出超声波,但不少动物却有此本领。它们可以利用超声波“导航”、追捕食物,或避开危险物。大家可能看到过夏天的夜晚有许多蝙蝠在庭院里来回飞翔,它们为什么在没有光亮的情况下飞翔而不会迷失方向呢?原因就是蝙蝠能发出2~10万赫兹的超声波,这好比是一座活动的“雷达站”。蝙蝠正是利用这种“雷达”判断飞行前方是昆虫,或是障碍物的。

我们人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学会利用超声波,这就是利用“声纳”的原理来探测水中目标及其状态,如潜艇的位置等。此时人们向水中发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超声波,然后记录与处理反射回声,从回声的特征我们便可以估计出探测物的距离、形态及其动态改变。医学上最早利用超声波是在1942年,奥地利医生杜西克首次用超声技术扫描脑部结构;以后到了60年代医生们开始将超声波应用于腹部器官的探测。如今超声波扫描技术已成为现代医学诊断不可缺少的工具。

医学超声波检查的工作原理与声纳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将超声波发射到人体内,当它在体内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及折射,并且在人体组织中可能被吸收而衰减。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与结构是不相同的,因此其反射与折射以及吸收超声波的程度也就不同,医生们正是通过仪器所反映出的波型、曲线,或影象的特征来辨别它们。此外再结合解剖学知识、正常与病理的改变,便可诊断所检查的器官是否有病。

目前,医生们应用的超声诊断方法有不同的形式,可分为A型、B型、M型及D型四大类。

A型:是以波形来显示组织特征的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器官的径线,以判定其大小。可用来鉴别病变组织的一些物理特性,如实质性、液体或是气体是否存在等。

B型:用平面图形的形式来显示被探查组织的具体情况。检查时,首先将人体界面的反射信号转变为强弱不同的光点,这些光点可通过荧光屏显现出来,这种方法直观性好,重复性强,可供前后对比,所以广泛用于妇产科、泌尿、消化及心血管等系统疾病的诊断。

M型:是用于观察活动界面时间变化的一种方法。最适用于检查心脏的活动情况,其曲线的动态改变称为超声心动图,可以用来观察心脏各层结构的位置、活动状态、结构的状况等,多用于辅助心脏及大血管疫病的诊断。

D型:是专门用来检测血液流动和器官活动的一种超声诊断方法,又称为多普勒超声诊断法。可确定血管是否通畅、管腔有否狭窄、闭塞以及病变部位。新一代的D型超声波还能定量地测定管腔内血液的流量。近几年来科学家又发展了彩色编码多普勒系统,可在超声心动图解剖标志的指示下,以不同颜色显示血流的方向,色泽的深浅代表血流的流速。现在还有立体超声显象、超声CT、超声内窥镜等超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并且还可以与其他检查仪器结合使用,使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超声波技术正在医学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它将更加完善,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频率高于20000 Hz(赫兹)的声波。研究超声波的产生、传播 、接收,以及各种超声效应和应用的声学分支叫超声学。产生超声波的装置有机械型超声发生器(例如气哨、汽笛和液哨等)、利用电磁感应和电磁作用原理制成的电动超声发生器、以及利用压电晶体的电致伸缩效应和铁磁物质的磁致伸缩效应制成的电声换能器等。

猜你喜欢

电磁波

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 在高频电磁振荡的情况下,部分能量以辐射方式从空间传播出去所形成的电波与磁波的总称叫做“电磁波”。在低频的电振荡中,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反回原电路而没有能量辐射出去。然而,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反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电磁波为横波。电磁波的磁场、电场及其行进方向三者互相垂直。电磁波的传播有沿地面传播的地面波,还有从空中传播的空中波。波长越长的地面波,其衰减也越少。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也越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中波或短波等空中波则是靠围绕地球的电离层与地面的反复反射而传播(电离层在离地面50~400公里之间)。振幅沿传播方向的垂直方向作周期性交变,其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波本身带动能量,任何位置之能量功率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其速度等于光速(每秒3×1010厘米)。光波就是电磁波,无线电波也有和光波同样的特性,如当它通过不同介质时,也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及吸收等等。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距离最近的电场(磁场)强度方向相同和量值最大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电磁波的波长。电磁波的频率γ即电振荡电流的频率,无线电广播中用的单位是千赫,速度是c.根据λγ=c,求出λ=c/γ.

电可以生成磁,磁也能带来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所以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人们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果把每个波段的频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话,它们是工频电磁波、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r射线。

用的波长在10~3000米之间,分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等几种。传真(电视)用的波长是3~6米;雷达用的波长更短,3米到几厘米。电磁波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各种光线和射线,也都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其中以无线电的波长最长,宇宙射线的波长最短。

无线电波 3000米~0.3毫米。

红外线 0.3毫米~0.75微米。

可见光 0.7微米~0.4微米。

紫外线 0.4微米~10毫微米

X射线 10毫微米~0.1毫微米

γ射线 0.1毫微米~0.001毫微米

宇宙射线 小于0.001毫微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电磁波驱鼠器原理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驱鼠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可分为物理学灭鼠、化学灭鼠、生物学灭鼠和生态学灭鼠,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电磁波驱鼠器原理吧。

老鼠、蝙蝠这类动物都是以超声波进行沟通的,鼠类的听觉系统非常发达,对超声波非常敏感,能在黑暗中判断声音的来源,幼鼠在受到威胁时可发出30-50kHz的超声波,在没睁眼时就能靠发出的超声波和回声回巢,成年鼠在遇到危机时可发出一种超声波呼救,在交配时也可发出超声波表示快乐,可以说超声波是鼠类的语言。鼠类的听觉系统是在200Hz-90000Hz,如果能利用一种强大的高功率超声波脉冲对鼠类听觉系统进行有效的干扰和刺激,使其无法忍受,并感到恐慌及不安,表现出食欲不振、逃离、甚至抽搐等症状,从而就能达到将该鼠类驱除出他们活动范围的目的。

电磁波驱鼠器是一种利用专业的电子技术设计和经过科学界对鼠类的多年研究,研制出能够产生20kHz-55kHz超声波的一种装置,该装置所产生出的超声波能够在50米的范围内有效刺激并能够导致鼠类感觉到威胁及不安。

这种技术来自于欧美先进的害虫防治观念,使用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无鼠、无害虫的优质空间”,创造害虫、老鼠等无法生存的环境,迫使他们自动迁移,无法在防治区范围内繁殖生长,达到根除老鼠、害虫的目的。

电磁波驱鼠器优势

(1)使用特殊IC回路震荡和高分贝转换器,寿命长,耗电少,适合长时间使用。

(2)老鼠最怕的是变频扫描复合超声波。

(3)不含化学原料及危险装置,驱鼠器仅干扰老鼠的神经系统而不会对人体和宠物产生不良影响,无公害,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4)不用安装插电即可,免维修,操作简单方便。

(5)立体空间的驱鼠效果能达到纵横面任何方向。

(6)此产品超声波20-65KHZ不在人类和家禽的听觉范围内,也不会干扰家用电器。

(7)可变换放射器的角度,让老鼠无处可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可见光属于电磁波吗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生存都离不了光,因此人们对于光的研究由来已久。根据人的感知来分类,光可以简单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比如阳光,灯光等等;不可见光顾名思义就是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光,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紫外线、红外线、远红外线等。

光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正在”这个条件必须具备,光源可以是天然的或人造的。物理学上指能发出一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包括可见光与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等不可见光)的物体。光源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热效应产生的光。太阳光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蜡烛等物品也都一样,此类光随着温度的变化会改变颜色;第二类是原子跃迁发光。荧光灯灯管内壁涂抹的荧光物质被电磁波能量激发而产生光。此外霓虹灯的原理也是一样。原子发光具有独自的特征谱线。科学家经常利用这个原理鉴别元素种类。第三类是物质内部带电粒子加速运动时所产生的光。譬如,同步加速器(synchrotron)工作时发出的同步辐射光,同时携带有强大的能量。另外,原子炉(核反应堆)发出的淡蓝色微光(切伦科夫辐射)也属于这种。

由此可见,只要是光线都是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其在真空中的光速都一样。因此可见光属于电磁波。更多的光污染知识介绍,更多光污染的种类有哪些请大家继续关注的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干扰电磁波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电磁波是一种在空间传播的波,它由变化的磁场产生垂直变化的电场,再由变化的电场产生垂直变化的磁场,这样不断地由近及远进行传播,那么干扰电磁波如何屏蔽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屏蔽和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缩写EMC,就是指某电子设备既不干扰其它设备,同时也不受其它设备的影响。电磁兼容性和我们所熟悉的安全性一样,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安全性涉及人身和财产,而电磁兼容性则涉及人身和环境保护。

电磁波会与电子元件作用,产生干扰现象,称为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例如,TV荧光屏上常见的“雪花”,便表示接受到的讯号被干扰。

屏蔽就是对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属的隔离,以控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具体讲,就是用屏蔽体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用屏蔽体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因为屏蔽体对来自导线、电缆、元部件、电路或系统等外部的干扰电磁波和内部电磁波均起着吸收能量(涡流损耗)、反射能量(电磁波在屏蔽体上的界面反射)和抵消能量(电磁感应在屏蔽层上产生反向电磁场,可抵消部分干扰电磁波)的作用,所以屏蔽体具有减弱干扰的功能。

(1)当干扰电磁场的频率较高时,利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中产生的涡流,形成对外来电磁波的抵消作用,从而达到屏蔽的效果。

(2)当干扰电磁波的频率较低时,要采用高导磁率的材料,从而使磁力线限制在屏蔽体内部,防止扩散到屏蔽的空间去。

(3)在某些场合下,如果要求对高频和低频电磁场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时,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组成多层屏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电磁波和电磁辐射有什么不同?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家庭中的电磁辐射也越来越大了,而很多人对于电磁波与电视辐射的定义并不是很清楚,容易混淆,那么究竟什么是电磁波?什么是电磁辐射?二者有何区别呢?接下来小编就来讲讲电磁波和电磁辐射有什么不同的辐射污染小知识。

电磁波和电磁辐射区别

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电磁辐射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很常见,电磁辐射即电磁能量以电磁波形式或者光量子形式发射或泄漏到空间的现象。它的传播速度即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光速。举例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基站就会向四周辐射电磁波。电磁辐射根据频率或波长分为不同类型,这些类型包括(按序增加频率):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波长最短的伽马射线仅为千分之一纳米,而最长的无线电波波长长达数十米,医院里CT机的X射线波长在1纳米左右。用来杀菌消毒的紫外线比可见光波长短,烤箱产生的用来加热食物红外线的波长则比可见光波长长,此外还有微波炉产生的波长为厘米量级,而收音机接受的短波波长为米量级。

电磁波是以小微粒光子作为载体的。高频率(短波长)电磁波的光子会比低频率(长波长)电磁波的光子携带更多的能量。光子的能量不足以破坏分子化学键的电磁场称作“非电离性辐射”,组成我们现代生活重要部分的一些电磁场的人造来源,像电力、微波、无线电波等,在电磁波谱中处于相对长的波长和低的频率一端,它们的光子没有能力破坏化学键,这类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要小很多。一些电磁波的每个光子携带的能量可以大到拥有破坏分子间化学键的能力,被称作“电离性辐射”,在电磁波谱中,X光和伽马射线具有这种特性。这两种射线虽让在医学上很常用,但照射过量就会损害健康。通常意义上所指有电磁辐射特性的电磁波是指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而X射线及伽马射线通常被认为是放射性辐射特性的。

电磁波伴随的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当其能阶跃迁过辐射临界点,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辐射,此阶段波体为光子,太阳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可见的辐射形态,电磁波不依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同于光速。而电磁辐射由低频率到高频率,主要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波长380~780nm)。电磁辐射量与温度有关,通常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或粒子都有电磁辐射,温度越高辐射量越大,但大多不能被肉眼观察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什么有关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299792.458km/s,约等于每秒30万千米,是宇宙间物质运动的最快速度。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波长和频率的乘积。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公式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公式为:波速=波长×频率。其中,波速一般用c表示,光速是一个常量,真空中约等于3×10^8m/s。频率一般用f表示,单位为Hz,1MHz=1000kHz=1×10^6Hz。波长用m表示。

真空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c—大约30万千米每秒,是宇宙间物质运动的最快速度。c是物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常数,目前公认的数值是:c=299792.458km/s≈3×10^×8m/s。电磁波频率的单位也是赫兹(Hz)。但常用的单位是千赫(KHz)和兆赫(MHz)。

电磁波的应用范围

电磁波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比如无线电广播与电视、“特定电磁波谱”等。电磁波还应用于手机通讯、定位、家电红外波、卫星信号、导航、遥控、工业、医疗器械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电磁波对猫咪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全文共 107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田园猫

因科技发达,电子产品发展的迅速,应用也比较广泛,但不利的是电子产品所放射出来的辐射对人与动物的身体有健康危害。由于猫咪喜欢在温热的地方休息,而电子产品在运转的时候会产热,因此当我们看到猫咪在微波炉、电视机、电脑等电器中休息时不会再疑惑了吧!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电磁波辐射对猫咪的健康危害,让猫咪远离电子产品。

一、电磁波辐射的危害

1.身体容易疲劳

长时间使用电脑之后,感到身体疲劳、眼睛疲倦、肩痛、头痛、想睡、不安,这些都是电磁波的影响,猫咪长时间与运行的电脑接触同样也会出现这样情况。

2.免疫机能下降

电磁波会使动物体的免疫机能下降、动物体中钙质减少,并引致异常生产、流产、视觉障碍、阻碍细胞分裂如癌、白血病、脑肿瘤等。

3.会扰乱内分泌

电磁波会散发出一种扰乱动物体状态的正离子。对内分泌系统,听觉,物质代谢,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均可产生不良影响。

二、家电辐射强弱分类

1.低频家电辐射

使用电动剃须刀、吸尘器、洗衣机、电熨斗、咖啡机、加湿器、电吹风、空调、电饭煲、电磁炉、搅拌器、电热毯、日光灯、电冰箱等,时间越短越好,尽量避免在猫咪跟前使用。

2.隔离中频家电

笔记本电脑辐射集中在键盘上方,最好使用外接键盘。液晶电视比传统电视辐射小但也危险。

3.微波频段小心

手机、微波炉。手机使用频率高,辐射强度大,在使用的时候与猫咪接触,无形中也让猫咪受到了危害。微波炉微波辐射会扰乱中枢神经系统,眼睛不直视要距离半米以上。

中华田园猫

三、如何减少电磁辐射对猫的伤害

1.远离家中电器

让猫对家中各种电器,保持安全距离,靠近马上警告,养成习惯让猫咪不靠近电视机、电脑、冰箱等辐射较强电器。

小百科:使用微波炉,电热器,也不要让猫猫靠近或躺卧。

2.保持荧幕距离

猫咪喜欢看主人,都会躺卧在电视或电脑上或抱在腿上等行为要及时纠正。电磁辐射最大的是荧幕两侧和顶部。所以也别让猫靠近或躺着。

3.不使用要关掉

饲主要养成好习惯,暂时不使用电脑,要将荧幕关掉。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太集中。电线收好,别让猫咪不小心触碰家电。

4.家中电子产品的购买需注意

购买电脑或电视机时,注意购买液晶显示屏类的,不仅辐射小猫咪也爬不上去。

不让猫咪躺卧坐在正处于运行状态中的电脑和电视机上;如果猫咪靠近正在使用电脑中的你,你可以让他在你的腿上或者在你电脑屏幕的正前方(后一种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家里正在运转中的微波炉,也不要让猫咪靠近或躺卧,因为即使紧闭炉门,也有少量微波辐射,这时候猫咪不适合呆在那里。

所以不要忽视家中的大大小小电子产品,有些伤害都是无形中带来的。让猫咪远离电子产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你我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电磁波治疗器烤灯一次多长时间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电磁波治疗装置加热灯,照射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

电磁波治疗仪主要利用电磁和热疗来改善浅表软组织的血液循环,对局部软组织有消炎消肿的治疗作用。在临床治疗中,每次照射时间约为15-20分钟,因为长期或频繁使用电磁波治疗仪会引起过热,严重时会导致烧伤、局部疼痛和水泡。应该注意的是,电磁波治疗装置主要针对慢性炎症,而急性创伤性肿胀,或急性炎症和肿胀更为明显,一般不适用,容易引起局部渗出增加,不利于组织恢复。

当使用电磁波治疗设备时,被照射部分需要完全暴露,但是当照射面部时,患者应该佩戴保护眼镜或眼罩来保护双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手机电磁波有可能造成孩子患“脑瘤”,是真的吗?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手机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是同时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危害,尤其是对儿童,手机有非常强烈的电磁波,而这种电磁波首先伤害的就是儿童。那么手机电磁波有可能造成孩子患“脑瘤”,是真的吗?

法卫生部劝告少用手机

据法国电信和邮政管理局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法国手机用户达到554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7%。而在此之前,法国卫生部曾劝法国手机用户尽量少用手机,如果一定要使用最好保持15厘米的距离,并且警告人们说,有研究结果表明,将手机装在裤子口袋中的男性的精子数量要比别的男性少30%。

除此之外,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手机电磁波可能诱发脑瘤

克莱蒙-费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将西红柿置于手机的电磁波辐射中10分钟后,西红柿分泌了一种生物学家们十分熟悉的“紧张分子”,这种物质只有在植物腐烂的时候才会出现。经过推理,科学家们认为,手机的使用很可能会诱发人类的脑瘤、听觉神经癌和不育症的发生。

法国卫生部长罗塞里尼·巴切洛特-纳尔奎因认为,尽管手机电磁波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但是手机对人体的危害还是不能排除的。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07年三月的一份报告中称,据现有检测表明,长期暴露在手机的无线电频率或微波辐射之下不会对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可是一项卫生专家却持反对意见:不少癌症的潜伏期可达十年以上,这些短期内的实验是不可能说明问题的。因此,大家在使用手机时还是最好留意些。

所以,一定要让智能手机远离儿童,一是尽量避免儿童长时间的玩手机,还有,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尽量让孩子远离手机,更不要随手把手机放到枕头下面,这样手机的电磁波同样会有很强的辐射。如果你对儿童居家防触电方面的知识还有更多想了解的,请到本安全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电磁波正交极化,电磁波正交极化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电磁波正交极化,电磁波正交极化原理是什么?

电磁波辐射的电场矢量方向可按旋转或线性方式变化,对应的两种电磁波分别被称为圆极化波和线极化波。圆极化包含相互正交的左旋和右旋两种极化方式,线极化包含相互正交的水平和垂直两种极化方式。

在相同的频段同时使用水平和垂直(或者左旋和右旋)这两种相互正交的极化方式,被称为交叉极化频谱复用。采用交叉极化频谱复用方式的通信卫星可以双倍利用频谱资源。

地区性和国内通信卫星多采用双线极化复用方式。国际卫星组织的C频段转发器多采用双圆极化复用方式。

国际电联分配的电视直播频段采用双圆极化复用方式。由于圆极化电波在穿越雨区时,更容易产生去极化效应,降低交叉极化隔离度。国际电联规定,广播卫星在经过协调后,也可以改用双线极化复用方式。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主要由抛物面天线,馈电源,卫星接收机,变频器、低噪声放大器等装置组成,其工作过程为:抛物面天线接收到微弱的信号,经抛物面无线的反射汇聚到其焦点,由馈电源(馈源)输送至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送入变频器,把信号频率降为950MHz~1450MHz,然后经同轴电缆送到卫星电视接收机,选择一个频道的节目再经放大混频,解调等送入监视器或电视地面传输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如下图所示: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抛物面天线的作用是把微弱的卫星电视信号聚焦在其焦点上,在其焦点处可以使信号强度增加20万~50万倍。要把天线准确的对准卫星的发射波束,同一地区,接收不同卫星的电视信号,或不同地区接收同一颗卫星的电视信号,抛物面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是不一样的。接收天线的方向与该卫星的位置(经度)、接收点的位置(经度、纬度)有关。在调试时要根据卫星的资料,调整天线的俯仰角和方位角,使天线对准转发器的方向,同时用监视器观察电视信号的质量,调好后要拧紧固定螺丝把天线位置固定下来。抛物面天线有板状和网状之分,板状增益,但重量重、风阻大,对安装基座的强度有一定的要求,适合在地面安装;网状增益小,但重量轻,价格低、风阻小,对安装基座无特殊要求,可安装在楼顶等位置。天线口径从1.2米~8米有多种型号,直径越大,接收汇聚效果越高。一般个体接收可以使用直径在2m以下的天线。

馈源的作用是用来接收天线汇集反射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高频电流。为了提高卫星的传输容量减少干扰,卫星广播使用两个相互正交的电磁波,即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传送信号。为了使接收天线极化匹配,天线馈源极化器的极化方向要和卫星辐射的极化波的极化相同。

天线系统的调整一般是先调整好卫星接收天线的仰角、馈源的位置、馈源极化器的极化方向与极化角,在缓慢转动天线的方位角,在相应位置附近扫描,在监视器上看到图像清晰、声音洪亮、没有杂波与噪声。

从低噪声放大器,经过下变频后的信号虽经过两级放大,但仍很微弱,为了减少干扰,卫星电视接收机和抛物面天线的距离不要超过5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什么是电磁波谱?

全文共 1556 字

+ 加入清单

当爱因斯坦引入了光子概念时,一种特定光的波越短,它的光子就越强的规律就逐渐成形了。因此,光谱中波最长的红光的光子能量最弱。橙、黄、绿、蓝光的光子能量依次递增,紫光具有最强的光子能量。然而问题是,是否普通光的光子包含了所有的光子。

答案是不,事实上,这是从 1800 年威廉·赫歇耳发现光谱延伸到可见光外时起,近 200 年以来所了解到的信息。你将回想起,赫歇耳在光谱的不同部分放一个温度计以便观察能得到什么温度,他发现光谱中红光区以外的温度比光谱自身任何部分的温度都高,这表明在光谱红外区有某种看不见的辐射。此光就是红外辐射(指红光的下一级),这在有关温室效应的内容中已提过了。

1801 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扬最终证明,与其说是小微粒不如说是微小的波构成了光。1850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麦西唐尼·梅伦尼能证明红外辐射除了它的波更长且对眼睛无作用外,具有普通光的所有特性。一旦光子被理解,可认为所有红外光子都比可见光光子弱。

辐射光线也在光谱紫光以外存在。1801 年,德国物理学家约翰·威尔汉姆·里特正在试验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光可使某种银化合物变黑。他发现,当移向光谱紫光端时变黑就加速,但是比移出紫光区时要快。显然,也存在着紫外辐射(指紫光以外),虽然看不到它,目前我们知道紫外线与可见光相比波长较短,而且它的光子较强。

大约在 1870 年,詹姆斯·科勒克·麦克斯韦建立了四个方程式,描述了电学和磁学的所有特性,并指出这两个现象是一个电磁作用的不同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指出如果电磁场振动,那么它就产生一个以光速传播的波形。如果振动是固有速度,就产生了光本身,结果光被认为是电磁辐射的一个例子。

虽然,各种速度的振动能产生越来越长的波,不仅有红外辐射,还有远超过它的其他辐射类型,也能产生非常短的波,包括紫外辐射和超过紫外的波。也就是说,有一个电磁波谱,波从惊人的短延伸到难以置信的长,可见光只是其构成的很小一段。

麦克斯韦曾指出这么极端的辐射是存在的,科学家知道寻找什么并能够找到。1888 年,一个德国物理学家海因理查·鲁道夫·赫兹发现了波长远长于红外线的无线电波。1895 年,另一个德国物理学家威尔汉姆·康拉德·伦琴发现了波长远短于紫外线的 X 射线。然后,1900 年,法国物理学家保罗·尤尔理查·威拉德发现被放射性物质发射的辐射线中的γ射线,它是一种波长比 X 射线更短的电磁辐射。

无线电波光子比红外光子弱;X 射线光子比紫外光子强;γ射线光子更强。

恒星倾向于发射贯穿整个电磁波谱的光子。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只对波谱中很小的可见光波段敏感呢?

首先,一个像太阳的恒星释放出可见光区域中最大的辐射强度,所以由于依赖太阳的生活方式而得以发展的能接收这个波段且对其作出反应的感觉设备,是合理的。较冷的星,像红矮星,有大量较弱的红外辐射。较热的星,像大而厚的蓝白星,具有大量强紫外辐射。在这些热星中,非常剧烈的活动能产生非常强的爆发性 X 射线,甚至γ射线。

其次,尽管地球的大气层,对可见光而言透射性很好,但对电磁波谱中其他部分而言是不透光的,所以我们没有很多机会去发现光的其他类型。但可见光波谱附近的一些红外线和紫外线设法穿透过来了;例如,穿过大气层的紫外线比可见光强,而且能更有效地产生晒斑。20 世纪 50 年代初,人类开始发射火箭到大气层外,装有能记录不能穿透地球大气层的电磁波谱仪器的卫星,被投入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例如,通过研究太阳日冕发射的 X 射线,天文学家可以证明太阳的温度有几百万度。通过研究红外辐射,天文学家发现亮星天琴星座 a 星的尘带表明了行星物体的存在,并指导了褐矮星的研究。紫外线的发散以及偶然的爆发γ射线也都正在被研究。

然而,在天文学中,电磁波谱中最实用的部分无疑是无线电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电磁波驱鼠器有用吗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春季来临,有一种生命也开始进入了旺盛的繁殖阶段,那就是老鼠。老鼠的身上可能携带有细菌、寄生虫及过敏原,被老鼠污染过的食物,人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食,就很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应、乃至疾病发生,那么电磁波驱鼠器有用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电磁波驱鼠器是由电源、振荡器和压电蜂鸣器HA等部分电路组成。利用40kHz的超声波扫频信号,某范围内产生一定强度的声压,从而达到驱鼠的目的。电磁波驱鼠器还是蛮有用的,其各个网友评价都还是不错的,值得推荐。

电磁波驱鼠器的使用方法

1.驱鼠器正前方一米不要有障碍物挡住,以免超声波扩散不开,有死角。

2.驱鼠器离地面50cm到一米左右高度为最佳高度。

3.使用过程中不要频繁的挪动位置,一般以10天为一周期,使用10天左右,效果不明显再调整位置。

4.使用时门窗需打开,不然老鼠跑不出去。

注意:电磁波驱鼠器放置的时候,尽量放在老鼠频繁出没的地方,变频驱鼠功能是针对不同鼠类均有效的驱鼠方案,建议勾选,以达到最佳驱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红外线是电磁波吗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红外线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一种光线,既有优点也同时对我们的身体有伤害,特别是皮肤和眼睛。

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60纳米至1毫米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覆盖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的波段。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在通讯、探测、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俗称红外光。因此,红外线是电磁波。

红外线的优点主要是基于红外线的温热效应。在红外线照射下,组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红外线治疗慢性炎症时,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红外线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镇痛、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在治疗慢性感染性伤口和慢性溃疡时,改善组织营养,消除肉芽水肿,促进肉芽生长,加快伤口愈合。红外线照射有减少烧伤创面渗出的作用。红外线还经常用于治疗扭挫伤,促进组织肿张和血肿消散以及减轻术后粘连,促进瘢痕软化,减轻瘢痕挛缩等。

更多的光污染知识介绍,更多造成光污染的原因请大家继续关注的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电磁波驱鼠器价格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电磁波驱鼠器由电源、振荡器和压电蜂鸣器HA等部分电路组成。利用40kHz的超声波扫频信号,某范围内产生一定强度的声压,从而达到驱鼠的目的,那么电磁波驱鼠器价格是多少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据小编了解,电磁波驱鼠器价格在市场上并无统一标准,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下面小编就整理了一些品牌的电磁波驱鼠器价格,供大家参考:

一、RIDDEX:电子驱鼠器pestrepellingaid超声波/电磁波蚊虫驱赶器6.40

二、tv产品:驱蚊驱鼠器riddexpestrepellingaid超声波电子驱鼠6.35

三、最新款超声波驱鼠器电子灭鼠器连续捕鼠器大功率49.00

四、电猫:电子灭鼠器高压灭鼠器168.00

五、老鼠捕捉器效灭鼠器电猫捕鼠器288.00

六、爱德乐品牌:电子猫超声波驱鼠器灭鼠器灯35.00

七、威力捕电子灭鼠器2500V高压捕鼠器388.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捕捉电磁波的人——赫兹

全文共 1947 字

+ 加入清单

"光是一种电磁现象,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1888年初春的一天,在柏林德国科学院的大厅里,一位31岁的德国科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刚刚放低了声音,所有的观众都震惊了。

接下来,赫兹不慌不忙地阅读了论文《论动电效应的传播速度》,并详细介绍了他自己的电磁波实验。观众欣喜若狂。

“这就是我捕捉电磁波的方式。此时此刻,我敢向全世界宣布,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波是真实的。”赫兹轻松地结束了他的演讲。

良久,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赫兹是如何捕捉电磁波的?说来话长。

一个伟大的老师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学生

赫兹出生在德国汉堡的一个基督教犹太家庭。他从小就努力学习,擅长语言和科学科目。年轻时,他在慕尼黑和柏林学习工程和物理。1878年,赫兹在朋友和亲戚的帮助下进入柏林大学。他跟随赫尔曼·范·亥姆霍兹教授学习电学,直到1883年成为基尔大学的理论物理讲师。

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科学家能够接受和支持麦克斯韦的电磁波理论。亥姆霍兹是其中之一。他是德国著名的生物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也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创始人。他在生理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亥姆霍兹为柏林科学院证明电磁波的实验提供了巨额奖励。另一方面,他发现学生赫兹在电磁学方面有特殊天赋,并鼓励他申请。

科学家的亥姆霍兹形象。(网络图)

赫兹长期以来一直被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所吸引,并多次研究麦克斯韦关于电磁理论的系统的、全面的和完美的阐述——“电磁理论”,对书中的内容赞不绝口。“电磁场的变化会像水波一样向四面八方扩散。我称之为电磁波。虽然我仍然无法通过实验证明它的存在,但我坚信它一定存在。”麦克斯韦说这段话,赫兹已经反复研究过了。他坚信电磁波的存在,就像他坚信从未谋面的老人一样。

结果,赫兹欣然接受了顾问的建议,投身于电磁波的研究达十年之久。

捕捉电磁波

赫兹的第一项工作是制造电磁波。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努力寻找一种方法来产生快速变化的电磁场。一天,赫兹正在实验室专心工作。他发现,当一根两端为矩形的铜线连接到感应线圈上进行放电实验时,一个小火花在缝隙中快速来回跳动。赫兹立即意识到这个跳动的小火花可以产生一个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那么你是如何接收电磁波的呢?他感到困惑。当他从各种各样的想法回到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时,他突然意识到既然电磁波向四面八方传播,难道电流不应该在其传播空间的导体中产生吗?

自然,观察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是相对容易的。

赫兹的实验装置。(来自互联网)

赫兹开始了实验。他的装置很简单,两块锌板,每块都连接到一根铜棒上,铜棒的一端有铜球,这两个铜球非常接近。两根铜棒分别与高压感应线圈的两个电极相连,高压感应线圈是电磁波发生器。电磁波探测器位于离发电机10米远的地方。它是一根铜棒,弯曲成环形,两端有铜球。两个铜球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螺旋调节。

赫兹把门窗紧紧盖住,以防止任何光线进入。当他关上电源开关时,发射器的两个铜球之间闪着耀眼的火花,发出噼啪声。但这不是赫兹的目标。他紧张地调整探测器的螺丝,使两个铜球靠得更近。突然间,两个铜球之间的空隙也随着微弱的电火花跳动起来。

这是电磁波!

后来,赫兹通过其他实验证明,电磁波像光一样,可以以与光速相同的速度反射和折射,光速为每秒30万公里。

1888年1月,赫兹整理了他的理论和实验报告,并在柏林科学院做了上述报告。从那以后,没有人再怀疑电磁波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现代物理学家眼里,电磁波就像他坐的椅子一样真实。”

赫兹发明的电磁波发射器和探测器是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开端。他的实验真正开启了无线电应用的序幕。

电磁波发射器和探测器仿真图。(来自互联网)

电子时代的到来

当赫兹走出柏林科学院时,他全心全意致力于电磁波的研究,并决心再次攀登科学高峰。然而,疾病经常折磨着他。诊断后,发现他感染了韦格纳肉芽肿病。这种疾病也称为韦格纳肉芽肿,简称GPA。它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据统计,大多数患有这种疾病的人都是中年人。1894年,赫兹在德国波恩死于这种疾病,享年36岁。为了纪念赫兹对世界科学界的贡献,人们用他的名字作为国际单位制中的频率单位,缩写为“赫兹”。一赫兹是每秒周期性变化的重复次数。

纪念赫兹的邮票。(来自互联网)

值得一提的是,受其精神的影响,他的侄子古斯塔夫·路德维希·赫兹也喜欢科学,获得了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古斯塔夫的儿子卡尔·赫尔姆斯·赫兹开创了现代超声成像医学。

赫兹捕捉到电磁波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机会。如何将电磁波应用到人类生活和工作中?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竭尽全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竞争。顶尖科学家之一是将无线电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波波夫。要实现他的葬礼,请参阅“电磁系列的终结:波波夫与他的心在他的生活中的无线电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科学家发现引力波可以像电磁波一样用来通信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2月11日,LIGO的科学家宣布他们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这创造了历史。

在物理学中,引力波指的是空间和时间曲率中的波纹,它们以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并由大质量天体的运动形成,例如两个黑洞的合并。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这一发现不仅开辟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新研究领域,也为许多有趣的可能性打开了大门。

根据俄罗斯科学家小组的一项新研究,一种可能性是利用引力波来传递信息。

由于电磁波通过天线和卫星进行通信的方式非常相似,通信的未来可能基于重力。

该研究论文最近发表在《经典和量子引力》杂志上。该团队由莫斯科国立教育大学(MPSU)教授奥尔加·巴布罗娃领导,成员来自莫斯科国立汽车和道路建设大学(MADI)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该团队进行了一项三阶段研究,以确定引力波是否可以被编码并用于传输信息。

在第一阶段,他们分析了广义仿射空间(一种独立于向量或原点的三维代数结构)中广义代数的性质。类似于使用一个叫做Minowski时空的四维流形来评估电磁波的性质(和广义相对论)。

这使得团队能够将他们对全球变暖的数学描述转化为现实空间中的描述。

在第二阶段,研究人员试图确定在波的分布过程中各种时间函数是否会发生变化。

他们发现波的特征可以在源处设定,然后在第二个源处不变地解码。

在第三阶段,研究人员分析了他们的未测量的结构引力波是否可以用来编码信息信号。

结果,他们确定了波的四个维度(三个空间维度和一个时间维度)。三维只能使用一个函数来编码信息信号,而第四个可以使用两个函数来编码。

Nina v markova是尼可斯基数学研究所c . m .的助理教授,他是RUND的工作人员,也是该研究的合著者,他在RUND最近的新闻稿中总结道:

“我们发现非对称波可以像最近发现的曲率波一样传输数据,因为它们包含任何可以在这种波源中编码的延迟时间函数(完全类似于电磁波)。”

总的来说,这个团队证明了,基于他们的数学表达,一些引力波函数在波分布过程中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这些波中的信息可以被编码,就像我们已经用了一个多世纪的电磁波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编码信息一样。

因此,如果科学家能够开发出一种将信息整合到引力波源中的方法,他们就可以毫无改变地将信息传输到空间的任何一点。

这将对空间通信产生巨大影响。卫星和未来的空间站可以利用无线电、光学和/或引力波信号来传输信息。

科学探索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惊喜,由于科学可以在短短几年内呈指数级发展,一切皆有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无线电磁波对儿童认知力危害严重,需提高警惕!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移动设备无处不在,电磁波辐射无处不在无可否认移动设备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设备已深入到我们每个家庭生活中,社群中,并已成为我们孩子们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否认电磁波辐射的危害程度。然而您知道无线电磁波对孩子的危害吗?

无线电磁波或危害孩子认知

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日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过度接触无线电磁波可能对儿童认知力产生不利影响。

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儿童的身体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的伤害大于成人,可能对儿童健康状况和认知力(记忆力、执行力、注意力等)产生一定影响。该调查报告也验证了多项关于“年轻人过度和不恰当使用手机易导致心理问题(极端行为、抑郁、自杀欲望等)”的研究。调查报告建议,应规范儿童对无线电设备的使用,尽量减少儿童接触无线电磁波。儿童应适度使用手机,并且最好用蓝牙耳机和免提功能接听电话。

该报告呼吁完善无线电设备生产和使用规定,将所有无线电设备,尤其是面向儿童的设备,置于和手机相同水平的管理标准之下,以便公众更充分了解此类产品的辐射危害;同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新制定无线电磁波排放标准,以保证大众尤其是儿童的健康与安全。

最后,该报告也建议家长督促孩子合理适度使用手机,尽量避免夜间通话,控制通话频率和时长。

由此可知,无线电磁波对儿童认知力危害严重,需提高警惕!如果你对儿童居家防触电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请到本安全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