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生物知识点速记(汇总20篇)

提到海底世界,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神秘。从海平面到海底都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你了解过这些海洋生物吗?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生物知识点速记,方便大家学习了解。

浏览

3980

文章

1000

篇1:如何防治外来生物入侵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生物会使本土原本完好的生物圈遭到破坏,影响到生物以及环境的各个方面,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应该予以积极防治,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如何防治外来生物入侵

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的方法

1.人工清除

通过人工对该生物进行捕捉或打捞,若该生物可以为人利用可以把捕上来的生物进行利用,如果它对我们毫无用处直接杀死丢埋即可。

2.找寻天敌

仔细在本生态系统中查找该生物的天敌,利用本土的生物对该生物进行驱逐。不过利用生物法除去外来生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可以人工、生物两种方法一起使用。

3.引入天敌

这个和第二种方法的原理一样,但效果有可能完全不一样。引入天敌是指从外来生物原本的生活环境中引入它的天敌,由于它的天敌也算是外来生物,随意引入也有可能导致生物入侵。所以此种方法使用之前一定要经过严格考虑,确定它的天敌不会对本土环境造成破坏后再引入。

4.化学防治

这个是指通过化学方法一般是化学药剂来杀死外来生物。这种方法具有速度快、效果好以及便于推广的优点。不过使用此方法在杀死外来生物的同时也有可能大量杀死本地原有生物,有可能对环境产生更大影响。

5.杜绝入侵

生物入侵一般发生在外来人员携带的各种植物或者动物身上,所以杜绝入侵最源头的办法就是严格监察入境的各种生物,若发现有可能产生生物入侵的生物即进行消灭。

今天小编对如何防治外来生物入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职场减压新尝试 调整生物节律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专家研究表明,人体内有各种生物钟,并有各自的循环周期。如智力生物钟为33天一循环,情绪生物钟为28天一循环,体力生物钟为23天一循环等。所以人有时感觉情绪波动和心情烦躁是很正常的。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生物节律,但可以通过调节缓解不良情绪,缩短情绪波动的时间,减少心情烦躁带来的不良影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供你参考。

1.事前准备

在做事前,应做好思想准备。世界上一蹴而就的事是极少的,要做好一件事,都有一定的难度,都要付出艰辛或代价。即使是日常生活小事,要想做得好,也并非轻而易举。我们如果这样想,遇到难事时,心情自然也不会烦躁了。

2.立即行动

当你决定做某件复杂的事情时,可暂时不要想太多,要沉下心,耐着性子,只要选准了目标,又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事情就一定能做好。

3.分解过程

做比较复杂的事情时,可先把它的过程分解一下,变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后,再一段一段地有序地做下去,这样每个阶段就不那么复杂了,做起来也容易得多了,心情当然不会烦躁了。

4.排列顺序

倘若手头上要做得事较多,可以先把这些事一件一件地写下来,排一排顺序,看看哪一件事最要紧,哪一件事其次,哪一件可暂且缓一缓,或者从逻辑意义上考虑一下,看看应该先做哪一件事,这样才有条不紊。

5.说出心事

有些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不愿意把心里的苦恼、委屈和悲伤说出来,这样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加重自己的烦躁,久而久之还可能产生心理障碍。正确的做法是找一位知心朋友交流、谈心,也可以上网找一位网友聊天,或者对着家里的某一件物品说话,倾诉自己的心事,以起到逐渐消除烦躁的效果。

6.运动释放

通过消耗体能来达到消除烦躁的目的。心情烦躁时,可以到操场跑上几圈,打一场球,活动一下筋骨,或者对着远方吼上几声,高歌一曲,让自己全身放松。这些做法经实践证明很见效,也正好印证了“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世界上十大海洋有毒生物

全文共 1682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是地球上体型最为巨大,力量上最为强大的动物们的栖息地。它们隶属于不同的类别,有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等。海洋里也有很多的有毒生物,所以外出旅游遇到凶猛动物该怎么办是我们外出旅行都应该了解的知识。那么世界上十大海洋有毒生物都有什么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

No.1世贝尔彻海蛇。当前世界上约有700种蛇有毒,世贝尔彻海蛇荣登全球毒素最强的蛇类宝座,它的毒性比任何陆地蛇大许多倍。世贝尔彻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世贝尔彻海蛇释放的毒液能够在短短数秒钟之内让猎物瘫痪并最终走向死亡之路,并且当前尚无血清可以解毒。不过庆幸的是,世贝尔彻海蛇性情温和,很少攻击人类,更喜欢捕杀鳗鱼、贝类以及小虾。

No.2箱形水母。别看外表,这家伙可是世界毒物之首,能够轻易毒杀猎物,被蛰伤后30秒便可致人死亡。此外,这种水母的游动速度也超过其他很多水母,被它们蛰伤是一次极为痛苦的经历。

No.3蓝环章鱼。只有巴掌大(身长仅15厘米),体色鲜艳的小章鱼一口就能杀死一个人,并且无法抢救,排在上第三名实在有点“屈才”。栖息在太平洋的蓝环章鱼,腕足上有美丽的蓝色环节,遇到危险时,身上和爪上深色的环就会发出耀眼的蓝光,向对方发出警告信号。它尖锐的嘴能够穿透潜水员的潜水衣,同时喷出的剧毒墨汁,足以使一个成年人在几分钟内毙命。

No.4石头鱼。石鱼是毒性最强的鱼之一同时也是鱼类家族的伪装高手,能够改变颜色和体形,模拟石头,也因此得名。貌不惊人,身长只有30厘米左右的石头鱼们,就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伪装成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即使你站在它的身旁,它也一动不动,让你发现不了。如果不留意踩着了它,它就会毫不客气地立刻反击,向外发射出致命剧毒,其脊背上那12~14根像针一样的背刺含有的毒液至少能放倒20个成年人。

No.5河豚。世界上或许没有一种鱼类像河豚这样可爱又极具伤害性吧。虽然名字叫做“河豚”,但却洄游于大海与江河之间。作为世界上第二毒的脊椎动物,河豚体内的毒素轻则让人窒息而死,重则足以让人丧命,而目前没有对抗这种毒素的解药。

No.6芋螺。芋螺又有一个外号“鸡心螺”,主要生长于热带海域,一般多生活在暖海,属于软体动物,在珊瑚礁、沙滩上经常能看到它们美丽的身影。不过,你可千万别被它色彩斑斓的外表给迷惑了。芋螺是一种含有剧毒的海洋生物,它的尖端部分隐藏着一个很小的开口,里面有毒牙,可以从这里射出毒液,足以使一个成年人一命呜呼。

No.7绣花脊熟若蟹。绣花脊熟若蟹又叫做马赛克蟹,分布于日本、斐济、萨摩亚、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等地,它的全身长满红白相间的网状花纹,非常漂亮。绣花脊熟若蟹的体长约4厘米,体宽约8厘米。绣花脊熟若蟹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低潮线至水深30米的岩石底或珊瑚礁丛中。其生存的海拔下限为—30米。

No.8蓑鲉。蓑鲉又被称之为“狮鱼”,是家养鱼缸中备受欢迎的宠物。这种鱼看似温顺,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却也具有令人吃惊的毒性。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虽然蓑鲉不会给人类造成致命伤,但被棘刺刺中也会引发头痛、呕吐和呼吸困难,决不是一个好惹的家伙。

No.9刺鳐。刺鳐俗称“黄貂鱼”,单从这个名字我们就不难猜测,它们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2006年,“鳄鱼猎人”史蒂夫欧文在被刺鳐刺中心脏后不幸身亡,欧文的不幸无疑提高了刺鳐这个鲨鱼近亲“危险动物”的名声。刺鳐的尾巴末端长有一根大约8英寸(约合20.32厘米)长的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构成毒刺的物质与构成鲨鱼鳞片的物质相同。在感觉到威胁时,锯齿状毒刺便会变硬,像一把锋利的牛排刀。

No.10等指海葵。等指海葵是海葵科海葵属的一种。体色变化大,柱体呈深乳黄色、深红色、红褐色或玫瑰红色。触手有6圈,可达192支。等指海葵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大西洋东部及苏格兰北部,水深2米的海域。其体内含有的其毒素能使动物血压快速下降,心率减慢,呼吸抑制,从而引起动物死亡。故其毒素可用于制作降压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神经调节基本功能;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2、掌握神经元的概念、基本结构与功能;了解神经元的类型及其分布。

3、掌握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学会做膝跳反射实验。

说明:本章是继人体组成概况、运动功能、运输功能、营养功能、呼吸功能等前序课程之后的教学内容。核心问题:神经调节功能是怎样发生的?以此统领各节教学。基本目的是对人体机能整体性的实现形成科学的、具体的认识。为此必须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结构。本节的教学内容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为此确定上述目标。

目标1、即要求理解机体各部分活动的协调统一以及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就是调节功能的意义和表现;在认识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形成对神经调节的基本理解

目标2、是实现目标1。与目标3。的必要知识基础;

目标3、是理解神经调节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

另外,不能认为“目标”只是对知识结构提出要求,因为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为此必须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而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对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才可能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师生的互动等都必须采用教与学的适宜方法,必须体现对学生科学的思想观念以及能力发展的目标要求,并使知识掌握与思想观念、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互相包容。

难点、重点分析

1、难点:神经元的功能与分布;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

分析:关于神经元的功能,教材中的表述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显然,“刺激”是指什么?“兴奋”又是什么?兴奋怎么传导?“冲动”又是怎么回事?由于这些概念在教材中缺少直观材料,学生的认识难以具体化,也就必然难以形成抽象的概念。对于神经元的分布,由于脑脊髓、神经等的结构了解还很少,对灰质、白质、神经节等也需要认识的直观性,所以难于较明确地把神经元的分布情况与相应结构一一对位。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基本结构的认识,教材中虽有膝跳反射活动的直观内容及反射弧模式结构的简要说明,但具体反射的实例介绍不多,更没有对反射与具体的调节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因此能概括地认识到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较困难的。

突破难点的主要手段应该是教材的直观。具体地讲,可以通过对反射实例的直观、反射弧构成及神经元联系模型的直观等手段,创立教学的客观认识条件,并注意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只有使学生建立起必要的具体认识,才可能实现有关的教学目标要求。

2、重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宇宙智慧生物

全文共 3906 字

+ 加入清单

宇宙智慧生物

早在 1953 年, 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一位青年学生斯坦利·米勒

曾产生过一个当时被人认为是荒诞的想法: 世界基本物质中的矿

物元素能否必然产生生命 ? 要是米勒不去大胆地进行实验, 这个

一时受嘲弄的所谓“不可思议”的设想恐怕只能永远成为争论的话

· 31 ·

题。他的老师尤赖耻笑地叫米勒试试, 并跟他打了 1000 美元的

赌 , 担保他“不会成功”。

斯坦利·米勒的设想和实验似乎过于简单, 因此, 尤赖教授的

怀疑态度是可以理解的。米勒设想, 把构成我们地球的最原始的矿物质放在一个庞大的试管里进行实验。这些矿物元素有甲烷、氨、氢和水气。米勒排除了种种干扰, 勇敢地开始了探索。他在试

管里把这些无机物质混和在一起, 然后向试管通电, 放出电火花。

大家知道, 40 亿年前, 构成地球的所谓“原汤”上空, 经常发生强大

的雷雨。经过一个星期的操作, 米勒停止了实验。当他仔细观察

试管时, 发现底部有一种淡红色的奇异物质。米勒又惊又喜, 立即对这物质进行了化验分析, 结果证明, 那是氨基酸。大家都晓得,

氨基酸是生命的要素。当然, 米勒从无机物质中没有创造出生命

来 , 甚至连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命形式也没有制造出来。但是他发现了一个化学程序, 可能导致生命的出现。请不要忘记, 米勒的实验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而地球却花了 40 亿年的功夫才有生命的出现

应当说, 是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帕里涅于 1924 年提出的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假设, 才导致了米勒的极其天才的实验。奥帕里涅对地球上出现生命的过程做过如下描绘: 40 亿年前, 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 地球表面出现了第一批氨基酸, 这些生命的原始物质掉进了海洋, 便形成了所谓的“原汤”。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命的原始物质不断地进行结合, 其结构越来越复杂, 最后就产生了生命。这位前苏联生物化学家认为他的这个描绘并非是想入非非的事。他自己曾观察到, 在注入大量溶剂的浓胶状态溶液中, 蛋白质很容易结合起来。米勒 1953 年的实验表明, 科学家们的思想已有了一个飞跃。当时有许多科学家认为, 生命是只产生于我们地球表面的、自发的、例外的现象。米勒的发现极大地震撼了这些科学家的心灵。米勒以实验证明, 一定物质的化学结合, 必然会导致生

· 32 ·

命的出现。这个理论使生命是自发和例外地出现的学说倾刻间瓦解了。

继米勒之后,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梅尔文和卡尔文把实验推

进了一步, 他们用回旋加速器发射的电子来代替紫外线。后来, 另一名科学家福克斯又对“原汤”的各种条件进行了模拟实验。40亿年以前, 火山爆发向地球表面喷吐着大量的火焰, 熊熊燃烧着的

岩浆直接流入了海洋。福克斯把模拟的“原汤”同岩浆接触, 然后

加热, 使温度升到 107℃, 同时加进 18 个氨基酸分子。得到的结果

表明, 生命是必然出现的, 因为福克斯的实验产生了类似多肽的物质。换句话说, 他获得了由几百个分子组成的氨基酸链。从此就

形成了一门新学科: 生源说。自 1953 年以来, 实验室的实验越来

越复杂了, 科学工作者人工制造出了越来越高级的氨基酸和分子。

到了 1970 年, 人们竟研制成了去氧核糖核酸分子。

在取得这些地面新发现的同时, 天体物理学家们也在宇宙空间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分子。随着这些新的发现, 也出现了一门新

的学科: 天体化学。这是一门完全崭新的学科, 它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确, 天体物理学家们 1972 年在宇宙间发现了 24 种分子, 而在 1977 年又找到了 45 种分子。

1977 年 5 月 23 日, 星期一。天文学家雅克·勒凯向法兰西学院介绍了在宇宙里发现的最新的分子, 即由 6 个原子组成的分子: C2 H2 CN。这个宇宙化学的新证据是默东天文台于 1977 年 5 月 22

日分析得出的, 它表明宇宙中会产生越来越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化

学结合。

不过, 有人曾经认为, 除原子和粒子外, 宇宙不会孕育出别的

东西来。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的物体。有人甚至认为已经发现了由 83 个原子组成的卟啉分子, 但至今没有得到证实。业已发现的相当高级的分子

在宇宙里的生命发展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它们像蘑菇的孢子一

· 33 ·

样 , 驾着宇宙里的风或坐着冰冷的彗星迁居到各个星球上去。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十分可靠的假设。结论是: 像地球上一样, 化学在宇宙里似乎必然会导致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结构, 这个结构又必然会导致生命的出现。

20 世纪的地球居民, 并不是宇宙中惟一的智慧生物———这个

说法能令人信服吗 ?

天文学家们估计, 在望远镜所及的范围内, 大约有 102 0 颗恒

星, 假设 1000 颗恒星当中有 1 颗恒星有行星, 而 1000 颗行星当中有 1 颗行星具备生命所必需的条件, 这样计算的结果, 还剩下 101 4

颗。假设在这些星球中, 有 1‰颗星球具有生命存在需要的大气层, 那么还有 1011 颗星球具备着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 这个数字仍

是大得惊人。即使我们又假定其中只有 1‰已经产生生命, 那么也有 1 亿颗行星存在着生命。如果我们进一步假设, 在 100 颗这

样的行星中只有 1 颗真正能够容许生命存在, 仍将有 100 万颗有生命的行星

毫无疑问, 和地球类似的行星是存在的, 有类似的混合大气,有类似的引力, 有类似的植物, 甚至可能有类似的动物。然而, 其

他的行星非要有类似地球的条件才能维持生命吗 ?

实际上, 生命只能在类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发展的假设是

站不住脚的。以往人们认为被放射物污染的水中是不会有任何微

生物的, 但是实际上有几种细菌可以在核反应堆周围的足以让多

种微生物致死的水中存活。

有两位科学家把一种蠓在 100℃的高温下烤了几个小时后,

马上放进液氦中( 液氦的温度低得和太空中一样) 。经过强辐照

后 , 他们把这些试验品再放回到正常的生活环境中。这些昆虫又恢复了活力, 并且繁殖出了完全“健康”的后代。

这无非是举出了极端的例子。也许我们的后代将会在宇宙中发现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各种生命, 发现我们在宇宙中不是惟

· 34 ·

一的、也不是历史最悠久的智慧生物。

地球外的茫茫宇宙中, 究竟有没有生命 ? 究竟有没有类似地球人甚至更文明的高级外星人 ?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个富有神话色彩的猜测, 越来越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对这个亘

古未解之谜, 目前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最近, 日本著名的宇航学

教授佐贯亦男与地外生命学专家大岛太郎, 发表了有关地外生命

的对话, 论点新颖, 妙趣横生。

科学家能够提出地球外有生命, 甚至推测存在着比我们更聪

明的外星人, 是很了不起的。因为有些人会用地球上生命形成与存在的传统理论来衡量外星球, 忘却了他们之间在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上的不同。

科学家希柯勒教授在实验室里创造了一种与地球环境截然不

同的木星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成功地培养了细菌与螨类, 从

而证明生命并不是地球的“专利品”。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也不

是按照同一个模式生活的。氧是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

但是有一种厌氧细菌, 就不需要氧, 有了一定的氧反而会中毒死

亡。高温可以消毒, 会使生命死亡, 但海底有一种栖息在 140℃条

件下的细菌, 温度不高反而会死亡。据估计, 地球上不遵守生命理论而存在的生物有好几千种, 只是我们没有全部发现而已。

有些人妄断地球的环境是完美无缺的, 什么只有一个大气压,

温度、湿度正常 其实, 这些标准是地球人自定的。事实上, 地

球上的各种生命不一定都生活在“自由王国”之中, 它们必须受到各种限制。我们不应该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去硬套外星球,

各个星球有自己的具体条件。如果表面温度为 15℃至零下 150℃

的火星上存在着火星人, 他们也许会认为在地球这种温度条件下

根本无法存在地球人。

于是, 在生命理论的研究领域中, 行星生物学应运而生了。它

主要研究地外各种行星的自然条件, 是否存在适宜于这些环境条

· 35 ·

件的生物, 地球生物是否可以移居到地外行星上去, 以及发现行星

生物的新方法。因为生物往往具有一种隐蔽的本能, 即使存在也不一定能轻易被发现。例如地球空间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 但又

有谁能用眼睛去发现它们呢 ? 目前, 对火星、金星、木星等的探查

工作刚刚开始, 断言这些星球上不存在任何生命, 似乎为时过早。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及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提出在地球以外的星体上存在生命甚至高级文明社会的问题

不足为怪。科学家们为好奇心所驱使, 极力想探索出个究竟来, 于是在二十多年前就产生了寻找“地外文明”的科学探讨方向。

在地球以外广大的宇宙中是否有智慧生命的问题上, 科学家

们分成了两大派。一派说, 既然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最普通

的行星, 那么有智慧的生命就应当广泛地存在和传播于宇宙中。另一派却说, 尽管生命可能在宇宙中广为存在和传播, 但能使单细

胞有机体转变成人的进化过程所需的特定环境出现的可能性是极

小的, 因此在地球外存在智慧生命就不大可能了。就科学的发展来看, 这样的争论是正常的、有益的, 而且会推动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外星人的传闻日益增多, 不管男女老幼, 对此都很感兴趣。除

了我们地球的人类之外, 其他天体上到底有无类似人的生命 ? 这

个问题已成为当代科学的第一大谜。

为解开此谜, 1987 年 10 月, 世界上有 69 位著名科学家联合发

出呼吁, 要求对外星智慧生物进行世界性的探索。

宇宙中的“人造”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生物进化的漫长岁月

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宇宙中是不是独一无二,也就是别的星球上或其邻近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提出比我们知道恒星是别处的太阳还要更早。尼古劳斯·冯·屈斯(NikolausvonKues,1401-1464)和乔尔丹诺·布鲁诺

(GiordanoBruno,1548—1600)都曾为此伤过脑筋。为此,两人之中一位幸免于难,另一位不得不在烈火中为真理而献身。

讲到银河系中其他天体上的生命问题,这里只打算谈那种和地球生命的化学成分类似的情况;特别要提出来作为先决条件的是,这种生命离不开液态水。我们想知道,在某行星上是不是已经存在类似人类甚至进化阶段更高的生物。不论是这两种情况的哪一种,像地球上那样长的演变年代

① 想更多了解星际通信的读者不妨读一读赖因哈德·布罗伊尔(ReinhardBreuer)的 KontaktmitdenSternen (和星星联系)一书,1978 年法兰克福市 Umschau 出版。

看来总是必需的。南非德兰士瓦省翁弗瓦赫特的发掘结果告诉我们,早在

35  亿年前地球上就存在过比较高级的单细胞生物蓝藻,而人们估算的地球年龄只比这个数量大 10 到 15 亿年。所以我们要搜索的对象星周围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使原始生物至少已有 40 亿年之久能稳定地向较高级生物进化。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这个行星上的生命发展史。天文学家海因里希·西登托普夫(1906—1963)作过这样的形象比喻:假想我们能把大约

50  亿年长的地球史压缩成一年,那么原来的 1 亿年就变成 1 个星期,实际演变中的 160 年就转化为一秒钟。这样一来,从宇宙和银河系最老的恒星起源到太阳和地球的形成用这样的压缩时间表示大约经历了 1 年。假定太阳系的行星,包括地球,形成于第二年的 1 月份。那时大气的主要成分还是氢,也就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后来,氢逃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氮和氧成为地球大气的决定性成分。可是早在氢大气时代,简单的生命形态已经出现,而 3 月份就有了翁弗瓦赫特单细胞生物。生物仍在不断进化,但是我们了解得比较确切的只有假想压缩年的最后 6 个星期,这是因为得到了由化石揭示的信息。在此期间大部分的氢已经逃散,各类生物的习性转而与氧相适应。11 月末是植物,稍后是动物征服了各个大陆;曾经在地球上称雄 1 星期之久的古代巨形爬虫类,在圣诞节两天假日①期间灭绝了;

12  月 31 日 23 时出现了“北京人”②;新年来临前 10 分钟,尼安德特人才来送旧迎新;夜半前 5 分钟,现代人种诞生了;新年只差 30 秒钟时,世界历史记载开了头。就在这最近 30 秒钟内地球上的人数增加了百倍。这种增加在最末若干秒内更是急速,光是最近一秒钟间全球人口就增长为原先的 3 倍。在除夕花炮上天前不到 4/10 秒钟的时候,人类开始发射无线电广播节目。

尽管地球从诞生以来的大部分时间中都孕育着生物,但是我们称之为文明的年代却只占生物存在时期的一个微乎其微的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生物知识点:种子结构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一)种子结构

1.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2)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比较:

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等双子叶植物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2片,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

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种子子叶1片,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

(二)种子的成分

1.种子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物包括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

2.各种植物种子的基本成分都一样,但不同植物的种子中,各成分的含量比例是不同的。

(三)、种子萌发的条件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使种皮变软,胚的胚芽与胚根才能突破种皮;同时储存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经转化,容易被胚吸收和利用。

(2)萌发的初期,各部分生命活动旺盛,种子不停地进行呼吸,需要较多的氧气,复杂的有机物要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以供利用。

(3)温度要适宜,若温度过低,种子吸水、种子的呼吸、有机物的转化、胚的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都会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多样性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基础知识巩固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生物变异现象及其分类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变异就没有进化,这是从古到今所有进化论者毋庸置疑的共识。但是,关于变异的来源以及如何交织于成种过程(渐变—突变)却是历来进化论者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生物变异现象及其分类都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生物变异小知识:

(1)染色体变异:由于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基因的数目及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从而使生物发生变异,具体可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在农业育种上,染色体数目变异应用较广,如整倍数目变异的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无籽西瓜等,自然界整倍数目变异的农作物较多,如四倍体的草莓、四倍体马铃薯三倍体香蕉、三倍体无籽桔柑等。

(2)基因重组:由于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互换造成,生物的变异多数由基因重组造成。农业上的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应用的就是基因重组。

(3)基因突变:该类型的变异是基因内部结构改变造成的,多因DNA复制差错造成,包括能使生物产生性状改变的有义突变和不改变生物性状的无义突变。基因突变一般具备不定向性、普遍性、多害少利等特性。太空育种和辐射育种的遗传学原理就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提醒您:变异主要是由环境问题引起的,所以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保护环境,这样可以避免变异的发生,另外也可多了解一些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和生态破坏小知识直接在本网站查询就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丽得姿生物纤维面膜怎么用_ 使用方法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丽得姿2017又出新品面膜了,这次推出的是丽得姿生物纤维健康多效面膜,忍不住剁手要买了。那么丽得姿生物纤维面膜怎么用?丽得姿生物纤维面膜使用方法

产品用法

1、洁面后将面膜紧贴于面部约15-20分钟后将其取下;

2、面部残留的多余液体无需清洗,按摩至吸收即可;

3、面膜上剩余的精华液可用来敷脖子或手肘等;

4每周使用两三次即可,连续使用四周后会发现肌肤变得水润清透。

产品心得

这次我买了这款丽得姿生物纤维健康多效面膜。这款有四个颜色,对应着四种不同的功效,因为夏天来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美白,所以我选择了亮白功效的紫色款。据说这款是七合一多效美白面膜呢,里面添加了维生素E,谷胱甘肽,辅酶Q10,烟酰胺,红没药醇,维生素C衍生物和海洋胶原蛋白。这七种成分都是特别纯天然,而且对皮肤非常好的东西。既可以补水又可以美白补水的同时还可以亮白皮肤。而且可以给皮肤提供营养,促进皮肤的水油平衡,从而解决很多皮肤问题。

难道这款面膜的时候觉得包装真的非常专业化,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就拆开用了。没想到面膜味道很好闻,而且精华液非常多,足足有30ml。刚拿出面膜的时候,我想,咦,怎么这个面膜纸这么粗粗糙在脸上肯定贴不平呀。没想到他是有前后两层纸膜包起来的,要把两边的纸膜全都撕掉,然后就露出真正的面膜啦。

产品评价

我还是第一次用这种质地的面膜纸,感觉像果冻质地,但是面膜纸又不是透明的。我去查了一下,发现原来这是天然椰果面膜纸。这种面膜纸贴合度非常的高,而且贴在脸上特别舒服,很光滑。最关键的是它可以锁住水分,还有他的冷却效果可以镇静皮肤,让精华液发挥更大的作用。

敷了20分钟拿下来以后发现脸真的变白了,我妈妈看我用了效果不错,她也拿了一片过去用。没想到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她的皱纹也减少啦。原来这款面膜不仅可以美白,还有改善皱纹的双重功效。真的是一举两得,特别好用呢,感觉要无限回购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众康生物骗老人钱方式揭秘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不少老人深陷保健品骗局,有病不吃药,被骗光“棺材本”,甚至去世后家里还会收到推销电话,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老人防骗小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众康生物骗老人钱方式揭秘和骗子诈骗老人手段有哪些?

诈骗老人骗局手段:

1、“专家”义诊免费讲座

不法商贩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途径,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从而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

2、大肆宣传产品疗效

正规保健品都有国家批准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不法商贩大肆宣传疗效。

3、产品“包治百病”

宣传产品神乎其神,对大部分的内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提醒您:为了保障老人能不再被骗,做子女的一定要队让老人了解一些老人预防诈骗手段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什么是生物入侵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生物入侵还可定义为: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叫作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学术界对外来种入侵发生的原因并不清楚,大致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从入侵者的角度分析,二是从被入侵的生态系统去考察。生物入侵要经历传播、定居、生长繁衍几个阶段。外来物种通过人们的活动,被有意或无意地带到以前没有生存过的地方。

今天小编对什么是生物入侵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如何减少生态破坏和生态破坏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环境污染小知识,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艾滋病

(1)艾滋病的全称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根据其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简写为AIDs,简称为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存在于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①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流行的首要传播方式。

②血液传播。

③母婴传播。

(3)艾滋病的预防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①防止与艾滋病患者发生性接触。

②禁止滥用注射药物,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及药物。

③加强对血制品的管理,应尽量减少输血,或采用血液成分和衍制品,以代替全血和血浆。

④供血者应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抗体阳性者禁止供血、供精或作器官、组织移植。

⑤不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公用物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⑥女性艾滋病病人应避免妊娠。

⑦对病人废弃的物品需要做消毒处理。

⑧医务人员和检查人员,应避免被病人用过的针头或机械刺伤;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性状遗传物质基础

1、在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的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上有许多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就是基因。

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3、每一种动物或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通常是成对存在的。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23对;水稻有24条,12对。基因也和染色体一样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带有一定数量的基因。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基因组。

4、基因就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5、概念从大到小排列: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厌氧法既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也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有些有机物,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酮和某些偶氮染料等。那么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是什么呢?生物处理是指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又被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机物分解并产生CH4和CO2的过程,厌氧过程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1881年,法国的LouisMouras发明了“自动净化器”,用以处理污水污泥,从而开始了人类利用厌氧生物过程处理废水废物的历程。随后人类开始较多地应用厌氧过程来处理城市污水(如化粪池、双层沉淀池等)和活性污泥工艺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如各种厌氧消化池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加强了利用厌氧消化过程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相继出现了一批现代高速厌氧消化反应器,如: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厌氧流化床(AFB)、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反应器(AAFEB)等,从此厌氧消化工艺开始大规模地被应用于废水处理,这些现代高速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缩短,有机负荷大大提高,处理效率也大大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生物发酵饲料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随着人工、运输、管理、原料、饲料等成本费用的上涨,养殖户所承担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这其中尤其是饲料费用,基本要占到60%以上,再加上肉蛋市场的不稳定,养殖利润缩水不小。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大部分的养殖户开始采用发酵饲料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畜禽的抗病力和生产效益,并且已经取得客观的经济回报。那么生物发酵饲料有哪些特征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生物发酵饲料是指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对象,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为手段,利用微生物工程发酵开发的安全高效、环境友好、无残留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添加剂总称。主要包括:发酵和酶解饲料、饲用酶制剂、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剂、功能性蛋白肽、功能性氨基酸、微生物提取物以及其它生物技术相关产品。

生物发酵饲料的功能特性与机理

消除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成分、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有些原料中存在难以消化、对肠道粘膜有致敏作用或抑制动物体内消化酶活性的成分,称为抗营养因子,通过微生物发酵或酶解能消除原料中抗营养特性,从而提高生物发酵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豆粕是我国饲料的主要蛋白原料,年用量在6000万t以上,蛋白质含量高达43%以上,但豆粕存在一些抗营养因子,如抗原球蛋白诱导幼小动物肠道发生过敏反应,不良寡糖引起动物消化不良胀气、腹泻,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体内胰蛋白酶活性,引起内源性氮大量流失和胰腺的分泌功能紊乱。

多家商品发酵豆粕抗营养因子降解情况,豆粕经发酵后球蛋白从129.3mg/g降解到54.7mg/g,β-伴球蛋白从102.2mg/g降解到37.6mg/g,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从18.4mg/g降解到7.5mg/g,水苏糖从29.7mg/g降解到5.19mg/g。

补充有益菌,调节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

动物消化道内微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维持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定植于肠粘膜上的有益微生物,有效防御病原菌的定植或对机体的侵害。发酵饲料中的有益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保护机体作用,如通过肠道占位保护、耗尽氧气营造厌氧肠道环境、产物抑菌等。发酵饲料使用的复合菌种主要为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等,根据生物夺氧学说,其中的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等好氧菌的存在,与好氧病原菌竞争氧气的同时也为乳酸菌创造了厌氧环境,促使乳酸菌的快速繁殖,与病原菌竞争肠粘膜的附着位点,乳酸菌产酸能力强,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同时多种乳酸菌和链球菌可以产生细菌素,如乳酸和链球菌肽等,这些多肽类物质能抑制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在某些条件下,有些乳酸菌可以产生少量的过氧化氢、溶菌酶,抑制许多细菌的生长,尤其是革兰氏阴性病原菌。进而改善畜禽胃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动物机体免疫性能。

饲料发酵过程中,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小肽物质,部分小肽表现较强抗氧化性,保护机体免疫系统,避免受到体内过量自由基的损伤。发酵饲料中有益菌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特别是酵母自溶后产生的细胞壁,能刺激肠道免疫器官生长,激发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提高动物对多种疾病的抵抗力。

发酵代谢产物补充丰富营养成分

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后能将不良寡糖转化为乳酸、甲酸等,提高原料的代谢能,并能产生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芳香酸,具有特殊的芳香味和良好的适口性,可明显提高动物采食量。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动物体内代谢可产生大量的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植酸酶等酶类及多种促生长因子,还可产生B族维生素和氨基酸,被动物机体吸收利用,从而促进其生长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生物入侵者特征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界中的物种总是处在不断迁移、扩散的动态中,而人类活动的频繁又进一步加剧了物种的扩散,使得许多生物得以突破地理隔绝,拓展至其他环境当中。对于此类原来在当地没有自然分布,因为迁移扩散、人为活动等因素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之外的物种,统称为外来种。

在外来种中,一部分物种是因为其用途,被人类有意地将其从一个地方引进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些物种被称为引入种,如加州蜜李、美国樱桃、野生大豆等。这些物种大多需要在人为照管下才能生存,对环境并没有危害。然而,在外来种(包括引入种)中,也有一些在移入后逸散到环境中成为野生状态。若新环境没有天敌的控制,加上旺盛的繁殖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外来种就会变成入侵者,排挤环境中的原生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甚至造成对人类经济的危害性影响。此类外来种则通称为入侵种,如红火蚁、福寿螺、布袋莲、非洲大蜗牛、巴西龟、松材线虫等。

生物入侵者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通过自然原因或有意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

2.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具有高生长速度、强大繁殖能力和快速蔓延的能力。

3.可耐受各种环境,可以改变生长模式以适应现有环境,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

今天小编对生物入侵者特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外来生物入侵原因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生物入侵,是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息环境来说,非本地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此生态系统,并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现象。外来生物入侵原因有哪些呢?

对于原来在当地没有自然分布,因为迁移扩散、人为活动等因素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之外的物种,统称为外来种。自然界中的物种总是处在不断迁移、扩散的动态中。而人类活动的频繁又进一步加剧了物种的扩散,使得许多生物得以突破地理隔绝,拓展至其他环境当中。

数千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作为天然屏障,为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提供了进化所必须的隔离环境。然而,在短短数百年间,全球各种力量结合在一起,使这些阻隔失去效用,外来物种横越千里,到达新的生境,成为外来入侵。外来入侵种不仅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与灭绝,而且瓦解生态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们基本生命支持系统的健康水平,受入侵物种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将付出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代价。

目前来说,人类及其经济和非经济活动是外来种入侵的主要动因,特别最近500年加速了生境丧失和物种灭绝的速率,对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胁迫,这种破坏是长期的、持久的。

今天小编对外来生物入侵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稻蓟马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稻蓟马不耐高温,最适宜温度为15~25℃,18℃时产卵最多,超过28℃时,生长和繁殖即受抑制。所以在长江流域6、7月份间发生多,为害重,尤以此2月气温偏低的年份易大发生,那么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物理机械防治虫害方法有多种,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等各方面,不过农村普通的种植户,最适宜常采用的还是下面几种:器械捕杀,例如粘虫网、粘虫板等;诱杀,例如灯光、性诱剂等;阻隔,设置适当的障碍物,防治有害生物为害或蔓延;适时正确施药可以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率,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并且还可以减少对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的伤害,维持生态平衡,下面来看看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稻蓟马吧?

1、细菌:应用最多的杀虫细菌是苏云金杆菌、松毛虫杆菌、青虫菌等芽孢杆菌一类,可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玉米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松毛虫等一些农林害虫,这类杀虫细菌对鳞翅目昆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对人畜、作物、益虫、水生生物等无害、无残毒,可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

2、真菌:能寄生在虫体的真菌种类很多,其中利用白僵菌、绿僵菌较为普遍。我国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玉米螟、松毛虫、地老虎、蛴螬等数十种害虫都有很好的效果。目前生产的菌药多为菌粉,使用必须根据所需浓度进行稀释。

3、病毒:病毒对害虫的寄生有专化性,一般一种病毒只寄生一种害虫,对天敌无害。病毒的致病特点是:虫体感染病毒后,几天至十几天食欲减退,行动迟钝,最后爬向高处,腹足抓紧物体,尸体下垂。病毒侵入虫体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口器,感染虫态都是幼虫;成虫可带病毒,但不致死。使用方法是在幼虫孵化期喷粉或喷雾,每亩约用十多个幼体当量即可。

4、利用其他有益动物防治害虫除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外,还有鸟类、蛙类及其它动物,对控制害虫数量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例如:利用灰喜鹊吞食松毛虫;利用鸭子啄食水稻害虫;在收棉晒花时,用鸡啄食准备越冬的棉红铃虫;利用啄木鸟防治林区害虫;蛙类捕食地面和稻田各种害虫;蝙蝠消灭大量夜间活动的害虫和蛾类,如金龟子等。因此,要从组织、法规、技术上加以保护,加强有益动物的有益活动,为农业生产服务。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稻蓟马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稻蓟马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植物更健康的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